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集团发展机遇与风险管理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17060367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银行集团发展机遇与风险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银行集团发展机遇与风险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银行集团发展机遇与风险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银行集团发展机遇与风险管理摘要:银行集团是商业银行综合经营的现实和必然选择,是一种适应混业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我国银行集团发展迎来好机遇,同时,银行集团也存在特有的风险,主要包括了扩张性资本金风险,投机性的市场风险,隐蔽性的关联交易风险,整体性的声誉风险,系统性的流动性风险。为了推进银行集团改革与发展,探讨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关键词:银行集团; 发展机遇;风险管理 引言随着20 世纪后期金融高科技日新月异和业务创新快速发展, 世界经济一体化促进了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 使国际金融界的竞争、风险和创新史无前例, 竞争的范围已从传统业务扩展到新兴业务; 竞争的空间从国内拓展到国外, 竞争的风险从单一发展到多样。这些客观形势迫使银行要实行银行集团, 发展适度规模经济, 加强实力以扩大自身的生存空间,增强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目前,我国大型银行的股权结构日益复杂,一些大型银行采取在海外层层设立控股公司,收购兼并海外金融机构,并通过控股公司整合现有的及拟收购的金融机构,从而形成实质上的银行集团。同时,银行集团控股的子公司不仅有银行类机构,还有投资公司、基金公司、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等。如中国银行集团、中国建设银行集团等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已涵盖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银行集团是21世纪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1,是一种适应混业经营的有效组织形式。根据银监会2008年2月颁布的银行并表监管指引(试行)的第二条理解,银行集团是指以商业银行为母公司,控制境内外子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非金融机构的一种集团公司 目前,我国还没有在法律上对银行集团进行定义,文中银行集团引用银监会2008年2月4日颁布的银行并表监管指引(试行)中第二条理解,是指实质上已经形成银行集团的机构,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设立的商业银行及其附属机构。附属机构是指由银行控制的境内外子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以及非金融机构,以及按本指引应当纳入并表范围的其他机构。银行集团是金融控股公司的一种模式,但核心业务与控股大股东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不同于非金融公司持股公司的形式。银行集团突出特点在于保持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业,同时,通过设立非银行机构,实现多元化经营,通过兼并扩张,实现规模经济,并通过脱离事业性机构,实现更纯粹商业化经营的道路;因而,银行集团具有股权杠杆效应、组织协同效应、防火墙效应、合理避税效应等特定的优势2。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银行集团发展与并购存在“双刃剑”效应,清醒地看到我国商业银行内控制度不健全,风险管理水平相对低的问题。银行集团在发展中机遇与风险扩大并存,需要关注其天然的缺陷与风险,通过内控制度的视角,分析,以提高银行集团在改革发展中风险意识与内控建设。一、银行集团发展机遇(一)银行集团与我国大企业集团的并步前行。党的十五大提出“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 “十五”计划纲要也明确了我国今后发展战略之一为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国际竞争,而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需要立体化的强有力资金投入和全方位的优质金融服务。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仍不发达,企业融资还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为辅助渠道。但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却没有哪一家国有银行能全部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因而,需要中国银行业发展大型银行集团,壮大自身资金实力和规模,以满足大集团、大企业巨额资金需求。