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福利思想重点整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71187341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重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重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重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代社会福利思想题目集锦社会福利思想中如何看待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基本的对立是个人主义福利观与集体主义福利观的对立。个人主义福利观的观点:它把福利看作是有关个人动机与需要的东西,因而反对为了平等和社会公正的目的而采取的福利措施。集体主义的观点是把福利看作集体的责任,认为个人在应对各种自然和人为的不测时常常是无能为力的,为了适应社会的变迁和各种新的情况,人也需要不断发展自己,而这一切都需要集体协助。因为,需要发展社会的福利功能,以保证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基本社会生活需要的满足、个人能力得到应有的发展,以及公民权利的实现等方面得到公平的对待。 在道德选择上是公平与效率谁具有伦理学的优先性的问题,也表现为政治上个人的自由与权利与社会的平等和公正谁更为根本的问题。 从政治争论的方面看,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关于平等和自由谁更优先的争论。如果一个社会不能在维护基本人权基本生活需要、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使人们拥有平等的权利的话,那么这个社会就是不公正的。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变化 人道主义思想现代社会福利制度由慈善救济转变为制度化福利,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哲学基础除了人道主义的要求之外,还包括了公民权利的政治理想和道德追求。它把社会福利上升为普遍的人权要求,从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和文化权利的实现来看待社会福利的价值,从而使社会福利具有了更为全面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正义的含义。 公民权利的观念在现代社会福利的理论与实践中,公民权利观念的确立,是社会福利思想的重大变革。它把社会福利从一般道德的要求,提升到了政治道德的高度,使福利脱离了慈善救济的人道关怀的局限性,变成人人拥有的经济与社会权利。 福利国家及其局限社会福利思想从人道主义到公民权利的转变,福利国家的建立,反映了现代社会关于民主和人权的政治意识,以及以人为本的文化观念,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日常生活层面,变成制度化的要求和人们普遍实践的内容。 社会福利思想多元化持各种福利价值观的理论互相开展了激烈的竞争。总之,当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呈现出一个价值多元化趋势,了解和掌握社会福利思想各个流派和价值观上的对立,会使我们认识现代社会福利问题有一个更开阔的视野。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理论特征 意识形态。社会福利思想总是围绕着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社会理想谁更有价值或者说应该以哪一个为出发点阐述自己的福利观; 与社会变迁和重大社会制度的变革密切相关现代社会福利思想都是一定社会阶段和阶层利益的表达,社会的经济生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福利需要,并引起人们的福利观的变化; 对现实福利制度的批判与反思。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从总体上说,是一种批判性的思想,它总是从批判性社会理想出发,反对现实福利制度和政策的不合理,并把纠正它们的偏差当作自己的责任,由此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社会福利思想; 阐述自由与平等的价值观和社会理想。无论是持自由主义观点的思想家,还是主张福利集体主义的福利学家,他们的思想和理论总是围绕着人平等和自由的实现,表达自己对社会福利的看法,对发展积极的社会福利政策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特征与产生的背景 工业革命的到来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失业问题、贫困问题、童工和女工问题、工厂工作条件问题。 18、19世纪的阶级产生以及阶级斗争:随着阶级矛盾的激化和工人阶级不断的斗争,迫使欧洲各国的资本家和政府认识到在经济上提高工人阶级经济及福利待遇,以及在政治上建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性。