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结题报

上传人:y****n 文档编号:15945317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2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结题报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结题报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结题报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结题报告广州市海珠区晓园小学 高小兰、林志宁、刘智明、张蔼纶、杨筱静一、序言(一)问题的提出1、新课标的需要新课标新教材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现在的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在改变,课堂上的练习设计也应有所改变。小学英语教学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强调教学的有效性,注重学生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一定时间的学习所获得的进步与发展。而检验一堂课是否有效需要设计一些适当的课堂练习,通过练习才能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的检测、评价与反馈,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教学调整,最后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所以,一节有效的课,一堂成功的教学案例,是离不开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长期以来,广大教师对练习设计作了深入的探讨,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对练习设计如何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理念,如何使练习更好地发挥评价功能,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地研究。2、教学过程自身的需求课堂练习是学生掌握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通过评价学生的练习过程与结果,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设计新的练习内容与方式。所以练习过程是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与价值观作出评价的主要手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强化、优化课堂练习是提高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3、教学设计理论发展的需要教学理论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得到发展。从目前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内容来看,由于许多教学设计人员缺少足够的具体学科教学经验而又必须从事与学科教学实践密切结合的教学设计工作,因此直接从学习理论来推衍教学设计理论的现象是很普遍的,实际上教学涉及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就大大增加了教学情境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况且教学设计是创造性很强的学科,需要运用直觉和经验,所以通过学习理论推衍出的教学设计理论只是实施教学的必要条件。广大一线教师,积累了大量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设计教学的方法,这是一条丰富教学设计方法,避免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从目前教学设计理论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看,迫切需要从实践出发来寻找理论研究的增长点,从而真正促进教学设计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二)研究动机鉴于以上需求,我们意图从“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这个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力求改进英语课堂练习,寻找高效的练习方式,实现课堂练习的有效性,从而达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二、理论依据(一)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国外的相关研究资料较少见,比较贴近的是对有效教学和教学设计的研究。“有效教学论”关心的主题就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20世纪60年代以前,“有效教学”这一概念并没有引起明确的关注,但这并不意味人们不看重学校教学的效率。自从教育产生以来,如何有效地教?怎样做一名成功的老师?教师如何教得轻松而学生可以学有所成?历来是教学实践的基本追求。在以大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工业社会,“效率”意识尤其得到强化,与之相应的教学活动也随之更加重视“效率”。现代教学论可以说就是以追求效率为核心的“有效教学论”。“有效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但在不同时代却有不同的关注主题。从夸美纽斯开始,“有效教学”的理想落实在“规模效应”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上。大教学论的理想寄托在“班级教学”中,它是“有效教学”的初始状态(可视为“有效教学”的第一个阶段)。在这种初始状态的“有效教学”中,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扩大教学的“规模”,减少教师教学的重复性劳动,“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教很多学生”。“大规模”的班级教学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对具有某种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的依赖,否则“大规模”的“班级教学”就很难长久地维持。这正是自从“班级教学”产生以来,人们不懈地寻找“大”的、“普遍”的教学模式的缘由。夸美纽斯以及赫尔巴特学派所倡导的“大”的、“普遍”的教学模式后来受到来自两方面的挑战。一是人们对“普遍有效”的、定型化的“教学模式”逐渐发生怀疑,有效教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二是以杜威教育理论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开始突破“教学模式”的思路而从“人的问题”“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等视角来考虑有效教学的出路。