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课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79473867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张 杰 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2005/07/20 北京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上篇:改革、金融支持与国有银行制度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1、背景与问题n放权让利改革的后果:财政下降与储蓄分散n国家的两难困境:储蓄退出与投资退出的不对称n问题所在:国家如何筹资?n几种筹资方式比较:税收、国债、货币发行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2、金融剩余与国有银行制度n金融剩余的出现n是金融剩余选择了国有银行n国有银行动员金融剩余的奥妙:国家声誉、总量原则与存款市场的进入限制n国家对金融剩余的控制n标准的商业银行制度(更少的存款与信贷)与国家推动下的改革过程不兼容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3、国有银行制度与渐进改革(1)n国有经济份额缓慢下降的重要性q国有经济的社会责任q人们对国有经济的物质与心理依赖q国家对国有经济的财政依赖q国家通过国有经济实现控制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3、国有银行制度与渐进改革(2)n改革进度问题q政府推动型改革的进度取决于社会公众的支持q将单位时间的改革阻力降到最低的改革方式q将潜在的改革受损群体尽可能分拆n渐进改革的实质就是国有经济份额的缓慢而不是快速下降q快速下降便是激进改革(如俄国)n如何保证国有经济份额的缓慢下降?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3、国有银行制度与渐进改革(3)n国有经济份额的缓慢下降需要国有银行制度的金融支持:理解国有银行的改革贡献q国有经济份额的下降与国家财政的下降q“拨改贷”的背后q关于“弱财政,强金融”q国家提供“廉价信贷”的偏好q寻求以低利率提供更多信贷的银行制度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5、两种金融支持n国有银行制度与信贷型金融支持q为什么要限制非国有金融的进入?n部分流通的股市安排与证券型金融支持q限制非国有因素进入之谜n居民储蓄进入国有经济的两种途径q诠释两种途径的差异q国家的初衷到底是什么?n“银行上市悖论”与“全流通悖论”n在国有银行制度与残缺的股市安排之间q好的资本市场必须基于好的银行制度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中篇:国有银行制度之谜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1、国有银行资本金之谜(1)n资本金谜团:不以本钱论英雄n国有银行的资本金等式:Er D E表示资本金,r表示国家声誉,D表示居民储蓄n国有银行的资本结构:国家与居民的奇妙资本联盟(国家以声誉入股,居民以储蓄入股)n补充资本金:国家与国有银行的博弈(2700亿元特别国债和45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故事)n商誉和CDIs:两项无形资产的中国诠释n国家退出悖论:国家声誉的不可分(r非1即0)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1、国有银行资本金之谜(2)n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确定q私人银行的均衡资本充足率n私人银行出资人的偏好q追求红利最大化n私人银行代理人的偏好q追求安全最大化n巴塞尔协议的8(自然资本充足率)意味着什么?q私人银行出资人与代理人之间达成妥协或者行为均衡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1、国有银行资本金之谜(3)S1S0S2偏好满足资本充足率E0EABCDSP0SPDP0DP8%金融控制成本n国有银行呆账:谁获益谁受损?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2、国有银行的呆账之谜(2)rr2r0r1oLS0S1DDmUroLL2L0L1EABCS2L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3、国有银行存差之谜(1)n典型意义上的商业银行是否存在存差?q吸收存款的数额是商业银行自身严格经济计算的结果q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决定存款的最大规模q存款收费与最优存款均衡点的外移q伴随着金融创新,商业银行对存款的依赖呈现下降趋势q典型的商业银行不存在存差问题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3、国有银行存差之谜(2)n国有银行的存差:我们能懂多少?q存差的成因:信贷约束?q国有银行的资本结构与存差q存差产生的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q为什么又是1997?(参见图9)q治理存差:大相径庭的政策建议n分流储蓄n扩展信贷n改变国有银行的存款需求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3、国有银行存差之谜(3)-5000.000.005000.0010000.0015000.0020000.0025000.0019521954195619581960196219641966196819701972197419761978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年份存差额“拨改贷”东亚金融危机19851997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3、国有银行存差之谜(4)存差国有经济对国有银行的“让利”信贷约束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下篇:政府注资与国有银行改革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1、1984年以来的国有银行改革:三个阶段n1984-1996:内部利益关系与体系调整、谋求金融控制与金融支持以保证经济快速增长n1996-1999:应付金融风险压力(东南亚金融危机)、第一次注资、成立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n1999-2005(?):巴塞尔协议约束、加入WTO到计时、第二次注资、谋求上市改革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2、国有银行改革的三个“拐点”n第一个“拐点”出现在1985年:经济增长有财政支持转为金融支持n第二个“拐点”出现在1996年:由一味追求金融支持转而防范金融风险n第三个“拐点”出现在2001年:由独立掌控到“受制于人”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3、人们如何看待银行注资?