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氨基塑料研发项目招商引资方案范文

上传人:ma****y 文档编号:166626009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135 大小:118.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氨基塑料研发项目招商引资方案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福州氨基塑料研发项目招商引资方案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福州氨基塑料研发项目招商引资方案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咨询/福州氨基塑料研发项目招商引资方案目录第一章 项目总论5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5二、 项目建设地点5三、 建设背景5四、 项目建设进度5五、 建设投资估算5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6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6七、 主要结论及建议8第二章 市场营销9一、 行业发展趋势9二、 产业链上下游情况11三、 行业基本风险特征12四、 市场细分的原则13五、 行业壁垒14六、 绿色营销的内涵和特点16七、 行业发展概况18八、 市场细分战略的产生与发展20九、 行业竞争格局23十、 营销调研的步骤25十一、 市场需求测量26第三章 人力资源31一、 组织结构设计后的实施原则31二、 企业员工培训项目的开发与管理33三、 精益生产与5S管理40四、 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作用43五、 福利管理的基本程序45六、 劳动定员的形式47七、 员工福利的类别和内容49第四章 选址分析63第五章 公司治理66一、 股东权利及股东(大)会形式66二、 决策机制70三、 公司治理与公司管理的关系74四、 公司治理的特征76五、 内部监督比较79六、 内部监督的内容80七、 债权人治理机制86第六章 经营战略管理91一、 人力资源的内涵、特点及构成91二、 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战略95三、 企业投资方式的选择97四、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基本模式99五、 市场营销战略的概念、地位和实质101六、 企业竞争战略的概念102七、 战略经营领域的概念104第七章 投资方案106一、 建设投资估算106建设投资估算表107二、 建设期利息107建设期利息估算表108三、 流动资金109流动资金估算表109四、 项目总投资110总投资及构成一览表110五、 资金筹措与投资计划111项目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111第八章 经济效益分析113一、 经济评价财务测算113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113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114固定资产折旧费估算表115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116利润及利润分配表117二、 项目盈利能力分析118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120三、 偿债能力分析12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122第九章 财务管理124一、 分析与考核124二、 流动资金的概念124三、 存货管理决策125四、 财务管理原则127五、 营运资金的特点131六、 存货成本133本报告基于可信的公开资料,参考行业研究模型,旨在对项目进行合理的逻辑分析研究。本报告仅作为投资参考或作为参考范文模板用途。第一章 项目总论一、 项目名称及项目单位项目名称:福州氨基塑料研发项目项目单位:xx集团有限公司二、 项目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区域地理位置优越,设施条件完备。三、 建设背景氨基塑料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甲醛、尿素和木浆等化工原料。2020年至2021年10月,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周期、原材料价格上涨、限电停产等因素影响,三聚氰胺、甲醛、尿素等化工原料的价格整体持续上涨,根据choice数据,2021年甲醛、尿素和三聚氰胺最高价较2020年分别上涨162.79%、87.28%、218.75%。未来主要原材料价格的走势具有不确定性,若原材料价格继续大幅上涨将使行业公司面临一定的成本压力,对氨基塑料行业的整体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四、 项目建设进度结合该项目的实际工作情况,xx集团有限公司将项目的建设周期确定为12个月。五、 建设投资估算(一)项目总投资构成分析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331.5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584.5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9.67%;建设期利息28.1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0.65%;流动资金1718.7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9.68%。(二)建设投资构成本期项目建设投资2584.57万元,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其中:工程费用1612.69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919.78万元,预备费52.10万元。六、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财务效益分析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达产后每年营业收入19600.00万元,综合总成本费用15535.30万元,纳税总额1840.62万元,净利润2980.4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52.41%,财务净现值7482.66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3.70年。(二)主要数据及技术指标表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总投资万元4331.501.1建设投资万元2584.571.1.1工程费用万元1612.691.1.2其他费用万元919.781.1.3预备费万元52.101.2建设期利息万元28.181.3流动资金万元1718.752资金筹措万元4331.502.1自筹资金万元3181.232.2银行贷款万元1150.273营业收入万元19600.00正常运营年份4总成本费用万元15535.305利润总额万元3973.936净利润万元2980.457所得税万元993.488增值税万元756.379税金及附加万元90.7710纳税总额万元1840.6211盈亏平衡点万元6113.04产值12回收期年3.7013内部收益率52.41%所得税后14财务净现值万元7482.66所得税后七、 主要结论及建议综上所述,本项目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属于投资合理、见效快、回报高项目;拟建项目交通条件好;供电供水条件好,因而其建设条件有明显优势。