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城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服务项目建议书_模板

上传人:ma****y 文档编号:17953174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X 页数:188 大小:15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城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服务项目建议书_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88页
白城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服务项目建议书_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88页
白城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服务项目建议书_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白城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服务项目建议书目录第一章 总论6一、 项目概述6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6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7四、 资金筹措方案7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8六、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8七、 研究结论8八、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8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8第二章 行业分析和市场营销11一、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发展状况11二、 行业壁垒12三、 营销调研的步骤16四、 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行业18五、 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21六、 外加剂行业概况22七、 选择目标市场23八、 市场规模27九、 制订计划和实施、控制营销活动30十、 以利益相关者和社会整体利益为中心的观念31十一、 关系营销的流程系统33十二、 市场的细分标准35十三、 定位的概念和方式40第三章 公司组建方案45一、 公司经营宗旨45二、 公司的目标、主要职责45三、 公司组建方式46四、 公司管理体制46五、 部门职责及权限47六、 核心人员介绍51七、 财务会计制度52第四章 公司治理58一、 经理人市场58二、 公司治理结构的概念62三、 董事长及其职责64四、 内部控制的重要性67五、 内部监督的内容70六、 高级管理人员77第五章 经营战略分析82一、 企业品牌战略的内容82二、 企业经营战略环境的特点90三、 战略经营领域的概念92四、 资本运营战略的含义93五、 企业经营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与原则95六、 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97第六章 企业文化分析103一、 企业文化管理规划的制定103二、 企业文化的特征105三、 企业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109四、 企业文化理念的定格设计111五、 企业伦理道德建设的原则与内容117六、 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文化122七、 造就企业楷模127第七章 项目选址可行性分析131一、 实施项目攻坚,着力扩大投资132二、 优化中心城市,统筹城镇发展133第八章 人力资源分析135一、 岗位薪酬体系设计135二、 绩效目标设置的原则140三、 人力资源时间配置的内容142四、 薪酬管理制度144五、 审核人工成本预算的方法146第九章 投资计划方案150一、 建设投资估算150建设投资估算表151二、 建设期利息151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52三、 流动资金153流动资金估算表153四、 项目总投资154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54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55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55第十章 项目经济效益157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5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57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58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60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61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62三、 财务生存能力分析164四、 偿债能力分析164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65五、 经济评价结论166第十一章 财务管理167一、 短期融资的概念和特征167二、 财务管理原则168三、 计划与预算173四、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的类型及评价174五、 对外投资的影响因素研究177六、 现金的日常管理179七、 应收款项的概述184第一章 总论一、 项目概述(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名称:白城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服务项目2、承办单位名称:xxx(集团)有限公司3、项目性质:技术改造4、项目建设地点:xxx(待定)5、项目联系人:邓xx(二)项目选址项目选址位于xxx(待定)。二、 项目提出的理由2015年至今,其中2017年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到,要推进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发展和节能减排。城镇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比例基本达到100%,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新疆等地开始在城镇新建居住建筑中实施75%强制性建筑节能标准。未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全球人口不断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将增加。