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网上形成性考核答卷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16412830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词鉴赏》网上形成性考核答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古典诗词鉴赏》网上形成性考核答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古典诗词鉴赏》网上形成性考核答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诗词鉴赏网上形成性考核(1) 姓名 苏伟 学号 46 成绩 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部分一、选择题(请在正确答案下加下划线) A1、诗经中“国风”的作者是 A、国君 B、百姓 C、国君及百姓 D、贵族 D2、诗经中“雅”的作者是 A、国君 B、百姓 C、国君及百姓 D、贵族 C3、诗经中属于周代贵族的诗歌是 A、“十五国风” B、商颂 C、大雅小雅 D、鲁颂 B4、蒹葭一诗选自诗经的 A、大雅 B、小雅C、秦风D、鲁颂 C5、蒹葭的主题是 A、思念恋人的甜蜜 B、寻找贤人的痛苦 C、思念、追寻情侣的迫切心情 D、想念、追寻情侣而可望不可及的痛苦 C6、蒹葭表现了中国文学中的一个传统母题是 A、渴望 B、奋斗 C、追寻 D、悲秋 A7、屈原的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A、离骚 B、九歌 C、九章 D、天问 A8、楚辞原来是单篇流传,后将其编为一辑的是 A、刘向 B、屈原 C、孔子 D、萧统 C9、山鬼是楚辞()中的作品 A、离骚 B、天问 C、九歌 D、九章 D10、“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是谁的诗句? A、李清照 B、辛弃疾 C、曹植 D、屈原 A11、后来人将楚辞称为“骚体”的原因是 A、屈原的代表作叫离骚 B、楚地也称为“骚地” C、楚辞大部分作品是抒发不平的牢骚 D、“骚”是楚地特有的音乐乐调 D12、行行重行行属于 A、诗经 B、南北朝乐府 C、乐府 D、“古诗十九首” C13、“古诗十九首”的编选者是 A、班固 B、曹操 C、萧统 D、曹植 B14、史称“登高必赋”,“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的诗人是 A、陈子昂 B、曹操 C、辛弃疾 D、陆游 D15、“建安诗歌”因为其鲜明的特点而被称为什么? A、建安诗骨 B、建安风韵 C、建安之音 D、建安风骨 D16、“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的出处是 A、观沧海 B、蒿里行 C、龟虽寿 D、短歌行 A17、“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出自 A、观沧海 B、蒿里行 C、龟虽寿 D、短歌行 C18、观沧海的作者是 A、屈原 B、李白 C、曹操 D、陶渊明 B19、“扬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出自 A、从军行 B、白马篇 C、饮马长城窟行 D、战城南 B20、曹植表现武艺高强的游侠少年形象的是 A、从军行 B、白马篇 C、饮马长城窟行 D、战城南 C21、“古诗十九首”的作者是 A、萧统 B、汉代某一个文人 C、汉代某一群文人 D、从古至汉代的文人 C23、中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是 A、曹操 B、王维 C、谢灵运 D、谢朓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并修改) 1、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共收入西周的诗歌共300篇,先秦时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后因汉代学者奉其为经典,故称诗经。改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它共收入西周的诗歌共305篇,先秦时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后因汉代学者奉其为经典,故称诗经。2、诗经创作的年代是春秋中叶。3、诗经按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风是周代贵族创作的讽谏诗歌,雅指各个诸侯国的民间歌谣,而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舞曲乐歌。改为:风是地方曲调,简单来说,此乃各言其情的里巷歌谣。雅一般解为朝廷正声,圣人之徒固世之作,忧国忧民尽人事之作。颂朝廷祭祀之用的郊庙之辞、祭神之乐。4、诗经最主要的三种表现手法是风雅颂。