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诗文以言 辟蹊径习文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157325333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效诗文以言 辟蹊径习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效诗文以言 辟蹊径习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效诗文以言 辟蹊径习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效诗文以言 辟蹊径习文古诗扩写提升小学高段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初探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新课程突出了语言积累的重要性,但提升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研究却较少得到关注。小学高段学生写作水平提升的瓶颈,往往在于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具体表现为:遣词造句随便、只求大概、不求准确;口语化倾向严重、罗嗦重复、不求精炼;网络语言充斥、只求新奇、不求规范等诸多问题,使学生有感不能发、有悟不能言、有意不能达。因此提升小学高段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行之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手段和策略亟待探索和尝试。1精美的古诗是学习的好范本。从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我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歌的特点是短小精悍但字字珠玑,以简短的文字篇幅传达着庞大的文化信息。孔子云:“不学诗,无以言”。诗歌是古代汉语言最基础最重要的表达体裁。一首好诗本身就是一段精彩的语言叙述。小学生学习古诗文既是传承民族文化,又是掌握汉语言文字表达的有效途径。2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二三年级时,语文教材就出现了比较简单的“四绝”,如洛宾王的咏鹅,李绅的锄禾,白居易的草(前四句),张俞的蚕妇。选入教材的古诗,更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强大的艺术魅力,可以说是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结晶和荟萃,而这些是通过诗歌的语言美、声韵美去从中表达的,感受、体会、模仿诗歌的语言对于提高作文的语言表达水平一定是裨益良多的。3 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本课题研究旨在针对目前小学高段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经常暴露出来的语言表达不求准确、只求大概;语言表达罗嗦重复、不求精炼;语言表达只求新奇、不求规范等妨碍作文语言能力提高的诸多问题。古诗文语言表达精准凝练,优美工整的特色或许是一剂良方,另外古诗文语言传达的厚重文化内涵和民族情感也在学生作文网络语言充斥、思想内涵单薄的情况下有更为积极的影响。二、 课题研究的概念界定古诗作文化(古诗扩写)诗人根据表达需要,语言高度浓缩、概括,情节跨度具有很强的跳跃性,使诗中存在“空白”。学生抓住“空白”之处,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合理的想像,把跳跃过的情节补充出来,把浓缩概括的语言具体化。既把古诗教学应用于作文中,又以作文为载体来学习古诗。不仅能够实现教导学生学习古诗的目的,而且还能够完成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目的。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一)让学生在古诗作文的练习中真正品味和积累祖国语言文字、领略语言的美感,感受到写作的独特乐趣;(二)让诗歌走进学生的作文,使学生的作文能焕发出一种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诗性美;(三)探索出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解读、运用古诗文典籍语言于现代汉语言表达的扩写序列、有效策略、可行步骤;(四)以古诗阅读指导跟作文教学相结合,实现“古诗作文化”,初步形成以作文教学为载体的“古诗作文化”课堂教学模式。