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青加油站技术改造工程

上传人:hao****an 文档编号:156984924 上传时间:2022-09-2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青加油站技术改造工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长青加油站技术改造工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长青加油站技术改造工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青加油站技术改造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专篇2017年7月北京国环建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目 录一、总则31.1评价由来31.2编制依据31.3评价基本任务31.4工作程序41.5环境影响识别41.6评价工作等级51.7评价范围61.8评价要求61.9评价因子71.10评价标准7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82.1气象82.2 水文82.3植物资源92.4土壤资源92.5地貌、地形102.6区域地质条件102.7区域水文地质102.8地下水补给、径流及排泄特征10三、地下水现状评价123.1地下水现状监测123.2地下水现状评价163.3地下水现状评价结论17四、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184.1预测范围184.2预测时段184.3情景设置184.4预测因子194.5预测模式194.6预测结果20五、污染防治措施215.1源头控制措施215.2分区防控措施21六、地下水环境监测与管理236.1环境监测管理236.2 跟踪监测点布置要求236.3地下水监测指标及频率246.4应急响应246.5跟踪监测和信息公开246.6环境监测计划25七、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67.1地下水现状评价结论267.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67.3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结论267.4总结论26一、总则1.1评价由来根据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的程度,结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将建设项目分为四类,类、类、类建设项目的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应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类建设项目不开展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附录A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表确定长青加油站技术改造工程为类项目,应进行地下水评价。表1.1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附录A 节选行业类别报告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V 社会事业与服务业182、加油、加气站全部加油站类,加气站类1.2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5、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7、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试行)。1.3评价基本任务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应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划分的评价工作等级开展相应评价工作,基本任务包括:识别地下水环境影响,确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开展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完成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与评价;预测和评价建设项目对地下水水质可能造成的直接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地下水污染防控措施与对策,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和应急预案。1.4工作程序1.11.5环境影响识别评价区内无国家、省、市级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疗养院以及重要的政治文化设施。本项目位于林口县刁翎镇长青村,以加油站油罐区为中心,半径50m为界,外折2000天的质点迁移距离作为较敏感区。