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58662353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 学 活 动 计 划 第三周 教学内容科学:会唱歌的纸重点难点能运用多种方法体验不同纸质的响声。教学目标1、能运用多种方法体验不同纸质的响声。2、激发探究的兴趣,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组织形式小组教学准备儿童经验基础认识纸的种类和特性环 境 准 备各种质地、形状不同的纸或纸制品,如报纸、白纸、塑料纸、瓦楞纸、海绵纸等。过 程 与 策 略有 效 语 言 设 计环 境 辅 助一、 回顾已有经验教师出示各种各样的纸(复习各种纸的名称)二、探究纸是如何唱歌的1、教师设疑。2、幼儿操作:让纸发出声音。请小朋友每人拿起一张纸,看看这些纸能不能发出声音。3、比较不同的纸发出不同的声音。4、采用不同方法让同样材质的纸发出不同的声音:让白纸发出不同的声音。5、幼儿操作探索让手上的白纸发出很多种不同的声音。三、教师小结1、今天老师带了许多不同的纸(都有哪些纸?认识不同种类的纸。2、现在老师手上有一张纸,我想让它发出声音,怎样才能让它发出声音呢?3、你能让纸发出声音吗?你用了什么办法,?4、你们听到声音了吗?它们发出的声音一样吗?为什么会发出不同样的声音呢?5、你是用什么方法让白纸发出不同声音的?为什么同样的白纸会发出不同的声音?6、原来不同的纸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如果你用了不同方法还能是一样的纸发出不一样的声音。为幼儿提供不同的纸于区域中,供孩子们让纸发出合音乐节奏的声音,并看节奏谱打出节奏。分析反思:此次活动提供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纸(如:报纸、白纸、塑料纸、瓦楞纸、海绵纸等)让幼儿进行探索,这样可以加深幼儿的印象,因此活动重点就在于让幼儿对各种各样的纸有初步的认识,并获得相关经验,而作为难点,是让幼儿自己去动手发现纸是如何发出声音。幼儿乐于自己动手的探索,在发出声音的过程中很多孩子会和旁边的同伴交流分享。教 学 活 动 计 划 第四周 教学内容科学:我的变化重点难点发现自己的变化。教学目标1、感受自己的成长变化。2、懂得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激发幼儿爱父母的情感。组织形式小组教学准备儿童经验基础感受自己的变化环 境 准 备1.请幼儿带自己小时候、没上幼儿园之前以及现在的生活照各一张。2.课件我的变化。过 程 与 策 略有 效 语 言 设 计环 境 辅 助一、说一说:我的变化 1.教师提问。 2.幼儿自由讨论。二、看一看:成长的过程 1.教师播放课件【我的变化】。 2.教师按成长顺序点击画面上的小朋友,幼儿通过卡通小朋友的讲解了解自己慢慢长大的过程,体验成长的快乐,同时感受爸爸妈妈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付出的爱。 3.教师总结。可以点击课件【小结】进行总结,也可以和幼儿一起进行总结。三、忆一忆:我的成长 1.教师出示小朋友带来的照片,有条件的可以播放幻灯片,让幼儿猜猜照片上的小朋友是谁,然后请这位小朋友简单讲述照片上的小故事。 2.幼儿互相讲述照片上的故事。3.说一说:我的爸爸妈妈,感受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予自己的关爱和照顾。小时候的你和现在的你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画面上的小朋友有什么不同?你觉得小朋友是怎样一步步长大的?教师利用多媒体发现自己的变化,感受父母给予自己的关爱和照顾。分析反思:根据本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实际情况,主要是想让孩子在感受到自己变化之后,也同样学会关爱父母。孩子们对自己的变化很有兴趣也乐于表述。教 学 活 动 计 划 第五周 教学内容科学活动:神秘箱重点难点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发现。教学目标1、通过摸摸、看看、玩玩等活动了解瓶子的外形和特征。