改为:诗经最主要的三种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5、关雎中以“参差荇菜”起兴,以“关关雎鸠”为比。改为:关雎中以“参差荇菜”起兴, 以“雎鸠鸟鸣,茂盛荇菜起兴” 为比。6、关雎中“君子好逑”的“逑”的意思是追求。 改为:关雎中“君子好逑”的“逑”的意思是配偶。7、诗经的第一篇作品是蒹葭。改为:诗经中的第一篇作品是关雎,8、蒹葭中“溯游从之”的“溯游”是指逆流而上。 改为:蒹葭中“溯游从之”的“溯游”是指沿河流向下游走。9、蒹葭中作者用来表现虚景的词是“伊人”。10、蒹葭最主要的审美特点是具有悲秋美。改为:蒹葭最主要的审美特点是具有朦胧美。11、采薇创造出千古传颂的佳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时,雨雪飞飞。”物中有我,景中含情,有境界。 12、采薇是一首描写戍卒生活的诗。表现了个人忧伤和忠于“王事”的矛盾心情。直抒胸臆,体现了“讽谏”的风格。 13、先秦诗歌总集除诗经外还有离骚。改为:先秦诗歌总集除诗经外还有楚辞。14、楚辞本意是指楚地的诗歌;后成为专称,即春秋时期楚国屈原为代表创作的新诗体。因为其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用楚国的方言和乐调记写楚国的风土人情,被称为楚辞体。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改为:楚辞本意是指楚地的诗歌;后成为专称,即战国时期楚国屈原为代表创作的新诗体。因为其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用楚国的方言和乐调记写楚国的风土人情,被称为楚辞体。屈原的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 15、楚辞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特色。屈原作品九章中唯一一篇祭祀“人鬼”的乐歌是国殇。 16、国殇题目的含义是纪念国难。 17、中国文学史上往往“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代表楚辞。 18、诗经结构常采用比兴的手法。在语言风格上,楚辞最突出的特点是采用兮字来协音。 19、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其中九歌包含11篇浪漫主义抒情诗。 20、汉人将乐府配乐演唱的诗歌称为“歌诗”,即将这一机构收集、编制的诗歌作品称为乐府诗,也称“乐府歌辞”,乐府成为一种“诗体名”。指掌管音乐的官署。约始于秦朝,汉承秦制,也设有专门的乐府机构;21、乐府的概念包含着官署和诗体两种含义。 22、汉乐府在艺术表现上最突出特色,是抒情成分的增强。改为:汉乐府在艺术表现上最突出特色,是叙事性成分的增强。23、古诗十九首中出现了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两篇著名的五言诗。 改为:汉乐府民歌中出现了陌上桑孔雀东南飞两篇著名的五言诗。24、辑录汉乐府最全的是汉代的乐府诗集。改为:乐府诗集是一部总括我国古代乐府歌辞的著名诗歌总集。25、陌上桑中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刻画罗敷的美。 改为:陌上桑中用了夸张、衬托手法和喜剧色彩的方法刻画罗敷的美。26、“但坐观罗敷”中“但坐”的意思是只坐着。改为:“但坐观罗敷”中“但坐”的意思是“只是因为”。27、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是汉乐府。改为: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是古诗十九首。28、开创中国文人五言诗先河的作品是汉乐府。改为:开创中国文人五言诗先河的作品是班固的咏史。29、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唐朝萧统的文选。内容上表现从东汉以来的对生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感伤,基调悲哀。 30、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较高,长于叙事,风格平易淡远,语言浅近自然,保持了汉乐府民歌的自然、流畅、平易的特点,而在文字的细腻、工整方面又有所提高。被誉为“五言诗经”、“风余”、“诗母”。 改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较高,长于抒情,风格平易淡远,语言浅近自然,保持了汉乐府民歌的自然、流畅、平易的特点,而在文字的细腻、工整方面又有所提高。被誉为“五言诗经”、“风余”、“诗母”。 31、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是陌上桑。 改为: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是行行重行行32、行行重行行中“道路阻且长”的意思取自离骚。改为:行行重行行中“道路阻且长”的意思取自诗经.秦风.蒹葭33、建安时期,以曹氏父子为中心,聚集了一批优秀的诗人,即“三曹”、“七子”及蔡琰。