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左右两个皮层可各划分为四个叶

上传人:z****2 文档编号:157262779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脑的左右两个皮层可各划分为四个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脑的左右两个皮层可各划分为四个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脑的左右两个皮层可各划分为四个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功能靈叶区体觉功能视觉功能大脑的左右两个皮层可各划分为四个叶:额叶,在大脑半球的前部,主管运动、语言、智能、 情感等;顶叶,在大脑半球的后顶部,主管感觉、阅读等;颞叶,在大脑半球的外侧,人们 感受声音、确认自己的空间位置的最高中枢就在这里;枕叶,在大脑半球的后部,主管视觉、 阅读等。此外,大脑半球内侧面的一部分皮层称为边缘叶,它和下丘脑、中脑的部分结构联系在 起,称为边缘系统,除与内脏活动的调节有关外,尚与许多心理活动如情绪、记忆有关。在人的大脑中,左右两个半球的功能并不完全对称。左半球主要具有逻辑思维、数学计 算和分析判断功能;右半球主要具有感知立体形象功能,是多数人的艺术和音乐技能的控制 中枢。总之,左半球的功能是语言、理念、分析、连续、计算等;右半球的功能是音乐、绘 画、综合整体性、几何空间等,所以人们又称右半球为“音乐脑”尽管音乐的主管中枢在 右半球,但是,由于人脑中的神经纤维互相联系,所以音乐的作用也就不仅对“音乐脑”起 作用,也能作用于整个大脑乃至全身。音乐生活丰富发展了他的音乐脑一一右脑,扩展了右脑的能力,使他在成年以后为人类 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现在都知道左脑主逻辑思维,右脑主形象思维。右脑指挥左 脑,左脑指挥右手。当左手弹奏时,右脑活跃起来,右手弹奏时,左脑活跃起来,这样进行 脑力锻炼,使人的左右脑都得到了发展,脑功能得到全面的提高。那么,音乐为什么能开发人(尤其是儿童)的智力呢?孩子在认识事物、了解身边的世界、学习人生知识的过程中,最早使用的器官是耳朵, 使用最多的器官也是耳朵。孩子会用最纯真、最不带成见的听觉去感受世界上的一切音响。 而音乐则是内容丰富、形式完美的音响组合。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单念 词的儿歌和谱上曲子的儿歌,后者会更快地被孩子记住;光有动作的舞蹈和伴有琴声(或节 奏)的舞蹈,肯定是后者更容易学会。这是因为,语言、音乐是由左、右脑分管的“念”的 歌只被一侧大脑接受,而“唱”的歌则因为有词有曲,就能同时作用于两侧大脑,使孩子能 合理、全面地使用左右两侧大脑的功能,促进两侧半球功能的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记忆和 思维能力。光有动作的舞蹈和伴有音乐的舞蹈也是同一个道理。正是因为这个原理,所以音 乐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在婴儿期,剧烈的声响如爆竹声、雷响,都可能使婴受到惊吓,因此给婴儿听的音乐应 该排除那些可能使婴儿受惊的太响、太闹的乐段,一般应选用较轻快的抒情音乐,以及维妙 维肖的“模拟音乐”,象小鸟声、流水叮当、钟铃声等自然界生气勃勃的天然之声,都是孩 子欣常的佳品。音乐中的噪声,会干扰儿童智力和正常发育,尤其对注意力、理解力的发展起阻隔作用, 长期听狂歌劲曲的孩子,其智力比正常儿童低下,充满尖怪声音,大喊大叫的“音乐”还会 造成儿童的心理恐惧,诱导孩子的变态心理。到幼儿期,即三岁以后,音乐可以作为开发智力的主要手段,这一点已渐渐受到音乐与 教育界的重视,国内有的小学已试办音乐班,在学前班中开设音乐课。日本有“铃木教学法”, 美国有综合音乐感教学法,等等,都是将音乐作为智力开发的重要方式,在施行音乐教育的 指导思想中,并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通过学习音乐,演奏音乐,来提高 能力,培养创造性人才。