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有利于行业结构调整。第二章 市场营销一、 行业发展趋势1、产品应用高端化随着电气、电子材料及复合材料的飞速发展,对氨基塑料的特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虽具有阻燃,耐水、耐热、耐老化、耐电弧、耐化学腐蚀等良好性能,但其弹性差、固含量低、贮存稳定性差、游离甲醛含量高等缺陷也制约其应用和发展。氨基塑料正由通用塑料制品向着高功能性、高附加值产品系列的方向转化,未来氨基塑料生产商将不断提高生产工艺、控制手段、人员素质和检测水平,对其进行改性处理,克服其性能上的不足,在性能、品质等方面不断提升。随着氨基塑料生产技术的持续提升,其产品将进一步拓展高端应用领域,带动氨基塑料行业更好、更快地发展。2、应用领域继续拓展氨基塑料可用于塑料及涂料工业,也可作纺织物防摺、防缩处理剂,其改性树脂可做色泽鲜艳、耐久、硬度好的金属涂料,还可用于坚固、耐热装饰薄板,防潮纸及灰色皮革鞣皮剂,合成防火层板的粘接剂,防水剂的固定剂或硬化剂等。伴随社会经济水平的发展,不同消费群体间的需求差异化程度随之提高,市场中氨基塑料产品的定位、设计、质量及功能特性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客户对热固性塑料的技术水平及性能要求也不断提高,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汽车工业,用于汽车表面涂层以及制成防火、抗震、耐热的汽车内饰装饰层压板。行业内企业将不断加大产品研发,以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及不断提高的产品标准。3、环保要求趋严我国正处于新一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的历史交汇点,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行业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氨基塑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水、废气和固体废物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在此背景下,低碳化、智慧化已成为氨基塑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家相继出台了包括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内的一系列产业政策,明确鼓励企业技术创新、鼓励绿色发展,改变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的传统材料工业发展模式,走低碳环保、节能高效、循环安全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加大环保治理力度,国家也提高了对节能减排、工程质量、文明施工和环保监管的标准,国家环保督查污染治理力度不断加大,中央及地方对企业的环保督察越来越频繁。因此,氨基塑料行业将逐渐规范化发展,增强环保意识,注重清洁生产,投入治理成本,关注产品绿色化。二、 产业链上下游情况1、上游行业行业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三聚氰胺、甲醛、尿素,氨基塑料行业上游主要是基础化工行业原料供应商和生产设备提供商,原料供应商包括三聚氰胺、尿素、甲醛等主要原材料供应商,以及木浆等填料供应商。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对氨基塑料的生产成本有较大的影响。虽然原材料的价格可以通过产品定价转移风险,但原材料价格与产品价格变动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变动幅度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将会对行业经营业绩的稳定性产生一定影响。2、下游行业氨基塑料的下游行业主要是粘合剂、涂料、纤维、塑料制品、隔音材料、隔热材料、绝缘材料等生产商,其中,应用于刨花板、胶合板粘接领域的粘合剂需求占比最大,其次是涂料、纤维领域需求,接下来是塑料制品需求。下游行业对于塑料行业发展具有较大的牵引和驱动作用,其需求变化直接决定塑料行业的未来发展状况。由于氨基塑料具备的优越性能,其生产的产品可以广泛应用到航空、电子电气、家电、汽车、机械等行业中,大多为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行业,且随着氨基塑料工艺的进一步改进,性能不断优化,下游应用领域将继续拓宽,需求保持稳定增长为氨基塑料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三、 行业基本风险特征1、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目前,氨基塑料行业集中度低,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市场竞争充分。由于氨基塑料是热固性塑料中的最大类品种,属于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新材料,相关政策的发布使得氨基塑料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下游需求的扩张也吸引着新进入者通过直接投资、收购兼并等方式涉足,同时很多跨国化工企业开始利用自身的原料采购和规模优势进行产业链整合,导致行业竞争风险加剧。2、环保政策趋严的风险氨基塑料的生产是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完成,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声、粉尘、废气、废水、固废等有害废物。化工行业政策导向明显,受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影响大。长期来看,在国家面临经济转型、环保问题日趋严峻的背景下,国家将会持续提高环保标准,因此需要不断加大环保投入,保证达标排放,否则可能会面临被责令停产、行政处罚甚至被起诉的风险。3、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氨基塑料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甲醛、尿素和木浆等化工原料。2020年至2021年10月,受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周期、原材料价格上涨、限电停产等因素影响,三聚氰胺、甲醛、尿素等化工原料的价格整体持续上涨,根据choice数据,2021年甲醛、尿素和三聚氰胺最高价较2020年分别上涨162.79%、87.28%、218.75%。未来主要原材料价格的走势具有不确定性,若原材料价格继续大幅上涨将使行业公司面临一定的成本压力,对氨基塑料行业的整体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四、 市场细分的原则从企业市场营销的角度看,无论消费者市场还是生产者市场,并非所有的细分市场都有意义。