他们的作品一方面描写汉末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疾苦,一方面表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豪情壮志,具有激越豪迈的风格,其风格被后人称为“建安风骨”。 34、建安风骨最基本的特点是激越豪迈。改为:建安风骨最基本的特点是遒劲。35、短歌行继承离骚的优良传统,使用比兴手法相当成功。如用“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比喻招纳贤才,多多益善。 36、观沧海写作者俯瞰大海所见到的壮观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改为:观沧海写作者俯瞰大海所见到的壮观景象,抒发了作者立志统一国家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37、观沧海中表现大海伟大胸襟、吞吐宇宙的诗句是“洪波涌起”。 38、白马篇的作者是曹丕。 改为:白马篇的作者是曹植。39、赠秀才从军中“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二句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妙句。它以凝练的语言传写出高士飘然出世、心游物外的风神,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与造化相侔的哲理境界。其作者是正始诗歌的代表作家、“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阮籍。 40、陶渊明能够做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爱好农村生活。改为:陶渊明能够做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原因是诗人早已看破了现实而超脱于世外,是因为“心远”才有了“地偏”。4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是陶渊明在饮酒中的诗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句诗出自归园田居。改为: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和“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句诗都出自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里。 42、中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是曹操,中国第一个田园诗人是陶渊明。改为:中国第一个大量创作山水诗的是谢灵运,中国第一个田园诗人是陶渊明。三、默写题 1、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2、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胡马倚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3、观沧海东汉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4、曹操短歌行(见多媒体课件)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5、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6、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四、论述题 1、兼葭表现了怎样的主题,它怎样体现了诗经在句式、手法以及情感表达方式上的特点的?答:兼葭的主题究竟是什么?这首诗是当时秦国的民歌,有人认为兼葭是用来讽刺秦襄公的。说秦襄公不采用周文王、周武王、周公制定的礼法去治理国家,所以秦国不能兴旺起来,于是诗人去寻找他理想的贤人,但诗人又感叹得不到。有人认为,兼葭是写游客对秋天的感想。也有人认为兼葭是一首招隐之诗等等。但这些说法都缺乏充足理由,使人难以信服。那么,这首诗是实写青年男女的爱情吗?其中有那么一位男子或女子在一个深秋的清晨,在苇边河畔彷徨踯躅,神魂颠倒,去追求一个幻影吗?那么,是写一个梦境吗?也许是一个青年追求意中人,朝思慕想,“悠哉游哉,辗转反侧”之后进入梦境,醒后以诗记之。也许是人们对生活、事业的追求的一种寄托,包含着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哲理。我想,兼葭的主旨已超出了爱情之外,它具有对一切美好事物追求的象征性。 蒹葭是“秦风”中的一首爱情诗。诗分三章,每章八句;首二句写景,后六句抒情。全诗熔写景、抒情于一炉。金秋之季,拂晓之时,露浓霜重,芦苇沾满了晶莹洁白的霜花。“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展现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笼罩了一层凄清落寞的情调。