2、引导幼儿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描述瓶子的特征。组织形式小组教学准备儿童经验基础认识常见的瓶罐。环 境 准 备神秘箱、各种不同外形、材质的瓶罐。过 程 与 策 略有 效 语 言 设 计环 境 辅 助一、 猜一猜、导入活动。1、 教师出示神秘箱,引导幼儿进行猜测,猜一猜箱子里面的东西。二、 摸一摸,是什么宝贝。1、幼儿分组将手伸进神秘箱内,用手触摸箱子里面的东西,并进行大胆表述。请你将小手伸进神秘箱里摸一摸,他是什么形状的,摸起来有什么感觉,并猜一猜他会是什么。2、分组活动: 教师分组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大胆的与同伴进行交流。三、玩一玩箱子里的宝贝请幼儿将箱子里的宝贝轻轻取出,摆放在小组桌面上,再通过看一看、玩一玩进一步了解瓶罐的特征。师:请你再仔细看一看、摸一摸并且和他们玩一玩了,你会有新的发现。四、说一说喜欢的宝贝:介绍自己的新发现。根据玻璃、塑料、其它等三种分法将桌面上的瓶子进行简单的分类。1、你们觉着这个箱子里面会是什么?2、你摸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你猜他会是什么?幼儿活动提示:他们长的一样吗?你拿拿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你能帮他们排排队吗?3、你有什么新发现?活动前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各种各样的瓶子,带到幼儿园,引导孩子对各种各样的瓶子产生兴趣,作为活动的前期铺垫。分析反思:本班幼儿对科学活动有很大兴趣,特别是对于未知的、神秘的东西有强烈的求知欲。我抓住幼儿其特点特别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中我认为我给孩子的选择,有些狭隘,如果重新考虑,我想在活动中给孩子们更多的空间发挥他们的想象和联想。教 学 活 动 计 划 第六周 教学内容科学活动:玻璃的和塑料的重点难点从敲击的声音上进行区分。教学目标1、 通过看、摸、掂等多种方法分辨玻璃和塑料材质的瓶子。2、初步感知玻璃和塑料的不同特性。组织形式小组教学准备儿童经验基础对瓶子的有初步的认识。环 境 准 备各种玻璃瓶和塑料瓶。过 程 与 策 略有 效 语 言 设 计环 境 辅 助一、不一样的瓶子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发现各种不同的的瓶子。二、分一分1、按照不同的材料,运用敲击、挤压、将玻璃瓶和塑料瓶分别送到不同的家。2、玻璃瓶的家。和幼儿一起进入观察,了解玻璃瓶的特征。2、 塑料瓶的家。了解塑料瓶的特征。三、我和瓶子做游戏。幼儿自由选择玻璃瓶和塑料瓶玩一玩,并进一步感知他们不同的特征。1、你认为它是什么瓶子?为什么?3、 谁走错了,为什么?4、 玻璃瓶是怎么样的?5、 塑料瓶是怎么样的?6、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在幼儿位置摆放的过程中,桌子要在幼儿的前面,使幼儿在回答的过程中能看到他刚才观察的瓶子。分析反思:幼儿在生活中几乎每天都能接触到各种塑料制品和玻璃制品的实物,因此,这一活动幼儿容易接受和掌握,同时,这一活动中的教具,具体、直观、丰富多样,大量生动的实物教具易于刺激幼儿感官,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近不急待的探索欲望。幼儿在探索中的语言表述也十分丰富。教 学 活 动 计 划 第七周 教学内容科学:蒜头的秘密重点难点通过看、摸、闻、剥等方法,发现蒜头的特征教学目标1、通过看、摸、闻、剥等方法,发现蒜头的特征,体验发现的乐趣。 2、了解蒜头在春天会发芽,激发对种子发芽的探索兴趣。组织形式小组教学准备儿童经验基础认识蒜头环 境 准 备蒜头、图片、小刀、篓子过 程 与 策 略有 效 语 言 设 计环 境 辅 助一、谜语导入1、今天我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一猜吗?“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衣服一扯破,大家都分手。”2、出示蒜头图片谜底就是蒜头,一起来看看蒜头长什么样的吧! 