所选择的细分市场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一)可实现性可实现性即企业所选择的目标市场是否易于进入,根据企业目前的人、财、物和技术等资源条件能否通过适当的营销组合策略占领目标市场。例如,通过适当的营销渠道,产品可以进入所选中的目标市场;通过适当的媒体可以将产品信息传达到目标市场,并使有兴趣的消费者通过适当的方式购买到产品。(二)可营利性可营利性即所选择的细分市场应当具有能够盈利的规模,且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使企业赢得长期稳定的利润,值得营销者为之设计一套营销规划方案的尽可能大的同质群体。例如:如果专门为2米以上身高的人生产汽车,对于汽车制造商来说就是不合算的。应当注意的是:需求量是相对于本企业的产品而言,并不是泛指一般的人口和购买力。(三)可衡量性可衡量性表明该细分市场特征的有关数据资料必须能够加以衡量和推算。比如在电冰箱市场上,在重视产品质量的情况下,有多少人更注重价格,有多少人更重视耗电量,有多少人更注重外观,或兼顾几种特性,当然,将这些资料予以量化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必须运用科学的市场调研方法(四)可区分性可区分性指细分市场在观念上能被区别并对不同的营销组合因素和方案有不同的反应,比如女性化妆品市场可依据年龄层次和肌肤类型等变量加以区分;汽车市场可以根据收入水平和年龄层次等变量进行区分。五、 行业壁垒1、资本投入壁垒近年来,我国氨基塑料行业已逐步从劳动密集产业发展成为技术密集和资本密集交叉的新兴产业,巴斯夫集团、迪爱生集团、美国瀚森、太尔化工等大型跨国化工企业也通常借助资本实力进行产业链整合,从而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随着氨基塑料行业中市场对于产品质量、特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生产技术、生产工艺的研发、厂房建设、大量化工设备及环保配套装置以及品牌维护建设均提出了较高要求,行业新进入者需要大量规模的资金投入,设置了一定的资本壁垒。2、市场开发壁垒下游客户对氨基塑料性能稳定性要求较高,而不同企业生产的氨基塑料性能波动范围有所区别,产品质量对用户最终产品的性能及品质影响重大,客户对高品质产品生产厂商的依赖度较高,因此需要氨基塑料生产厂商拥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较高的研发与技术水平。此外,氨基塑料行业一般以直销为主要销售模式,需要多年积累的客户资源和完善的销售网络才能保证市场竞争地位,因此拥有稳固客户群的公司将会拥有较大的先发优势,市场开发成为了新进入者重要的障碍之一。3、技术壁垒初级形态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生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储备与创新研发。不同客户因其产品差异较大而对热固性塑料性能的要求不同,因此生产企业需积累大量的独特配方,并具备较强的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缺乏研发储备的企业难以生产出适应细分需求的产品。同时,随着化工新材料行业和下游行业的快速发展,氨基塑料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市场需求不断变化,因此企业需要优化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建立经验丰富、创新能力突出的研发团队,针对客户的不同需求做出研发和改进,强大的科研能力和更快的创新速度造就了该行业的技术壁垒。六、 绿色营销的内涵和特点(一)绿色营销的内涵关于绿色营销,广义的解释是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体现的社会价值观、伦理道德观,充分考虑社会效益,既自觉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更自觉抵制各种有害营销。因此,绿色营销也称伦理营销。狭义的绿色营销,主要指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谋求消费者利益、企业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协调,既要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实现企业利润目标,也要充分注意自然生态平衡,因此又称生态营销或环境营销。绿色营销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英国威尔斯大学的肯毕泰教授在绿色营销化危机为商机的经营趋势一书中指出:“绿色营销是一种能辨识、预期及符合消费者与社会需求,并且可带来利润及永续经营的管理过程”。“首先,企业所服务的对象不仅是顾客,还包括整个社会;其次,市场营销过程的永续性一方面需仰赖环境不断地提供市场营销所需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还要求能持续吸收营销所带来的产物。”绿色营销观要求企业在营销中不仅要考虑消费者利益和企业自身的利益,而且要考虑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将四方面利益结合起来,全面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二)绿色营销的特点绿色营销与传统营销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绿色消费是开展绿色营销的前提。消费需求由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绿色消费是较高层次的消费观念。人们的温饱等生理需要基本满足后,便会产生提高生活综合质量的要求,产生对清洁环境与绿色产品的需要。(2)绿色观念是绿色营销的指导思想。绿色营销以满足需求为中心,为消费者提供能有效防止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及损害健康的产品。绿色营销所追求的是人类的长远利益与可持续发展,重视协调企业经营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力求实现人类行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3)绿色体制是绿色营销的法制保障。绿色营销是着眼于社会层面的新观念,所要实现的是人类社会的协调持续发展。在竞争性的市场上,必须有完善的政治与经济管理体制,制定并实施环境保护与绿色营销的方针、政策,制约各方面的短期行为,维护全社会的长远利益。(4)绿色科技是绿色营销的物质保证。技术进步是产业变革和进化的决定因素,新兴产业的形成必然要求技术进步;但技术进步如背离绿色观念,其结果有可能加快环境污染的进程。只有以绿色科技促进绿色产品的发展,促进节约能源和资源可再生以及无公害的绿色产品的开发,才是绿色营销的物质保证。七、 行业发展概况我国塑料工业发展迅速,已成为世界塑料制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相对于金属、石材、木材,塑料具有成本低、可塑性强等优势,在国民经济中应用广泛。近几年我国汽车、家电、通信、计算机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塑料制品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自2010年以来,中国初级形态塑料产量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产量均高于4,000.00万吨。