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确保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欧洲各国政府不断扩大社会民主,并开始了一系列的福利立法。对当代世界社会福利思想和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各国早期的社会实践:英国的新、旧济贫法、德国俾斯麦政府疾病保险法、瑞典国家保险法、美国罗斯福社会保障法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托马斯莫尔是文艺复兴后期的人文主义者,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创始人。莫尔通过抨击现实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描述乌托邦的理想国,提出了以消除剥削和压迫为前提,实行财产公有、实现人民的生活幸福为目的的空想社会主义。总之,莫尔所表达是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没有阶级剥削和等级差别、人人平等的福利社会。他的理想的社会是一个以农业社会为基础的城市公社,其原型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康帕内拉的空想社会主义是建议在公有制、普遍参加劳动和平均分配生活必需品这三个基本原则之上,它把消灭私有制、消除贫富对立、实现社会平等当做改造社会的目标,阐述了一个美好的社会和幸福生活的理想。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梅叶是法国18世纪初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及唯物主义者思想家,他完成了他唯一的著作遗书。全书贯穿着反对宗教神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反对压迫和剥削的革命热情,以及号召无产者和劳苦大众联合起来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社会的理想。摩莱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自然法典在空想社会主义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企图依靠理性和法的力量来改造社会。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社会福利思想圣西门是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把人类发展氛围五个时期:开化初期、古希腊罗马的奴隶社会、中世纪神学和封建制度、封建制度解体的过渡时期或新封建制度、未来的实业制度。傅立叶是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1803年发表了全世界和谐;经济的和协作的新世界系统阐述了他的和谐社会的组织问题,也是他思想成就的最高峰。欧文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并提出公社制度的设想。古典经济学的社会福利思想威廉配第提出最低工资理论,工资的确定要考虑劳动者为了“生存、劳动和传宗接代”所必须的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亚当斯密提出自由经济,崇尚市场经济和“看不见的手”,提出“经济人”假设。(经济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概念,指每个人在市场活动中,是自私的。同时每个人在市场活动中,都要计算成本和收益,追求利益最大化。但由于市场的调节,每个人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时候,会尊重他人的利益,从而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即实现社会的利益。概括起来说,经济人认为人是利己的和理性的。所谓理性是指计算成本和收益,追求利益最大化。)政府职能:保护国家不受外敌侵犯、通过严格公正的司法制度保护公民权利、举办对私营企业无利可图的公共福利事业。19世纪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福利思想大卫李嘉图的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他反对国家干预市场,最大限度的发挥自由竞争的作用,用更多的投资来发展生产性劳动,以增加资本积累,增进国家财富。积极的经济政策和福利政策应该是增加收入,而不是靠节约,减少支出来增加财富。而国家的职能应该是在保护私有财产、革新政治和发展教育方面。马尔萨斯是古典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认为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人口法则的作用下,穷人的生育过快,导致了劳动力的供大于求,从而引起了失业和贫困。因此,他认为消除贫困的方法只能是通过抑制穷人的人口增殖,而采用济贫和社会改革的方法是无济于事的。另一方面,马尔萨斯认为贫困也起到抑制人口增长的作用。西斯蒙第与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福利思想西斯蒙第是19世纪法国的经济学家,按照法国的口味完成古典政治经济学。