这标志着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的第二个阶段的出现。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的第三个阶段开始转向“教学设计”。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探索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到无论“大”的(夸美纽斯)、“普通”的(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还是个性化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都不能完整地实现有效教学的理想。于是,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越来越强调“设计意识”(或“教学设计”)和“反思意识”(或“教学反思”),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的事情,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的道路上,有效教学大体有三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国外对有效教学和教学设计的研究表明,有效教学本质上取决于教师建立能够实现预期教育成果的学习经验的能力,而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练习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二)国内相关理论研究国内长期以来,人们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在练习设计与反馈上进行了不断探索与实践,如:呼和浩特市的杨政老师在内蒙古教育1996年03期“改进练习设计,提高练习效率”一文中提出:提高练习需注重以下五方面的训练:1、有坡度有层次,为学生架设思维的阶梯。2、防定势、防干扰,使知识逐步得到巩固。3、周期反复,交替再现,促使知识内化。4、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各有所得。5、联系实际,在实际应用中加深理解,培养能力。卫月琴在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第17卷第2期(2001年6月)“精心设计练习优化课堂教学”一文中谈到课堂练习一定要精心设计:1.有目的性、有针对性。2.有层次性。3.有趣味性。4、适度性、适量性。5.渗透性。林祥前在山东教育2002年Z2期第82页“优化英语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一文中也谈论了作业设计的原则:趣味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延伸性原则。他要比卫月琴老师更全面地阐述了课堂练习设计的原则。同时,他还提出作业设计时应注意以下三点:1、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并重。2、分层性作业与弹性作业相结合。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全班学生宜分为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三个层次。为了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不要采取明分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三个层次,练习作业一般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即基础题、中档题和提高题。要求学困生必须完成基础题,有能力的可以再做中档题;中等生基础题、中档题必做,努力做提高题;学优生三种题型都必须完成。3、巩固性作业和多样性作业相结合。巩固性作业着重体现在新、旧知识的结合上面。作业任务的设计要多种多样。要从多角度,采用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张秀丽在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总21期)“浅谈英语课堂练习的策略”一文中研究和探索了英语课堂练习的策略:1、教师要控制好每次练习的量。2、教师要控制好每次练习的时间。3、教师要控制好练习间隔的时间。福建永春县实验小学颜丽萍老师在小学教学研究2002年05期“小学英语练习要体现四性”一文中谈论了要重视课堂练习的“四性”问题,即交际性、趣味性、层次性和创造性,目的是向45分钟要效率。江苏宜兴的夏惠中、潘伟平老师在职教通讯2007年第1期“英语课堂练习的分类、功能与策略”一文中讨论了课堂练习的功能与策略,课堂练习有三种功能:其一,动态功能。不论听说练习还是读写练习,练习者始终处于“动态”之中。其二,互动功能。练习是师生双向交流沟通的纽带,是教师实施师生互动的主渠道。其三,反馈功能。练习中的反馈具有即时性特点。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给予学生调节性评价(练习过程中)和总结性评价(练习之后)。反过来,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指导和评价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或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他们还研究了课堂练习的策略:1、控制好每次练习的量。这个“量”是针对教学内容而言的。2、控制好每次练习的时间。一次练习的时间宁短勿长,一般不超过10分钟。3、控制好练习间隔的时间。这一策略涉及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一般来说,学习新知识时多用集中练习(massed practice);复习旧知识则常用分散练习(distributed practice)。4、指导好第一次练习。第一次练习是指学生接触新知识时进行的练习。教师在传授新知识、指导学生第一次做相关练习时,其主要职责是帮助学生学得准确。教师的口头指导和示范要正确无误,练习时教师要强调学会,而不能一味强调完成练习。5、善于了解学生练习的效果。广东省东莞市的林载邦老师在河南教育2008年05期“浅析初中英语练习设计中的问题”一文中也提出了对练习设计的几点思考:1.适度整合课本的听说练习,增加读写练习设计。2.练习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3.练习设计要追求整体性、多样性和层次性。纵观上述和其他研究者,他们对课堂练习设计的研究虽然来自不同层面与角度,但却间接或直接地表达了一个共同的观点,那就是设计课堂练习或作业时要注意练习设计的目的性、针对性、层次性和趣味性。尽管这些研究者自己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提高练习效率的办法,但对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仍缺乏一个系统整体的研究。而且仍有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学校对教师的练习设计与讲评缺乏长效的管理与指导,教师自身练习的储备不足,练习选择的随意性、盲目性、缺乏主题与层次性,对练习的讲评方式不科学,讲评的程度不到位等。