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各种自然灾害与预防措施课件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171389417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树木各种自然灾害与预防措施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园林树木各种自然灾害与预防措施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园林树木各种自然灾害与预防措施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能五技能五 园林树木的各种自然园林树木的各种自然灾害及预防措施灾害及预防措施 掌握低温危害、高温危害及其他自然灾害的预防技能 园林树木受到的自然灾害的威胁都有哪些?园林树木受到的自然灾害的威胁都有哪些?受害树木的症状、危害机理是什么?如何受害树木的症状、危害机理是什么?如何预防预防?树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经常遭受冻害、冻旱、寒害、霜害、日灼、风害、旱害、涝害、雹灾、雪害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因此,摸清各种自然灾害的规律,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是保持树木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综合效益的关键。对于各种灾害都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从树种规划设计开始就应充分重视,如注意适地适树、土壤改良等。在栽植养护过程中,要加强综合管理和树体保护,促进树木的健康生长,增强其抗灾能力。一、低温危害 不论是生长期还是休眠期,低温都可能对树木造成伤害,在季节性温度变化最大的地区,这种伤害更为普遍。在一年中,根据低温伤害发生的季节和树木的物候状况,可分为冬害、春害和秋害。冬害是树木在冬季休眠中所受到的伤害,而春害和秋害实际上就是树木在生长初期和末期,因寒潮突然入侵和夜间地面温度降低所引起的低温伤害。低温既可伤害树木的地上或地下组织与器官,又可改变树木与土壤的正常关系,进而影响树木的生长与生存。根据低温对树木的伤害机理,可以分为冻害、冻旱和霜害等三种基本类型。(一)冻害 冻害是指气温在0以下,树木组织内部结冰所引起的伤害。树体各部位冻害表现不同:1.芽 花芽是抗寒力较弱的器官,花芽冻害多发生在春季回暖时期。腋花芽较顶花芽的抗寒力强。花芽受冻后,内部变褐色,初期从表面上只看到芽鳞松散,不易鉴别,到后期则芽不萌发,干缩枯死。2.枝条 枝条的冻害与其成熟度有关。成熟的枝条,休眠期和生长期各组织的抗寒能力不同。休眠期以形成层最抗寒,皮层次之,而木质部、髓部最不抗寒,韧皮部严重冻害时才受伤;随受冻害程度的加重,髓部、木质部先后变色,如果形成层变色则枝条失去,恢复能力。生长期则以形成层抗寒力最差。秋季雨水过多,幼树会贪青徒长,枝条生长不充实,易加重冻害。成熟不良的先端对严寒更敏感,常首先发生冻害,轻者髓部变色,较重者枝条脱水干缩,严重时枝条可能冻死。多年生枝条发生冻害,常表现树皮局部冻伤,受冻部分最初稍变色下陷,不易发现,如果用刀挑开,可发现皮部已变褐,以后逐渐干枯死亡,皮部裂开和脱落,但是如果形成层未受冻,则可逐渐恢复。3枝杈和基角 枝杈或主枝基角部分进入休眠较晚,位置比较隐蔽,疏导组织发育不好,通过抗寒锻炼较迟,因此遇到低温或昼夜温差变化较大时,易引起冻害。枝杈和基角冻害有各种表现:有的受冻后皮层和形成层变褐色,而干枝凹陷,有的树皮成块状冻坏,有的顺主干垂直冻裂形成劈枝。