他对政治学的主要贡献是反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将财富当作经济学研究的对象,而主张要通过研究收入的分配来解释经济运行的规律。他也解释了资本主义生产矛盾和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财富的迅速增加与劳动者阶级通过工作收入得到的生活资料不断减少之间的矛盾造成的。西斯蒙第阐述了他的社会福利思想。首先他对所谓人口过剩的问题提出不同于英国古典经济学的看法。其次,他也对国家干预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他主张要实行劳动立法并建立劳动保险制度,一次来保护工人阶级和劳动者的幸福。功利主义社会福利思想功利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潮,它以心理学为基础,从趋乐避苦的人性假设出发,阐述个人主义的利己主义幸福论和功利主义的幸福观,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功利主义是一个人主义的利己主义幸福论和功利主义的福利观,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边沁提出最大幸福原理,提出福利最大化原理,认为社会利益就是个人利益的集合,每个人利益的实现就是社会利益的实现,而个人幸福的总和就是社会的最大福利。 功利主义原则是从心理学的联想原理和伦理学的最大幸福出发,把人对幸福的追求看作是受人的心理感受支配所引起的心里联想; 在对功利原则的阐述的基础上,边沁提出了他的福利最大化的主张。认为人对乐与苦的感受可以分为两类:简单的乐与苦是指那些由直接的感官快来或痛苦组成的; 为了保证福利最大化,并使功利原则成为社会的基本原则,边沁提出了立法改革的要求。在他看来,趋乐避苦既是一个基本的道德原则,也是立法的原则。要通过立法来增进人类的幸福;公益是立法的基础,立法的任务是计算苦乐,而立法的目的则是增进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穆勒强调人的个性自由、独立的发展,并且认为只有个性的充分发展,个人对自己、对他人才更有价值。他与边沁不同,他认为功利主义主张行为者要平等的看待自己的幸福和别人的幸福。因此,每个人都要为增加社会幸福的总量而做出牺牲。这样就能调节个人利益与全体利益的关系,使每一个人的幸福与公共幸福结合起来。社会民主主义思想的重要推动作用社会民主主义者在推进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思想和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积极推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包括对公民权利意识的宣传和在扩大公民选举权方面的努力; 在社会福利思想中推进了平等的意识和以普遍主义原则来提供社会福利的思想和实践,也就推广了一种全民福利的思想; 在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承担社会福利的责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社会民主主义者在推动各种改良性质的社会政策如最低工资法、义务教育、社会保险、累进税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费边社会主义的福利主张费边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观点:生产资料共同所有;实现国民生活最低标准;坚持社会民主;主张渐进实现社会主义;剩余价值归社会所有。费边社还有一系列的政策主张P91费边社对欧洲各国社会政策的影响有哪些 以宣传改良思想影响社会; 对英国各政党实施“渗透”政策; 推动英国社会福利的实施。新古典经济学家的社会福利观主要内容有哪些 财富分配中福利问题; 消费者剩余与社会福利的增量。马歇尔明确的使用了消费者剩余的说法。消费者剩余指的是一个人愿意得到而不愿放弃某种商品所支付的价格,决不能超过和很少能接近由此购买所得到的满足,故由此购买所得到的满足总是超过其实际支付的价格,此种超额的满足可称为消费者剩余; 政府的福利责任。福利经济学是如何论述个人福利与社会福利的福利经济学通过“福利”和“效用”两个最基本的概念,来试图解释并说明个人动机和社会选择之间可能实现的利益均衡。在福利经济学领域内,个人福利是基于经济因素的个人需要的满足水平,它是正负效用之和。社会福利的界定就是在一个社会中所有个体福利的总和。帕累托改进:当群体中一个或更多成员的处境被改善而没有一个成员的处境被恶化时,社会福利就增进了。帕累托最优:在不降低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的前提下,如果一旦无法提高一个或更多人的效用水平,那么社会福利水平就处于最优状态,即不能进一步实行帕累托改进即为帕累托最优。新旧福利经济学的区别同庇古的旧福利经济学体系相比,新福利经济学家认为福利经济学应该研究效率而不是研究水平,只有经济效率问题才是最大的福利内容。同就福利经济学强调经济(或物质)福利不同,新福利经济学主张更多使用偏好来表示效用概念,因此具有一定的主观色彩。而且,在新福利经济学中,帕累托标准及相关的边际条件得到普遍使用。