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图绘制方法PID(I)

上传人:nu****n 文档编号:16400586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流程图绘制方法PID(I)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工艺流程图绘制方法PID(I)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工艺流程图绘制方法PID(I)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艺流程图绘制方法PID图第一部分一、PID图图纸规格采用1号图纸规格(594 mm841 mm),并用多张1号图分开表示。每张图纸的有关部分均应相互衔接,完善地表示出整个生产过程。少数物流和控制关系来往密切且内容较多,表示在一张1号图中太挤的情况下,可按图纸延长的标准加长1/4或1/2。二、PID图的内容应根据工艺流程图和公用工程流程图的要求,详细地表示装置的全部设备、仪表、管道和其他公用工程设施,具体内容如下:1、全部设备;2、全部仪表(包括控制、测量及计算机联结); 3、所有管道、阀门(低高点放空除外)、安全阀、大小头及部分法兰; 4、公用工程设施、取样点、吹扫接头;5、工艺、仪表、安装等特殊要求。三、PID图中设备画法1、编号例如E-1由三台换热器并联操作,其编号分别为E-1A,E-1B,E-1C(或E-1A/B/C);如P-1为两台泵(一台操作,一台备用),其编号为P-1A,P-1B(或P-1A/B)。用细实线画出装置全部操作和备用的设备,在设备的邻近位置(上下左右均可)注明编号(下画一粗实线)、名称及主体尺寸或主要特性。编号及名称应与工艺流程图相一致,编号方法与“工艺流程图”规定相同。但同一作用的设备由多台组成(或备用)时,可在编号数字后加A,B,C。设备的主体尺寸或特性的标注方法按不同外型或特性规定如下: 1.1立式圆筒型:内径ID切线至切线高T/T,mm;1.2卧式圆筒型:内径ID切线至切线长T/T,mm;1.3长方型:长宽高,mm;1.4加热及冷换设备:标注编号、名称及其特性(热负荷、及传热面积);1.5 机泵。2、设备大小设备大小可不按比例画,但应尽量有相对大小的概念,有位差要求的设备,应表示其相对高度位置,例如热旁路控制流程中的冷凝器和回流罐。设备内部构件的画法与PFD图规定要求相同。相同作用的多台设备应全部予以表示,并按生产过程的要求表示其并联或串联的操作方式。对某些需要满足泵的汽蚀余量或介质自流要求的设备应标注其离地面的高度,一般塔类和某些容器均有此要求。对于落地的立式容器,该尺寸要求也可直接表示在相关数据表设备简图中。3、PID图中管道画法装置内所有操作、开停工及事故处理等管道及其阀门均应予表示,并用箭头表示管内物料的流向。主要操作管道用粗实线表示,备用管道、开停工及事故处理管道、其他辅助管道均用细实线表示。装置内的扫线、污油排放及放空管道只需画出其主要的管道及阀门,并表示其与设备或工艺管道连接的位置。装置内公用工程(水、蒸汽、燃料、密封油、冲洗油、空气、化学药剂等)可分不同系统按上述要求绘制公用工程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各种物料一般在使用地点用短实线示意,并标注物料的名称,但对其所采用的仪表和阀门不得重复表示(一般只表示在公用工程PID中)。4、管道的编号及标注方法应根据装置的部分号和管内物料的属性分别按流程顺序编号,即每一种介质应分别顺序编号。允许中间有预留号,如:工艺管道(代号P)中不同属性物料管道之间可以留有空号。同一物料流经多台不同功能的设备时,每经一台或一组设备后新编一个管号。4.1管道的标注方法如下: 公称直径-介质代号-管道编号-管道等级-隔热 ;或: 公称直径-介质代号-管道编号-管道等级 。公称直径以mm表示,例如:50即50 mm:介质代号详见附录A中的A2;管道编号一般为四位数字,首位数字代表“部分号”,后面数字为管道序号。如果装置不分成若干部分,则管道编号一般为三位数字,没有“部分号”。例如催化重整装置反应部分(部分号为2)第45条油汽管道,其管号应为2045。管道等级的选定按SEPM 0101.1,先由工艺专业确定,最后由配管专业在管道说明表中会签。隔热要求代号见附录A中的A3。4.2阀门、法兰、大小头、取样接头、管道过滤器的表示方法(1)阀门应按不同种类图例表示,参照SH/T 3101。特殊阀门更应表示清楚。对关键性阀门应标注操作方式(其代号见附录A中的A4)。(2)与设备开口法兰联接的管道均应将法兰画出,与带法兰的阀门联接处可不画法兰。由于工艺要求需在管线某段设置法兰时,应予表示,并注明其位置尺寸。(3)所有盲法兰应画出法兰盖。阀门一端有法兰盖或丝堵的可用 或 表示。(4)最终版的PID中所有变径处的大小头均应予表示。(5)安全阀用代号PSV表示,编号格式同的设备编号,并在编号下端注明其定压(Pc)。(6)所有取样接口,即使不设取样冷却器,均应在流程图中表示并编号,编号前加代号SN,如SN-101等; (7)泵入口若设置固定式管道过滤器,流程图要表示。临时过滤器不表示在流程图中。4.3特殊要求的表示法对设备、管道、仪表等设计或安装等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应在图上标注清楚,也可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详图,并将详图编号,详图代号DTL;也可在图的右上端或下端用备注的形式加以说明。(1)详图:用来表示设备、管道、仪表等局部地方的设计详图,如有多个详图时,可用DTL-A、B、C、D区别。(2)自流管道:应注明管道的坡度及方向,例如:i=0.005即坡度为0.5 %。(3)工艺或仪表要求管道有一段水平管段或垂直管段或测量点有距离要求时应在所要求的位置予以注明。(4)管道出现不同的管道等级要求时,应在变等级处标明不同的管道等级。