这些表现依冻害的程度和树种、品种而有不同。主枝与树干的基角愈小,枝杈基角冻害也愈严重。4主干 主干受冻后有的常发生“冻裂”现象,即形成纵裂,树皮成块状脱离木质部,或沿裂缝向外卷折。一般生长过旺的幼树主干易受冻害。冻裂一般不会直接引起树木死亡,但由于树皮开裂,木质部失去保护,容易招致病虫(特别是木腐菌)的危害。冻裂发生原因:由于气温急剧降到零下,树皮迅速冷却收缩,致使主干组织内外张力不均,因而自外向内开裂,或树皮脱离木质部。树干“冻裂”常发生在夜间,随着气温的变暖,冻裂处又可逐渐愈合。树干的不同侧面发生冻裂的可能性不一样,树干向阳面昼夜温差较大,因而冻裂多发生在树干向阳的一面。另外,落叶树种较常绿树种易发生冻裂;孤立木和稀疏的林木比密植的林木冻裂现象严重;幼龄树比老龄树严重。5根颈和根系 在一年中根颈停止生长最迟,进入休眠期最晚,而开始活动和解除休眠又较早。因此在温度骤然下降的情况下,根颈未能很好地通过抗寒锻炼,同时近地表处温度变化又剧烈,因而容易引起冻害。根颈受冻后树皮先变色,以后干枯,可能发生在局部,也可能成环状。根颈冻害对植株危害很大。根系无休眠期,所以根系较其地上部分耐寒力差,但由于根系在越冬时活动力明显减弱,因而耐寒力较生长期略强。根系受冻后变褐,皮部易与木质部分离。一般粗根较细根耐寒力强;近地面的根由于地温低,较下层根系易受冻;新栽的树或幼树根系小而浅,易受冻害,而大树则相当抗寒。温度降至0以下,土壤结冰与根系连为一体,由于水在结冰以后体积增大,因而根系与土壤结冰后被抬高。以后温度上升,化冻后土壤与根系分离而下沉,造成根系裸露,即发生冻拔现象。冻拔常发生在苗木和幼树上,在土壤含水量大、质地粘重时较易发生。冻拔主要危害树木根系扎根,使树木倒地死亡。低温是造成树木冻害的直接原因,但冻害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1冻害与低温到来的时间有关。如果低温到来的时间早又突然,树木本身尚未经过抗寒锻炼,很容易发生冻害。2冻害与降温速和升温速度有关。降温速度和温度回升速度越快,受冻越严重。3冻害与栽植地环境的小气候有关。昼夜温差变化小的地方,发生冻害的可能性减小,因而江苏、浙江一带种植在山南面的柑橘比同样条件下山北面的柑橘受害严重。4冻害与种植时间和养护管理水平有关。不耐寒的树种如在秋季种植,栽植技术又不到位,冬季很容易遭受冻害。(二)冻旱 在冬春期间,由于土壤水分冻结而不能被树木根系吸收或吸收量小,或冬季气温低,尤以土温降低持续时间长,一直到早春,致使根系吸水困难,而地上部温度较高且干燥多风,蒸腾作用加大,树体中水分获得少而失去多,结果发生树体水分比例失调。当树体水分散失超过树木忍受最低限度时,枝条就会因失水而干缩死亡,这就是树木冻旱,也叫越冬“抽条”。抽条多发生于幼龄树木,有些地方又称为烧条、灼条、干梢等。严重时 全部枝条枯死,轻者虽 能发枝,但易造成树形 紊乱,不能更好地扩大树冠。抽条的发生与树种、品种有关,南方树种移植到北方,由于不适应北方冬季寒冷干旱的气候,往往会发生抽条。抽条与枝条的成熟度有关,枝条生长充实的抗性强,反之则易抽条。冻旱实陈上是冻害的结果。(三)霜害 由于气温急剧下降至0或0以下,空气中的饱和水汽凝结成霜而使树木枝条幼嫩组织和器官受害的现象,称为霜害。发生霜冻时,气温越近地面越低,所以树木下部受害较上部严重。霜害一般发生在树木生长季内。根据季节的不同,可分为早霜和晚霜两种:早霜:即秋霜。由于当年夏季较为凉爽,秋季又比较温暖,树木的生长期推迟,枝条在秋季不能及时成熟和停止生长,木质化程度较低,遭受霜冻时,导致枝条一些部位受害。有时即使在正常年份,如遭遇突然来临的霜冻也会造成霜害。晚霜:即春霜。一般发生树体 萌动后,气温突然下降,使刚长出的幼嫩部分 受害。经受晚霜危害 后,针叶树叶片变红 和脱落,阔叶树嫩枝和 叶片萎蔫、变黑和死亡。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发生晚霜的时间各不相同,有的地区即使在6-7月也会发生晚霜危害。