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国际企业管理小抄(已按字母排序)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174446114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国际企业管理小抄(已按字母排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电大国际企业管理小抄(已按字母排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电大国际企业管理小抄(已按字母排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名词解释:1、本国化:是指通过缩小外国企业在本国某一行业或某一企业中的所有权比例、限制进口组装生产、提高国有化程度、在外企中安排高级管理人员,增加决策影响力,提高本国雇员的比例等措施,对外企的管理效率和经营收益产生重大影响。2、并购: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与收购的总称,前者是指在竞争中占优势的企业购置另一家企业的全部财产,合并组成一家企业的行为;后者那么指一家企业通过公开收购另一家企业一定数量的股份而获取该企业控制权和经营权的行为。3、不确定性躲避:不确定性的躲避是指:一个社会对不确定和模糊态势所感到的威胁程度,试图以保障职业平安,制定更正式的规那么,拒绝越轨的观点和行为,相信绝对忠诚和专业知识来躲避上述态势。4、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企业在国外进行的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的投资。5、分包:是指一家企业将一具体的生产任务或将企业某一经营部门承包给另一家公司。分包合同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规定事项完成即告终结的临时性协议。6、工作丰富化:是指给工人以更大的自主权和责任感。工作丰富化主要有一下四种形式:1弹性工作时间;2以团体装配线取代装配线;3工作轮换;4质量圈。7、寡占反响:所谓寡占反响就是在由少数几家大企业机构的行业中,由于每一企业的任何行动都会影响到其他几家企业,因此任何一个大企业都对其他几家企业的行动很敏感,并针对某一企业率先采取的行动而随后纷纷采取类似的行的。8、国际避税:国际避税是指国际企业利用税法规定的差异,采用选择适宜的经营地点和经营方式等种种合法手段,来减少或消除其纳税义务的一种行为。9、国际分销渠道:指的是产品从一国生产企业到达国外最终购置者消费者和最终用户所经过和各种环节和途径,它实质上是执行把产品及其所有权从生产者转移到最终购置者的所有活动功能的一套组织机构。10、国际化经营:所谓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从国内经营走向跨国经营的过程。企业经营国际化是当代世界各国在开放经济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日益国际化的结果。产业革命后,资本的国际化运动经历了商品资本国际化、货币资本国际化和生产资本国际化三个阶段,相应地企业经营国际化也循着商品出口劳务出口直接投资这样的过程开展。11、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各国在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内都实现是国际化。也就是说,各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实现了国际分工与合作。12、国际企业: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或地区设立生产或销售机构,并从事生产与经营活动的企业。13、国际企业文化:所谓国际企业文化,是指受民族文化、社区文化等文化系统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自然地理等诸种因素影响,在国际企业经营过程中呈现出的员工群体的心理水平状态与管理行为习惯的总和。14、国际营销组合:是企业可以控制的各种营销手段的综合。一个企业在选定目标国市场,并完成市场定位后,就要针对目标国市场的需求和不同环境的影响把自己可以控制的各种因素互相配合起来,进行最正确的组合,使其综合地发挥作用。15、国际战略联盟:是指某个企业的结盟对象跨越了国界,在世界范围内与对自己开展有利的企业结成合作伙伴。16、核心产品:是指购置者购置某种产品所追求的利益、产品的使用价值以及购置者真正购置的东西,是消费者需求的中心内容。核心产品是产品整体概念的最根本、最主要的局部。17、回馈转让权:是指许可方要求授权人在使用过程中对转让的技术的改良和开展反响给许可方的权利。18、技术环境: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当前的技术状态、新技术的成就及技术开展动向等,也包括国际上有联系的技术开展动态。跨国公司必须清楚地意识到经营所在国可能存在的能给产业带来革新的根底性变革。这种变革可能意味着新的原材料的出现以及产品、工艺和生产效率的改善。19、价值链理论:现代企业的价值创造国产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增值活动组成的,各个环节的经营管理活动之间相互影响,并共同决定整条价值链的收益。20、交钥匙工程:交钥匙工程是一种特殊的承包,它由承包方提供包括技术、设备、厂房在内的全部的设计、安装、调试、甚至包括产品打入市场的一揽子转让。21、经济环境: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制度、经济开展水平、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物质资源状况、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及国际经济开展动态等。企业开展受经济环境的影响最大也最明显,它决定着企业的开展水平和企业的成熟度。22、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领域紧密联系,在资源开发、配置及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应用方面实现国际分工和协作,使全球经济突破地理限制,成为一个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的国际经济体系。经济全球化是在层次上、深度上、广度上更进一步的国际化。23、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以上国家的实体所组成的公营、私营或混合所有制形式的企业,不管这些实体的法律形式和经营活动领域如何,该公司实施在一个决策体系中运营,通过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决策中心得以具有吻合的政策和共同点战略;该公司中各实体通过所有权或其他形式相连结,从而一个或更多的实体可以对其他实体的活动施加有效的影响,特别是与其他实体分享知识、资源和责任。