2019年初级形态塑料产量为9,743.65万吨,同比增长10.04%,增长率为近五年来的最高值。2020年生产初级形态塑料10,542.20万吨,同比增长8.20%。氨基塑料是以含有氨基或酰氨基官能团的化合物如脲、三聚氰胺及苯胺等与醛类化合物如甲醛等缩聚反应制成氨基树脂为基体树脂,纸浆为主要填充物,经捏合、造粒制成的复合物。氨基塑料具有自熄及耐电弧性,耐热、阻燃、低烟,制品尺寸稳定,电绝缘性好和容易着色等优点,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汽车、机械、日用器皿等行业。氨基塑料产品种类较多,有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苯胺甲醛树脂、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树脂、脲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脲硫脲甲醛树脂等。其中,脲醛树脂(UF)在工业领域需求占比最大,达到80%左右,接下来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需求占比在16%左右,其他应用量较大的树脂还有苯胺甲醛树脂,其余树脂应用需求较小。早在1920年德国BASF就已经开始氨基树脂的研究,1922年英国BIP公司第一个有了工业产品(BEETLE),氨基塑料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氨基塑料制品的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美国、日本、西欧等先进国家已逐渐将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目前亚洲已是氨基塑料制品生产能力及消费能力最大的地区。中国最早生产氨基塑料的工厂是上海天山塑料厂,1957年从前苏联引进生产技术,然后逐渐工业化生产。经过60多年的发展,在工艺和设备上都得到了改进。氨基塑料生产的产品可以广泛应用到航空、电子电气、家电、汽车、机械、建筑材料、家具、餐具、日用品等行业中,需求不断增长。在需求的推动下,我国氨基塑料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设备与生产技术不断进步,现阶段生产企业共有八十余家,主要有广东榕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常熟东南塑料有限公司、山东拓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浙江华澳合成材料有限公司、福建省沙县宏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广东顺德恒业合成材料有限公司等,生产企业主要分布在广东、上海、江苏、山东等地区。目前我国氨基塑料行业整体研发创新能力较弱,大多数企业产品更新迭代速度慢,同质化现象严重,性能、外观与国外优质产品相比差距较大,因此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竞争,不利于企业提升盈利能力,更不利于行业长期健康发展。氨基塑料部分性能优点突出,也存在质脆、成型收缩率大、加工难度较高等特点,因此其配方仍在不断改进,未来,我国氨基塑料行业需不断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改进生产工艺,提升高端市场竞争力。八、 市场细分战略的产生与发展市场细分是1956年由美国营销学者温德尔,斯密于产品差异和市场细分可供选择的两种市场营销战略一文中,在总结西方企业营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市场细分不单纯是一个抽象理论,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顺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众多产品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这一新的形势,是现代企业营销观念的一大进步。从总体上看,不同的市场条件和环境,从根本上决定企业的营销战略。市场细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一)大量营销阶段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资本主义工业革命阶段,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和特点是强调速度和规模,市场以卖方为主导。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企业市场营销的基本方式是大量营销,即大批量生产品种、规格单一的产品,并且通过广泛、普遍的分销渠道销售产品。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大量营销的方式降低了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获得了较丰厚的利润。企业没有必要研究市场需求,市场细分战略也不可能产生。(二)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20世纪30年代,发生了震撼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西方企业面临产品严重过剩,市场迫使企业转变经营观念。营销方式从大量营销向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变,即向市场推出许多与竞争者在质量、外观、性能和品种等方面不同的产品。产品差异化营销较大量营销是一种进步,但是由于企业仅仅考虑自己现有的设计、技术能力,忽视对顾客需求的研究,缺乏明确的目标市场,因此产品营销的成功率依然很低。由此可见,在产品差异化营销阶段,企业仍然没有重视对市场需求的研究,市场细分仍然缺乏产生的基础和条件。(三)目标营销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生产力水平大幅度提高,产品日新月异,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日益尖锐,以产品差异化为中心的推销体制远远不能解决西方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问题。于是,市场迫使企业再次转变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由产品差异化营销转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目标营销,即企业在研究市场和细分市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资源与优势,选择其中最有吸引力和最能有效为之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设计与目标市场需求特点相互匹配的营销组合。市场细分战略应运而生。市场细分理论的产生,使传统营销观念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理论和实践中都产生了极大影响,被西方理论家称之为“市场营销革命”。市场细分理论产生后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最初,随着“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营销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以及个性化消费时代的到来,企业把市场不断细分,从而出现超市场细分理论(即一对一营销理论)。