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5945217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莞市市区垃圾处理厂技改增容工程环境保护措施方案编制审核批准2012年8月1日实施2012年7月30日发布湖南省设备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方案报审表A.4工程名称:东莞市市区垃圾处理厂技改增容工程编号:0200-8051-HNAZ-GL-FA-004致深圳市合创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东莞市市区垃圾处理厂技改增容工程项目监理机勾:现报上东莞市市区垃圾处理厂技改增容工程环境保护措施施工方案/调试方案/特殊施工技术方案/采购方案/工艺方案/事故处理/节能减排/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方案,请审查。附件:环境保护措施方案承包单位(章):项目经理:日期: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杳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日期: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项目监理机构(章):总监理工程师:日期:建设单位审批意见建设单位(章):项目代表:日期:填报说明:本表一式3份,由承包单位填报,建设单位、项目监理机构,承包单位各一份。特殊施工技术方案由承包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并附验算结果目录1.工程概况32.编制依据33管理目标44. 组织机构及职责45、环境保护措施51、对废水、污水的管理52、对一般废弃物和垃圾的管理53、对危险废物管理54、对危化品的控制65、射线装置安全防护76、对噪音的管理77、对弃土、扬尘的控制78、对废气的控制89、对绿化的保护810、光污染的控制811、其它81.工程概况工程名称:东莞市市区垃圾处理厂技改增容工程;建设规模:工程规模:三套(3X56t/h)机械炉排式垃圾焚烧锅炉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主辅生产系统等,原有二套(2X15MW)和一套(1X12MW)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进行技术改造以及电厂范围内所有设备单体及分系统和整体联合调试。建设地点:广东省东莞市南城区水濂山路业主单位:东莞中科环保电力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深圳合创建设工程顾问有限公司2.编制依据2.1国家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定方法GB12524-90。2.2工程现场情况、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本公司企业标准。3管理目标1、施工污染物控制在国家规定排放标准之内;2、确保不因施工而破坏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3、确保施工区域内的水质不下降。4、确保施工场地内环境不被破坏,空气不被污染。5、减少水资源和电能浪费。施工用电低于工程造价的0.5%;节约施工用料,损耗量控制在定额损耗量的85%以内。6、确保施工不影响周围居民正常的生产、生活。4.组织机构及职责4.1按专业和工种实行管理责任制,把管理的目标进行分解并落实到有关专业及人员。项目主管领导统一安排布置,项目有关部门和管理人员负责落实。(1)成立工地文明施工领导小组组长:汤友强副组长:欧良、梁国强、袁昌容组员:赵晓岚、丁友亮、陈小庆、旷文芳、洪靖易、刘懿、刘文海(2)作业队班组成立相应的环境保护小组,逐级落实责任,将组织、落实、检查、验收一体化。(3)实施方法:分片、分点包干制,制定专人负责管理。4.2工作制度1)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一次对场区绿色环境保护进行检查制度。2)项目经理部将场区内绿色环境保护情况在周报中反应。3)检查落实环境保护施工制度并有书面记录可以备查。4)检查落实现场场容卫生制度、厕所卫生管理制度并有书面记录可以备查。5)检查落实现场材料堆放,库房管理制度并有书面记录可以备查。6)检查落实定期对职工进行环保法规知识培训及工人入场后的环保教育制度并有书面记录可以备查。5、环境保护措施1、对废水、污水的管理1.1 施工现场按标准设置排放沟和沉淀池、污水池、污水经沉淀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项目部定期检查、清理沉淀池的沉淀物。生产污水经化验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放。1.2 食堂建造洗刷池、洗菜池、沉淀池和隔油池,含油污水经隔油池隔离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道,隔油池定期清理,所有场内厕所按标准设置密封化粪池。1.3 管道系统酸洗废液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2、对一般废弃物和垃圾的管理2.1 各类垃圾排放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2 对各种废弃物分类管理,统一收集,集中处理。2.3 办公区生活垃圾实行袋装,集中倾倒,堆放于指定地点。