二、探索蒜头1、老师今天也带来了一些蒜头,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蒜头和图片中的蒜头是不是一样的。2、观察蒜头的样子。三、蒜头的作用教师小结:蒜头的作用可大了,不仅可以杀菌,还可以吸走一些不好的味道,很多小虫子也很怕蒜头的味道,所以蒜头还可以驱虫呢!(杀菌、除异味、驱虫)四、结束部分春天到了蒜头会发芽,还有哪些植物会在春天发芽呢?请你回去找一找,然后告诉我,好吗?1、看一看,摸一摸,有什么感觉?闻一闻,有没有闻到什么味道?2、你们想不想知道蒜头里面是什么样的吗?可是蒜头穿着衣服呢,我们怎么样才能看到里面呢? 3、它们是怎么排列的呢?它长什么样?4、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和刚才相比有什么不同吗?闻一闻,你现在闻到了什么味道呢?和刚才闻到的有什么不同吗?5、有的蒜瓣宝宝上面长出了这个绿色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到了什么季节蒜头才会发芽呢?6、请你看看蒜瓣和刚才比有什么不一样吗?再摸一摸,和刚才比有什么不同的感觉?闻一闻,味道有什么变化吗?蒜瓣里面是什么样的呢?我这里7、有一把刀,我们把蒜瓣切开看看好不好?8、请你看一看蒜瓣里面是什么样的?摸一摸有什么感觉?再闻一闻,味道和之前相比有什么不同吗?你们喜欢这个味道吗?我们为什么要吃它呢? 提供实物蒜头,让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剥一剥的过程中,发现蒜头的特征,了解蒜头在春天会发芽,激发对种子发芽的探索兴趣。分析反思:活动中还应该注意对孩子进行情感教育。如:要关心自己种植的大蒜,不能用手去拔大蒜、应在老师的引导下及时给大蒜浇水以免渴死。教 学 活 动 计 划 第八周 教学内容科学:豆豆成长记重点难点了解豆子发芽、生长的过程,知道生命的萌发需要阳光和水。教学目标1、了解豆子发芽、生长的过程,知道生命的萌发需要阳光和水。2、 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豆子的成长过程。3、学做豆豆拼贴画。组织形式小组教学准备儿童经验基础吃过豆豆环 境 准 备课件豆豆成长记、各种豆豆,白纸,胶水,彩色笔。过 程 与 策 略有 效 语 言 设 计环 境 辅 助一、观赏视频:豆豆如何萌发1、教师播放课件【豆豆图片】,图片中各种豆豆的图片。2、教师播放【生长视频】,让幼儿直观地感受豆豆是如何萌发的。二、音乐剧:一颗小豆1、教师播放【音乐剧欣赏】,请幼儿欣赏。2、总结:小豆豆是在打雷下雨后,在阳光下长大的。阳光和水是生命萌发和成长的必要条件。三、律动:豆豆生长1、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剧欣赏】。2、请幼儿想象自己是一颗小豆,跟随课件配音大胆创编动作,用自己的身体表现豆豆在打雷、下雨和阳光下的不同生长状态。四、做一做:豆豆拼贴画1、教师播放【拼贴画图片】,展示用豆豆拼贴出的“豆豆房子”等作品,激发幼儿的兴趣。2、播放【豆豆拼贴】制作过程的动画,配合讲解指导幼儿学做豆豆拼贴画。1、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小豆豆发芽、长大时是什么样的吗?2、小豆豆在什么情况下才发芽的,长高、长大的呢?利用课件更加直观的使幼儿知道植物的发芽、生长的过程,知道生命的萌发需要阳光和水。分析反思: 我发现幼儿喜欢观察,但缺乏坚持性,因此我设计本次活动带领幼儿更直观的通过视频的方式观察豆豆的生长,为后面的豆豆拼贴制作以及表演提供基础。教 学 活 动 计 划 第九周 教学内容科学:不倒翁的秘密重点难点积极探索不倒翁,发现不倒翁不会倒的秘密教学目标1、积极探索不倒翁,发现不倒翁不会倒的秘密。2、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并大胆尝试动手操作,敢于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组织形式小组教学准备儿童经验基础幼儿有玩过不倒翁的经历环 境 准 备不倒翁1个、不倒翁制作材料人手一份,橡皮泥若干。过 程 与 策 略有 效 语 言 设 计环 境 辅 助一、以猜谜的方式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二、初步探索不倒翁不会倒的秘密1、根据幼儿说的本领教师进行示范。