人们认为把市场划分得越细越能适应顾客需求,只要通过增强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便可提高利润率。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能源危机和整个资本主义市场不景气,使不同阶层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人们在购买时更多地注重价值、价格和效用的比较。过度细分市场导致企业营销成本上升而减少总收益,于是反市场细分理论应运而生。营销学者和企业家认为,应该从成本和收益的比较出发对市场进行适度的细分,这是对过度细分的反思和矫正。它赋予了市场细分理论新的内涵,使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对指导企业市场营销活动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20世纪90年代,在全球营销环境下,适度细分理论又被赋予了更新的内涵,适应了全球营销趋势的发展。全球营销力图尽可能地识别和满足世界各国消费者的共同需求,并希望以此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低的成本。而且,全球营销对于“需求”的理解更为深刻,它不是简单、一味地识别和满足消费者的现有需求,而是更为关注挖掘潜在需求,或在异国市场上引入并推行新的消费文化。与此同时,全球营销同样注意到各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差异。因为分布于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消费者,拥有不同的语言和肤色,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行为方式。事实上,没有一家企业已经或者试图把触角伸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它们都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寻求全球市场上的机会,选择那些能够比对手更好地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与之建立互惠互利的交换关系,在满足其需求的同时求得自身发展壮大。九、 行业竞争格局我国氨基塑料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江苏、山东等地区,主要有广东榕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常熟东南塑料有限公司、山东拓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浙江华澳合成材料有限公司、福建省沙县宏光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广东顺德恒业合成材料有限公司等。下游各类氨基塑料制品生产企业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各类电子电器、餐具洁具、建筑装饰、生活用品等领域。从行业竞争格局来看,国内大部分氨基塑料企业还是集中在中低端产品领域,大多数企业的产品结构品种单一,市场灵活性差,在企业规模、品牌、研发、技术、环保等方面与国际知名企业有较大的差距。在行业结构上存在着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中高档产品供不应求依赖进口,通用技术产品多,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少的局面。生产氨基塑料的跨国企业通常集上游原料合成、产品加工、销售为一体,如巴斯夫集团、迪爱生集团、美国瀚森、太尔化工等,这些大型跨国企业具有较强的原料采购和规模优势,与国际大客户有长期的合作历史。国内企业生产的氨基塑料同国际化工巨头生产的氨基塑料虽在性能方面存在一定差距,但通过国家政策的支持、企业研发能力的持续提高,差距正逐渐缩小。未来,国内氨基塑料市场的竞争将更多的体现在各厂商高端新材料产品的研发能力、满足客户需求的定制能力、产成品性能稳定性的控制能力以及技术支持服务能力等多个方面。十、 营销调研的步骤营销调研的过程,通常包括五个步骤:确定问题与调研目标、拟定调研计划、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提交报告。(一)确定问题与调研目标为保证营销调研的成功和有效,首先要明确所要调研的问题,既不可过于宽泛,也不宜过于狭窄,要有明确的界定并充分考虑调研成果的实效性。其次,在确定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特定调研目标。(二)拟定调研计划设计能够有效地收集所需要的信息的计划,包括概述资料来源、调研方法和工具等。由于收集第一手资料花费较大,调研通常从收集第二手资料开始,必要时再采用各种调研方法收集第一手资料,也可以从企业外部的商业公司购买有关资料。调查表和仪器是收集第一手资料采用的主要工具。抽样计划决定三方面的问题:抽样单位指确定调查的对象,抽样范围指确定样本的多少,抽样程序则是指如何确定受访者的过程。接触方法是指如何与调查对象接触的问题。(三)收集信息在拟定调研计划后,可由本企业调研人员承担收集信息的工作,也可委托调研公司收集。面谈访问必须争取被访问者的友好和真诚合作,才能收集到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实验调查时,调研人员必须注意使实验组和控制组匹配协调,在调查对象汇集时避免其相互影响,并采用统一的方法对实验进行处理和对外来因素进行控制。(四)分析信息从已获取的有关信息中提炼出适合调研目标的调查结果。在分析过程中,首先要明确这些信息数据是依据何种尺度进行测定、加工的,然后借助多变量统计技术将数据中潜在的各种关系揭示出来,还可将数据资料列成表格,制定一维和二维的频率分布,对主要变量计算其平均数和衡量离中趋势。(五)提交报告调研人员向营销主管提出与进行决策有关的主要调查结果。调研报告应力求简明、准确、完整、客观,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如能使管理决策减少不确定因素,则此项营销研究就是富有成效的。十一、 市场需求测量(一)不同层次的市场市场作为营销领域的范畴,是指某一产品的实际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的总和,是对该产品有兴趣的顾客群体,也称潜在市场。潜在市场的规模,取决于现实顾客与潜在顾客人数的多少。购买者身份的确认,一般依据三个特性,即兴趣、收入和购买途径。兴趣指购买需求和欲望,是采取购买行为的基础。收入决定支付能力,是采取购买行为的条件。市场规模是兴趣与收入两者的函数。购买途径决定购买者能否买到所需产品。有效市场是指对某种产品感兴趣、有支付能力并能获得该产品的顾客群体。同样的产品,往往因购买者必须具备某一特定条件才能获取,如规定到一定年龄者才能购买汽车。有效市场中具备这种条件的顾客群体,构成该产品的合格的有效市场。企业可将营销努力集中于合格有效市场的某一细分部分,这便成为企业的目标市场。企业及竞争者的营销努力,必能售出一定数量的某种产品,购买该产品的顾客群体,便形成渗透市场。(二)市场需求某一产品的市场总需求,是指在一定的营销努力水平下,一定时期内在特定地区、特定营销环境中,特定顾客群体可能购买的该种产品总量。对需求的概念,可从八个方面考察。(1)产品。首先确定所要测量的产品类别及范围。(2)总量。可用数量和金额的绝对数值来表述,也可用相对数值来表述。(3)购买。指订购量、装运量、收货量、付款数量或消费数量。(4)顾客群。要明确总市场的顾客群、某一层次市场的顾客群、目标市场或某一细分市场的顾客群。