办公场所设专门容器,按“不可回收利用”“可回收利用”“有毒害”标识分类装载。2.4 食堂饭菜渣要设专门容器装载。2.5 施工垃圾定点堆放,大量垃圾及时清运,具体按业主要求执行。2.6 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严禁从高空乱倒(抛)垃圾,垃圾实行袋装运到业主指定堆放点。2.7 生活及宿舍区的垃圾要堆放到有垃圾标识的容器内或食堂设置的专门容器内。3、对危险废物管理3.1 危险废物的容器、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标志,并保持标志的清晰。3.2 危险废物的处置,必须选择有资质的单位进行。4、对危化品的控制本工地的危化品有氧气、乙炔、酸、化学药品等,应按程序、规范要求采购、存放、保管、使用,遵守相关操作规程。具体措施如下:4.1 购置与使用许可项目部如需购置、使用危险品,应事先提取申请,并注明危险品的种类、名称、数量、使用时间、地点、范围、使用人等,经公司消防保卫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对需向公安机关办理购置、使用运输许可证的应按政府相关规定办理手续。4.2 危险品仓库的设立:搭设方案应报公司消防保卫部门审批,并符合下列要求:4.2.1 必须用砖墙围蔽。4.2.2 必须单独设置。4.2.3 照明灯具、开关、线路、电器设备必须采用防爆型。4.2.4 严格控制存放数量,存量不超过3天的使用总量。4.2.5 专人保管,严格履行发放回收手续。4.2.6 严禁将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相抵触的危险品在同一仓库内存放4.2.7 配备符合防火安全规定的灭火器材和安全防护用品。4.2.8 危险品应有安全标识和符合规定的中文安全技术说明书。4.2.9 包装破损、渗漏、品名模糊不清的危险品不准存放仓内。4.3 危险品的监督:公司、项目部定期对危险品存放点进行安全检查,班组长、保管员必须每天进行检查,并填写检查记录。4.4 使用控制4.4.1 技术员应对班组进行危险品使用安全技术交底。4.4.2 项目部向工人提供必须的劳动保护用品。4.4.3 使用具有放射性危害物质或散发出有毒有害气体的材料时,项目部应按有关规定对此类材料送检,证明放射物不超标时,方可使用。4.4.4 对于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作业,如电焊、油漆等作业应采取防护措施,减少作业过程中有毒有害气体对作业人员的伤害。5、射线装置安全防护5.2 使用射线装置时,必须划出安全防护区域,并设置危险标志,必要时设专人警戒。6、对噪音的管理在施工时,要防止和减少噪音污染,夜间加班施工时不得干扰施工地段居民的正常休息。6.1施工现场场界噪声值,白天控制在65dB以内,夜间控制在50dB以内。6.2 保证施工机具设备性能完好,正确操作,不过载,控制噪声源的产生。6.3 不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施工机械。6.4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易产生噪声的工序不安排在夜间和中午休息时间。6.5 使用砂轮切割机,砂轮机等噪声较大的设备时,操作者佩戴耳塞,为防止对社区的影响,可将主要噪声源设备封闭在一定的加工棚内。7、对弃土、扬尘的控制7.1 对施工中的土方,严禁随意乱倒和堆放,应整齐堆放在管沟附近,以便于回填,回填后,回填后,应及时清理现场,保持干净。7.2 对运输遗洒的散料,应及时清扫。7.3 建立卫生制度,对施工区域经常洒水打扫,防止工作时产生扬尘。7.4 采取洒水、通风、硬化路面等措施控制扬尘的产生,可与业主沟通,由业主组织相关单位采取措施,共同控制。7.5 对进行有粉尘产生的作业时,操作者必须佩戴防护目镜及口鼻罩。7.6 袋装水泥、白灰等易飞扬的细颗粒粉状材料,应库内存放。临时露天存放时,必须下垫上盖,严密遮盖防止扬尘。运输水泥、白灰等细颗粒粉状材料时要采取遮盖措施,防止沿途遗洒、扬尘。卸运时,采取措施,轻拿轻放,以减少扬尘。7.7 车辆不带泥沙出施工现场,减少对周围环境污染,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8、对废气的控制8.1 不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皮革、树叶枯草等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8.2 厕所内应有冲水水管,防止臭气逸出。9、对绿化的保护保护绿色植被和花草、树木,不乱挖乱砍,如因施工需要,确需破坏植被、砍伐树木的,要办理相应手续。并尽量减少对植被、树木的破坏。10、光污染的控制10.1 夜间施工照明灯具照度范围尽量控制在施工现场范围内。10.2 对强光源可采用防护棚或罩控制其照射范围,以免影响周边环境。10.3 从事电焊作业的人员必须配戴面罩,穿电焊工作服。10.4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少交叉作业,防止电弧光对周边作业人员的影响。如涉及多家施工单位,可请业主出面协调。11、其它11.1 做好管沟内的排水和施工现场的排水工作,保证现场不积水。11.2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砌筑必要的挡土墙、排水渠。11.3 对可能产生严重土壤流失的地方,覆盖处理。11.4 全面禁止使用1211灭火器,购置环保型灭火器。11.5 工地临时厕所应有防蝇、灭蛆措施,防止污染水体和环境,危害人身健康。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