2、教师打开不倒翁,看看里头的奥秘5、实验:拿出不倒翁底部的东西,三、幼儿动手制作不倒翁,1、幼儿第一次操作完毕,将幼儿完成的不倒翁摆在前面,逐个逐个进行试验,检验幼儿做的是否成功。2、根据幼儿情况设疑,并相互解决。3、幼儿再次进行操作不倒翁4、检验第二次实验的结果四、结束部分1、小朋友们,今天应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圆圆的身体左右摇,你推它来我推它,推来推去它不倒。猜猜看,是什么?”2、它的名字叫不倒翁,谁知道它有什么本领呢?谁能告诉我,它为什么不倒呢?猜猜看没有东西的不倒翁现在会怎么样?会站着还是倒下?3、为什么这个不倒翁成功了,这个不倒翁没有成功呢?4、为什么它的不倒翁有点歪我的不歪,站起来还是直直的?提供不倒翁成品引起幼儿想玩的兴趣,在玩得过程中充分感受不倒翁“不会倒”的有趣现象,为活动做铺垫。分析反思:本次活动既有科学的探索,又有动手制作,这样的活动孩子们都会比较喜欢、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孩子们对不倒翁已经非常的感兴趣了,也有了想玩的欲望。我又适时的提出了制作不倒翁,他们用橡皮泥又做了一个半圆盖在半个乒乓球上,这样就像不倒翁一样了。教 学 活 动 计 划 第十周 教学内容科学:弹力运动会 重点难点发现物体的弹性和拉力的关系。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与实验,使幼儿进一步感知不同物体的弹性现象。2、发现物体的弹性和拉力的关系,培养幼儿观察的敏锐性。 组织形式小组教学准备儿童经验基础会折弹弓子弹环 境 准 备皮球、橡筋、弹簧、木块、铁片、弹性球、动物标靶、自制弹弓、纸制子弹等。过 程 与 策 略有 效 语 言 设 计环 境 辅 助一、拍一拍,捏一捏,感知不同物体的弹性。 幼儿自主选择一个皮球按一按、捏一捏二、找一找生活中有弹性的物品。 1、在一大堆物品中找出有弹性的物品。 2、引导幼儿挖掘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有弹性的东西的。二、玩一玩。 1、弹力球:感知小球的弹力。2、看谁射中靶。 用力投掷玩一玩中的小球,使橡皮筋拉长,发现物体的弹性和拉力的关系。 3、看谁弹得远(小弹弓)。 拉得越紧,子弹弹得越远。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弹性和拉力的关系。1、为什么有的皮球弹不起来? 2、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有弹性的3、为什么小球扔下去,还会弹起来?4、小球是靠什么打出去和拉回来的?为什么?5、比一比,谁弹的远,为什么?提供有弹性的物体,引导幼儿了解弹性,感知弹性和力之间的关系。分析反思:幼儿在自己的探索与我的引导下大部分都达到了活动的设计意图,不过,如果弹性物品的种类更多那幼儿的空间会更大,更有利与幼儿的探索的。教 学 活 动 计 划 第十一周 教学内容科学:瓶子歌唱家重点难点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教学目标感知用于瓶子材质的不同及放入材料的不同而发出的声音不同。组织形式小组教学准备儿童经验基础对瓶子有一定的基础经验。环 境 准 备各种不同材质的瓶子及各种材料。节奏图谱。过 程 与 策 略有 效 语 言 设 计环 境 辅 助一、 瓶子叮叮当1、幼儿运用教师提供的小木棒敲击各种各样的瓶子并大胆的表述自己的发现。2、引发发现同一瓶子,敲击不同的地方发出的声音也是不一样的。二、会变声音的瓶子1、幼儿大胆地在同一瓶子中分别装入不同的材料,并发现他发出的不同声音。2、鼓励大胆运用不同材料装入不同的瓶子并发现声音的各种变化。三、瓶子大联奏1、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一种瓶子乐器,看着简易图谱为曲子配乐。1、你觉得什么材料的瓶子敲起来的声音最好听?为什么?2、你还发现了什么?3、什么材料放进去声音最响,什么材料放进去声音最轻。4、不同的材料分别放进不同的瓶子,声音会有哪些变化。提供幼儿熟悉节奏图谱,使幼儿在活动中能看图、听音乐打节奏,进一步感知瓶子及材料的变化。分析反思:孩子们非常喜欢这个活动,特别是运用不同材料装入不同的瓶子并发现声音的各种变化时,孩子们都能尝试几种材料。在活动后可以将自制的瓶子乐器投放在表演区,鼓励幼儿继续为更多的音乐进行演奏。