音乐对儿童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当然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例如,最新的科学研 究显示,音量稍大的音乐很可能会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发现,一些学 生在参加智力竞赛之前,如听听莫扎特的作品,就可能有上乘的表现。他认为音乐的旋律可 以刺激大脑,由于流行音乐的旋律不如古典音乐那么复杂,其效果更为明显。他解释说,学 生听音乐后,受到振奋,从而更活跃,更能接受新事物,因此在竞赛中也表现更好。与此同 时,据一些不相关的科学实验显示,声音较响的音乐可以使人在困倦时振奋起来。一学者解 释说,当人们清醒程度较低时,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无法保持一定的效率,反而会出现反应迟 钝的情况。但是,如果在这时听到75 分贝左右的音乐时,清醒和反应力就会提高,这正好 是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时所能容忍的音量。3、增强体质,促进发育 小儿的体质特点,一是机体柔嫩,气血未充,经脉未盛,即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还 都不完善,而另一方面,脏腑组织生理功能均在向成熟方向发展,人们常用“草木方萌,蒸 蒸日上”来形容儿童的生长。古代医家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归结为“脾常不足(” 消化功 能薄弱),“肝常有余”(神经系统并发症多),“卫外不固”(易患外感病)。音乐的声波能给孩子增添一种母爱性质的声能刺激,这种声能可以转化为幼儿体内 的生物电能,对各组织器官、肌肉产生影响;相应的振动频率与生理节奏相应,发生共振, 促进代谢发育,同时通过神经体液的作用刺激内分泌,使激素(包括生长激素)分泌增加, 食物与消化吸收能力均有所提高,使生长发育迅速。目前已有报道,对发育障碍的儿童施行 乐疗,多数儿童发育发育迟缓得到改善。意想不到的是,常听音乐能使孩子的面孔变得漂亮! 人们晓得,喜、怒、哀、乐,是通过人们接收外界的信息而产生的。如果从1 岁到6 岁的幼儿常听些欢乐、喜悦的歌曲和乐曲,用音乐来刺激神经,会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的 成长,研究人员把几十名幼儿集中起来先给拍照、录相记载下来做原始资料,然后开始每天 分上午、下午、晚上三段时间来播放中外一些抒情歌曲和乐曲,如根据越剧调改编的小提琴 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和 18世纪德国作曲家莫扎特的小夜曲和海顿小夜曲等抒情乐曲。 最初一开始时,孩子们的面容和神态还无动于衷,可经过几个月后再观察这些孩子的面部容 貌,他们的表情比不听音乐的孩子活泼,在行动上也更协调,就连眼神都比一般的孩子有神 和灵气。此外,音乐作为一种有效的心理疗法,已在儿童脑麻痹的康复过程中得到证明。实验证 明音乐疗法对儿童许多生理活动具有阳性效果,例如改善运动机能,使之协调等。医学家发现,音乐对增进婴幼儿的体重作用尤为明显。早产儿宜选用让他们感到如同在 母腹中一样温暖、平和的音乐(如摇篮曲),使婴儿置身于慈厚的母爱中,产生静谧、安 全的感觉,从而使机体得到尽快的生长。幼儿一般都能获得良好的营养饮食,但是仍有不少 孩子纳食不香,甚或厌食,因此瘦弱而多病,甚至影响正常的发育。对这种儿童,除了予以 药物治疗外,以节奏感强、欢快的乐曲也是一种好的方法,在五行系列中,“火”乐、“木” 乐欢快轻松,模仿自然界生命活动如鸟语、虫鸣,比较适用,在进餐前后宜选听使情绪安定、 轻松悠扬的宫调音乐旋律,来放松孩子的神经与肌肉,促进胃肠平滑肌运动,提高食欲与消 化功能。4、怎样运用音乐来益智 首先,要了解少年儿童以至婴幼儿、甚至胎儿的生理特点,才能选择合适的乐曲。(2)婴幼儿音乐对3 岁以下的婴幼儿施行音乐益智,有人称为“朦胧期音乐益智”这一期间的孩子,尚 未掌握语言和文字,但正因为这样,他们对音乐尤其偏爱。应该抓住这一关键时刻,用音乐 的方法启迪他们的大脑,促进智力发育。3 岁以下的婴幼儿,应选择活泼、欢快、轻松的音乐作品,旋律、音响、配器都不要太 复杂。