新福利经济学的改进主要体现在:使用“序数效用论”、“无差异曲线”等方法,在微观经济学中对福利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丰富了旧福利经济学中对福利和效用的解释; 发展了“最适度原理”,认为交换的最适度条件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最有效进行配置,从而使产品最有效地生产出来所必需的条件; 提出了“社会福利函数”理论,主张把福利最大化放在最适度条件的选择上,不赞成补偿原理,认为福利最大化应该以个人自由为前提; 突出福利的主观和相对色彩,认为个人的收入与福利并无直接联系,而人的福利欲望也是无法满足的,否定收入均等化措施。福利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总体来说,福利经济学对现代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福利经济学对政府公共政策的决策,尤其是在社会福利领域的制度安排有明显的影响; 福利经济学对民主制度和政治过程的相关研究拓宽了人们对社会福利的认识; 福利经济学的发展推动了政府和学界对公平和效率关系的深入认识; 福利经济学的发展使得人们更日益重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质量与公平问题,认识到不同经济政策中存在的伦理难题。福利经济学对公共选择理论的影响: 通过社会计划在不同人群的利益之间的实现平衡; 政策推行过程中采用投票的方式实现公平; 对集体决策进行必要的评估。福利经济学对福利国家社会政策的影响: 对社会政策理念的影响; 对社会福利服务提供效率的认识; 社会保障政策与实践的启发。福利经济学对当代福利道德观念与实践的影响: 福利经济学对当代福利道德观念的影响; 福利经济学对当代社会福利的实践的影响。凯恩斯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自由放任经济学陷入困境(亚当斯密)凯恩斯经济学中的社会福利思想(总结)、三大规律“有效需求理论”:市场上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它是商品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相等时社会对商品的总需求。有效需求界定于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的交点,这个交点决定着实际的就业量失业的原因就是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包括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两方面,消费需求不足是由于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引起的,而投资需求不足是由于资本边际效率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造成。边际消费倾向规律:随着收入的增加,人们的消费虽然也会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及收入的增加多。这样,在整个收入中,用于消费的份额就会随着收入的递增而递减。(结论:随着收入的增长,消费需求相对来说会越来越不足,因而消费品部门的生产和就业都会受到阻碍。随着收入的增长,在收入和消费之间会造成一个越来越大的缺口,所以应该增加投资来填补这个缺口。)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投资越多,生产越多,资本家的利润率就越低,资本边际效率逐步下降。(结论:投资需求波动较大,刺激投资需求并使之保持稳定增长,是提高有效需求的更为重要的方面。)流动偏好规律:人们在心理上更喜欢以现金的形式来保存自己的一部分收入或财富。(结论:大量货币收入闲置于人们手中,不能及时充分地转化为储蓄和投资,因而直接压低了社会总需求的水平。为了促使人们放弃流动偏好,就需要提高利息率,而利息率的提高又使得资本边际效率相对更趋偏低,从而不利于社会需求的扩大。)凯恩斯主义社会福利思想的影响 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社会福利思想。客服经济危机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国家需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由国家直接进行投资或消费,以弥补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不足,这可以保持和提高社会有效需求的水平,从而保持充分就业水平,维护经济增长,最终提高国民收入; 通过实施累进税调节国民收入的思想。在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前提下,政府如果能够通过一定的政策修正国民收入的分配状况,使富有阶层的财富向贫困者阶层转移,那么就可能促进社会消费上升,从而刺激总需求; 以生产为导向、以实现充分就业为目的的福利价值取向。凯恩斯主义首先是一种经济理论,其根本目的是要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现象、原因和克服的对策,其福利思想只是其经济理论的附属品,是为其反危机的经济大目标服务的。以该理论为指导的社会福利思想和社会保障体系,属于有限责任的社会保障,强调个人责任,政府负担较轻;(对美国罗斯福新政的影响,罗斯福的社会保障理念是凯恩斯理论在社会保障领域的充分体现;凯恩斯主义以其政府干预和有限保障的理念,为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理论基础。)