发芽较早的树种或树木因春季温暖过早萌发等最易遭受晚霜袭击;南方树种引种到北方,也容易受晚霜危害。从总体来看,与早霜相比,晚霜具有更大的危害性。二、高温危害 树木在异常高温的影响下,生长下降,甚至会受到伤害。实际上它是在太阳强烈照射下树木所发生的一种热害,以仲夏和初秋最为常见。高温对树木的影响:一方面表现为组织祁器官的直接伤害日灼病,一方面表现为呼吸加速和水分平衡失调的间接害代谢干扰。(一)日灼 夏秋季由于气温高,水分不足,蒸腾作用减弱,致使树体温度难以调节,造成枝干的皮层或其他器官表面的局部温度过高,伤害细胞生物膜,使蛋白质失活或变性,导致皮层组织或器官溃伤、干枯,严重时引起局部组织死亡,枝条表面被破坏,出现横裂,负载能力严重下降,并且出现表皮脱落、日灼部位干裂,甚至枝条死亡;果实表面先出现水烫状斑块,而后扩大出现裂果或干枯。(二)代谢干扰 树木在达到临界高温以后,光合作用开始迅速降低,呼吸作用继续增加,消耗了本来可以用于生长的大量碳水化合物,使生长减缓。高温引起蒸腾速率的提高,也间接降低了树木的生长,加重了对树木的伤害。蒸腾失水过多,根系吸水量减少,造成叶片萎蔫,气孔关闭,光合速率进一步降低。当叶子或嫩梢干化到临界水平时,可能导致叶片或新梢枯死或全树死亡。三、风害 北方冬季和早春的大风,易使树木枝梢抽干枯死。春季的早风常将新梢嫩叶吹焦,吹干柱头,并缩短花期。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危害频繁,常使枝叶折损,果实脱落,甚至大枝折断,整株拔起。阵发性的大风,对高大树木破坏性更大,常造成几十年的大树折倒。风害的发生与树种的抗风力有关。刺槐、悬铃木、加杨等树种,因树高、冠大、叶密、根浅的原因,抗风力较弱;垂柳、乌桕等树种,因树矮、冠小、根深、枝叶稀疏等缘故,抗风力较强。风害的发生也与环境条件有关。如果风向与街道的走向(行道树)平行,风力汇集,风压迅速增加,风害也随之加大。如树木被夹在狭小的建筑过道内,刮风时形成狭管效应,树木常因风压太大而倒折。局部绿地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雨后绿地积水,土壤松软,如遇大风,树木极易刮倒。四、雪害 雪害是指树冠积 雪过多,压断枝条或 树干的现象。通常情 况下,常绿树种比落 叶树种更易遭受雪害;落叶树如果在叶片尚未落完前突遭大雪,也易遭受雪灾。雪害的程度受树形和修剪方法的影响。一般而言,当树木扎根深、侧枝分布均匀、树冠紧凑时,雪害轻。不合理的修剪会加剧雪害。技能实训 怎样防治各种自然灾害?一、低温危害的防治措施 (一)冻害的预防 1灌冻水 晚秋树木进入休眠期到土 地封冻前,灌足一次冻水,这样到了冬季封冻以后,树根周围就会形成冻层,维持根部恒温,不受外界气温骤然变化的影响。同时,灌了冻水,土壤湿度增加,也可以防止树木灼条(抽条)。灌冻水的时间不宜过早,否则会影响抗寒力,北京地区一般掌握在霜降以后、小雪之前。2覆土 在11月中、下旬,土地封冻以前,将枝干柔软、树身不高的灌木或藤本植物,压倒覆 土,或先盖一层干树叶,再覆4050 cm的细土,轻轻拍实。这种方法不仅防冻,也能保持枝干温度,防止灼条。3根部培土 冻水灌完后结合封堰,在树根部培起直径80 100 cm、高3050 cm 的土堆,防止冻伤树根,同时也能减少土壤的水分蒸 发。4扣筐、扣盆 一些植株比较矮小珍贵的露地花卉(如牡丹等),可以采用扣筐、扣盆的方法。用大花盆或大筐将整个植株扣住,外边堆土或抹泥,不留一点缝隙,给植物创造比较温暖、潮湿的小气候条件,以保安全越冬。这种方法不会损坏原来的树形。5架风障 为降低寒冷、干燥 大风的吹袭对树木枝 条造成的伤害,可以 在上风方向架设风障。架风障的材料常用秫 秸、篱笆、芦席等,风障高度要超过树高,用木棍、竹竿等支牢以防大风吹倒,漏风处用稻草填缝,有时也可以抹泥填缝。