教 学 活 动 计 划 第十二周 教学内容科学:我发现的变化 重点难点 四季变化的特征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界中天气、植物和动物的各种变化。2、初步理解事物都是处于变化之中的。 组织形式小组教学准备儿童经验基础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环 境 准 备课件我发现的变化过 程 与 策 略有 效 语 言 设 计环 境 辅 助一、引起兴趣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是变化的,比如天气的变化、动物的变化、植物的变化。二、四季的变化1. 四季的特征。各个季节的特征。2.播放课件:四季的变化,分别点击画面上方的文字按钮春、夏、秋、冬,引导幼儿欣赏四季的特征,巩固幼儿对四季的认识。之后可以点击春夏秋冬整体播放四季的更迭,为幼儿提供一个连贯的变化过程。三、.动物的变化1、小蝌蚪和毛毛虫。2、教师播放课件【动物的变化】,分别点击卡通青蛙卵和毛毛虫按钮,引导幼儿回忆过去所学的知识,加深这方面知识的印象。四.、植物的变化1、.教师播放课件【植物的变化】。2、.幼儿总结植物生长的过程。五.总结:教师:自然界里的万物都是会变化的,人会长大,小种子会发芽,气候会轮换,这可真有意思啊!延伸活动:请幼儿说说自己感兴趣的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并把这些变化过程用画画的形式表现出来。1、 大自然中一年四季的变化有哪些呢?是怎么变化的?2、 春季有什么特征?3、 夏季有什么特征?4、 秋季有什么特征?5、 冬季有什么特征?6、.教师: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7、毛毛虫又是怎么变成蝴蝶的?8、桃树是怎么长大的?9、蒲公英是怎么长大的?10、向日葵又是怎么长大的? 活动前可以在自然角中种植上个活动中认识的大蒜,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利用课间更直观的让幼儿了解季节变化的特征。分析反思: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有足够的自由活动空间,能够通过教师播放的课件发挥幼儿的想象力。从选择内容上来看,能够逐渐过渡,自然界中四季的变化、动植物的变化,符合幼儿年龄特点。教 学 活 动 计 划 第十三周 教学内容科学:有用的弹簧重点难点引导幼儿获得螺旋弯绕的弹簧使某些物体具有弹性。教学目标1、探索弹簧的特点及作用。2、感知弹簧的盘绕情况与其特点的关系。组织形式小组教学准备儿童经验基础认识弹簧并用细铁丝做过绕弯物体环 境 准 备细的铁丝、各类弹簧玩具、带弹簧和不带弹簧的圆珠笔过 程 与 策 略有 效 语 言 设 计环 境 辅 助一、 圆珠笔跳一跳幼儿从筐子中选取喜欢的圆珠笔进行试,并将它们分成会跳起来和 不会跳起来的两类。二、跳起来的秘密1、引导幼儿摆弄装弹簧和不装弹簧的圆珠笔。2、请幼儿说一说操作过程中的发现,引导幼儿发现是因为有弹簧才会跳起来的。3、弹簧为什么会跳引导幼儿发现是因为盘绕起来才能跳起来的并将一根拉直,使之失去弹性而进行比较。三、制作小弹簧幼儿运用教师提供的细铁丝制作各种小弹簧四、生活中的弹簧1、引导幼儿继续寻找生活中有弹簧的物品,感受他们的弹性。2、播放PPT,使幼儿更加直观的感知。1、为什么有的圆珠笔会跳起来,有的不会?2、会跳的圆珠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3、弹簧为什么会跳?他们都是什么形状的?4、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里面也有弹簧簧?提供各种细铁丝,让幼儿弯一弯,绕一绕,了解他的变形,为制作弹簧做铺垫。分析反思:原本,我以为这个活动,孩子们可能不太有兴趣。但在活动中,孩子们在一次次的猜想中,求证时探索操作的欲望高涨。特别是当孩子们操作得出了结果时,更是表达探索的欲望强烈。虽然,没有收集和呈现给孩子很多的弹簧制品。却在活动中使孩子猜想的结果更多样化,活动中探索的热情更高。教 学 活 动 计 划 第十四周 教学内容科学:鸡蛋浮起来重点难点幼儿尝试实验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的方法,知道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让有些沉下去的东西浮起来。