(5)地理区域。根据非常明确的地理界线测量一定的地理区域内的需求。企业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划分区域,测定各自的市场需求。(6)时期。市场需求测量具有时间性,如年度、5年、10年的市场需求。由于未来环境和营销条件变化的不确定性,预测时间越长,测量的准确性就越差。(7)营销环境。测量市场需求必须确切掌握宏观环境中人口、经济、政治、法律、技术、文化诸因素的变化及其对需求的影响。(8)营销努力。市场需求也受可控制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受产品改良、产品价格、促销和分销方式等的影响,一般表现出某种程度的弹性,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因此,市场需求也称为市场需求函数。随着行业营销费用的增加,刺激消费的力度加大,市场需求一般会随之增大,但报酬率由递增转入递减。当营销费用超过一定水平后,就不能进一步促进需求,市场需求所达到的极限值,称为市场潜量。由于市场环境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市场需求的规模、结构和时间等,所以也会深刻地影响着市场潜量。在基本销售量与市场潜量之间,显示了不同类型市场整体需求的营销敏感度。受产业营销支出水平影响明显者为可扩张市场,如保健品市场;受产业营销支出水平影响不大者为非扩张市场,如食盐市场。(三)企业需求企业需求指在市场需求总量中企业所占的份额。在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与其营销努力成正比。此外,如果营销费用分配于广告、促销、分销等方面,它们有不同的效率及弹性。(四)企业预测与企业潜量企业预测指企业销售预测,是与企业选定的营销计划和假定的营销环境相对应的销售额,即预期的企业销售水平。这里,销售预测不是为确定营销计划或营销努力水平提供基础,而是由营销计划所决定的,它是既定的营销费用计划产生的结果。与销售预测相关的还有两个概念:一个是销售定额,即公司为产品线、事业部和推销员确定的销售目标,是一种规范和激励销售队伍的管理手段,分配的销售定额之和,一般应略高于销售预测。另一个是销售预算,主要是为当前采购、生产和现金流量做决策。销售预算一般略低于销售预测,以避免过高的风险。企业潜量即企业销售潜量,指公司的营销努力相对于竞争者不断增大时,企业需求所达到的极限。当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为100%时,企业潜量也就是市场潜量,但这只是一种少见的极端情况。第三章 人力资源一、 组织结构设计后的实施原则为了使组织结构形成一个系统整体,有效、顺利、合理地发挥作用,需要掌握组织结构设计后的实施原则,(一)管理系统一元化原则一个管理人员所能指挥、监督的人数是有限的。管辖人数的多少应根据下级的分散程度、完成工作所需要的时间、工作内容、下级的能力、上级的能力、标准化程度等条件来确定。一般来说,从事日常工作,可管辖15-30人;从事内容多变、经常需要作出决定的工作,可管辖3-7人。(二)明确责任和权限的原则1、责任和权限的定义。所谓责任,是指必须完成与职务相称的工作义务。所谓权限,是指完成职责时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有时未经上级允许)自由行使的权力。责任就是完成工作的质量和数量的程度;权限就是完成工作职责时,应采用什么方法、利用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去实现目标。责任与权限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应授予不带责任的权限,也不应行使没有权限的责任。为了履行职务,必须明确每个人应负的责任,同时也必须授予其应有的权限。2、明确责任和权限。管理人员(上级)应尽可能把责任委托给下级并授予所需的权限,这种组织就有灵活性,有利于下属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当然上级也要注意,即使已把责任和权限委任给下级,也应当负起监督、指导、检查的责任,不能一推了之。(三)先定岗再定员的原则定编、定岗、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定编是指企业组织结构模式的选择以及各层级职能和业务部门的设置;定岗是指在对部门职能进行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将工作具体细化为若干模块,从而栏成本部门工作的基本单元-工作岗位的过程;定员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按一定素质要求,为工作岗位配备各类人员所预先规定的限额。一般来说,企业首先应当确定组织机构,然后确定工作岗位,再配备人员。岗位依工作而存在,人员依岗位而配备,(四)合理分配职责的原则各级主管在分配工作、划分职责范围时,必须避免重复、遗漏、含糊不清等情况的出现。同时还应做到:将相同性质的工作归纳起来进行分析;分配工作要具体、明确;每一项工作不要分得过细,而应由许多下级一起承担;量材使用,任人唯贤;经常检查,拾遗补阙,以防止出现工作上的缺失。,二、 企业员工培训项目的开发与管理(一)员工培训项目材料的开发在明确培训目标之后,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发、购买或修改培训材料,准备学员教材和培训师教学资料等。培训材料能够帮助学习者达成培训目标,满足培训需求。培训项目材料具体包括课程描述、课程的具体计划、学员用书、培训师教学资料、小组活动设计与说明等。1、培训项目课程描述。课程描述主要是提供培训项目的基本信息,具体包括课程名称、目标学员的基本要求、培训的主要目的、本课程的主要目标、培训时间、场地安排及培训师姓名等,示例培训项目课程计划。详细的课程计划主要是设计培训的内容与活动,安排培训活动的先后顺序,以帮助培训师顺利完成课程的培训,达到培训目标。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是要贯彻和体现培训项目目标,使项目目标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内容能够转化为受训者的行为表现和绩效提高。因此,课程设计的第一步是要仔细研究培训的项目目标。通常情况下,为了实现某一具体的培训项目目标,需要安排几个单元的培训课程。也就是说,要根据培训项目目标,确定培训课程要分为几个单元开展,并确定每一单元的授课主题。(二)员工培训活动的设计与选择通常,人们能够集中精力在一件事情上的时间不会超过12分钟,这意味着在员工培训过程中每12分钟就要换一种培训方式,在培训活动的设计中,可以大量采用小组活动的方式,通过学员的讨论与交流,鼓励学员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强化学员对概念的理解,鼓励人际交往和决策的制定。小组活动的形式包括案例分析、商业游戏、角色扮演、行为示范、拓展训练等。要求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并讨论问题,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三)内部培训师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内部培训师。企业内部培训师应该成为培训师资队伍的主体。内部培训师的选拔是企业培训活动的关键环节,培训师的水平高低不仅直接影响到具体培训活动的实施效果,而且可能会影响到企业领导对人力资源部门和企业员工培训工作的基本看法。