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模板(8篇)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528060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模板(8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模板(8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模板(8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模板新课程改革试验工作的展开,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研方式已凸显出了它的弊端,同时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对新课程改革活动的实施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彻底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切实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法规和教育方针,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转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认真探讨新课改精神实质和素质教育规律,紧紧围绕学校有特色、课改有实效、学生有特长这一办学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改革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新课改为依托,不与重点校攀比,低起点,广开路、多成才的路子,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课改实验落地生根。二、具体实施办法。1.建立机制,鼓励课改实验。(1).健全组织。学校设立中心教研组,由专人负责。配备兼职教研员,整合骨干力量,加强中心教研组工作,将课改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之中,作为教务工作的核心,由教务主任亲自管理、督促、指导实施,作为学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校长统一部署支持、协调、落实政策。(2).完善制度。学校制定相应的新课改实施方案、新课改实践奖励细则、教科研制度、经验资料收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新课改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3).积极创设条件、支持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以加强交流,取长补短。鼓励教师进行业务进修和函授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师合格率。2.开足开齐课程,保证课改实验。课改实验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主要来自课堂,规范的课程设置是课改实验的基本条件之一。(1).学校必须保证开足开齐课程,不增加考试课程课时,不减少或挤掉音、体、美、劳技、信息技术等课程。(2).严把作业量关,避免题海战术。要求大部分作业在课堂完成,一天课外作业不超过20分钟,充分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时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3).强化课堂教学的质量意识,大力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招数和办法,把课堂改革和教研活动作为重要载体,积极探索新课改的实施模式。3.加强学习,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引领课改实验。我们一定要把学习作为提高新课改实验的内动力,把年级组办公室作为学习场所,大力营造教师的学习氛围,形成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习惯,按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共同研究、探讨-寻找对策-共同解决的程序处理教师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用学习鞭策工作、带动课改,用学习驱动反思与总结。(1).以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为本,解决教师在实施新课改中积累的实际问题为宗旨,开展教师技能比赛活动和教师教研论坛活动,加强对自身专业及新课改理论的钻研学习,使教师能将所思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并应用到工作中去,真正做到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促使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和人文科学的学习,提高教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结合教师结构年轻的实际,加大信息技术培训力度使计算机的应用率,使用课件率达到_%,努力塑造一批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3).充分发挥教研员、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教研力量,在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上做文章,在实践广度、深度上下功夫,学校举行新课程开放研讨周活动,届时实行教师、家长随意听课、评课、研讨交流。这样集思广益切实为教师交流研讨提供平台,进一步提高教师交流研究的范围,定期分析课改实践现状,总结经验教训,开拓工作思路;(4).专题研讨和问题解析相结合,学校确保教研活动三有即有准备、有针对性、有中心发言人;三保证即时间保证、人员保证、实效保证。六转变即一变过去只有少数教师参与为全员参加,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二变多数教师被动地位为主动地位,变教研活动盲目性为有针对性;三变非实验教师旁观者为人人都是当事人;四变中心发言人只讲不反思为讲者、听者互动交流反思;五变重教不研究的知识传授者为教研并重的教学研究者。真正通过教研会议达到消除教师疑惑,解决教研难题、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确保新课改的实效性。(5).资料积累与阶段展示相结合,每次研讨过程都是课改理论和实践的提升过程,每次总结与反思也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为此每个参与教师都要认真注重过程资料积累,有计划、总结,有反馈、有整改、做到专人整理资料,定期对实践情况进行总结把各种材料分类装订成册作为课改成果展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改研究的积极性,并进行反思总结,提高教师的研究素质和能力。4.强化课题研究,带动课改实验。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我校结合实际开展教学合一的课题研究,准备从改革教师备课模式、教学方式,改革学生学习方式入手,引领课改试验的实施。(1).把备教案改为备学案,使教案真正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载体,课堂教学中师生通过学案互动,共同完成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新课程对教与学的要求,把以前单纯的教案,与学生的学习、练习的学案重新优化组合,形成有机的统一体,真正成为课堂上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功用资料,大力倡导集体备课,要求教师每周集体备课、听课不少于1节次。