我国于2020年9月22日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全球能量消耗的增加促使我国建筑节能保温工作将呈常态化、持续化与长期化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倡导下,我国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新型保温材料研制出来,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产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不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还不多,发展后劲和动能培育不够;要素支撑不足,水、地、电等瓶颈制约还没有得到根本破解;发展质量不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刚性支出压力持续加大;改革创新不够,原创性、突破性的成果不多,深化改革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三、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3765.89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553.0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7.79%;建设期利息70.5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87%;流动资金1142.3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33%。四、 资金筹措方案(一)项目资本金筹措方案项目总投资3765.89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2325.78万元。(二)申请银行借款方案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440.11万元。五、 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140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10527.43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2546.94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52.09%。5、全部投资回收期(Pt):3.85年(含建设期24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4310.85万元(产值)。六、 项目建设进度规划项目计划从立项工程竣工验收、投产运营共需24个月的时间。七、 研究结论此项目建设条件良好,可利用当地丰富的水、电资源以及便利的生产、生活辅助设施,项目投资省、见效快;此项目贯彻“先进适用、稳妥可靠、经济合理、低耗优质”的原则,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投产后可保证达到预定的设计目标。八、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3765.891.1建设投资万元2553.031.1.1工程费用万元1692.181.1.2其他费用万元799.781.1.3预备费万元61.071.2建设期利息万元70.561.3流动资金万元1142.302资金筹措万元3765.892.1自筹资金万元2325.782.2银行贷款万元1440.113营业收入万元140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10527.435利润总额万元3395.926净利润万元2546.947所得税万元848.988增值税万元638.759税金及附加万元76.6510纳税总额万元1564.3811盈亏平衡点万元4310.85产值12回收期年3.8513内部收益率52.09%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8017.32所得税后第二章 行业分析和市场营销一、 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的发展状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的科研、生产和应用才取得重大进展;90年代以后以萘系减水剂为代表的各种高效减水剂逐步应用于各种工程;2000年前后,以聚羧酸系减水剂为代表的高性能减水剂进入我国并逐步得到推广,凭借其减水率高、无甲醛、绿色环保等性能优势形成了对传统萘系减水剂的快速替代。2003年,我国萘系减水剂占比约66%,聚羧酸减水剂占比仅约3%;至2019年我国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产量达1,136万吨,占减水剂1,345.19万吨总产量的84.45%。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已成为当前我国减水剂生产和消费的主要品种。目前,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已经从上世纪末以简单物理复配为特征的小型混凝土外加剂生产,逐步走上规模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以拥有自主研发技术力量为特征的新一代规模化生产企业逐步形成,行业合成工艺也逐步实现了自动化、清洁化和绿色化。目前,我国混凝土外加剂总体制造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但在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方面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很小,甚至部分研究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我国聚羧酸大单体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总量在世界范围内均处于领先水平。二、 行业壁垒1、生产技术壁垒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属于建筑材料与高分子化学、表面活性剂的前沿交叉领域,属于精细化学品行业,生产技术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尤其是减水剂,其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化学合成和物理复配两个环节。化学合成形成的减水剂母液是进行物理复配过程的主要原材料。化学合成过程作为减水剂生产的核心生产流程,对减水剂母液的性能好坏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进而成为决定混凝土外加剂质量的最为关键因素。化学合成涉及高分子化学领域的聚合技术,因此在产品的研发及生产环节均需要相对专业、长期经验积累的人员。另外,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分子结构自由度大,需企业根据客户需求利用表面活性剂领域的研究手段进行量身定制,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既需要具备分子结构与性能方面的理论基础知识,且需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与丰富的从业经验。前述要求构成混凝土外加剂行业行业生产技术壁垒。