内部培训师能够以企业欢迎的语言和成熟的本企业案例故事诠释培训内容,能够总结、提炼并升华自身和周围事物有益的经验和成果,能够有效传,播和扩散企业真正的知识与技能,从而有效实现经验和成果的共享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内部培训师选拔与培养制度,其中需要明确内部培训师的选拔对象、选拔流程、选拔标准、上岗认证、任职资格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等具体工作,而且每一项内容都应具体、可操作。企业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选拔内部培训师。各级管理者应肩负起发现、推荐、培养内部培训师的职责;各类业务骨干是企业内部培训师资的重点培养对象与内部培训师资后备队伍的主要来源。经过严格有效的筛选之后,企业可以确定内部培训师的候选人,初步组建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并对这些培训师进行专门的培训,如有关课程设计、授课方法、课堂组织等技巧性的内容。企业可以将重点培养的内部培训师当作企业聘请来的外部培训师的助手,助手(内部培训师)不仅要为外部培训师准备企业内部的案例、素材,更主要的任务是要认真学习外部培训师的授课方法,以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师进行模拟授课,共同研讨企业内部培训教材的开发、案例制作、授课技巧的问题,组成“内部培训师俱乐部”以期共同提高。1、定期组织相应的活动,促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交流外部培训师。外部培训师的选拔也应该和内部培训师一样,遵循相应的选拔程序,要接受申请、试讲、资格认证、评价、聘用、晋级等流程的管理。同时,为了促进外部培训师授课成果的转化,企业可以实行“外部培训师助手”的制度,即为每一个正式聘用的外部培训师配备专门的内部助手,助手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向外部培训师提供本企业的案例和实际素材丰富外部培训师的授课内容,强化其授课的针对性、适用性,就外部培训师的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提出建议,主动收集受训者的反映和评价,并及时反馈给外部培训师,从而促进外部培训师授课成果的有效转化。另外,这种方式还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授课水平,有利于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的成长。(四)统筹协调培训部门管理功能培训管理部门统筹协调培训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其责无旁贷的职责,培训管理部门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1、制定系统内开展培训的指导性意见。培训管理部门是组织系统内培训的统一领导机构,对系统的培训活动负有全面指导和监督的职责,负责统筹各组织机构和各类人员的教育培训,从培训内容、实施方式、考核评价和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培训目标和具体计划,为培训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性意见。2、制订年度培训计划。年度培训计划既要有培训计划系统内主体班次的安排,还要有专题讲座、组织调训、业务研讨等安排。年度培训计划要尽早发布,便于各部门协调安排参训人员和安排本部门的培训计划。3、了解和掌握各部门的培训情况。培训主管部门要定期收集各部门的培训计划,了解各培训项目的培训内容、时间和场地安排情况,为协调企业整体性的培训安排打好基础(五)实现企业培训资源共享实现资源共享是企业内部开展培训的优势所在。一是企业的组织机构设置为资源共享提供了组织基础。虽然各组织机构的性质和运行机制不同,但相同组织机构间存在许多可以相互借鉴和交流的地方。各组织机构一般都赞同并支持培训资源的共享。二是将各组织机构的优势培训资源向系统内推介,不但有利于企业组织系统内部之间的交流学习,而且可以降低培训支出和提高培训效率。1、培训资源主要包括内、外两部分。从企业当前对培训资源的使用情况来看,培训资源又可以分为即期资源与远期资源。对培训资源的有效管理可以确保企业更合理地进行费用的投入与人力资源的开发。适当开发内部培训资源可以降低课程采购费用,也可以激发员工相互学习、适时总结经验。企业培训部门应该在综合考虑员工能力素质要求与企业目标等方面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内、外部资源的搭配。2、内部培训资源。(1)标准化培训产品。各种类型的公开培训教材,具有标准化、资源丰富、费用低廉等优点。使用公开培训教材也为培训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企业可以因时、因势使用这些教材统一组织培训,也可以为员工自我学习创造条件。(2)培养企业内部培训师。企业内部培训师岗位的设立,不仅可以节省部分培训支出,也可以作为企业培养后备人才以维系业务发展的重要手段。内部培训师通常在企业中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优秀的业绩,可以将自己的工作心得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开展培训工作。(3)经理人作为培训资源。经理人主要是通过对下属的工作进行指导(教练技术)、会议和专题讲座三种形式发挥作用。利用经理人作为培训资源的优势在于:首先,这样的培训更能针对企业的特点进行;其次,经理人的参与会帮助一般员工从管理和经营的角度看待问题,扩展考虑问题的视野;再次,由于员工的广泛参与,便于加强部门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最后,经理人也会通过这样的机会树立个人威信。(4)成立员工互助学习小组。员工互助学习小组旨在通过相互交流提升小组成员整体技能水平。它可以随时随地根据需要进行,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小组成员可以从更宽阔的视野去分析问题、了解企业整体运作,也可以为岗位轮换等培训手段的实施做准备。成功的员工互助学习小组也为企业集中精力去转变培训职能奠定了基础。3、外部培训资源。(1)专业培训公司。专业培训公司主要承担大型公开课和企业内训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工作,具有丰富的培训组织经验和培训师资源,所开设的培训课程可以根据企业需要细分为知识传播、热点问题讨论与实战经验传授等内容。(2)咨询公司。以自有资源为主向企业提供服务是咨询公司有别于一些专业培训公司的首要特点。经验丰富的咨询公司对自己服务过的客户及其行业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的培训业务是为企业量身打造的,也能保证培训的质量。(3)各级院校。企业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与各级院校合作,包括与院校开设联合课程,为企业定向培养员工,派出员工到院校脱产学习,对院校的教学计划提出修改意见,由院校提供长期的以知识传播型为主的培训,由院校与企业共同开展案例编撰、企业文化研究等专项课题。(六)建构配套的培训制度与文化为确保企业培训项目设计的有效落实,企业应使培训制度与培训资源相配套,以尽量避免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偏离培训设计的初衷,使组织培训发挥最大的作用。对此,一要建立配套制度,规范企业人员培训流程;二要建立企业培训档案,根据培训档案组织针对性培训,避免重复培训和无效培训;三要建立培训奖惩制度和激励保障体系,把培训结果与奖惩挂钩;四要建立培训时间保证制度,保证企业培训活动能够系统化、规范化开展和推进;五要营造良好的培训文化,建立促进学习与成长的学习型组织。