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教程课件1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8096282 上传时间:2022-11-07 格式:PPT 页数:119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保障教程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社会保障教程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社会保障教程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学院 马凌基 础 篇w第一章 社会保障概述w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w第三章 社会保障理论基础w第四章 社会保障基金w第五章 社会保障立法与管理制度篇第六章 养老社会保险第七章 医疗社会保险第八章 失业社会保险第九章 工伤社会保险第十章 生育社会保险第十一章 社会救助第十二章 社会福利第十三章 其他社会保障第一章 社会保障概述w 第一节 社会保障概念与体系w 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目标、功能、特征、原则w 第三节 社会保障的模式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概念与体系一、社会保障概念 社会保障的英文为“Social Security”,源于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案(Social Security Act)。1944 年国际劳工组织大会费城宣言正式采纳这一名词。由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因素,各国对社会保障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日本认为社会保障是对国民的收入保障 英国认为社会保障是保护个人及家庭的公共福利计划 美国认为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全网 德国认为社会保障是保证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的机制 联合国认为社会保障是基本人权 保证社会公正和社会安全的机制,是为因生病、残疾、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或遭受意外而不能参与市场竞争者及其家人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其目的是通过保障使之重新获得参与竞争的机会。德国:社会保障是以国家为主体的保护个人及家庭的公共福利计划,是公民由于特定的原因导致收入中断或减少,或具有某种需要时,给予其本人及家庭的国家经济保障。认为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全网。社会保障是根据政府法规建立的,可以避免人们由于年老、疾病、失业、伤残等原因中断或丧失劳动能力而带来生活困难,并为人们提供因结婚、生育和死亡带来的特殊开支以及抚育子女的家庭津贴的保障体系。认为社会保障是对国民的收入保障。在国民生活中出现收入中断或永久丧失时,国家为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的收入而制定的综合的措施或制度。w 社会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措施向其成员提供的用以抵御因疾病、生育、工伤、失业、年老和死亡而丧失收入或收入锐减引起的经济和社会灾难的保护,医疗保险的提供,及有子女家庭补贴的提供。国际劳工组织总部大楼国际劳工组织:国际劳工组织:社会保障概念w 我国对社会保障的定义 社会保障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予以保障的一系列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1)社会保障必须有健全的法律体系为基础;(2)实施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是国家;(3)社会保障保障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4)社会保障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活需要;(5)社会保障是调节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二、社会保障体系 P89社会保障体系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对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和提供福利服务时所采取的相互独立而相互联系的各项社会保障子项目的总和。社会保障体系一般包括:w 社会保险w 社会救助w 社会福利w 社会优抚w 社会互助社会保险w 社会保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对劳动者在遇到生老病死、伤残、失业等风险时,给予补偿和帮助的制度。w 帮助形式包括:现金补助,如养老金;实物补助,如药品;社会服务,如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w 社会保险体系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项目。w 社会保险的含义:(1)遭受风险的原因是在职业过程中丧失劳动能力或工作机会;(2)保障对象是全体劳动者;(3)权利与义务相对应;(4)保证基本生活水平;(5)支付期限为丧失劳动能力或失业期间。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P155-157保险性质不同;保险对象不同;实施方式不同;保险关系建立依据不同;保障水平不同;保费计算方法不同;保险金给付标准不同;保险费承担者不同;经营主体不同;经营目的不同。社会救助w 社会救助(Social Assistance)即社会救济,是国家和社会对公民在生活困难时为维持其最低生活水平而提供的援助,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w 其含义:(1)社会救助是公民享受的权利,是国家和社会应尽的义务;(2)社会救助主要针对公民因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时发挥作用;(3)社会救助的对象为城乡贫困人员;(4)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保障;(5)资金来源于财政拨款,或通过税收减免进行间接补助;(6)救济期限通常为临时的短期补助w 社会救助的特点:即权利义务的单向性;资金来源的单一性;对付贫困的应急性;享受对象的特殊性;保障获取的自愿性。社会福利w 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是国家、社会向全体成员提供的,以提高保障水平为目标的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含义包括:(1)公共性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创建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的物质和文化环境,以及提供各种社会性津贴保护性福利措施。