24、跨文化沟通:所谓跨文化沟通,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发生的:即信息的发出者是一种文化的成员而接受者是另一种文化的成员。25、绿地投资:即独资企业,它的所有权全部属于投资者,投资者提供全部资产,独立经营,获取全部利润。26、母女结构:又称自主子公司结构,海外自主子公司结构是国内企业走向国际企业时在组织方面的一种过渡形式。27、内部化优势:是指拥有所有权优势的企业,通过扩大自己的组织和经营活动,将这些优势的利用内部化的能力。内部和优势包括所有权资产使用内部化的能力,市场信息内部共享,创造内部市场,消除贸易障碍和防止转移所有权优势的本钱等。28、企业经营国际化:所谓企业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从国内经营走向跨国经营的过程。企业经营国际化是当代世界各国在开放经济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日益国际化的结果。产业革命后,资本的国际化运动经历了商品资本国际化、货币资本国际化和生产资本国际化三个阶段,相应地企业经营国际化也循着商品出口劳务出口直接投资这样的过程开展。29、区位优势:是指特定国家或地区存在的阻碍出口不得不选择直接投资,或者选择直接投资比出口更有利的各种因素。30、全球战略:所谓全球战略是指国际企业在从事国际生产经营活动中,必须以世界市场为目标来制定经营战略,谋求在全球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31、所有权优势:是指企业拥有和掌握某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具体包括专利、专有技术、管理技能、创新能力、企业规模、金融与货币、获得和很好利用资源的能力、市场控制能力等等。32、外汇风险:是指企业的资产、负债和经营成果因汇率变动而发生变化的风险。企业的外汇风险一般可分为交易风、折算风险和经济风险。33、文化冲突:所谓文化冲突,也就是指不同形态的文化或者其文化因素之间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过程。34、许可证贸易:指通过签订许可合同,由享有专利产品、效劳或技术的输出方将一定限度的生产和销售权出售给输入方,输入方支付给输出方专利权使用费。35、延伸产品:是指人们购置有形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效劳和利益,或消费者购置形式产品所得到的利益总和。36、转移定价:转移定价是国际企业出于对共同利益的考虑,人为制定的背离正常市场价格的内部交易价格。二、判断题:1、20世纪60年代之后,货币资本国际化成为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2、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企业的组织变革和创新已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其中组织管理理论的开展是引发这一重大转变的关键性诱因。3、20世纪初,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代替了商品输出成为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4、按照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如果企业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和区位优势就可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5、并购可以从被并购企业的资产价值低估中获取好处。6、当创新者的专有状态处于强势,同时辅助资产的供给充分并能有所选择时,一体化战略比合同战略更好。7、当代世界市场呈现垄断与竞争并存的特征。8、道德素质的提高对国民经济开展的意义在于它能有效地节约市场主体的交易费用和企业内部组织费用。9、对国际企业选拔合格的经理人员一定是具有本民族的文化特质。10、对驻外人员的培训一般分为三个阶段:预备教育、启程前教育、抵达后教育。11、二战后,世界经济进入国际化阶段,国际间接投资的比重不断扩大。12、分权财务管理的优缺点正好与集权财务管理正好相反,有利于充分调动各子公司的积极性,处理好与当地利益主体的关系,却不利于实现跨国公司整体财务效益。13、寡占反响现象的成因主要在于寡占行业中的企业尽可能多的获取短期高额利润。14、管理合同是指国际企业利用外国当地厂商的现有设施生产规定的产品,但该企业让包揽产品营销责任。15、国际经济一体化实际上是资本的国际化。16、国际经济一体化实质是指商品的国际化。17、国际企业利用内部转移价格避税时,其主要做法是:对由低税国子公司向高税国子公司的出口业务采取低价,而对由高税国向低税国的出口业务那么采取高价。18、国际企业文化的首要特征是地域性。19、国际生产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的核心是选择标准化还是差异化的问题。20、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核心内容是一企业必须拥有垄断优势,二是不完全市场的存在。21、国际双重税是指两个国家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所得额,同时按本国税法课征所得税。22、国际战略联盟最早出现在1897年。23、核心产品是指人们购置有形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效劳和利益。24、霍夫史蒂德研究认为,不确定性躲避程度的上下与成功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25、间接分销渠道一般适用于消费品。26、将整个经营系统或效劳系统转让给独立的经营者,经营者支付一定的费用的方式属于许可证贸易。27、交钥匙工程属于单纯的技术转让。28、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各国经济开展过程一般要经历五个不同的阶段,即:传统社会、起飞前夕、起飞阶段、成熟阶段和高消费阶段。29、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是缔结国际战略联盟集中的领域。30、垄断优势投资理论的成因主要在于寡占行业中的企业尽量防止不确定性和减少风险的动机。31、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开展水平越落后,那么国际企业进入该国家或地区的成功时机就会越大。32、某企业的产品有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那么其产品组合的宽度是3条产品线。