这时主人公来到河边,翘首伫立,凝视着河的对岸那是“伊人”居住的仙乡琼楼,给人以隔雾观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感。主人公反复去寻求“伊人”,而“伊人”也只在“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恍惚迷离,可望不可及。主人公没有因此罢休,决心冲破天堑,追求伊人。一忽儿逆水而上,一忽儿顺水而下,但都无法到达“蓬莱仙境”。咫尺天涯,令人无限惆怅!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做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因为芦苇丛生,又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之下,必然会呈现出一种迷茫的境界,这就从一个侧面显示了诗的主人公心中的那个“朦胧的爱”的境界。主人公跟“伊人”并无交往,甚至还不知道对方的名字,但只要能够远望,便心满意足。“朦胧”和“距离”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兼葭一诗的象征,不是某词某句用了象征的辞格或手法,而是意境的整体象征。陈子展说它“颇似象征主义”,钱钟书说它是“西洋浪漫主义”,都是这个意思。这整体意境的象征性,得力于事实虚化之格局的涵容功能,大大增强了“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实行特征。在表达抒情主人公的身份上是模糊的,其文化背景、个性情趣更是一派茫然。“伊人”面目是模糊的且不说肖像如何,连个大体轮廓也看不到。其高洁、美丽、令人心驰神往的美,是从追求者炽热的情感、执着的信念中折射出来的。“伊人”所在的空间位置也十分模糊,“在水一方”也只是一个想象中朦胧的地方。正是诗的这种主题的模糊性,增强了诗的美感,引导人们去进一步挖掘其潜在的内涵。模糊朦胧的美更是为诗歌增添了一种奇异的色彩。清代诗人郑板桥在原诗中说:“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言不可言之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2、以山鬼为例分析楚辞的风格特征? 答:山鬼采用山鬼内心独白的方式,塑造了一位美丽、率真、痴情的少女形象。全诗有着简单的情节:女主人公跟她的情人约定某天在一个地方相会,尽管道路艰难,她还是满怀喜悦地赶到了,可是她的情人却没有如约前来;风雨来了,她痴心地等待着情人,忘记了回家,但情人终于没有来;天色晚了,她回到住所,在风雨交加、猿狖齐鸣中,倍感伤心、哀怨。 作者以人神结合的方法塑造了美丽的山鬼形象,全诗将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因此从山鬼的风格中可以充分体现楚辞的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它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且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3、比较说明诗经和楚辞的不同特征? 答:诗经和楚辞都是我国先秦时代最重要的诗歌著作。它们一个代表现实主义,一个代表浪漫主义,对我国后世诗歌乃至整个中国古代文学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们虽然都因同出于华夏文化之源而有许多共同点,但也由于各自产生时代、地域等的不同以及作者身份、地位和阅历等的差异,彼此间又在创作精神、思想内容、语言形式、传统道德观念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存在着重大差别。中国传统的诗歌创作,广而言之,中国传统的文学创作,都离不开两种风格样式,即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而这两种所谓主义的源头,前者为诗经,后者当推楚辞。 诗经成书于春秋时期,它收录了殷商至春秋中叶大约600多年的305篇诗歌作品。可以大致认为是“平民文学”,即不是某个特定的文人卿士(或者说职业诗人)的作品。楚辞则不同,楚辞所收录的作品,均为一些有名有姓的专职作家所作,诸如屈原、宋玉、景差、唐勒等,都为一代诗赋大家,且在文史上留名。就地域来说,诗经以北方为主的广大地区,而楚辞仅限于南方楚地,它的产生与发展与楚地的地域特色诸如语言、风俗等密不可分,与现在的粤语音乐一样,纯属一种地区文化。 另外,从内容上概括的说来,诗经所反映的是各阶层的人,特别是平民(包括奴隶、服役者这样的下层劳动者)真实的生活和情感。与之不同的是楚辞,楚辞为文人士大夫所作,表达的多为士大夫阶层对现实的情感流露,多为抒情言志,如屈原的离骚,需要说明的是,即便如此,楚辞中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操与诗经是一脉相承的,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如一条红线贯穿始终。 