查阅水文资料可知,本项目地区渗透系数为75m/d,水利坡度为0.2,有效孔隙度为0.3,经计算L等于200m,保护距离共250m,而本项目供水为市政管网,保护距离范围内无居民饮用水井,属于不敏感区。 L=aKIT/ne 式中:L下游迁移距离,m a变化系数,a1,一般取2,本项目取2 K渗透系数,m/d,本项目取75m/d I水力坡度,无量纲,本项目取0.2 T质点迁移距离,,本项目取2000d ne有效孔隙度,无量纲,本项目取0.3 则:L=2750.22000/0.3=200m1.6评价工作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要求,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类”和“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和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划分。表1.2 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分级表敏感程度地下水环境敏感特征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以外的国家或地方政府设定的与地下水环境相关的其它保护区,如热水、矿泉水、温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保护区。较敏感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备用、应急水源,在建和规划的饮用水水源)准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未划定准保护区的集中水式饮用水源,其保护区以外的补给径流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如矿泉水、温泉等)保护区以外的分布区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级的环境敏感区a。不敏感上述地区之外的其它地区。注:a“环境敏感区”是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表1.3 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分级表项目类别环境敏感程度类项目类项目类项目敏感一一二较敏感一二三不敏感二三三本项目位于不敏感区,为类项目,因此确定本项目评价等级为三级。1.7评价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的公式计算法确定本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是: 公式计算法: L=aKIT/ne 式中:L下游迁移距离,m a变化系数,a1,一般取2,本项目取2 K渗透系数,m/d,本项目取75m/d I水力坡度,无量纲,本项目取0.2 T质点迁移距离,取值不小于5000d,本项目取5000d ne有效孔隙度,无量纲,本项目取0.3 则:L=2750.25000/0.3=500m采用该方法时应包含重要的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所得的评价范围见下图。场地L调查评价范围图1.2 调查评价范围示意图注:虚线表示等水位线,空心箭头表示地下水流向;场地上游距离根据评价需求确定,场地两侧L/2。 本项目上游及下游无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确定评价范围为包含本次现状监测取水井,因此确定评价范围约为4.5km2,评价范围见图3.1。L/2=250m#3地下水流向评价范围图例1.8评价要求(1)了解调查评价区和场地环境水文地质条件。(2)基本掌握调查评价区的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3)采用解析法或类比分析法进行地下水影响分析和评价(4)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与地下水环境影响监测计划1.9评价因子根据本项目的特点确定评价因子如下。表1.4 评价因子一览表 评价因子特征分类现状监测因子基本水质因子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杆菌数、细菌总数特征因子石油类水质因子K+、Na+、Ca2+、Mg2+、CO32-、HCO3-、Cl-、SO42-1.10评价标准地下水质量现状评价标准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类标准,标准值见下表。 表1.5 地下水质量标准(类标准) 单位:mg/L(pH值除外)序号评价因子评价标准(类)1铁(Fe)(mg/L)0.10.20.31.51.52锰(Mn)(mg/L)0.050.050.11.01.03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mg/L)0.0010.0010.0020.010.014高锰酸盐指数(mg/L)1.02.03.010105硝酸盐(以N计)(mg/L)2.05.02030306亚硝酸盐(以N计)(mg/L)0.0010.010.020.10.17氨氮(NH4)(mg/L)0.020.020.20.50.58pH6.58.55.56.5, 8.599注:其中石油类执行标准参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0.05 mg/L。