33、某企业生产的产品销往了国外,所以这家企业是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国际企业。34、某研究所把生物遗传工程的研究成果转让给某制药公司,使之用于该企业的新药研制开发上,这属于技术的水平转移。35、母女结构是国内企业走向国际企业时在组织方面的一种过渡形式。36、母子公司结构是国内企业走向国际企业时在组织方面的一种过渡形式。37、内部化理论认为在所有权和控制权别离的条件下,追求经营规模扩张是厂商特有的性质,这种追求最终导致对外直接投资,建立跨国企业。38、企业具备了所有权优势并将其内部化后,即具备了对未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39、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条件是在经济环境中取得的,同时利用这些条件转换得到的产品,所以经济环境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是最直接的。40、企业向外转移是在产品出口和直接对外投资难以获得理想收益时的一种合理行为,这是N-R制约理论的主要观点。41、全球性产品型组织结构以公司主要产品的种类及相关效劳的特点为根底,设立假设干产品部,但每个产品部不再是一个利润中心。42、人际关系为组织和个人的交易活动提供了一种信用机制。43、日本是个政权更迭频繁但比拟平稳而且政策连续性较强的国家,这对外国企业的经营会产生巨大的影响。44、如果一国提高利率,那么会出现该国货币即期汇率下跌。 45、市场的发布即市场范围的大小和用户数量的多少。46、特许经营在西方颇为流行,在餐饮等效劳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47、文化选择的一般规律是,外乡文化只选择外来文化中与自身深层次的本质相契合的内容。48、现代国际企业的新型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型组织结构。49、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在人的素质中,个人的信誉会对财富增值起作用。50、许可证贸易的缺点在于一控制程度低;二培育竞争对手。51、一般而言,企业经营国际化应该是一个突变、跃进的过程。52、一般来说,最容易被没收、征用和国有化的行业主要是第三产业。53、一旦生产系统投入营运,通常有两类活动必须进行,一类是生产性活动,另一类是生产性活动。54、以科学技术为中心的环境模式是信息技术的大开展以及文化交流中突出异质文化的要求。55、影响国际营销定价的因素包括本钱因素和市场因素。56、拥有技术的企业一般通过专有技术、商标、版权、专利和非专利技术等方式保持其对技术的产权。57、与普通商品的交易不同,技术的转让是使用权的转让。58、在层级结构中,国际企业组织核心的科学研究总是从母国开始。59、在产品实体、产品延伸和产品效应不作任何适应性改变的情况下,以同一产品直接扩散到所有市场的好处是能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60、在国际市场的剧烈竞争中不仅存在垂直竞争,而且存在水平竞争。竞争形成垄断,垄断又导致更高层次的竞争。61、在两国间不发生资本转移的条件下,资本充裕国的资本边际产出率将高于资本短缺国的资本边际产出率。62、知识产品市场不完全是决定内部化的主要因素。63、著名开展经济学家罗斯托认为,各国经济开展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五个不同的阶段,其中第五个阶段是成熟阶段。64、专利技术因为有专利法的保护,所以一定是属于强占有状态的技术。65、资本的国际化运动进入生产资本国际化阶段后,不仅使生产力要素实现了国际化,而且使生产过程及其组织形式也实现了国际化。66、资本运动国际化首先是采用货币的形式,也就是国际金融活动。三、选择题:1、(D)又称为成文法。A、英美法系B、判例法C、习惯法D、大陆法系2、B比拟适合于从事多国性生产不久、产品标准化、技术稳定、地区分布不广的中小型国际企业。A.自主子公司结构B.国际事业部结构C全球性混合型组织结构D全球性网络结构3、BCD是构成形式产品的具体形式。A、渠道B、特征C、品质D、商标4、C是国内企业走向国际企业时在组织方面的一种过渡形式。A.有出口部的分部组织结构B.国际事业部结构C.自主子公司结构D.全球性区域型组织结构5、C是影响本国货币变动的根本因素。A通货膨胀B.国际收支状况C国内经济状况D.利率6、C因素是国际企业经营环境中最直接的影响因素。A、产业结构B、通货膨胀C、经济环境D、自然环境7、D又称成文法。A、英美法系B、判断法C、习惯法D、大陆法系8、21世纪企业的环境适应模式是以A为中心的适应关系。A、文化信息B、科学技术C、政治经济D、自然资源地理9、IBM在国外长期推行的是D战略。A、并购B、战略联盟C、分包D、独资企业10、不属于信息沟通过程根本要素的有D。A、编码B、渠道与传输方式的选择C、解码D、语言11、出口能力弱的国家的货币往往趋于A。A、贬值B、升值C、不变D、随机波动12、传统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A、舒尔茨B、洛桑C、霍夫史蒂德D、尼克博格13、传统人力资源理论认为,在人的素质中,只有个人的ABD才对财富增值起作用。A、知识B、体力C、信誉D、技能14、从分工和组织结构看,国际企业的类型有ABC。A水平型B垂直型C混合型D资源型15、从经营角度看,国际企业的主要类型有( ACD)A、资源型B、垂直型C、效劳型D、制造型16、当创新者的专有技术处于强占有状态时,同时辅助资产的供给商充分并有所选择时,适宜采用A。A、合同方式B、一体化方式C、层级机构D、平行结构17、低关联文化的沟通要用D来表达。A身体语言B沉默C停顿D词组18、对国际经营人员考评的中心内容为B。A.态度考评B业绩考评C能力考评D知识考评19、对国际企业经营的影响表现得最直接的是B。A.自然环境B.经济环境C.政治法律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20、对营销因素进行分类,运用最广泛的是美国营销学家C提出的分类法。A、舒尔茨B、罗杰.奈格尔C、麦克塞D、海默21、二十一世纪企业的环境适应模式是以C为中心的适应关系。A. 政治经济B. 自然地理C.文化信息D. 科学技术22、工人参与管理的形式主要有ABCD。A、工人管理B、共同决策C、工作丰富化D、工作审议会23、构成形式产品的标志是BCA、附加效劳B产品特征C商标D使用价值24、构成延伸产品的标志是C。A包装B式样C附加价值D商标25、寡占反响的动机主要在于寡占行业中的企业A。A、防止不确定性及减少风险B、获取垄断利润 C、提高竞争地位D、加强联合26、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在产品的标准化阶段应采取的策略是D。A、技术转让B、向兴旺国家直接投资C、产品出口D、先欠兴旺国家直接投资27、国际利益分配模型说明,资本的跨国移动会增加( C)的国家利益。A、资本输入国B、资本输出国C、资本输入输出双方国家D、第三国28、国际企业的内部资金来源于ABC。