教师很少去反思哪些练习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哪些是无效甚至是有负面影响的,造成练习的滥用,学生陷于题海,课业负担加重,甚至一部分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与信心。另一方面又由于讲评的不科学、不到位,巩固不及时,而使得基础知识不扎实,形成了相当数量的低分学生。同时,教师自已缺乏对练习的加工、变化、提炼,严重影响着学生的思维长度与深度。因此,我们确立此课题,力求从小学英语课堂练习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以及小学英语课堂练习设计的原则、设计类型和方法等方面较深入地研究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问题。通过此研究,意图改进英语课堂练习的设计,寻找高效的练习方式,实现课堂练习的有效性,从而达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也是本次研究的突破点。 三、研究目标我们通过研究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问题,意图改进英语课堂练习的设计,寻找高效的练习方式,实施有效教学,从而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完成小学英语教学目标,达到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最终目标。四、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并辅之以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比较法等。(一)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个由采取行动的人为了实施行动而开展的规范的探究过程。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采用观察,发现,调整,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实施方案,寻求最有效的方法与策略,最终探索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方法,积累丰富的有效课堂教学的实践经验。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最重要的方法。我们科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是该课题的行动研究者,我们通过观察和讨论,从教学的实际出发,从如何提高有效教学出发,确立了本课题的研究,并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观察法、比较法和调查法等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采取明智的行动进行实践与验证。(二)文献研究法查阅有关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及相关概念的理论书籍,通过文献检索,搜集国内外相关研究资料,充分了解与研究已有的理论知识,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三)访谈法有针对性地对一些任教多年的英语教师进行访谈,还对一部分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差生进行访谈,以便了解小学英语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五、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小学英语课堂练习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小学英语课堂练习有效设计的原则、类型和方法等。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小学英语课堂练习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表现第三章:小学英语课堂练习有效设计的原则第四章:小学英语课堂练习有效设计的类型和方法 六、研究过程概述(一)总体安排:本课题主要从小学英语课堂练习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效设计的原则、设计类型和方法几方面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改善学生英语作业结构,促进学生发展;优化练习设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具体分为中年段(三、四年级)和高年段(五、六年级)进行。研究人员分工明确,既有全体协作,又有个人侧重,以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申请人高小兰负责整个课题的引领、指导与把关,林志宁科长负责课题的组织、协调、开展与执行研究工作,其他各位成员负责执行与实施研究工作。张蔼纶负责三年级的研究,杨晓静负责四年级,刘智明负责五年级,林志宁负责六年级。全体成员共同协作,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二)实施步骤:1、第一阶段:确定研究问题(2008年6月-2008年8月)(1)选择焦点:自从教育产生以来,如何有效地教?怎样做一名成功的老师?教师如何教得轻松而学生可以学有所成?历来是教学实践的基本追求。新课标新教材给我们教师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也给我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每个学生在每堂课上都学有兴趣、学有所得、学得快乐、学出意义,是新课程改革中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课题。“有效教学”仍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所以强调有效教学实际上就是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重学生通过在教师引导下的一定时间的学习所获得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我们将课堂的有效教学作为我们的研究焦点。(2)明确理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有效教学论”关心的主题,亦即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所以,“有效教学论”是我们研究的理论依据之一。 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的第三个阶段开始转向“教学设计”。在国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探索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到无论“大”的(夸美纽斯)、“普通”的(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还是个性化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都不能完整地实现有效教学的理想。