2、了解自然界中死海能使人漂浮的成因。组织形式小组教学准备儿童经验基础前期幼儿经验:知道有些物品会浮于水面,有些物品会沉在水底环 境 准 备鸡蛋、水杯、糖、盐、味精、水、抹布、脸盆、记录表过 程 与 策 略有 效 语 言 设 计环 境 辅 助(一)幼儿叙述“沉”与“浮”的物品:引导幼儿进行经验回顾。(二)变魔术“鸡蛋浮起来”:1、引导幼儿进行猜测。2、教师出示盐、糖、味精。(三)幼儿尝试实验教师将幼儿分为4组,每组获得一个鸡蛋、三个杯子、三根搅拌棒,一瓶水,进行实验,每桌放置三种调味料。实验要求:每只杯子的水里只能放进一种调料。(1)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在水中添加东西进行实验分别请幼儿讲述自己的试验结果。实验后得出结论,放盐可以增加水的浮力,使鸡蛋浮起来。(四)死海的秘密教师:“教师播放PPT,介绍“死海的秘密”。1、你知道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浮起来?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2、鸡蛋放在水里是沉还是浮起来呢?3、他们是什么?4、什么材料放进水里,鸡蛋会浮起来?5、你在水里加了什么,你的鸡蛋怎么样了?”6、放了盐的水能让鸡蛋浮起来,那人可不可以浮起来呢?”每桌准备干抹布,避免幼儿操作时水弄到衣服上。操作材料帮助幼儿进行实验。分析反思:本次活动我主要是通过分组活动让幼儿在实验中获得知识,激起他们探究的兴趣。活动中幼儿思维活跃,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孩子们自主组合、合作默契。在分组实验的时候,加入糖的时候鸡蛋始终没有变化,幼儿显得很沮丧。而加入盐的时候,鸡蛋随着盐的增加而逐渐升起来时,幼儿很兴奋,也很投入。教 学 活 动 计 划 第十五周 教学内容科学:感知声音轻和响重点难点操作知道硬的东西掉在杯子里的声音响,软的东西掉在杯子里的声音轻教学目标1、 操作知道硬的东西掉在杯子里的声音响,软的东西掉在杯子里的声音轻。2、在游戏中,对声音产生兴趣组织形式小组教学准备儿童经验基础能感知物体的硬和软环 境 准 备小熊杯子、操作包(硬币、毛线、纸片、塑料片、石头)记录表过 程 与 策 略有 效 语 言 设 计环 境 辅 助一、听声音,引入主题1、教师遮挡小熊杯子,操作硬币和纸团。2、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觉,区分声音的轻与响。3、除去遮挡物让幼儿看物体操作,再次感受声音的轻与响。二、操作环节1、提出任务,介绍材料:棉絮,毛线球,纸团,硬币,塑料块,小石头2、幼儿尝试:喂不同的东西,听听声音的轻与响3、老师指导 教师小结三、集体交流1、幼儿将自己的记录表格贴于黑板上,教师请个别幼儿说一说2、针对不同意见进行再次验证。3、幼儿摸一摸操作的材料4、活动小结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两种声音,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师:这是什么声音?这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师:你们的桌子上也有些空的小熊的杯子,他们也饿了。你们也喂点东西给他们吃。但需要注意一次放一样东西,一边放一边听清楚,并选择两个符号进行记录。师:你的实验结果是什么,你能说一说吗?师:有些小朋友有不同意见,怎么办呢?师:原来硬的东西掉在杯子里的声音响,软的东西掉在杯子里的声音轻将操作包投放于科学区,供幼儿再次操作。但需要丰富操作包的材料,硬的、软的东西都有所增加。如加入贝壳、棉花糖等等,此外,还可以将杯子的质地更换。活动中用塑料杯,可以尝试用玻璃杯等。让幼儿进一步感知软的东西掉下来声音轻,硬的东西掉下来声音响。分析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能按要求一件一件物品的操作,而且对这个过程很感兴趣。对于硬币、石头之类的硬的物体他们毫无疑问就认定是响的,操作结果也如此。但对于纸片他们是有争议的,因为纸片是通过改变外形再操作的,外形的不同影响到软硬的程度,和声音的效果。