同时,国内大企业海外投资、经营的发展与银行的跨国经营是密不可分的,在大企业集团发展到海外市场,收购海外资产,都需要国内银行跨国经营的保障,因此,大企业集团与银行集团具有天然的伙伴关系。可见,我国企业集团化需要我国银行集团化的金融支持,并成为其强有力的金融支柱。(二) 银行集团发展,具有规模经济效益, 增强银行业综合竞争力。目前,全球衡量银行的规模已从传统的以机构和人员数量实力, 转变为以银行资本实力、资产质量、风险控制及经营效益为指标来衡量, 即银行的竞争方式已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且,银行业是规模经济效应很强的行业, 随着银行传统业务的逐渐减少, 表外业务尤其是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业务的大量增加, 业务扩张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或很小,银行都具有规模扩张的冲动。面对国际银行业混合经营的趋势及国内其他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我国银行业必须进行集约化经营, 走银行集团化之路, 不断拓宽业务范围, 提高市场份额,增强创新能力, 扩充资本及资产实力,提高资本充足率和金融资产的效率, 才能在国际性商业银行的公平竞争占有一席之地。 (三) 银行集团发展具有优势互补,发挥协同效益。按照银行业发展规律,从原来存储机构发展到商业性银行机构,直到银行集团这一银行业最高发展阶段。银行发展的集团化具有优势互补, 发挥协同效益。具体表现为: (1) 地区性互补。由于我国银行业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 银行机构分布都是不均匀、不对等的。银行集团化后, 地区机构可互补,金融资源可得到优化配置。(2) 业务互补。在金融创新的激励下, 各家银行都在竭力推出稳步发展的新产品, 但是由于新产品开发费用高昂, 其他银行在不明底细的情况下也不敢贸然动用新产品。所以实行银行集团, 它可在业务运作上相互协调, 迅速发挥整体优势。(3) 可以互相利用对方的客户基础和经销渠道来达到扩大经销网络, 增加销售额的目的。(四) 银行集团化实现经营多元化和混业经营的需要。由于我国银行业金融电子化进程加快,表外业务迅速发展,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银行集团发展才能适应经营多元化形势。我国银行业实行集团化, 可以提高向高科技投资的能力, 提升金融电子化水平, 获取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同时, 由于我国银行业经营业务、经营范围和资产结构单一, 金融工具创新不足, 而国外银行业正越来越向经营多元化、产品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因此, 我国银行集团化后, 要在巩固传统业务的基础上, 加快拓展个人金融业务、中间业务、表外业务等, 实现银行经营业务的多元化, 并提升多元化经营管理水平。(五) 银行集团化能够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目前,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通过上市股份制改造后, 资产质量明显提升,历史风险大多消除。但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发生后,银行集团风险再次暴露,银行风险风生再起。对此,我国银行业必须实行集团化, 以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 避免破产倒闭, 保持金融体系及社会的稳定。二、银行集团发展中存在风险银行集团化发展是我国银行的一种资产型战略联盟,即以产权(资产)为纽带并遵循公司治理制度的安排,多数以控股、参股、合资的关系存在,是一种母公司是银行的控股公司形式,而不是非资产型战略联盟3。这种以产权或资产为纽带的集团公司具有规模效应和整合效应,对提高银行综合经营和综合竞争力具有积极意义,是我国银行发展的一次大机遇。但是,集团复杂的内部关系(内部往来、内部交易、业务合作)将大大增加母公司的潜在风险,具体表现为:银行集团的资本联合,导致虚增资本金风险;集团内部多种委托代理关系,在信息不对称下产生高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集团内部交易与利益输送带来关联交易风险和流动性风险;集团业务相关性与品牌统一性带来传染风险和声誉风险。1、扩张性的资本金风险银行集团内部控制的核心是资本控制,即银行集团以股权投资所形成的股权关系为控制依据,目的在于从控股的子公司中获取资本收益,组合投资分散风险等,有利于集团整体利益、长远发展和组合效益的多种利益3。然后,这种资本纽带往往带来资本重复计算与多重财务杠杆风险。资本重复计算表现为银行集团母公司的权益资本或债务资本可以拨付给子公司,形成子公司的资本金,子公司又可以对集团其他成员投资入股,从而出现一笔外部的资本金在集团内部多次重复计算的问题,产生资本金虚增现象4;多重财务杠杆风险,是在重复的资本金和金融企业高负债下形成多重财务杠杆4,而大家知道,财务杠杆具有“双刃剑”效应,如果总体资产收益率为正时,可获得更高收益,但资产收益率为负时,就会出现更大的损失。因而,银行集团的扩张性资本金问题,不仅潜在同一笔资本金用于抵御多家公司的风险,削弱了银行集团抵御整体风险的最后保障;而且一旦出现财务杠杆负效应时的经营风险时,极易诱发公司出现多米诺骨牌式的系统性危机。