于是,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越来越强调“设计意识”(或“教学设计”)和“反思意识”(或“教学反思”),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的事情,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因此,“教学设计”也是我们研究的理论依据。明确理论依据,查找理论书籍,然后,我英语科在每周周二下午教研时间集中进行理论学习与讨论。 (3)确定研究问题我们带着有效教学的理论进行随堂听课,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能紧扣目标和教学重难点设计课堂练习,造成教学目标达成的欠缺;练习设计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有些教师的练习设计缺乏主题性与层次性,缺乏“备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差异这一实际的必要环节,对练习没有进行有效的取舍、组合、拓展与加深;还有些教师在教学中练习设计方法陈旧,不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这些都会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未能达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确定了以“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为课题进行研究。2、第二阶段:收集整理资料(2008年9月-2008年12月)(1)收集资料:2008年9月-10月,我们通过访谈、调查、查阅文献等方法大量收集资料。(2)分析整理:2008年11月,我们整理所收集的资料并进行分析。(3)报告结果:2008年12月,报告结果。小学英语课堂练习设计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查阅与有针对性地对一些任教多年的英语教师进行访谈,还对一部分学优生、中等生和学差生进行访谈,了解小学英语课堂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 K12中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教师论坛、家长论坛以及网上博客进行讨论(访谈和讨论的内容都是围绕下面这道开放式的问题:你觉得小学英语课堂练习设计存在哪些问题?)。结果发现小学英语课堂练习设计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缺”和三“化 ”。1、三“缺”(1)缺乏目的性和针对性。部分教师不重视课堂各个环节的练习设计,没有认真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知识点进行练习的设计,而是随意设计或顺手拈来,练习的设计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2)缺乏主题性与层次性。英语课堂练习缺乏“备学生”。课堂练习设计时忽视了学生的差异这一实际的必要环节,对练习没有进行有效的取舍、组合、拓展、加深。课上所有的练习所有的学生都要做,形成了后进生跟不上,好学生吃不饱的状况。(3)缺乏及时反馈与评价。由于小学英语周课时量少,老师们常常为了赶时间,在课堂练习之后,不能给予及时的反馈与评价,而只是笼统地调查一下练习的结果,如常听教师这样问:“对了的请举手。”扫视一周让学生放下手就算了事。这样的反馈显然毫无意义。2、三“化 ”(1)练习内容的应试化。英语课堂练习基本上还拘泥于教材或考试题型所传递的信息,而开放型的、能激发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和发散学生思维的课堂练习还比较少。如有些老师在Free talk时固定死了书上的问答答案,只讲求学生的回答的速度和识记能力,但只要问题稍稍改动学生就不知该如何回答。又如复习课的内容都是围绕常见的考试题型进行一成不变的书上的单词、词组或句子翻译,尽管学生背得滚瓜烂熟,但是面对实际的灵活运用往往束手无策。在课堂练习中有些教师依赖一些考试的练习资料,缺乏对资料的精选与整合,忽视教师自身对知识框架的主动构建,从而课堂练习缺乏对学生英语知识体系的方法指导和能力培养。练习内容与改题标准的应试化教学会违背教学初衷,远离教学目标。(2)练习形式的单一化。有些教师在新单词的教授后总用一种方式或一种游戏练习操练,操练形式的单一化只能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能力,从而忽视了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且练习形式的单一化,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习效率也偏低。(3)练习时间分配得不合理化。很多老师在单课(新授课)的课堂教学中,尽是大量的听说训练。在双课(巩固课)的课堂教学中,读写的训练只是作为一种弹性的安排,往往因时间不够便作为家庭作业。或只在一节课集中写的训练,练习的内容多半是活动手册的习题,也有是从内容到题型都大体相同的社会上销售的练习题等。第三阶段:实施行动(2009年1月-2010年5月)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明智的行动,利用每周二下午的教研时间,我们积极探讨研究如何对英语课堂练习进行有效的设计。(1)2009年1-2月,研究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原则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原则通过研究,我们总结出小学英语课堂练习有效设计的原则如下:目的性和针对性原则目的性和针对性是指练习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在英语教学中,练习包括听、说、读、写的练习,无论哪种练习,都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而有效的设计,练习设计不当,就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课堂练习设计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可分为授课前练习、授课过程练习及授完课的练习 易淑燕.“减负”提质,从优化课堂练习做起.龙宕师专学报教研专辑第19卷第92页.2001年7月.。授课前练习应设计为过渡性形式,目的是为新知识的铺垫准备。设计这类练习应注意扣紧新旧知识的连接,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知识点,为学生顺利地由旧点过渡到新知识点架桥引路。在授课过程中要进行形成性练习,目的是帮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在设计这部分练习时,主要是要围绕着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专项练习,包括机械性操练与意义性操练,要注意在适当的机械性操练基础上进行意义性操练,应以情景性的意义操练为主,以便学生掌握新知识点。授课后进行巩固性练习,目的是巩固新知识,活用新知识,设计这类练习应注意帮助学生通过练习发散思维,形成技巧。循序性和层次性原则所谓循序性是指练习的安排要有循序性,对儿童学习采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循序渐进的教授法。使练习进入合适的程序编制。当学生接受这种有序的编制,便可使其学习任务变得更容易、更有效。层次性原则 林祥前. 