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上传人:二*** 文档编号:159634994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英语课程标准解读导入问题:新学期即将开始,面对学校发下来的一堆教材和参考书,新教师发现自己有 一连串的问题,“这么多内容,我该选哪些教给学生呢?学生要理解和掌握到什么 程度才算合格呢?听、说、读、写,词汇、语法,都要怎么讲才行?学我的老师那 样讲课行不行?”这些问题困扰着每个即将开始实习的师范英语专业学生和新入职的英语教 师。事实上,即使是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多年的教师,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 也有着同样的困惑。为帮助各位同学和老师解答这些问题,更好地推进英语课程改 革,教育部组织编写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修订版)和普通高中英语课 程标准(实验)。本章将从两份课程标准研制的时代背景,定义和主要内容这三 个角度进行介绍,为大家提供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和使用指南。1 英语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1.1 英语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中国的外语课程设置一直以来都与国家和社会需求密不可分。清朝末年,有 识之士纷纷开始关注西方,外语成为了必要的工具,外语学习也开始受到重视。随 着中外交流的日益增多,清政府也愈发认识到外语教育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关系密 切,其重要性与经、理、文、史等各学科不相上下。“今日时势,不通洋文者于交涉、游历、游学无不窒碍故中学堂以上各 学堂,必勤习洋文,而大学堂经学、理学、中国文学、史学各科,尤必深通洋文, 而后其用乃为最大”奏定学堂章程学务纲要,1904图 1奏定学堂章程影印图及节选因此,在 1902 年和 1904 年相继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和奏定学堂章 程,即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之中,清政府都正式规定中学和大学必须开设外语 课。同时,这两部章程中都明确将英文作为中学和大学的主要外语课程。辛亥革命成功后,中外交流趋于常态化,民国政府也同样注意到外语教育的 重要价值。在其 1912 年的普通教育暂行之课程标准中,规定外语为中学必修 课程。随后的四十余年中,政府根据学校的教学反馈又先后多次组织专家对课程标 准进行了修订。在此期间,由于英美对中国政治、社会和经济都具有较强影响力, 所以英文同样成为了中学外语课程的主要语种。英文课程长期作为必修课程存在于 当时的中学课程体系中,只是抗战过程中,考虑到学生、师资和教育资源等多方面 因素,初中英文课程曾被改为选修课程,但高中阶段仍为必修课程。新中国成立后,面向全民的基础教育体系被建立了起来。外语课程从一开始 就被列入了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之中。只是由于国际形势所限,新中国实施了“一 边倒”的外交政策,外语课程的主要语种也因而从英语转为俄语。其后虽有反复, 但英语课程在基础教育中仍然发展缓慢。直到改革开放后,中西方交流恢复正常, 国家和社会对英语能力的需求大幅度增加,教育部在 1978 年颁布全日制十年制 中小学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才使英语再次成为中学的外语课程主要语 种。但因各种条件所限,当时国内部分地区的初中无法开设外语课程,学生在进入 高中后才开始学习英语。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基础教育发展迅速,外语课程在全国各地区的中学 成为了必修课程,个别经济发达地区的小学也相继开始尝试设置外语课程。英语成 为了这一时期外语课程的主要语种。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均衡、各行业 对外语能力要求差异显著,以及学生学习需求不同等种种原因,社会对国内英语课 程教学的批评和意见也愈见增加。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变换,中国的英语课程亟需进 行新一轮的教学改革,以提高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效果。“我国目前外语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很 多学生经过八年或十二年的外语学习,然而大多数学生却不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原 版书籍,尤其是听不懂、讲不出,难以与外国人直接交流。这说明我国的外语教学 效果不理想,还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和扩大对外交往的 需要。”李岚清,1996英语课程所面临的问题是九十年代国内基础教育整体情况的一个缩影,各学 科都或多或少面临此类批评与意见。有鉴于此,教育部根据中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 作会议精神在 1999 年组织专家起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全面启 动新中国第八次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此同时,教育部召集各科研教学机构的 专家组建了 18 个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研制小组,开始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起草工 作,英语课程标准的研制、改进和推广实施工作也由此展开。1.2 英语课程改革与语言和教学研究英语课程改革涉及到全国的中小学生,对他们的未来有重要影响。因此课程 改革进行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20 世纪语言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新 进展为本轮英语新课改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决定了我们教学内容的设置,是开展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 前提。20 世纪上半叶,以索绪尔(Ferdiand de sausure)和布龙菲尔德 (Leonard Bloomfield)为代表所主张的结构主义语言观重视语言的符号系统构 成,认为语言学习即掌握该系统的各构成成份。20 世纪 50 年代末,以韩礼德 (M.A.K.Halliday)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则将语言和社会文化紧密联系起 来,重视语言功能的实现。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理论都为英语教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 贡献,使得英语教学的内容更为丰富。而系统功能语言学相关研究成果的意义更为 突出。