二、水文地质条件调查2.1气象林口县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处于西风环流控制下,季节显著,四季分明。春秋季短,气候多变;夏季温热多雨;冬季漫长,寒冷干燥。由于全县属中低山丘陵漫岗地带,地形复杂,山区局部小气候比较明显。牡丹江、乌斯浑河下游河谷平原地区,热量较高,雨量较多,无霜期长。中低山区,高寒冷凉,气候条件较差。林口县平均气温2.9,气温年较差39.7,极端最高气温(7月)37.0,极端最低气温(1月)-38.6,地面平均温度4.2,极端最高地面温度(8月)60.5,极端最低地面温度(1月)-44.3,平均气压981.5hPa,日照时数2605.0小时,年晴天日数80.6天,年阴天日数87.8天,平均相对湿度68,最小相对湿度(4月)1,年平均降水量518.0mm,最大日降水量(8月)96.9mm,蒸发量1257.8mm,全年主导风向西南,平均风速2.6m/s,最大风速(12月)30.0m/s,最大风速的风向西,年大风日数23.7天,年沙尘暴日数0.5天,年雾日数22.2天,年冰雹日数1.7天,年降雪日数61.4天,年积雪日数119.3天,积雪初日10月24日,积雪终日4月15日,最大积雪深度38cm,最大冻土深度212cm,年雷暴日数29天,雷暴初日5月10日,雷暴终日9月26日。2.2 水文(1)地表水县境内有牡丹江和穆棱河两条水系,共有主要河流104条,较大泡沼64个,中小型水库15座,净水域面积88073.9亩。地表水多年平均径流深16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47560.2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47108立方米/秒;保证率P=80%年平均流量25641立方米/秒,枯水期流量17226立方米/秒。牡丹江为林口县最大的过境河流,在县域西北流经莲花、三道通、刁翎三镇后出境汇入乌斯浑河,境内江段64.8公里,共汇集22条支流,主要支流依次为小夹皮沟河、东柳河、四道河子、五道河子和乌斯浑河等。乌斯浑河是林口县域、牡丹江水系最大的支流,位于林口县北侧,发源于大楚山北麓,流经龙爪、林口、古城、建堂、刁翎四镇一乡后汇入牡丹江,源头河段叫楚山河,上游河段称鲶鱼河,古城镇以下河段是乌斯浑河。河段全长141.12公里,河床平均宽145m,流域面积4176km2,年径流总量12.4亿m3,多年平均流量5441万m3。五林河又称五虎林河,位于林口县南侧,是牡丹江水系第二大支流,全长52.1公里,发源于大楚山南麓,流经朱家、柳树、五林三镇后汇入牡丹江。(2)地下水根据林口县综合水文图,本项目评价区地下水类型为山丘基岩裂隙水,富水性极不均一。含水层由不同时期的花岗岩、变质岩及中新生界碎屑风化带组成,其中各类构造体系及其构造断裂发育,赋存构造裂隙水,多为承压水,钻孔涌水量1700m3/d;在各类岩石之风化带内,赋存风化裂隙水,水位埋深0.7823.22m不等,多为潜水,钻孔涌水量670m3/d。境内地下水的运移受地形、江河水系的控制,其地下径流区基本与地表径流区相一致。境内呈树状水系发育,极有利地地下水排泄,乌斯浑河和五虎林河是排泄地下水流的主要通道。2.3植物资源林口县野生植物资源丰富,林木类有红松、白松、樟子松、落叶松、云杉、冷杉、胡桃、水曲柳、榆树、杨树、桦树、椴树、柞树、桑树等许多品种,其中红松、胡桃、黄菠罗、水曲柳等是经济实用价值很高的珍贵树种;云杉、冷杉属于珍稀自然保护树种。草类有小叶樟、大叶樟、五花草、乌拉草、芦苇等。野果类有山葡萄、山梨、山杏、山丁子、核桃、榛子、松子、橡子等,大都具有经济开发价值。其中榛子、松子是有名的地方特产。芳香类有野刺玫、野菊、暴马子等几十种植物。山野菜类有蕨菜、薇菜、刺老芽、黄花菜、猴腿菜等许多种类,其中蕨菜、薇菜、刺老芽、黄花菜等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别有风味。蕨菜、薇菜年蕴藏量分别为500吨、200吨。菌类有猴头、元蘑、榛蘑、榆蘑等许多品种,还有木耳,都是富有营养的林区特产。县域耳树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人工栽培木耳前景广阔。药材类有人参、党参、平贝、黄芪、元胡、龙胆草、天麻、百合、刺五加、黄柏、山杏、芍药等300多种,其中人参、黄芪已有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此外还有适合养蜂的多种蜜源植物。椴树花、梢条花都是良好的蜜源花。2.4地貌、地形林口县境内群山起伏,大部分属山区,境内山多林密,江河纵横。县域西北部是张广才岭,北部、东北部是完达山余脉,南部是老爷岭,西部和东部分别是属于老爷岭山系的锅盔山和肯特阿岭,中部时林口构造盆地。林口县地处丘陵漫岗区,地势四周高,中间低,西部山势险峻,东部渐趋平缓。城镇南北两面临山,南侧为振华山,北侧是兴林山。林口镇平均海拔270m,西部大综岗子山海拔1357米,为全县最高点。2.5区域地质条件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分布在牡丹江和乌斯浑河及其支流漫摊中,沿河呈条带状分布。上部为黄褐色亚粘土,含少量砂及植物根系,厚度为12米;下部为黄褐色、浅黄色砂、砂砾石层,局部夹淤泥质亚粘土层。砂和砾石磨圆度一般,呈次圆状。直径一般为57厘米,最大可达20厘米。其成分以花岗岩和玄武岩为主。亚粘土厚度一般为12米,砂砾厚一般910米。