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的抗干扰技术.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7687050 上传时间:2020-11-30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1.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电路的抗干扰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电子电路的抗干扰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电子电路的抗干扰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5 屏蔽、接地、浮置与其他干扰抑制技术 3.6 电源变压器与工频干扰 3.7 通过布线减小干扰 3.8 软件抗干扰技术 思考与练习题 第三讲 电子电路的抗干扰技术 (二 ) 3.5.2 1. 在电子测量系统中 , 地的含义包括两种 。 一是代 表一个系统或一个电路的等电位参考点 , 接地的目的 是为系统或电路的各部分提供一个稳定的基准电位 , 并以低的阻抗为信号电流回流到信号源提供通路 。 这 种地又称为信号地 。 显然 , 没有信号地 , 系统或电路 是无法工作的 。 二是指地球的大地 。 系统或电路的某 些部分需要与该地连接 , 接地的目的是为电气设备提 供一个保护接地 , 或者是满足静电屏蔽的需要 。 2. 1) 保护地线 为了安全起见 , 作为三相四线制电源电网的零线 、 电气设备的机壳 、 底盘以及避雷针等都需要接大地 。 对于单相电 , 为了保证用电的安全性 , 也应采用具 有保护接地线的单相三线制配电方式 。 图 3-12是 220V 三线制交流配电原理图 。 “ 火线 ” 上装有熔断丝 , 保护地线应与设备外壳相连 。 当电流超过容限时 , 熔 断丝切断电源 , 但不管漏电流大小或熔断丝是否熔断 , 用电设备外壳始终保持地电位 , 从而保障了人身安全 。 图 3-12 单相三线制配电原理图 2) 信号地线 电子测量系统中的地线除特别说明是接大地的以 外 , 一般都是指作为电信号的基准电位的信号地线 。 信号地线又可分为两种:模拟地和数字地 。 模拟 地是模拟信号的零电位公共线 。 因为模拟信号一般较 弱 , 所以对模拟地要求较高 。 数字地是数字信号的零 电位公共线 。 由于数字信号一般较强 , 故对数字地要求可低些 。 但由于数字信号处于脉冲工作状态 , 动态脉冲电流在 杂散的接地阻抗上产生的干扰电压 , 即使尚未达到 足以影响数字电路正常工作的程度 , 但对于微弱的模 拟信号来说 , 往往已成为严重的干扰源 。 为了避免模 拟地与数字地之间的相互干扰 , 二者应分别设置 。 3) 信号源地线是传感器本身的零电位基准公共线 。 传感器可看做是测量装置的信号源 。 通常传感器安装 在生产现场 , 而显示 、 记录等测量装置则安装在离现 场有一定距离的控制室内 , 在接地要求上二者不同 。 4) 负载的电流一般较前级信号大得多 , 负载地线上 的电流在地线中产生的干扰作用也大 , 因此负载地线 和放大器的信号地线也有不同的要求 。 有时二者在电 气上是相互绝缘的 , 它们之间通过磁耦合或光耦合传 输信号 。 在电子测量系统中 , 上述四种地线应分别设置 。 在电位需要连通时 , 可选择合适位置做一点相连 , 以 消除各地线之间的干扰 。 3. 1) 单级放大电路的一点接地 如图 3-13( a) 所示 , 单级选频放大器的原理电路 上有 7个线端需要接地 。 如果只从原理图的要求进行接 线 , 则这 7个线端可以接在接地母线任意不同位置 。 这 样 , 不同接地点间的电位差就有可能成为这级电路的 干扰信号 。 因此 , 应采用图 3-13( b) 所示的一点接地 方式 。 