前面说到,诗经可看作是“平民文学”,因此,诗经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平淡、自然与“写实”。上升到一个高度,便是所谓的诗歌现实主义传统。楚辞是文人之作,这就理所当然牵扯到文采。诗经与楚辞在艺术风格上得差异便可见一斑。 此外,在表现手法上,楚辞继承了诗经得赋比兴,但在此基础上做了重大开拓,也把发挥应用达到极致。辞家们往往寄情于物,托物寓情,使主观之情与客观之物融为一体,创造出许多富于象征意味的艺术形象。在离骚中,屈原笔下描绘的善鸟香草、恶禽臭物、灵修美人、宓妃佚女、虬龙鸾凤、飘风云霓、高冠奇服、玉鸾琼佩,它们或配忠贞,或比谗佞,或媲君主,或譬贤臣,或托君子,或喻小人,或示超俗,或表追求,这些都已不再是作为喻体或借以起兴之物的客体,而是融合了主体情感、品格和理想的象征,而成为蕴含艺术趣味的意象了。这突破了诗经以借物抒情为主要特征的比兴手法的局限。这是一种突破、一种创新、一种新的尝试。在中国传统诗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综观以上各点,诗经与楚辞在艺术手法上是迥异的,但这种差别又不是互相游离的。楚辞之于诗经,可以说是一次开拓、一次诗歌革命,它在诗经的基础上创新,诗经是中国传统诗歌的唯一源流。4、行行重行行的主题是什么?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作者在表现艺术手法上有哪些特点? 答:行行重行行主要表现两大主题一是“感时伤志”,另一是“相思离别”;而其中行行重行行就是主要表达的“相思离别”的情怀。本诗出自东汉五言古诗古诗十九首,叙写了闺中思妇的离别之苦,相思之痛,思念之切,无端猜疑及岁月催老、空负佳期的悲怆,情调哀婉凄绝。还写了欲说还休、欲罢不能、强自宽解的可怜。逼真地刻画了思妇在游子久别不归的情势下思绪万端的心态,表现了人间共有的复杂思想情感。这首了诗语言平常朴实,具有淳朴清新的民歌风格。在诗的内容描写手法上,是虚实相生,托物比兴;回环往复,转换变化,层层深入;时而写实,使人如见其景其人,时而虚写,使人想象联翩,时而满怀希望,时而忧心欲绝,时而忧怨逼人,时而又宽勉自励使人又希冀顿生。这就是所谓比、兴的表现手法。读之使人感情随之起伏变化,且读后也使人意味横生,回味无穷。5、陌上桑中罗敷的形象有何特点?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的? 答:陌上桑是我国民歌中最早的一首叙事诗,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正义女子战胜邪恶的一曲凯歌。它以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罗敷的形象美,她有坚贞美丽、聪慧机敏、不慕富贵的高尚品格,是一个容华无比,婀娜多姿,光彩照人,人人为之倾倒的美的典型。赞美了她的勇敢、坚贞美丽、聪慧机敏、不畏权势、不慕富贵的形象特点。 陌上桑是汉乐府中的名篇,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秦罗敷更是成为关女的代名词。罗敷究竟“美”在何处?作者从外貌关、心灵关、智慧关三大方面来完整领略罗敷光彩照人之关,并从其形象中获得更高层次关的享受和体验,最终得到一种心灵上的净化。成功塑造人物肖像描写,不仅可以使人物形象生动地凸现在读者面前,而且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经历、地位,从而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6、曹操的短歌行表现了建安文学的什么特征?请举例并分析 答:建安文学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安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诗歌。它继承和发扬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的社会生活,具有充实的内容。对时代乱离的反映及个人情志的抒发,形成了慷慨悲凉的主体风格。 (2)建安文学总体上说境界比较开阔,自由通脱。诗歌主要是学习乐府民歌,在艺术上受到汉乐府叙事性的影响,又加强了抒情性,并向着文人化的诗歌转变。曹操的诗歌和散文有尚质崇实的特点,其后诗文的总体取向是渐趋工致华美。除了时代的群体的总体特征之外,也具有很强的个体的个性特征。 (3)建安诗歌以五言为主,亦有四言、杂言等,而以五言成就最高,为五言诗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散文的体式多种多样,有诏令、奏疏、章表、书信、序论、赞颂、碑铭等。辞赋沿着汉末抒情小赋的创作道路,而题材更加广泛,抒情、咏物、感事、饮宴、游猎无所不至。短歌行全诗充分发挥了以上建安文学的艺术特征,准确而巧妙地运用了比兴手法,来达到寓理于情,以情感人的目的。在曹操的时代,他就已经能够按照抒情诗的特殊规律来取得预期的社会效果,这一创作经验显然是值得借鉴的。同时因为曹操在当时强调“唯才是举”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所以他对“求贤”这一主题所作的高度艺术化的表现,也应得到历史的肯定。 7、举例分析观沧海中景物描写的层次。 