图2.1 地质剖面图2.6区域水文地质地形上主要为第三纪平岗玄武岩和白垩纪以前的各类坚硬岩石组成的低山丘陵,以及散步在其间的由白垩系碎屑岩组成的山间盆地,并有第四纪松散堆积物组成的两个(牡丹江、乌斯浑河)较大的山间河谷平原。这种山川地势与地质结构控制了测区各类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与分布规律。断裂带岩石破碎和旁侧裂隙发育(钻进时严重漏水)抽水降深2.65米时其单井涌水量为49.21吨/日,换算成10米降深时最大用水量为38.35吨/日,水位埋深8米左右,呈承压性质。在地形的低凹处以下降泉形式排泄于河谷中。山区的不同岩体接触带和岩脉边缘也是裂隙比较密集的部位,富含地下水,地面调查泉流量一般为升/秒,大者可达到2.53升/秒,同时测区广泛发育与不同岩层和岩体的风化裂隙水,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多形成下降泉,泉水流量不均一,一般泉的流量为升/秒,最大可达1.3升/秒。上述情况说明,测区孔洞裂隙和基岩构造破碎发育程度,控制了山区基岩地下水的赋存和分布,而风化裂隙水虽然分布较广泛,但供水意义不大,故可说构造条件是山区基岩裂隙水和裂隙孔洞水形成的主要因素,地貌河岩性的次要条件。从山区到河谷平原地下水赋存分布,总的变化规律是由埋藏条件复杂、分布极不稳定而水量又贫乏的基岩裂隙水,变为埋藏条件简单、分布稳定、富水性强的砂砾石孔隙水。在白垩纪碎屑岩承压水埋藏地区,含水层与上覆的砂砾石含水层构成重叠的双层结构,成为测区富水性最强的地段。测区两个山间河谷平原,主要指乌斯浑河河谷平原和牡丹江河谷平原,前者堆积了上更新统以来冲击亚粘土,砂、砂砾石,厚度4.2516.75米,由于含水层厚度不大,富水量中等的孔隙潜水,单井涌水量一般大于1001000吨/日,其支流河谷的富水性小于100吨/日,后者堆积了中更新世以来(Q12Q3)各时代地层,连续沉积了亚粘土,砂、砂砾石,厚度412米,其韵律不甚发育,层次没有明显的变化,单井最大涌水量上游10003000吨/日,中下游1001000吨/日。测区第四系地下水的形成与堆积物的岩性、结构和厚度,以及所处的地貌部位密切相关,如河谷区第四纪堆积物厚,富水性大,而山区第四系薄,富水性差。综上所述,测区地下水主要类型有:基岩裂隙水,碎屑岩裂隙孔隙水,第四系孔隙水。据调查,该区泉水出露较少,流量差异较大,一般为升/秒,个别大于3.8升/秒,泉水流量随季节变化较明显,雨季流量增大,枯季流量较小。此区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部分接受基岩山区补给,地下水水位一般高出地表水位5-6米,地下水常以泉的形式排泄于地表,在牡丹江河床与熔岩低台地、二级阶地及倾斜平原接触陡坎处,常有泉水出露,流量差异较大。图例碎屑岩类裂隙孔隙水,上复砂砾孔隙水,水量中等三、地下水现状评价3.1地下水现状监测监测时间与频率本项目地下水现状监测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鸡西林口经营部林口加油站委托哈尔滨市宇驰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完成。监测时间为2017年6月8日,监测频率为1天。3.1.2现状监测点布设项目西北侧750米处为双丰水库,西南侧3.5公里为乌斯浑河,根据地下水和河流相互补给的关系,以及乌斯浑河流向判断本项目所在地的地下水流向为自东北至西南。根据项目位置、地质、地形情况和现有井位,选取三眼井作为监测对象,监测井的位置见表3.1和图3.1。评价范围地下水流向图例监测点位图3.1 地下水现状监测布点图表3.1 地下水监测井位置采样位置经纬度井深类型长青村1#井N454700 E12959548米饮用用水长青村2#井N454655 E129595118米饮用用水长青村3#井N454901 E130012170米饮用用水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根据水文地质状况和工程特性,选择钾、钠、钙、镁、CO32-、HCO3-、Cl-、SO42-、pH、氨氮、挥发性酚类、苯、硝酸盐和石油类等30项作为监测因子。监测项目及其分析方法见表3.2。表3.2 地下水监测项目及其分析方法序号项 目标准方法名称及代号1.钾离子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5750.6-20062.钠离子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5750.6-20063.钙离子水质 钙和镁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11905-894.镁离子水质 钙和镁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11905-895.碳酸根离子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酸碱指示剂滴定法6.碳酸氢根离子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酸碱指示剂滴定法7.氯离子水质 无机阴离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HJ/T 84-20168.硫酸根离子水质 无机阴离子的测定 离子色谱法 HJ/T 84-20169.pH值水质 pH值的测定 玻璃电极法 GB 6920-8610.总硬度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 GB/T 5750.4-200611.