(5)需要伴热的管道可在其下端(水平管)或右侧(垂直管)相距1 mm处增画一细虚线,并在管号中注明。(6)一些管道如易凝易冻管道要求“尽量短”、“无盲肠”或“无存液”等均需表示。(7)注释:在PID中难以表示的工艺、管道及仪表的要求,均可用注释加以说明。注释应予编号(注1,注2,注3),将编号标注在应予说明的部位。 注释内容:仪表、远距离操作阀门、特殊阀门、小型设备(过滤器、取样器等)等的安装位置及安全距离要求,如:某阀门其位置要能看到T1-;放空管的高度及距离要求;高点放空、低点排液的要求;泵和压缩机安装临时过滤器的要求;高度安装设计对袋形布置特殊要求等等。(8)进出装置或进出任一张图(多张图组成的PID)的管道表示法详见本标准的规定。5、仪表的画法 应画出装置全部控制、测量、记录、指示、分析、联锁等仪表。所有仪表均应分类编号,成套供应设备可与仪表专业协调确定编号原则。5.1代号和图例应将设备、管道、仪表等的代号和图例统一画在一张图上,作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一张图编档案号,一般均作为PID的第一张图。5.2公用工程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1)公用工程包括水、蒸汽、压缩空气等,辅助系统包括燃料、封油、冲洗油、化学药剂、放空等。公用工程及辅助系统应按系统分别绘制辅助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其绘制要求与上述的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相同。(2) 在辅助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中已画出的阀门和仪表,就不能再在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中出现,既不允许重复,也不能遗漏。(3)最终存档的辅助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中管道的分枝的次序及管径应与工艺安装的管道布置图一致。(4)辅助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可视其繁简程度将一种或几种物料流程画在一张图上。(5)辅助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图纸的编号可编在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之后。6、取样 装置中取样方式较多、较复杂的,可以把各种取样方式画在一张取样流程图中,在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中只表示取样位置和编号。数量较少时也可在相应的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中用详图来表示。四、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 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图例应按SH/T 3101的有关规定绘制。对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表示方法与本标准第三章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表示方法相同。但由于工作深度尚未达到,其内容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简化:1.1 可不表示对于不影响装置正常操作的小型设备,如消音器、过滤器等。1.2可不表示设备的规格和机泵的特性。1.3可不表示特殊法兰连接、大小头等。1.4安全阀可不编号,不注定压。1.5公用工程只需表示其主要管道及主要分枝。1.6只表示主要的放空及扫线的接管及其所用阀门。1.7可不画详图。五、外来流程图的编制基本上利用专利公司图纸补充修改重新画出的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应在角图章左侧加盖EMGS 0807-2002中规定的“原图纸所属图号章”。 若利用制造厂的图纸,补充与制造厂分界点以外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设计,该图盖我公司角图章及“原图纸所属图号章”,并按规定编档案号及签署。六、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规定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中的汉字、字母、数字采用True Type宋体或长仿宋矢量字体BDIHZ,字体宽高比为0.75。 仪表图例的尺寸规定如下:一般的仪表图例圆圈尺寸均为12 mm,用细实线画出,对于集散型控制系统的图例,参照SH/T 3101。第二部分 PID的设计一、PID的设计内容1、设备1.1设备的名称和位号。每台设备包括备用设备,都必须标示出来。对于扩建、改建项目,已有设备要用细实线表示,并用文字注明。1.2成套设备对成套供应的设备(如快装锅炉、冷冻机组、压缩机组等),要用点划线画出成套供应范围的框线,并加标注。通常在此范围内的所有附属设备位号后都要带后缀“X”以示这部分设备随主机供应,不需另外订货。1.3设备位号和设备规格PID上应注明设备位号和设备的主要规格和设计参数,如泵应注明流量Q和扬程H;容器应注明直径D和长度L;换热器要注出换热面积及设计数据;储罐要注出容积及有关的数据。和PFD不同的是,PID中标注的设备规格和参数是设计值,而PFD标注的是操作数据。1.4接管与联接方式管口尺寸、法兰面形式和法兰压力等级均应详细注明。