(2).以访为先导,创设课题研究氛围。教师、学生、家长是课改顺利实施的三维空间,为大兴课改之风,教务处要做好四访工作,即访教师,了解他们的心声。掌握他们遇到的焦点问题;访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访家长,倾听他们的呼声,打消他们的疑虑;访学校,争取他们地支持,解决教研教改的难题;严防出现师生困惑、家长疑虑、领导忐忑不安的困境。组织教师共同攻关出现的难点问题,努力为课改创设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5.加强校本培训,切实提高课改能力,促使课改实验。(1).走出去开眼界,学校大力提供条件,通过网络查询、资料阅读等方式学习课改先行者的先进经验。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的优质课观摩活动,开阔教师眼界,转变教学观念,拓宽教学新思路。(2).请进来促提高。请进来,一是想方设法请专家来校作报告,重点是教育教学新理念和新课标解读;二是请专家对学校会诊,查找存在问题的症结,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三是广泛接纳校内外的同行品头论足,促进课改实验健康发展。(3).实施帮扶工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青年教师,在业务上积极帮助、生活上热情关怀、作风上严格要求,从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多方面培养,力争一年入轨上路,两年转轨成型,三年独当一面。(4).组织教师观看教学光碟,使新课改从理念、课堂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师生互动、教学评价等方面在教师心目中都有全新的认识,教师学到新课改的基础知识。并且真正接受专家的点评和专业人士的经验熏陶。使教师不同程度在教学中渗透新课改的思想和方法。6.抓实常规,全面落实课改实验。(1).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新课改为重点,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力求常规与创新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认真落实五环节教学。(2).自检-管理上,学校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每位教师对照有关制度,检查自己的教学行为表现是否规范、得体。(3).校查-教学上,学校领导、教师进课堂听课(通知听课、推门听课、跟踪听课),看教案、查作业、看学生学习习惯、态度、成绩等。每月对不同年级、不同常规项目集中抽查,期中期末全面考查。(4).坚持半月一次大型教研组活动,矫正疏漏,抛砖引玉,反馈考核情况,并将常规五环节量化在常规考核中,增大考核透明度,把常规工作抓严、抓细、抓实,促进教学管理的良性循环。全体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要教会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5).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堂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交流都是大家随机教研的话题,全体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月考和期中、期末质量检测,课堂里抓质量提高,课外教师跟踪五名差生进行调查转化,进一步落实新课改,老师走进新课程,对新课改的教学方式、教学评估、及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得以理解。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并对学生跟踪分析,细致分析卷面,分析每位学生的情况,找准今后教学的切入点,查缺补漏,培优转差,立足课堂,夯实双基。总之,新课改工作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实验工程,这项工程已明确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并且倍受社会关注,我们决心进一步转变观念,不断探索、研究、交流、团结协作,积极探索教学模式、运行机制、保障评估体系等,为顺利实施新课改而不懈努力,确保与新课改同行,和新课程同长。54.新课改管理办法根据全县教育例会精神和临洮县_年教育工作要点及临洮县教研室_年工作计划安排,为了确保我校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学校先后制定了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教学管理办法及教师考核办法,为有力地推进新课程的进一步开展,特制定本办法。一、加强理论学习,改变教学观念。在每次教研组或年级级例会上,各组要有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学习各级下发的与课改有关的文件精神,学习课程标准,熟悉现有的教材知识体系和编写意图,每周观看最新下发的教学光盘不少于_小时,看后要有听课记录。二、成立组织结构,完善工作制度。为了保证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以师加祥为组长,杨福军、李文东、郭广顺、曹燕妮、赵琼、王小伟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课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教师培训。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全市、全县组织的集中培训,并且返校后组织本校教师进行二轮培训。实验教师必须全部参加培训,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选送进入课改实验的教师赶县、市重点培训。每周星期五定为校本培训时间,由教务处牵头,各教研组织教师到微机室进行计算机培训,在一个月内,使每名教师都顺利进行下载和查阅资料,并学会制作电子教案,并逐步向计算机与课程整合转化。四、教案的备写和签审。上学年我校的远程教育已安装调试完成,已进入试用阶段。全校所有科任教师一律实行电子教案,对于无电子教案而上课者,视为旷课,按临洮县连湾初级中学请假管理办法执行,在上课结束后,要写教学反思或教后记,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参考。同一年级相同科目实行集体备课,可由一人执笔,共同使用同一教案。五、资料的整理。在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及时进行归类整理,反映到各教研组或教务处,大家集体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对于某方面有所突破的同志,也要及时的将成功经验撰写论文或心得体会,大家共同交流并将交流的先进经验整理上报县教研室,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模板(二)一、指导思想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继续_广大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认识课程改革的背景,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确立现代课程意识,更新教学观念,建立各学科课程改革研究小组,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各小组要确立研究课题,以科研推进课改。