溶解性总固体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 称量法 GB/T 5750.4-200612.硫酸盐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铬酸钡分光光度法 GB/T 5750.5-200613.氯化物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硝酸银容量法 GB/T 5750.5-200614.铁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11911-8915.锰水质 铁、锰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 11911-8916.挥发酚水质 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HJ 503-200917.高锰酸盐指数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GB 11892-8918.硝酸盐(氮)水质 硝酸盐氮的测定 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 GB 7480-8719.亚硝酸盐(氮)水质 亚硝酸盐氮的测定 分光光度法 GB 7493-8720.氨氮水质 氨氮的测定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535-200921.氟化物水质 氟化物的测定 氟试剂分光光度法 HJ 488-200922.氰化物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无机非金属指标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 GB/T 5750.5-200623.汞水质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HJ 597-201124.砷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国家环保总局(2002)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法25.镉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5750.6-200626.铬(六价)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GB/T 5750.6-200627.铅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金属指标 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5750.6-200628.总大肠菌群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 国家环保总局(2002)多管发酵法29.细菌总数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增补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2年)平皿计数法30.石油类水质 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的测定红外分光光度法 HJ 637-2012监测结果统计与分析地下水监测结果统计见表3.3。表3.3地下水监测结果统计表 单位:mg/L检测项目长青村1#井长青村2#井长青村3#井钾离子31.41.160.90钠离子11210.810.0钙离子48.26.646.78镁离子67.04.237.06碳酸根离子未检出未检出未检出碳酸氢根离子18160.454.0氯离子1830.8348.34硫酸根离子1454.6915.1pH值(无量纲)6.526.616.55总硬度58380.0112溶解性总固体1446124186硫酸盐1215L13.9氯化物1601.0L7.9铁0.03L0.03L0.03L锰0.01L0.01L0.01L挥发酚0.0003L0.0003L0.0003L高锰酸盐指数2.50.60.6硝酸盐(氮)77.51.725.19亚硝酸盐(氮)0.0170.001L0.001L氨氮0.0710.2220.245氟化物0.120.530.31氰化物0.002L0.002L0.002L汞0.00001L0.00001L0.00001L砷0.00025L0.00025L0.00025L镉0.0005L0.0005L0.0005L铬(六价)0.004L0.0070.008铅0.0025L0.0025L0.0025L总大肠菌群(个/L)3L3L3L细菌总数(个/mL)288015石油类0.01L0.01L0.01L3.2地下水现状评价3.2.1水质现状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GB/T14848和有关法规及当地的环保要求是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的基本依据。对属于GB/T14848水质指标的评价因子,应按其规定的水质分类标准值进行评价;对于不属于GB/T14848水质指标的评价因子,可参照国家(行业、地方)相关标准(如GB3838、GB5749、DZ/T0290等)进行评价。3.2.2评价方法(1)地表水现状评价采用标准指数法。标准指数计算结果大于1,表明该水质因子已经超标,标准指数越大,超标越严重。