一般而言,若设备管口的尺寸、法兰面形式和压力等级与相接管道尺寸、管道等级规定的法兰面形式和压力等级一致,则不需特殊标出;若不一致,须在管口附近加注说明,以免在安装设计时配错法兰。1.5零部件为便于理解工艺流程,零部件如与管口相邻的塔盘、塔盘号和塔的其他内件(如挡板、堰、内分离器、加热/冷却盘)都要在P&ID中表示出来。1.6标高对安装高度有要求的设备必须标出设备要求的最低标高。塔和立式容器须标明自地面到塔、容器下切线的实际距离或标高;卧式容器应标明容器内底部标高或到地面的实际距离。1.7驱动装置泵、风机和压缩机的驱动装置要注明驱动机类型,有时还要标出驱动机功率。1.8排放要求PID应注明容器、塔、换热器等设备和管道的放空、放净去向,如排放到大气、泄压系统、干气系统或湿气系统。若排往下水道,要分别注明排往生活污水、雨水或含油污水系统。2、配管2.1管道规格在P&ID中要表示出全部在正常生产、开车、停车、事故维修、取样、备用、再生各种工况下所需要的工艺物料管线和公用工程管线。所有的管道都要注明管径、管道号、管道等级和介质流向。管径一般用公称直径(DN)表示,根据工程的要求,也可采用英制(”,英寸)。若同一根管道上使用了不同等级的材料,应在图上注明管道等级的分界点。一般在P&ID上管道改变方向处标明介质流向。2.2间断使用的管道对间断使用的管道要注明“开车”、“停车”、“正常无流量(NNF)”等字样。2.3阀件正常操作时常闭的阀件或需要保证开启或关闭的阀门要注明“常闭(N.C)”、“铅封开(C.S.O)”、“铅封闭(C.S.C)”、“锁开(L.O)”、“锁闭(L.C)”等字样。所有的阀门(仪表阀门除外)在PID上都要示出,并按图例表示出阀门的形式;若阀门尺寸与管道尺寸不一致时,要注明。阀门的压力等级与管道的压力等级不一致时,要标注清楚;如果压力等级相同,但法兰面的形式不同,也要标明,以免安装设计时配错法兰,导致无法安装。2.4管道的衔接管道进出PID中,图面的箭头接到哪一张图及相接设备的名称和位号要交待清楚。以便查找相接的图纸和设备。2.5两相流管道两相流管道由于容易产生“塞流”而造成管道振动,因此应在P&ID上注明“两相流”。2.6管口开车、停车、试车用的放空口、放净口、蒸汽吹扫口、冲洗口和灭火蒸汽口等,在P&ID上都要清楚地标示出来。2.7伴热管蒸汽伴热管、电伴热管、夹套管及保温管等,在P&ID中要清楚地标示出来,但保温厚度和保温材料类别不必示出(可以在管道数据表上查到)。2.8埋地管道所有埋地管道应用虚线标示,并标出始末点的位置。2.9管件各种管路附件,如补偿器、软管、永久过滤器、临时过滤器、异径管、盲板、疏水器、可拆卸短管、非标准的管件等都要在图上标示出来。有时还要注明尺寸,工艺要求的管件要标上编号。2.10取样点取样点的位置和是否有取样冷却器等都要标出,并注明接管尺寸、编号。2.11特殊要求管道坡度、对称布置和液封高度要求等均必须注明。2.12成套设备接管PID中应标示出和成套供应的设备相接的连结点,并注明设备随带的管道和阀门与工程设计管道的分界点。工程设计部分必须在P&ID上标示,并与设备供货的图纸一致。2.13扩建管道与原有管道扩建管道与已有设备或管道连接时,要注明其分界点。已有管道用细实线表示。2.14装置内、外管道装置内管道与装置外管道连接时,要画“管道连接图”。并列表标出:管道号、管径、介质名称;装置内接往某张图、与哪个设备相接;装置外与装置边界的某根管道相接,这根管道从何处来或去何处。2.15特殊阀件双阀、旁通阀在P&ID上都要标示清楚。2.16清焦管道在反应器的催化剂再生时;须除焦的管道应标注清楚。3、仪表与仪表配管3.1在线仪表流量计、调节阀等在线仪表的接口尺寸如与管道尺寸不一致时,要注明尺寸。3.2调节阀调节阀及其旁通阀要注明尺寸,并标明事故开(FO)或事故关(FC)、是否可以手动等。我国钢制调节阀阀体的最低压力等级是 4 x 106Pa,而管道的压力等级往往低于 4 x 106Pa,此点在 P&ID上要注明,以免法兰配不上。3.3安全阀/呼吸阀(压力真空释放阀)要注明连接尺寸和设定压力值。3.4设备附带仪表设备上的仪表如果是作为设备附件供应,不须另外订货时,要加标注,该仪表编号可加后缀“X”。3.5仪表编号仪表编号和电动、气动讯号的联接不可遗漏,按图例符号规定(lead sheet)编制。3.6联锁及讯号联锁及声、光讯号在P&ID上亦要表示清楚。3.7冲洗、吹扫仪表的冲洗、吹扫要示出。3.8成套设备成套供应设备的供货范围要标明。对由制造厂成套供货范围内的仪表,要加标注,可在编号后加后缀“X”。4、其他在PID中要将特殊的设计及安装要求标示出来,亦可作为注释单独列出,如开/停车联锁、再生要求、仪表与有关的管道阀的安装要求、特殊的专用管件等。二、PID的设计过程PID的设计过程是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研究P&ID的设计过程,有利于提高其设计质量。PID的设计,必须待工艺流程完全确定后(但不是工艺流程设计完全结束后)才能开始,否则容易造成大返工。PID的设计一般要经过初步条件版、内部审核版、供建设单位批准版、设计版、施工版和竣工版等阶段后才能完成。1、初步条件版(0版)PID设计过程中,系统专业需要具备必要的基础资料。这些资料在PID设计初期不可能全部具备,但有了主要部分即可开展工作。PID的0版可以由系统工程师完成。也可由工艺工程师完成后移交给系统工程师,由系统工程师继续完成后面的一系列工作。此版P&ID属于工艺包设计的内容。0版PID的主要作用,一是供配管专业进行装置布置和主要管道走向的研究使用;二是供给自控专业完善自控设计。在此版设计时,P&ID的设计者根据PFD和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仪表设计。关于控制方案,还应听取用户的意见。P&ID的0版应包括下列内容。1.1设备所有的设备(包括备用设备)及它们的名称和位号、驱动机类型。1.2工艺管道主要的工艺管道要注明管径和流向(通常12”以上),但管道编号可暂不标注。1.3公用工程管道与设备相接的公用工程管道应标出管径,蒸汽管要标出蒸汽压力。1.4间断使用的管道间断使用的管道要标注其用途(如开工用、停工用、事故处理用等)。