优化英语作业设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J. 山东教育. 2002年Z2期,第82页是指练习的对象要有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练习。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三即是“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一)。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我们所面对众多的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和智力水平均存有差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从教学内容方面构思,设计不同类型学生完成的练习,使他们各自都得到相宜的练习,能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这也是一种处理教学目的、任务统一性和不同类型学生个别差异之间关系的具有优化意义的做法。 反馈与评价性原则江苏宜兴的夏惠中、潘伟平老师在职教通讯2007年第1期“英语课堂练习的分类、功能与策略” 夏惠中、潘伟平. 英语课堂练习的分类、功能与策略J. 职教通讯. 2007年第1期,第80页一文中讨论了课堂练习的功能与策略,其中一条就是反馈功能。练习中的反馈具有即时性特点。教师可以在短时间内捕捉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给予学生调节性评价(练习过程中)和总结性评价(练习之后)。反过来,学生也会从教师的指导和评价中获取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或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趣味多样性和情景性原则趣味多样性原则是指设计练习时应根据学生年龄、生理、心理特点,巧设练习,诱发兴趣,创设一个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要考虑题型的多样化和练习方式的多样化,才能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从而进行高效地学习。机械重复的练习,枯躁乏味,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情景性原则是指在英语课堂练习设计时,要克服缺乏母语环境和学习氛围的困难,为学生提供一些模拟的情景,使他们沉浸在丰富的、强化的、持续不断的外语环境中,去理解所学内容,接受所学语言。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的教学情境是小学英语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一)第六点强调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一)。高密度大容量与复现性原则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有关学生的语言实践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详尽的描述,提出“增加语言实践的量,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九年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现代英语课堂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重视学生的参与,强调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练习和活动,以保证学生在单位时间里有足够的机会接触英语。这就是说英语应以练为主,教师应在40分钟的课堂内设计高密度大容量的练习活动,让学生不断地进行听、说、读、写等运用英语的活动。充分实践,才有提高。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掌握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高密度大容量地创设多种语言环境与活动,加强英语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课堂练习的设计还要符合复现性原则,练习内容的设计要有复现性,。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倘若长时间得不到复现,就会遗忘。心理学家称之为暂时神经联系的抑制。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所学的知识不反复强化,就会逐步加深这种抑制,最终导致已建立的神经联系完全消失。加强练习内容的复现性,正是减少遗忘,帮助学生记住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利于学生加快学习的速度,提高学习的效果。全面性原则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二)。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因此,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三)。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第四点“教学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中的第三点提到“要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同时注意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小学英语教学大纲小学英语教学重在加强基本功训练,为学生继续学习打好基础。所以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我们应注重全面性原则,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训练中,侧重进行听、说训练,读、写训练也要跟上。不能因为侧重听说而忽略读写的训练。有些老师不能正确把握大纲精神,以为侧重听说就不注重读写能力的培养了,结果在课堂上往往只注重听说训练,读写的练习常常留给学生回家做,甚至读写的练习就只停留在读读抄抄单词,使得学生读写方面的训练几乎成零,读写能力得不到及时发展。这是有悖教学大纲精神,不能让学生的语言技能得到全面发展。任务性原则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第四部分实施建议的第三点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四)。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提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任务性原则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练习,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A、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B、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 C、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策略指导性原则 学习策略指学生为了有效地学习和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和步骤。