而针对于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行业,随着我国相关政策持续推动,行业标准与规范的持续完善,保温产品功能将日趋多元化,新型保温材料逐步普及并向产品绿色化、产品轻质化等方向发展。多功能复合化保温材料将成为我国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的复合化需要将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相复合进而实现材料性能的互补与优化,如既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又满足民用建筑外墙材料防火相关规定等。另外,伴随我国提出的“碳中和”与“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出台的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等政策以及逐渐完善的行业标准,未来新型保温材料将进一步在材料、生产工艺以及产品上绿色化、产品功能上多元化、产品上轻质化与透明化等方向发展。前述趋势要求企业不断储备人才,加大技术研发,构成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行业的生产技术壁垒。2、应用技术壁垒外加剂物理复配过程是针对不同客户对混凝土的施工、力学性能、耐久性等性能的具体要求,通过在母液中掺加其他功能性外加剂,从而形成直接应用于混凝土的外加剂产品。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水泥品种多样、砂石集料地材质量差异较大,长期大规模开采天然河砂会造成生态环境破坏,部分地区天然砂资源已出现枯竭,因此利用尾矿、废石、建筑垃圾等生产的机制砂石替代河砂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增加了外加剂物理复配过程的复杂性。另外混凝土服役环境差异大,施工企业和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现场技术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混凝土外加剂生产企业的复配技术水平、现场技术服务质量成为外加剂产品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这就要求技术人员不仅对混凝土外加剂性能有深入了解,且需要具备较强的混凝土相关专业知识。前述物理复配工艺要求的订制化服务能力和现场技术服务能力,构成了进入行业的应用技术壁垒。3、资金壁垒混凝土外加剂与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的下游行业是基础建设行业,主要客户系为工程提供服务的商品混凝土企业或工程建设单位。基础建设行业占用资金量大,通常需要工程建设单位或商品混凝土企业进行垫资服务,而工程建设单位和商品混凝土企业大多会将垫资周期转嫁给上游企业如外加剂、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等企业以缓解自身资金压力。另一方面,混凝土外加剂、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企业的上游一般为大型化工企业,规模大、行业集中度高、议价能力强,混凝土外加剂企业难以将垫资周期转嫁给上游,主要原材料的采购通常需要采用现款交易,使得混凝土外加剂、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企业业务开展需要储备较多的流动资金。另外,近年来如水泥、砂石等基础建筑材料有趋于集中的现象,该等企业的议价能力逐步增强,工程建设单位或商品混凝土企业愈发难以向其转嫁资金压力,使得混凝土外加剂与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企业成为转嫁资金压力和风险的重要对象,从而给混凝土外加剂企业造成大量的应收账款,导致混凝土外加剂、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企业需要具有较强的资金实力,构成了资金壁垒。4、销售渠道及品牌壁垒销售渠道的建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一方面,混凝土外加剂销售需要较强的技术力量做支撑,才能与客户达成有效的沟通;另一方面,混凝土外加剂的使用,对客户的产品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客户在选择混凝土外加剂时会比较谨慎,很多客户会进行多次试验进行验证,才会进行选择试用,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这也形成了进入该行业的销售渠道壁垒。大型基础设施施工企业和大型混凝土生产企业,一般有较高的品牌忠诚度。品牌美誉度的长期积累和与客户互信合作关系是新进入者无法在短期内实现的,构成了该行业的品牌壁垒。5、产品认证壁垒近年来我国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行业发展迅速,政策要求与客户需求不断提高。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自然条件、生活习惯等不同,各地区对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产品的质量要求存在差异。因此该行业的产品在某一地区进行销售前,通常需要相关企业深入研究该地区的客户需求、政策要求,并改进产品,确保其质量、性能指标符合目标市场的客户需求及政策要求,并获得目标地区相关部门对该产品的认证。前述情形构成了进入该行业的产品认证壁垒。6、安全和环保壁垒2016年以来,我国环保政策日益严格,中央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化工企业退城入园政策。虽然聚羧酸系减水剂产品是绿色、环保无污染的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但其母液合成环节仍属化学过程,因此母液的合成需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其复配环节则要求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在此背景下,各地纷纷出台政策要求减水剂企业进入工业园区,甚至是专门的化工园区,相应提高了混凝土外加剂企业的环保进入门槛,淘汰了部分在安全生产或环境保护不达标的企业。为达到国家安全及环保要求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以及相对应的设备投入,都为行业新进入者设定了进入壁垒。三、 营销调研的步骤营销调研的过程,通常包括五个步骤:确定问题与调研目标、拟定调研计划、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提交报告。(一)确定问题与调研目标为保证营销调研的成功和有效,首先要明确所要调研的问题,既不可过于宽泛,也不宜过于狭窄,要有明确的界定并充分考虑调研成果的实效性。其次,在确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特定调研目标。(二)拟定调研计划设计能够有效地收集所需要的信息的计划,包括概述资料来源、调研方法和工具等。由于收集第一手资料花费较大,调研通常从收集第二手资料开始,必要时再采用各种调研方法收集第一手资料,也可以从企业外部的商业公司购买有关资料。调查表和仪器是收集第一手资料采用的主要工具。抽样计划决定三方面的问题:抽样单位指确定调查的对象,抽样范围指确定样本的多少,抽样程序则是指如何确定受访者的过程。接触方法是指如何与调查对象接触的问题。(三)收集信息在拟定调研计划后,可由本企业调研人员承担收集信息的工作,也可委托调研公司收集。