像卖报歌、铃儿响叮当等歌曲、乐曲,孩子们也都很喜欢。而维妙维肖的以模 拟自然界声音的音乐作品如小鸟鸣叫、流水叮咚、火车轰隆等声音的乐曲,也是启迪儿童 心灵的佳品。(3)学龄前音乐学龄前儿童,指36周岁这个阶段。一般来说,3岁左右是孩子智力发育的飞跃时期;36岁,孩子还没有功课的负担,正好可以作为音乐益智的“黄金时期”在适用的乐曲方面,这一阶段基本上可以与上面所介绍的相同。不同的是,需要增加 一些音乐常识的教育,例如,告诉孩子什么是乐谱,唱歌与念儿歌有什么区别,常见的乐器 有哪些。以及一些浅显的乐理。还需要培养孩子动手演奏乐器的能力,“以手促脑”和“以 耳促脑”并行。这是开发智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发现音乐人才苗子的最佳时期,如贝多 芬、肖邦都是3岁学习钢琴演奏,六七岁就能登台演出了;莫扎特7 岁就会作曲。学龄前儿童也可以培养他们听一点古典音乐,如交响乐、钢琴或小提琴独奏曲等。这些 乐曲,虽然孩子听不懂,但能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为今后欣赏水平打下基础。但决不 要勉强或强迫孩子去一本正经地“听”,而是在“无意中”经常播放。(4)少年音乐进入小学后,低年级阶段可以按照学龄前孩子的音乐益智法进行。10 岁左右,就可以 进入“少年音乐益智法”。少年的音乐训练,要着重培养孩子的音乐抽象能力,以开发他们的逻辑思维。这就要学 习一些音乐语言要素的知识,如旋律、调式、调性、和声等等,要让孩子体会音乐作品的“内 容美”,不能局限于“好听”之类的“形式美”教育。目前,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构筑和完善了儿童音乐教育体系,如 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育法”、日本的“铃木教学法”、德国的“奥尔夫教育法”。而我国自 古以来就将“乐”作为必修课,诗、书、礼、乐缺一不可。这些措施并不是真要孩子们都去 当音乐家,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智力的发展。1015岁的儿童,可以有选择地选听下列乐曲:中国和外国的古典音乐,如渔舟 唱晚喜洋洋、英雄交响曲(贝多芬)、佛罗伦萨之夜(海涅);内容健康的现代 大型乐曲,如黄河大合唱、红旗颂、长征组歌之类;抒情的轻音乐、流行音乐, 如军港之夜、啊,莫愁,莫愁、潜海姑娘等等。3、怎样实施音乐益智法要想让音乐发挥益智健脑的神奇魔力,成为打开少年儿童心灵的钥匙,光知道益智原理 和选曲原则还不行。具体的实施,有时与效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1)乐曲的选择不同旋律、速度、响度的音乐,对人体的生理、心理会产生不同的作用,起到不同的 益智效果。一个人所属的民族、家庭素质、文化背景、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也各不相同。因 此,选曲不能千篇一律。般来说,3 岁以下的孩子多选用简单、欢快、节奏感强时纯音乐曲目,即不伴歌词 的乐曲;36 岁的孩子应选带歌词的歌曲,鼓励他们“听”、“唱”结合,而学龄儿童一般 选用纯音乐作品,并加以解释,另用一部分有词歌曲来调节;10 岁以上的孩子,就要选取 一部分内容较深的交响乐了。此外,乐曲的选择,还要以孩子的生理状态为依据。例如,消化功能不好,厌食、挑 食较明显的孩子,要选取和缓柔畅、庄重典雅的乐曲,大脑发育轻度障碍,反应迟缓的孩子, 应选择轻松活泼的乐曲;如孩子体质虚弱,易感冒、咳嗽,则应选取慷慨激昂、恢宏博大的 乐曲。孩子的性格也应作为选曲时的参考。孩子调皮好动,注意力难以集中,应选敦厚稳重、 节奏平和的音乐,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则应选择热烈激情的乐曲;好哭,容易伤感的孩 子,多选些开朗明快的曲子。(2)疗程的安排音乐益智,要持之以恒,不能贪图一时的见效,应该每天坚持播放音乐或演奏、演唱。 一般来说,音乐益智每天可进行2次,每次20分钟左右。(3)参与的方式音乐益智对孩子来说,有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两类方式。