图 3-13 (a) 多点接地方式; (b) 2) 多级电路的一点接地 图 3-14( a) 所示的多级电路利用一段公用地线后 , 再在一点接地 , 它虽然避免了多点接地可能产生的干 扰 , 但是在这段公用地线上却存在着 A、 B、 C三点不 同 的 对 地 电 位 差 , 其中 UA (I1+I2+I3)R1 , UB UA+(I2+I3)R2 , UC UB +I3R3。 图 3-14 (a) 一点接地的串联方式; (b) 一点接地的并联方式 当各级电平相差不大时 , 这种接地方式还勉强可 以使用 。 如果各电路的电平相差很大时 , 就不能使 用 。 因为高电平电路将会产生较大的地电流并干扰 到低电平电路 。 这种利用一段公用地线多级接地方式的优点是布 线简便 , 因此常应用在级数不多 , 各级电平相差不 大以及抗干扰能力较强的数字电路 。 在使用这种接 地方式时还应注意把低电平的电路放在距接地点最 近的地方 , 因为该点最接近于地电位 。 3) 放大器与信号源的接地 图 3-15( a) 为放大器与信号源的两点接地方式 。 其中 Us为信号源电压 , Rs为信号源内阻 , Rc为引线电 阻 。 对于微弱信号的放大电路 , 信号源地与放大器地 之间存在着地电阻 RG, 当某种干扰电流流过此电阻时 , 就会形成共模干扰 UG。 其等效电路如图 3-15( b) 所 示 。 图 3-15 (a) 放大器与信号源两点接地; (b) 两点接地等效电路; (c) 一点接地等效电路 3.5.3 浮置又称浮空 、 浮接 , 它指的是电子测量系统的 输入信号放大器公共线 (即模拟信号地 )不接机壳或大 地 。 对于被浮置的测量系统 , 测量电路与机壳或大地 之间无直流联系 。 图 3-16 浮置的温度测量系统 图 3-16所示的温度测量系统中,其前置放大器通 过三个变压器与外界联系。 B1是输出变压器, B2是 反馈变压器, B3是电源变压器。前置放大器的两个输 入端子均不接外壳和屏蔽层, 也不接大地。两层屏蔽 之间互相绝缘,外层屏蔽接大地,内层屏蔽延伸到信 号源处接地。从图中可明显看出,采用浮置后地电位 差所造成的干扰电流大大减小,而且该电流为容性漏 电流。 3.5.4 平衡电路又称为对称电路 。 它是指双线电路中的 两根导线与连接到这两根导线的所有电路对地或对其 他导线电路结构对称 , 对应阻抗相等 。 例如 , 电桥和 差分放大器就属于平衡电路 。 采用平衡电路可以使对 称电路结构所拾捡的噪声相等 , 并可以在负载上自行 抵消 。 图 3-17 最简单的平衡电路 图 3-17所示电路是最简单的平衡电路 。 UN1、 UN2为噪声电压源 , Us1、 Us2为信号源 , 两个噪声 源所产生的噪声电流为 IN1、 IN2, 两个信号源产生 的信号电流为 Is。 由电路原理图可求出在负载上产生 的总电压为 L2L1sL2N2L1N1L RRIRIRIU ( 3-15) 在一个不平衡系统中 , 电路的信号传输部分可采 用两个变压器而使其变得平衡 , 其原理如图 3-18所示 。 因为长导线最易拾捡噪声 , 所以这种方法对于信号传 输电路在噪声抑制上是很有用的 。 同时 , 变压器还能 断开地环路 , 因此能消除负载与信号源之间由于地电 位差所造成的噪声干扰 。 图 3-18 (a) 不平衡系统; (b) 平衡传输系统 3.5.5 1. RC 当信号源为热电偶 、 应变片等信号变化缓慢的传 感器时 , 利用小体积 、 低成本的无源 RC低通滤波器 将对串模干扰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 对称的 RC低通滤波 器电路如图 3-19所示 。 图 3-19 (a) 单级 RC滤波器与放大器的连接; (b) 二级 RC滤波器 2. 直流供电的仪表 , 其直流电源往往被几个电路共 用 。 因此 , 为了减弱经共用电源内阻在各电路之间形 成的噪声耦合 , 对直流电源输出端还需加装滤波器 。 图 3-20(a)、 (b) 是滤除高 、 低频成分干扰的两种滤波 器 。 图 3-20 高、 低频干扰电压滤波器 3. 当一个直流电源对几个电路同时供电时 , 为了避免通过电 源内阻造成几个电路之间互相干扰 , 应在每个电路的直流进线 与地线之间加装退耦滤波器 。 图 3-21是 RC和 LC退耦滤波器的应 用方法示意图 。 