答:首先由静到动,突现大海苍凉壮阔之势。“日月之行”、“星汉灿烂”写大海的胸襟伟大,有吞吐宇宙的气象,借此融入自己豪放乐观、昂扬奋发的精神和孕大含深的性格,体现曹操壮阔的胸怀、宏大的气魄。起首六句,点题直起,用白描的手法,写登临碣石所见大海的一片生机勃发之景,平顺舒缓。“秋风“句,笔锋一转,由静到动,突显苍凉壮阔之势。“日月”句,再换一景,写大海的胸襟伟大,有吞吐宇宙的气象。 8、以归园田居(其一)为例,说明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点 答:(1)恬淡自然、醇厚隽永的艺术风格。从该诗中可见,题材和内容都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均取自习见常闻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辞采,如“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等,田园诗的深厚意蕴完全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托出,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2)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该诗意象看似平淡无奇,但却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其诗的主旨在于写意,而写景、叙事都是为意造境。作品达到了物我合、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情:热爱自由淳朴的乡村生活、蔑视丑恶的官场生活之情;景:农村自然优美之景;理:归化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之理。(3)天然本色、精练传神的语言。该诗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达到了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9、陶渊明饮酒(其五)是怎样体现情景理结合的特点的?答:饮酒诗是陶渊明有名的组诗。本诗是其中第五首,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反映了诗人归田前期的志趣和情怀。这首诗具有诗的鲜明形象和悠远境界,又蕴含着某种宇宙人生之理的哲理。诗中用了“真意”、“忘言”等玄学用语,更有一种耐人寻味的理趣。 陶渊明在这首诗中表现的“真意”即自然之趣,既表现为山水田园的具体“自然”,也是诗人主观精神的抽象“自然”。在这里,山水田园的描写不是当作表现诗人心灵“自然”的背景而存在;两者在诗中是浑融混一,难辨彼此的。这种“意与境浑”的艺术境界,乃是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客观与主观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一句话,是虚与实在诗歌创作上的辩证统一。它能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殊艺术效果。 诗歌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鸟倦飞而知还”,那只在晚照中翩然归来的鸟和那个悠然见山的人,心神契合,仿佛都在这幽静的山林中找到了自已的归宿。 10、通过归园田居其一和饮酒其五分析陶渊明诗歌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 答:这两首田园诗反映陶渊明的思想是多方面的,而他思想中的矛盾也不仅仅表现在上述两个方面。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去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 推之于今,陶渊明不仅以他在文学世界中表现出的追求自由、自然、潇洒飘逸的生活态度感染着生活忙乱嘈杂的现代人;他的思想也仍存在着积极的一面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更重要的是使人们不去刻意地追求功名利禄,即使有一些失去也不必感到绝望,只要内心中保有最原始的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简单而质朴的生活也可以是幸福的。两首田园诗的艺术特色:陶渊明的田园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重要流派,在艺术上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在描写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上,别开生面,以其强烈的艺术魅力,给读者以美的享受。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是多方面的。在他的笔下,田园、劳动第一次具有真正的审美意义。