标准指数法计算公式如下:式中:Pi第i个水质因子的标准指数,无量纲;Ci第i个水质因子的监测浓度值,mg/L;Csi第i个水质因子的标准浓度值,mg/L。(2)对于评价标准为区间值的水质因子(如pH值),其标准指数计算方法如下:PpH= pH7时PpH= pH7时式中:PpH的标准指数,无量纲; pHpH监测值; 标准值中pH的上限值; 标准值中pH的下限值;3.2.3评价结果及分析根据监测数据和评价标准,按上述模式计算的结果见表3.4。 表3.4 地下水污染指数计算结果评价因子监测点位1#2#3# pH值0.960.780.9高锰酸盐指数0.830.20.2氨氮0.361.111.23硫酸盐0.4800.06氯化物0.6400.03硝酸盐3.8750.090.26亚硝酸盐0.8500挥发性酚类000石油类0003.3地下水现状评价结论通过地下水水质现状评价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通过选取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和石油类等基本水质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评价区域地下水氨氮、硝酸盐略有超标现象,主要原因是浅层地下水受地面农业、生活污水影响较大,总体来看地下水环境质量一般。通过特征因子石油类的检测分析,评价区域内地下水中没有检出石油类物质。四、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4.1预测范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的要求,本次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预测范围与地下水现状调查范围一致,因此确定评价范围约为4.5km2。4.2预测时段结合地下水跟踪监测的频率(1次/季),预测时段设定为发生油品泄漏后的100天和1000天。4.3情景设置本项目储油罐材质为双层钢材,罐体外由玻璃纤维层包裹,输油管线为吸取式,材质为无缝钢管,外层由玻璃纤维包裹。油罐放置于防渗混凝土浇筑为一体的罐池内。罐池的内表面做水泥砂浆抹面,并找平、压实、抹光并贴玻璃钢防渗层。在正常工况状态下,本项目不会有大量油品泄漏,仅在加油作业过程中会有少量的跑冒滴漏油品落在地表,不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因此本项目的预测时段确定为非正常工况。当因地址塌陷、设备老旧腐蚀(20年以上的设备容易发生腐蚀)等突发情况和事故状态下可能造成油品泄露,本项目针对事故状态下进行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类比同类项目设定事故状态如下。表4.1 油罐泄露事故场景设定储罐储罐数量储罐材质储罐容积充装度储量泄漏量/占比汽油储罐2座双层钢材包裹玻璃纤维50m3/罐80%57.6t57.6kg/d,0.1%柴油储罐2座双层钢材包裹玻璃纤维50m3/罐80%68t68kg/d,0.1%假定汽油储罐和柴油储罐同时发生泄露。4.4预测因子根据本项目的污染特征确定预测因子为石油类。4.5预测模式1、预测模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要求,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三级评价预测方法可以选用解析法。根据本项目地下水的污染特性选用“一维无限长多孔介质柱体,示踪剂瞬时注入”,公式如下:式中:x距注入点的距离,m;t时间,d;C(x,t)t时刻点x处的示踪剂浓度,g/L;m注入的示踪剂质量,kg;125.6w横截面面积,m2;0.000314m2u水流速度,m/d;u=0.015m/dne有效孔隙度,无量纲;ne=0.3DL纵向弥散系数,m2/d;DL=3m2/d圆周率;=3.14水流速度(u):根据达西定律u=含水层渗透系数地下水水力坡度,根据地下水概况分析含水层渗透系数取(K=75d),水力坡度I=0.2,所以u=0.015m/d。有效孔隙度(n):根据资料选取,0.3。弥散系数:纵横弥散系数根据含水层岩性及渗透系数、水力坡度等因素,本项目参考海岸工程第17卷第3期-地下水弥散系数的测定中表3弥散系数参考表,具体见下表。表 4.2 弥散系数参考表国内外经验系数含水层类型纵向弥散系数(m2/d)横向弥散系数(m2/d)细砂0.050.50.0050.01中粗砂0.210.050.1砂砾150.21根据区域水文地质图,本项目主要为砂砾石孔隙潜水,因此本项目纵向弥散系数选取为DL=3m2/d。4.6预测结果预测计算结果见表4.3。表4.3 地下水预测计算结果100天1000天x(m)y(m)c(mg/L)x(m)y(m)c(mg/L)002.23E+06007.24E+051002.17E+061007.06E+052001.54E+062006.75E+053001.01E+063006.19E+054005.82E+054005.62E+055002.92E+055005.01E+056008.35E+046004.32E+057002.61E+047004.18E+058006.45E+038003.57E+059007.36E+029002.96E+0510004.14E+01100006.49E-4011001.01E+01101009.68E-4133002.17E-40102005.63E-4334001.43E-43106004.52E-4535000107000由结果可知:预测时间100天时,浓度最大时是在下游0m处,浓度为2230000mg/L,预测超标距离为125m,在下游350m处,无影响;预测时间1000天时,浓度最大时是在下游10m处,浓度为724000mg/L,预测超标距离为435m,在下游1070m处时,无影响。