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物质与组分分离.ppt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6592825 上传时间:2020-10-1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物质与组分分离.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污水物质与组分分离.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污水物质与组分分离.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污染废水组分分析 及分离方法 主体框架 1 污染废水组分分析 2 有机污染物的分离方法 3 总结与展望 常规有机污染物的组分特性 1.常规有机物的粒径 /分子质量分布 常规有机污染物的组分特性 (1)颗粒物 颗粒物中含有原生动物、藻类、细菌絮体和单细胞 个体、微生物废物。颗粒物常用悬浮性固体 ( SS) 表征。 颗粒物浓度与水浊度有一定的关系。水处理中经 混 凝沉淀 和 沙滤工艺 处理后可使浊度明显降低。 (2)溶解性有机物 在水处理领域,通常将水中粒径小于 0.45m 的有 机物称为溶解性有机物。由于其粒径很小难以检测 ,通常用分子质量( molecular weight, Mw)表征 有机物分子的大小。 分子质量 /Da 粒径 /nm 5 10 0.39 1 10 0.50 1 104 1.1 1 105 10 2 1.0nm 3 3 2 1.0w )()粒径( M 常规有机污染物的组分特性 常规有机污染物的组分特性 2.溶解性有机物的极性和酸碱性分布 污水中常规有机污染物可以分为亲水性物质 ( HIS )、疏水酸性物质( HOA)、疏水碱性物质( HOB)和疏水中性物质( HON)。 二级处理出水中溶解性有机物组分的极性和酸碱性特征 DOC含量 /% SUVA/*L/(mmg)+ 亲水性物质 62.4 8.1 1.79 0.90 疏水酸性物质 27.0 7.8 2.23 1.1 疏水碱性物质 5.7 4.5 0.88 0.6 疏水中性物质 11.7 6.7 1.27 1.0 3.溶解性有机氮化合物 溶解性有机氮化合物( DON)包括蛋白质、脂肪胺 、核酸、肽聚糖(来自细胞壁)、脂多糖和浓缩产 物(蛋白黑素类似结构)的氨基化合物等。 除了蛋白质、多肽、脂肪胺以外,污水处理中的 DON还包括人工合成的螯合剂、药品和个人护理品 。 常规有机污染物的组分特性 4.溶解性微生物代谢产物 二级处理出水的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soluble microbial product, SMP),包括蛋白质、氨基酸、 碳水化合物(多糖等)、烷基苯磺酸、腐殖酸、富 里酸、有机酸、抗生素、固醇类、胞外酶、细胞结 构组件和能量代谢物等。 SMP分为与营养物质代谢有关的 SMP和与细胞衰减 有关的 SMP两种。 常规有机污染物的组分特性 废水中 COD组分的划分 1.根据物化特性划分 在早期的研究中,依据粒径将废水组成划分为: 可 沉淀的 , 超胶体 , 胶体 和 溶解性 的 4类组分。这些 早期研究的重要结论之一是将粒径 1.0m的组分 近似认为是真正的溶解性组分,比粒径 1.0m的 物质更快地生物降解 从微生物生理学的角度应该认识到溶解性分子必须 是足够小,能够通过多孔性蛋白传质膜(典型内孔 径约 1nm,相当于分子量 600-5000Da) 废水组分的特征粒径被定义为:溶解性: 1nm, 胶体: 1nm 1m,超胶体: 1 100m,沉淀物: 100m 废水中 COD组分的划分 2.根据组分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的划分 废水 COD划分为 微生物体 、 易降解 COD、 慢速降 解 COD和 不可生物降解 COD。 1986年以来,国际水协 IWA(International Water Association)陆续推出的 4套活性污泥模型( ASM1 , ASM2, ASM2d, ASM3)对废水 COD组分划分 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发展和应用 模板的使用 城市污水 COD组分划分(虚线框内为 ASM1的组分,实线框内为 ASM2和 ASM2d组分,框外为少数研究人员提出的新的组分) 例:对造纸废水组分的分析 以十七烷酸为内标试剂,用甲基叔丁基醚对水样进 行液 -液萃取后,用三甲基氯代硅烷和 N-O-双 -(三甲 基硅烷基 )三氟乙酰胺进行硅烷化处理,以吡啶为 溶剂,用 GC-MS仪对造纸厂二次纤维造纸车间的污 水样进行定性和相对含量分析。 1.