应注意 , LC滤波器有一个谐振频率 , 其值为 LC f 2 1 (3-16) 应将这个谐振频率取在电路的通频带之外 。 在谐振频率时 , 滤 波器的增益与阻尼系数 成反比 。 LC滤波器的阻尼系数 L CR 2 (3-17) 式中 , R是电感线圈的等效电阻。 为了将谐振时的增益限制在 2dB以下,应取 0.5。 图 3-21 (a) RC退耦滤波器; (b) LC 4. 任何使用交流电源的电子测量仪表 , 经电源线 传导耦合到测量电路中的干扰 , 都会对仪表工作造 成影响 。 为此 , 在交流电源进线端子间加装滤波器 是十分必要的 。 3.5.6 光耦合器是由发光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封装在一 个管壳内组成的 。 发光二极管两端为信号输入端 , 光 敏三极管的集电极和发射极作为光耦合器的输出端 , 它们之间的信号传输是靠发光二极管在信号电压的控 制下发光 , 传送给光敏三极管来完成的 。 输入信号和 输出信号二者之间在电气上是绝缘的 。 图 3-22 用于断开地环路的光耦合器 见图 3-22。 由于两个电路之间采用光束来耦合 , 因此能把两个电路的地电位隔离开 , 两个电路的地 电位即使不同也不会造成干扰 。 光耦合对数字电路 很适用 , 但在模拟电路中需应用光反馈技术 , 以解 决光耦合器特性的非线性问题 。 3.5.7 1. 对于脉冲电路来说 , 理想的信号波形应具有以 下特征: 幅度一定; 重复周期或脉冲宽度一定; 波形无畸变 , 不寄生其他非工作信号波形; 没有相位偏移; 零电平基准线保持不变 。 实际电路中 , 由于各种各样的电路条件及传输过 程中各种干扰因素的影响 , 上述理想条件并不是都能 满足 。 例如 , 当脉冲信号通过电容时就失去了直流分 量 , 零电平可能要偏离基准线;电路的时间常数不合 适将使脉冲波形发生畸变;信号如通过电感将产生相 移 , 且随频率变化;在包含频率极宽的脉冲波形中 , 其每个频率的相移大小各不相同 , 故会发生波形畸变 。 总之 , 信号的畸变是引起脉冲电路工作异常的重要因 素之一 , 也是区别于模拟电路的重要特征 。 图 3-23 (a) 原波形; (b) 严重振铃; (c) 混入了模拟干扰; (d) (e) 垂度过大; (f) 共模干扰; (g) 尖峰干扰 2. 1) 脉冲干扰隔离门利用硅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对幅度 较小的干扰脉冲加以阻挡 , 而让幅度较大的脉冲信号 顺利通过 。 图 3-24给出了脉冲隔离门的原理电路 。 图 中二极管应选用开关管 。 图 3-24 脉冲隔离门 2) 当噪声电压低于脉冲的波峰值时 , 也可使用图 3-25所示的削波器 。 该削波器只让高于电压 E的脉 冲信号通过 , 而低于电压 E的干扰脉冲则被削掉 。 图 3-25 削波器 (a) 原理图; (b) 波形图 3) 在脉冲电路中为了抑制窄脉冲型的噪声干扰 , 使 用积分电路是最有效的 。 当脉冲电路以脉冲前沿的相 位作为信息传输时 , 通常用微分电路取出前沿相位 。 但是 , 如果有噪声脉冲存在 , 其宽度即使很小也会 出现在输出端 。 如果使用积分电路 , 则脉冲宽度大的 信号输出大而脉冲宽度小的噪声脉冲输出小 , 所以能 将噪声脉冲干扰滤除掉 。 图 3-26以波形图的形式说明 了用积分电路消除干扰脉冲的原理 。 图 3-26 (a) 混有干扰的脉冲信号; (b) 微分电路的输出波形; (c) 积分电路的输出波形 3.6 电源变压器与工频干扰 3 6 1电源变压器的屏蔽措施 1 电源变压器原 、 副边绕组之间加入单层静电屏蔽后的漏电 流分析 图 3-27 带静电屏蔽的变压器等效电路 3 6 2电源滤波器的构造及抗干扰特性 任何使用交流电源的电子测量系统,经电源线传导耦合到 测量电路中的干扰,都会对系统工作造成影响。为此,在交流 电源进线端子间加装滤波器是十分必要的。在电源和负载之间 插入交流电源滤波器之后可以将几千赫兹至几十兆赫兹范围内 的电磁干扰衰减到几十分之一。交流电源滤波器有不同的构造, 因此也有不同的抗干扰特性。 图 3-31是几种常用的电源滤波器的结构原理图。图( a) 是高频旁路电容滤波器,可以滤除电源中的高频串模干扰。