面谈访问必须争取被访问者的友好和真诚合作,才能收集到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实验调查时,调研人员必须注意使实验组和控制组匹配协调,在调查对象汇集时避免其相互影响,并采用统一的方法对实验进行处理和对外来因素进行控制。(四)分析信息从已获取的有关信息中提炼出适合调研目标的调查结果。在分析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这些信息数据是依据何种尺度进行测定、加工的,然后借助多变量统计技术将数据中潜在的各种关系揭示出来,还可将数据资料列成表格,制定一维和二维的频率分布,对主要变量计算其平均数和衡量离中趋势。(五)提交报告调研人员向营销主管提出与进行决策有关的主要调查结果。调研报告应力求简明、准确、完整、客观,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如能使管理决策减少不确定因素,则此项营销研究就是富有成效的。四、 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行业1、行业发展历程自20世纪70年代起,国外逐渐重视对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的生产与应用,力求能进一步减少能源的消耗量、环境污染与温室效应。国外保温材料工业至今已经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美国在1977年便正式颁布了新建筑物结构中的节能法规。美国国家能源局、标准局及全国建筑法规和标准大会不断在建筑节能设计等方面提出新的内容并且每5年便对ASHRAE标准进行修订。此外,英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也已陆续建立了自身的节能建筑评估体系,如英国的BREEAM评估体系、美国的LEED评估体系、加拿大GBTool评价系统与日本的CASBEE评价体系等。(1)政策推行节能阶段2005年至2015年,中国在重点市县开始启动“节能暖房”项目,到2013年,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完成当地具备改造价值的老旧住宅的供热计量及40%以上,县级市要完成70%以上,达到节能50%强制性建筑节能标准。2012年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提到,“十二五”末,中国建筑节能要达到1.16亿吨标准煤节能能力。(2)政策强化节能阶段2015年至今,其中2017年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到,要推进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发展和节能减排。城镇新建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比例基本达到100%,其中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新疆等地开始在城镇新建居住建筑中实施75%强制性建筑节能标准。未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全球人口不断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也将增加。我国于2020年9月22日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全球能量消耗的增加促使我国建筑节能保温工作将呈常态化、持续化与长期化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倡导下,我国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新型保温材料研制出来,这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节能产业的发展。2、行业特点受益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与诸多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政策的出台,我国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行业目前正呈持续高速发展的趋势。但受制于行业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细分行业规范与标准尚未完善,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行业呈现出企业数量多但平均规模较小的行业竞争格局,市场竞争多集中于各区域范围内且整体行业集中度较低。未来随着我国相关政策持续推动,行业标准与规范的持续完善,部分优质企业的研发技术将不断积累,同时保温产品功能将日趋多元化,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行业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3、行业发展趋势(1)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功能日趋多元化多功能复合化保温材料是我国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的复合化是指将有机材料与无机材料相复合进而能够实现材料性能的互补与优化。我国新研发的多功能微孔轻质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便是复合化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之一,其既有良好的保温性能同时也能满足民用建筑外墙材料防火相关规定。目前,我国对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的保温性能与防火性能要求日趋提高,多功能复合化保温材料将成为我国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2)新型保温材料逐步普及并向产品绿色化、产品轻质化等方向发展目前,我国保温材料的发展虽然起步较晚,但呈高速发展的趋势,行业技术持续不断积累与突破。伴随我国提出的“碳中和”与“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出台的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等政策以及逐渐完善的行业标准,未来新型保温材料将进一步在材料、生产工艺以及产品上绿色化、产品功能上多元化、产品上轻质化与透明化等方向发展。五、 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虽然我国对混凝土外加剂的研究、使用起步较晚,但由于我国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以及高速铁路、大跨桥梁和大型水电项目的开工建设,极大促进了我国聚羧酸系减水剂为代表的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水平的提升。目前,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已经形成一个门类和品种齐全、标准体系健全的行业。未来聚羧酸系减水剂产品的发展趋势为低掺量、高效能、多功能化,以及适应性强等方面发展。针对泵送混凝土骨料含泥量超标、原材料指标波动大、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长时间运输缓凝保坍需求、高胶凝材料用量混凝土黏度大等问题,业内领先企业通过选用各种特殊功能单体,使聚羧酸减水剂在分子结构上含有磷酸酯基、羧酸基、羟基、酰胺基等官能团,能够实现水泥浆体的高流动性、低黏度、缓凝,优化混凝土和易性,降低敏感性,提高坍落度保持性能。