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的感悟与思考.doc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6794526 上传时间:2020-10-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的感悟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的感悟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的感悟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的感悟与思考2010年08月25日 来源:机关党委(宣教处) 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的感悟与思考南京市市长季建业城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风起云涌,城市规划和建设也出现了许多共性的问题:一是城市建设遗忘历史、丢失个性、缺乏特色,往往千城一面、千城同类;二是在城市加快现代化的同时,出现了环境污染、城市拥堵、公共安全、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下降等突出矛盾和问题;三是城镇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了,城市变大了,却出现了管理失范、社会失衡的现象。作为一市之长,我们是城市的规划者、建设者、管理者,承载着重大的责任和群众期望。如何把握传承历史和现代文明的关系,如何把握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如何把握城市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如何把握城市建设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如何把握城镇化与社会和谐之间的关系,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很好地作出回答。我先后担任过县级市昆山市、地级市扬州市、省会城市南京市的市长,3个城市层次不同、规模不同、特色不同、发展阶段也不相同,我结合在这3个城市的实践,谈一些感悟和思考。城市要有“魂”和根。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每个城市不管规模大小、建城史长短,都有自己血肉相连、代代相传的文脉,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DNA,都有自己的故事。历史文化资源是城市文明的内核,是不可再生、不可复制的历史禀赋、宝贵财富。一个城市缺乏历史延续和文化底蕴,就不会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永恒的魅力;一个城市没有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就不会有可持续发展的活力和创造力。我们看到一些文化古城,要么在战火中湮灭,要么在领导的无知中倒下,要么在建设中被破坏。作为现任市长,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必须薪火相传,发扬好、传承好城市的历史。我们的做法:一是坚持“三个敬畏”的理念。就是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先人(对历史敬畏、对文化崇敬、对先人感恩),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珍惜历史遗存,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二是坚持保护与利用、改造与复兴的方针。保护是前提,利用是关键,改造是手段,复兴是目的。扬州是古城,在扬州时我们提出坚持“五个保护、五个不”,即保护古城街巷体系、保护古城建筑风貌、保护古城文物古迹、古树名木、保护古城遗址、保护古城非物质形态文化;不大拆大建,不破坏街巷体系,不破坏居民生态,不破坏历史文脉,不破坏建筑风貌,传承古代文明,转换功能,实现古城改造复兴。南京是古都,历史遗存丰富,六朝遗址有孙权墓、南朝陵墓石刻等;明朝文化有明城墙、明孝陵、明故宫;民国文化有中山像、中山陵、总统府,包括许多近现代建筑;宗教文化有佛祖顶骨舍利盛世重光、玄奘顶骨舍利、金陵刻经处等。我们强调要整体保护、全面保护、活态保护,实现古都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三是坚持通过城市更新把历史文化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现在一些地方把历史文化简单地当做包袱,在大拆大建中破坏了城市历史文明;也有地方搞大量的“假古董”,亵渎了古代文明。历史遗存、人文环境、建筑符号、民俗风情、历史信息都是先人留下的宝贵资源,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破坏了历史文化,就丢失了城市的个性魅力。传承文化是传承文明,是城市更新的不竭动力。扬州这几年实施了历史街区保护工程、文化博览城建设工程、名城解读工程、绿杨城郭新扬州工程、蜀岗瘦西湖景区综合保护工程、城市文明提升工程,成了通过城市更新有效保护古城的一个典范。我们只有把握好城市的特质和文脉,通过规划布局、建筑风貌、生态建设等,才能更好地传承历史文化,使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要选择适合的产业发展路径。城市是经济发展的载体,发展是第一要务,是硬道理。产业是城市的肌肉,“强身健体”,就要先发展产业,产业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一个部分。没有发展,不做大经济总量,不增强城市实力,城市就没有地位,也难以更好地解决民生问题,显而易见,这是市长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但选择什么样的发展路径、什么样的发展模式、什么样的产业,是市长面临的现实课题。我们认为,发展要依据城市的自然禀赋,依据城市的产业基础,依据城市的环境容量,选择符合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又适合城市实际的路子,努力做到经济发展、城市品质提升、环境保护“多赢”。如果不顾资源、不顾环境,有可能一时把经济搞上去,把城市形象搞上去了,但往往会透支未来,“吃祖宗的饭,断子孙的粮”。过去昆山是以农业经济为主,乡镇企业发展水平不如江阴、常熟、张家港。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选择了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一茬一茬坚定不移通过对外开放,集聚了大量的外资,昆山因此成为全国百强县之首。扬州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产业虽有一定的基础但缺乏竞争力,交通瓶颈制约明显,载体建设落后,我们提出不能走人家走过的老路、不能走牺牲环境的弯路、不能走百姓得实惠少的窄路,选择实施沿江开发战略,推动经济从“运河时代”走向“长江时代”,坚持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生活改善的协调之路,选择了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三新”产业。经过多年努力,“三新”产业已成为扬州新的支柱产业,过去沉睡千年的长江之滨,成了欣欣向荣的开发热土。南京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产业基础雄厚,科技文化资源丰厚。我们分析情况后,提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战略,突出创新型经济发展,重点整合科技、教育、人才资源,打造创新平台和载体,集聚高端产业、高端技术、高端客户、高端人才,实施“4 8 8”产业发展规划,努力在以创新型经济为特征的新一轮发展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每个城市的发展,都要选择能发挥自身优势、有城市特色的发展之路,不能千篇一律。