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风麦浪里的领航员

上传人:ba****u 文档编号:165245740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风麦浪里的领航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和风麦浪里的领航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和风麦浪里的领航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和风麦浪里的领航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提出的一个鼓舞人心的国策,更是九亿农民的福音,建设 新农村就是要培养大批的新农民,下大力气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面对庞大的农民群体 要整体推进,融入现代社会,成为有知识,有文化、讲文明、懂科学、会管理、知信息的新 型农民是一项远大工程,而充分发挥农村培育主阵地的农广校开展农民素质教育及学历提升 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农业科技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农广 校作为培育主体,在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如何生存,如何持续发展,如何寻找一条适 应时代特征的农业培训教育之路是摆在全体农广人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湖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常宁市分校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发展”作为建校主题,在办 学中走出了一条培训、职教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特色之路。该校目前是常宁市一所成人职业 中专学校,主要进行成人大专,本科学历教学,举办成人中专职业教育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今年来,该校领导秉着团结务实创新的精神,带领全体教职工奋力拼搏,开拓进取,乘风破 浪,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吹响集结号,强化宣传,提高涉农关注度当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和城市转移大势所趋、不可逆转,农村学生不愿学农更不愿务农, 我省乃至全国职业院校农科专业招生普遍较难,我们农广校系统农科专业全日制招生就难上 加难了,最为重要的是适合农民学习特点的非全日制教育不能享受国家扶持政策,招生严重 缺乏吸引力。面临社会办学的巨大压力,为弥补教学经费和人员工资的严重不足,我校全校 师生一是充分地宣传发动,广揽生源,我校每年年初在市有线电视台和无线电视台同事播 放招生广告,发放招生简章3000 余份,遍及全市各企、事业单位和乡镇,广大教职工走街 串户,使我校的招生信息家喻户晓,确保招生工作宣传到位。二是实行招生任务与工资挂钩, 实行分散招生和集中招生相结合的方式,在任务分配上实行招生任务到人,任务与工资效益 挂钩。在招生时间上不分淡季、旺季,随时做好招生发动。将大专与本科,长期与短期培训 有效的结合起来。三是狠抓教学质量,“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学校在教师提高教学水 平,对每门课程都配备专业的教师,并定期进行学术研讨,另一方面抓好到课率,由于函授 学院大部分都是在职职工,到课人员参差不齐在上课时坚守岗位,哪怕只有一个学院也认真 对待。保证学院到课率达到 80%,在校学院巩固率 100%,潜心铸造农业培训教育的金字招牌。点亮探照灯,以阳光培训工程,照亮农民新出路 由于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难以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 难以在城镇实现稳定就业,难以提升从业的岗位层次。2009 年来,我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 移培训工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 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广泛宣传激发创业激情,以多种媒体的宣传为农 民筑梦,激发他们强烈的致富愿望和创业冲动,客服因循守旧、故步自封、怕担风险的小农 经济思想,提高农门自助就业、自谋职业、自我创业的能力,为以后自己的发展,奠定坚实 的基础。专业培训提高创业能力,根据市场劳动力的需求,在原有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基础上, 开设了农产品加工、机防手、建筑、乡村旅游、农村合作组织等新专业。先后在盐湖、兰江、 胜桥、柏枋、蓬塘、畜牧局、经管处等发放教材、投影展示、开课培训。学员期期满座,效 果斐然。