聚羧酸减水剂大多采用石油化工产品为主要原料,通过自由基聚合、乳液聚合以及本体聚合等方法制备得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淀粉无毒、无污染、资源丰富、受国际市场影响变化幅度较石油产品小,因此,用生物质替代石化原材料制备生物基混凝土外加剂来提升混凝土应用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并成为研发热点之一。随着混凝土外加剂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内混凝土预拌化、混凝土工程大型化、工程环境复杂化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对国内预拌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不仅仅要求其具有高强度、高耐久性,还要求其具有高工作性,因此对混凝土外加剂的性能需求也趋于多功能化,并趋向有机型、多功能型、复合型方向发展。为此,在以减水剂为主要混凝土外加剂的基础上,膨胀剂、速凝剂、缓凝剂、阻锈剂、引气剂、早强剂等功能性外加剂也必将得到快速发展。六、 外加剂行业概况世界上符合现代标准的混凝土外加剂最早出现于1898年,并逐渐发展出以木质素磺酸盐类减水剂为代表的普通减水剂,也被称为第一代减水剂。20世纪60年代,日本、前西德、前苏联等国家相继研制出高效减水剂,混凝土外加剂行业进入飞速发展期。高效减水剂主要包括萘系减水剂、脂肪族减水剂、氨基磺酸盐减水剂和密胺系减水剂等。该等高效减水剂也被称为第二代减水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日本率先开始聚羧酸系减水剂的产品研发、工业化生产和实际工程应用。自2000年以来,为满足混凝土多种性能的要求,世界各国还大力发展兼有多种性能的复合多功能混凝土外加剂以及特殊性能的混凝土外加剂,如速凝剂、缓凝剂、引气剂(发气剂)、阻锈剂、防水剂、泵送剂、着色剂、脱模剂、养护剂、水化抑制剂等外加剂品种。各种高效、高性能减水剂和其他外加剂的出现极大拓宽了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和领域。新型外加剂特别是新型减水剂的应用客观上推动了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在高层建筑结构、大跨度桥梁结构以及某些特种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七、 选择目标市场企业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了目标市场战略之后,就要决定如何选择目标市场。选择目标市场的首要步骤,是分析评价各个细分市场,在综合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最优的目标市场。(一)评价细分市场评价细分市场,即对各细分市场在市场规模增长率、市场结构吸引力和企业目标与资源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详细评估。1、细分市场规模和增长率这项评估主要研究潜在细分市场是否具有适当的规模和增长率。“适当的规模”是一个相对概念,大公司可能偏好销售量很大的细分市场,对小的细分市场不感兴趣;小公司则由于实力较弱,会有意避开较大规模的细分市场。细分市场的增长率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所有的企业都希望目标市场的销售量和利润具有良好的上升趋势,但竞争者也会迅速进入快速增长的市场,从而使利润率下降。2、细分市场的结构吸引力一个具有适当规模和成长率的细分市场,也有可能缺乏盈利潜力。如果许多势均力敌的竞争者同时进入一个细分市场,或者说,在某个细分市场中存在很多颇具实力的竞争企业时,尤其是该细分市场已趋于饱和或萎缩时,则该细分市场的吸引力就会下降。潜在进入者既包括在其他细分市场的同行,也包括那些目前不在该行业经营的企业。如果该细分市场的进入障碍较低,该细分市场的吸引力也会下降。替代品从某种意义上限制了该细分市场的潜在收益。替代品的价格越有吸引力,该细分市场增加盈利的可能性就被限制得越紧,从而使该细分市场吸引力下降。购买者和供应者对细分市场的影响,表现在它们的议价能力上。购买者的压价能力强,或者供应者有能力提高价格或降低所供产品的质量、服务,那么该细分市场的吸引力就下降。一个细分市场的结构吸引力是上述五种变量的函数。分析每个细分市场的吸引力,是企业选择目标市场时不能忽略的重要步骤。3、企业目标和资源选择目标市场除了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企业还要考虑自身的目标和拥有的资源。某些有吸引力的细分市场,如果不适合企业的长期目标,也只能放弃。对一些适合企业目标的细分市场,必须考虑是否具有在该市场获得成功所需的各种营销技能和资源等条件。(二)目标市场的选择企业有五种可供参考的市场覆盖模式。1、市场集中化这是一种最简单的目标市场模式。企业选取一个细分市场,生产一种产品,供应单一的顾客群,进行集中营销。例如,大众公司集中于小型车市场,保时捷公司集中于运动车市场。选择市场集中化模式一般基于以下考虑:企业具备在该细分市场从事专业化经营或取得目标利益的优势条件;限于资金、能力,只能经营一个细分市场;该细分市场中没有竞争对手;准备以此为出发点,取得成功后向更多的细分市场扩展。公司通过市场集中化,更加能够了解细分市场的需要,在该细分市场建立巩固的市场地位,也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市场集中化的风险比一般情况更大,容易出现个别市场不景气的情况。2、产品专业化产品专业化是指企业集中生产一种产品,并向各类顾客销售这种产品。如显微镜生产商向大学实验室、政府实验室和工商企业实验室销售显微镜。产品专业化模式的优点是企业专注于某一种或一类产品的生产,有利于形成和发展生产和技术上的优势,在该领域树立形象。其局限性是当该领域被一种全新的技术与产品所代替时,产品销售量可能会因此而大幅度地下降。3、市场专业化市场专业化是指企业专门经营满足某一顾客群体需要的各种产品。比如某工程机械公司专门向建筑业用户供应推土机、打桩机、起重机、水泥搅拌机等建筑工程中所需要的机械设备。市场专业化经营的产品类型众多,能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同时基于专门性的服务,公司容易获得良好的声誉,并成为为顾客群体所需新产品的渠道。但由于集中于某一类顾客,当这类顾客的需求下降时,企业也会遇到收益下降的风险。4、选择专业化选择专业化是指企业选取若干个具有良好的盈利潜力和结构吸引力,且符合企业目标和资源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其中每个细分市场与其他细分市场之间较少联系。宝洁公司推出佳洁士深层洁白牙贴时,最初细分市场所预订的目标是新订婚或是即将做新娘的女性和男性同性恋者。优点是可以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即使某个细分市场营利情况不佳,仍可在其他细分市场取得盈利。采用选择专业化模式的企业应具有较强资源和营销实力。5、市场全面化市场全面化是指企业生产多种产品去满足各种顾客群体的需要。一般来说,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在一定阶段,会选用这种模式,以求收到良好效果。例如,当今可口可乐公司在全球饮料市场,宝洁在全球消费日用品市场等都采取市场全面化的战略。八、 市场规模1、混凝土外加剂市场规模持续增长(1)商品混凝土产量持续增长混凝土外加剂行业未来空间受混凝土总需求影响毋庸置疑,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大城市圈建设以及伴随而来对于土地和人口要素的放开,将成为支撑全国混凝土总需求的有力因素。2020年与2021年全国商品混凝土产量分别约28.99亿立方米与32.93亿立方米,较上一年同比增长5.47%与6.9%,继续呈增长趋势。