1.5管材管道的材质要求可用管道等级或文字说明(如碳钢、不锈钢)标注;若暂时无条件标注时,可暂不标注;但对合金钢管道和高压管道则一定要注明所用材料。1.6阀门管道上的阀门在此阶段要尽量表示出来,并表明常开或常闭状态。1.7设备的最低标高对于有标高要求的设备,应标出其最低标高。1.8泄压系统应表示清楚安全阀/呼吸阀(压力真空释放阀)出口是排往大气或排往火炬/废料处理系统。1.9安全阀要标出主要的安全阀/呼吸阀(压力真空系统释放阀),但并不要求注出尺寸和编号。1.10调节阀要画出全部调节阀,但不要求注出尺寸。1.11仪表按照对PFD的理解标出全部仪表(包括检测仪表、控制和联锁仪表,但不必注出仪表编号)。要用图例符号表明仪表是在DCS或现场的不同位置。1.12必要的设计说明自流管道、管道的坡度、液封、布置在某个特定位置上的调节阀组以及排往下水系统的类型(含油污水、雨水或生活污水系统)等均应有相应说明。对有常开、常闭要求的阀门,图上也应注明。1.13供货范围成套供应设备的供货范围要用点划线框出并加标注。1.14介质流向管道上要注明介质流向。1.15指出需要保温和伴热的管道工艺工程师应在0版PID上注明工艺过程对配管材质的要求,并同时提出推荐的初步装置布置图,供配管专业参考。三、内部审核版(1版)在PID送给建设单位审核前,要先在设计单位内部进行审核。各专业接到0版PID后,需要再作如下完善。1、所有的管道系统工程师应对PID进一步深化,把工艺和公用工程物料管道补全,加上工艺过程所需要的放空和放净管道,并注明管径。(开车工程师)应在0版图纸上补充说明开车、停车、试压及事故处理的各项要求(然后把图纸送回给系统工程师)。2、标注所有管道的管径及伴热、保温要求系统专业应对管道的管径进行初步的水力计算和保温设计,并在P&ID和管道数据表上注明管径、保温和伴热的初步要求。一般的管道可根据物料平衡表中的物料流量、推荐流速或允许压力降来选用管径。但对某些水力计算有特殊要求的管道,则应进行详细的水力计算,其中包括:塔及反应器的入口管道;泵的吸入管道;制冷管道;往高位输送或长距离输送的液体管道(需校核泵的扬程是否够用);要求流量均匀分配的对称布置的管道;催化剂管道;液封管道(须校核液封是否会被冲掉或吸入);提升管道;两相流管道;浆液管道;压缩机吸入或排出管道;塔的回流管道;安全阀的入口和出口管道(控制安全阀入口管道的压降不超过其定压的3%,出口管道须校核安全阀的背压对安全阀定压的影响);热虹吸再沸器工艺物料的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排向气体回收系统的呼吸阀(压力真空释放阀)的出口管道。3、工艺工况工艺工程师再对PID的设计是否符合工艺要求进行详细校核,并注上工艺工况。4、加注管道号系统工程师应在PID上加上管道号,编制管道数据表(部分内容由配管材料专业完成)。5、标注管道等级系统工程师根据管道专业配管材料人员制定的管道等级,标注在P&ID上。对少量暂时还提不出管道等级的管道可暂标出管壁厚度。6、加深自控设计内容仪表专业应对0版进行校核,并补上所需的全部仪表,仪表要编号。7、标出管道坡度及特殊要求、管道安装尺寸要求。8、加深设备内件的设计内容。9、注明所有的非标准配件。系统工程师收到自控工程师返回的0版图纸后,根拒返回的条件对图纸进行修改、补充、加深,并加上管道防冻的措施、公用工程物料管道的配置、8字盲扳的设置内容。然后,由系统、自控工程师一起对PID 进行全面校阅。所有的图例、符号、线条都要符合公司规定或项目组规定(Lead Sheet),并调整图面布置,使图面布置匀称,达到正规出图的要求。自此以后,所有PID的修改均在此版(即内部审核版或1版)底图上进行,不再重新绘制。四、供建设单位批准版(2版)PID的内部审核会主要由工艺系统、设备、自控和配管专业参加, 其它专业视具体情况酌情参加讨论。在会议前,各专业应先在自己的PID蓝图上用红、蓝笔进行修改,为出席会议作准备。会上首先由系统专业工程师介绍PID,之后各专业进行审核。系统专业人员在专用的蓝图上对校核无问题的管道、仪表、阀门、设备及说明用黄色涂上,需删去部分用蓝色涂上、修改部分用红色涂上;同时,对管道数据表也用同样方法核对。根据审核会上各专业对图纸的修改及讨论情况,系统专业应再次对PID的原图进行修改、补充。即完成供建设单位批准版。在前三版修订过程中,凡是已订货的设备,要用制造厂提供的设备确认图与PID进行详细地核对,各项数据务必一致。若某些设备还未落实,建议在PID底图上用铅笔圈上,并注明“待定”。其它专业对“待定”设备暂不设计,以免以后返工,招致重大经济损失。至此PID的设计以接近完成,基本满足设计、生产上的要求。配管专业可以按此开展配管研究等工作。五、设计版(3版)供建设单位批准版发送建设单位后,一般每个装置应给建设单位两周时间审核。建设单位可以在自己公司内找人审核,也可以从外单位聘请有关专家审核或由建设单位的上级单位派人参加审核。然后,建设单位送回审核意见。这份审核意见要归入工程档案,以备查用。项目负责人及系统工程师应仔细研究建设单位的意见,必要时还应请工艺、自控、配管工程师等参加讨论。然后应与建设单位一起讨论研究,充分交换意见,以求取得一致的见解。修改后的图纸即为设计版。设计版的PID是吸取了设计单位内部各专业和建设单位意见后的成品,是各专业进行详细工程设计的依据。其中,除了用“待定”圈起来的内容外,各专业的设计人员必须严格地按照该版图纸上的规定进行详细工程设计,完成最终的装置布置设计图、配管成品图和正式的材料统计。在设计版正式出图后,PID的每次修改都需在图纸上注明修改符号,一般用正三角形内写上序号表示,如。当出下一个修改版时,要把前一版的修改符号及修改范围擦去,只留本次的修改符号及修改范围。每次修改,都需在图纸上的修改记录表内填上修改序号、修改内容、修改日期及修改者的姓名。出修改图时,不需把整套P&ID全部复制,只需复制有修改的图纸,并分发各有关专业。六、施工版(4版)在各专业开展详细工程设计(施工图设计)时,设备制造厂的图纸已陆续到齐。系统工程师应根据这些确认图修改PID,使之与设备的实际情况完全一致。另外,根据最终配管图对管系进行详细的水力计算,最后确定管系的管径。