五、污染防治措施为防止加油站油品泄漏,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加油站需要采取防渗漏和防渗漏检测措施。所有加油站的油罐需要更新为双层罐或设置防渗池,双层罐和防渗池符合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的要求,设置时可进行自行检查,加油站需开展渗漏检测,设置常规地下水监测井,开展地下水常规检测。5.1源头控制措施本项目选用双层油罐储油,油罐外壁为玻璃钢纤维增强材料,油罐内壁为钢制结构;罐池采用混泥土结构,池壁涂有玻璃钢纤维耐油防渗涂层。应安装漏油监测系统,具有全天候实时监测、泄漏自动报警的功能,彻底解决加油站储罐漏油而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事故发生。5.2分区防控措施 表5.1 污染控制难易程度分级参照表污染控制难易程度主要特征难对地下水环境有污染的物料或污染物泄漏后,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易对地下水环境有污染的物料或污染物泄漏后,可及时发现和处理表5.2 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参照表防渗分区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污染控制难易程度污染物类型防渗技术要求重点防渗区弱难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等效黏土防渗层Mb6.0m,K110-7cm/s;或参照GB18598执行中强难弱易一般防渗区弱易难其他类型等效黏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或参照GB16889执行中强难中易重金属、持久性有机物污染物强易简单防渗区中强易其他类型一般地面硬化本项目加油区、油罐区、旱厕及站房采取防渗措施,一般防渗区采用双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下层人工合成材料防衬层应具有厚度不小于0.75m,且被压实后的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10-7cm/s的天然粘土衬层,或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的其他衬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应采用满足CJ/T234中规定要求的高密度聚乙烯或者其他同等效力的人工合成材料,防渗技术要求达到等效粘土防渗层Mb1.5m,K110-7cm/s。简单防渗区采取一般地面硬化,控制施工质量,使可能产生渗漏的环节均得到有效控制,从而避免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减少对地下水的影响。油罐区防渗主要为配备防渗罐池,根据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试行)防渗池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渗池应采用防渗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的有关规定。(2)防渗池应根据油罐的数量设置隔池,一个隔池内的油罐不应多于两座。(3)防渗池的池壁顶应高于池内罐顶标高200mm,墙面与罐避之间的间距不应小于500mm。(4)防渗池的内表面应衬玻璃钢或其他材料防渗层。(5)防渗池内的空间,应采用中性沙回填。(6)防渗池的上部,应采取防止雨水、地表水和外部泄漏油品渗入池内的措施。(7)防渗池的各隔池内应设检测立管,检测立管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检测立管应采用耐油、耐腐蚀的管材制作,直径宜为100mm,壁厚不应小于4mm。检测立管的下端应置于防渗池的最低处,上部管口应高出罐区设计地面200mm(油罐设置在车道下的除外)检测立管与池内罐顶标高以下范围应为过滤管段。过滤管段应能允许池内任何层面的渗漏液体(油或水)进入检测管,并应能阻止泥沙侵入。检测立管周围应回填粒径为1030mm的砾石。检测口应有防止雨水、油污、杂物浸入的保护盖和标识。(8)装有潜油泵的油罐人孔操作井、卸油口井、加油机底槽等可能发生油品渗漏的部位,也应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六、地下水环境监测与管理6.1环境监测管理建立地下水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包括制定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计划、建立地下水环境影响跟踪监测制度、配备先进的监测仪器和设备,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本项目环境影响跟踪监测的目的是通过定期对项目周边的土壤、地下水中的石油类物质的监测过程,从而掌握环境中石油类物质含量的变化,进而观察本项目是否出现储罐漏油事故的发生。