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在德国:疑虑与机遇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6441351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企业在德国:疑虑与机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企业在德国:疑虑与机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企业在德国:疑虑与机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企业在德国:疑虑与机遇“现在,所有人都必须加班工作,而且老板只说汉语。”STERN(30/06)在报道中国投资者收购机械制造公司Kelch时,一针见血,将人们对此事的反映表达出来。和媒体一样,德国公司的员工在获悉公司将被来自远东的公司的并购时游疑不定。亚洲人是救星还是蝗虫?从人们的言论常常会听出潜在的恐惧,令人想起威廉皇帝二世的“黄祸“论。因此,当2006年9月由台湾明基收购的西门子手机部门宣告破产时,所产生的情绪并不令人惊奇。员工们逃回到了娘家-西门子,北威州州长 Ruettgers 称此事为卑鄙龌龊。如何看待此事,媒体和公众尚未能取得一致意见,是将此事看成卑鄙的阴谋策划,还是仅仅看成由于企业管理层的马虎工作引起的失败。即使两者互相排斥,很多人还是断言两种可能都存在。事实上此事并无特别异常之处:明基移动在并购之后,公司同一如既往, 继续出现同样赤字,以至于未能实现扭亏为盈。其实每年有相当数目的陷入困境的企业被并购,不管并购者说何种语言,被并购的公司员工都会面临艰辛。因此值得认真研究一番,以便将理智的事实因素和盲目的情感因素区别开来。全球化带来的真正震撼却建立在一件简单的事实上。那就是,由于全球化使传统工业国家丧失了他们的技术优势和统治地位。其他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在赶了上来。在越来越短的时间段内,未来变得没有安全感。再加上这些令人耳晕目眩的数字:中国大陆巨大的经济增长率(平均10%);新增的私人轿车是德国的两倍, 增长速度令人咂舌(一名德国经理称之为金矿);贸易总量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每年递增30%甚至更高。再加上政府外汇储备达到了无法想象的万亿美金,等待备用。但是这里也需要再进一步研究。德国在2005向中国出口210亿美金,进口400亿美金(2006估计分别为280亿和520亿)。德国在中国的直接投资根据相关项目而定(2004约10亿美元,2005有25亿美元)。中国在德国的投资缺乏准确统计数字,因为没有申报义务。最高应该不超过几亿美元。作为生产商,中国公司在走向世界之巅,作为对外投资者,中国公司的动作还只是地区联赛级别。而这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对此,巴斯夫高管兼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的主席由根黑姆莱希特(Juergen Helmrecht)一语中的:“我们需要中国企业作为投资者在欧洲出现,在相互联系的世界不能也不应该出现单行道。”为了长期确保德国民众的富裕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经济地位,我们需要有能力的企业,训练有素及有积极性的员工。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企业和员工也不能局限于一个单纯的国家之内。所以,像中国这样的上升中的经济大国参与到国际合作当中也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合作是双方互利的。贝塔斯曼基金会在“企业文化在全球的相互影响”项目中探讨中国企业在德国的市场的作为。目的在于,在不否认挑战性的前提之下,使人们看到中国公司为巩固德国经济地位带来的机遇。该项目团队相信,未来将不再存在单一国家的经济实体。国民经济兴旺需要外国投资。然而,仅仅由投资而产生的合作本身并不是长处,只有那些成功的投资,能够创造就业机会,能缴税,能促进对技术革新,能遵守社会, 民族和法律的规范规定的投资行为才是能给我们带来利益的行为。我们认为,要实现这些目标,关键在于塑造成功的企业文化。根据以上的挑战,企业文化意味着,使属于不同文化的员工在一个在面向未来的企业里有犹如一家的感觉。不同的员工在民族和社会价值观上相互接受和融合。为此,企业文化必须保留个体的文化。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现在的企业文化不可能是永久不变的。它必须吸收其他文化的见解和实例来充实和发展自己。在企业经济和技术层面上的协作效应必须通过文化层面上的协作效应来补充。设计一个以全球化的企业精神为基础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来说,既不是奢侈,也不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是在全球竞争中生存下去的必要前提。在中德企业中是否已经存在共同的企业文化的萌芽?至今为止,已经有足够的失败的并购项目被公布于众 (除了明基,还有TCL/Schneider 和其他一些规模小一点的并购项目)。总结这些失败的项目,我们可以断言,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和市场分析方面的缺陷巨大。在这些方面,中国的老板和德国职员的沟通根本不存在,更不用谈“共同点“。但是也有其他的例子,接管了IBM 电脑业务的联想进行得就很成功;IT服务商中兴和华为在坚定不移地设立分公司;居中国第十位的中国五矿刚刚庆祝了德国分公司的二十岁生日。其他的公司也在德国运作了很多年,并且适应了新环境。有些做得很成功,但是保持沉默。几乎没有德国人知道,日用品连锁店ROSSMANN有中国人40%的股份,成功的时装公司Esprit是香港的一家股份公司。因此,该项目的第一份调查结果中显示的画面极为不同。有数以百计的中国大中型企业计划在德国有所作为。因为一方面在欧洲有更好的市场机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国际化的道路和在本国市场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中获胜。在技术和经商能力上很强势的中国人有严重的不足。最重要的显示在两方面:首先,企业自身缺少能够管理并且带动国际团队的管理人才。而且,在从外部招募这些人才时,中国企业对募招没有明确的标准。另外,中国企业虽然非常尊重德国文化,并且决心尊重员工和客户的文化特殊性。但是中国公司一般完全没有机制去实现这些愿望。这个缺陷是贝塔斯曼基金会进行该项目的重要原因。他们通过研讨会,专业会议,三种语言的专业手册,为培养共同的企业文化作出贡献。有充分的理由认为,中国企业将和过去那些日本,韩国企业走同样的路。索尼和大宇今天在德国已经宾至如归。在此之前的福特,Opel, 雀巢咖啡 和Kraft也以同样的方式进入德国市场。假如人们清醒地分析新价值链,大部分利润在德国生成。从Adidas T 恤 到 Tchibo手表,中国生产商的获利少于德国公司。德国政府也获得增值税收入,客户对价格优势应该没有怨言。因此,没有理由恐慌,但也不能马虎大意或者狂妄自大。不同于普遍的观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并不限于廉价的纺织品,玩具这类产品,而是越来越多的高质的IT类产品 (大概三分之一)。谁购置了一台高雅的苹果笔记本,就购买了一个中国产品。现在剽窃时代也在走向结束。根据OECD的计算,中国在2006年在研发资金上投入了1360亿美元,居日本之前, 仅在美国之后,排列在第二位。中国政府没有秘密计划,要侵入别的国家收购公司而后加以剥削利用。中国政府经济政策对世界是个更大的挑战:要把中国企业在各个领域塑造成国际一流的竞争者。如果能保持公平的话,这个目标是合法的。全球化意味着,国家自利将会得到惩罚,并将导致灭亡。未来世界,富裕和和平要靠参与者以平等为基础,同心同力地合作才能实现。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