前者包括各种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娱乐、市政建设,后者包括家庭补充津贴、教育津贴、住宅津贴等。(2)特殊人群福利。是指政府和社会向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社会中需要关怀的人群,提供必要的社会援助,以提高其生活水平和自立能力。主要包括老人福利、妇女福利、儿童福利、青少年福利、残疾人福利。w 从发展趋势来看,社会福利呈现这样几个特点:w 一是保障对象全民化。社会福利是全民性的保障事业,虽然社会成员享受的福利项目或水平存在差异,但从总体上看,社会福利的享受者是全体社会成员。只要符合享受社会福利待遇条件的社会成员,就有权利享受社会福利待遇。w 二是举办主体多元化。社会福利既包括政府举办的国民教育福利、住房福利等,也有企业举办的职业福利,也有民间举办的社区福利和慈善福利事业,还有民办公助的社会福利等。这样可以动员包括政府在内的全社会资源用于增进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w 三是福利服务化。社会福利与其他保障项目比较,其突出表现在服务化上。除各种福利性补贴外,社会福利还非常重视通过各种社会福利机构、社会福利设施以及专职和志愿人员,向社会成员提供全面的福利服务。社会优抚w 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按照规定对法定的优抚对象提供确保一定生活水平的资金和服务的带有褒扬和优待抚恤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w 其优抚对象包括:现役军人,退伍、复员、转业军人,军队离退休干部,现役军人家属,烈士家属,牺牲、病故军人家属,革命伤残军人和其他特殊对象。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支付待遇比较高,体现权利与义务、贡献与分配对等的原则。社会互助w 社会互助是指在政府鼓励和支持下,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自愿组织和参与的扶弱济困活动。其具有自愿和非盈利的特征。其资金来源于社会捐赠和成员自愿交费,政府往往从税收上给予支持。主要形式包括:工会、妇联等群众团体组织的群众性互助互济;民间公益事业团体组织的慈善救助;城乡居民自发组织的各种形式的互助组织等。第二节 社会保障的目标、功能、特征、原则一、社会保障的目标帮助国民摆脱生存危机不断改善和增进国民福利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二、社会保障的功能w 是弥补市场缺陷的一种手段w 是劳动力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保证机制w 是经济发展的调节器w 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一)社会保障的社会性功能社会补偿功能社会稳定功能社会公平功能(二)社会保障的经济性功能调节投融资功能平衡需求功能国民收入再分配功能保护和配置劳动力功能三、社会保障的特征w 保证性:保证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定w 普遍性:社会成员之间不存在有无的问题w 公平性:社会成员获得社会保障的机会均等w 鼓励性:鼓励社会成员为社会多做贡献w 互济性:通过收入再分配体现成员之间的互助共济w 储存性:通过事先储备社会保障基金保证社会保障发挥功能四、社会保障的原则1、福利原则 使每个人都体面地过真正人的生活,保证其营养、衣着、住所和获得个人自由和进步的机会。2、普遍性原则 社会保障要包括全体社会成员,机会是均等的,人人有权,但并非人人有份。普遍性需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3、适度原则 所谓适度,就是法律规定的社会保障项目、标准与国家、社会及公民个人所能提供的财力、物力相适应。4、权利与义务相结合原则 社会保障要求人人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尽其应尽的义务。5、公平优先,效率相结合的原则 社会保障是保证社会成员有安全感的稳定机制,其首先要求体现社会公平,否则就失去其本来意义。同时,也应考虑效率,要有激励机制。社会保障水平适度的测算 P76w 社会保障水平(S)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通常用社会保障总支出 占GDP的比重来衡量。W:工资等收入总额 Q:社会保障负担比重系数 H:劳动生产要素分配比例系数由此可测算社会保障水平的上下限。HQGWWSGSSaaaS第三节 社会保障的模式以筹资方式为标准 P93社会保险型国家福利型国家保障型强制储蓄型以国家类型为标准联邦德国模式福利国家模式计划经济国家模式东南亚模式社会保险型1、以面向劳动者建立各项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以其他救助或福利性政策为补充,构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完备的社会安全网。2、基金来源多元化:责任共担,个人与雇主投保+国家资助。个人和企业缴费是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来源。3、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给付以缴费为基础。待遇给付标准与劳动者个人收入和缴费相联系,强调公平与效率兼顾。基本覆盖全体从业成员。4、完全社会统筹:无个人账户。互济互助,共担风险。5、基金筹集方式:现收现付。6、强制实施:社会保险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并由国家设立专门的机构进行管理。该模式起源于德国,是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采用的典型模式。国家福利型1、覆盖面宽,实行全民保障与全面保障,待遇水平 高,保障项目齐全,强调社会公平,国家为直接责 任主体。2、社会保障内容十分广泛,一般包括“从摇篮到坟墓”的 一切保障。3、保障基金主要来自于国家税收,福利开支基本上由 政府与企业负担,实行劫富济贫与多缴多保相结合 (基本金+补充金)的政策。4、目的是维持社会成员一定标准的生活质量。5、社会保险的管理工作由国家设立统一机构负责。该模式起源于英国,后流行于北欧,以瑞典为典型。国家保障型1、保险对象是全体公民。2、社会保险待遇偏高(退休金占工资的70%以上)。3、保险支出由政府和企业负担。保险待遇不与缴费多 少相关联,而与劳动贡献挂钩。4、各级工会组织代表国家政权机构管理社会保障事宜。该模式起源于前苏联,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东欧多采用,中国也曾采用。强制储蓄型1、强制储蓄,保险费用由雇主和雇员负担,政府基本 上不予财政补贴。2、公积金采取完全积累制,全部存入个人账户。3、政府成立中央公积金局统一管理与运营全国的公积 金,并保证其增值。4、功能广泛、运作灵活。5、不存在收入再分配。该模式主要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实行。第一章考核要求 识记: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保障水平领会:1、社会保障的基本涵义。2、社会保障体系的内容。3、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4、社会保障的特征。5、社会保障的功能。6、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7、社会保障水平综合应用:分析社会保障各种模式的特征及优缺点。