英语学习的策略包括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等。学习策略指导性原则是指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课堂练习活动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能力。在英语课程实施中,帮助学生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不仅有利于他们把握学习的方向、采用科学的途径、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他们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教师应做到: A、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制订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B、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或询问等方法进行学习; C、设计探究式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D、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归纳和实践等方法,学习语言知识,感悟语言功能;在教学中,要使练习设计取得最佳效果,我们应在一个练习中尽可能地体现多项原则。总之,教师若能正确地使用课堂练习,注意练习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促使学生理解、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能有利于学生更快同化新知识,更好地建立起新的认知结构。在实际英语教学中,我们每个英语教师应不断地思考,探究英语课堂练习的设计,采用高效的练习以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2) 2009年3月,研究小学英语课堂练习有效设计的类型练习设计类型课的类型不同,其课堂教学的基本结构也就大不一样,当然练习的安排形式也就不一样。优化课堂练习设计就是要针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练习设计方法。 在英语教学中,从课型来看,我们可分为新授课、巩固课和复习课,如:新授课的练习设计,新授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为内容的课型,这是小学英语教学中最常用而又最复杂的一种课型。一般的说,在新授课之前要安排一些“铺垫性”的练习,“铺垫题”的设计大致有两种 类型:一类是完全由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组成的题目,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复习,为引进和学习新知识搭桥铺路,从而为促成新知识的迁移作好准备;另一类是把要学习的新知识转化为学生学过的旧知识,分层出现 ,要求学生逐步分析解答,有意识地分散教学难点,从而为学生顺利地学习新知识做好思维上的准备。讲解新知识之后要安排巩固练习,即通过提问、板演等形式,及时了解各类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 ,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巩固练习中加深理解,消除疑难,力争使新知识当堂消化。练习设计的艺术是教师紧紧围绕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一种同类型、同结构的练习,其常见的形式是:基本题(与例题相仿)变式题(比例题稍有变化)综合题(新旧知识的适当结合)思考题(仅供学有余力的同学练习)。体现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巩固、加深和发展”的过程。从一节课的教学环节来看,我们又可分为课堂准备、课堂反馈、课堂巩固、课堂拓展四个阶段,不同的课型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也就有着不同的练习设计。如:在新授课中,新授前组织基本功练习或为学习新知识作好知识迁移的准备性练习;新课进行过程中要结合有关内容作单项的、局部的反馈性练习;新授结束时要作巩固性的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新课后要作提高性的对比练习、综合练习,也可以为继续学习新知作孕状性的练习,或为激发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安排难而可攀的思考性练习。因此,我们将课堂练习分为课堂准备性练习、课堂反馈性练习、课堂巩固性练习和课堂拓展性练习,见下表。表(二)课型 练习类型教学环节新授课巩固课复习课课堂准备课堂准备性练习课堂准备性练习课堂准备性练习课堂反馈课堂反馈性练习课堂反馈性练习课堂反馈性练习课堂巩固课堂巩性固练习课堂巩性固练习课堂巩性固练习课堂拓展课堂拓展性练习课堂拓展性练习课堂拓展性练习A、课堂准备性练习又叫引新练习,或前置性练习。学习新知前的练习就是准备性练习。它既是教师和学生上好课的知识、心理准备,又是学习新知识的坚实基础。其练习过程就是在新旧知识间架桥铺路的过程。这类练习一般要少而精,且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围绕重点设计,旨在分散难点,为实现旧知到新知的转化创造条件。因此,设计时要讲求艺术性。教师课前要仔细分析教材,熟悉课本,发掘每个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前置性练习,它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以便帮助学生减轻课堂负担和学习难度,提高课堂效率。B、课堂反馈性练习新课进行过程中要结合有关内容作单项的、局部的反馈性练习在学习新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实践活动,要不断提出问题、指出目标,使学生凭借已有的 知识和学习经验,完成旧知到新知的转化。这一系列的活动实质上是学生进行探究、摸索规律的尝试练习。实施练习时,教师要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运用激疑设问、动手操作、引导观察、组织讨论等方法,启发学生手、口、脑并用,做到穿针引线,画龙点睛,在堵8塞处点拔,于岔道口引导,让学生真正获得成功的体验。C、课堂巩固性练习在新知学完后,学生对新知要进一步理解和巩固,进而形成技能技巧。这就要求教师要依纲扣本、把握重点、设计份量适中,层次分明,且螺旋式上升的巩固练习。这类练习一般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重在了解学生掌握的程度,以反馈调节,并力争于课内补偿欠缺,纠正偏差。因此,教师要尽量当堂面批练习,提高作业效率。同时,还可以采用竞赛、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课堂巩固性练习要强调整合性、专题性。设计练习时要兼顾以下几点:a、强调课堂当堂将所学内容巩固,人人参与,完整地体验,促进内化。b、强调不断提升思维。内容从判断、简单模仿到综合运用层层递进。