培训后学员回访密切,寻求帮助,我校又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下乡帮教解决。 2009 年-2015 年,根据省市精神,实行一村一品、就地培训、就地转移的方针。共举办阳光培训 98 期,培训6241 人。公益培训积累创业财富以进一步解决我市“三农”问题,切实增加我 市农民的经济收入,我校积极向上级反映情况,向衡阳市争取到了农民工培训项目,填补了 我市外来务工农民不能参加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空白,向市农办主管的农民扶贫培训项目,对 我市塔山、东江、和群等贫困村进行针对性的农村技术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既使村名务工 就业,脱贫致富,又为我校争取到了大量的培训资金,实现了学员和学校的双赢。稳守方向舵,开展多种培训,打造新型职业农民2007 年,我市启动了新型农民培训项目,提高农民素质教育是我校的基本职能。因材 施教,开展专项培训我校作为新型农民培训基地之一,承担了 6 个村的任务,在接受任务之 后,我们迅速入村调查,以各村的主导产业,确定培训内容,确定40 名基本学员。针对各 示范村的不同情况、不同培训产业,选调优秀教师作为讲师团成员,编制培训资料、讲义。 对各村进行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通过培训,使农民掌握更多的生产技术、技能,为农民创 造经济效益每年 50 万以上。多管齐下,大力开展其他涉农培训 在培训农民技术技能培训 的同时,积极开展其他各类培训,内容涉及扶贫培训、农业综合开发培训、移民培训、生态 家园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新农民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等。2010 年-2012 年在全市27 个乡镇(办事处)167个村实施的各项培训中,共推广现代农业先进技术26 项, 共培训农民1.8万余人次,创办农业经济实体示范样本基地28处,面积 8800亩。联合交流, 大力举办函授学历教育 我校先后开设了种植、养殖、会计、乡村综合管理、农业工程、农 村经济管理等6个门类 30个专业,累计培养中专毕业生4295人,有 1400 与人成为我市乡、 村干部的种养专业户。同时敢于冲出地域局限,近十年来先后同湖南农大、湖南科大、湖南 工学院、湖南医学院、南华大学、衡阳电大、西安财政学员等院校联合举办大专、本科学历 教育。趁热打铁,掀起大培训热潮 2014年11月至2015年 4月,我校充分发挥农民科技教 育培训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在全市持续开展大培训,掀起“学科技、用科技、促双增”的 热潮,先后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农民培育农艺大培训、田间喇叭课堂信息大培训、春耕备耕实 用技能大培训、库区移民工程致富大培训、农业综合开发科普大培训 。通过各式各样的大 培训拓展了广大农民的视野,体验了科技的力量,为今后的农业生产增收和新型职业农民发 挥了重要的作用。探索新航路,推行中职教育,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根据中央及省农广校的要求,凡省级示范性农广校过度为国家级示范农广校必须具有全 日制中职在校生,作为全省中职办学试点学校,我校多次组织全校教职工献言献策,将开展 全日制中等职业学历教育作为学校发展之本。2015 年我新办全日制中职教育,全校职工齐 心协力,攻坚克难。推广宣传,度过开学招生关 为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学校多次向市教育 局请示,把我校纳入全市中职招生计划之列。在确定开办中职教学之后,学校在每一期举办 的农民教育培训中向参训学员介绍学校的办学转型,并对全市 600 多个村的村干部宣讲了学 校中职招生的有关事项,通过培训学员在农村阵地的广泛影响,大力营造学校招生氛围。经 前期充分准备,今年5 月8日,学校分为9 个招生小组,按照区域划分,马不停蹄,奔赴全 市各所中学实施招生工作。狠抓建设,攻克设施关 为适应教学发展新常态,2014 年学校向 市教育局申请,对学校的办公教学主体楼房进行重新装修改善,更换门窗,修缮厕所、铺贴 硬化停车坪等基础建设;在加强基础建设的同时,申请配置了现代化教学设施,配备组建有 50 台计算机的多媒体室一间,配备200 套学生课桌椅,添置投影仪、音响、摄像机、照相 机、笔记本电脑等教学设施2 套。同时接入了千兆光纤,确保新形势下培训教学工作顺利开 展。三是完善生活体育器材设施。配备100 套学生床架,添置学生常用的各类体育器材,修 建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等体育场所,丰富教职工、学生的业余活动。理论实践,拿 下教学关 围绕发展热点,学校开设四个专业:分别为计算机应用、会计、农村经济管理、 现代观光农艺,精选教材,合理编排课程,针对涉农的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依托当地教学 实训基地,近年来我校积极依托当地特色和学校资源互补的实践基地开展边学边实训的教 学;如:罗桥镇上湾村的无公害水产养殖基地;宜潭乡塘湾村的红提基地;洋泉东桥杨梅种 植基地;松柏镇大渔村的无公害、反季节大棚蔬菜基地;西岭镇桐江烟叶生产基地等六大基 地。二是联系规模较大的毕业实习基地,先后同韶之红太空农场、屈原惠众农科集团、岳阳 樟树港农业有限公司建立了订单培育合作教学。