四、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1、小学高段古诗文阅读积累现状的小调查 小学高段学生的古诗文阅读积累情况是本课题研究的起点,学生对于古诗文阅读的积累也是古诗扩写以及“古诗作文化”的基础,只有学生具备一定的古诗语言积累和储备才能进一步开展古诗扩写的训练,并以此提升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小学高段学生古诗文阅读积累现状小调查1.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诵读古诗:A、学前 B、上学后低年级 C、老师布置相关作业后2.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你能熟读成诵的有几首:A、10首以下 B、一半左右 C、大部分 D、全部3.小学生必背古诗七十首你能默写出来的有几首:A、10首以下 B、一半左右 C、大部分 D、全部4.按照字数长短古诗可分为( )言、( )言5.按照句子多少古诗可分为( )、( )6.从以下诗歌题目可以看出哪首是词:A、天净沙秋 B、咏柳 C、诗经采薇 D、清平乐村居 小学高段学生古诗文阅读积累现状小调查结果如下:学生开始背诵古诗的时间学前开始为80%,上学后开始背诵的为16.3%,在老师作业中要求后才开始背诵的为3.7%,从中可以发现学生开始积累古诗较早,到高段积累古诗持续时间较久;学生积累的古诗数量以背诵数量多少来衡量,那么全部能够背诵的(70首)达到10.2%,大部分(50首以上)能够背诵为45.1%,一半以上(35首以上)能够背诵的为40.3%,只能背诵十首以下的学生仅仅占5.6%,由此可见学生对于古诗的积累也达到了一定的数量,有了开展“古诗扩写”的内容基础;以学生是否了解古诗绝句和律诗,五言和七言基本类别,以及能否分清唐诗和宋词的区别来了解学生掌握古诗基本常识的情况,能分清类别的学生为95.7%,不能分辨只占4.3%,能区分诗词的学生为97.8%,无法区分只占2.1%,学生对古诗文学常识掌握情况也比较好。根据小调查所反映出来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高段学生已然具备了开展“古诗扩写”的条件,为课题开展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支撑。学生开始朗读背诵古诗的时间情况。 古诗七十首能背诵几首?能分清绝句和律诗,五言和七言类别的学生数。 能分清唐诗和宋词区别的学生数。2、小学高段古诗扩写渗透序列从四年级第七册开始,语文教材中就开始出现古诗课文,并保持每册平均两课内容的高密度。 课内的古诗文首先就是高段学生“古诗扩写”的第一手资料和最重要的内容。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的参照纬度整理出“小学高但古诗扩写渗透序列”,为学生开展扩写,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提供目标和方向。(1)以年段为序列标准:第七册:第二单元5题西林壁游山西村、第六单元2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第八册:第一单元1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第六单元23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第九册:第二单元5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第十册:第二单元5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第十一册:第六单元诗经采薇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第十二册:七步诗鸟鸣涧芙蓉楼送辛渐江畔独步寻花竹石石灰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己亥杂诗浣纱溪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2)以题材为序列标准:记叙文写景: 诗话山水题西林壁、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 乡野雅兴乡村四月、鸟鸣涧 四季景致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天净沙秋记叙文记事:田园牧歌游山西村、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童真稚趣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 记叙文抒情:思乡情长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送别意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芙蓉楼送辛渐胸怀家国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己亥杂诗风骨奇伟竹石、石灰吟白驹过隙诗经采薇、浣纱溪 古诗年段扩写序列方便同学、老师理清扩写内容,题材序列为小学阶段最主要的记叙文体练习指明了类型差异,使“古诗扩写”对学生的习作书面表达提高训练更加系统化,并有针对性。3、小学高段古诗扩写策略与步骤一年级学生初次接触的古诗是李白脍炙人口的静夜思,之后书中选择的都是经典名篇。