二、主要内容和安排(一)、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学观念是当前的主要任务,积极_广大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积极派出教师参加各级教育部门_的各种培训、研讨、学术交流。然后以这些教师为骨干,在校内以备课组的形式进行了多轮培训。让广大教师明确课程改革的目的与背景,熟悉课程标准的目标、内容和要求,领会新教材的编写思路、结构、体系以及内容要求,认识到实施新课程标准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教与学方式的变更的必要性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二)、建立各学科课程改革研究小组我校成立了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孙彦,副组长:郭波,成员由教务主任和学校相关学科的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和全体教师组成,集中解决学科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总结和推广课改成果。(三)、推进学科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1.认真研究实验教材,明确教材编写意图,教材体系,认真学习各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把握住重点难点。2.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尤其在学科课程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贯穿研究性学习方式,利用图书室,结合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适时更新红寺堡二中校本课程。3.改变课堂传授的教学方式,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教学的结果转向注重教学的过程。让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在新课程实施中得到真正的体现。(四)、加强课题研究,以科研推进学科课程改革作为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学校确立了以科研推进学科课程改革的主攻方向。以区级课题为龙头,各教研组的校本研究课题为纽带,带动全校课程改革。各学科课程改革研究小组都要围绕区教科所的课题,正常开展研讨活动,注意教学中的不断总结和各种资料的积累。要求研究小组成员人人都要撰写有关课程改革方面的论文。(五)、立足学校实际开展新课改校本培训1、建立机构,健全制度校本培训我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_牵头负责,成立校本培训工作小组,在校领导小组研究下,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严格讨论,制定校本培训方案及周密的工作计划,并将其有机地和师资培训工作结合起来,使其成为一个重要分支,以保证校本培训工作的顺利完成。2、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新课程师资培训以提高教师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创新能力为重点,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和新课程理念为核心,不断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专业化水平,以适应新课程的需要,面对如此教育形势,我校_师思想,使每位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必要性,以积极的热情去完成本项工作。3、严格培训,注重实效结合学校实际根据教育局新课程改革师资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及学校校本培训计划,我校走集中式的通识培训,有计划经常性的校本培训,即时的点拨式培训相结合的路子。通过多渠道采取多种措施,认真工作、严格实施,力争工作取得实效。4、做好考核评价工作在新课程师资培训中我校采用综合素质培训项目的评价方式,在培训过程中,建立教师业务档案,记录完整的实施过程,做好系统的教材积累工作,对教师自修反思、参加专题培训的学习进行认真自评、导评、审评与多种形式的考核,并核算学分,登在继续教育登记手册上。(六)、建立和健全新课程改革制度:1、加强教学科研,要求各科有科研计划和总结。在深入研究本校市级课题的基础上,各学科课题研究要做到“六有”。即有专题、有方案,有实施,有调控,有总结和评价。2、以总带面开展教学科研。每学期各科任教师人人参与示范课,公开课,评课活动,要求一节以上,并写出一篇以上好的教学设计、论文或经验总结。3、严格各教研时间,保证教研实施。为了确保教科研活动落到实处,学校从周一到周五,明确各教研组的活动时间,活动形式是可以是听课、评课、专题讨论等。4、完善奖励机制。为了激励教师参加教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每学年对获奖的优质课、案例、论文、竞赛辅导等方面严格按学校制定的奖惩规定兑现。教师教科研成绩与年度考核、评先、晋级挂钩。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模板(三)为认真贯彻落实_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_决定精神,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和要求,按照课程改革要积极稳妥、合理有序、逐步推进的原则,根据教育局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我校新课程实验坚持以“三个面向”和_为指导,与时俱进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构建具有特色、充满活力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把课堂教学作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更新教育观念,优化教育资源;努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育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主动探究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升学校文化品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尽快走上以内涵发展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二、目标和任务1、探索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适应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2、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_学生经验,增强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的能力。3、探索课程管理的运作规范,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工作机制,优化学校条件性课程资源,促进教学过程中素材性资源的开发和生成,不断更新数字化课程资源,努力提高学校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形成有校本特色的学校课程方案及管理工作机制。4、改革教学评价制度,形成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制度。建立校本教学研究制度,实现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使学校成为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学习型_,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校本教研新机制。