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第10课《孤独之旅》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16350886 上传时间:2020-09-28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第10课《孤独之旅》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第10课《孤独之旅》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第10课《孤独之旅》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孤独之旅,曹文轩,新课导入,谈话导入,同学们到了初三,都觉得自己长大了。也许你们的身高超过了父母、老师,但你们的心理“长大”了吗?能否独自面对生活的风雨?有一个少年,因家道中落而失学,跟随父亲到芦苇荡里放鸭。生活的艰苦、精神的寂寞,使他痛,也令他长大。一场暴风雨后,他觉得自己突然间长大、坚强了。你有这样的体验吗?今天我们学习小说孤独之旅。,乱窜( ) 给予( ) 戳破( ) 万顷( ) 掺杂( ) 觅食( ) 撩逗( ) 纯粹( ),cun,j,chu,qn,chn,m,lio,cu,一、读一读,预习检测,置之不理: 日甚一日: 歇斯底里: 一落千丈:,放在一边不理睬。,一天比一天严重。,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形容下降得很厉害。,二、理解词语,曹文轩,1954年生于江苏盐城农村。1974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作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教授,现当代文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鲁迅文学院客座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著有长篇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学术性著作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思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小说草房子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1999),电影草房子获第19届金鸡奖最佳编剧奖、1998年度中国电影华表奖、第4届童牛奖以及影评人奖、第14届德黑兰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大奖“金蝴蝶”奖。,曹文轩,作者介绍,文题解说 “孤独之旅”的含义不仅仅指杜小康跟随父亲放鸭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寂寞、恐慌之感,还有杜小康心灵的变化过程,即从孤独、寂寞、恐慌到坚强,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之旅。题目不仅形象生动地表明了小说的主题,而且有浓郁的文学意味。,创作背景 故事发生在1962年一个叫作油麻地的农村地区,小学六年级学生杜小康家原本比较富裕(因他祖上和父亲一直经营杂货铺),但他父亲因一次撞船事故而破产、生病。杜小康只好辍学,帮父亲去治病。父亲病好后,借钱买来了500只鸭苗,要杜小康一道乘小船到三百里以外的芦荡去放鸭,那里有活鱼虾,鸭子吃了长得快,还能产出双黄蛋。节选部分就从这里开始。,诵读活动,理解词句,1.结合文意,理解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1)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杜家的独生子杜小康失学了,只好跟着父亲去放鸭。,“但、竟、忽然”表现了变故的突如其来,出人意料。“一落千丈”表明变化之大。“只好“传达出杜小康在突然的家庭变故面前的无助和无奈。,(2)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涌”形象地将芦苇的无边无际、荒无人烟的动态之美表现出来,将杜小康“逃不走的感觉”表现得更为真切。,(3)前行是纯粹的。,“纯粹”表明前行速度之快,强调了父子俩离开油麻地是不可改变的,前行是绝对的,哪怕有痛苦、有磨难。,(4)夜里睡觉时,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入睡。,“紧紧”“迟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杜小康胆怯、恐慌。,(5)找了一个合适的地方,用镰刀割倒一大片芦苇,然后将它们扎成把。忙了整整一天,给鸭们围了一个鸭栏,也为他们自己搭了一个小窝棚。,“割、扎、围、搭”一系列动词,贴切地写出了父子俩动作的麻利,体现了他们勤劳能干。,(6)他紧紧地跟 随着它们。他 不停地用手拨 眼前的芦苇。,“跟、拨”动作描写,突出了在紧急形势 下,杜小康不顾一切去追赶鸭群的勇敢举 动,表明他长大了。,2.结合文意,赏析下列句子。,(1)鸭群在船前形成一个倒置的扇面形,奋力向前推进,同时,造成了一个扇面形水流。每只鸭子本身,又有着自己用身体分开的小扇面形水流。它们在大扇面形水流之中,织成了似乎很有规律性的花纹。,以“扇面形”比喻鸭群前进的队形和水流的形状,准确形象,也象征着杜雍和前行的决心。,(2)有时,它们会将头从翅膀里拔出,看一眼船上的主人。知道一老一小,都还在船上,才又将头重新放回翅膀里。,写出了“鸭们”的乖巧,反映出此时杜小康的孤独心态。,(3)杜小康想听到声音,牛叫或者狗吠。然而,这不可能。,心理描写,表现出杜小康对故乡的思念,从侧面表现了他内心的孤寂。,(4)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芦荡”比作“浪潮”,用“涌”字形象地将芦荡的无边无际、荒无人烟的动态之美表现出来了。