A、企业内部积累B、企业内部贷款C、内部交易调度D、母公司资金来源29、国际企业各种全球化战略之间的关系是D的。A.完全替代B完全独立C互补D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30、国际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包括ABC。A心理层次B制度层次C行为层次D、民族层次31、国际企业文化的根本特征包括ABCD。A民族性B传统性C渗透性D地域性32、国际企业文化的根本特征包括ABCDE。A民族性B、传统性C、渗透性D、地域性E、变革性33、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A、英国邓宁B、日本小岛清C、美国海默D、美国弗农34、国际直接投资是指(B)的国际化。A、借贷资本B、生产资本C、股票投资D债券投资35、国际资本移动的一般模型是由D于1960年建立的。A、邓宁B、小岛清C、弗农D、麦克杜格尔36、海默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是( A)。A、垄断优势B、产品优势C、区位优势D、市场完全竞争37、海默提出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是( BC)。A、区位优势B、垄断优势C、市场不完全D、市场完全竞争38、衡量一项引进技术的适应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标准AD。A、目标适用性B、原料适用性C、环境适用性D、产品适用性39、将多向开展产品和多个目标市场结合起来是D产品组合。A加深型B有限型C专业型D多种经营型40、将营销因素分为产品、价格、销售渠道和销售促进四大因素的是美国营销学家C。A、德鲁克B、科特勒C、麦克赛D、科斯41、交易性人力资本理论不包括国民的D。A社会关系B道德C 信誉D技能48、技术转移实施方式包括ABC。A、技术许可证B、依附贸易C、投资的技术转让D、国际技术承包42、两缺口理论认为,制约开展中国经济增长的因素是(AD)。A、储蓄B、劳动力C、资源D、外汇43、某研究所把生物遗传工程的研究成果转让给某制药公司,使之用于该企业的新药研制开发上,这属于技术的B。A.水平转移B.垂直转移C交叉转移D.环形转移44、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没有严格的专业分工,根本上生产同种产品,经营同类业务,这属于(C)。A、垂直型B、混合型C、水平型D、效劳型45、哪三种市场不完全导致企业拥有垄断优势ACD。A产品差异B政府政策影响C专有技术优势D规模经济优势46、企业选择组织结构形式时必须综合考虑以下哪些因素ABC。A、企业长远开展战略B、企业经营者思想C、企业多样化经营D、企业人员素质47、契约协议战略包括ACD。A、许可证贸易B、新建企业C、特许经营D、分包E、绿地投资49、日本学者小岛清认为,美式的直接对外投资对本国贸易顺差所起的作用是B。A、促进B、破坏C、不影响D、不确定50、如果企业产品多样化程度小于10,而且国际营销比重也有限,那么应该采取( C )的组织形式A、球性区域型组织结构B、全球性产品型组织结构C、国际事业部组织结构D、母女结构51、如果企业只具备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就应选择B。A. 技术转让B. 出口贸易C.对外直接投资D.试对外投资52、设立财务部、营销部、生产部,各部负责各自领域内的所有国内外业务属于A。A.全球性职能型组织结构B全球性区域型组织结构C全球性产品型组织结构D.国际事业部结构53、生产经营空洞化是实施C战略所必须应对的严峻问题。A许可证贸易B特许经营C分包D战略联盟54、实施(C)战略的投资规模小,近年来成为生物技术、半导体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弥补研发费用的有效途径。A、产品出口B、特许经营C、许可证贸易D、并购55、使用现行汇率法的折算风险A使用时态法的折算风险。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相关56、世界范围内的制成品与提供原料的分工是(B)国际分工。A、水平式B、垂直式C、横向式D、混合式57、适合特许经营的行业是C。A、建筑业B、航空业C、餐饮业D、汽车业58、所有权优势是指AB。A管理技能B创新能力C劳动本钱D资源禀赋59、所有权优势是指AB。A、管理技能B、创新能力C、劳动本钱D、资源禀赋60、通用动力公司为了向比利时、丹麦、荷兰、挪威销售F-16型战斗机,曾达成协议规定在这4个国家制造及装配零部件是属于C。A分包B许可证贸易C制造生产战略联盟D合资企业61、我国生产企业在出口产品时多采用C方式。A、间接分销渠道B、直接分销渠道C、广泛性分销渠道D、选择性分销渠道62、以下哪种国际化经营活动不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 A。A国际租赁B.工业合作C国际效劳经营D直接投资63、以下哪种国际化经营享有国外经营管理权。(B)A、劳务进出口B、直接投资C、合同性安排D、证券投资64、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B。A管理者不可能逃避沟通B沟通就是理解C.沟通是一个动态过程D沟通要注意场合65、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DE。A管理者不可能逃避沟通B沟通就是理解C沟通可以消除和收回D沟通要注意场合E沟通是一个动态过程66、以下行业中易被没收、征用和国有化的行业是A。A.石油开采B.餐饮业C金融业D.建筑业67、以下属于直接分销渠道的有ABCDE。A向用户邮购B上门推销C、直接接受用户订单D、企业通过电视将产品信息传递给外国用户E、企业参加国内商品展销会,直接与国外客户签订合同。68、下面不属于政治风险的是B。A.本国化B.国有化C当地化D.有偿征用69、许可方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可以向多家买主转让技术,同时,许可方自己也保存对该项技术的使用权和产品的销售权。这是C。A.独家使用权B.排他使用权C普通使用权D.交叉权70、以公司在世界各地生产经营活动的地域分布为根底,设立假设干区域部,每个部负责管理该区域范围内的全部经营活动与业务。这种组织结构是B。A、全球性职能型组织结构B、全球性区域型组织结构C、全球性产品型组织结构D、全球性矩阵型组织结构71、以公司主要产品的种类及相关效劳特点为根底,设立假设干产品部,每个产品部都是一个利润中心的是D组织结构。A、全球性职能型B、全球性区域型C、全球性矩阵型D、全球性产品型72、以现有产品或市场为根底,利用技术、设备、销售等潜力,扩大产品组合的广度,这是B产品组合。A有限型B扩张型C加深型D.特殊型73、与普通商品的交易不同,技术的转让是C的转让。A.所有权B.占有权C.使用权D.收益权E.出租权74、在美国,B已成为增长最快的贸易形式。A许可证贸易B特许经营C分包D联合销售75、在所有权与控制器别离的条件下,追求经营规模扩张是厂商的特有性质,这一观点是A。