三、健全_,明确职责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组长:石治和副组长:何永尤忠厚成员:宋致高张恩旭马忠礼罗忠亮贾本远冉启雄张恩龙廖光桂张礼勇谢启芳张进何廷栋刘辉匡建德张恩选_秦勇刘军李凯冉光新四、实施基本原则1、整体规划和分类指导的原则。立足全局,突出重点,在课程目标、课程管理、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制度诸方面进行整体设计,努力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新课程运行机制;结合我校实际,做好分类指导和分步实施工作。2、开拓创新与协调配合的原则。优化学校课程结构,积极开发学校课程资源,确保课程开设能更好地适应学生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的需求,促进学校与社会之间、教师与学校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发展。3、积极稳妥和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充分借鉴过去成功的办学经验,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创造性地处理好原有基础和新型框架间的衔接,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课程的执行水平,防止各种“一刀切”和简单冒进的做法。五、加强师资培训1、培训原则和要求新课程培训工作严格贯彻“全员、全面、全程培训”的原则,努力使所有任课教师都能得到有效的通识和学科培训。要将培训贯穿在整个课程实施的过程之中,要以校本研修为基础,每位任课教师培训不少于_个学时。2、培训方式和评价培训坚持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相结合。培训要进行效果反馈与学分认定,学校对所有培训者进行培训效果考核,并视学习情况授予学分。考核结果作为本学年考评和下一学年聘任的重要依据,培训学分记入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六、学生评价1、体现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要充分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评价要素,全面评价学生的发展。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要改变过去由教师单一评价学生的状况,充分听取来自学生、家长、社会机构等多个评价主体的意见和建议,特别要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体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要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主要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各种作品,用以展示学生的努力、成就与进步,描述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并进行准确判断,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2、体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要改变将考试作为惟一评价手段的做法,在改革纸笔测试的同时,合理运用观察、访谈、调查、成长记录等质性评价方式评价学生,使注重过程、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新理念落到实处。七、课程管理1、课程管理的职能。学校课程管理要在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权利主体的权责分配框架内,肩负起提升学校整体课程能力的重任。其职能是_本校教师具体落实国家课程标准;_本校教师对国家课程进行二度开发;_本校教师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_本校教师开展各种课程研究活动;做好课程改革、建设和发展的评价工作。2、优化教学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运行机制。课堂教学要实现“三个转变”“五个要让”。“三个转变”是指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自主、合作和探究;变单纯知识传授为三维目标并重。“五个要让”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自己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3、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保证课改实验结论正确和成果真实,必须建立健全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八、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学校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充分挖掘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就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各种资源。既要重视校内资源,又要挖掘校外资源;既要注重文字和实物资源,又要重视活动资源和信息化资源;既要利用显性资源,又要利用隐性资源;既要利用条件性资源,又要利用素材性资源。要充分使用好_,不断提高教材的有效利用水平。鼓励教师以选定的教材为蓝本,同时研究其他版本_在内容选取和知识呈现上的特点与优势,优化教学内容。要合理整合网络信息、传媒信息、各种科技活动、学校特色活动和传统活动等课程资源。要注意课程资源的配置和开发。要迅速建立我校学科教学资源库,丰富课程资源。要努力发挥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活动场所的作用;特别要注意校内人文资源开发,如教师群体特别是专家型教师、师生关系、先进班级_、优秀学生团体、校风校纪、校容校貌等;注意社会教育资源开发,不断创设教学基地、综合实践基地等新的资源载体。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本原则是。共享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实效性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九、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改革的成功推行需要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撑。因此,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最重要的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就要实施校本教研,积极地开展行动研究,引导教师形成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使新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要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创设有利于建立新型教学方式的课程实施环境。教导处担负校本研究的具体_、实施、服务、评价、管理等职责。建立融汇校内外教学研究资源、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为教师与上级教研人员、理论研究者的交流和沟通创造环境与条件;为教师的改革与研究排忧解难,使教师的困难及时得到回应,教师的经验及时得到_、_与推广;定期奖励教师的教研成果。