习 题单选题:1.社会保障制度旨在满足人们什么水平的生活需要()A小康生活需要 B基本生活需要 C富裕生活需要 D现代化生活需要2.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依据是什么()A国家立法 B企业和个人的自觉性C思想教育多选题:1.社会保障涉及()学科。A.经济学 B.管理学 C.社会学 D.政治学 E.法学 2.社会保障水平等于()A.社会保障支出总额与工资等收入总额的比重 B.社会保障支出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C.社会保障负担比重系数与劳动生产要素分配比例系数的乘积 D.工资等收入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名词解释: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保障水平简答题:1、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有哪些?2、试述社会保障的模式及其特征,并列举代表国家。第二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w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产生与演变w 第二节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w 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产生与演变 现代社会保障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它的形成也离不开它的史前发展。社会保障发展到资本主义,经历了氏族保障、主从保障和家庭保障的过程。这些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出现过现代社会保障的雏形:w 国家的救济保障w 社会上的慈善救济和互助保障第二节 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现代社会保障产生的条件w 社会保障的经济条件 (1)生产社会化使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遭到的风险事故增加;(2)生产社会化所引起的家庭结构变化;(3)市场经济发展的周期性规律。w 社会保障的社会条件 无产阶级长期斗争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w 社会保障思想理论 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w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萌芽的标志是英国实行的济贫法。u1601年,伊丽莎白 济贫法 就业保障(强迫劳动)+财政补贴(福利救济)济贫法以贫民和孤儿为救助对象,它建立在新教教义伦理基础上,强调慈善与矫治相结合,不承认救济事业是一种社会义务和责任。二、现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u形成阶段自1834年新济贫法开始一直持续到20世纪30年代。u新济贫法仍属于社会救济但确立了国家承担最后责任的原则。强调社会救助是公民一项权利;国家和社会对公民实施救助是其应尽的义务;要求经过专门训练的社会工作人员从事。w 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产生以19 世纪80年代德国出台了一系列社会保险法案为建立标志。w 1883年德国颁布疾病社会保险法w 出台的原因:调和劳资关系,加强对外扩张;工人运动的发展;新历史学派的主张。w 特点:一是强调劳动的重要性,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受宪法保护。二是保障对象是劳动者。三是强调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但并非完全对等。四是强调国家立法强制实施,体现法律的强制性。三、现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w 以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为标志。w 罗斯福总统的社会保障思想:(1)社会保障是一项重大社会政策。(2)把以“普遍福利”为核心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美国建国方略。(3)社会保障实施的初期,具体项目包括失业补贴、老年补助、母亲补助、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安全、生活保障、社会保险”是走上社会保障道路第一站的三大任务。(4)实行“以工代赈”的现代社会救助;实行以地方管理为主的失业社会保险;实行带强制性的多层次老年社会保险。(5)社会保险必需促进自我保障意识的建立,即保险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6)社会保障项目必须逐步展开,不能一哄而上。四、社会保障制度的成熟阶段w 以二战后全面实行普遍福利政策为标志。w 1942年社会保险和联合服务报告书,即贝弗里奇报告:(1)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即所有参加保障的人按统一标准缴纳保险税,支付同等数额的保险金;(2)政府统一管理保障项目的原则,由国民收入再分配来实施社会保障;(3)应为被保险人提供稳定可靠的基本生活保障,而无需其他救济和资助;(4)社会保障范围以全民为对象,保障项目要涉及生活必需的各方面,享受救济津贴的时期以需要为标准,不受其他条件的限制。w 1952年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是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国际化的重要标志。五、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阶段w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出现“福利国家危机”。w 表现为:第一,国家财政负担过重。第二,高税收影响了资本投资的积极性和高收入者的储蓄愿望或资本外溢,最终影响经济的发展。第三,福利费的扩张,扩大了劳动成本,使一国的国际竞争力下降。第四,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反过来促使物价上涨,影响了劳动群众的生活。第五,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工作效率低下。w 调整措施:(1)增收节支;(2)“私营化”和“资本化”。