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 板块五 突破大题高分瓶颈 专题二十 全国卷15分选考题突破课件

上传人:细水****9 文档编号:161635744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 板块五 突破大题高分瓶颈 专题二十 全国卷15分选考题突破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通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 板块五 突破大题高分瓶颈 专题二十 全国卷15分选考题突破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通用)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与增分策略 板块五 突破大题高分瓶颈 专题二十 全国卷15分选考题突破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二十全国卷15分选考题突破板块五突破大题高分瓶颈一、考情分析1.全国卷近三年考题统计全国卷近三年考题统计年份卷型模块考查主题设问2018课标选修一汉武帝年号制改革(1)说明汉武帝改革前后纪年方法的区别。(6分)(2)简析汉武帝年号制改革的意义。(9分)选修三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认识(1)说明中国共产党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不同认识。(4分)(2)分析说明中国共产党产生上述两种认识的国际背景。(11分)2018课标选修四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策”(1)说明华盛顿“中立政策”和罗斯福“睦邻政策”基本特征的不同。(4分)(2)说明罗斯福“睦邻政策”的作用及其实质。(11分)2018课标选修一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1)说明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9分)2018课标选修三中国与联合国的创建(1)概述中国在参与联合国创建过程中的主要活动。(8分)(2)说明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主要原因。(7分)选修四明代三娘子的历史功绩(1)概括三娘子能够推动明、蒙双方取得和平局面的原因。(8分)(2)简要评价三娘子的历史功绩。(7分)2018课标选修一近代湖南保卫局的创建(1)简析湖南保卫局创建的原因。(8分)(2)说明湖南保卫局相对于以前的治安机构有何不同。(7分)选修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法对德的经济封锁(1)概括英法对德施行经济封锁的措施。(9分)(2)简析英法对德采取经济封锁的作用。(6分)选修四“中兴之君”唐宪宗(1)概括唐宪宗评定“跋扈”藩镇的原因。(9分)(2)说明唐宪宗作为中兴之君,与唐太宗历史功绩的共同之处。(6分)2017课标选修一新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工资改革(1)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8分)(2)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7分)选修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美首脑会晤(1)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7分)(2)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8分)2017课标选修四中国古代贤人季札(1)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7分)(2)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8分)2017课标选修一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1)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8分)(2)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7分)2017课标选修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联邦”设想(1)概括白里安“欧洲联邦”设想提出的背景。(6分)(2)简析“欧洲联邦”设想未能实现的原因。(9分)选修四颜回(1)概括颜回成为孔子最看重的弟子之一的原因。(9分)(2)简析颜回在后世受到尊崇的原因。(6分)2017课标选修一隋代法律制度改革(1)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7分)(2)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8分)选修三日本侵略口号的变化(1)说明日本侵略口号是如何随着侵略战争进程而变化的。(7分)(2)剖析日本提出侵略口号的企图。(8分)选修四陈云的经济思想(1)概括陈云的主要经济思想,指出其形成的时代背景。(8分)(2)简述陈云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贡献。(7分)2016课标选修一唐太宗谱牒改革(1)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9分)(2)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6分)选修三越南战争(1)简析美国与中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原因。(8分)(2)分析美国结束越南战争的原因。(7分)选修四唐朝名将高仙芝(1)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9分)(2)评述高仙芝的功过。(6分)2016课标选修一清政府军事改革(1)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9分)(2)简析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6分)选修三罗曼曼兰的反战活动(1)概括与一战时相比,罗曼罗兰二三十年代反战活动的变化。(5分)(2)说明罗曼曼兰反战活动变化的原因。(10分)选修四郑板桥的绘画艺术(1)概括郑板桥画作的艺术特点。(8分)(2)简析郑板桥艺术风格形成的历史背景。(7分)2016课标选修一北魏孝文帝庙号改革(1)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分)(2)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7分)选修三威尔逊的“十四点”计划(1)概括威尔逊提出“十四点”计划的背景。(8分)(2)说明威尔逊“十四点”计划严重受阻的原因。(7分)选修四蔡元培北京大学校务改革(1)指出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推行校务改革的原因。(4分)(2)概括北京大学校务改革的特点,并评价蔡元培的贡献。(11分)2.命题规律分析命题规律分析(1)选修一模块以考查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为主,尤其侧重于考查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改革。选修三模块以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的联合国等内容为主,第一次世界大战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局部战争的内容也有涉及。选修四模块的考查以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人物为主,其次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历史人物,世界史上的人物也有涉及。(2)设问方式都是两问,能力要求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答题要求往往是要求考生概括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概括背景(原因)、特点、内容(措施)、影响(作用)、实质等,有的还要求比较异同或进行评价等。