引导教师通力合作,形成教与学的氛围,建设一个高水平的教学研究_。倡导做“学习型”教师和建设“学习型”的备课组、教研组。教师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同事进行观点交锋,讨论争鸣,在不同观点的对撞、交锋、比较、鉴别中兼容,吸收并各取所需。开设“课改讲座”“教学论坛”,为教师搭建一个展示个人才能、开展研究的平台,促进每位教师在参与中学习,在互动中提高,在反思中进步,在实践中创新,真正培养一支具有执行、研究、开发和推广能力教师队伍。加强“专业引领”,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教育科研的特点是“专业引领”,学校有计划地搜集资料,聘请专家讲学,_学习,提高教师科研水平和能力,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确保课改全程工作按照教育科研的原则、途径顺利开展。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是校本研究得以深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十、加强舆论宣传通过黑板报、宣传板、校会、家长会、新闻媒体等,广泛深入地宣传课程改革的意义和目标,争取社会的理解和支持,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良好环境。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模板(四)新课程改革试验工作的展开,使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研方式已凸显出了它的弊端,同时对学生的评价体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对新课程改革活动的实施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彻底贯彻落实新课改精神,切实提高教师的参与意识、创新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法规和教育方针,坚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转变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认真探讨新课改精神实质和素质教育规律,紧紧围绕学校有特色、课改有实效、学生有特长这一办学目标,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改革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以新课改为依托,不与重点校攀比,低起点,广开路、多成才的路子,有效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促进课改实验落地生根。二、具体实施办法。1.建立机制,鼓励课改实验。(1).健全_。学校设立中心教研组,由专人负责。配备兼职教研员,整合骨干力量,加强中心教研组工作,将课改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之中,作为教务工作的核心,由教务主任亲自管理、督促、指导实施,作为学校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由校长统一部署支持、协调、落实政策。(2).完善制度。学校制定相应的新课改实施方案、新课改实践奖励细则、教科研制度、经验资料收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确保新课改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3).积极创设条件、支持教师外出培训学习,以加强交流,取长补短。鼓励教师进行业务进修和函授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教师合格率。2.开足开齐课程,保证课改实验。课改实验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主要来自课堂,规范的课程设置是课改实验的基本条件之一。(1).学校必须保证开足开齐课程,不增加考试课程课时,不减少或挤掉音、体、美、劳技、信息技术等课程。(2).严把作业量关,避免题海战术。要求大部分作业在课堂完成,一天课外作业不超过_分钟,充分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时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3).强化课堂教学的质量意识,大力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招数和办法,把课堂改革和教研活动作为重要载体,积极探索新课改的实施模式。3.加强学习,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引领课改实验。我们一定要把学习作为提高新课改实验的内动力,把年级组办公室作为学习场所,大力营造教师的学习氛围,形成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的习惯,按照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共同研究、探讨-寻找对策-共同解决的程序处理教师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用学习鞭策工作、带动课改,用学习驱动反思与总结。(1).以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为本,解决教师在实施新课改中积累的实际问题为宗旨,开展教师技能比赛活动和教师教研论坛活动,加强对自身专业及新课改理论的钻研学习,使教师能将所思所学知识融汇贯通并应用到工作中去,真正做到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促使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2).加强对教育学、心理学、信息技术和人文科学的学习,提高教师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结合教师结构年轻的实际,加大信息技术培训力度使计算机的应用率,使用课件率达到_%,努力塑造一批德才兼备教师队伍。(3).充分发挥教研员、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的教研力量,在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上做文章,在实践广度、深度上下功夫,学校举行新课程开放研讨周活动,届时实行教师、家长随意听课、评课、研讨交流。这样集思广益切实为教师交流研讨提供平台,进一步提高教师交流研究的范围,定期分析课改实践现状,总结经验教训,开拓工作思路;(4).专题研讨和问题解析相结合,学校确保教研活动三有即有准备、有针对性、有中心发言人;三保证即时间保证、人员保证、实效保证。六转变即一变过去只有少数教师参与为全员参加,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二变多数教师被动地位为主动地位,变教研活动盲目性为有针对性;三变非实验教师旁观者为人人都是当事人;四变中心发言人只讲不反思为讲者、听者互动交流反思;五变重教不研究的知识传授者为教研并重的教学研究者。真正通过教研会议达到消除教师疑惑,解决教研难题、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确保新课改的实效性。(5).资料积累与阶段展示相结合,每次研讨过程都是课改理论和实践的提升过程,每次总结与反思也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为此每个参与教师都要认真注重过程资料积累,有计划、总结,有反馈、有整改、做到专人整理资料,定期对实践情况进行总结把各种材料分类装订成册作为课改成果展示,进一步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改研究的积极性,并进行反思总结,提高教师的研究素质和能力。