此时,可能会要求对某管系进行返工,调整管径。在施工图设计开展的过程中,可能会暴露出一些问题,因此在出PID的施工版之前,需要对PID再次详细校审,对图中不合理部分及各专业不一致处进行修改,目的是使设计图纸与现场实际情况完全一致,避免返工。施工单位接到施工版后,才能对图中非“待定”部分进行施工。对图纸中标注的“待定”部分,施工单位只能进行施工准备工作,不能进行正式施工。出PID的施工版时,配管施工图已完成,应根据PID的施工版对配管施工图、配管模型及配管材料表再次进行校核。此后,除了圈“待定” 的内容和图面上的小错外,对PID不允许再进行修改。若建设单位要求修改设计,应当由建设单位书面提出,经工程负责人签字后,以书面形式通知有关人员才能修改,而且要从PFD开始修改。在施工图设计过程中,由于设备布置的变化及其它原因,会发现公用工程配管的支管引出次序及连接位置与PID有较大的出入,此时,要根据配管图的实际情况在施工版中修改公用工程图(UID)。由配管专业提出草图,系统专业改图。七、竣工版(5版)施工过程中,PID不允许大改或大返工,但小的错误或图纸与现场情况不符是允许修改的,并由设计代表根据施工实际情况修改P&ID成竣工图。此版图是在竣工结束后完成。但在大部分情况下,由于施工版与实际情况很接近,就不出PID的竣工版了。PID设计过程中,各专业的修改、补充都由系统专业工程师转移到原图上;当然,系统专业工程师的修改也在原图上进行。这样可避免在众多的图纸中找不到基准而造成混乱。过去我们习惯于设计一气呵成,这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各专业之间发展的不平衡、设备定货的落实与否、制造厂条件的返回等,都将导致图纸不可能一次完成。因此,PID的设计应不断加深、不断升版,形成图纸的不同版本,逐步使设计趋于完善。随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在PID设计过程中,计算机的应用也日渐增多,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利用计算机来完成P&ID的制图工作。第二阶段是直接利用计算机进行 P&ID的设计。既可提高设计质量,也可节省设计工时。同时,还可利用计算机校核图纸间的衔接。第三阶段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问世。它除了具有第二阶段的各项功能外,还可以在制图的同时,得到P&ID的设备一览表、管道数据表、仪表一览表、阀门一览表、管件一览表、特殊管路附件表等。由于这些表是计算机根据P&ID图面显示统计得到的,不会存在人工制表时的差错,为减少设计工时,提高工程设计质量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第三部分 PID设计所需资料设计PID的过程中,需要很多资料。收集和准备好这些资料,是保证P&ID设计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这些资料包括PFD、设备资料、自控方案等。一、PFDPID是在PFD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在设计PID之前,必须有一份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的、比较详细的PFD作为PID设计的依据。二、设备由于在PID上要标出有关设备的型式、台数、基础数据和尺寸,所以必须有完整的工艺设备性能要求。在工艺流程中,有不少非定型设备和定型设备。在绘制PID的过程中,必须有这些非定型设备的简图和定型设备总图,才能知道管口的尺寸、联接形式、法兰的压力等级和法兰面形式等。这些内容在绘制PID时是必要的。三、自控方案重要的自控方案必须由工艺、自控专业联合提出。一般的自控方案可以由PID设计者自行决定,然后由自控专业修改。四、推荐配管材质表推荐表应能满足工艺对配管材质的要求,应有管道等级等。五、有关的标准规范有关的标准规范应包括工程规定(如保温、伴热、配管、仪表方面的规定等)和工程采用的标准、图例等。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统一性和工程的水平,须由工程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提出。六、类似装置的PID若有类似装置的PID可供参考,则有利于吸取他人的经验。在他人工作的基础上起步,事半功倍。七、流程介绍流程应介绍其生产特点及整个生产过程的简要情况。八、开停车及装置的操作特点根据该资料应当了解设计中须做哪些特殊考虑和处理。九、仪表一览表。十、设备一览表。在开始绘制PID时,上述资料不可能全部具备。只要有主要部分就可开展工作,但要在工作过程中将其它部分逐步汇集完全,以保证PID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第四部分 PID的图面布置和制图要求。PID图纸规格一般采用 l或0图纸,以便图面布置。具体要求如下。一、设备在图面上的布置,一般是顺流程从左至右。二、塔、反应器、储罐、换热器、加热炉等若放在地面上,一般是从图面水平中线往上布置。三、压缩机、泵布置在图面下部14线以下。四、中线以下14高度供走管道用。五、其它设备要布置在工艺流程要求的位置,如高位冷凝器布置在回流罐的上面,再沸器靠塔放置。六、对于无高度要求的设备,在图面上的位置要符合流程流向,以便管道连接。七、围堰范围也可以在P&ID上表示出来。八、一般工艺管线由图纸左右两侧方向出人,与其它图纸上的管道连接。九、放空或去泄压系统的管道,在图纸上方或左、右方离开图纸。十、公用工程物料管道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表示方法同工艺管道,从左右或底部出人图纸,或者就近标出公用工程物料代号及相接图纸号。