被动参与以欣赏乐曲为主,可以采用立体声耳机收听,也可以用录音机在室内或湖边、 林中等安静、悠雅的环境中播放乐曲。但孩子喜动厌静,对音乐不会有太大的兴趣。因此, 不能强迫他们规规矩矩地坐在椅子上,戴上耳机一本正经地听音乐,可以在孩子游戏或吃饭 时,甚至在做功课时播放。有不少人认为做作业时开录音机会干扰孩子的注意力,影响作业 的正确率,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实践证明:做作业时播放优美舒缓的乐曲,只要音量适宜, 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还会使孩子对所做功课记得更牢。原因在于:做作业用的是管逻辑、语 言、概念的左脑,而音乐只作用于右脑。做作业时,只要注意力已集中在书本上,轻柔的乐 曲就会不知不觉地刺激孩子的右脑,使两侧大脑得到均衡的锻炼,根本不会加重左脑的负担。白天播放音乐,音量控制在50分贝左右为好;而孩子在睡觉前、做作业时,则应开到 40 分贝的音量,这是最适合于人体功能的音量。一般来说催眠、镇静情绪的音乐,音量 稍小一些;温和、舒畅的乐曲,音量中等,约5055分贝;欢快、振奋的乐曲,音量可稍 大一些,但不宜超过70分贝。总的原则是让孩子听到音乐后不是嫌烦,而是出现轻松舒适 的感觉。如学校让孩子听乐益智,可放在下课时、做体操时或课外活动时。主动参与,则要求少儿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如演奏乐器,演唱歌曲,载歌载舞。主动 参与更能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态度,提高少儿的艺术兴趣,促进视、听和四肢运动的协调发 展。培养积极进取的参与精神,加强自信心,进而达到开发智力的效果。有关资料表明,经 常操作乐器的儿童,其语言逻辑、抽象思维能力均高于同年龄的水平。据观察,性格外向,好动不爱静,爱幻想的孩子,采用被动参与的方式较好;而性格 偏于孤僻、内向的孩子,则应积极诱导他们去主动地参与。(4)环境的选择运用音乐进行儿童智力的开发,实施时的环境十分重要。环境布置的合理,可以收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达不到预期的成效。最好在树荫下、花园中,这样会增强益智效 果。如果在室内,就要注意保持空气清新,周围要摆设一些盆景、花卉之类,以增添诗情画 意之感,窗帘以淡雅、柔和的色调为好。环境的色彩与益智也有关系。在橙色或黄色为基调的环境中接受音乐,会使人产生温暖、 欢畅的感觉;蓝色或绿色,能使人产生安全和镇定感;浅蓝色或白色能渲染出纯洁的意境。 因此,对性格内向、身体羸弱的孩子,应布置以红、黄为主的兴奋色光环境;对急躁外向、 调皮好动的孩子,则应给他们以蓝、绿等光线柔淡的镇静色光的音乐环境。三岁内孩子最好不学乐器“3 岁以内的孩子,最好先不要接触乐器,其实,像我自己也是等到了5岁半才开始学钢 琴的。”世界著名钢琴家孔祥东先生告诉记者:“弹钢琴的时候,孩子眼看、耳听,脚踩踏板, 手脑并用,对培养儿童的早期协调能力很有帮助。科学研究也发现,协调性好的孩子将来背 课文、背英语单词都快,记忆能力明显地优于其他孩子。但我并不提倡3 岁以内的孩子过早 地接触钢琴!”根据柴可夫斯基钢琴比赛一项调查,60%70%钢琴大赛获奖者的初次学琴年龄在68岁, 而其中只有一人年龄最小在3岁半,其中少部分在10 岁左右。因此,大师们认为,在3至 6 岁对幼儿进行音乐启蒙,是最佳时期。两三岁可感受节拍和旋律“通过各种有趣味性的体育游戏活动,比如:小鸡唱歌、造房子等,让五线谱等基本的乐 理知识一点一点地渗透到孩子的日常游戏活动中。”孔祥东音乐机构教学总监王磊先生告诉 记者:“幼儿在2 岁半至 3岁半的时候,是音乐启蒙的最佳年龄。期间完全可以不通过乐器 学习,而仅仅是在宽松的环境中,开展各种音乐游戏,让他们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旋律。在儿 童诗歌、舞蹈和绘画等“玩”中渗透听音乐,同时伴随着音乐而挥挥小手、跺跺小脚,跟着节 拍跳舞;而等到幼儿3 岁半以后,才开始学习乐器、认识五线谱;待到4岁半时,逐步增加 乐器技能和乐理知识;到了大班,就可以直接参加各种乐器的考级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