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w政治、经济和社会诸多因素决定了社会保障不可逆转w影响社会保障发展的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老龄化愈加严重 大规模失业现象仍存在 妇女和儿童问题突出 教育问题 社会保障及有关部门就业者众多 w 问题:高福利、高标准、高税收、高财政赤字、低经济增长w 发展趋向:(一)增源节支措施(二)部分社会保障项目的私有化(三)改变基金的财务机制 现收现付制部分积累制(四)重视多层次的保险体系 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阶段(一)初创阶段(1949年-1957年)(二)调整完善阶段(1958年-1966年)(三)遭受破坏时期(1966年-1978年)(四)改革阶段(1978年-1990年)(五)创新阶段(1990年至今)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一)社会保障制度转变的背景 经济结构多元化 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 社会劳动力流动加大 企业公平竞争问题 收入公平分配问题 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 (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初步探索(1984-1993)w 社会保障改革定位在服从企业改革需要上w 改革的内容:从城镇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入手,实行社会统筹;1986年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农村从1992年开始探索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社会救助开始走向科学化w 改革的特点:单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w 存在的问题:覆盖面小,实施范围窄 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 管理体制分散,政出多门 制度办法及待遇结构不合理 社会保障意识淡薄(三)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的时期(1993年至今)w 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框架的五个组成部分之一w 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相继深化改革w 1998年以来,改革步伐加快,主要表现在:实施两个“确保”推进养老、医疗、失业等保险改革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 推进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 拓宽社会保障筹资渠道 建立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试点 统一社会保障管理体制w 目前存在的问题:保障不足、体系残缺、责任不清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w 问题:(一)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障负担畸轻畸重(二)资金筹集渠道单一(三)就业、福利、保障一体化(四)离退休人员的社会保障缺乏稳定的依托(五)资金供给不能满足资金的需求w 趋势:(一)注重效率(二)重视个人贡献第二章考核要求识记:新济贫法、贝弗里奇报告、福利国家领会:1、社会保障制度的早期形式。2、西方社会保障制度萌芽、形成、发展、成熟和 改革的过程及标志。3、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改革趋势。4、中国的社会保障改革过程及发展趋势。简单应用:分析现代社会保障产生的原因与条件。综合应用:运用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史实分析改革的效果。第三章 社会保障理论基础w 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思想渊源w 第二节 西方社会保障发展的理论基础w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思想渊源一、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思想渊源 慈善或恩赐的思想 平等和公平的思想 空想社会主义二、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 社会大同思想 仓储后备思想 赈灾救济思想第二节 西方社会保障发展的理论基础一、德国新历史学派w 代表人物:施穆勒、布伦坦诺、瓦格纳w 理论主张:国家除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外,还有一个“文化和福利的目的”。凡个人努力所不能达到的或不能顺利达到的目标,理应由国家去办。他们主张国家必须通过立法,实行包括社会保险、孤寡救济、劳资合作等在内的社会政策,兴办公共事业改善国民生活。w 理论依据:国家观。国家至上,国家是集体经济的最高形式 伦理道德观。劳资问题不是经济利益的对立,而是情感、教养、思想上的差异所致。二、费边社会主义w 代表人物:伯纳德萧伯纳,韦伯夫妇w 理论主张:国家应以集体精神关心社会福利和平等,其任务是调整自由市场制度所造成的不公正。而民众也应提高意识水平,激发社会良心,通过重建社会组织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温和的、渐进的改良主义政策,实现所谓“社会主义”。w 韦伯夫妇设计了“福利国家”蓝图,成为英国工党执政的指导思想。三、福利经济学(一)旧福利经济学w 代表人物庇古,代表作福利经济学(1920)w 理论基础:边际效用价值学说w 理论主张:庇古提出了福利、社会福利和经济福利的概念。把国民收入量的增加和均等化的收入分配看作研究主题,并采用两个标准作为检验社会福利的标志:一是国民收入的大小,二是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情况。国民收入总量越大,福利越大;国民收入分配越平均,福利也越大。u政策主张:提出“收入均等化”的转移措施,通过政府向富人征税,补贴给穷人,或富人自愿捐款和建立福利设施等实现。反对无条件补贴,补贴应以“激励工作和储蓄”为原则。w 庇古至少做了如下三个重要贡献:确立了资源最优配置的标准确立了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标准确立了外部性理论(二)新福利经济学w 代表人物:罗宾斯、希克斯、卡尔多、伯格森、萨缪尔森等w 理论依据:帕累托最优w 理论主张:社会福利不能通过收入分配加以增进,而应在一定条件下,求得一系列生产、交换的最优化条件。相应提出“补偿原则论”(通过收入再分配补偿受损者)和“社会福利函数论”(实现最大福利除了满足最优条件外,还必须有理想的收入分配。)四、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w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的核心是如何扩大社会有效需求。凯恩斯认为,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边际资本递减规律和流动偏好规律的作用,造成生产过剩与严重失业,有效需求不足。w 政策主张:依靠政府干预(积极的财政政策)实现充分就业,主张累进税、扩大社会福利、最低工资、限制工时等。w 局限性:政策主张是从生产角度出发的,属于有限的再分配,其目的是维持再生产的继续。五、罗斯福的社会保障思想 政策主张:政府积极干预,以充分就业为目标。把消极的社会救助与积极的社会救助结合起来;把消极的失业救济与积极的以工代赈结合起来;社会保障与国民自我保障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等。六、福利国家论w 代表人物:贝弗里奇 提出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研究报告w 理论主张:收入均等化 社会福利化 充分就业原则 国有化、计划化、工程社会化 混合经济论 七、民主社会主义w 代表人物:英国工党w 继承了“讲坛社会主义”和“费边社会主义”,制定了“民主社会主义”五项原则,即“政治自由、混合经济、福利国家、凯恩斯主义及平等信念”。