一二三年级低年段遵循每册书两次古诗积累,每次两篇,从四下开始每次积累三篇、并出现宋词。六年级上下分别有诗歌综合性学习和专门背诵的单元,并出现元曲。由此可见教材编排遵循的是阶梯螺旋上升的原则,因此“古诗作文化”训练也应当低段以说古诗故事口头表达为主;中年级可将古诗表达成现代语言并串写成小故事;重点落实在高段,学生有一定的语言表达积累和古诗积累,将古诗补白写成声情并茂的习作。小学阶段“古诗作文化”具体操作原则可概括为:低段说古诗故事、中段写古诗故事、高段扩古诗故事。从教材编排特点来看,高段的“古诗作文化”落实在一个“扩”字。那么“扩”什么?怎么“扩”?根据古代汉语的特点和表达方式,以及寻求转变成现代汉语对高段学生书面语言表达的增长点,从学生扩写实例中可归纳出以下策略:(一)补充性原则古代人语言表达凝练,在古诗原文中存在大量语焉不详或未交代清楚的内容,这些内容大致分为几类:一是时空线索,古代诗词传世佳作多有即兴创作,古代诗人还有题写诗词于某地的表达习惯,但是诗人创作的时间、地点、触动诗人的景物、人事在诗歌中往往是不会交代的,需要学生补充;二是事件因缘背景,诗人创作诗歌常常是借诗言志,借诗抒情,但是志向由何而生,情感因何而起,并无交代,也要学生补充;三是细节描写,古诗有借写景寄托情思的,有借记事阐发观点、见解和哲理思辨的,但是景物的修饰性描写,人物的对白、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经常是略过的,学生也可以补充。最后,“一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还可补充自己对古诗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可以说,古诗扩写首先是“补白”,学生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并适当借助合理想象进行补充。例如钗头凤学生的扩写:陆游与他的妻子唐婉是一对伉俪想得的夫妻,从小青梅竹马,可是,陆游的母亲却强迫陆游与唐婉分开,唐婉被迫嫁给了赵士程。十年后的一个春天,陆游独自来到了山阴城沈家花园,当他借酒消愁的时候,遇到了唐婉,陆游的内心无比激动,可是如今她已是别人的妻子了,自己只能远远地看着她,就像禁宫中的杨柳,可望不可及啊!学生补充的这段话并不是对诗歌本身的叙写,但是却不得不写,学生通过背景资料发现了诗人创作诗歌的原因和动机,交代出来,增强了扩写习作的表达效果,也提升了学生转述与概括的表达能力。(二)修饰性原则古诗扩写的原诗都是名家名篇,自有其语言上的独到之处,但是转换成现代文不能曲解诗歌原本的思想感情,以及丧失诗歌核心的、经典的、广为传颂的精彩笔触,同时古诗中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以及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或缺失或单薄或隐晦,所以学生扩写古诗习作时还应遵循修饰性原则,一方面尊重原文语言的艺术魅力,忠实地保留和再现,另一方面对缺少的单薄的隐含的内容加以修饰和完善。例如游子吟的扩写: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夜已经很深了,伸手不见五指。母亲听孟郊屋里没有动静了,就再从房间里出来,把油灯点燃,把衣服拿过来,一针一线密密地缝补,也许是年老眼花,一不小心地把手戳破了,但她只是放在嘴里轻吸了下。母亲看扣子松了,就把它缝得牢牢的,母亲看衣服破了洞,就小心翼翼地给它补上了。母亲边缝边想:儿子这次出去,不知什么时候回来,我得细心地缝,把衣服缝补结实,好让他多穿些时日。学生把握住了诗歌中“密密”二字关键的表达效果和语言背后母亲爱子心切的情感,在保留诗歌内在“灵魂”的基础上在“密密缝”上大做文章,把一位慈母的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出来,同时在古诗扩写的过程了锻炼了对语言润色修饰,丰富语言表达的能力。(三)古诗扩写的合理步骤学生在古诗扩写中训练书面语言表达并非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它也必须按照一定的梯度和习作顺序来进行。总结学生一般的古诗扩写习作,往往按照以下步骤操作:(1)古今意译:将古诗句转变成现代汉语的表达。(2)扩写补白:将古诗中缺失的人称、情节、内容进行合理地扩充和填补。(3)润色修饰:将故事片段环境、内心描写补充完整,并对语言表达进行修饰美化,使之成文。补白时要做到:故事情节的空白、人物描写的空白、心理活动的空白、思想情感的空白。例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步骤一:古今意译剑门关外忽然听说官军收复蓟北,乍听到止不住的泪水洒满了衣裳。步骤二:扩写补白在简陋的茅屋中,杜甫正在书桌前哀叹故土沦丧,有家不可归,邻人忽然从屋外闯入,告诉杜甫剑门关外传来朝廷军队收复蓟州以北国土的好消息,杜甫咋一听闻,喜极而泣,泪湿衣襟。步骤三:润色修饰 一座低矮的庭院,简陋的茅屋里,书桌上摊开的诗书许久没有翻动,杜甫手托着下巴,自言自语道:“唉!这七年多的安史之乱不知何时才能停止,何日方能回到故乡啊!”说着,他又叹了一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杜兄,大好消息,大好消息”邻居王兄他直奔进屋子,气喘吁吁地说道:“杜兄,好消息,府衙府衙门前贴出安民告示啦!