,三、 精益生产与5S管理(一)精益生产的含义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也称精益制造(Lean Manufacturing)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衍生自丰田生产方式的一种管理哲学。众多知名的制造企业以及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在全球范围内对丰田生产方式的研究、应用并发展,促使了精益生产理论和生产管理体系的产生,该体系目前仍然在不断演化发展当中。从过去关注生产现场的持续改善转变为库存控制、生产计划管理、流程改进(流程再造)、成本管理、员工素养养成、供应链协同优化、产品生命周期管理(产品概念设计、产品开发、生产线设计、工作台设计、作业方法设计和改进)、质量管理、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开发及销售管理等企业经营管理涉及的诸多层面。精益生产是一种全新生产管理方式,它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的不断变化,精简并消除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作业,最终保障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整体生产系统能够在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的条件下,取得最佳的生产经营成果。精益生产方式与传统的大生产方式不同,其特色是“多品种”和“小批量”。(二)5S管理的含义5S管理是日本企业率先实施的现场管理方法,5S分别表示五个日语词汇的罗马拼音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首字母的缩写。5S管理是指在生产现场中对人员、机器、材料、方法等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管理,是日本企业独特的一种管理办法。195S年,日本企业5S的宣传口号为“安全始于整理,终于整理整顿”。当时,只推行了前两个s,即整理和整顿,其目的仅仅是确保作业空间和安全。到了1986年,日本关于5S方面的著作和很多相关研究成果相继问世,从而对企业整体现场管理模式的变革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并由此掀起了5S管理的热潮。(三)5S管理与精益生产的关系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精益生产方式在我国工业企业也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并且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在理论界乃至企业生产管理的实践活动中,通常将5S管理与下列九种精益生产现场管理模式。1、目视化控制系统(VisualControlSystem)。2、准时化生产,也称实时生产系统(JustInTime,JIT)。3、看板管理(KanbanManagement)。4、零库存管理。5、全面生产管理(TotalProductiveMaintece,TPM)。6、运用价值流图(ValueStreamMapping)来识别浪费。7、生产线平衡设计拉动系统与补充拉动系统。8、降低设置时间(SetupReduction)。9、持续改善(Kaizen)。上述九种精益生产管理模式中的全面生产管理模式(TPM)与5S管理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全面生产管理模式(TPM)在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日本进行了引进、吸收和创新,在日本企业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世界各地的企业中被广泛推广应用。该模式是以追求生产系统综合效率的极限为目标,从意识改变到使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构建一个完整的能够防患于未然,杜绝所有灾害、不良和浪费最终达成并实现“0”灾害、“0”不良、“0”浪费的管理体系。从生产部门开始,到开发、营业、管理等所有部门,从最高领导到第一线作业者必须全员参与。具体地说,5S管理与全面生产管理模式(TPM)存在着以下密切的联系:首先,TPM是一种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企业全方位管理改善活动,是建立在5S管理活动基础之上的,如果企业一线员工不具备5S管理的基本意识,TPM根本无法推行;其次,TPM与日常的5S管理活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TPM的目的是要搞好自主保全,减少设备故障,而5S注重的是能够维持现场良好的生产秩序,将影响产品品质的因素降到极限,两者的目标和任务相得益彰、相互依托。,四、 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作用企业劳动定员作为生产经营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对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具有以下几点重要的作用。1、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有了定员标准,便于企业在用人方面精打细算,能促使企业在保证人员生理需要的前提下,合理、节约地使用人力资源,用尽可能少的“活劳动”消耗生产出更多的产品,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2、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因为企业劳动定员标准是在对整个生产过程和经营过程全面分析的基础上,以先进合理的定员标准和劳动定额为依据核定的,所以按定员标准编制企业各类员工的需求量计划,是企业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应遵循的原则。3、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企业内部员工调配工作的目的是开发人才,做到人尽其才。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了解员工,掌握他们的爱好、技能和健康等各方面的素质状况之外,还必须了解企业的定员,掌握各个生产、工作岗位需要多少人和需要什么条件的人。所以,定员是人员调配的主要根据,而调配工作又是定员标准得以贯彻的保证。4、先进合理的劳动定员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合理的定员能使企业各工作岗位的任务量实现满负荷运转。这就要求在岗的所有人员必须兢兢业业,并且具备一定的技术业务水平,否则,便不能胜任其工作。因此,劳动定员可以激发员工钻研业务技术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员工的素质。,五、 福利管理的基本程序福利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对现存的福利项目和措施进行管理,包括福利申请的受理和处理、与员工进行福利沟通以及在环境变化时对福利进行监控和修订等。(一)处理福利申请一般情况下,员工会根据企业的福利制度和政策向企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