图 ( b)是并接在电源输入两端的两个串联旁路电容,电容间的 连接点接地。这种滤波器可以滤除电源的共模干扰。图( c) 所示的滤波器电路中, C1、 C2对滤除共模干扰起作用,而 C3对 滤除串模干扰起作用。图( d)是滤除电源串模干扰的滤波器, L1、 L2对于高频干扰源来说是高阻抗, C为低阻抗。图( e)是 滤出共模干扰的滤波器。 图 3-31 各种电源滤波器的构成 图 3-32是对串模干扰和共模干扰均有滤除效果的电源滤 波器 。 100 H电感 、 0.1 F电容组成高频滤波器 , 能吸收从 电源线传导进来的中短波段的高频噪声干扰 。 图中两只对称的 5 mH电感是由绕在同一只铁芯两侧 、 匝数相等的电感绕组构 成的 , 称为共模电感 ( 或抗共模干扰扼流圈 ) 。 由于电源的 进线侧至负载的往返电流在铁芯中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反 、 互相 抵消 , 因而不起电感的作用 , 对 50 Hz的大负载电流阻抗很 小 , 但对于电源相线和中性线同时存在的大小相等 、 相位相同 的共模噪声干扰来说 , 是一个较大的电感 , 它呈高阻抗 , 所以 对共模噪声干扰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 图中的 10 F电容能吸 收因电源波形畸变而产生的谐波干扰;图中的压敏电阻 R能吸 收因雷击等引起的浪涌电压干扰 。 图 3-32 交流电源滤波器电路 3.6.3 1. 在稳压电源的直流输出端接一个电源滤波器 , 能有效地抑 制电源干扰 , 但是当输出直流电流很大时 , 如数十安培乃至数 百安培时 , 滤波器中的抗共模干扰扼流圈势必要做得很大 , 特 别是线圈的线要粗 , 铁芯截面积要大 , 给制作和安装带来很大 的麻烦 。 在这种场合下 , 铁氧体磁珠可以作为滤波器使用 。 铁氧体磁珠是一个对高频有很大的损耗 , 而对低频及直流 几乎没有损耗的元件 , 它对 1MHz以上的干扰有显著的衰减作用 。 磁珠可根据需要做成大型的或小型的 。 小型的孔径为 1 mm左右 , 可以直接穿在铜线 、 电阻 、 晶体管等引线上面 , 起滤波作用 。 铁氧体磁珠可分为电阻性的和电感性的两种 , 一般用电感性的 磁珠作为滤波器 。 这种磁珠的等效电路为一个电阻和一个电感 的串联 , 磁珠的阻抗与频率之间有如下关系: 22 2 fLRZ ( 3-19) 式中 , R为磁珠的等效电阻 , L为等效电感 。 由于磁珠的电阻 R 使电感的 Q值下降 , 而成为低 Q值电路 , 这对磁珠作为宽频带有 效的扼流圈是十分重要的 。 当用一个磁珠还不足以衰减干扰时 , 可用几个串联在一起 。 在直流大电流时要注意选择磁珠的规格 , 不要引起磁珠的磁饱和 。 2. 在电源电路中用浪涌吸收器 , 以吸收电源中的各种浪涌 脉冲干扰 。 这也是抑制电源干扰的有效措施之一 。 浪涌吸收器的主要特点是其电流 电压关系很特殊 , 电流 的增加和减少 , 使电阻值也发生相应变化 。 所以 , 浪涌吸收 器也常称为变阻器 。 其伏安特性曲线如图 3-33所示 。 若一旦 击穿 , 其两端的压降迅速降低 , 电流迅速增加 。 浪涌吸收器 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击穿电压 、 浪涌电流及导通电压 。 图 3-33 浪涌吸收器的伏安特性曲线 3.7 通过布线减小干扰 1、强弱信号分开布线 2、交直流线路分开布线 3、高低压线路分开走线 4、减小线路的环路面积 5、导线和元件的固定 6、印刷电路板的设计 较差 较好 很好 较好 较差 3.7.1印刷电路板的设计 一、 印刷电路板基板的选择 二、印刷电路的分布电容及载流量 分布电容大 分布电容跟单面接近 3.7.3印刷线路板的布线设计: 1、走线呈直线状,切忌往返交错: 较好 较差 2、尽量减小布线的分布电容,这与接地电阻应 小相矛盾。 a、采用隔离走线 b、采用短接线(跳线) C、采用屏蔽线或屏蔽板 d、集成电路用隔离地线和电源线 3、接地线应随着接地点的增加而不断加宽,尽量减 小接地电阻。 4、绝对避免印刷铜箔形成环路,以减小对噪声信号 的接收。 