(3)选考题多以当前社会热点隐性切入,以新材料为依托,创设新的问题情景,提出新的问题。二、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解题方法思路典例典例(2017新课标全国卷,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材料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摘编自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答题思路答题思路把握动因特点明确得失标准把握评价原则。第一步:把握动因特点:从时代发展、政治需要、民主愿望等方面思考改革的原因;从改革步骤、指导思想、受益对象等方面思考其特点,如本题第(1)问根据材料信息“1982年”“1985年”“改变平均主义”“中央只管单位”“其他归省、自治区管理”“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等从方法步骤、原则、管理办法、倾斜对象等方面概括。第二步:明确得失标准: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是否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改革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第三步:把握评价原则:(1)把各种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如本题材料中“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是新一轮工资改革的历史条件;“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体现出此次工资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当时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会起到什么作用。(2)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如本题,不能只关注工资改革提高了哪部分人的工资水平,更应从旧有体制的革新、对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以及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等方面认识其意义。答案答案(1)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2)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模拟练模拟练(2018安阳二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央发布和施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国务院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对于退休制度建立的目的,其指出在于“妥善地安置年老和身体衰弱、因工残废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人、职员”“促进机构精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后,我国退休制度建立起来。由于“文革”带来退休工作的中断,中央又于1978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使退休制度得以恢复。20世纪50年代规定的正常退休年龄为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特殊工种提前退休年龄要求男性55周岁,女性45周岁;除因工致残外,因病提前退休中男性必须达到50周岁,女性必须达到45周岁,20世纪70年代的两项暂行办法保留了这些年龄规定,在其后的30多年来也未曾有新的法规取代它。摘编自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老龄化背景下我国退休管制制度优化研究(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退休制度建立的背景。答案答案答案背景: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大规模工业建设的开展;保护年老劳动者利益需要;提高生产效率的考虑;有关退休处理的暂行办法制定实施。解析解析据材料“妥善地安置年老和身体衰弱、因工残废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工人、职员”“促进机构精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加以归纳即可得出保护年老劳动者利益需要;提高生产效率的考虑;有关退休处理的暂行办法制定实施;结合所处的时代背景从经济方面加以回答即可。解析(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退休制度的特点。答案答案答案特点:实施过程中遭受挫折;内容相对僵化;主要以暂行办法为准则。解析解析据材料“文革带来退休工作的中断”“20世纪70年代的两项暂行办法保留了这些年龄规定,在其后的30多年来也未曾有新的法规取代它”即可得出其特点所在。解析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解题方法思路典例典例(2017新课标全国卷,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材料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上,中美两国政府首脑就战后问题进行了一次广泛详尽的讨论,在许多问题上达成一致。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美方表示希望战后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与美英苏共同担负维持和平的责任,中方欣然领诺。关于对日本的军事管制,美国希望以中国为主,中方要求美国主持,中国派兵协助。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美方询问中国是否希望获得琉球群岛,中方提出由国际机构委托中美共管;美方提议由中国先行收回香港,然后宣布与九龙合成为全世界自由港,中方深以为然,但后为丘吉尔拒绝。关于朝鲜和印度支那,中方提议让这些国家独立,美方表示同意。此外,双方还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日本以实物进行赔偿、美国对华经济援助、军事合作等问题。摘编自吴东之主编中国外交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双方就中国领土问题达成一致并写入开罗宣言的内容,说明其意义。(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政府首脑会晤所反映的美国战后东亚秩序构想。答题思路答题思路(读)提取材料信息(述)调动教材所学(评)简析说明作用。第一步:(读)提取材料信息。通过阅读材料,了解所考查的知识点是什么。如本题考查的是1943年举行的开罗会议及其开罗宣言。第二步:(述)调动教材所学。本选考模块相比其他两选考模块与教材结合十分紧密,因为命题素材以教材所述基本史实为依托,所答问题要点,除了材料信息点外,很多还直接源于教材所述。如本题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关于领土问题,中美双方同意,东北以及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总结做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为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依据等方面回答。第三步:(评)简析说明作用。即要在获取材料信息和对接所学知识基础上,要能客观全面地分析史实的作用、意义等。如本题第(2)问“简析”,根据材料信息“保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中美双方同意”、对日本“军事管制”、“双方讨论了日本天皇的地位”、“美国主持”等从中国地位、中美合作、处置日本、美国主导等方面概括。