最大贡献是将福利国家理论变成执政纲领和政府政策。w 政策主张:全面的社会保障计划。希望通过国有化、计划经济,以高税收、高公债、通货膨胀来支撑高福利政策。八、新自由主义w 理论依据:自由、公正和不干涉主义。w 政策主张:主张限制政府权力,倡导个人自由发展和自由的市场经济制度,福利服务市场化是最好选择,国家出台政策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参与竞争。九、中间道路理论w 政策主张:主张将刺激经济增长与保持社会公平有效结合起来。主张用“社会投资国家”取代“福利国家”,强调福利开支由政府、社会、个人等共同合作提供。国家对最需帮助的成员提供有限的基本服务,私人和志愿福利事业作为国家福利的补充。十、瑞典学派w 代表人物:达维逊、维克塞尔、林德伯克等w 学派特点:建立了一个动态经济理论体系w 政策主张:一是依靠政府的干预,通过宏观经济调节的方式来平抑经济波动;二是用收入再分配的方法,主要是利用累进所得税以及转移支付,举办社会福利设施,使社会各阶级、集团之间的收入和消费水平通过再分配趋于均等化,从而实现收入的平等。十一、新剑桥学派理论w 代表人物:罗宾逊夫人、尼古拉 卡尔多w 理论基础:收入分配理论w 政策主张: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不合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症结。因此,他们主张政府在短期内实行合理税收(包括累进所得税和高额遗产税),用以改变分配不均,补贴低收入家庭;另一方面,政府减少军费开支,将资金用于环境保护、民用工业、教育事业和培训计划,以便解决就业问题。通过这些措施就能达到收入“均等化”。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一、马克思关于社会保障的理论w 关于人的需要的理论w 关于社会再生产“两种生产”的理论w 关于社会产品分配理论二、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w 列宁的社会保障原则工人最好的保险是国家保险w 社会保障权利苏联公民在老年、疾病、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及丧失抚养者时,拥有享受物质保障的权利w 列宁的社会保障理论特征实施对象的普遍性权利完全得到保障社会成员平等享受社会保障待遇保障内容全面、多样费用由国家或社会来负担随着经济发展,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社会组织和劳动者全面管理第三章考核要求w 识记:新历史学派、福利经济学、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w 领会:庇古福利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的社会保障理论w 简单应用:分析凯恩斯理论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指导意义w 综合应用:社会保障基础理论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启示第四章 社会保障基金第一节 社会保障基金概述第二节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第三节 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第四节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第五节 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第一节 社会保障基金概述一、社会保障基金的含义w 社会保障基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为实施社会保障制度而建立起来的专项资金。w 社会保障基金一般按不同的项目分别建立,如社会保险基金、社会救济基金、社会福利基金等。其中,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障基金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w 社会保障基金属于社会消费基金,对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社会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1、强制性 2、专项性 3、广泛性 4、保值增值性 5、互济性 6、储存性 二、社会保险基金的特征1、保障劳动者和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需要,维持社会稳定。2、为国家建设积累基金。多方负担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制度,减轻国家和企业的经济负担;部分积累式筹资模式,又可以为国家积累资金,用于经济建设。3、促进社会公平,缩小社会成员收入及生活水平的差距。三、社会保险基金的功能四、社会保险基金制度的构成w 社会保险基金制度是关于社会保险基金的筹措、使用、投资运营和管理等法律规范的总称。w 社会保险基金制度的构成:(1)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主要包括基金来源渠道、筹措方式、各主体负担比例等;(2)社会保险基金的使用,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范围、使用原则;(3)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的原则和方式等;(4)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基金的管理主体及其职责,以及基金的监督等。第二节 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一、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的原则w 适度原则w 效率原则 w 公平原则w 法制原则w 三方负担原则 二、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渠道(一)国家的财政资助 1、直接资助 直接拨款、承担社保运 行费用 2、间接资助 税收政策(二)用人单位缴纳的保费(三)参保人个人缴纳的保费(四)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营增值(五)其他资金 募捐、发行福利彩票、服 务收费、国际援助三、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一)企业全部缴纳(二)政府全部资助(三)个人全部缴纳(四)企业与个人共同缴纳(五)企业缴纳与国家资助(六)个人缴纳与国家资助(七)个人、企业、政府三方共同负担四、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 P129w 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也叫社会保险资金财政模式,涉及到采取何种收支平衡原则的问题。w 实现形式包括横向平衡横向平衡和纵向平衡。纵向平衡。横向平衡就是当年提取的基金总和应与其支付的费用保持平衡,这是一种着眼于近期的平衡。纵向平衡是对参加保险的单位或个人,在其全部缴费期间所提取的基金总和应与其在全部享受保险待遇期间所需费用总和保持大体平衡。这是一种着眼于未来的长期平衡。