6涂、喷白 对树身涂白、喷白,可以减弱温差骤变的危害,还可以杀死一些越冬病虫害。涂白、喷白材料常用石灰或石硫合剂,为黏着牢固可适量如盐。7春灌 早春土地开始解冻时及时灌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供给树木足够的水分,这对于防止春风吹袭使树木干旱、灼条也有很大作用。8培月牙形土堆 在冬季土壤冻结、早春干燥多风的大陆性气候地区,有些树种虽耐寒,但易受冻旱的危害而出现枯梢。针对这种情况,对不能弯压埋土防寒的植株,可于土壤封冻前,在树干北面,培一向南弯曲、高4050 cm的月牙形土堆,具体高度可依树木大小而定。早春可挡风、反射和积累热量,使穴土提早化冻,根系也能提早吸水和生长,即可避免冻、旱的发生。9缠干、包草 新植树木、冬季湿冷之地不耐寒的树木可用草绳、塑料薄膜、稻草等物缠干或包裹主干和部分主枝来防寒。10积雪 可以保持一定低温,免除过冷大风侵袭,早春可增湿保墒,降低土温,防止芽过早萌动而受晚霜危害,尤其在寒冷、干旱地区。11.选用抗寒品种 必须了解不同树种在当地的抗寒性,有选择地选用耐寒性强的树种,这是避避免低温危害的最根本的措施。1991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面积冻害,有关专家对园林树木的受害情况作了调查。长江流域园林树木抗寒能力(二)防止抽条的措施 1通过合理的肥水管理,促进枝条前期生长,防止后期徒长,充实枝条组织,增加其抗性。经验表明,北方地区,7月中旬以后少施或不施氮肥,适量增施磷、钾肥;8月中旬以后,控制灌水,均可有效地防止抽条。2加强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往往对树木生长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严重者可造成树势衰弱,尤其对枝条顶梢部位影响更为明显。因此,日常管理中应加强病虫害的防治。3秋季新定植的不耐寒树木尤其是幼龄树木,为了预防抽条,一般多采用埋土防寒,即把苗木地上部向北卧倒培土防寒,既可保温减少蒸腾又可防止干梢。但植株大则不易卧倒,可在树干北侧培起60 cm高的半月形土埂,有利根部吸水,及时补充枝条失去的水分。如在树干周围撒布马粪、树叶等也可增加土温,提早解冻,或于早春灌水,增加土壤温度和水分,均有利于防止或减轻抽条。4秋季对幼树枝干缠纸、缠塑料薄膜或胶膜、喷白等,对防止浮尘子产卵和抽条现象的发生均具有一定的作用。(三)防霜措施 主要有两方面的措施:一是利用各种手段推迟树木萌芽,二是改变小气候,增加或保持树木周围的热量。1推迟萌芽 (1)树干涂白。利用涂白减少树木地上部分吸收太阳辐射熟,减慢春季升温速度,延迟芽的萌动。(2)早春灌返浆水。用于降低地温,在萌芽后至开花前,灌水2-3次,一般可推迟开花2-3天。(3)利用化学药剂。利用药剂和激素使树木萌动推迟,延长植株休眠期。如青鲜素、B9、乙烯利、萘乙酸钾盐(250500 mg/kg)溶液在萌芽前或秋末喷洒树上,可以抑制树木萌动。2改变小气候(1)喷水法。根据天气预报,利用喷水设施在将发生霜冻的黎明,向树冠喷水。由于喷到树上的水温比树冠周围的气温要高,能放出很多热量,提高树冠周围空气温度,同时也能减少地面辐射热的散失,因而能起到较好地防止霜冻作用。(2)熏烟法。此法简单易行,效果明显。注意天气预报,事先在园内每隔一定距离设置发烟堆,材料用易燃的干草、秸干等;与潮湿的落叶、草等分层交互堆起,外覆一层土,中间插上木棒,高度般不超过1 mo上风方向烟堆可密一些。在有霜冻危险的夜晚,当温度降至5左右时即可点火发烟。但多风或降温至一3以下时,效果不理想。(3)吹风法。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果园、茶园常采用这种方法。由于霜害是在空气静止的情况下发生的,因此,利用大型吹风机增加空气流动,将冷空气吹散,能起到防霜效果。