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护理角度,分析处理急诊常见症状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17445833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护理角度,分析处理急诊常见症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从护理角度,分析处理急诊常见症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从护理角度,分析处理急诊常见症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诊科急诊科 才权才权处理虽易,判断不宜,处理虽易,判断不宜,且医且珍惜!且医且珍惜!从护理角度从护理角度分析处理分析处理急诊内科常见症状急诊内科常见症状急诊科急诊科:才权:才权什么叫做症状?疾病过程中机体内的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急诊科常见症状发热意识障碍、昏迷眩晕晕厥抽搐与惊厥瘫痪头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痛咳血急性腹痛恶心与呕吐急性腹泻便秘消化道出血紫癜血尿黄疸发绀精神异常乏力THANK YOU急诊留观患者最常见症状 发热 Fever 急性腹痛 Acute abdomen pain 急性胸痛 Acute chest pain 呼吸困难 Dyspnia(且听下回分解)人体内产热除基础代谢产热外,静止状态下组织代谢也产生热量,且处于产热与散热的平衡。体力活动时,脂肪和糖的分解是产热主要来源。运动时,骨骼肌和皮肤产热占全身70%。外界温度降低时,成人通过寒战反应产热,同时皮肤血管收缩,减少体表散热。产热、散热过程均受到在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set point)调控。体温升高分为高温和发热。1.高温是散热障碍(外界高温、甲亢危象代谢热、阿托品等药物)或产热过多(药物过敏,肌细胞不受控制的大量释放致热源)引起。2.发热是致热原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致热原分内源性(白细胞介素IL-1、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外源性(G+,G-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寄生虫、等的毒素及代谢产物,尤其是内毒素)发热 fever的病理生理发热按程度分为:低 热 37.438 中度发热 38.139 高 热 39.140 超 高 热 41 以上临床的低热、中热、高热分别对应的体温是多少?PS:体温升高1,呼吸频率增加4次/分,心率增加16次/分医生需具备的诊断思路 病史:1.起病方式 2.发热的分期与分型 3重视发热的伴随症状: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志改变、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等。体格检查:1.面容 2.皮肤特征 3.淋巴结肿大 4.脾肿大 5.伴有胸部体征 6.肌肉与关节 辅助检查:1.血尿便常规 2.血清学检验 3.血培养 4.X线,CT,MRI 5.活检 病因诊断:1.急性发热(2周内)2.长期发热FUO(感染、恶性肿瘤、结缔组织血管病、其他)护理角度分析处置 支持治疗:出现患者神志改变、呼吸窘迫、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等危及生命时,监护、建立静脉通路、补液、气道管理、氧疗。对症处理:1.物理降温:冷毛巾湿敷额部,510 min更换一次;冰袋于额、颈、腋、腹股沟,不能用于心前区;酒精擦浴,冰水灌肠,冷盐水洗胃,头置冰帽(不建议),2.药物降温:对乙酰氨基酚类(扑热息痛、百服宁、安怡、爱森),布洛芬(芬必得、芬克、美林,乐松);阿司匹林、安乃近;赖氨匹林、地塞米松iv/im 3.抗生素使用 特别注意:需要保暖的指征:高热前畏寒、寒战。轻中度发热患者不宜过早使用药物降温,应宜输液或饮水作为降温措施。降温的选择是先用物理降温、无效才加用药物降温。冬眠疗法的适应症是:过高热或高热伴惊厥、谵妄者。冬眠合剂I号:哌替啶(度冷丁)100mg、氯丙嗪(冬眠灵)50mg、异丙嗪50mg。口服解热药均有刺激胃粘膜作用,反复使用可致消化道出血,用量不宜过大,用时要多饮水。阿司匹林可引起过敏和血小板功能,对发热的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和准备进行手术的病人不宜使用。特别注意:交待、回答技巧 患者寒战我们怎么给予建议和处理?咋一直烧,不退啊?这么烧没事吧?扎点退烧药行不?交待、回答技巧 不说自己不知道,不能无语 不把话说绝对 往病理生理上靠,突出高大上,再引回大白话。个体差异性,病情因人而异,一个人一个样。(问大夫去!)急性腹痛 病因分类:1.腹腔内脏器疾病:炎症、穿孔、梗阻扭转、出血、血管病变、痉挛、麻痹、暂时性功能失调。2.