英语课程标准中“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正是基于功能语 言观所提出的。对语言学习过程的认识影响了我们教学方法的选择,是进行英语教学的基 础。20 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提出 语言也是一种行为,可以通过操作条件反射掌握语言。模仿增强重复 形成,这一标准流程也就成为受该理论影响的英语教学法的基本框架。对此,语言 学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提出语言习得装置(LAD,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假说来挑战,他认为儿童天生具备语言能力,语言的掌握过程就是其语言 习得装置各种参数调整的过程。以皮亚杰(Jean Piaget)为代表的认知主义心理 学家则认为,儿童语言的发展是其心理认知能力与客观经验相互作用的产物,认知 能力的发展决定了语言的发展。20 世纪七十年代以后,由认知主义发展出的建构 主义进一步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语言教师也开始注意到教学中这 三者的作用。上述理论使我们对语言学习过程的认识不断丰富,从表面的语言行为 到语言习得机制,再到社会环境的影响,都逐渐被纳入到教学方法和流程设计的考量因素之中。英语教学设计的科学性逐渐得到增强,不再仅仅从教师个人经验出发 设计和实施教学。2 英语课程标准的定义2.1 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近年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课程标准”一词已经越来越为中小学 教师所熟知,但很多教师依然对“课程标准”与传统“教学大纲”之间的区别缺少 足够认识,难以正确解读和使用课程标准进行教学。“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都是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根据学校教育和课 程体系针对特定课程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对教学目标和内容做出了具体地规范和 设定,其目的都是为了保证课程教学的规范实施和教育教学效果。通俗地讲,二者 都是教育部制定的课程教学指导文件,是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必须参照执 行的内容。从这一意义上理解,“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是不存在区别的,而 对二者的混淆和误解也多是由于这一原因。事实上,“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 在历史源流、指导思想和具体内容三个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是课程改革最重要 的环节。20 世纪 50 年代后,“教学大纲”模式开始被从前苏联和东欧引入中国的基 础和高等教育领域。该模式以纲要的形式明确规定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 用,以及课程的教学目的和任务、知识技能的范围与深度、教学内容体系结构以及 教学进度和教学法的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也是检 查学生学业成绩和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准则。在教学大纲中,教学内容体系被 划分为不同层次的知识和技能要点,教学重难点和时间分配都有具体和明确的规 定。在其课程目标的语言陈述中,多使用“使学生”,“提高学生”, “培养学生”等语言结构。在这种语言表述中,我们可以比较明显地发现,其 行为主体(主语所代表的人)是教师,而学生是教学行为的对象,是被动接受教学 行为的人。这一模式的优势在于对师资水平要求相对较低,能够较快地提供国家特定的人才资源需求。这与新中国建立之初所面临的国情完全吻合。因此在 20 世纪 后 50 年中,“教学大纲”模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建立完善的国民教育体 系,培养大批量合格的国家建设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课程标准”模式早在 20 世纪初期就已经被引入中国教育领域。但是由于国 家和社会的动荡,这一模式的价值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20 世纪末,随着新一轮 教育改革的酝酿,该模式的重新启用也被提上了日程。“课程标准”是对学生接受 一定教育阶段之后的结果所做的具体描述,是教育质量在特定教育阶段应达到的具 体指标,是对课程教学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是教学管理和课程评价的依据,是教材 编写、教学实施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课程标准根据基础教育体系构成和课程内容, 将学生所需要达成的学习结果详细地分为若干阶段性目标,其最终要检验的是学生 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制、 教学设计和评价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不做硬性的规定。在该模式中,教师在教学设计 和实施中享有较高自主权,在保证学生能够达到相应标准前提下,可以自由选择教 学进度和教学方法,但对师资水平的要求也相应较高。该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将学 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再统一限定学习过程与方法,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了 空间,这与 21 世纪中国国家和社会的教育需求保持了一致。2.2 英语课程标准的组成与基本框架21 世纪初至今十余年间,英语课程标准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实验到修订的历 程。2001 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 稿),该标准涵盖了从义务教育阶段到高中阶段的英语课程。此后十年间,全国 的中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工作,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改基本都围绕这一版本 的课程标准展开。2003 年,根据课改实践需求,教育部又颁布了普通高中英语 课程标准(实验)。该标准在 2001 年标准基础上,单独对高中阶段英语课程进 行相应设定,但其核心理念、阶段分级和具体内容都与 2001 年版本的课程标准保 持了一致。此后高中阶段的英语课改就都围绕这一版本的课标展开。2011 年,课 标修订组根据面向全国征求的意见和建议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同年 12 月教育部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进行 相应设定。相关机构和部门开始以这一版本的课程标准为基础进行小学和初中阶段 的教材编写、教师培训和教学评价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