另一种表示方法是在相关设备附近注上公用工程物料代号,如CW、PO表示这台设备需要用冷却水及冲洗油;然后在公用工程流程图上(UID)详细示出与该设备相接的管道尺寸、压力等级、管道号及阀门配置等。这种表示方法常用于标示泵及压缩机等设备的水冷、轴封油以及冲洗油等公用工程物料管道。十一、所有出人图纸的管道,除可用介质代号表示公用工程物料管道的图纸连接外,都要带箭头,并注出连接图纸号、管道号、介质名称和相接的设备位号等有关内容。第五部分 工艺流程表示标准一、总则1、目的2、范围3、引用标准二、工艺流程图的绘制方法1、名称2、图纸规格3、内容4、设备画法5、物料流率、物性及操作条件的表示方法6、管道画法7、仪表的表示方法8、特殊要求的表示方法三、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1、名称2、图纸规格3、内容4、设备画法5、管道画法6、仪表画法7、代号和图例8、公用工程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9、取样四、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五、外来流程图的编制六、计算机辅助设计规定第六部分 附录A流程图代号规定一、总则1、目的 为了规范工艺流程图设计的内容及表示方法,提高设计质量,特编制本标准。2、范围2.1本标准规定了工艺流程图的绘制方法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基础设计(初步设计)阶段的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外来流程图的编制计算机辅助设计规定等要求。2.2本标准适用于炼油装置和石油wiki化工/wiki装置的“工艺流程图”(PFD)和“管道及仪表流程图”(PID)设计。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项目,须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3、引用标准使用本标准时,应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SH/T 3101炼油厂流程图图例EMGS 0807设计文件复用规定SEPM 0101.1管道材料等级规定(炼油)二、工艺流程图的绘制方法工艺流程图的图例应按SH/T 3101的有关规定绘制。1、名称定名为工艺流程图(简称PFD)。2、图纸规格应采用1号、2号或3号图,如果采用2号或3号图,需要延长时,其长度尽量不要超过1号图的长度。3、内容应简明地表示出装置的生产方法、物料平衡和主要工艺数据。具体内容如下:3.1主要设备;3.2主要工艺管道及介质流向;3.3主要参数控制方法;3.4主要工艺操作条件;3.5物料的流率及主要物料的组成和主要物性数据;3.6加热及冷却设备的热负荷。4、设备画法4.1流程中只画与生产流程有关的主要设备,不画辅助设备及备用设备。对作用相同的并联或串联的同类设备,一般只表示其中的一台(或一组),而不必将全部设备同时画出。4.2所有的设备均用细实线表示并注明编号,并同时注明其名称(汉字)。设备按同类性质设备的流程顺序统一编号,编号之间可以有空号。用代号表示设备的属性(见附录A)。例如C表示塔,E表示换热器等。但也可以根据用户要求,在设计的技术统一规定中明确采用其他相应设备代号。装置设备的编号格式规定如下: 设备顺序号-部分号(没有分号时,可不填写此项)-单元号(特殊要求时,才填写此项)-设备属性代号例如某常压催化联合装置(单元号为1)中常压部分(部分号为1)的塔-1,可写成C-1101;催化部分(部分号为2)的塔-1可写成C-1201。又如某重整装置(不列单元号)重整部分(部分号为2)的换-4可写成E-204。又如某焦化装置的D-1(不列单元及部分号)可写成D-1。4.3设备大小可以不按比例画,但其规格应尽量有相对的概念。有位差要求的设备,应示意出其相对高度位置。4.4对工艺有特殊要求的设备内部构件应予表示。例如板式塔应画出有物料进出的塔板位置及自下往上数的塔板总数;容器应画出内部挡板及破沫网的位置;反应器应画出器内床层数;填料塔应表示填料层、气液分布器、集油箱等的数量及位置。5、物料流率、物性及操作条件的表示方法5.1原料、产品(或中间产品)及重要原材料等的物料流率均应予表示,已知组成的多组分混合物应列出混合物总量及其组成%。物性数据一般列在说明书中,如有特殊要求,个别物性数据也可表示在PFD中。5.2装置内的加热及冷换设备一般应标注其热负荷及介质的进出口温度,但空冷器可不注空气侧的条件,蒸汽加热设备的蒸汽侧只标注其蒸汽压力可不注温度。5.3常用操作参数用代号表示,在代号之后注明数值而不注单位。代号的意义及单位均在图例中表示,常用操作参数代号的意义及单位见如下:代号名称单位T温度V体积流量m3/hP压力MpaQ热负荷KWP(a)绝压MpaG重量流量Kg/hD比重Kg/m3M平均分子量A面积m25.4如系间断操作,应注明一次操作的时间和投料量。5.5物料流率、重要物性数据和操作条件的标注格式一般有下述型式,可根据要求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并用。(1)直接标注在需要标注的设备或管线的邻近位置,并用细实线与之相连。(2)对于流程相对复杂或需要表达的参数较多时,宜采用集中表示方法。将流程中要求标注的各部位的参数汇集成总表(物流表)。表示在流程图的下部或右部,各部位的物流应按流程顺序编号(用阿拉伯数字列入内表示);标在流程的相应位置。(3)对于只表示一项或两项参数的地方,可直接标注在其相应位置处。例如:T=100P=0.8。6、管道画法6.1流程图应自左至右按生产过程的顺序绘制,进出装置或进出另一张图(由多张图构成的流程图)的管道一般画在流程的始末端(必要时可画在图的上下端),用箭头 (进出装置)或箭头 (进出另一张图纸)明显表示,并注明物料的名称及其来源或去向。进出另一张流程图时,尚需注明进出另一张图的图号(只写档案号的顺序号,省略档案号本身,例如B8907-1/4,只写DW-4,DW是“图”字代号),图号可直接标注在箭头内。 