5、从安全角度考虑,电源回 路的铜箔应能承受电路的最 大电流值 、高频电路和高压电路 在拐弯处不应开成尖角, 以避免高压打火或高频寄生振荡。 、印制条状铜箔间的距离不可太小。 输出电路 (第四级) 放大电路 (第三级) 放大电路 (第一级) 电源电路 放大电路 (第二级) 振荡电路 IN OUT ( a) 输出电路 (第四级) 放大电路 (第三级) 放大电路 (第一级) 电源电路 放大电路 (第二级) 振荡电路 IN OUT (b) 不合理 较合理 电 容 电 容 电 容 电 容 ( a) 电 容 电 容 电 容 电 容 ( b 不合理 较合理 电 容 电 容 按钮 电阻 电阻 电阻 电阻 电阻 电 容 电 容 按钮 电阻 电阻 电阻 电阻 电阻 (a) (b) 不合理 较合理 3.8 软件抗干扰技术 3.8.1 数字滤波技术 在信号检测系统中均含有各种噪声和干扰 , 它们来自被测 信号本身 、 传感器 、 外界干扰等 。 为了进行准确测量 , 必须消 除被测信号中的噪声和干扰 。 噪声有两大类:一类为周期性的; 另一类为不规则的 。 前者的典型代表为 50Hz的工频干扰 , 对于 这类信号 , 可以采用前几节介绍的抗干扰措施;对于不规则的 随机干扰 , 可以用数字滤波方法予以削弱或滤除 。 所谓数字滤 波 , 就是通过一定的计算或判断程序减少干扰在有用信号中的 比重 , 因此它实质上是一种程序滤波 。 数字滤波克服了模拟滤 波器的不足 , 与模拟滤波器相比 , 它有以下几个优点: ( 1) 数字滤波是用程序实现的 , 不需要增加硬件设备 , 所以可靠性高 、 稳定性好 。 ( 2) 数字滤波可以对频率很低 (如 0.01 Hz)的信号实现滤 波 , 克服了模拟滤波器的缺陷 。 ( 3) 数字滤波器可以根据信号的不同 , 采用不同的滤波方 法或滤波参数 , 具有灵活 、 方便 、 功能强的特点 。 1. 1) 算术平均值滤波法是在采样点连续采样数次并相加 , 然 后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本次采样值的方法 。 这种方法可以减小 系统的随机干扰对采样结果的影响 。 采样次数取 35次即可 。 2) 由于大的随机干扰或传感器的不稳定 , 使得采样数据偏离 实际值太远 , 为此采用上 、 下限限幅 , 即 m i n m i n m a xm i n m a xm a x )( )( )( )( )( ynyy ynyyny ynyy ny ( 3-20) 而且采用限速 (亦称限制变化率 ),即 0 0 )1()()1( )1()()( )( ynynyny ynynyny ny ( 3-21) 3) 中值滤波法的原理是对被测参数连续采样 m( m为大于 等于 3的奇数 ) 次 , 并按大小顺序排列 , 再取中间值作为本 次采样的有效数据 。 中值滤波法和平均值滤波法结合起来 使用 , 滤波效果会更好 。 即在每个采样周期 , 先用中值滤 波法得到 m个滤波值 , 再对这 m个滤波值进行算术平均 , 得 到可用的被测参数 。 4) 惯性滤波法实际上是用软件方法代替硬件 RC滤波器 , 也 就是利用软件完成低通滤波器的算法 。 以上讨论了四种数字滤波方法 , 在实际应用中 , 究竟选 取哪一种数字滤波方法 , 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 一般来说 , 算术 平均值滤波法适用于周期性干扰;中值滤波法和限幅滤波法适 用于偶然的脉冲干扰;惯性滤波法适用于高频及低频的干扰信 号 。 针对不同的测量对象 , 有时还会同时采用几种滤波方法 , 比如先用中值滤波法或限幅滤波法 , 然后再用算术平均值滤波 法 。 总之 , 应用恰当的数字滤波方法 , 可以有效地滤除和减 小各种干扰和噪声 。 2. 数字滤波器实际上是通过一定的计算机程序对采样数据进 行处理 , 来实现上述滤波方法的 。 下面以汇编语言编写的 MCS-51系列单片机中值数字滤波子程序为例 , 说明其设计方 法 。 中值数字滤波子程序的功能是对被测信号连续采样三次 , 从中选择中间值作为有效信号 。 将连续采样的三个数据分别存 入 R1、 R2、 R3寄存器 , 最后得到的结果存入 R0寄存器 。 