4.强化课题研究,带动课改实验。为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我校结合实际开展教学合一的课题研究,准备从改革教师备课模式、教学方式,改革学生学习方式入手,引领课改试验的实施。(1).把备教案改为备学案,使教案真正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载体,课堂教学中师生通过学案互动,共同完成教学目标。要求教师必须根据新课程对教与学的要求,把以前单纯的教案,与学生的学习、练习的学案重新优化组合,形成有机的统一体,真正成为课堂上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功用资料,大力倡导_备课,要求教师每周_备课、听课不少于_节次。(2).以访为先导,创设课题研究氛围。教师、学生、家长是课改顺利实施的三维空间,为大兴课改之风,教务处要做好四访工作,即访教师,了解他们的心声。掌握他们遇到的焦点问题;访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状况,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访家长,倾听他们的呼声,打消他们的疑虑;访学校,争取他们地支持,解决教研教改的难题;严防出现师生困惑、家长疑虑、领导忐忑不安的困境。_教师共同攻关出现的难点问题,努力为课改创设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5.加强校本培训,切实提高课改能力,促使课改实验。(1).走出去开眼界,学校大力提供条件,通过网络查询、资料阅读等方式学习课_行者的先进经验。积极_教师参加省、市、县的优质课观摩活动,开阔教师眼界,转变教学观念,拓宽教学新思路。(2).请进来促提高。请进来,一是想方设法请专家来校作报告,重点是教育教学新理念和新课标解读;二是请专家对学校会诊,查找存在问题的症结,为学校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三是广泛接纳校内外的同行品头论足,促进课改实验健康发展。(3).实施帮扶工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青年教师,在业务上积极帮助、生活上热情关怀、作风上严格要求,从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等多方面培养,力争一年入轨上路,两年转轨成型,三年独当一面。(4)._教师观看教学光碟,使新课改从理念、课堂设计、教学_形式、师生互动、教学评价等方面在教师心目中都有全新的认识,教师学到新课改的基础知识。并且真正接受专家的点评和专业人士的经验熏陶。使教师不同程度在教学中渗透新课改的思想和方法。6.抓实常规,全面落实课改实验。(1).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新课改为重点,强化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力求常规与创新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认真落实五环节教学。(2).自检-管理上,学校努力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每位教师对照有关制度,检查自己的教学行为表现是否规范、得体。(3).校查-教学上,学校领导、教师进课堂听课(通知听课、推门听课、跟踪听课),看教案、查作业、看学生学习习惯、态度、成绩等。每月对不同年级、不同常规项目集中抽查,期中期末全面考查。(4).坚持半月一次大型教研组活动,矫正疏漏,抛砖引玉,反馈考核情况,并将常规五环节量化在常规考核中,增大考核透明度,把常规工作抓严、抓细、抓实,促进教学管理的良性循环。全体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要_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_分钟要效益;(5).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堂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交流都是大家随机教研的话题,全体教师互学互促,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月考和期中、期末质量检测,课堂里抓质量提高,课外教师跟踪五名差生进行调查转化,进一步落实新课改,老师走进新课程,对新课改的教学方式、教学评估、及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得以理解。真正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并对学生跟踪分析,细致分析卷面,分析每位学生的情况,找准今后教学的切入点,查缺补漏,培优转差,立足课堂,夯实双基。总之,新课改工作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实验工程,这项工程已明确地摆在了我们面前,并且倍受社会_,我们决心进一步转变观念,不断探索、研究、交流、团结协作,积极探索教学模式、运行机制、保障评估体系等,为顺利实施新课改而不懈努力,确保与新课改同行,和新课程同长。54.新课改管理办法根据全县教育例会精神和临洮县_年教育工作要点及临洮县教研室_年工作计划安排,为了确保我校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学校先后制定了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教学管理办法及教师考核办法,为有力地推进新课程的进一步开展,特制定本办法。一、加强理论学习,改变教学观念。在每次教研组或年级级例会上,各组要有目标、有_、有计划地学习各级下发的与课改有关的文件精神,学习课程标准,熟悉现有的教材知识体系和编写意图,每周观看最新下发的教学光盘不少于_小时,看后要有听课记录。二、成立_结构,完善工作制度。为了保证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以师加祥为组长,杨福军、_东、郭广顺、曹燕妮、赵琼、王小伟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负责_协调课改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三、教师培训。积极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全市、全县_的集中培训,并且返校后_本校教师进行二轮培训。实验教师必须全部参加培训,按照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选送进入课改实验教师赶县、市重点培训。每周星期五定为校本培训时间,由教务处牵头,各教研_教师到微机室进行计算机培训,在一个月内,使每名教师都顺利进行下载和查阅资料,并学会制作电子教案,并逐步向计算机与课程整合转化。四、教案的备写和签审。上学年我校的远程教育已_调试完成,已进入试用阶段。全校所有科任教师一律实行电子教案,对于无电子教案而上课者,视为旷课,按临洮县连湾初级中学请假管理办法执行,在上课结束后,要写教学反思或教后记,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参考。同一年级相同科目实行_备课,可由一人执笔,共同使用_案。五、资料的整理。在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要及时进行归类整理,反映到各教研组或教务处,大家_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对于某方面有所突破的同志,也要及时的将成功经验撰写论文或心得体会,大家共同交流并将交流的先进经验整理上报县教研室,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模板(五)一、实施目的贯彻落实教育部“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_决定和省教育厅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尽快适应教育的新形势,切实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确保新课程改革的的稳步实施。