内部化理论B、垄断优势理论C、国际资本转移的一般模型D、厂商增长最大化理论76、在同一产品线内加深产品档次,这是D。A、差异型B、特殊型C、扩张型D、加深型77、战略联盟的概念最早是由B提出来的。A德鲁克B简霍普兰德C安绍夫D明茨伯格78、属于国际分销渠道的是( ABD)A、向用户邮购B、上门推销C、通过中间商销售D、直接接受用户定单79、属于核心局部的科研是高度集中的,而从设计思想到销售周期以后各阶段的职责那么可能在世界范围内分配给附属研究、开发和生产单位,这种结构属于A。A、层级结构B、平行结构C、矩阵结构D、母女结构80、转移定价是国际企业出于对共同利益的考虑,人为制定的D正常市场价格的内部交易价格。A大于B.小于C围绕D.背离四、简答题1、追求增长最大化的厂商对外扩张经历了哪三个阶段?答:第一阶段,对外出口产品。国外市场需求的刺激会促使厂商作出积极的反响。在国内市场已取得经营成功的情况下,出口产品到国外市场可以扩大运用厂商的内部资源,这种扩张从开始依靠中间商开展到建立自己的国外推销网,产品外销的比重逐渐提高。第二阶段,对外直接投资。随着对外销售量的不断扩大,国内生产对外出口的销售本钱也会随之增高,在销售量到达一定程度时,在东道国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本钱将会相对降低,于是厂商就会转向对外直接投资。第三阶段,全球经营。对外直接投资逐渐扩展到多个国家,厂商的经营视野也逐渐扩展到全球范围。厂商在全球范围选择最好的生产地点、销售市场、融资来源和资源的获取,以全球经营战略来配置生产要素。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什么国际企业乐于采取并购战略进行扩张?答: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与收购的总称,前者是指在竞争中占优势的企业购置另一家企业的全部财产,合并组成一家企业的行为;后者指一家企业通过公开收购另一家企业一定数量的股份而获取该企业控股权和经营权的行为。国际企业之所以热衷于采用并购的方式进行国际直接投资基于以下优点:并购可以使企业迅速进入目标国市场,并购可以利用原有企业的生产设施,迅速建立国外产销据点,比新建企业节约至少2-3年,能对市场机遇做出快速反响。并购可以迅速扩大产品种类,并购可以迅速扩展企业的产品线宽度,实行多角化经营,实现产品的多样化,有效降低国际企业整体经营的风险水平。并购与“当地化战略相辅相成,当地化是在对外投资中为降低本钱,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防止剧烈文化冲突而实施的经营战略。当地化战略也是并购企业的必然选择,包括人才、技术、市场的当地化。并购可以从被“吃企业的资产价值低估中获取好处,并购比创立更廉价。3、决定国际企业厂址选择的因素有哪些?答:一家国际性大企业从生产管理的角度来看,厂址的选择涉及到三个层次的地址选择,一是厂址设在哪一国;而是设在某国的何地;三是设在某地的哪一处?以及工厂内车间、设备的布置。厂址选择的决定因素有:机器设备、原材料和零部件;能源;劳动力;环境保护费用;税收;运销本钱;政府干预。4、一个合格的海外经理人员必须到达的标准和所必须具备的素质是什么?答:对于国际企业来说,一个合格的海外经理人员,不管来自哪个国家和民族,必须到达这样的标准:能被公司的企业文化所完全同化,并做到在任何地方经营都能获胜。所以必须具备以下素质有:1业务能力与管理技术水平。2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3语言及人际交往的能力。4责任心和使命感。5经理人员及家属移居国外的愿望和动机。6个人因素。5、分包的优缺点是什么?答:其优点:精悍主业。降低本钱。获得技术竞争优势。其缺点:自身生产能力的弱化,以及引致辞的将来企业整体运营的灵活性和管理控制能力的下降。生产经营的空洞化。6、为什么说知识产品市场不完全是决定内部化的主要因素?答:知识、技术、信息等知识产品市场不完善是决定内部化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由于:技术、知识等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耗时长、费用大,并具有自然垄断性质,企业必须利用差异性定价来获取垄断地位所带来的利润,尽快收回在研究开发上的投资。知识产品市场的买方存在较高的不确定性,买方可能对尚未被转化为生产力的无形知识产品的价值缺乏充分的认识,外部市场也难以对知识产品准确定价,如果将买卖双方置于一个企业组织内便可消除这种不确定性,并借助内部市场定价机制充分实现知识产品的价值。知识产品的公共产品性质决定其通过市场转移会发生泄密的潜在风险,而在公司内部市场转移使用,可防止技术向外扩散,维护公司长期的技术垄断地位。7、产品出口战略的意义是什么?主要有哪些优缺点?答:意义:产品出口战略对于国际企业,无论大小,但参加对外贸易通常只是国际企业全球化战略在向更高层次跃进的一个阶段而已。出口的意义在于它是全球化战略的起点,因为从理论上讲,一次成功的出口运作要求企业与国外公司开展有效的商务联系,而这些联系往往就成为与国外公司建立更为广泛的合作关系或经营联合的先行条件。其优点: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降低了国内市场萎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将国内产品直销海外,企业可保持对研究、设计和生产决策的很高长度的控制。出口战略使企业能够保持国内生产规模,继续利用国内生产资源。缺点:企业必须对付外国市场的各种障碍。汇率方面的不定期波动也使得国内企业在出口贸易商面临风险。国外进口商保持成功的合作关系比拟困难或代价高昂。出口所需支付的各种名目的开支也会加重企业的负担。8、为什么说垄断优势主要来自对知识产权的占有?答:企业的垄断优势主要来自对知识产权的占有,这是因为:知识产品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即可以屡次重复使用而不减少其使用价值。知识资产在跨国公司内部转移的本钱很低或等于零,国外子公司可以在不增加本钱的情况下利用它而获得当地企业不具备的竞争优势。跨国公司拥有产品特异化的能力,在技术已变得标准化的地方更具有重要性。依靠对产品做少量变化,或者通过广告形成商标认识,以及给予产品不同的销售条件和附加利益,跨国公司可以控制这些生产和销售差异产品的技术,防止产品被当地企业直接仿制。9、在技术引进和技术输出决策时应考虑的因素。答:技术引进。在引进技术时必须慎重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引进技术工程必须要明确产品的销售对象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以及市场潜力的大小;在明确销售市场和潜力的同时,考虑本企业的资源条件;在明确了产品市场目标后,再着手选择适宜于生产该产品的技术和设备;不同的技术和设备包含着不同的资金密集程度和知识密集程度,它们的价格差异也会相差很大。总之,在引进技术时必须对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平衡,全面考虑。技术输出。