为此可以给幼儿提供不需要改变外形的纸片,如小于杯口的纸片,或餐巾纸。有一种明显的对比。然后通过后续提供不同纸质的纸让幼儿操作,这样更加清晰结果。另外,在记录表的过程中幼儿做得比较好,有很多幼儿都尝试自己绘画记录表。对能力弱的幼儿可以提供范本或画好的记录表,让他们的注意力更多放在实验过程中。教 学 活 动 计 划 第十六周教学内容科学:弯弯的秘密重点难点将发现及时进行记录。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比较,发现弯弯的桥能承受更多的重量。2、鼓励幼儿用喜欢的符号进行记录,培养初步的记录意识。组织形式小组教学准备儿童经验基础见过这两种桥梁并在上面行走过。环 境 准 备固定好的桥墩数座、积木若干、PPT、课件大、小记录表、笔若干过 程 与 策 略有 效 语 言 设 计环 境 辅 助一、情境引发幼儿观察与猜想二、弯弯的力量1、介绍材料2、教师讲解操作步骤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4、师小结。三、大弯和小弯的秘密1、任务提出:有大弯桥和小弯桥两座桥,那到底谁更牢固呢? 2、教师讲解演示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4、师幼总结交流并验证原来,不同弯度的桥的承重能力也不同呢!小弯桥比大弯桥更牢固! 四、播放PPT,了解生活中的弯弯弯弯还有更多的秘密等我们去发现呢?请你回去以后再去找一找,然后把你的发现来告诉大家?1、它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2、你们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你们认为弯桥更牢固呢?3、你有什么发现?哪座桥更牢固呀?为什么?提供PPT,使幼儿参与活动更直观、更投入。分析反思:为了探索弯弯的秘密,我挑选了拱桥和梁式桥让小朋友进行探究活动。在操作前,我反复强调操作要求,但是操作结果的对错固然重要,让幼儿在操作中的体验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幼儿实验的过程中,我不应该对一些没达到要求的幼儿的操作结果持否定的态度,我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自主观察,从而找出自己与他人的不同点。教 学 活 动 计 划 第十七周 教学内容科学:自由自在的电线 重点难点运用电线变出各种形态。教学目标1、任意弯折电线,大胆表现富有创意的造型。2、尝试运用多种材料让电线站起来。组织形式小组教学准备儿童经验基础了解电线的日常用途。环 境 准 备粗细、长短不同的彩色胶皮电线、橡皮泥、胶带纸等。过 程 与 策 略有 效 语 言 设 计环 境 辅 助一、 猜一猜,激发活动兴趣。二、 看一看,引导观察想象。1、今天老师要用电线来变魔术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数“一、二、三”。2、教师将电线弯曲成“o”形和其他形状。3、电线真好玩,可以根据我们的想法把它弯曲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你们想不想来变魔术呢。三、玩一玩,鼓励创造表现幼儿自由结伴弯曲电线,教师观察指导,激发幼儿大胆创造、变化。四、做一做,启发思考探索1、师: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把电线弯一弯、绕一绕,做出了许多有趣的东西。可电线悄悄地告诉我,它除了想躺着摆出各种姿势外,还想站起来摆出各种姿势呢!2、幼儿自由讲述让电线站起来的方法。(如借助胶带、插入彩泥等3、幼儿操作,试试这些材料,看看能不能让电线站起来。4、幼儿尝试操作,让电线造型站立起来。五、作品展示:将幼儿作品进行展示并引发幼儿进一步的创造、变化。1、这是什么?像什么?电线有什么用?2、它变成了什么形状?像什么? 3、你想把电线变成什么呢?4:你把电线变成了什么?5、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它站起来呢?提供展示台,使幼儿作品得以保存、展示并进一步创作变化。分析反思:幼儿的兴趣很高,在第三部分让电线站起来的环节中,我本来设计是幼儿有2次操作过程,第一次是尝试玩,第二次是根据幼儿的回答在已有经验上玩,使活动更加丰富性。