陶渊明的田园诗的艺术风格,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1:清新的笔法。这与当时诗坛上流行的形象模糊、晦涩难解、淡而寡味的玄言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陶渊明刻划田园山水,绝不追求华丽的语言与表面的形似,而是随意点染,清新自然,而有无尽的神韵。2:细腻的描写。陶渊明的田园诗植根于田园生活,他对田园生活的切身感受,融化在诗歌之中,最平常的方宅草屋,绿树繁花,远村近烟,鸡鸣狗吠,在他的细腻描写下,都显示出无限的生机,构成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画。我们看他的诗: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这两首诗展示了浓厚的生活情调,表现了陶源明对田园美和田园生活的敏锐观察力。他善于挑选富有诗意的题材,并通过细腻的描写,给人以美的享受。3:质朴的语言。陶渊明的田园诗能够千古流传,与它语言的质朴关系很大。陶渊明独特的生活经历,朴素的农村生活和平淡的田园景色,要求尽可能采用近似“田家语”的朴素的语言和白描手法,从而形成田园诗平淡自然的风格,达到“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的艺术效果。陶源明的田园诗,农家生活气息浓厚,又体现了“贫士”诗人自己的性格。吟读此诗,仿佛眼前展现了一片广阔的田野,清风徐来,绿油油的庄稼碧波荡漾,生意盎然。象这样朴素明朗、生动自然的语言,理所当然地获得了历史上更多读者的喜欢。4:情、景、理交融的艺术境界。诗歌创作中,情、景、理三者交融是至关重要的,而情又是最为重要的。离开情的景就没有了生气,离开情的理更是“淡乎寡味”的空理。景和理如果没有浓厚的感情渗透,便失去了作品的生命力。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飞禽走兽、花卉草木和山山水水都饱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人又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的感觉。都体现着诗人的思想和性格,诗中的每一项景物,无不带上陶渊明的感情色彩。 五、鉴赏题(开放题) 仔细阅读所提供的诗作,并写出一篇不少于300字的鉴赏文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赏析: 平淡的言辞 诗意的躬耕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的人生乐趣 陶渊明创作了大量田园诗,开创了田园诗派。与中国文学史上前前后后诸多的田园诗人相比,陶渊明最大的特色就是亲自参加了农业耕作,并在诗中真切地表达了其中甘苦。他自述参与农耕的诗作共有六首,其他一些诗也涉及农耕,但并非专写此事。在这几首诗中,以这首归园田居(之三)与另一首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最为人称道。 初看,此诗平淡无奇,淡到几乎看不见诗,但却得到人们的欣赏并广为传诵,原因何在?主要就在于,陶渊明的视角是诗人的,不是普通农夫的,他所表达的是只有诗人耕作才会产生的感受,不同于田者自歌。他看似平淡的语言中蕴含着朴厚悠远的诗的神韵,在平平常常的叙说中,写出了一个宁静而丰足的精神世界。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我们不妨从他对农耕的态度讲起。 诗作开头两句说:“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开篇十分自然朴素,诗人在南山下种了一些豆子,豆田的情况是草很茂盛,豆苗却稀稀疏疏的。面对这种情况,诗人是什么态度呢?地地道道农夫的态度,很可能是要焦虑的,或者干脆放弃了,而诗人却欣然接受。豆田如此荒芜,他还要精心侍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一大早就起来去清除杂草,直到月亮出现在天空才扛着锄头回去。为了这长得稀疏的豆子,诗人还要在草木丛生的狭窄小道上行走,以致晚间的露水打湿了衣裳。读到这里,人们不禁会产生疑问,这么做值得么?诗人最后道出了种豆之意,原来豆子的丰茂与否,并不是他特别挂心的,衣服被沾湿更是小事一桩,他在意的是另一件对于他整个的生命都非常重要的事,那就是“但使愿无违”,只要不违背自己的意愿。他的意愿究竟是什?这首诗没有说,我们可以从诗人其他的诗作中看出来。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云:“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虽然一年过去到底种了多少地,收获有几多,诗人从不曾考虑;可是在农事耕作里遇到的事情大多让他心神舒畅。因而,他吟咏不辍,虚掩柴门,甘心做个耕作于陇亩之间的百姓。依循同一思路,豆子多少,诗人并不计较,关键在于他能在农事中得到乐趣,觉得做个农夫挺不错。西田获早稻一诗在备述农家事之后,亦云:“但愿常如此,躬耕非所叹。”可见,诗人的意愿就是能在田园安居,过着自食其力的耕种生活。 早起晚归去耕种,诗人也认为是苦差事,他之所以不说它苦,是因为怕辜负了自己的心志。