企业在决定技术输出之前首先要对产品出口、直接投资和技术输出三者进行选择比拟,一般以公司利益最大化为衡量标准。企业在进行技术输出时通常要考虑以下一些因素;投资环境;投资风险和技术秘密外泄风险比拟;转移本钱;技术的寿命周期长短;政府政策和干预程度。10、国际化经营的特点是什么?答:国际化经营具有以下特征: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活动领域是国际市场。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虽然也涉及国内市场,但更主要的是以国际市场为舞台。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目标市场的选择、产品开发、生产和销售活动的开展等,都是以国际市场为主的。通过在国外设立的经营机构来开展活动。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活动,主要是通过其在国外设立的经营机构来进行的。既可以是生产性机构,也可以是经营性机构或效劳性机构;企业的类型可以是独资、合资,也可以采取合作经营的形式。主要利用国外资源来开展国际化经营。企业经营国际化就是要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对国际市场上的资本、技术、物质、人力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运用,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国际化经营往往是跨行业、多角化的综合经营。为了降低经营风险,获得比拟利益,国际化经营活动往往把触角伸向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开展多角化竞争,获得综合效益。11、根据“价值链理论,国际企业组织结构演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根据“价值链理论,国际企业组织结构演化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独立的子公司阶段。即在东道国创立相对独立运作的子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联系主要通过所有权来控制,其他联系还包括转移技术和提供长期资本。独立运作的子公司对它运作的价值增值链的大局部自负其责。寻求外源阶段。即通过寻求外源来参与国际化生产经营,一些活动在东道国进行,这些经营活动与在另外所进行的工作联系起来。外源化国际生产说明国际企业价值增值活动向非母国或最后销售国转移,它利用了东道国与国际企业价值链有关局部的区位优势。系统一体化阶段。即在这一组织模式下,任何地方营运的某一子公司都可以单独地与其他公司或母公司一起,为整个公司行使职能。每一个子公司或每个工程经营的价值,依据其对整个价值增值链的奉献来判断。12、什么是企业经营国际化?企业国际化进程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答:企业经营国际化,是指企业从国内经营走向跨国经营的过程。企业经营国际化是当代世界各国在开发经济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日益国际化的结果。企业国际化是一个渐进的开展过程。从横向角度分析,不同的企业在参与国际商务活动的范围和形式方面,以及在参与国际直接投资的程度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即企业国际化的程度不同。一般认为,企业国际化的根本进程是:商品进出口劳务进出口投资活动,这一进程是企业躲避风险、获得稳定收入的需要,也是企业适应国际市场、进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所必然经历的过程。13、开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呈现哪些特点?答:从开展中国家跨国直接投资有历程看,主要有以下特点:第一,开展速度快。第二,主要投资于邻近国家和地区,向兴旺国家投资的比重逐渐增长。第三,小规模和特殊产品是开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优势。第四,经营策略侧重扩展出口的市场销售战略。14、国际企业热衷于采用并购式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原因是什么?答:并购可以使企业迅速进入目标国际市场。并购可以迅速扩大产品种类。并购与“当地化相辅相成:人才当地化;技术当地化;市场当地化。并购可以从被“吃企业的资产价值低估中获取好处。15、什么是技术转移?国际企业技术转移有哪些方式?答:技术转移,是指拥有技术的一方通过某种方式把一项技术让渡给另一方的活动。技术转移就一个从事国际经营活动的企业来说,就是从企业外部引进技术和从企业内部向外转让技术两个方面。转移的具体方式很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纯的技术转让,即技术许可证;另一类是通过贸易或投资方式附带进行技术的转让。技术许可证的方式。技术的转让是使用权的转让。因此,在利用许可证进行技术转移时,必须在许可证合同中对技术使用权的权限、时间期限、地域范围和处理纠纷的程序、方法等进行确认。依附贸易或投资的技术转让。在承包工程和交钥匙工程后转让操作技术。通过合资、合作和联合开发的方式转让技术。在销售商品的同时转让其中的全部或一局部技术。在加工贸易中转让有关加工技术。16、 国际战略联盟的形成条件有哪些?答:各自的比拟优势。相近的战略目标。独立的法人资格。长期的合作伙伴。联盟的协同效应。面向全球的市场导向。17、直接分销渠道与间接分销渠道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答:直接分销渠道的优点:企业可迅速及时地获得信息的反响,从中了解国际市场的动态,据以制定适宜的营销策略。企业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建立和开拓自己的销售网络,为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声誉,不断积累经验,进一步扩大国际市场奠定了根底。企业独立地进行出口管理,对国外的营销有了较大的控制权,有利于企业根据自己的战略目标,对国外的营销活动做出适宜的调整。直接分销渠道的缺乏:提高企业的经营本钱,增加资金消耗及销售的风险。间接分销渠道的优点:企业可以利用国内其他组织机构在国外的分销渠道和营销经验,迅速将产品推向国外市场,取得良好的时间效益。减少了企业所承当的外汇风险及各种出口信贷的风险,对资金铁使用有一定的平安性。企业不必设置从事进出口业务的专门机构或专门人员,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集中精力搞好生产。间接分销渠道的缺乏:限制了企业在国外市场上的经营销售能力的扩大。18、 中国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具有哪些条件和相对优势?