用“万重大山”形容芦荡,生动地表现出陌生的环境带给杜小康压抑、沉重、无处逃避的心理。芦荡的幽深繁茂反衬出小船的孤小,将杜小康“逃不走的感觉”表现得更为真切。,(5)杜小康摇摇头:“还是分头去找吧。”说完,就又走了。,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了杜小康坚强、勇敢、懂事、成熟、敢于担当的性格特点。,初读课文,把握整体,1.速读课文, 找出小说的 三要素。,人物(主人公):杜小康。,情节:一位少年(杜小康) 因家道中落而失学,不得不 跟随父亲去放鸭。生活的苦、 精神上的寂寞,压迫着他同时 也锤炼着他的身心,在一场暴 风雨后,他觉得己“突然地 长大了,强了”。,环境:无边无际的芦苇地。,2.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家道中落,随父放鸭(开端)撑船赶鸭,初到芦苇荡 (发展)芦苇荡遇雨,经受考验(高潮)与鸭共成长(结局),3.速读课文,结合以上的知识给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大意,明确结构。,第一部分(1):交代背 景杜小康因家 道中落,被迫辍学 随父放鸭。,第二部分(227): 杜小康父子俩到达 的地后,在芦苇滩 安了新家,开始放 鸭生活。,第三部分(2852):杜小康在芦苇荡中放鸭、找鸭,战胜孤独与寂寞,历经重重磨难,终于“长大”了。,按照事件发展 顺序来组织 全文。,4.速读全文,概括本文的主旨。,通过写少年杜小康,因家道中落而失学,随父背井离乡,到偏远芦荡放鸭的故事,高度赞扬了杜小康在生活上能吃苦,在精神上能耐得住寂寞的顽强毅力,告诉少男少女们:人生需要在艰苦的条件中锤炼,需要在孤寂中磨炼,这样才能长大成人。,研读分析,重点突破,1.小说题目是“孤独之旅”,文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孤独”呢?,(1)现在,占据他心灵的全部 是前方:还要走多远?前方是 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 未知的东西,似乎更能撩逗 一个少年的心思。他盘腿 坐在船头上,望着一片茫茫 水。,(2)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 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 涌到天边时,他害了 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 正感到害怕。芦苇如万重 大山围住了小船。杜小康 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3)言语被大量地省略 了。这种省略,只能进 一步强化似乎满世界 都注满了的孤独。,(4)后来,父子俩都在心里清楚了这一 点:他们已根本不可能回避孤独了。 这样反而好了。时间一久,再面对天 空的一片浮云,再面对这浩浩荡荡的 芦苇,再面对这一缕炊烟,就不再忽然 地恐慌起来。,(5)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 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 又想起母亲,想起许多油麻地的孩子。 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 了,坚强了。,小结:杜小康由害怕孤独到面对孤独到战胜孤独,这些细节表现主 公成长的过程。,2.小说题目是“孤独之旅”,如何理解标题“孤独之旅”的含义?,(1)失去交流的环境。离开 学校和同学,对于一个少年 来说是无比痛苦、非常寂 的,失去了同伴的帮助,没有 同学间的交流,等于失去了 正常的生活。,(2)失去了人文环境。杜小康 父亲去放鸭,离开了村庄和人群, 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就失 去了感情、文化以及物质之间的 交流,在精神上会感到痛苦,甚至 是一种折磨。放鸭生活中,父子 间一种看似默契的“省略”, 其实是一种空虚、贫乏生 活的表现。,(3)对自然环境的恐惧。大自 然的空阔与未知,给他幼小的心 造成强大的压力,由此带来的心 理上的“恐慌”,让杜小康 “迟迟不入睡”。,(4)对前途的恐惧。在放鸭 的路上,杜小康想的是:“还要 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 这不仅是对放鸭生活的茫然, 代表了他对前途的迷 茫与无奈。,3.请结合文中环境描 写的句子分析环境描 写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的作用。,思考,4.文章的成功之处是对人物的成长过程采用了大量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心理变化的轨迹,分析下列句子的作用。,(1)杜小康开始想家,并且日甚一日地变得迫切,直至夜里做梦看到母亲,哇哇大哭起来,将父亲惊醒。“我要回家”,表现杜小康对家的依依不舍,对母亲和上学的魂牵梦绕,对芦苇滩这一孤单的地方的急欲逃离。,(2)杜雍和背起了疲软的儿子,朝窝棚方向走去。杜小康的一只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上,它既照应了上文杜小康风雨寻鸭时“芦苇旧茬儿戳破了他的脚”,“他感到脚钻心地疼痛”,又生动再现了杜小康成长过程中的淡淡忧伤。,1.反复诵读课文,摘抄文中的精彩句段,加以鉴赏,积累语言。 2.请以“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孤 独 之 旅,雨探访大地,失学去放鹅,雨滋润大地,前往目的地,与完成使命,磨炼成大人,离开油麻地,到达芦苇塘,放鸭,找鸭,鸭下蛋,孤独、恐惧 害怕、胆怯,适应 坚强 惊喜,无奈,孤 独 中 长 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