可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我发现孩子们第一次尝试就兴趣很浓,后来我顺水推舟直接引入到了第二次操作,可是我巡视后,就后悔了。孩子们就在尽情地玩,活动中没有层次性的突出,显地很平淡。教 学 活 动 计 划 第十八周 教学内容科学:幸福七彩泡重点难点观察感知不同形状吹泡器吹出的泡泡形状,学习制作泡泡。教学目标1、 观察感知不同形状吹泡器吹出的泡泡形状。2、乐意与大家交流分享,并记录自己的实验结果。组织形式集体教学准备儿童经验基础吹过泡泡。环 境准 备用铁丝圈成的各种形状的吹泡器、肥皂水若干瓶、每个幼儿一张记录表。过 程 与 策 略有 效 语 言 设 计环 境 辅 助一、幸福七彩泡泡。 幼儿用圆形吹泡器制造幸福七彩泡,体验幸福、温馨的氛围。二、幸福七彩泡的猜想1、观察各种形状的吹泡器。2、出示记录表。不同形状的吹泡泡器)表中的“?”。3、将自己的猜想画入记录表中。 三、吹出幸福七彩泡。1、幼儿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2、展示记录表,交流实验结果。说说实验结果和原先的猜想是否一样。 3、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吹泡器,吹出幸福七彩泡,送给好朋友。1、这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 2、刚才我们用圆形的吹泡器吹出了什么形状的泡泡?3、桌子上有不同形状的吹泡器,你们猜猜看用它们可以吹出什么形状的泡泡?4、这里有一张记录表,表中的三角形、半圆形、正方形代表的是什么?提供多种形状的吹泡器引发幼儿大胆的猜测多种形状的泡泡,提供记录表让孩子们将自己实际操作记录下来。分析反思:每个孩子都喜欢吹泡泡。但是在此过程中,由于中班孩子的无意注意和表象性思维等特点,大多孩子对泡泡的探索缺乏深度。所以我要以科学小实验的形式引导孩子们感知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出的泡泡的形状。最终目的在于保持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从而逐步学会学习并乐于学习。教 学 活 动 计 划 第十九周 教学内容科学:奇妙的静电重点难点认识静电现象,知道摩擦起电的原理。教学目标1、认识静电现象,知道摩擦起电的原理。2、激发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欲望。组织形式小组教学准备儿童经验基础玩过静电的游戏。环 境准 备彩色纸屑若干;梳子每幼儿一把;塑料玩具每幼儿一件;气球若干;塑料绳若干;轻快音乐一段;蝴蝶指偶。过 程 与 策 略有 效 语 言 设 计环 境 辅 助一、做“理发店”游戏,发给每个娃娃一把塑料梳子。1、教师给一个小朋友“理发”,引导小朋友发现:头发飞起来了。2、幼儿游戏,给自己梳头,给同伴 “理发”,看看能发现什么。教师适当指导、提示、鼓励。二、教师示范用塑料盒、塑料玩具摩擦后粘住彩色纸条。1、幼儿用塑料玩具、梳子在衣服上搓一搓,然后靠近地上的彩色纸屑,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2、启发孩子思考:启发孩子思考,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静电现象。6、气球娃娃来看你。和孩子一起分析、总结。1、理发店里都会有谁啊?理发师是怎么理发的呢?2、你发现了什么?3、为什么会这样?提供便于操作的材料,便于幼儿在操作环节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分析反思:中班的幼儿年龄小,好玩,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我以情景教学为主,给幼儿创造一个可以供探究的环境,为了更好地达到以幼儿为主体这一目标,我在这一活动中还通过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试一试等多种形式,让幼儿自己在实际操作中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的办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