w 实践中按有无基金积累可分为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部分积累制现收现付制w 要求以近期内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为指导来筹集资金。特点是费率期初较低,但越来越高。w 优点:(1)计算方法简便易行,具有互助互济功能;(2)能保持当年基金的收支平衡,避免物价波动对基金贬值的影响。u缺点:(1)下一代养活上一代,容易造成代际矛盾;(2)经常调整费率,增加了工作量,并会造成未来国家和企业的负担加重;(3)缺乏数量上的长期规划,不利于社会保险事业的稳定与发展。完全基金制w 这是一种以远期纵向收支平衡为原则的筹资模式。特点是费率在期初较高且较长时期内相对稳定。w 优点:(1)储蓄功能强,使社会保障具有较稳定的经济保证;(2)能防止老龄化带来的沉重负担,避免代际矛盾;(3)强调自我保障意识,激励机制强。u缺点:(1)易受物价波动和通货膨胀的影响,难保基金不贬值。(2)该模式的难点在于能否达到预期收付平衡,长期有效的预测往往难以做到。(3)初始费率高,向这种模式转变困难。部分基金制w 这是一种把近期横向收支平衡原则与远期纵向收支平衡原则结合起来的筹资模式。w 特点是初期费率较低,以后逐步提高,保持相对稳定。w 目前我国实行的就是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基金积累制模式。影响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选择的因素w 社会保险项目支出的特点w 人口年龄结构w 经济承受能力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五、社会保险基金筹资形式w 社会保险基金筹资形式是筹资社会保险基金所采取的手段。(一)统筹缴费 即由雇主和雇员以缴费的 形式来筹集社会保险基金。(二)社会保险税 开征社会保险税,要求保 障项目简单明了,缴税和 支付均须遵循统一的制度。(三)预筹基金帐户 即社会保险金融化,是一 种强制储蓄形式。我国社会保险费的征缴w 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是指社会保险费的征收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按照规定的费基和费率定期向用人单位和个人征收社会保险费。w 具体包括:征缴环节 缴费主体 征收机构 费基和费率 社会保险登记与缴费申报第三节 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一、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的含义 社会保险基金支付,是指按照社会保险制度规定的条件、项目、标准和方式,给法定范围内的社会保险对象支付待遇,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二、社会保险基金的支付项目(一)社会保险待遇支出。包括:社会救助金支出、社会保险待遇支出、社会福利待遇支出以及优抚安置待遇支出等。(二)社会保险管理服务费支出 社会保险管理服务费,即社会保险专职管理机构对社会保险事业进行管理所需要的费用。分为三类:(1)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及其人员的办公经费,如购置必要的办公设备、人员工资等;(2)社会保险基金银行业务方面的经费,包括银行代收代付的手续费,有价证券的保管费、委托贷款手续费等;(3)社会保险对象管理以及提供服务等方面的费用,如失业职工劳动培训费、患病职工护理费等。三、社会保险待遇的支付水平w 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原则。就是要求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支付水平,既不能过低,也不能过高。w 随物价上涨而调整待遇水平的原则。为保证物价上涨情况下的社会保险金的实际购买力不下降,要建立社会保险待遇标准随物价指数变动自动调整的机制。w 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原则。为了保证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与社会基本生活水平相适应,必须随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而调整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使社会成员有权分享社会经济增长的成果。四、社会保险待遇支付条件w 社会保险待遇支付条件,是指社会成员获取社会保险津贴的资格。五、社会保险待遇支付形式w 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的形式,是指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在支付社会保险待遇时所采取的具体方式或方法,社会保险基金支付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实物形式,二是货币形式。w 实物形式是指政府直接为社会成员提供特定商品或劳务的一种支付形式。通常,社会福利基金支付、社会救济金支付和优抚安置金支付中程度不同地采用实物支付形式。w 货币形式,是社会保险待遇支付的主要形式。其中社会保险待遇支付基本采用货币形式;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支付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也是采用货币支付形式。第四节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 一、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意义w 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是指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机构或受其委托的机构,用社会保险基金投资于国家政策和法律许可的金融资产或实际资产,以期获得适当预期收益的基金运用行为。从而使社会保险基金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w 社会保险储备基金投资的意义:第一,社会保险储备基金的有效投资,有利于社会保障基金自身的保值增值。第二,社会保险储备基金的投资,有利于减轻国家在社会保险方面的财政支出负担。第三,社会保险储备基金的投资,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利用这部分暂时闲置的资金可以补充社会积累资金的不足,支持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二、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的原则(一)安全性原则 是指保证投资无风险或可能降低风险的前提下能够取得预期的投资收益。这是社会保险储备基金投资的一项最基本的原则。(二)盈利性原则 是指在符合安全性原则的前提下投资尽可能取得最大的收益。盈利性原则是由投资行为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社会保障储备基金投资是以自身价值保值增值为目的的投资行为。(三)流动性原则 是指投资在不发生价值损失的条件下随时可以变现。为保证基金的专款专用性和应急性,投资的流动性尤为重要。如果投资的流动性较差,就很难保证随时支付现金的需要。