答:中国企业实行国际化经营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具备一定实力和优势,有能力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已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意识,熟悉国际惯例和跨国经营管理知识,有能力在海外进行投资和经营活动的企业家。相对优势:我国在某些行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相对优势,我国的某些技术领域国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许多工业技术在开展中国家具有适用性和吸纳性。19、 简述跨国公司文化管理的步骤。答:国际企业的文化管理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识别文化差异;第二步,敏感性训练;第三步,建立共同经营观和公司文化。20、国际企业的特征是什么?答:现代国际性企业,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在众多国加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设有分支机构或子公司;规模庞大;具有寡头独占性质;实行全球经营战略;实行高度的内局部工。21、国际企业各种全球化战略都有哪些,彼此相互关系怎样?答:国际企业的经营战略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产品出口战略;契约协议战略;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国际战略联盟。国际企业的全球化战略有一个渐进的开展过程。从初始阶段到完全的国际化经营阶段,这四种战略表现了国际企业的低级向高级开展的纵向成长轨迹,但四者都存在各自的优缺点,彼此不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22、 为什么我国企业目前宜采取本国中心战略?答:采取本国中心战略模式是由我国现阶段国际化经营的实际情况决定的,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尚处于初级阶段,国际化经营程度普遍较低。而且,我国开展跨国经营,主要目标仍是赚取外汇,用于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带动国内经济的开展。23、根据国际收支状况如何判定一国货币升值还是贬值?答:国际收支是影响汇率变动的直接因素。一国的国际收支集中地反映了外汇的供求状况,而外汇供求状况会直接对汇率的变动发生影响。如一国国际收支是持续的顺差,那么别国对他的货币需求增加,顺差国货币汇率上涨,外汇汇率下跌。相反,如一国国际收支发生持续逆差,那它对别国货币需求增加,本国货币汇率下跌,外汇汇率上涨。国际收支状况主要是由一国对外贸易决定的,一般来说,贸易收支顺差,国际收支就易于顺差;贸易收支逆差,国际收支就易于出现逆差。因此,出口能力强的国家的货币往往趋于升值,出口不振的国家的货币往往贬值。1、如何认识国际企业在母国经济和东道国经济中的影响?答:国际企业对母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正反两个方面:一正面影响1增强了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了对外贸易。由于各国普遍奉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国际企业通过在国外子公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就地生产和销售,可以绕过这些贸易壁垒,扩大对东道国的出口。国际企业提供资金投资,在东道国办厂,可以减少运输本钱和其他费用,缩短交货时间,更好地开展售后效劳,从而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出口的扩大,又为本国带来外汇收入。2保证本国所需资源的稳定供给。除了少数几个国家外,很少兴旺国家工业开展所需资源都要依赖从国外进口,兴旺国家国际企业对外投资就是把获取稳定的原料供给作为主要目的之一。国际企业通过对资源丰富国家原料、矿产品部门的投资,不仅可以弥补本国资源的缺乏,而且可以节省原材料进口本钱。3有助于本国经济结构调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开展,新技术、新材料不断用于生产,产品的市场生命周期有不断缩短的趋势,许多兴旺国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输出本国的夕阳工业,把将要淘汰的技术和生产线转移到开展中国家,有利于本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国际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摆脱国内狭小市场的束缚,实现过剩生产能力的转移,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二负面影响,国际企业从全球战略出发,谋求在更大空间的开展和更高额的利润,并非仅仅考虑本国的经济利益。国际企业扩大对外投资,势必引起资本外流,影响本国经济开展对资本的需求,容易引起经济增长困难、失业等社会问题;但从长远看,会使竞争对手的技术实力增强,丧失本国以往在技术和产品上的垄断控制优势。国际企业对东道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正反两个方面:正面影响1有助于解决资金短缺问题,推动东道国经济开展。2向东道国输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3促进东道国对外贸易的开展。二负面影响1国际企业在东道国投资办厂后,要逐渐收回本金并汇出利润,造成流出资金大于流入资金;如果投资工程是通过在当地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资,那么更会加剧东道国资金短缺的矛盾。2对东道国不合理的投资及不适宜技术的输入,会引起东道国产业结构的失衡,损害东道国利益。3国际企业在东道国建立的企业大多属于供给当地市场类型,或是进口替代或是建立新市场,这些企业往往进口多于出口,加上东道国对国际企业的内部贸易难以控制,因而国际企业对东道国对外贸易的开展会产生一定的局限。4国际企业通过直接投资,往往对东道国的一些重要待业或部门形成控制和垄断,造成东道国对国际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的经济依赖,有些大的跨国公司甚至左右着开展中国家东道国的经济开展乃至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2、在国际企业管理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答:所谓跨文化沟通,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发生的:即信息的发出这是一种文化的成员,而接收者是另一种文化的成员。