简述凯恩斯的福利思想的主要内容“有效需求理论”的提出:提出造成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规律,并对其分析诊断,指出主要得控制资本边际效率的降低,提出要由政府干预这个方面的经济。提出克服经济危机的对策(进行有效需求管理):必须摒弃经济自由主义和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采取政府干预和调节经济等一系列措施,扩大政府职能;摒弃传统的节约原则,设法提高消费倾向,以便扩大消费;增加投资,弥补由于消费需求不足所留下的缺口/设法提高资本边际效率或降低利息率,以便扩大投资;实行扩大财政开支、发行公债、推行赤字财政和增发货币的“半通货膨胀”政策,促使物价温和上涨,增加有效需求,刺激经济,达到并保持充分就业;扩大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福利国家产生的条件福利国家的出现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反法西斯的斗争中,为了更广泛地团结人民共同向奉行战争政策的纳粹主义进行斗争,当时的英国首相邱吉尔提出了用“福利国家”反对纳粹主义的“战争国家”的政治构想,以激励人民抗击法西斯德国的决心。如果说战争为福利国家制度的建立提供了一个契机,福利国家理论的积累和制度的设计则直接催生了福利国家制度。贝弗里奇报告:所揭示的福利理念及所勾画的福利国家蓝图,代表了现代社会福利制度普遍理性化的具体实践,为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它不仅为英国福利国家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也成为西欧福利国家制度建立的重要政策基础。它的福利理念:以社会福利制度的建设来完善国家的功能;把社会福利的发展看作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主要手段。蒂特马斯的社会福利观点是什么 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矛盾:所有由集体提供的服务都经过审慎的设计,以满足特定的由社会人定的服务需求。这些需求首先显示了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而生存的愿望。再者则显示了全社会为部分人的生存而伸出援助之手的美好期盼。因此,“需求”可以被看作是“社会性的”和“个人性的”。这二者相辅相成,并成为决定个人与整体持续存在的要素。 寻求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的动态平衡:社会所能提供给个人的服务是有限的,必须有一个明确的范围。而同时,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是相辅相成的,个人需求也具有“社会性”,个人需求也具有“个人性”,正如个人与社会不可分割一样。满足个人的需求,也同时是在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是,蒂特马斯满足个人需求的前提是明确界定社会所能和所应提供的服务。在蒂特马斯看来,满足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的机制包括社会服务、财政福利和职业福利三个方面。同时他还特别指出,不能将社会服务看作是财富从一个收入群体向另一个收入群体的转移,他认为那是危险的。财富转移只是一个外在的过程,而在这个外在的过程之下是对社会平等的追求。而保证社会服务的平等原则的措施是准确界定社会服务的范围。蒂特马斯所追求的平等也是有条件的,是在社会所能承担的范围内的平等,而不是理念上的空泛平等。国家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提供免费的福利,这是促进社会平等的基本手段。 对自由放任主义的批评:蒂特马斯对自由放任主义的理想的批判是中肯的而且切中要害。自由放任主义者将个人和社会简化了,人仅仅被看成是“经济人”,社会则被简化为单纯的经济活动。蒂特马斯认为当遇到那些非经济性因素时,市场就失去了它的作用,此时,私营经济几乎没有什么贡献。 看重国家福利的作用:蒂特马斯非常看重国家福利在工业社会中的作用,他指出,现代工业社会需要建立一套系统而有效的国家福利体系。建立国家福利制度有助于帮助人们克服利己主义,发展利他主义。国家对市场的干预和由国家为人民提供福利是对工业社会经济与社会变迁过程的适应和积极回应。因此,蒂特马斯认为,政府不仅应该提供国家福利,而且应该提供普及性而非剩余性的社会福利。总的来说,蒂特马斯对市场的态度是极为不信任的,对于市场在创造财富方面的作用也是少有肯定的。他指出,如果没有再分配,经济的增长并不能自然而然地带来社会的进步。在市场经济之外,社会福利在社会整体进步中发挥着其他社会因素无法取代的作用。“福利国家”的最终理想是通过社会政策重构社会关系,包括国家与人民的关系以及不同阶级、种族、年龄等群体的关系,实现公平与平等。国家必须通过财政政策、社会政策、职业福利,调节和纠正市场的失误,才能实现社会的平等与公平。蒂特马斯的主要贡献 以社会行政为主题的广泛观点,对社会政策的学科化起了重大作用; 对社会科学中价值观的强调,突出了社会福利理论研究中的价值观问题的重要性,揭示了社会福利作为一种利他主义行为的意义; 强调实证研究的重要性,为社会福利研究的学科建设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毫无保留的全盘接受费边社的价值观念和立场,阐述了社会民主主义思想在社会福利研究中核心价值,将社会民主主义的福利思想系统化和理论化。