2、投机性的市场风险银行集团对子公司都具有严格内部控制,但由于集团的趋利性或者集团与子公司及操作者间存在多重委托代理关系,极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出现子公司报喜不报忧的道德风险,或者出现集团在高盈利性诱导下,放松了内控,导致操作者越权违规操作,这不止是简单的操作风险,更恐怕的是暴发性市场风险。正如巴林银行的倒闭中,据里森自述说,集团在报喜下,放松对自己的监管,是自己走向“88888”隐瞒损失的深渊;同样,法国兴业银行与巴林银行如出一辙,交易员通过破解电子系统密码,制造虚假交易与真实交易进行对冲,回避了电子系统的非现场监管,直到投机性市场风险暴发,带来了法国兴业银行70多亿美元的损失。这两则案例充分说明,在集团控制下的证券公司、投资公司或期货公司从事金融市场或衍生品的投机性活动,一旦内控失效时,就可能出现市场风险的大暴露,那时银行集团将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3、隐蔽性的关联交易风险银行集团以资本为内部控制,一方面可以通过内部关联交易,实现组织协同效应和规避税负的效应,另一方面也潜在隐蔽性的关联交易风险。银行集团关联交易主要表现为集团成员之间相互提供资金划拨、相互担保(抵押)、集团内部转移定价等资金融通投资行为。由于内部交易,往往母子公司风险审查可能不完全遵照银行内部规范操作程序来进行,一旦出现不良资产(呆帐)时,出于集团整体声誉和利益的原因,不仅不愿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追索债权,而且还无法正常停止对关联公司的融资支持。如果集团母子公司关联交易数额大,一旦信息披露出来,这种脆弱的债务链发生断裂,将对银行集团造成巨大的冲击。因而,内部关联交易隐蔽的和积聚的风险,不可忽视,它可能引发集团系统性支付危机,甚至因整体流动性危机而破产倒闭。4、整体性的声誉风险银行集团统一金融名称及名牌,在规模效应良好促进下,往往会受到好评,因而,银行集团及其控股子公司都使用统一品牌,以充分发挥统一品牌的市场扩张效应。但是,统一品牌也可能产生负效应,在某一子公司出现风险问题时,投资者或银行消费者往往将母子公司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负面的声誉极易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将风险扩大和传播,使整个集团流动性资金的紧张,甚至整体支付危机,从而导致公司整体经营的大起大落和流动性危机。5、系统性的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银行集团最危险的风险,也是表现为银行集团整体财务失控而产生连锁性系统性风险,是集团风险控制的重中之重。由于无论是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和信贷风险,还是风险集中与传染风险、利益冲突风险及内部交易与关联交易引发的风险,最终都会反映在集团的流动性风险上5。如前段所述的传染风险,当集团中的一家分支机构倒闭,不仅会使整个金融集团、与其有业务往来的金融机构甚至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不足,可能产生系统性风险;或者当内部关联交易,使财务风险与各种经营风险交织在一起,一旦某种经营风险暴露后,可能引起集团金融风险的大规模爆发。因而,从内部控制上看,系统性流动性风险的预测与控制,是银行集团内部风险控制的重中之重。三、银行集团风险的特点银行集团的特有风险和整体性风险与一般经营风险相比,具有以下的危害性特征:1、传染性由于银行集团整体名牌、内部关联交易和资金相互支持,使得集团整体利益扩张化。但是,也正是这些关系,使集团的母子公司间经营上相互依赖,一旦某个公司出现大经营风险,极易传染到其他公司和集团,使集团风险控制和处理更为复杂化。2、高杠杆性银行是高负债经营机构,一般资产负债率都在90%以上。由于银行集团的资本金重复计算,就在虚增的资本金和高负债率下,形成多重财务杠杆,这种高杠杆性产生放大的整体性风险。3、隐蔽性由于银行集团错综复杂的组织结构和庞大的内部交易,内部控制中的委托代理关系多,母子公司及公司与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往往产生的经营风险被隐蔽起来,内外监管不容易觉察,一旦发现了可能已经形成大风险的暴露,隐蔽性风险特征也伴随着暴发性。4、暴发性银行集团整体风险的传染性、高杠杆性和隐蔽性的特征,导致了集团风险一旦出现了资本金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声誉风险时,就会出现集团大损失与危机,甚至破产,正如法国兴业银行的市场风险暴发,使其损失70多亿美元。四、把握机遇,强化内部控制,监控集团风险银行集团的特有风险和整体风险的上述特征,使银行监管和内控更加有难度。要监控好银行集团风险,除了外部监管外,强化集团内部控制才是风险监管的基石;也只有形成了严格的内部控制,外部监管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一)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科学的考评和授权制度。