如果流程复杂,可加注来或去XX图的管道坐标,坐标用箭头首端方框中的文字表示,方框内第一个英文字为横坐标,第二个阿拉伯数字为纵坐标。例如 即表示该管道去图-4横坐标A,纵坐标为5的位置。对于工程设计软件,如:Smart Plant P&ID,PDS P&ID等软件,管道坐标的表示方法可根据软件的功能灵活运用。6.2用粗实线表示主要操作管道,并用箭头表示管内物料的流向。6.3正常生产时使用的水、蒸汽、燃料及热载体等辅助管道,一般只在与设备或工艺管道连接处用短的细实线示意,注明物料名称及其流向。正常生产时不用的开停工、事故处理、扫线及放空等管道,一般均不需要画出,也不需要用短的细实线示意。6.4除有特殊作用的阀门外,其他手动阀门均不需画出。7、仪表的表示方法7.1工艺流程中应表示出工艺过程的控制方法,画出调节阀位置、控制点及测量点的位置,其中仪表引线的表示方法参照SH/T 3101,如果有连锁要求,也应表示出来。7.2一般压力、流量、温度、液位等测量指示仪表均不予表示。8、特殊要求的表示方法对工艺和仪表等的特殊要求可用注释的方法表示在PFD的右上侧。如果有要求时,装置内的蒸汽、水等公用工程也可分别画出其流程图,其要求和表示方法与工艺流程图相同。三、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阶段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图例应按SH/T 3101的有关规定绘制。1、名称定名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简称PID)。2、图纸规格采用1号图纸规格(594 mm841 mm),并用多张1号图分开表示。每张图纸的有关部分均应相互衔接,完善地表示出整个生产过程。少数物流和控制关系来往密切且内容较多,表示在一张1号图中太挤的情况下,可按图纸延长的标准加长1/4或1/2。3、内容应根据工艺流程图和公用工程流程图的要求,详细地表示装置的全部设备、仪表、管道和其他公用工程设施,具体内容如下:3.1全部设备;3.2全部仪表(包括控制、测量及计算机联结);3.3所有管道、阀门(低高点放空除外)、安全阀、大小头及部分法兰;3.4公用工程设施、取样点、吹扫接头;3.5工艺、仪表、安装等特殊要求。4、设备画法4.1用细实线画出装置全部操作和备用的设备,在设备的邻近位置(上下左右均可)注明编号(下画一粗实线)、名称及主体尺寸或主要特性。编号及名称应与工艺流程图相一致,编号方法与“工艺流程图”规定相同。但同一作用的设备由多台组成(或备用)时,可在编号数字后加A,B,C。例如E-1由三台换热器并联操作,其编号分别为E-1A,E-1B,E-1C(或E-1A/B/C);如P-1为两台泵(一台操作,一台备用),其编号为P-1A,P-1B(或P-1A/B)。设备的主体尺寸或特性的标注方法按不同外型或特性规定如下:(1)立式圆筒型:内径ID切线至切线高T/T,mm(2)卧式圆筒型:内径ID切线至切线长T/T,mm。(3)长方型:长宽高,mm。(4)加热及冷换设备:标注编号、名称及其特性(热负荷、及传热面积)(5)机泵标注方法4.2设备大小可不按比例画,但应尽量有相对大小的概念,有位差要求的设备,应表示其相对高度位置。4.3对某些需要满足泵的汽蚀余量或介质自流要求的设备应标注其离地面的高度,一般塔类和某些容器均有此要求。4.4管道画法(1)装置内所有操作、开停工及事故处理等管道及其阀门均应予表示,并用箭头表示管内物料的流向。主要操作管道用粗实线表示,备用管道、开停工及事故处理管道、其他辅助管道均用细实线表示。装置内的扫线、污油排放及放空管道只需画出其主要的管道及阀门,并表示其与设备或工艺管道连接的位置。 装置内公用工程(水、蒸汽、燃料、密封油、冲洗油、空气、化学药剂等)可分不同系统按上述要求绘制公用工程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各种物料一般在使用地点用短实线示意,并标注物料的名称,但对其所采用的仪表和阀门不得重复表示(一般只表示在公用工程PID中)。(2)管道的编号及标注方法:应根据装置的部分号和管内物料的属性分别按流程顺序编号,即每一种介质应分别顺序编号。允许中间有预留号,如:工艺管道(代号P)中不同属性物料管道之间可以留有空号。同一物料流经多台不同功能的设备时,每经一台或一组设备后新编一个管号。管道的标注方法如下: 公称直径介质代号管道编号管道等级隔热 或 公称直径介质代号 管道编号管道等级 公称直径以mm表示,例如:50即50 mm;介质代号详见附录A中的A2;管道编号一般为四位数字,首位数字代表“部分号”,后面数字为管道序号。如果装置不分成若干部分,则管道编号一般为三位数字,没有“部分号”。例如催化重整装置反应部分(部分号为2)第45条油汽管道,其管号应为2045。管道等级的选定按SEPM 0101.1,先由工艺专业确定,最后由配管专业在管道说明表中会签。隔热要求代号见附录A中的A3。(3)阀门、法兰、大小头、取样接头、管道过滤器的表示方法:a)阀门应按不同种类图例表示,参照SH/T 3101。特殊阀门更应表示清楚。对关键性阀门应标注操作方式(其代号见附录A中的A4); b)与设备开口法兰联接的管道均应将法兰画出,与带法兰的阀门联接处可不画法兰。由于工艺要求需在管线某段设置法兰时,应予表示,并注明其位置尺寸;c)所有盲法兰应画出法兰盖。阀门一端有法兰盖或丝堵的可用 或 表示;d)最终版的PID中所有变径处的大小头均应予表示;e)安全阀用代号PSV表示,编号格式同的设备编号,并在编号下端注明其定压(Pc)。f)所有取样接口,即使不设取样冷却器,均应在流程图中表示并编号,编号前加代号SN,如SN-101等。g)泵入口若设置固定式管道过滤器,流程图要表示,如图-2。临时过滤器不表示在流程图中。4.5特殊要求的表示法:对设备、管道、仪表等设计或安装等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应在图上标注清楚,也可在图中适当位置画出详图,并将详图编号,详图代号DTL;也可在图的右上端或下端用备注的形式加以说明。