城市要合理配置资源提升城市能级和竞争力。每个城市类型不同、等级不同、服务半径不同、功能不同,但都有提升城市能级和竞争力的问题。目前,各个城市都处在国际化浪潮之中,如何把握全球城镇化的走向,在国际国内城市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让自己的城市优势更优、劣势变优,也是提升自身城市竞争力的问题。城市能级是城市的现代化程度和辐射影响力,包括基础设施条件、商务环境、研发能力、生态环境等。如果不按城市的资源、人口、环境、产业来配置功能、优化功能,就会走入误区,比如现在有的城市修大马路、大广场、大剧院、大型体育中心,功能重复雷同。这并不是不能修,问题是要与城市匹配,否则就会造成浪费。南京是省会城市,是区域中心城市,也是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到2015年,南京将成为千万人口、千亿元级财政、万亿元级GDP的城市。我们根据这个远景目标,对城市发展、功能进行定位、配置和布局,在不断提高城市首位度的同时,提升城市能级,重点是在4个方面加强:一是强化综合交通功能,二是完善商务服务功能,三是形成高效优质的金融服务、中介服务功能,四是形成高水平的医疗、教育、文化功能。比如南京正在加快空港、海港和铁路枢纽建设,形成国家综合性交通枢纽,同时加快市区内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建设。现在南京通行85公里的地铁,下一步要投资700亿元,再建176公里,到2014年前后形成250公里的通车里程。作为中心城市,要建成一个集聚产业的枢纽、集聚财富的枢纽、集聚人才的枢纽,更好地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的集聚力、吸引力和辐射力,提升城市能级和首位度。每个城市都要根据城市的性质来配置功能,实现最优化发展。城市要有统筹城乡发展的空间布局。城市的空间布局就是生产力布局,国外有蔓延式发展、田园城市、“精明增长”等规划理念,实践下来各有利弊。我们要吸收国际城市规划成功的理念,根据本地实情,高起点高水平规划,“先布棋局后落子”。统筹城乡发展是优化城市生产力布局的重大机遇,改革开放前30年,实现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今后30年最大的机遇,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发展是生产要素的重组整合,是资源在更大空间的优化配置,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城乡统筹理解为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可以把农村土地资源为城市所用。要把城乡作为一个整体,全域统筹,一体规划,全面协调,在更大空间上优化生产力布局,在更高层次上推进要素整合,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在统筹城乡发展上,我们正在采取的措施:一是整合城区近郊区,优化空间布局。重点是抢抓铁路南站和红花机场搬迁的机遇,整合近郊南部4个区,面积180平方公里。同时对城东地区、江北地区进行整合,加起来超过300平方公里,打破行政地域界限布局,梳理道路、水系、景观、网络体系,配置城市功能,打造“新南京”、“大南京”、现代都市新中心。二是明确主体功能区,优化产业布局。对各产业区、城区、居住区、生态保护区、文化教育区等明确定位,明确主城几个区重点发展软件、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现代服务业;近郊四区两县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同时推进“农地重整、村镇重组、要素重组”。三是在郊区规划建设新城、新镇、新社区。加快构建“1个主城3个副城8个新城60个新市镇1300个新社区”的新型城镇布局。四是园区化发展,集中集聚集约发展。五是加强功能区的联系,通过轨道交通建设,强化主城与主城之间、功能区与功能区之间的联系,使城乡成为更加紧密的有机整体。为了统筹城乡发展,优化空间布局,南京提出“五规合一”,就是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交通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5个方面统一,形成“城乡一张图、全市一盘棋”。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不同层次的城市,都要在更高的层面来考虑和优化空间布局。城市要成为宜居城市。城市是居民生活的空间,城是由人集聚形成的,人是城市的主体。城市的规划、建设、功能包括交通道路配置,都要坚持以人为中心,都要体现宜居的要求。什么样的城市是宜居的,我的体会有这样几点:一是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商务环境。一个宜创业城市才能成为宜居城市。二是要有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包括便捷的交通,完善的文化、教育、商业、医疗服务等。三是有不断改善的居住环境。让各类居民居住条件都有所改善,同时要精细规划建设城市天际线、空间尺度、城市公园、小游园、滨水空间,使城市成为居住的“家园”。四是要有优美的生态、人文环境,修复生态、水系,让居民不仅有房子住,更能享受到阳光、享受到自然、享受到清新的空气、享受到文化、享受到各种公共服务。五是要有社会和谐稳定的环境。具有公共安全的城市,能促进人的交融、文化的交融、社会的和谐。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利益多元化,过去邻里关系密切,“邻居好赛金宝”。现在一些地方人情往来淡薄,邻居不相往来,这就要通过和谐家园、和谐社区的建设,来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在扬州时,我们倡议每年5月8日开展人大代表与选民见面活动,5月2日开展市民日活动,设网上寄语市长、书记信箱等,拉近了邻里关系、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六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性化,使广大市民不仅成为美好生活的创造者,而且成为美好生活的享受者。2005年扬州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南京在2008年获得了联合国人居奖特别荣誉奖。国际化、信息化、低碳化、集约化发展,是城市未来发展的4大着力点。南京是一个特大型城市,我们提出南京新一轮的城市建设,要放在国际城市发展的大背景下来考量,在城市的规划、功能建设、城市管理,包括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质量、公共交通服务、服务品质等,都要与国际先进城市对标,都要与国际接轨,提高对外开放交流的水平,建设现代化国际性的人文绿都。信息化就是推进“智慧南京”建设、转变城市建设发展模式,重点实施智能工业、智能环保、智能交通、智能灾害防控、智能农业、智能公共安全、智能医护、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等物联网应用10大示范工程,把南京建设成为智慧之都。环境问题越来越成为城市居民、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大气污染、水质危机、垃圾处理、噪声污染、交通拥堵、灾害突发、生态失衡等环境风险越来越大,环境治理成了城市政府的重大责任,低碳化成了有责任政府的一种选择。低碳化就要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包括发展新能源等绿色低碳产业,推广循环经济,发展绿色公交,实施绿色建筑、低能耗建筑、可再生能源建筑,实现倡导绿色消费,建设可持续的城市生态体系。