c、强调练习过程中要不断获得教师、同学的帮助。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尤其对低分学生在讲练过程中要不断给予帮助。 D、课堂拓展性练习在巩固新知的练习中,常有一部优等生感到吃不饱。所以,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业实际,设计一些有难度,有新度,有活度的强化练习。这类练习必须有思考性、趣味性,给优等生补充特殊养料,刺激他们求知的欲望。这样,不仅加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学生的智力水平。为了拓展学生的口语和写作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课的拓展阶段安排适量与本课话题有联系的课外材料作为学习内容,学习形式不限,可以是阅读练习、话题作文练习、口语练习等。(3) 2009年4月,研究小学英语课堂练习有效设计的方法小学英语课堂练习有效设计的方法我们按照教学的四个环节分为Preparation,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Development进行练习设计,每个环节的练习设计我们都根据练习设计的原则从练习环节、教学年级、练习课题、练习内容、练习目的、练习形式、练习过程、效果反思、有关说明和使用材料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记录与描述,采用统一的格式进行表达与展示,并按年级进行整理与收集。便于以后大家资源共享、循环使用以及别人借鉴的方便。如:表(三)Preparation的练习设计Grade Six() Title Module2 Unit4 By 高小兰1练习内容运用以下句型看国旗图片复习国家名字:Where is he/she from?Hes from China/America/Japan/Auatralia/England2练习目的通过句型Where is he/she from?Hes from看国旗复习所学的国家名字和国旗,以此唤醒学生对它们的记忆,为下一步学习本课的句型What national flag is it?Whats the capital city of ?打下铺垫,减低难度。3练习形式看、猜、说式(竞赛型)4练习过程通过PPT设置情景展示已学国家的国旗图片和各国人民,运用以下句型通过小组竞赛抢答:Where is he/she from?Hes from China/America/Japan/Auatralia/England5、效果反思通过小组竞赛抢答的形式运用上述句型复习国旗、国名,学生积极性很高,兴趣浓厚,效果良好。6有关说明学生对已学的国名特别是国旗很多都已遗忘。所以才有针对性地设计上述练习,以此唤醒学生对它们的记忆。7使用材料自制PPT:Where is he/she from?Hes from China/America/Japan/Auatralia/England表(四)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的练习设计Grade Five(II) Title Module6 Unit17 By 高小兰1练习内容What do people often do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They often 学习go sightseeing,make snowmen,sit by the fire2练习目的将新的短语在句中学习,在句中运用,并在句中理解。真正做到学习新的词汇的目的,遵循了词在句中学的规律。3练习形式看、说式4练习过程What do people do in spring/summer?利用PPT,用句型What do people often do in spring/summer/autumn/winter?同位看图说话,以旧带新,引出并学习:go sightseeing,make snowmen,sit by the fire5、效果反思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图文并茂学生易于理解与记忆,还能大容量地呈现各季节人们喜欢的运动,既能帮助学生复习旧知,又能迅速帮助学生对新知的理解、运用与记忆,减小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易学也乐学。而且图片漂亮,从色彩上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学生兴趣盎然,精力集中,练习效果十分有效。6有关说明图文并茂学生易于理解与记忆7使用材料(自制ppt)What do people do in spring/summer?pick the fruitsgo sightseeinggo sightseeingplay in the parkplant treesskimake snowmensit by the fireswim eat icecreamwear shorts and skirtsgo on holidayWarm 2528hot3040cool2528cold528表(五)Development的练习设计Grade Five(II) Title Module6 Unit17 By 高小兰1练习内容Writing:Now lets 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 favourite season and then well choose some good composition.2练习目的练习运用所学句型描述自己喜爱的季节。3练习形式读、写、赛式4练习过程1、Lets think what well write about the season.First,you must tell the people whats your favourite season.Second, you can talk about how is the season.Third,you can tell the people why you like the season.2、Give the modle.3、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 favourite season and then well choose some good composition.4、Choose some good composition by themselves.5、Give the prize.5、效果反思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与范文的展示下,学生都能有步骤有层次地对自己喜爱的季节进行描述。解决了学生的写作难问题,通过作文竞赛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学生兴趣很浓厚,当堂写作当堂评比,练习效果良好。6有关说明该练习的设计是一项综合练习的设计,意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教师应逐步引导并给予范文的展示,学生才易有步骤有层次地对自己喜爱的季节进行描述。同时,教师应给出一定量的附加词,既能帮助中下生克服写作缺乏词汇的困难,同时给出的新单词又能增大优秀生的词汇量,满足他们吃不饱的要求。