a)详图:用来表示设备、管道、仪表等局部地方的设计详图。b)自流管道:应注明管道的坡度及方向,例如: i=0.005即坡度为0.5 %; c)工艺或仪表要求管道有一段水平管段或垂直管段或测量点有距离要求时应在所要求的位置予以注明。 d)管道出现不同的管道等级要求时,应在变等级处标明不同的管道等级。 e)需要伴热的管道可在其下端(水平管)或右侧(垂直管)相距1 mm处增画一细虚线,并在管号中注明。f)一些管道如易凝易冻管道要求“尽量短”、“无盲肠”或“无存液”等均需表示。 g)注释:在PID中难以表示的工艺、管道及仪表的要求,均可用注释加以说明。注释应予编号(注1,注2,注3),将编号标注在应予说明的部位。 注释内容:仪表、远距离操作阀门、特殊阀门、小型设备(过滤器、取样器等)等的安装位置及安全距离要求,如:某阀门其位置要能看到T1-;放空管的高度及距离要求;高点放空、低点排液的要求;泵和压缩机安装临时过滤器的要求;高度安装设计对袋形布置特殊要求等等。h)进出装置或进出任一张图(多张图组成的PID)的管道表示法详见本标准的规定。4.6仪表的画法应画出装置全部控制、测量、记录、指示、分析、联锁等仪表。所有仪表均应分类编号,成套供应设备可与仪表专业协调确定编号原则。4.7代号和图例应将设备、管道、仪表等的代号和图例统一画在一张图上,作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的一张图编档案号,一般均作为PID的第一张图。4.8公用工程的管道及仪表流程图a)公用工程包括水、蒸汽、压缩空气等,辅助系统包括燃料、封油、冲洗油、化学药剂、放空等。公用工程及辅助系统应按系统分别绘制辅助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其绘制要求与上述的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相同。b)在辅助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中已画出的阀门和仪表,就不能再在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中出现,既不允许重复,也不能遗漏。c)最终存档的辅助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中管道的分枝的次序及管径应与工艺安装的管道布置图一致。d)辅助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可视其繁简程度将一种或几种物料流程画在一张图上。e)辅助管道、公用工程管道及仪表流程图图纸的编号可编在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之后。4.9取样装置中取样方式较多、较复杂的,可以把各种取样方式画在一张取样流程图中,在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中只表示取样位置和编号。数量较少时也可在相应的工艺管道及仪表流程图中用详图来表示。4.10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规定5、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中的汉字、字母、数字采用True Type宋体或长仿宋矢量字体BDIHZ,字体宽高比为0.75。5.1True Type宋体或长仿宋矢量字体高度推荐选用如下: 仿宋矢量字体高度 True Type 宋体厂名称 7 6项目名称,图名 5.4 4其他 2.5 2.5设备编号 4 3.6设备名称 5(汉字),4(字母) 3.6设备说明 3 2.5管号 3 2.5道御接接头5(汉字),4(字母、数字) 3.6短线接头说明(如采样)4(汉字),3(字母、数字) 2.5仪表编号、数字2.5 1.8备注 5.4(汉字),4.4(英文) 45.2仪表图例的尺寸规定如下:一般的仪表图例圆圈尺寸均为12 mm,用细实线画出,对于集散型控制系统的图例,参照SH/T 3101。附录A流程图代号规定A1设备代号设备代号设备名称C塔E冷换热设备SR过滤器M混合器PSV安全阀F加热炉A空冷器FA阻火器SC取样冷却器P泵K压缩机T罐EJ抽空器R反应器D容器B锅炉SIL消音器V槽SM其余设备A2管内介质代号a) P为工艺管道(包括作为工艺用途的所有介质的管道。b) C为催化剂。c) LO为润滑油(机泵用)。d) SO为封油。e) FO为燃料油。f) PE为电解质。g) SLO为 污油。h) FLO为 冲洗油。i) DL为导生油(液)。j) DG为导生油(气)。k) FW为新鲜水。l) PW为饮用水。m) SW为软化水。n) RW为循环水。o) BFW 为锅炉给水。p) SOW为含油污水。q) ASW为酸性污水。r) KSW为碱性污水。s) AW为氨水。t) PUW为净化水。u) SCW 为冷凝水。v) CHW为冷冻水。w) HW为热水。x) LS为低压蒸汽y) MS为中压蒸汽。z) HS为高压蒸汽aa) ES为乏汽。bb) IA为净化空气(仪表风)cc) PA为非净化空气(工厂风)。dd) GO为氧气。ee) GN为氮气。ff) GH为氢气。gg) GA为氨气。hh) LA为液氨。ii) GI为惰性气。jj) GF为燃料气kk) GS为酸性气。ll) GW为废气。mm) CL为化学药剂。nn) F为酸。oo) K为碱。pp) KL为碱液。qq) KS为碱渣。rr) ER为冷冻剂。ss) RV为气体泄压。tt) RL为液体排压。uu) NF为火炬线。vv) SV为蒸汽泄压线。A3管道隔热HI隔热、 PP防烫、 ST蒸汽伴热、ET 电伴热、 WT 热水伴热。A4操作方式MC手控、NC 正常关、NO 正常开、 CSO 铅封开、CSC 铅封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