(1)nWORLD BANK(2001):政府注资前应让银行获得一定比例的私人部门资金nCLARKE 和 CULL(1999):政府应该避免在银行私有化之前注入资金,以确立可置信威胁,以防再度陷入注资困境n钱颖一(1995):一个向银行重新注资的好方法应是为银行提供重组企业的激励,而不是单独对银行注资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3、人们如何看待银行注资?(2)n刘遵义和钱颖一(1994):对银行的重新注资只能做一次,以形成可信的政府承诺n张杰(1998;2003):试图通过注资先让国有银行拥有一个完整的资本结构,然后再让其按照商业化规则运作,只是一厢情愿;单方面的注资不具有改善国有银行资本结构的作用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4、中国国有银行注资的实际做法n多次注资n不存在先期的私人部门资金投入,更谈不上银行的先期私有化n未与企业的重组过程搭配n一直只关注资本结构而忽视资产结构n重表层框架的技术达标(如8%等)而忽视内部制度与银行行为的转变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5、国有银行改革的效果n更多的是技术性改进,国有银行的外观越来越接近于标准的商业银行n政府追求银行改革的短期见效目标与国有银行行为调整的长期性之间存在冲突n国有银行改革效果不理想的真正原因或许在于经济本身依然需要国有银行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6、如何看待国有银行改革的 方式与目标?n人们目前的主要分歧在于改革的方式n在把国有银行改造成标准的商业银行这一目标上,人们基本上达成共识n问题的关键1:国有银行是不是金融资源低效配置的代名词?n问题的关键2:国有银行与私人银行有没有一个国际通行的标准比例?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7、国有银行的全球普遍存在说明了什么?(1)nLA PORTA等(2003):世界平均的政府对银行的所有权的比重为41.6%;即便排除前社会主义国家,也达38.5%n近年来,国际上研究国有银行存在合理性的文献多了起来n国有银行的比重取决于一国的制度结构和法律传统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7、国有银行的全球普遍存在说明了什么?(2)n国有银行与私人银行的比例是内生的,不同国家间不存在一个统一的标准,而是各有各的比例n国有银行成功(德国)与失败(发展中经济)的案例并存n依靠外力强制降低国有银行比例的代价是相当昂贵的(如韩国、泰国与印度尼西亚在金融自由化改革过程中国有银行比例一度下降很快,但金融危机后,这一比例又迅速上升)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8、寻求国有银行低效率的原因:一个银行制度弱相关观点(1)n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与企业制度强相关,与银行制度弱相关:以德国与中国温州为例n问题的要害在于政府是否具有让银行向企业部门提供信贷的激励n在中国,政府作为国有银行的出资人,其获取回报的方式十分特殊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8、寻求国有银行低效率的原因:一个银行制度弱相关观点(2)n资产(信贷)扩展本身就是获取回报n作为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的双重出资人,国家具有迫使后者给前者提供信贷支持的激励n不良资产对于社会一定是福利净损失,但对于出资人来说则不尽然n改善国有银行低效率的出路并不必然在于改制上市,而在于割断出资人与企业部门的血肉联系,从而降低其左右国有银行信贷行为的激励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8、寻求国有银行低效率的原因:一个银行制度弱相关观点(3)n企业部门的国有化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低效率,而对于银行部门则不一定n在任何一种经济中,都存在更具竞争性的企业部门与不太具有竞争性的银行部门的搭配n中国的当务之急是使国有企业部门更具竞争性,而不是使国有银行更加市场化或私人化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9、中国国有银行的特殊资本结构:两种无形资产的确认(1)n巴塞尔协议中的无形资产:商誉(re-putation)和核心存款(CDIs)n一个等式:国家声誉 居民储蓄=资本金n国家声誉(可视作一种商誉)和居民储蓄为何能被确认为国有银行的核心资本?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9、中国国有银行的特殊资本结构:两种无形资产的确认(2)n国家声誉:稳定性、可预见性和可担保性n居民储蓄:稳定性、长期性与持续增长性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9、中国国有银行的特殊资本结构:两种无形资产的确认(3)n确认国有银行核心资本的构成可以帮助出资人重新估价国有银行的真实资本状况,从而缓释其注资压力n单方面推进国有银行的上市改革极有可能导致两种无形资产的流失,进而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10、如何确认国有银行资产的风险系数?n在国家“隐性担保”的情况下,国有银行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方”几乎全部资产的风险系数都为零,近似于美国商业银行持有国库券的风险水平n从理论上讲,风险系数为零的银行资产不应存在“资本要求”n极端地讲,政府控制下的国有商业银行不存在资本金是否充足的问题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11、简短的结语n如果注资是为了获得“让别人看”的短期效果,则一定会付出昂贵的长期代价n中国国有银行应根据自己的资本结构来安排注资n中国国有银行的改革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制度演进过程n国有银行改革的要害并不在国有银行内部中国国有银行改革一个制度金融学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张杰)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