芳香酸及其衍生物 在 废纸制浆和漂白 过程中,木素成分会发生降解溶 出具有苯丙烷结构的小分子物质。 废纸的 油墨、颜料和塑料 等杂物中,含有苯环结构 的添加剂及杀虫剂等有机物。 造纸过程添加的 防腐剂和杀虫剂 含有苯甲酸及其羟 基衍生物、 2, 2-双 (4-羟苯基 )丙烷类有机物。 苯二甲酸及其酯类物质在造纸涂料中用来改善涂料 的流动性,也可在废纸脱墨过程中用作起泡剂。 2.树脂酸及其衍生物 树脂酸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降解。在 制 浆、漂白和抄纸 过程污水中含量较高,是造纸废水 排放造成水污染的主要有毒物质。 3.脂肪酸、甘油酯及甾醇类物质 二次纤维造纸 各段污水中脂肪酸类物质含量最大。 脂肪酸类物质是造纸污水中的主要有机污染物,所 以二次纤维造纸排放废水必须严格控制各种脂肪酸 类物质的含量,以降低对环境的危害。 溶解性有机污染物分离方法 1.树脂吸附层析分离 树脂吸附层析分离是利用不同吸附特性的树脂对溶 解性有机物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利用该方法可将 溶解性有机物分为 亲水性酸性物质 、 亲水性碱性物 质 、 亲水中性物质 、 疏水酸性物质 、 疏水碱性物质 和 疏水中性物质 等组分。 XAD-8树脂常用于腐殖质(腐植酸与富里酸)的分 离或者疏水酸性物质、疏水碱性物质、亲水性物质 等分离 第 1步 再生水 5L 膜过滤 第 5步 甲醇索氏 提取 疏水中性 物质 疏水酸性 物质 第 4步 0.1N NaOH 反洗 第 2步 0.1N HCl 反洗 疏水碱性 物质 亲水性物质 用 1N HCl 调至 pH2 第 3步 *N为当量浓度, 1N=(1mol/L)离子价数 2.超滤 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技术之一。以大分子与小 分子分离为目的,膜孔径在 20 1000A 之间 水溶液在压力推动下,流经超滤膜膜表面,小于膜 孔的溶剂(水)及小分子溶质透水膜,成为净化液 (滤清液),比膜孔大的溶质及溶质集团被截留, 随水流排出,成为浓缩液。超滤过程为 动态过滤 ( 防止浓度极差化产生),分离是在流动状态下完成 的。溶质仅在膜表面有限沉积,超滤速率衰减到一 定程度而趋于平衡,且通过清洗 可以恢复 。 超滤膜( Mw=10kDa) 疏水酸性物质 疏水酸性物质 ( Mw1kDa) 超滤膜( Mw1kDa) 疏水酸性物质 ( Mw10kDa) 疏水酸性物质 ( 10kDaMw1kDa) 滤出液 滤出液 截留液 截留液 超滤过程示意图 3.体积排阻色谱 利用不同孔径的 多孔凝胶色谱柱 对水中的溶解性有 机物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当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流 经凝胶时,水中大分子有机物无法进入凝胶,在较 短时间内便通过色谱柱,因而出峰时间较短。而小 分子有机物则可进入多孔凝胶内,而且分子量越小 的有机物在凝胶中运动路径越长,出峰时间亦越长 。 体积排阻色谱法常与紫外检测器、荧光检测器、示 差折光检测器等联用,通用检测经体积排阻色谱分 离得到的各组分紫外吸光度、荧光强度、折光系数 来表征溶解性有机物的分子质量分布。 4.场级分离 场流分离(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FFF)作为一种 新的分离技术,最早是由 Giddings博士在 1966年提 出的,它可用于大分子、胶体和微粒的分离。 Giddings提出在相距很近的上下平板间构成扁平带 状流道,载流液流于其中。载流为层流,其流型为 抛物线型, 越往中心位置速度越大 。侧向场从侧面 垂直 于流动方向施加,侧向场导致不同成分处在距 下壁不同的位置上,从而有不同的移动速度,在此 前提下进行分离。 混合粒子注入到分离流道 内,在没有场时均匀散布 开。此阶段被称为 样本注 入 。 注入 施加侧向场后,混合微粒 团被压缩靠近积聚壁,各 微粒距积聚壁距离不同。 松弛 载液流动后,不同粒子按 不同的速度移动起来,移 动速度取决于微粒距积聚 壁的距离。 分离 其他分离方法 微乳液相转变分离有机污染物 溶剂浮选法对工业废水中痕量有机污染物进行分离 富集 总结与展望 笔者查阅资料发现常见废水如化工方面废水组 分分析的资料甚少,而有关印染废水组分分析的 文献更是寥寥无几。一般工艺水处理后检测的指 标仍停留在 COD、 BOD、色度、浊度、 SS等指标 上,然而如二甲苯胺等一些处理过后产生的高毒 性物质,被人们所忽略。深入分析印染废水中的 组分,有利于加强对印染废水治理,调整废水回 用工艺,防止污染加重情况的发生。因此今后加 强印染废水组分分析工作十分具有意义 。 谢谢 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