正确认识管理过程中的跨文化沟通。管理中不可能逃避沟通;沟通并不等于理解;沟通是不可逆的;沟通要注意场合;沟通是一个动态过程。开展双向沟通;区分高关联文化和低关联文化;开展共感;了解自己。3、试述威尔斯对开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动因的分析。第一,保护出口市场。由于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纷纷设置贸易壁垒来限制进口产品。开展中国家只有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绕开贸易壁垒,保护在国外的出口市场。第二,突破配额限制。开展中国家为保持和扩大国外市场,打进兴旺国家市场,日益倾向于通过直接投资手段突破兴旺国家的进口配额限制,这实际上是保护出口市场的延伸。第三,谋求低本钱。寻求更低的本钱成为促使开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因素,只有借此才能保持和加强开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一些工业化进程较快的开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在努力寻求比本国工资水平更低的劳动力,以低本钱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第四,种族纽带。分散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同一种族的关联性往往导致对外直接投资。第五,分散资产。一些开展中国家国内政局不稳定,社会动乱,一些公司为防止资产损失,常寻找时机分散资产,造成国内资本外流。第六,其他动因。如母国、东道国政府或国际机构的建议和帮助,某些企业主为亲友寻找职业,在国外为公司培训人才等。4、试分析国际战略联盟的优缺点。答:1国际战略联盟的优点是:提升竞争力。国际战略联盟资源共享、优势相长。与其他战略联盟相比拟,国际战略联盟具有更活泼的创新机制和经济的创新本钱,有利于开辟新市场和进入新领域,不断增强国际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分担风险并获得规模和范围经济。企业通过建立国际战略联盟,可以扩大信息传递渠道的力度与速度,防止单个企业在研究开发中的盲目性,并防止全社会范围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与此同时,建立国际战略联盟是实现大规模经营病产生经济效果的重要途径。扩张市场。国际企业为了进入东道国市场而结为战略联盟的情况非常普遍,它是克服市场进入壁垒、扩张市场的有力武器。防止竞争过度。过分竞争不仅加大本钱,造成两败俱伤,而且还可能失去现有的市场。为了防止未来竞争地位的丧失,防止在诸如竞争、本钱、特许及贸易等方面的纠纷,企业之间通过建立国际战略联盟,可以共同理顺市场,维护竞争秩序,防止过度竞争。挑战“大企业病。“大企业病现象是指由于企业规模的扩大导致管理层增加、协调本钱上升,使得一些企业出现了官僚式的低效率,致使决策缓慢,难以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作出敏锐的反响。战略联盟在不扩大企业规模的前提下做到联盟各方资源共享、提升竞争力,成为突破这一弊端的重要途径。2国际战略联盟的缺点是:合作难度大。联盟通常是建立在各方不同的经营特色和技术力量根底上的,甚至是在有着明显的管理方式冲突的企业之间进行的,这就容易导致消息迟滞和管理失控。利益平衡很难到达。在国际战略联盟合作中,为保证合作长期获得成功,必须取得利益与风险的平衡,一旦合作一方感到被利用了,战略联盟就将面临瓦解的危险。合作开发的技术被滥用。某些成员公司有可能不顾及联盟协议滥用合作开发的专利知识和敏感技术。5、试述从东道国招聘人员管理人员的利弊。答:从东道国招聘人员。好处:人事本钱低。当地人对本国的市场状况、商业习惯、消费习惯等经营环境有较深刻的认识,他们没有语言障碍,又谙熟本国的经营之道,因此,可以为企业节省大笔的培训费用。此外,维持他们正常工作及家庭生活的费用支出也较低,尤其在开展中国家更是如此;聘用当地人担任子公司经理,有利于子公司同当地顾客、雇员、政府机构、工会组织等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子公司在东道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选择当地人出任海外子公司经理,一般任期都比拟长,可以防止子公司经理人员的频繁更换,从而保证子公司经营政策的连续性;利用当地人管理海外子公司,为当地管理人员提供了晋升及实现自身价值的时机,从而可以增强他们对公司的责任心,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东道国招聘人员可以使国际企业在东道国敏感的政治形势中,以一种不太引人注目的形象存在,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东道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国有化政策的压力。缺乏之处:如当地的经理人员往往很难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起桥梁作用。6、 试论国际企业管理人员的来源渠道及其利弊。答:国际企业人员的来源一般有三方面:从母公司派驻外人员;从东道国招聘人员;从第三国选择人员。从母公司派驻外人员。这在公司在国外开设分公司的初期非常重要,也是最理想的,因为他们对母公司的意图和兴趣都很了解。但也有弊端:一是不可能有那么多人才;二是花费开销大;三是往往会盲目地将本国的管理方法搬到子公司支实践;四是可能有违东道国的法律规定。从东道国招聘人员。好处:人事本钱低。聘用当地人担任子公司经理,有利于子公司同当地顾客、雇员、政府机构、工会组织等建立良好的关系,从而有利于子公司在东道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选择当地人出任海外子公司经理,一般任期比拟长,可以防止子公司经理人员的频繁更换,从而保证公司经营政策的连续性。利用当地人管理海外子公司,为当地管理人员提供了晋升及实现自身价值的时机,从而可以增强他们对公司的责任心,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从东道国招聘人员可以使国际企业在东道国敏感的政治形势中,以一种不太引人注目的形象存在,因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东道国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国有化政策的压力。缺乏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