程序清单如下: ZZLB: PUSH PSW ;将 PSW和累加器 A进栈保护 PUSH ACC MOV A , R1 ;将第一次采样的数据放于 A CLR C SUBB A , R2 JNC ZZLB1 ;第一次采样的数据大于第二次的,则转 ZZLB1 MOV A , R1 XCH A , R2 ;将第一次和第二次采样的数据互换 MOV R1 , A ZZLB1: MOV A , R3 CLR C SUBB A , R1 JNC ZZLB3 ;第三次采样的数据大于前二次的,则转 ZZLB3 MOV A , R3 CLR C SUBB A , R2 JNC ZZLB4 MOV A , R2 MOV R0 , A ZZLB2: POP ACC POP PSW RET ZZLB3: MOV A , R1 MOV R0 , A AJMP ZZLB2 ZZLB4: MOV A , R3 MOV R0 , A AJMP ZZLB2 3.8.2 当 CPU受到干扰后 , 往往会将一些操作数当作指令码来执 行 , 引起程序混乱 。 当程序 “ 跑飞 ” 到某一单字节指令上时 , 便自动纳入正轨;当程序 “ 跑飞 ” 到某一双字节指令上时 , 有 可能落到其操作数上 , 从而继续出错;当程序 “ 跑飞 ” 到三 字节指令上时 , 因它有两个操作数 , 继续出错的机会就更大 。 因此在程序设计中应多采用单字节指令 , 并在关键的地方人为 地插入一些单字节指令 ( NOP) 或将有效单字节指令重复书写 , 这便是指令冗余 。 指令冗余无疑会降低系统的效率 , 但在绝大 多数情况下 , CPU还不至于忙到不能多执行几条指令的程度 , 所以这种方法仍被广泛采用 。 在一些对程序流向起决定作用的指令之前插入两条 NOP指 令 , 以保证 “ 跑飞 ” 的程序迅速纳入正确轨道 。 在某些对系统 工作状态重要的指令前也可插入 NOP指令 , 以保证正确执行 。 指令冗余技术可以减少程序 “ 跑飞 ” 的次数 , 但这并不能保证 在失控期间不破坏系统 , 更不能保证程序纳入正常轨道后就太 平无事 , 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用软件陷阱技术 。 3.8.3 指令冗余技术使 “ 跑飞 ” 的程序安定下来是有条件的 。 首 先 , “ 跑飞 ” 的程序必须落到程序区;其次 , 必须执行到冗 余指令 。 所谓软件陷阱 , 就是用一条引导指令 , 强行将捕获 的程序引向一个指定的地址 , 在那里有一段专门对程序出错进 行处理的程序 。 如果把这段程序的入口标号设为 ERR, 则软件 陷阱即为一条无条件转移指令 , 为了加强其捕捉效果 , 一般还 在它前面加上两条 NOP指令 。 因此软件陷阱由三条指令组成: NOP NOP LJMP ERR 软件陷阱一般安排在程序中的四个地方:未使用的中断 矢量区 、 未使用的大片 EPROM空间 、 表格和程序区 。 由于软件陷阱都安排在正常程序执行不到的地方 , 故不 影响程序的执行效率 , 在当前 EPROM容量足够的条件下 , 还 是应该多安排一些 。 思考与练习题 1. 什么是电子测量系统的 “ 干扰 ” 与 “ 抑制 ” ? “ 抑制 ” 的措施是什么 ? 2. 按产生干扰的物理原因 , 通常可将干扰分成哪几类 ? 分别采取什么抑制措施 ? 3. 电磁干扰窜入系统的耦合方式主要有哪几种 ? 试举例 说明 。 4. 形成干扰的三要素是什么 ? 研究它们的目的是什么 ? 5. 什么是共模干扰 、 串模干扰和共模干扰抑制比 ? 6. 屏蔽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7. 在电子技术中的 “ 接地 ” 概念是什么 ? 一般有哪几种 地线 ? 一点接地与多点接地各有什么特点 ? 8. 常用的脉冲干扰抑制技术有哪些 ? 其原理是什么 ? 9. 什么是浮置技术 ? 试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 10. 常用的交流电源滤波器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