(2)预拌混凝土渗透率的提升推动减水剂市场平稳增长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政府对预拌混凝土推广力度加大,以及对现场自拌混凝土的使用场景进一步限制,使得我国预拌混凝土渗透率保持稳定上升,从2013年的40.8%提升至2017年的44.8%。2019年,我国预拌混凝土的渗透比例大约为48%,和发达国家70%-90%的比例相比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预拌混凝土渗透比例提升可以有效推动我国减水剂市场的平稳增长。根据2021年第一期中国混凝土外加剂杂志发表的文章我国混凝土外加剂行业发展动态分析(王玲、赵霞、高瑞军、高海琼)来看,2019年我国混凝土外加剂总产量为2,004万吨,较2017年增长43%,其中聚羧酸减水剂1,136万吨,较2017年增长57%。在减水剂中,以聚羧酸减水剂为代表的第三代高性能减水剂无疑是市场主流。2019年我国聚羧酸减水剂占比达到84.4%。目前,我国混凝土外加剂市场,特别是聚羧酸减水剂市场的行业集中度很低。根据中国混凝土网公布的中国聚羧酸减水剂企业十强名单,2018年CR10市占率达到19.4%,较2017年提升3.1个百分点,而CR3市占率为12.5%,自2016年以来持续提升。2、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行业市场规模近年来,我国相继出台了诸多鼓励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等政策,为我国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市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建筑绿色节能方面,我国建筑多采用对墙体建筑进行保温的方式以求减少建筑消耗。目前,大多数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为外墙保温材料,这部分产品已从传统的珍珠岩和岩棉逐渐发展为多功能复合型的外墙保温材料。中国外墙保温材料市场规模由2014年480.8亿元的增长至2019年的1,176.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59%。伴随我国绿色建筑、循环经济发展等政策的持续推动,绿色建筑节能环保需求将不断加强,未来传统有机材料将持续淘汰,新型外墙保温材料市场规模有望持续增长。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预计,我国2023年保温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2,346.5亿元,而2019年至2023年保温材料市场规模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8.85%,市场有望保持稳定高速增长。目前,我国已出台一系列政策旨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城市住宅、公共建设和保障房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建设等投入,未来建筑保温与装饰材料市场需求端有望进一步提升,具体政策内容如下:国务院2016年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到,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加快城镇棚户区、城中村和危房改造,推动绿色城市、智慧城市等新型城市建设,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提升县城和重点镇基础设施水平,加快拓展特大镇功能,加快特色镇发展,培育发展一批中小城市,加快城市群建设。国务院2016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强建筑设计管理,按照“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建筑方针,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以及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保,同时通过维护加固老建筑、改造利用旧厂房、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恢复老城区功能和活力。2020年7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进一步提升建筑能效水平的要求,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提高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绿色等级,推动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发展。九、 制订计划和实施、控制营销活动对目标市场、定位和营销组合的思考与决策,最后要形成营销计划,作为营销行动的依据。“营销计划”是一个统称,一般分为品牌营销计划,即关于单个品牌的营销计划;产品类别营销计划,关于一类产品、产品线的营销计划,已经完成、认可的品牌计划应纳入其中;新产品计划,在现有产品线增加新产品项目、进行开发和推广活动的营销计划;细分市场计划,面向特定细分市场、顾客群的营销计划;区域市场计划,面向不同国家、地区、城市等的营销计划;客户计划,是针对特定的主要顾客的营销计划。这些不同层面的营销计划,相互之间需要协调、整合。从时间跨度看,营销计划可分长期的战略性计划和年度营销计划。战略性计划要考虑哪些因素会成为今后驱动市场的力量,可能发生的不同情境,企业希望在未来市场占有的地位及应采取的措施。它是一个基本框架,由年度营销计划使之具体化。必要时,企业需要每年对战略性计划进行审计和修订。制订营销计划之后,企业或战略业务单位需组织力量落实,并对营销进程进行控制,以保证达成预定的营销目标。十、 以利益相关者和社会整体利益为中心的观念从20世纪70年代起,随着经济全球化、相关群体利益多元化、环境破坏、资源短缺、人口爆炸、通货膨胀和忽视社会服务等问题日益突出,要求企业顾及消费者和利益相关者的整体与长远利益,即社会整体利益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西方市场营销学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念,如人类观念、理智消费观念、生态准则观念、绩效营销观念等。其共同点是认为企业生产经营不仅要考虑消费者需要,而且要考虑消费者、利益相关者和整个社会的长远利益。这类观念可统称为全方位营销观念或社会营销观念。全方位营销观念认为,所有事物都与营销相关,企业和组织应该以对营销项目、过程和活动的开发、设计及实施的范围和相关关系的了解为基础,实施更加整体化、更具一致性的策略,以维护与增进顾客和社会的福利。全方位营销主要包括关系营销、整合营销、内部营销和绩效营销四个部分。其中,关系营销要求企业与重要团体一顾客、供应商、分销商和其他营销伙伴建立长期、互惠的满意关系,形成营销网络,以获得并保持长期的业绩和业务。整合营销要求通过设计营销活动并整合营销项目,使为顾客创造、传播和传递价值的能力最大化。内部营销要求成功地雇用、培训和激励有能力的员工,使之更好地为顾客服务。绩效营销要求审视营销获得的商业回报,并更广泛地关注营销对法律、伦理、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和效应。全方位营销观念是对市场营销观念的深化与发展。市场营销观念的中心是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进而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但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即在满足个人需求时,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发生矛盾,企业的营销努力可能不自觉地造成社会的损失。