而且,尽管耕作让人四体疲劳,可没有外界特别的忧患干扰,人的心灵能够得到安宁。他说:“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丙辰岁八月中于下巽田舍获其一)“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西田获早稻)在归园田居(其三)这首诗里,诗人就不仅不言春作苦,而且还写了他在种豆一事中得到的淡淡的欣悦。 文人士大夫对于耕作,还有两例可以与陶渊明相对照,从中更可以看出陶的个性特点。汉代司马迁的外孙杨恽,曾作有歌诗,也言及种豆。陶诗首二句可能受到杨的启发,也可能根本未受杨的影响,二人所言之事类似,只是偶合而已。不管真实的情形如何,我们都能够看出他们对种豆所持的态度是有很大差别的。据汉书杨恽传载,杨恽被废为庶人之后,“家居治产业,起室宅,以财自娱。”他过着以财自娱的生活,看起来没有亲自参加耕作的可能性更大些。但他在报孙会宗书中却说:“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知何者为是。杨自云酒后耳热,仰天拊缶歌呼其诗曰:“田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耳,须富贵何时!”他也在南山种豆,但却听之任之,根本不加整治,由它自生自落。因为他认为,人生应当及时行乐,想富贵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由此看来,杨恽即使真的自己耕田,也只是用以发泄悲愤而沉沦的情感罢了,与陶渊明耕种以求食的朴素目的,在耕种中得到精神愉悦的态度截然不同。 陶诗中谈及“理荒秽”,这让人联想起另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从屈原的诗作中,我们看不到种豆的事情,不过他有对种植的表述。离骚云:“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屈原自云栽种了百亩香草,并对这些香草寄与了厚望,希望它们长得枝叶峻茂。如果香草枯萎断绝,他不会为之悲伤,可是香草却变得芜杂污秽,改变了自然的芬芳高洁品质,这让诗人哀叹不已。屈原可能真的种植过香草,但诗中并非重在写植草种花,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赋予此事以象征意义,指的是诗人曾培植教育过一些弟子,可是,他们却和政治上的反动者同流合污,失去本来的贞正品格,使诗人深感痛心。 与杨恽和屈原相比,陶渊明既不像杨恽那样对南山之豆不闻不问,也不像屈原那样有所寄托,他对农耕之事抱着客观而且坦然的态度,不管豆苗繁茂与否,他都尽心尽力地除草整治,而他整治荒秽的目的,也不是为了求得怎样的丰收,他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种植豆苗,别是一种顺任物之自然,顺任人之自然的态度。他在种豆除草这样极平常的事情中,发现了乐趣,实现了自我,得到了心灵的宁静,看似平淡的语句因此饱含醇厚的诗意。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也有卓越之处。与诗人自己其他的作品比较,就能够略知一二。比如,同是对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表述,西田获早稻云:“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此诗则云:“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理荒秽”所说行动的指向性就比“肆微勤”具体多了,而且“带月荷锄归”一句不仅有形象,还写出优美温馨的意境,诗中有画,真切生动。有此警句,全诗生辉。诗人是“带月”而归,而不是月照而归,这样的措辞,就突出了人的主体性,流露出人物的风神,流露出人物对周遭景物的喜爱,虽然这欣喜是那样的淡,让人几乎不能觉察。富于形象性,篇有佳句,也是这首诗受人喜爱的一个原因。 诗的语言平淡古朴,具有汉魏风格,不避重复就是一证。豆,草,沾衣等字样在短短的四十个字的小诗里,都重复出现,作者并不选择其他的语词来代替,这在近体诗中是很少见的。然而这些语词的重复并没有给人累赘之感,反而让人觉得亲切朴实,仿佛诗原本就在作者胸中,是自己流出来的一样。他信口而吟,却自有旁人不能及的一片旷远散谈,天然浑成,真是令人企慕。 就结构而言,不断的转折是本诗特色。豆苗稀就不要种了吧,可诗人还津津有味地早起晚归去整治。言及归来,似乎已经无话可说,诗人转而言说道上草木长,晚露打湿衣裳。沾湿了衣裳大概要抱怨了吧,他又说不足惜,只要不违背心志就行。就在这不断的转折中,诗人完成了一幅他心灵的风景画。转折虽多,却毫不费力,没有刻意为之的痕迹,如果不是性情本来就平和,如果不是语言的功力深厚,是不可能达到这一境界的。 五、3月15日、5月17日、6月14日19:00-20:00,请每位选修该课程的学员和各教学点的任课老师准时参加课程论坛BBS网上实时教学活动。请就学习疑难问题主动发帖提问并积极参与讨论。六、请学员经常浏览课程,并就学习疑难问题主动发帖提问。每位学员至少发提问帖一条和讨论回答学员提问贴一条,贴子内容请围绕教学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