银行集团及其控股子公司都必须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建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权力制衡制度,真正发挥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建立董事会管理层内部控制制度考评制度,董事会对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负有最终责任,将董事会管理层的薪酬水平和内控考评结果挂钩6,以促进集团母子公司必须按照商业银行法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建立起内控机构和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尽可能地减少管理层级和管理半径,实现扁平化管理,减少委托代理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和隐蔽性风险;建立科学的授权和转授权制度,明确集团内部各法人主体乃至基层单元的责权利。(二)建立健全专门的风险监控组织,构建一套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银行集团的董事会下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保证董事会决策中风险识别、评估及处置;在监事会下设立审计稽核委员会,保证独立地审查董事会和总经理的行为。为了控制好银行集团混业经营中的风险,在风险管理委员会和审计稽核委员会下面,都要按业务功能设立银行风险部、证券投资风险部、保险风险部,分别管理与控制各个子公司的金融风险7。此外,构建一套有效的风险管理系统,银行集团必须建立严密、严格、有效率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审计稽核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加强集团整体和各金融子公司的内部控制;通过健全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大额交易限额制度,规范内部关联交易运作和披露制度,保证预防性风险管理体系有效运作。(三)加强资本充足性管理制度,控制资本金风险。资本金是银行集团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资本充足性管理不能只满足于外部监管的需要,而要根据银行集团自身类型与风险状态制定资本充足性标准。由于集团存在的重复计算资本金,虚增资本金应该如何扣减,这需要银行集团本着谨慎性经营原则主动进行相应抵扣。此外,按照高财务杠杆的结果,在经营良好业绩下,应该更好地进行计提盈余公积,计提资本损失准备金。在资本充足率的分母分析中,要认真核算风险资产,查清内部交易风险和市场风险,避免隐瞒风险,少报风险资产。(四)建立完备的内部交易制度和“防火墙”制度,加强关联交易的风险控制。银行集团在公司章程和集团规章中明确内部交易制度,要界定清晰内部交易,规范内部交易的审批,制定好内部交易规则,做好内部关联交易的披露,并接受主动配合外部监管。在操作上,保持岗位责任制和责任分离制度,做到不同业务或同一业务的不同环节由不同的人员负责办理,以确保相互的业务监督牵制。在信息披露上,通过对集团结构和集团法人的层次提出要求,增加内部交易的透明度;要求金融集团披露自己的组织和重大的内部交易,特别是那些将对集团财务健康带来不利影响的内部交易,并监管这些内部交易的规模和水平。还有应要求母公司在子公司之间设立“防火墙”制度,这种制度包括子公司尽可能分业经营;对不良的关联交易予以严格限制,如内部贷款给证券期货投资;对超过一定金额的关联交易,必须经监管部门专门审查等。(五)做好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压力测试和并表监管,及时发现潜在传染性风险。银行集团的市场风险与流动性风险是日常性风险管理,银行集团的风险管理委员会应当经常性进行评估和风险压力测试,以确保银行资本充足水平,覆盖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在当前银行风险管理中,尤其要重视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压力测试,帮助我们早期发现潜在的流动性缺陷和潜在的导致传播性风险的源头,以提高流动性管理能力。此外,按照银监会并表监管的要求,对于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等风险,如果风险影响程度大,则纳入并表监管。(六)设立集团的援助机制。银行集团应成为其附属银行的“力量源泉”,随时准备在子公司遇到支付危机的时候,提供援助性营运资金,这样可切断风险的传染性,有利于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8。参考文献:1任建军,集团化:21世纪中国银行业发展的战略选择J,财经科学,2002(2):35-382夏斌等,金融控股公司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3陈杰,唐天宝,金融控股集团的内部控制M,海南金融,2006,(7):51-544蓝海林,中国企业集团概念的演化:背离与回归J,管理学报2007(3):308-3115夏斌,金融控股公司五大宏观风险N,北京:国际金融报,2002-11-06(4).6余海丰,金融控股集团的内部风险控制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43-45.7 姜爱林,陈海秋,金融控股公司:原则、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综述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8-43.8 孔令学,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探析J, 济南金融,2007, (1):26-2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