集约化就是促进产业向园区集中集聚集群发展,人口向社区集中,节约利用土地包括人力资源等,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最近我们和新加坡政府合作,聘请专业团队对南京城市交通、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专题作规划提升,邀请国内学者专家对智慧南京做顶层设计,在这方面各个城市都可以大显身手。城市建设要理性发展。这里强调两方面:一方面是城市规划的控制和对规划执行的控制,这是城市建设理性发展的导向和调控手段;另一方面是制度设计、政策设计,这是城市理性发展的重要依据。规划是龙头,是生产力,也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现在看来,规划编制、规划修编、规划审批都有程序控制,按理说,城市规划都是通过程序规范的,具有法律效力。一旦规划确定下来,就体现刚性,不能随意变动。现在,最大的问题在规划的执行上缺乏严格的控制机制,一些地方违背规划的问题产生,一是有权的人,就是领导在违反规划,“市长一动,规划重弄”,没有法律程序。都说“审批一支笔”,如果这支笔掌握在不懂规划的人手上,热情越高,事情越糟。二是有钱的人,利益集团在背后起作用,有的规划迁就利益集团,对规划执行失控。因此,既要强调规划的刚性,又要保持规划的弹性;既要有规划来控制城市建设,又要有控制机制来保障规划的执行;既要坚持规划“审批一支笔”,又要强调群众、专家的参与和监督。关于制度设计、政策设计,我们过去考虑得不够多。政府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经济政策、环境政策、产业政策、消费政策、人口政策、就业政策、社会政策、能源政策,对城市发展非常重要,我们要强化制度政策设计。规划多变、政策多变、制度多变,必然影响城市的建设发展。城市的政策设计和制度设计,要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依据各城市实际情况来制定和完善,这样才能有效地支撑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这还需要我们作出更多的探索。(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发展绿色建筑 促进建筑节能2010/4/7 18:01:51 【字体:大中小】【颜色:红 绿 蓝 黑】在经历不平凡的2009年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政府代表再次相聚北京,总结、交流新形势下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技术和经验,探讨加快建筑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与措施,对促进低碳技术、绿色技术在建筑领域的推广运用,深化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领域的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人类推进节约能源、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努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作为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的建筑行业,推进节能减排、发展绿色建筑的使命显得尤为重要。虽然2009年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但推进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事业却深入人心,美国、欧盟等国家甚至将发展绿色建筑作为促进经济发展、摆脱经济困境的重要手段。尽管面对全球范围严峻经济形势的挑战,2009年中国政府仍庄严承诺到2020年实现国内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减排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左右的目标。这些目标对中国建筑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加艰巨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市场。全国建筑总面积已超过400亿平方米,我国单位面积建筑的能耗相对较高,而且今后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将达到16亿平方米20亿平方米,到2020年将新增建筑面积近200亿平方米。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建筑能耗还将持续增加,并将成为未来20年能源消费的主要增长点。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不但对中国2020年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具有关键性作用,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也有重要影响。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于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发展绿色建筑不但可以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可以节省有关能源的投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保障能源安全、减少贫困、改善当地和建筑的环境质量、提高居住者的工作效率和健康水平、创造新的商业机会带动就业,等等。因此,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不但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意义重大,而且对于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尽管如此,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依托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能源发展中长期规划和节能专项规划,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建立了一整套体制机制,开展了一系列基础性工作,并加大科技投入,增强科技支撑能力,通过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实施了一些比较效益高、量大面广、见效快的重大行动计划,切实转变发展模式,节能减排工作效果明显。“十一五”的前四年,我国国内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累计降低了13%,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比例达到10%左右,对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发展绿色建筑、促进建筑节能作为中国节能减排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科技部等有关部门通力配合,积极创新思路、机制和管理模式,使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有了长足的发展。到2009年底,绿色建筑面积累计达到2000多万平方米,全国城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的执行率设计阶段达到99%,施工阶段达到90%。完成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1亿平方米,形成了年节约75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00万吨的能力。 