公民权利有什么资格、什么是公民权利马歇尔按照社会发展历史将公民权利划分为三种:即民事权利、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从构成公民权利的三个部分的情况来看,公民权利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它是对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关系,以及个人自由的条件的阐述。在马歇尔看来,公民权利首先是和个人自由相联系的概念。民事权利的元素保证了每一个公民都能够有充分的自由来处理个人事务。而自由作为民事要素要能够发挥作用,必须要有平等的政治权利来保障公民有机会、有条件参与到与他的生活直接的或间接的关联着的政治事务中去;要对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不仅对自己、也要对他人或所有社会成员负责,并通过参与政治事务而不断发展和扩大自己的政治权利。而社会权利则是保障性的权利,它关系到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幸福,实现社会福祉的障碍能否消除,以及由民事权和政治权所规定的个人权利能否实现的问题。社会权利的实施,最终为公民权利的实现扫清障碍,并使公民权利的其他元素真正能够发挥作用。在这个意义上社会权利作为社会福利权,它将社会福利的元素作为具有社会战略意义的要素确定下来。没有社会权利或社会福利的公民权利,将是不完整的公民权利。发达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发达社会主义的目标是什么南斯拉夫模式与苏联模式的区别与联系比较苏联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与南斯拉夫“自治社会主义”理论异同“新自由主义”的含义、新在哪里、是否是一种复兴的自由主义(时间)“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在英国再度兴起的自由主义思潮。它的“新”在于对古典自由主义所强调的政治上的个人自主、经济上的自由放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正,从理论上论证了国家或政府在维护个人需求、保障社会经济秩序方面的必要作用。新自由主义的哲学理念 个人主义的价值观; 反功利主义的个人权利论; 对经济不平等的而辩护;(看下如何辩护) 必须限制国家的作用。新自由主义四个人物的比较(哈耶克、弗里德曼、罗尔斯、诺齐克)哈耶克的社会福利观念: 有限度的保障与绝对的保障。哈耶克认为保障有两种,一种是有限度的保障,它是大家都能够获得的,因而,不是什么特权,而是人们可以期望的正当目标。另一种是绝对的保障,在自由社会里,这种绝对的保障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得到,也不应该把它当作特权给予任何人。 必须限制政府在社会福利领域中的作用方式。弗里德曼的社会福利观: 失业与通胀的不可替代论; 负所得税的主张:负所得税强调的是与已经通行的所得税之间在概念上和方法上的一致性其基本含义是:划定一条收入线,收入高于这条线的人,高出部分按照一定比例向政府交税;低于这条线的人,差额部分按一定比例从政府得到补贴。根据这种负所得税的设想,对一个家庭有两种衡量标准:一是收支平衡的收入标准,另一个是确保的最低收入标准。 教育凭单计划:在教育领域,弗里德曼虽然没有完全否认政府对教育应该承担责任,但是也极力推动在教育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给家长以选择自由,为此他提出了教育的凭单计划。这是一种既能够保证父母享有更大的选择自由,又能保持现有的财政来源的简单、可行的办法。罗尔斯的正义论与平等主义的福利观: 正义论的基本前提:罗尔斯讨论的是正义问题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的权利和义务决定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的划分方式的问题,是构成社会基本结构的主要制度的正义问题。 公平的正义及其形成的前提条件:在选择大家能够一致同意的正义原则时,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即每个参与者都可以提出任何他认为大家有可能采纳的原则,没有任何人可以对他人拥有的这种自由施加限制。所以,罗尔斯称自己的正义论为公平的正义。 自由的原则和差别原则:他对这两个原则的首次陈述是:第一个原则:每个人对于他人所拥有的做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该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个原则: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该这样安排,一是这种不平等应该对每个人都是有利的;二是这种不平等是依附于地位和职务,这些地位和职务应该是向所有人开放的。 平等主义的福利观:罗尔斯认为,差别原则包含有强烈的平均主义观念,即分配的不平等是为了增进所有人的利益,任何人都只有在能够增进整个社会的利益特别是境况最差者的利益的前提下,才被允许占有较多的利益,否则就应该采取平均主义的分配。