市场营销观念虽也强调消费者的利益,不过它认为谋求消费者的利益必须符合企业的利润目标,当两者发生冲突时,保障企业的利润要放在第一位。全方位营销观念则强调,要以实现消费者满意以及企业内外经营者和社会公众的长期福利作为企业的根本目的与责任。理想的市场营销决策应同时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与愿望;消费者和社会的长远利益;企业及其营销伙伴的营销效益。树立并全面贯彻适应现代市场环境要求的新观念,包括营销观念和全方位营销观念,建立真正面向市场的企业,是企业成功经营的关键。十一、 关系营销的流程系统关系营销把一切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者都纳入研究范围,并用系统的方法考察企业所有活动及其相互关系,表现积极的一方被称为市场营销者,表现不积极的一方被称作目标公众。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结成休戚与共的关系,企业的发展要借助利益相关者的力量,而后者也要通过企业来谋求自身的利益。(1)企业内部关系。内部营销起源于把员工当作企业的市场。智慧的企业高层领导,心中装有“两个上帝”,一个“上帝”是顾客,另一个“上帝”是员工。企业要进行有效的营销,首先要有具备营销观念的员工,能够正确理解和实施企业的战略目标和营销组合策略,并能自觉地以顾客导向的方式进行工作。同时企业要尽力满足员工的合理要求,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为关系营销奠定良好基础。(2)企业与竞争者的关系。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条件不尽相同,往往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为有效地通过资源共享实现发展目标,企业要善于与竞争对手和睦共处,并和有实力、有良好营销经验的竞争者进行联合。(3)企业与顾客的关系。顾客是“上帝”,是“财神”,企业要实现盈利目标,必须依赖顾客。企业需要通过搜集和积累大量市场信息,预测目标市场购买潜力,采取适当方式与消费者沟通,变潜在顾客为现实顾客。同时,要致力于建立数据库或其他方式,密切与消费者的关系。对老顾客,要更多地提供产品信息,定期举行联谊活动,加深情感信任,争取将其转化为长期顾客,举办这些活动花费的成本,肯定比寻求新顾客更为经济。(4)企业与供销商的关系。因分工而产生的渠道成员之间的关系,是由协作而形成的共同利益关系。合作伙伴虽也存在矛盾,但相互依赖性更为明显。企业必须广泛建立与供应商、经销商之间的密切合作的伙伴关系,以便获得来自供销两个方面的有力支持。(5)企业与影响者的关系。各种金融机构、新闻媒体、公共事业团体以及政府机构等,对企业营销活动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企业必须以公共关系为主要手段争取它们的理解与支持。例如,社区是以地缘为纽带而连接和聚集的若干社会群体或组织之间的关系,构成了企业关系营销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企业需要社区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有效率的工作场所,社区也希望企业为社区建设提供人、财、物的支持。十二、 市场的细分标准(一)消费者市场细分的标准消费者市场细分标准可归纳为四大类,其因素有些相对稳定,多数则处于动态变化中。1、地理因素地理因素标准即按照消费者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细分市场,具体变量包括国家、地区、城市规模、不同地区的气候及人口密度等。处于不同地理位置和环境下的消费者,对同一类产品往往会呈现出差别较大的需求特征,对企业营销组合的反应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例如希尔顿酒店会根据所处的地理位置设计个性化的房间:美国东北部酒店更雅致和全球化,而西南部的酒店更乡村化;零售巨头如沃尔玛、凯马特都允许他们的区域经理储存货物以适应当地需求。地理细分对不同区域的识别和划分也有意义,企业可以根据产品在该区域上市的时间,将市场分为引人期或发育期市场(15年),成长期市场(611年),成熟期市场(11年以上)。显然,这样的划分有利于识别不同阶段市场的特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就总体而言,地理环境中的大多数因素是一种相对静态的变量,企业营销必须研究处于同一地理位置的消费者和用户对某一类产品的需求或偏好所存在的差异,而且必须同时依据其他因素进行市场细分。2、人口因素人口因素指各种人口统计变量,包括年龄、婚姻、职业、性别、收入、教育程度、家庭生命周期、国籍、民族、宗教、社会阶层等。比如,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消费者在价值观念、生活情趣、审美观念和消费方式等方面会有很大的差异。以年龄、家庭人口和收入为例,看其对某产品需求的制约。某家具公司在市场调查中发现与家具销售关联最密切的人口变量有以下三项:户主年龄、家庭规模和收入状况。企业在选择目标市场时,可以根据本企业的营销目标及其预期利润,分别考虑各个细分市场的家庭数目、平均购买率、产品的竞争程度等因素。经过分析研究和预测,即可比较准确地评估出每个细分市场的潜在价值。对于全球企业来说,这些人口统计变量的相关信息从各国政府或国际组织公布的统计资料中可以查到。各个国家人口的预期寿命、年龄结构等因素对食品、化妆品、服装、人寿保险等行业中的全球企业细分全球市场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在用人口因素来进行市场细分时,用单一标准细分市场很容易得出偏颇的结论,需要企业界和其他细分标准对细分市场做出进一步的细化研究,从而发现显著的顾客需求特征差异,以分别制定针对性的营销战略及策略。3、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标准即按照消费者的心理特征细分市场。按照上述几种标准划分的处于同,一群体中的消费者对同类产品的需求仍会显示出差异性,可能原因之一是心理因素发挥作用。心理因素包括个性、购买动机、价值观念、生活格调、追求的利益等变量。比如,生,活格调是指人们对消费、娱乐等特定习惯和方式的倾向性,追求不同生活格调的消费者对商品的爱好和需求有很大差异。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服装、化妆品、家具、餐饮、旅游等行业的企业越来越重视按照人们的生活格调来细分市场。消费者的个性、价值观念等心理因素对需求也有一定的影响,企业可以把具有类同的个性、爱好、兴趣和价值取向相近似的消费者集合成群,有针对性地制定营销策略。在有关心理因素的作用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可以分为“传统型”“新潮型”“奢靡型”“活泼型”“社交型”等不同类型。追求的利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对产品不同效用的重视程度。一项对亚洲女士服装市场的调查表明,亚洲女士喜爱紧身服装有以下原因:视觉上更娇柔、形体更美丽、更加自信等,但不同国家的女士的追求在心理上仍有差异。在不同国家也可能存在同处一个社会阶层或具备共同价值观、共同生活方式的消费群。4、行为因素行为因素标准即按照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细分市场,包括消费者进入市场的程度、使用频率、偏好程度等变量。