培育“双师”,不惧师资关 一是推行教师资 格证上岗制,执行双师型教师教学;从纳入教育系统开始,鼓励教职工积极参加教师资格认 证考试,目前全校已有12 人取得教师资格证。二是执行输出深造机制,积极参加国培省培 和远程教育培训:近两年来,我校外派了一位年轻教师参加由中央校组织的学习,外派三位 年轻教师参加了省校组织的为期3 个月的培训学习,6 位教师参加省校组织的短期培训,15 位教师参加市校组织的脱产学习。同时还有一大批教师参加了网络远程教育。三是开展校本 研训,开展校内教学练兵:要求每位教职员工从教案选题,到课件的准备全部使用PPT等 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工作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本次校内教学练兵,把教职工的教 学潜力进行了充分挖掘。四是聘请专业教师,对专业技术精,课程难度大实践操作强的教学 内容,学校定期聘请湖南农大专家教授来学校开展课程教学,帮助学员解决生产生活学习中 的疑难问题。五是招聘特岗教师,对学校开设的基础课程,学校已向市局申请,选派一些特 岗教师来学校担任基础课程教学。争取扶持,突破资金关 我校积极争取教育局及市政府扶 持,近两年来市局对我校投入大量资金,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市政府对学校给予了政策 倾斜。我校邀请衡阳市教育局领导来校调研,对学校发展提出了宝贵意见。通过校校合作, 获得了省农校及湖南农大的支持,省农广校对学校中职办学给予实训基地提供,省农大对学 校对口升学提供了一定的优惠政策。寻找藏宝地,面向市场需求,引领农民就业致富 培训的目的,是为了使广大农民群众增长知识,积累经验,获得财富。农光效的培训, 是要农民群众获得实打实的好处,能否就业就成为见一眼培训的重要标志,也是培训机构能 否吸引生源的硬牌。我校立足农村,改革办学模式,扩张安置网络,成为农民眼中的“点金 石”量体裁衣,面向两个市场推行订单培训 我校为实现学校输送的劳务与市场的需求有效 连接,瞄准沿海发达地区和本地新兴工业园区两个市场,根据市场需求确定培训专业和内容, 大力发展订单式劳务,实行按需培训,按需输出。力学笃行,注重实践提升农民素质,要 洗去泥土,变成蓝领,细为白领,甚至蜕变成“金领”,就需要在培训中学到真本事硬功夫, 我校加大投入,改善学习培训环境,添置电脑,建设了高标准的微机房,通过校企联合的办 学路子,租用实习实验车间和生产线6 处,使学员置身于“准工作状态”。我校在狠抓技能 实践的同时,更不忘提升学生的社会生活技能,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帮助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衣食住行入手,使学员掌握必要的城市生活技能,使学员更迅速的融入 企业,融入社会。因地制宜,向本土企业转移劳动力 ,近年来,常宁市依托资源优势,突 出工业主题,紧紧抓住“中部崛起”和沿海产业带转移的机遇,加速推进“三化”进程,城 市发展迅速,一些大企业、大项目纷纷落户常宁,用工需求剧增,我校敏锐的捕捉到市场的 信息,组织相关农民开展短期就业技能培训,实现就地转移安置,是农民离土不离乡,既照 顾到了家庭、农事。又减少了转移就业的成本。与一些急缺劳动力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采 取基地培训与用人单位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结业后统一上岗就业,建立了长效的合作机制。 守望相助,跟踪服务构建就业安置网络做好学员安置后的跟踪服务,联网建档,随时掌握 劳动力的去向,为输出劳动力做准备。在就业安置上严格把关,对学员满意度低的企业不进行输送。成立专门机构,提供协调服务,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保证,心理咨询。植根大地,天道酬勤, 1998 年被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指定为“全国四所重点示范校 分校之一”2008 年被湖南省授予“农民素质教育先进工作单位”;2009 年被农业部评委“全 国县级农业广播电视办学水平评估A级校” 2010年被中央广播电视学校评为“全国先进农 广校”; 2011年获中华农业科教基金农技推广奖。常宁市农广校从默默无闻,到硕果累累。 从一穷二白到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常宁农广校靠的是国家对农业的重视,靠的是上级对学校 的扶持,靠的是广大农民群众对土地的热爱,靠的是常宁农广人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信念。作为一所政府举办的公益性学校,不可能积累资金改善自己,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前进的 道路必然是坎坷曲折的,但也因为他是一所公益性学校,它有非凡独特的意义,“聚焦三农, 服务三农”,用时代的眼光去看风云变化,传授科技和知识,让土地丰饶,让农民致富,让 社会更和谐。常宁农广校像一位勇敢的领航员,身前是风雨,可身后是阳光,是和风、麦浪 和稻香,是农民脸上幸福的微笑。所以,农广人,满帆前进。湖南省常宁市农广校周泉、刘修志供稿2015年9月2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