在这里,他认为,按照差别原则建立起来的机会均等原则不会导致精英统治。诺齐克的政治哲学与社会福利观: 关于个人权利的理论:诺齐克强调了个人权利的不可侵犯性,把重点放在了个人对自我的权利上。首先,每个人都是自己的身体的所有者,只有自己有权支配自己的身体。另外,他还坚持个人的财产权也同样是不可侵犯的,个人对自己拥有的财产的权利同个人对自己的身体的权利同等重要。 拥有正义论:诺齐克将分配正义的问题转变为拥有正义问题,并提出了三个原则来处理拥有的正义问题:其一,一个人在符合有关获取正义原则的条件下获得的东西,则他有权利拥有这些东西。其二,一个人在符合有关转让的正义原则的条件下获得的东西,则他有权利拥有这些东西。其三,除了重复运用上面两条原则外,没有人有权利拥有任何东西。负所得税的主张如何界定弗里德曼主张实行负所得税制度。基本含义:设定一条收支平衡线,如果劳动收入高于这条线,高出部分按照所得税率缴纳所得税。如果劳动收入低于这条线,就得到补贴。补贴按照差额乘以所得税率来计算。由于用所得税率来调节,被称为纳税补贴。负所得税的实质是鼓励劳动,保证人们在收支平衡线以下的劳动收入不会被国家全部征收。为了鼓励就业,设定收支平衡的标准比生活保障最低线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的观点: 作为交换科学的政治经济学; 自愿交换关系与非自愿交换关系; 用交换科学的观点研究政治过程; 用经济人的动机推动公共利益。罗尔斯和诺齐克关于自由国家观点的比较罗尔斯正义论(自由的原则和差别的原则)罗尔斯认为完全公平的条件下,制定的分配原则就是正义的,否则就是不正义的。所以他把正义叫做公平的正义(justasfairness),意思是正义要符合公平。人们从完全自由平等的条件下规定什么叫正义。首先,人们是无知的。就是人们不了解自己有什么优势,这样他在规定正义的时候,就被迫从弱者的角度考虑什么叫正义,以免一旦他是弱者,他就会因为这种规定而吃亏。其次,人们互相没有组成派别。人们根据如何对自己有利,就如何制定规则。如果组成派别,就可能通过派别的力量来欺压别人。所以没有派别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公平。再次,人们的都有保守的心理,也就是追求对自己更保险的规则。罗尔斯把这种现象叫做maximin,意思是最大的最小。他是英文最大和最小组合的。最大是maximum,最小是minimum。Maximin意思是说,人们在选择的时候要考虑到最坏的情况,在各种方案里面,选择风险最小,而不选择利益最大的方案。由于人们追求保险,所以在制定规则,也就是什么是正义的时候,就从自己是弱者的角度来考虑,而不是贸然从自己是强者的角度来考虑。也就是人们从弱者的角度考虑的时候,才能更符合正义。总结起来,罗尔斯的社会正义论,实际是说,人们从弱者的角度考虑社会分配规则,同时这种规则所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责任,能保证让别人接受,同时自己也能接受。也就是完全符合换位思考的要求,也符合将心比心的要求。无知之幕:意思就是在人们商量给予一个社会或一个组织里的不同角色的成员的正当对待时,最理想的方式是把大家聚集到一个幕布下,约定好每一个人都不知道自己将会在走出这个幕布后将在社会/组织里处于什么样的角色,然后大家讨论针对某一个角色大家应该如何对待他,无论是市长还是清洁工。诺齐克与罗尔斯自由对比新右派概念新右派就是经济自由主义和政治保守主义思想的集合,其中前者承袭古典自由主义思想,把个人自由、市场机制和法制看作是实现社会经济目标的核心要素,并力图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恢复自由主义的传统,因而被称为新自由主义或新自由派;而后者则更注重传统、社会整合、国家权威和爱国主义的价值,并力图通过恢复这些传统价值来避免社会秩序的混乱和无政府主义,因而被称为新保守主义或新保守派。全球化对社会福利发展的积极影响 经济的繁荣为保障人们生活的安全提供了物质基础; 全球化激发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对社会福利问题的关注,并使这一问题变成了各国政府必须考虑的政治、道德议题并上升为全球性的话语,进入到社会政治领域; 全球化的发展对克服市场封闭的低效率和政治腐败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全球化对社会福利发展的消极影响 在资本自由流动和贸易自由化的全球化过程中,全球化的成功总是以牺牲人民的福利为前提; 全球化是一个贫困与富裕、无权与强权的两极化过程; 全球化在将不同民族、国家和地区联系为一个整体的同时,也在破坏着民族一国家和地方社会传统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福利网络; 全球化还使传统的国家治理模式失效,削弱了许多国家的政府履行其对人民承担福利责任的能力。社群主义概念社群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后产生的当代最有影响的西方政治思潮之一。社群主义的哲学基础是新集体主义。是认为个人及其自我最终是他或他所在的社群决定的。社群主义的主要观点 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权利 个人权利可分为积极的权利和消极的权利。所谓积极的权利是指个人对国家或集体的要求权。所谓消极的权利是指无须政府或集体的作为而获得的个人权利,他人也不得侵犯这些权利。 强国家理论:社群主义的国家理论是一种强国家理论。国家应该采取积极的政策来实现并发展社会的共同利益,只有提倡公共美德和利他主义的社会才是一个正义的社会,也只有积极作为的政府才能促进社会的福祉。