二、内容与方法:起始年级、起始学科率先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实验,同时带动所有年级所有学科进入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三、工作任务:1、建立_,加强领导为加强对课程改革推进工作的领导,学校建立四级_网络。(1)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张家玉、张遂道、赵云湘、田杰组成,张家玉任组长。(2)课程改革管理实施小组:由教导处和教研组具体负责。(3)课程改革学习研讨小组:由各学科、各年级教研组长任课程改革学习研讨小组组长,具体负责新课程学习研讨及落实工作。(4)课程改革实验人员:学校全体教师都为课程改革实验教师。2、注重宣传,营造氛围学校利用政治学习、业务学习等,_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纲要,学习省市文件,深化教师对课程改革的认识,理解推进课改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进一步统一思想,端正态度,克服课改“无关论”、“简单论”、“困难论”等不正确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投身课改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积极向教师、向学生、向家长进行宣传,营造人人理解课改支持课改的良好氛围。3、重视培训,更新观念学校要注重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培训采用互动方式,讲授与研讨、教学观摩、方案设计、说课等有机结合。暑期集中一段时间进行系统培训,帮助教师了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总体思路,逐步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理念;平时通过学科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_备课活动使广大教师熟悉所教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新课程在课堂教学等方面的新要求,帮助教师逐步理解新课程,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通过“一人两课”、“每周一课”、“园丁之歌”、“个案设计”、“说课竞赛”、“课件制作竞赛”等活动,加强新课程的研讨工作。4、突出课堂,转变行为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要求教师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积极探索实践,切实将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体现到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其成为一种新的常态。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实现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将“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根本理念,更加_学生的情感、人格;二是进一步实现教学态度的转变,变单一的知识传授者为课堂教学的研究者、开发者、实施者;积极对教材、教法进行探索、开发、实施;三是进一步实现教学方法的转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变居高临下的教授者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真正成为“平等中的首席”,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努力形成学习的共同体;四是进一步实现教学手段的转变,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_教学情节的设计,逐步形成相互讨论、平等对话、深入研究为特征的教学新局面。5、健全制度,强化管理为确保课改工作的有序推进,学校在课改实验中建立四个制度:一是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每学期召开一至两次专项会议,邀请镇分管领导、教育助理一起参加,对经费投入、教师投入及阶段性实验情况进行研究;二是专家咨询制度。每学期至少邀请一次课改方面的专家、学者莅临指导,深入课堂听课,为课改出谋划策;三是月报分析制度每月最后一周召开课改分析会议,及时掌握实验中的真实情况,切实解决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四是校际互动制度与周边兄弟学校每学期争取交流一次,相互切磋研讨,经常到村小听课,_实实在在的备课辅导活动。6、改革完善评价体系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实行动态评价,加强教师参与课改过程中的理念、态度、行为等方面的监控和管理,促进教师在课改中不断发展。对学生评价注重多元化,根据市局要求,在学生中开展“五会一友好少年”活动(会外语、会电脑、会创造、会交往、会健体、有特长)提高素质,发展特长,促进师生在课改_同发展。四、具体工作安排:第一阶段:参加培训班,走近新课程主要内容:参加各级各类_举办的新课程培训班,先行接触、了解新课程;学校教学管理人员及骨干教师参加上级织的新课程培训,树立课改思想。第二阶段:_校本培训,解读新课程主要内容。集中全体教师进行校本培训,通过学专辑、听讲座、看录象、讨论交流等形式解读新课程,构建新理念,从宏观上了解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支撑。第三阶段:实践新课程,体验新课程主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实践新课程理念,通过教师相互听课,学校一人两课、每周一课、“园丁之歌”教育教学活动、个案征集、专家讲座、校际互动、送教下乡等活动体验新课程。1、利用备课组、学科组等教研活动继续深入学习新课程,研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及各科课标,让教师全面理解新课程精神,具体把握各科课标内容。2、扎扎实实开展好“一人两课”、“每周一课”等正常教研活动,加强研讨,通过教师互动式的评课方式,切实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思想,更新观念,真正使每一位教师都能适应新课程,积极实践新课程。3、完成校本教材的编写工作,编出的校本教材参加全市新课程推进现场会展示。4、_教师观摩名师教学活动,要求教师从中学习、讨论、体验。5、_学校一年_届的“园丁之歌”教学汇报活动,邀请村级小学及兄弟学校参加,加强校际互动,交流研讨,相互启发,共同体高。6、对教师进行多媒体制作培训,举办第_届青年教师课件制作竞赛,要求教师人人能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课堂教学。7、阶段性总结。开展优秀教学个案、优秀教学论文评比活动,旨在激励教师反思教育教学,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使教师更适应新课程要求。8、要求教师利用寒假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备课组、学科组制定或调整新学期活动安排。9、全面开展新课程课堂教学活动。要求每个教师把构建的新课程理念,对新课程的切身感悟通过课堂教学充分展示出来。要求同年级组、同学科组老师开展互相听课活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10、进行校际互动。_开展与兄弟学校进行新课程实施的交流活动。11、_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展示活动。