安史之乱终于结束啦!叛军的老巢蓟北已被官军收复,史朝义兵败自杀,河南河北也相继收复啦!”杜甫听了,激动之情如潮水般涌上心头,顿时,他的眼睛模糊了,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洒满了衣裳。4、小学高段古诗扩写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探(一)创设诗意课堂教学情景(1)空间情景:在教室的板报上张贴古代著名诗人或者书法家撰写的古诗名句,开辟“古诗新说”一角,以此来营造一种浓厚的诗意氛围。(2)导语情景:引用与课文相关的典故诗文,铺垫蓄势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兴趣。(3)音乐情景: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播放音乐,或激昂慷慨或沉缓婉转的音乐语言有利于把诗歌的节奏、韵律之美烘托出来。(4)影像情景:利用多媒体制作相关影像材料,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古诗文的精湛与美妙。(二)挖掘诗歌的文化内涵(1)从注释、引语入手,挖掘有关文化信息。(2)从故事情节入手,挖掘整篇(部)著作的文化内涵。(3)从课文主题入手,挖掘优秀的传统美德。(4)从课文词句入手,挖掘相关文化背景、哲理境界。(5)从课文插图、课后练习入手,挖掘文化意趣。(三)探索“导引诵读探究拓展写作”课堂教学新模式(1)导引: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古诗名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诗人轶事等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2)诵读:通读(侧重读准字音、理解词语、读通句子的基础上,掌握句读、语气、停顿)与精读(侧重在字斟句酌、深入研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上)相结合;美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与品读(品味语言的音韵美、品味语言的意境美)相结合。让文学作品穿越千年的情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脉脉地滋润学生的心田。(3)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古汉语的词法、句法现象;探究课文中蕴涵的思想美和情感美;探究课文中的民俗风情和民族情结;探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丑等等。(4)拓展:以课文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部)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等。 (5)写作:“古诗作文化”大体以下几种形态展开:扩写古诗、改写古诗(改变内容、增加内容),把古诗的诗歌解读转换成以现代语言来呈现的优美故事,以高段小学生自身丰富的想像力来把诗歌中跳跃过的部分进行“补白”,将以往写诗歌小故事掌握诗歌大意的练习形式扩大范围,增加内容,提高要求,高段学生背诵过的“古诗七十首”、“八十首”都可以作为“诗歌作文”、“诗歌故事我来写”的范围和内容,由简单的把诗句解释串联润色变为写一个情节完整,意境充实,描写细腻的动人故事。五、课题研究的分析课题研究前期对“诗歌作文化”开展的基础与可行性进行了调查分析,从古诗课文渗透序列的收集和分析确定了“诗歌作文化”开展的基本内容和策略,从“诗歌作文化”的操作步骤研究和课堂模式探索进一步确定了实施的具体方法和手段。但是将“古诗”写成“作文”,是否就能扎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诗歌作文化”无疑是习作练习形式和内容上的有益探索,虽不必质疑其有效性,但是其效用有多大,如何度量,却是一个难题。对“诗歌作文化”与提升学生作文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值得深入地探索。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将古诗写成习作需要一定的语言表达基础,在习作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也是一种有效的训练,但是对于学困生来说,这样的练习难度较高,因此对于“诗歌作文化”的差异性策略研究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一个方向。六、 参考文献古诗词,让作文教学如此美丽贵州铜仁学院附属中学 尚小勇借古诗之石攻作文之玉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三四中学 朱敏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