“共同善”意义、如何实现共同善的理论:社群主义的福利哲学捍卫这样的福利观:善优先于权利,只有在承认共同善的首要性的前提下,人类生活才会有真正的幸福。理论意义:首先,个人生活在社群中,并从社群获得个人生活的目的和价值,形成社群的观念,并在参与共同的活动的过程中形成心理上的共生共存感;其次,共同善是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的有机结合,它倡导了一种由互相信任、合作和利他的原则支配着的道德价值观;再次,共同的善也是一种评价个人偏好的标准,它规定社群的生活方式,帮助公众形成善的观念,引导公众的偏好趋向于共同善;最后,共同善也是国家和社会的集体责任的确认,它赋予公民个人对生活的安全与保障的福利要求权,为社会福利的实施提供了法律和道德的依据。吉登斯的主要观点第三条道路”对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归结为三个方面 以新左派的面目出现,并通过一系列的创新思维将自己区别于老派的社会民主主义,同时又力图纠正新右派在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上极端的个人主义、放任自由主义的偏见,以恢复社会民主主义在政治思想上的感召力。 通过重构社会民主党或左派的选民基础或社会基础,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结构和阶级、阶层划分的变化,克服两极化的对立区分政治力量的偏见,争取中间力量,以扩大社会支持范围,从而将自己置于政治生活的中心地位。 以积极的思维思考国内的经济、政治和社会问题,用多元化的方法全面解决这些问题,用不同于主张国家干预和实施全面社会福利制度的老社会民主主义与笃信市场调节、强调个人本位的新自由主义的新思路去解决资本主义社会面临的全面而深刻的社会经济问题,从而克服西方社会变革中发生的各种矛盾,促进社会的团结和繁荣。评价:“第三条道路”的这一系列举措,不仅在欧洲和北美帮助社会民主党和工党在大选中获得了胜利,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西方社会民主理论实现了凤凰涅槃式的再生,对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在这一方面,吉登斯对“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建构,为当代的欧洲左派坚持其政治立场提供了知识基础,对西方社会福利思想在当代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重构国家政治框架(六点)看一下第三条道路则完全不同,它主张超越左与右的对立,用结构化的方式解决当代西方社会的问题。吉登斯提出了重构激进政治的六点框架。 修复被新自由主义用扭曲了的个人主义所破坏的社会团结的纽带,创造个人生活和集体生活重新组合的条件,为建设启发性团结的社会基础提供新的基础。 要将解放政治与生活政治区分开来,摆脱解放政治而发展生活政治。 以积极信任为基础,在社会反思性的普通话和不断提高的条件,摆脱将他们对立起来的左与右的争论,确立启发性政治的地位,用能动性政治去解决国家、社会和市场的关系,使三者各方面的积极性都能发挥出来。 发展对话民主,用它去解决现代民主制度的缺陷,对现行的自由民主进行更彻底的民主化。 改革福利国家,为建设积极的福利社会创造条件。 通过对话政治机制的建立来发挥社会中每一个人、每一个团体、每一种文化和每一个国家的作用,消除各个领域中普遍存在的暴力,建立全球性的世界主义秩序来解决人类事务中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福利国家的矛盾P308什么是积极的福利社会、吉登斯是如何论述的、为什么要倡导具体地讲,积极的福利社会首先是一个全面摆脱生产主义的社会。其次,积极的福利社会是一个把克服人为风险、鼓励人们发挥能动性当作实现人的生活幸福的首要条件的社会。再次,积极的福利社会也是强调责任和权利相统一、鼓励人们参与的社会。最后,积极的福利社会是一个积极解决”集体厄运“、促进全球的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总之,全球化时代的福利问题,应该靠各国人民、特别是穷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来解决,而不是靠单纯的现代化或者富国向穷国输出福利来解决。社会投资型国家的主要观点,体现在哪些方面社会投资型国家是吉登斯为了落实积极福利社会的理念而提出的政策导向和福利制度类型。社会投资型国家是一种社会政策,它主张社会福利投资的多元化和民主化。应该把对养老金的发放由过去的单纯由福利国家资金负担变成国家资金和私人资金相结合,通过多方面的投资来解决养老金不足问题。 在对待失业的问题上,充分就业的目标不应该被看作是用新自由主义的就业政策取代社会民主主义对劳动力市场的管制,但是,应该调整其中福利政策。 为了使人力资源的投资变成一种社会的行为,一方面政府应该为那些积极从事技术创新和创造就业机会的小型企业或自主创业者提供直接的支持,帮助他们创造风险投资或者通过调整福利制度;另一方面则要对公民实行终身教育,对人们进行特殊技能培训和认知与情感方面的教育,使他们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与社会环境。 政府应该鼓励家庭般亲密的工作环境政策,帮助人们在工作与家庭生活之间寻求和谐。 在消除贫困的行动上,要改变扶贫的方式,将那种营造安全网式的福利帮助用以社区为中心的方式取代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