按消费者进入市场程度,通常可以划分为常规消费者、初次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一般而言,资力雄厚、市场占有率较高的企业,特别注重吸引潜在购买者,企业通过营销战略,特别是广告促销策略及优惠的价格手段,把潜在消费者变为企业产品的初次消费者,进而再变为常规消费者。而一些中、小企业,特别是无力开展大规模促销活动的企业,主要注重吸引常规消费者。在常规消费者中,不同消费者对产品的使用频率也悬殊,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大量使用户”和“少量使用户”。例如,根据二八定律,商业银行80%的利润都来自于占顾客数量20%的高端客户,剩余20%的利润由普通储户提供,因此抓住“少量使用户”,就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因此,许多企业自然把大量使用者作为自己的销售对象。消费者对产品的偏好程度,是指消费者对某品牌的喜爱程度,据此可以把消费者市场划分为四个群体:绝对品牌忠诚者、多种品牌忠诚者、变换型忠诚者和非忠诚者。在“绝对品牌忠诚者”占很高比重的市场上,其他品牌难以进入;在“变换型忠诚者”占比重较大的市场上,企业应努力分析消费者品牌忠诚转移的原因,以调整营销组合,加强品牌忠诚程度;而对于那些“非品牌忠诚者”占较大比重的市场企业来说,则应审查原来的品牌定位和目标市场的确立等是否准确,并且随市场环境和竞争环境变化重新对定位加以调整。(二)生产者市场细分的依据细分消费者市场的标准,有些同样适用于生产者市场。如地理因素、追求的利益、使用者状况等因素,但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变量。生产者市场常用的细分变量是用户变量,主要包括行业、公司规模、地理位置等。1、行业细分生产者市场的用户购买产品通常是为了生产用于出售的产品或服务,用户所处行业不同,其生产者需求会有很大差异。例如,电脑制造商采购产品时最重视的是产品质量、性能和服务,价格并不是最主要因素;飞机制造商所需要的轮胎必须达到的安全标准比农用拖拉机制造商所需轮胎的安全标准高得多。2、规模细分用户规模也是细分产业市场的一个重要变量。用户规模不同,其购买数量存在着很大差异。大用户虽少,购买量大;小用户虽多,其购买量小。在现代市场营销实践中,许多公司建立适当的制度来分别同大客户和小客户打交道。例如,一家办公室用具制造商按照规模将用户细分为两类:一类是大客户,由该公司的全国客户经理负责联系;一类是小客户,由外勤推销人员负责联系。3、地理细分企业可用地理变量确定重点的服务地区。由于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生产的要求等存在差异,每个国家都会形成一些产业群,这就决定了生产者市场比消费者市场在地理上更为集中。按地理区域细分生产者市场,有助于企业设计恰当的营销组合,充分利用销售资源和网络,降低销售费用。除了用户变量外,生产者市场还有多种细分标准。美国的波罗玛和夏皮罗两位学者,提出了一个生产者市场的主要细分变量表,比较系统地列举了细分生产者市场的主要变量,并提出了企业在选择目标顾客时应考虑的主要问题,对企业细分生产者市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十三、 定位的概念和方式(一)市场定位的概念“定位”一词,是由艾尔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1972年提出的。他们对定位的解释是:定位起始于产品,一件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是一个人。定位并不是对产品本身做什么事,而是针对潜在顾客的心理采取的行动,即把产品在潜在顾客的心中确定一个适当的位置。他们强调定位不是改变产品本身,改变的是名称和沟通等要素。定位理论最初是被当作一种纯粹的传播策略提出来的。随着市场营销理论的发展,定位理论对营销影响已超过了原先把它作为一种传播技巧的范畴,而演变为营销策略的一个基本步骤。这反映在营销大师科特勒对定位所下的定义中:定位是对企业的产品和形象的策划行为,目的是使它在目标顾客的心理上占据一个独特的、有价值的位置。因此营销人员必须开发所有的营销组合因素,使产品特色确实符合所选择的目标市场(即实体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定位。现在使用的“定位”一词,一般都是在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的,即它不仅仅是一种沟通策略,更重要的还是企业的一种营销策略。“定位”概念被广泛使用于营销领域之后,衍生出来多个专门术语,市场定位就是其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一个。市场定位,也被称为产品定位或竞争性定位,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细分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和顾客对产品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或形象并传递给目标顾客,使该产品在细分市场上占有强有力的竞争位置。也就是说,市场定位是塑造一种产品在细分市场的位置。产品的特色或个性可以从产品实体上表现出来,如形状、成分、构造、性能等;也可以从消费者心理上反映出来,如豪华、朴素、时髦、典雅等;还可以表现为价格水平、质量水,准等。企业在市场定位过程中,一方面要了解竞争者的产品的市场地位,另一方面要研究目标顾客对该产品的各种属性的重视程度,然后选定本企业产品的特色和独特形象,从而完成产品的市场定位。(二)市场定位的方式市场定位作为一种竞争战略,显示了产品或企业同类似的产品或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定位方式不同,竞争态势也不同。下面分析三种主要定位方式。1、避强定位这是一种避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优点是能够迅速地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并能在消费者或用户心目中迅速树立起一种形象。由于这种定位方式市场风险较小,成功率较高,常常为多数企业所采用。2、迎头定位这是一种与在市场上占据支配地位的、亦即最强的竞争对手“对着干”的定位方式。显然,这种定位有时会产生危险,但不少企业认为能够激励自己奋发上进,一旦成功就会取得巨大的市场优势。例如在碳酸饮料市场上,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间持续不断地争斗;在摩托车市场上,本田与雅马哈对着干,等等。实行对抗性定位,必须知己知彼,尤其应清醒估计自己的实力,不一定试图压垮对方,只要能够平分秋色就是巨大的成功。3、重新定位这是对销路少、市场反应差的产品进行二次定位。这种重新定位旨在摆脱困境,重新获得增长与活力。这种困境可能是企业决策失误引起的,也可能是对手有力反击或出现新的强有力竞争对手而造成的。不过,也有重新定位并非因为已经陷入困境,而是因为产品意外地扩大了销售范围引起的。例如,本田试图把它的元素(Element)车型定位在21岁的消费者,公司把元素描述成“在轮子上的宿舍”,广告表达的是一群年轻大学生在海滩上围绕他们的汽车开晚会,这吸引了很多新生代年轻人。而实际购买者的平均年龄却是42岁,许多年长的消费者在使用中能够找回自己年轻的激情。将怀旧情结作为卖点,本田开拓了中年消费者市场。实行市场定位应与产品差异化结合起来。如上所述:定位更多地表现在心理特征方面,它使潜在的消费者或用户对一种产品形成了特定的观念和态度。产品差异化是在类似产品之间造成区别的一种战略,因而产品差异化是实现市场定位目标的一种手段。第三章 公司组建方案一、 公司经营宗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自主开展各项业务,务实创新,开拓进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改善经营管理,促进企业持续、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