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期末复习专题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6441495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期末复习专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期末复习专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期末复习专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新课标版初中八上期末复习专题第五单元 阅读理解一、单元复习篇目桃花源记 短文两篇 爱莲说 陋室铭 核舟记 大道之行也 杜甫诗三首 二、单元复习目标1.从本单元所选的课文和古诗中,了解古人的理想追求、生活情趣,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2.熟读或背诵古诗文,培养诵读文言文的能力,4.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5理解句段的文意及作者表现的思想感情。三、复习过程:桃花源记整体感知:本文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世外桃源,借助这个美好的境界,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民风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和平安定。但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的理想社会,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课文思路:第一段:(1)开端渔人发现桃花村第二段:(2、3)与人在桃花源的见闻经历第三段:(4)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结局)第四段:()尾声,桃花源无人问津主题思想:体现了陶渊明的社会理想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纷扰,人人都各经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小孩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融洽友好。(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愿望,另一方面又只是幻想)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问题探究:1.提问:渔人怎么发现桃花源的? 讨论并归纳: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 讨论并归纳: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的生活环境的? 讨论并归纳:土地平旷,屋舍产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呼陌交 通,鸡犬相闻。 4.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的? 讨论并归纳: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5.桃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 讨论并归纳:写出桃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源与世隔绝的久远。 6.渔人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讨论并归纳: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没有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而叹惋。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希望外人来打扰这里的生活。也为下文再寻桃源不得埋下伏笔。 8.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为什么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讨论并归纳: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9.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当时的理想社会?我们今天应当怎么评价? 讨论并归纳: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人民理想的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 短文两篇 陋室铭 爱莲说整体感知:陋室铭一 类比立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山 水陋室龙 仙人二 陋室 环境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环境清新宁静,无浮华之气。生活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生活情趣高雅。屋主超凡脱俗的胸襟。丝竹:暗指官场嘈杂、勾心斗角的场景。三 例证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诸葛、子云:古代名贤 孔子云:“何陋之有”倒装句 之:表示强烈的反问。 孔子云:“何陋之有”点题,总结全文,回应上文。说明陋室不陋,以古代名贤自比,表现了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高雅情趣。爱莲说 一 衬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二 直接描述 “莲”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生长环境),濯清涟而不妖(生活习性),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体态),香远益清(气味),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三 议论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说明了莲花有君子之德,抒发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追求名利的鄙弃。他既不愿像陶渊明一样消极避世,也不愿像世人那样追逐名利,他要在污浊的世间,洁身自好,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合作探究: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花的?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明确: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美丽的外表、芬芳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作者爱莲的原因。2、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菊”正衬的作用。作者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也是用菊花来正面衬托莲花,用陶渊明来正面衬托他自己。 “牡丹”反衬的作用。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核舟记1、核舟记说明顺序:空间顺序核舟记:总起(1)分述(2-5)总结(6)总起(1)介绍了王叔远雕刻艺术上的卓越成就,点明了“核舟”的主题。分述(2-5)具体介绍了核舟的结构,舟上的情形。总结(6)概括全文,赞颂技艺之精湛。顺序:船中间(船舱):第二自然段 船头(游览者):第三自然段 船尾(舟子):第四自然段2、王叔远技艺精湛的表现:用料体积小所刻人、物之多刻物情态必备3、本文写作特色:描写细致层次井然富于想象4、合作探究:第一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这段的主要内容是概略介绍明代雕刻匠师王叔远技艺的精湛超凡,并交代核舟的来历。 在概略介绍中,从几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的精湛超凡? 明确:从两个方面说明匠师技艺精湛超凡:一是匠师擅长微型雕刻,能够在“径寸之木”上,雕刻出宫室、器皿、人物等等许多各种各样的形状;一是匠师在小小的材料上,雕出什么像什么,无不“各具情态”。 第二段主要采用什么说明方法? 明确:这段主要采用数字说明方法。核舟体积有多大,长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种东西,各有其数,明白清楚,两相对比,其意晓然。 第三段文章在描写方面有哪些特点? 明确:有三个特点:一、以形显神。苏东坡“峨冠而多髯”,饱经世事而所好执着,“左手抚鲁直背”,与之“共阅一手卷”,多情的苏东坡钟情诗画,笃于情谊;黄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与友同读,倾襟吐言;佛印“袒胸露乳,矫首昂视”,“卧右膝”,竖左膝”,“挂念珠”,现出超尘脱世的神情,宛然弥勒在前。三人形貌栩栩如生,性格气质各呈其态。二、对照鲜明。苏东坡和佛印,一为才高情笃的诗杰,一为超尘脱世的名僧,情态迥异,鲜明的对照更显出雕刻之工。三、笔触细微。“卷底衣褶”之绉纹都可见到,“念珠”粒粒清楚分明,“可历历数也”。微细之处都如此清晰明白,显示了刻工之不凡。 大道之行也大道:1古代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2治理社会的最高准则大同:1儒家的理想社会,人类社会最高阶段 2没有阶级剥削压迫,人人平等杜甫诗三首望岳:赞美了泰山雄伟的气势,高峻的山形,神奇秀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誓欲大展宏图的雄心壮志,透露出他青年时期的远大抱负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远望)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近望)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仰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春望: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石壕吏:1.故事情节第一节:开端暮投?捉人?第二节:发展呼怒 对比 啼苦第三节:高潮理解致词的内容,想象对话情景。第四节:结局独别老翁2.分析老妇的三次痛苦申诉,想象并虚拟差吏的怒呼。第一次申诉:“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表明老妇的三个儿子都上了战场,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她家已为那场战争作出巨大牺牲,论理论情都不应再到她家捉人了。老妇沉痛地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高抬贵手。但是差吏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逼出老妇进一步的苦啼申诉。 (唤起差吏的恻隐之心吗?会怎样怒呼?)第二次申诉:“室中更无人,惟有辘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表明老妇家中只有个吃奶的小孙子一个孤儿,和因乳孙而未去的衣服破烂的一个寡媳,家庭情况倍极凄惨。老妇申诉这些,意在唤起差吏的怜悯之情,网开一面。但是凶狠差吏仍然不为所动,继续怒呼,逼着要人,甚至要捉走寡媳,逼得老妇说出下面的话(得到官吏的可怜、同情吗?会怎样怒呼?)第三次请求:表现出老妇为了避免年迈丈夫、乳孙寡媳被捉,被逼得只能挺身而出,自请应役了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藏问于答”,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但并没明写吏的蛮横凶暴,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本诗在艺术表现上,不仅运用了藏问于答的手法,而且文章精炼。陆时雍称赞这篇诗“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就是指这一点说的。仅用二十四句,就写出了典型性很强的环境、人物和情节,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从而体现了同情人民的思想倾向,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