三、社会保险基金的主要投资工具w 债券w 银行存款w 股票w 抵押贷款w 不动产w 投资基金四、当前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w 一般而言,世界各国对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方向、结构、区域和规模上都有严格的限定w 我国社会保险基金主要用于认购国债、转存银行或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用途。五、中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一)社会保险基金覆盖面小,资金来源不稳定(二)养老保险基金支出增长过快,不堪重负(三)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入不敷出,个人账户空运(四)失业保险基金保障面窄、保障水平低(五)社会保险基金违规动用(六)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单一,保值增值困难第五节 社会保险基金的监管一、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含义w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是指国家授权专门机构根据国家法律对社会保险基金征收、投资运行及支付等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其目的是为了确保社会保险基金的正常运行。其首要任务是保证社会保险基金运行的安全,确保社会保险政策最终目标的实现。w 据各国的经验,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体系一般包括:监管主体、监管客体、监管手段三方面。二、社会保险基金监管原则w 独立原则w 公正性原则w 审慎原则w 科学原则三、社会保险基金监管的内容w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机构的确立w 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机构资格的认定w 社会保险基金监管法律体系的完善w 对基金经办机构的监管第四章考核要求识记:社会保障基金、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部分积累制、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社会保险基金监管领会:1、社会保险基金的含义及特征。2、社会保险基金的三种筹集模式。3、社会保险基金投资应遵循的原则。简单应用:运用所学原理分析我国社会保险基金筹资模式的选择。综合应用:运用所学原理分析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合理结构。案例分析w 分析要点:(1)该地政府的要求是不正确的。(2)这一要求违反了社会保险基金征缴暂行规定中关于社会保险基金“要保证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的规定。某地政府在于2000春节期间,为了体现党和政府对困难企业职工的关怀,要求劳动保障部门从社会保险基金中拨20万元,用于慰问职工。请问:该地政府的要求是否正确,为什么?单位逃避社保缴费的招术w 一是迟缴:最普遍、最典型的表现是不为试用期或见习期内的职工办理参保手续。提醒:建立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就该为职工办理社保缴费手续,试用期和见习期不能排除在缴费期外。w 二是漏缴:因为一个单位只办理一个社保登记证,这就为部分企业漏缴提供了方便之门。如用临时工不缴;没签订劳动合同,不缴;只为核心层员工缴,不为一般员工缴。更有甚者,将参加社会保险作为单位内部的激励机制的奖励。声称只有考核合格或工作达到一定年限者,单位才会为其办理社会保险。w 三是少缴:也即用人单位不按劳动者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确定劳动者的缴费基数。提醒:劳动者每年的缴费基数根据本人上年度的月平均工资性收入确定。如劳动者发现缴费工资低于实际工资,可以要求补缴,如单位拒绝补缴,可在结束劳动关系60日之内通过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方式追讨。劳动者对付企业不缴或少缴社保费的方法w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让企业补缴;w 单方解除合约:按劳动法规定,单位不缴社保费,其性质与不支付劳动报酬相似,员工随时可解约,不用缴违约金;w 写匿名信: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反映,劳动警察会立即上门查处,适用于职工人数较多的企业;w 秋后算账:为怕报复,或因企业员工人数较少,写匿名信容易招致怀疑。在这种情况下,可暂时忍让,待结束劳动关系后60日内再通过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方式追讨。第五章 社会保障立法与管理第一节 社会保障立法第二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第三节 社会保险登记制度第四节 社会保险缴费申报制度第五节 社会保险费征缴制度第一节 社会保障立法 社会保障法是调整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社会保障关系包括了政府、社会保障实施机构、用人单位、公民之间的关系。第二节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 一、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基本构成w 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是指国家管理社会保障事业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的总称。w 适度统一管理原则w 法制化管理原则w 高效管理原则w 属地化管理原则(社会化管理原则)二、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社会保障法规的制定和组织分工的明确 社会保障对象与信息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 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的监管 简言之,即行政管理、业务管理、群众管理。三、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一)社会保障管理的组织体系 按照管理机构的权限划分为高层管理机构、中层管理机构和基层管理机构按管理机构性质划分为行政主管机构、经办机构、基金经营机构和监督机构(二)社会保障组织形式(管理方式)政府直接管理自治机构管理,受政府监督民营化市场管理四、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一)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中央以隶属于国务院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为主管机构,下设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和社会保障基金经营机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地方各级政府具有指导职责。地方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为地方各级主管机构,下设各级地方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和地方社会保障基金经营机构。