7使用材料Modle1 My Favourite SeasonMy favourite season is winter. The weather in winter is very cold.The temperature is below 10.It often snows.The people often sit by the fire and watch TV at home. Some people go skiing or make snowmen outside. I like winter best. Because I like skiing. And I can make snowmen with my friends.Modle2 My Favourite SeasonMy favourite season is winter. Because I like skiing. And I can make snowmen with my friends.The weather in winter is very cold.The temperature is below 10.It often snows.The people often sit by the fire and watch TV at home. Some people go skiing or make snowmen outside. I like winter best. Words and Expressions:go on holiay eat ice cream make snowmen play in the park play football go sightseeing swim plant trees pick the fruits make snow angels(印雪人), fly kites ski go snow sledding(滑雪橇) have a snowball fight(打雪仗) sit by the fire(4)整理研究成果形成小学英语(三、四、五、六年级)英语课堂准备性练习、课堂呈现与巩固性练习、课堂拓展性练习设计;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系列论文、研究报告等。 七、研究成果(一)研究成果通过两年的研究,我校英语科共有14篇论文获得国、市或区级一、二、三等奖,6篇论文在省、市、区级刊物上发表或宣读。按时间顺序排列如下:1、2008年6月2010年6月,晓园小学英语科论文发表情况题 目发表(出版、宣读)时间在何刊物(注明刊号)上发表或何会议上宣读刊物(或会议)主办单位作者1、小学高年级英语学习的几种重要方法2008.7广州教学研究2008年第7期广州市教育局高小兰2、新课标下小学英语学习方法指导探究2009.1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小学教学研究2009年第1期 (ISSN1006-284X, CN36-1052/G4 )江西教育出版社高小兰3、小学英语课堂练习设计的原则2010.5广州教学研究2010年第5期广州市教育局高小兰4、“小学英语课堂练习有效设计”的行动研究案例20105海上明珠大学堂2010年5月海珠区教育局高小兰5、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20105在“第一届广佛肇老师校本行动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广州市校本研究与教师发展学术研讨会”上获一等奖并被评为研讨交流成果,在大会宣读。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高小兰6、音乐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分类与运用20105在“第一届广佛肇老师校本行动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广州市校本研究与教师发展学术研讨会”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张蔼纶2、2008年6月2010年6月,晓园小学英语科论文获奖情况序号授予时间获得称号名次级别授予单位获得者12008.7小学高年级英语学习的几种重要方法在广州市小学英语教研会与英语周报广州编辑部联合举办的广州市小学英语教师论文大赛二等奖市广州市小学英语教研会高小兰22010.3教案Sst Foot On the Moon在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中青年教师(基教)优质课大赛”二等奖国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会刘智明320104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行动研究案例获海珠区首届行动研究案例征文竞赛二等奖区海珠区教育局高小兰420105小学英语课堂练习的有效设计在“第一届广佛肇老师校本行动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广州市校本研究与教师发展学术研讨会”上获一等奖并被评为研讨交流成果,在大会宣读。一等奖市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高小兰52010.5音乐活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分类与运用在“第一届广佛肇老师校本行动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广州市校本研究与教师发展学术研讨会”一等奖市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张蔼纶62010.5合理设计新授课的课堂练习,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在“第一届广佛肇老师校本行动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广州市校本研究与教师发展学术研讨会”三等奖市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杨筱静720106小学英语课堂练习有效设计的类型和方法一等奖国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高小兰820106小学英语课堂练习有效设计的原则二等奖国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高小兰92010.6如何提高新授课课堂练习的有效性一文在“2010中国教育系统优质课、课件全国评选”论文活动一等奖国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杨筱静102010.6浅谈趣味英语教学的有效练习设计一文在“2010中国教育系统优质课、课件全国评选”论文活动二等奖国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刘智明112010.6浅谈小学英语课堂练习设计的针对性一文在“2010中国教育系统优质课、课件全国评选”论文活动二等奖国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黄洁122010.6巧用课堂练习形式,提高学生英语能力一文在“2010中国教育系统优质课、课件全国评选”论文活动二等奖国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张蔼纶132010.6Unit8 My Parents Jobs一文在“2010中国教育系统优质课、课件全国评选”论文活动二等奖国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杨筱静142010.62010中国教育系统优质课、课件全国评选活动园丁奖国中国教育教学研究会杨筱静3、2008年6月2010年6月,晓园小学英语科课件及课堂教学获奖情况序号成 果 名 称成果形式作 者 刊物年期、出版社和出版日期、获奖情况等1U13 The Beijing 2008 Olympics 课件张蔼纶2008年海珠区中小学多媒体软件评奖活动获小学组课件类三等奖2U13 Time to Eat课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