此外,对于小苗、珍贵幼树可以采用遮盖法来防止霜害;有的发达国家在果园定点放置加热器,在霜来临时通电加热。(四)低温受害植株的养护措施 低温危害发生后,如果树木受害严重,没有继续培养价值的,应该及时加以清除。但多数情况下,低温危害只会造成树木部分器官和组织受害,不会引起毁灭性的危害,因此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帮助受害树木恢复生机。1加强肥水管理 树木如果受害比较严重,则不宜立即施肥,即使施肥一般乜要到7月份以后,因为过早施肥会刺激枝叶生长,加强蒸腾,而树木因受害严重输导组织尚未恢复正常的运输功能。如果树木受害较轻,灾害过后可增施肥料,促使新梢萌发、伤口愈合。2防治病虫害 树木遭受低温危害后,树势较弱,树体上常有创伤,极易引发病虫危害。因此,应结合修剪,在伤口涂抹或喷洒化学药剂(药剂用杀菌剂加保湿胶粘剂或高膜脂制成)。3适当修剪 树木受到低温危害后,要全部清除已枯死的枝条,如果只是枝条的先端受害,可将其剪至健康位置,不要整枝清除。二、高温危害的防治措施 根据高温对树木伤害的规律,可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抗性强的树种选择耐高温、抗性强的树种或品种栽植。2栽植前的抗性锻炼在树木移栽前加强抗性锻炼,如逐步疏开树冠和庇荫树,以便适应新的环境。3保持移栽植株较完整的根系移栽时尽量保留比较完整的根系,使土壤与根系密接,以便顺利吸水。4树干涂白树干涂白可以反射阳光,缓和树皮温度的剧变,对减轻日灼和冻害有明显的作用。涂白多早秋末冬初进行,有的地区也在夏季进行。此外,树干缚草、涂泥及培土等也可防止日灼。5.加强树冠的科学管理在整形修剪中,可适当降低主干高度,多留辅养枝,避免枝、干的光秃和裸露。在需要去头或重剪的情况下,应分2-3年进行,避免一次透光太多,否则应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在需要提高主干高度时,应有计划地保留一些弱小枝条自我遮荫,以后再分批修除。必要时还可给树冠喷水或抗蒸腾剂。6加强综合管理生长季要特别注意防止干旱,避免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叶片损伤,防治病虫危害,合理施用化肥,特别是增施钾肥,促进根系生长,改善树体状况,增强抗性。7加强受害树木的管理对于已经遭受伤害的树木应进行审慎的修剪,去掉受害枯死的枝叶。皮焦区域应进行修整、消毒、涂漆,必要时还应进行桥接或靠接修补。适时灌溉和合理施肥,特别是增施钾肥,有助于树木生活力的恢复。三、风害的预防措施 1保证苗木质量 移栽苗木,特别是移栽大树,必须按规定要求起苗,绝不能使根盘小于规定尺寸,否则树木会因上重下轻而易遭风害。2栽植技术 设计时要注意树木的株行距不宜过小。在多风地区,种植穴应适当加大,保证树木根系舒展,生长发育良好。栽后立即立支柱。3合理修剪 对园林树木进行修剪时,要注意上下结合,不能顾下不顾上。如果仅仅对树冠的下半部进行修剪,忽视树冠中上部的枝叶,其结果增加了树木上部的枝叶量,头重脚轻,很易发生风害。4合理配置树木 在种植设计时,首先将深根性、耐水湿、抗风力强的树种安排在风口、风道等易受风害的地方。四、雪害的预防 可以通过多种措施减轻雪灾的危害。1加强培育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根系生长,形成发达的根系网,增强树木的承载力。2合理修剪 修剪时应注意侧枝的着力点要均匀地分布在树干上,不能过分追求造型而不顾树木的安全。3合理配置栽植时应注意乔木与灌木、高与矮、常绿与落叶之间的合理搭配,使树木之间能互相依托,增强树木群体的抗性。4树木支撑降雪前,对易遭受雪害的树木进行必要的支撑。5摇落积雪降大雪时,在雪中或雪后及时摇落积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