腹腔外脏器病变:心脏(不典型心绞痛,心梗,夹层,心包炎)、肺及胸膜(下肺肺炎,气胸,癌)、感染性(脓毒血症,腹型流感,血播结核)、非感染(腹型紫癜,尿毒症,SLE,铅汞砷酒精中毒)机制分类:1.内脏痛:消化道管壁平滑肌突然痉挛或者强力收缩,管壁或脏器突然扩张。2.体性痛:壁层腹膜分布着脊髓性感觉神经,脏器病变累及其感觉神经时产生冲动,经上行传导达丘脑,再经交换神经元,到达大脑皮质。3.放射痛:牵涉痛,身体某一局部发生疼痛,且疼痛处非病变所在,此因放射痛部位与病变脏器的感觉由同一节段神经纤维传入。病史及体检:1年龄性别既往史。2腹腔内外疾病所致腹痛的不同特点。3依急性腹痛部位诊断。4依体征伴随症状:(1)伴发热、(2)伴呕吐、(3)与排便的关系、(4)伴腹胀、(5)伴黄疸、(6)与排尿关系、(7)与体位的关系、(8)伴腹水、(9)伴休克、(10)伴包块、(11)与外伤的关系。辅助检查:1血尿便常规.2血生化。3物理检查。4诊断性穿刺。病因诊断线索:1确定是腹腔内还是腹腔外病变。2确定外科或者非外科性腹痛。3确定腹痛性质。医生需具备的诊断思路急性腹痛部位与疾病关系急性腹痛部位与疾病关系急性腹痛的处理程序 1.快速评估:检查呼吸、脉搏、血压、神志和体温。把急性腹痛分为:危重、重、普通。2严密观察护理:做到“三严”,严肃追踪观察、严密护理、严格做好临床交接班。动态观察的重点内容:1.生命体征,2.腹部情况(部位、性质、范围、程度、腹膜刺激征的改变),3.胃肠功能状态(饮食、呕吐、排便、腹泻、腹胀、肠蠕动、肠鸣音),4.腹腔的异常(积气、积液、),5新的症状与体征出现。3对症支持治疗:1.纠正水电解质紊乱,2.抗感染治疗,3.防治腹胀,4.防止休克。护理角度分析处置特别注意:诊断未明确的严密观察期间有“四禁”:禁食、禁忌止痛、禁用泻药、禁止灌肠。必须镇痛时,可先试用654-2,阿托品等抗胆碱类药,严禁用吗啡、杜冷丁(哌替啶仅相当于吗啡的1/101/7。长期使用会产生依赖性。)、强痛定(布桂嗪.镇痛作用为吗啡的1/3,一般注射10min见效.4.对内脏器官的止痛作用较差.)诊断明确的患者,应该给予镇痛治疗!交待、回答技巧 咋一直疼,不见好啊?老这么疼没事吧?扎点止疼药行不?不说自己不知道,不能无语 不把话说绝对 往病理生理上靠,突出高大上,再引回大白话。个体差异性,病情因人而异,一个人一个样。(问大夫去!)交待、回答技巧 定义:临床上的胸痛不仅是指解剖学胸部范围内的疼痛感受,而应包括任何原因所致的解剖学胸部范围内的任何不适,同时也包括由胸部疾病引起的的其他部位的疼痛。病因分类:1胸内结构病变:心绞痛、心梗、心包炎、夹层、主动脉瘤、肺梗、气胸、胸膜炎、食管破裂、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纵隔肿物。2胸壁组织疾病:带状疱疹、乳腺炎、肋软骨炎、肋间神经炎、肌炎、肋骨骨折。3膈下脏器病变:阁下脓肿、肝脓肿、脾梗死、肝癌破裂。最高危:心梗、肺梗、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急性胸痛 发病年龄:青壮年应注意自发性气胸、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瓣膜病,40岁以上注意心绞痛、心梗、肺癌。胸痛部位:心绞痛和心梗:常位于胸骨后和心前区,且放射到左肩和左上臂内侧。夹层:多位于胸背部,向下放射至下腹、腰部、两侧腹股沟。食管、纵隔疾病位于胸骨后。胸膜炎:胸廓的下侧部和前部。带状疱疹:呈簇水疱沿一侧肋间神经分布,疱疹不越过体表中线,伴剧痛。肝胆疾病、膈下脓肿:右下胸痛。持续时间:心绞痛持续数分钟,心梗持续时间长且不容易缓解。炎症、肿瘤、栓塞、梗死疼痛一直持续。平滑肌痉挛、血管狭窄缺血为阵发性。临床特征 疼痛性质:1灼痛、刀割样痛:带状疱疹;2压榨痛、窒息感:心绞痛;3突然剧烈撕裂痛:夹层;4钝痛、隐痛:早期肺癌;5灼痛膨胀感:膈疝;6持续性隐痛、烧灼感:食管疾病。伴随症状:1咳嗽、咳痰:气管支气管疾病;2吞咽困难、咽下痛:食管疾病;3小量咳血、痰中带血:原发性肺癌;4呼吸困难、咳血:肺栓塞。影响因素:1深吸气、咳嗽加重,停止呼吸运动减轻:心包炎、胸膜炎、自发性气胸;2劳累、体力活动、精神紧张,激动后发作,休息、使用硝酸酯类后缓解:心绞痛;3体力活动、精神激动后发作,药物无效:心梗;4饱餐后出现,卧位加重,服用促动力药、抗酸剂缓解:反流性食管炎。医生需具备的诊断思路医生需具备的诊断思路胸痛的处理流程胸痛的处理流程护理角度分析处置 1.快速评估:检查呼吸、脉搏、血压、神志和体温。识别高危患者。2相关检查的医嘱执行:决定检查的顺序时要根据:危险性最大、最需要首先排除的疾病是什么?最能明确诊断的检查是什么?最方便、最及时的检查是什么?(剧烈胸痛、脉搏不对称、血管杂音强烈,提示大动脉夹层。)一般顺序为:ECG抽血静脉通路CT、X-Ray心彩超 3严密观察护理:做到“三严”,严肃追踪观察、严密护理、严格做好临床交接班。动态观察的重点内容:1.生命体征;2.胸痛情况;3新的伴随症状出现 不说自己不知道,不能无语 不把话说绝对 往发病机理上解释 体差异性,病情因人而异。问大夫去!交待、回答技巧回顾:发热的病理生理。临床的低热、中热、高热分别对应的温度。物理降温方法,常用降温药物。回答家属对发热疑问的原则。腹痛患者护理的“三严”。诊断未确的腹痛患者观察期间“四禁”。胸痛患者医嘱执行顺序。谢 谢!请多多指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