每个学科组推荐一节课参加“园丁之歌”教学展示活动,共同观摩学习研讨。12、召开一次课程实施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参与对话,辅导撰写教育教学论文。13、征集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论文。要求每个教师依据对新课程的理解和课堂教学实践,人人撰写论文,按学科组_交流,并对论文进行筛选、评比,编纂“论文集”,并向各级各类报刊杂志推荐。14、对第二阶段课改工作进行全面总结。第四阶段:反思新课程、全面实施新课程主要内容。根据要求,全面实施新课程,进一步反思新课程,领悟新课程,更好地适应新课程要求。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模板(六)一、指导思想以_国央_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_决定和_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_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_的“三个面向”和_为指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_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二、课程改革目标1、在新课程改革带动下,把学校建设成现代新型的初级中学。2、建设一支政治上有信念,科研上有潜力,教学上有特色,发展上有后劲教师队伍。3、学生培养努力做到身心两健、德智双全,个性鲜明,文理兼通,学创俱能。4、深入研究“自主、合作、探究”三种学习方式,尤其在“探究”式学习方式上要有突破,有成果。5、探索研究新课程改革的评价方式,建立一套新课程改革下教师的评价体系,学生评价体系,课堂教学评价体系。三、课程改革实施的基本内容1、培养目标的改革根据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要求我们把培养目标确定为: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_主义精神,热爱_,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_传统;具有_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方法;具有强健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性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2、转变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要使教师认识到,今天在校的青少年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十多年后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决定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宏伟事业,决定着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实力参与国际竞争。因此,实现每一个青少年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健康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使教师重新认识和确定教育教学中的角色和地位。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好_者、引导者、参与者、评价者。、建立平等、尊重、互参与,共同成长的新型师生关系。、教与学关系的转变,使教师由原来的精心设计如何教转变成精心设计如何引导学生学,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教学重点的转变,由原来只重视知识转变成既重知识和技能,又重视过程和方法,更重视学生掌握过程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一支新课程改革的生力军。3、加强课程改革理论的学习,在理论指导下进行新课程改革。、深入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全面了解掌握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设计要求、目标体系、评价体系。、深入学习新教材,全面掌握新课程教材的编写特点、编写体例、编写意图。、学习探索新课程课堂教学的_方式方法。、学习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操作的过程与方法。4、改革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由原来教师“一言堂”为_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学习,积极提出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合作探究问题,解决问题。5、改革学习的目的。把学习知识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_,用以治学。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不是为了单纯的考试,是为了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掌握建设社会的本领。6、改革教材的运用方法,用原来的教教材变成现在的用教材教。四、新课程改革采取的主要措施1、保证新课程改革的资金,逐年提高课程改革所需要教师培训、学习交流、图书资料、音像资料、教研活动、评价等各方面的资金的投入。2、建章立制,全面建设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规章制度。其中包括课程改革管理制度、课堂教学评价制度、参与改革教师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考试评价制度、学生评价制度。3、加强教师培训,坚持上级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系统培训和专题培训相结合,实践探索与理论学习相结合,边上岗边培训。_教师参加各级有关新课程的培训。坚持校本培训,培养各科新课程带头人,用学科带头人对本学科教师进行培训。邀请专家到校进行新课程讲座。派教师到外考察学习。4、全面深入地学习新课程标准、把课程标准作为教师业务进修的一项主要内容之一,每学期要_一次课标的学习讨论活动,_全校性的课程标准考试。5、_教师深入学习新教材,每学期要_一次新教材学习心得交流会,_一次教材考试。6、以课堂教学为重点,全面推动新课程改革。制定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评价体系,_教师学深、学透,并以此为准则研究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学科业务领导要率先深入研究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保证每周至少听一节课,深入一线与教师共同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最新操作方法,在探讨研究中与教师共同成长,超前发展,指导学科改革实践。_新课程探路课、引路课。业务领导在深入听课过程中,要注意发现和有重点地培养一部分走在前列的课改教师,帮助这些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每学期至少要_一次课改探索课和引路课,课后要_全校性的大讨论,同时,对于听课中发现的好课例,要精心雕琢,随时_学科或全校性示范课、研究课。每学期_一次全校性新课程推优竞赛课,在竞赛中推动教师深入研究,领会课程改革的要旨,把课程改革的理论思考付诸实践、探索、在探索中提高。7、深入研究自主、合作、探究三大学习方式邀请专家到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