答案答案(1)内容: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意义:中国对这些地区的领土主权得到国际公认;为战后中国处理台湾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2)支持中国的大国地位;中美合作;处置日本;防范日本军国主义再起;建立美国主导的战后东亚秩序。模拟练模拟练(2018菏泽三模)【历史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材料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东北。日本的侵略虽然对远东和苏联西伯利亚形成威胁,但受制于国内外形势,为了避免卷入与日本的冲突,苏联实行了对华不干涉政策。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苏联担心日本侵华成功后将矛头转向自己,从而使自己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由此,苏联开始调整对华政策,旗帜鲜明地谴责、揭露日本的侵略行径,并积极援助中国抗击日本的侵略,给予了中国大量的积极的、有效的援助。1941年,德国在横扫西欧之后,矛头慢慢转向苏联。为了避免两线作战,苏联开始与日本展开秘密谈判,并最终签署了苏日中立条约。此后,苏联对华援助基本中止,中苏关系趋于冷淡。据吕厚轩中国近现代外交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苏联对华政策的演变历程。答案答案答案九一八事变后,受国内外形势影响,推行对华不干涉政策;七七事变后,为了防止日本在侵华成功后北上,推行援华抗日政策。苏德关系紧张后,为避免两线作战,与日本达成中立条约,对华关系趋冷。(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苏联的对华政策。答案答案答案以维护苏联的国家利益为宗旨;受国内外局势的影响而不断调整;对中国的抗日战争产生双重影响。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解题方法思路典例典例(2017新课标全国卷,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材料公元前544年,吴国公子季札出使鲁、郑、卫、晋等中原诸国。季札对于各国贵族视为“文明”象征的乐舞与歌诗,皆能一一点评,得其精髓;对于各国政治现状,他也能做出准确的研判。各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为“文身断发”的“夷人”聚居之处,季札的到来让他们眼界一开。季札出使途经徐国,知道徐国国君对他的佩剑十分喜爱,只因要出访他国,未能相赠。季札返回途中至徐,徐君已死,他解下佩剑挂在徐君墓前的树上。随从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季札说,我当初知道徐君喜爱我这把剑,“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背)吾心哉”。其父吴王寿梦认为诸子中季札年龄最小却有贤能,指定他继承王位。寿梦死后,吴国人坚决要求季札即位,但季札坚拒,“弃其室而耕”,最终王位由其长兄继承。季札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据史记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历代儒者尊季札为“贤人”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季札出使在文化融合方面的意义。答题思路答题思路了解生活时代明确身份称谓认识活动影响。第一步:了解生活时代。如本题,据“公元前544年,吴国”可知季札生活在春秋时期。了解人物生活时代,才能更全面准确地认识其活动的时代价值。第二步:明确身份称号。如本题,“吴国公子”为其身份、“被历代儒者尊崇为贤人”为其称号。“儒者”尊季札为“贤人”,要从分析材料中季札的行为符合儒家思想的哪些原则等方面来分析原因。第三步:认识活动影响。评价人物活动,需要注意:(1)确定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看他是否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是否推动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及人类社会的进步,这是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作用的根本标准。如本题从江南文化的地位和认识方面进行分析。(2)具体分析历史人物所处的历史条件。评价任何一位历史人物都要把他放到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去评价历史人物,不是苛求于古人,就是把古人现代化。如本题第(2)问把“季札出使”结合材料信息“吴国”“中原诸国”“原本视江南为蛮荒之地”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利于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等方面回答。(3)“就事论人”,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依据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或活动对其做出应有的评价。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建立在史实的基础上,决不能主观臆断。如本题应结合季札对各国“乐舞与歌诗”的精通、“弃其室而耕”拒绝继承王位等史实来评价季札。答案答案(1)对儒者所崇尚的礼乐与经典有精深的理解;挂剑于墓,与儒者重“信”契合;拒绝继承王位,符合儒家礼义观念。(2)显示出中原文化传播到江南,有利于改变中原诸国对江南的认识;有利于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化认同。模拟练模拟练(2018陕西黄陵中学二模)【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材料王猛(325375年),字景略,汉族人,前秦的著名重臣。王猛出身贫寒,愤动乱之世而隐于华山,“博学好兵书”“怀佐世之志”。前秦氏族贵胄苻坚好读经史典籍,恳请王猛出山,两人谈及兴废大事,“若玄德之遇孔明也”。苻坚即位后,王猛受到重用,官至丞相。时前秦行胡汉分治,氐汉之间、氐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矛盾尖锐。王猛以“黎元应抚,夷狄应和”为基本国策,劝课农桑,兴修关中水利,汉族、匈奴、鲜卑等族有才干者皆被委以要职。在王猛的赞导下,前秦还恢复太学等各级学校,宣扬儒教,考核任用孝悌、廉直、文学之士,“宗室外戚,无才能者皆弃不用”。于是前秦大治,仓库充实,百姓丰乐,“四夷宾服,凑集关中”。376年,前秦灭前凉和代国,统一北方。前一年,王猛病逝,苻坚极其哀痛道:“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耶?何夺吾景略之速也?”摘编自贾俊菊乱中求治试论前秦治国贤相王猛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猛出仕前秦的原因。答案答案答案原因:王猛才学兵略出众,有经世之志;前秦君主苻坚有统一天下的雄心,赏识和重用王猛。若答出:东晋实行九品中正制,寒门子弟受到压制(东晋统治者偏安江南,不思进取),同等计分。解析解析从材料“博学好兵书”“怀佐世之志”“苻坚即位后,王猛受到重用”中可以分析出答案。解析解析解析从材料“以黎元应抚,夷狄应和为基本国策,劝课农桑,兴修关中水利,汉族、匈奴、鲜卑等族有才干者皆被委以要职”“前秦还恢复太学等各级学校,宣扬儒教”“前秦大治,仓库充实,百姓丰乐”“四夷宾服,凑集关中”“前秦灭前凉和代国,统一北方”中可以得出答案。(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王猛的治国之策。答案答案评价:在群雄竞争的形势下,王猛的治国举措卓有成效,壮大了前秦国力,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推行儒学教育,以才任官,扩大了儒学的影响,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夷狄”政策顺应了民族融合趋势,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答案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