但是,中国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发展水平仍然比较落后、节能技术综合普及率仍比较低,改变这种现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我们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的精神,将推进建筑节能与发展绿色建筑作为加快建筑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立足国情考虑长远,统筹规划城镇和区域的总体布局,努力降低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资源消耗,从规划、标准、建设、营运、科技、政策以及产业化等方面综合研究,创新发展体制机制,引导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稳步健康发展。 要建立有效的政府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推动绿色建筑政策法规体系,解决绿色建筑的经济外部性问题;要完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探索适合国情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模式;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绿色建筑标准规范和评价体系,推进建筑用能产品能效分级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推行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制度;要大力培育绿色建筑产业,从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造、运行管理全寿命周期培育和扶持绿色建筑产业的发展,形成与之相应的市场环境、投融资机制,带动绿色建材、节能环保和可再生能源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在前不久结束的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九三学社等多个民主党派提出了关于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提案,其中九三学社中央的提案“把握机遇,走中国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被列为一号提案,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共识,更加充分表明了中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应对气候变化的负责任态度。 今年,九三学社把大力发展低碳技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作为重点调研课题,我们期望通过与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一些实实在在的贡献。 一年一度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国际盛会,为该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几年来,通过该平台,加强了世界各国政府、专家学者之间的交流、沟通与合作,增进了社会各界对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的了解,推动了建筑节能事业的发展。同时,强化了中国开展建筑节能减排的良好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对推动中国建筑节能政策法规制度建设、标准体系的完善和先进适用低碳技术的开发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六届绿色建筑大会的召开,又一次为致力于节能减排、发展低碳技术、推广绿色建筑、造福人类的有识之士提供了良好契机,希望大家共同探讨,分享先进理念、技术和经验,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开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作出更大贡献。(本文系作者于3月29日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上的致辞,标题为编辑所加)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九三学社中央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 陈宜明: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更新时间:2010/6/3 19:35:27 点击数:12832010年,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的重点工作是,在2009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落实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大力推进建筑节能,积极发展绿色建筑,努力推动科技创新。按照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坚持突出重点、整体推进、提高质量、完成任务的基本思路,以组织实施重点项目为抓手,强化监督管理,促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实现“十一五”计划的各项目标,做好“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促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2010年重点工作共六个方面: 一、全面推进建筑节能。以组织实施重点项目为抓手,促进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的实施,强化省、市、县三级管理体制,进一步实现由抓项目向抓体制机制建设的转变。 (一)加大新建建筑执行节能标准的监管力度。着力抓好新建建筑施工阶段执行标准的监管和稽查,继续做好建筑节能专项检查,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并纳入建筑工程全过程监管。重点抓好民用建筑信息公示制度及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效测评标识制度,加快建设民用建筑能效测评机构。 (二)督促和指导北方各省市制定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计划和方案。 (三)加快开展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抓紧研究制定能耗定额和超定额加价制度,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试点示范。启动高耗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四)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督促省级住房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加大管理力度,完善建设标准和配套的政策措施,继续组织实施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 (五)推进农村地区建筑节能。组织实施县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和建筑节能示范。 (六)制定并实施建筑节能新型材料推广应用政策。扶植新型墙材及节能材料、产品的产业化发展,建设新型墙体及节能材料、产品产业化基地,组织编制并发布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公告。