基层政府下设基层社会保障办事处 各级政府同时设立社会保障监督机构(二)中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多头管理的问题仍未完全解决 基金运行仍未建立独立监管 管理职责仍然混淆不清(三)社会保障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取向w 统一立法w 统一政策w 统一资金w 统一机构w 统一监督五、社会保障管理、监督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分工(一)社会保障行政主管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责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职责(1)拟定劳动与社会保障基本方案(2)起草法律法规,制定行政规章制度,实施检查监督;(3)拟定促进城乡就业的基本政策和措施,实施再就业工程。(4)拟定职业分类方案,制定职业技能标准;(5)制定劳动关系调整的基本规划;(6)拟定企业职工工资的宏观政策和措施;(7)拟定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的基本政策和基本标准,并组织实施;(8)制定社会保障基金收缴、支付、管理、运营的政策,对基金预决算提出审核意见,对社会保障基金实施行政监督管理,制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资格认定标准;(9)制定机关、事业、企业单位补充养老、医疗保险政策,制定补充养老、医疗保险承办机构的资格认定标准,审查认定有关机构承办补充保险业务的资格;(10)承办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统计和信息工作,组织建设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网络2、各级地方社会保障行政主管机构的职责(1)执行国家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和法律;(2)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订国家社会保障政策、法律实施细则,制订社会保障地方性行政法规和政策;(3)编制地方社会保障发展规划包括年度计划(4)编制地方社会保障预算决算,筹集、分配和管理社会保障资金;(5)协调地区内本系统与其他机构、本系统分支机构的业务关系;(6)指导基层社会保障办事机构的工作;(7)参与工作人员培训;(8)直接兴办和管理社会保障部分设施。3、基层社会保障办事机构的职责:(1)调查掌握社会保障对象的具体情况,造册登记;(2)审查和确定保障对象;(3)根据政策和法律规定,准确、及时地向合格对象支付保障和提供各种服务;(4)通过直接兴办和管理的社会保障资源和设施,为受保人提供服务;(5)提供咨询,为需要者提供协助;(6)依法直接征收和管理社会保障资金,接受捐赠;(7)组织、管理志愿者服务队伍,提供必要的协助;(8)向上级社会保障机构提供情报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机构的设置及职责w 基金收缴职责w 待遇给付职责w 基金管理职责w 办理保障关系变更手续职责w 生活服务职责(三)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机构的设置及职责w 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机构,是专门履行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职责的企业法人。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机构的事业单位法人的性质不同,因此,社会保障基金经营机构具有非行政性、盈利性的基本特征。w 其主要职责是:(1)代理国家的社会保障金库;(2)管理社会保障基金的滚存结余及其短期的投资运营;(3)代理社会保障业务管理机构发放各种保障金。(4)开办社会保障结算业务。(四)社会保障监督机构的设置及职责w 国家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w 专职经济监督部门包括财政监督和审计监督 w 社会监督 第三节 社会保险登记制度一、登记制度的内涵w 凡依法应该参加社会保险,并缴纳保费的单位都应在规定期限内到经办机构进行社会保险登记。二、社会保险登记制度的实施u设立登记u提交凭证u登记事项u变更登记u注销登记u登记证件第四节 社会保险缴费申报制度一、社会保险缴费申报制度的内涵 缴费单位按月主动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报本 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并 按时足额缴纳。二、社会保险费与费率w 社会保险费的确定方式比例保险费制均等保险费制w 社会保险费率社会保险费率 综合保险费率 分类保险费率 第五节 社会保险费征缴制度一、征缴制度的内涵二、缴费职工的权利和义务三、缴费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四、征缴的相关问题职工本人应如何缴费?职工本人应如何缴费?老王、老张和老梁于1975年高中毕业后同时参加工作,进入不同的企业。2000年,老王在一家外企工作,月收入3200元;老张所在企业效益不太好,月收入500元;老梁所在企业比较困难,富余人员较多,作为下岗职工被安排进入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月基本生活费270元。他们所在城市职工平均工资为1000元,养老保险个人缴费比例为6。三人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工资基数是多少?具体缴费额是多少?分析:w 1)老王缴费工资基数为3000元,缴费额为3000元6=180元月;2)老张缴费工资基数为600元,缴费额为600元6=36元月;3)老梁个人不缴费,由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代为其缴费;缴费工资基数为600元,缴费额为600元6=36元月。案例分析w 分析要点:(1)不妥当。(2)国务院明确规定“要严格实行社会保险基金收支两条线管理”,也就是说缴费和养老金支付是不能挂钩的。(3)按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办法,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是为在职职工缴费,与退休人员毫无关系。如果不缴费就不拨付养老金,等于拿退休人员做人质,是错误的。某企业领导社会保险意识差,不愿缴纳社会保险费,经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工作,仍拒不缴费。为处罚该企业,社保经办机构采用了停发该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的做法,请问这样的处理是否妥当?第五章考核要求w 识记:社会保障相关法律、管理体制、社会保障经办机构w 领会:1、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基本构成 2、社会保险费缴费申报制度 3、社会保险费征缴制度w 应用:运用事实分析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改革设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