对《老子》的否定性思维的思考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179597486 上传时间:2023-01-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老子》的否定性思维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对《老子》的否定性思维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对《老子》的否定性思维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老子的否定性思维的思考老子,别名道德经,因为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 为德经,这是通常的分法,也就是“王弼本”,然而 1973年的长沙马王堆汉 墓出土的“帛书本”则是先德后道,所以最开始的应该是德前道后,且不分章节 的,回来认为道篇更重要,于是就把它放在前面了。通常认为这本书作者是李耳,是春秋时人,任周守藏室之史,与孔子是同时 代的人,稍早于孔子。然而也有说是老子的后学拾遗,有点像论语,其实这 个作者是谁根本不影响老子这本书的地位与对后世的影响,史学家执着于这 种问题实在是有点没事干的感觉。老子通篇五千余字,传说是老子西出函谷关,被太守盛情挽留,所做的。 这里不得不感慨若是当时没有这个事,如今的人们会怎样扼腕叹息,可悲的是可 能不会有人知道我们曾经失去了多少像老子一样的巨著。这本书有许多很有名的观点,像什么上善若水,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这些 思想产生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这些容待后续。这里主要讨 论的是以下几个方面:1,对“道”的思考 2,对“以无为本”这种否定性思维方 式的思考 3,对其治国之道的思考。首先是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道”是什么,这个在道德经中出 现 73 次的字,无疑是最急切的,也理应花大篇幅来解释。在第一章中,王弼本 作“道可道,非常道”,帛书本作“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常”与“恒”有 “恒久”又有“一般”之意。就翻译而言,是“道可以说,但不是恒久之道”, 还是“不是一般的道”,难以说谁对谁错,但是这两个差别明显,前者是以末 尾“常道”为核心词,后者是以第一个“道”为核心词;前者以王弼、苏辙、范 应元、吴澄、陈鼓应、刘笑敢、王博等为代表,后者以郭永秉、胡曲园、洪家义、 周生春、罗尚贤、朱喆、何宗思以及裘锡圭等为代表,可以看出在一开始上就有 了巨大的分歧,看见后面分歧会更多。在推荐书中,“道”有形而上、万物源、 本性无为三个特点,“道”不是感觉世界的存在,它不是有形的器物,没有确切 的形体,没有确切的称谓,无法用感官来感知,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 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 见其后。”它是永恒的,最根本的,“道生一,一生二,二随三,三生万物。”它 又是自然无为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 道法自然,告诉我们要顺应外界,不干涉、破坏外界,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易传中说“至哉乾元,与时偕行”,中国古代思想中与时偕行无疑是最深入 人心的一点,然当今西学东渐,反倒是把自己祖宗的思想忘了,一个民族如果连 自己的文化根都找不到,是很可悲的,然近代中国史让国人产生了不自信,这种 不自信延伸到文化上,在民国时可见一斑。至于其他的对道的解释,林光华在老子之道及其当代诠释中认为其有 四个特点:动而无死,生而无名,妙而可观,虚而可法。与老子齐名的庄子最有 发言权,在老子提出自己的思想后,庄子通过思辨的方式消解了宇宙本源这一问 题,但没有否定道的本身存在。他从道的别称“大”入手,将其转化为“以道观” 的思维方式,即整体把握、随时应变的“中空”思维。“中”指站离是非对立的 两面,从高处看问题;“空”指放下常规的见解,从远处看问题。庄子在宇宙本 源的思考上,将其搁置起来,认为宇宙本源不管叫什么都是人“称谓”出来的, 不能执着于称谓,而应反思我们使用的名称有何意义。他注重“谓”,即语言命 名的意味。从而引向名言,这一看问题的重要视角,而“大”则是道的具象化和 境界化。至于“以道观”出自天地、秋水,“以道观言而天下之君正;以道 观分而君臣之义明;以道观能而天下之官治;以道泛观而万物之应备。”