加强建筑节能材料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质量监管和稽查。 (七)大力开展建筑节能宣传活动。制定宣传培训方案,坚持普及宣传与专业培训相结合。 二、大力推广绿色建筑。以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为主要抓手,加快完善评价标准体系,强化评价机制,广泛推广评价标识制度。 (一)加快推进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加强对地方评价标识工作的指导和管理,推动具备条件的省市尽快建立评价制度,开展评价标识工作。 (二)扩大绿色建筑示范规模。扩大部计划项目绿色建筑和低能耗建筑示范面积,力争达到1000万平方米。 (三)加快绿色建筑和低碳技术开发推广。组织申报“低碳生态城规划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组织开展低碳生态城分级评价标准、规划与建设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四)研究建立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和数据库。梳理和整合现有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相关数据,初步完成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模型体系框架设计,搭建管理信息平台和仿真平台。 (五)扩大绿色与低碳技术合作交流。开展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瑞典、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绿色建筑与低碳生态城市建设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指导办好“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 三、抓好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以城镇水污染治理、饮用水安全保障和城市精细化管理为重点,创新和完善技术体系,促进相关行业和产业发展。 (一)强化水专项“城市水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两个主题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联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组织核查项目(课题)进度和质量。 (二)编制水专项“十二五”实施计划。调研“十二五”期间城镇供水和治污减排的突出问题和技术需求,确定水专项“城市水污染控制”和“饮用水安全保障”两个主题“十二五”的重点任务,明确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方向。 (三)组织实施“高分辨对地观测系统”科技重大专项。开展“现代城市精细化管理”项目可行性论证,编制和论证各课题实施方案,落实承担单位,制定实施计划,编制预算并签订合同。 四、强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管理。加强后期管理,提炼技术成果,形成成套技术、工艺和产品设备。 做好“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的后期管理和验收管理。根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的研究目标和考核指标,严格做好验收工作。 五、全面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以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为重点领域,以提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方式的合作交流。 (一)做好国际科技合作规划和组织工作。重点围绕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城镇防灾减灾与应急体系、新农村建设、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等领域,编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指南。 (二)积极落实政府间合作协议。根据中美建筑与社区节能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在“中美能源与环境十年合作框架”下,抓紧与美国能源部开展建筑节能领域的合作;促成中欧关于建筑能效与质量的合作框架协议内容的落实,推进能效标识、能源效率及低碳技术项目的实施;落实中法可持续发展合作协议住宅建筑节能有关活动。 (三)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完成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应对气候变化基本情况调研和战略对策研究,召开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座谈会,做好“十二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发展专项规划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规划的编制工作。 (四)组织实施好既有国际合作项目。加强对“中国供热改革与建筑节能项目”、“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项目”、“中国终端能效项目”和“中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等项目的监督管理,开展年度审计、结题审查以及成果总结、宣传、扩散等工作。 (五)继续拓展合作领域并积极策划新项目。策划设计中德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二期并签署执行协议。继续做好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等方面的国际科技合作工作。 六、组织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统筹部署,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建筑节能和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工作。 (一)编制住房城乡建设“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在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领域的目标和任务,结合行业科技发展需求,深入调查研究,充分论证研讨,明确“十二五”科技发展方向、目标和重点任务,开展规划编制以及立项的前期工作,引导科技创新,支撑节能减排和行业的健康发展。 (二)做好建筑节能“十二五”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按照编制“十二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研究编制民用建筑节能“十二五”专项规划,并指导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编制建筑节能“十二五”规划,明确工作思路、目标和重点任务,以强化法律法规实施为主线,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和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力资源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