这种思 维方式从思辨的层面说明人应该立于“中”而守“空”,从整体上看问题,适时 应变地处理问题。由“道”而“大”,这就是庄子对道的诠释。当然对“道”的 诠释还有韩非子的由“道”而“理”,王弼的由“道”而“无”,冯友兰的原理说, 牟宗三的境界说,张祥龙的境域说。限于篇幅,不再详细说明。第二点的老子的否定性思维。我们在读老子时,总能看到很多否定语句。 像“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 仁,以百姓为刍狗。”可以看出,老子不想肯定什么,规定什么,限定什么,而 总是用否定性词汇。道家的学说都有这个特点,他们知道任何肯定、规定与限定 都有片面性与不完整性,就像当今的科学理论,总是会不断地被推翻与重立,因 为它们都是在肯定事物,但任何肯定都是否定。在老子中,这种思维主要体 现在三个方面:1、在“礼法”之争中的否定态度。老子是属于士阶层的,但是 在东周这个被孔子称之为“礼崩乐坏”的时代,士阶层大多没落了,他们在社会 的大变革中丧失了政治、经济特权,失去了社会地位,他们只有知识,对社会现 状的不满催生了大量的知识分子去篆书立言,在书中倾吐自己的理想,自己的治 国方法,因而有诸子百家的情况,老子提出“无为而治”,也是因为对儒墨的“礼 治”的不满,而法家的变法的思路也不赞同。比如对孔子的“举贤才”,老子说 “不尚贤,使民不争。”,认为道德的沦丧在于人的争夺之心,社会的动荡在于礼 乐制度。“智慧出,有大伪。”2、在“古今”关系上的复古思路。老子说“失道 而后德,失德而后任,失任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孔子崇周礼,墨子主夏政, 但老子认为更原始的社会,那种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才是理想社会。当时大国交战,民不聊生,老子认为如果做到小国寡民,就可以 避免战争。3、在“名实”之辩上的无名理论。在一开始,老子就说道不可道、 不可名,任何具体的名言都不能表达它,正因为具体的名言是限定的,所以就有 片面性。他把“道”形而上化,但又过于绝对,“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认为只有闭塞感觉,才能没有毛病,这种主张闭目塞听的想法,会导致蒙昧主义 与虚无主义。在认识上认为应使心净而无垢,这种神秘主义直觉认识途径无疑让 人无语。最后一点,对小国寡民的认识。老子建构起来的以“道”为核心的思想 体系,体现了否定性思维特质,是第一部提出否定原理的哲学著作,它的批判精 神被庄子继承和发扬,成为道家思想的一个特点。它的社会历史观以小国寡民为 主。“小国寡民,使民有什陌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车,无所 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 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种理想社会模式的特 点是:国家的规模十分狭小,人口稀少;人们不需要任何关于生产的器具;文明 不发达;人们没有知识文化,安于原始质朴的生活;生活封闭,人们没有往来。 这种理想的社会有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在,首先是当时是春秋末期,战争频繁,人 们生活极不安定。老子在反思这一问题上,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大国争霸。 其次,这种构想很像“乌托邦”,表现出了在社会变革的风浪中消极避退的心理, 没有人与人之间的争斗,没有社会竞争,秩序的建立无需强制的力量与虚伪的道 德规范来维持,没有战争,没有压迫,无疑是过于理想了,事实上这是根本不可 能的,因为自古以来,人类文明的进步都伴随着战争,工业革命的浪潮,电气时 代的到来,两百多年的发展,矛盾的积聚引发了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无比璀璨 的文明却伴随着无比残酷的战争。就像孔子对周礼的向往,老子也有对原始社会的向往,当时的人们在那种动 荡下,看不见未来,他们只看见了越来越动乱的社会,春秋到战国,社会越发动 乱,人们只能把视线转向过去,那个没有战乱的时代。对于我们如今生活在和平 环境下,我们的确是应该感到庆幸,也应该对战争有深刻的思考与反省,“乃知 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这种小国寡民的构想,是其整个理论的主旨。-参考:林光华 老子之道及其当代诠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