建设单位应对项目经营过程中的环保设备、设施进行管理、维护,同时还应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地下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监测,从而掌握地下水中石油类物质的变化情况。6.2 跟踪监测点布置要求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11.3.2.1,三级评价的建设项目,一般不少于1个,应至少在建设项目场地下游布置一个。根据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试行)在保证安全和正常运营的条件下,地下水监测井尽量设置在加油站场地内,与埋地油罐的距离部应超过30m,处于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补给径流区外的加油站,可设置一个地下水监测井;地下水监测井尽量设置在加油站内。地下水监测井的结构采用一孔成井工艺。设计需结合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并充分考虑区域10年内地下水位变幅,滤水管长度和设置位置应覆盖水位变幅。6.3地下水监测指标及频率(1)定性监测。可通过肉眼观察、使用测油膏、便携式气体监测仪等其他快速方法判定地下水监测井中是否存在油品污染,定性监测每周一次。(2)定量监测。若定性监测发现地下水存在油品污染,立即启动定量监测;若定性监测未发现问题,则每季度监测1次,具体监测指标见下表。表6.1 加油站地下水监测项目表指标类型指标名称指标数量特征指标挥发性有机物萘1石油类、苯、甲苯、乙苯、邻二甲苯、间(对)二甲苯5甲基叔丁基醚1表6.2 加油站地下水监测项目评价标准序号评价因子单位评价标准1萘mg/L0.12石油类mg/L0.053苯mg/L0.014甲苯mg/L0.75乙苯mg/L0.36二甲苯mg/L0.57甲基叔丁基醚mg/L-注:其中萘执行标准参考地下水水质标准(DZ/T0290-2015);石油类、苯、甲苯、乙苯、二甲苯执行标准参考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6.4应急响应若发现油品泄露,需启动环境预警和开展应急响应。应急响应措施主要油泄露加油站停运、油品阻隔和泄漏油品回收。在1天内向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告,在5个工作日内提供泄漏加油站的初始环境报告,包括责任人的名称和电话号码,泄露物的类型、体积和地下水污染物浓度,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当明确发生油罐漏油事故时,应立刻将泄漏油罐中的油品清空,同时应委托具有专业资质的环境监测单位进行更全面的地下水污染跟踪监测,以便明确漏油事故的范围和程度。建设单位应将漏油事故上报给环境主管部门。同时应并委托有专业技术能力的机构进行地下水影响的修复工作。6.5跟踪监测和信息公开建设单位应开展地下水跟踪监测,编制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报告,内容应包括,建设项目所在场地及其影响区地下水环境跟踪监测数据,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浓度。还应包括管线、贮存与运输装置、污染物贮存与处理装置、事故应急装置等设施的运行状况、跑冒滴漏记录、维护记录等。信息公开计划应至少包括建设项目特征因子的地下水环境监测。6.6环境监测计划本项目监测计划见下表。表6.3 监测计划一览表监测项目石油类、萘、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甲基叔丁基醚监测频率1次/季(未发现油品污染)监测方式自行监测或委托监测监测点位厂区内油罐区下游方向新建水井,井深15m监测层位潜水图6.1 监测井布点图本项目在油罐区下游方向布置一个监测井,在保证安全和正常运营条件下,设置在加油站场地内,与埋地油罐的距离不应超过30m,地下水监测井的结构采用一孔成井工艺,井深15m,主要监测潜水层,监测因子为石油类、萘、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甲基叔丁基醚。七、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7.1地下水现状评价结论地下水现状评价结论:通过选取pH、氨氮、挥发性酚类、硝酸盐和石油类等基本水质因子的分析,结果表明,评价区域地下水氨氮、硝酸盐略有超标现象,主要原因是浅层地下水受地面农业、生活污水影响较大,总体来看地下水环境质量一般。通过特征因子石油类的检测分析,评价区域内地下水中没有检出石油类物质。7.2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本项目采取双层油罐储油,油罐外壁为玻璃钢纤维增强材料,油罐内壁为钢制结构;罐池采用混泥土结构,池壁涂有玻璃钢纤维耐油防渗涂层;项目在正常工况下不会发生漏油事故,对地下水不会造成影响。评价通过拟定的漏油情景进行地下水影响预测,漏油事故发生后会对地下水造成明显的污染影响,数据详见表4.3。7.3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结论本项目采取双层油罐储油,油罐外壁为玻璃钢纤维增强材料,油罐内壁为钢制结构;罐池采用混泥土结构,池壁涂有玻璃钢纤维耐油防渗涂层,可以有效防止漏油事故的发生,处置措施得当,在认真落实工程施工质量和设备质量的基础上,不会发生漏油事故发生。7.4总结论本项目采取双层油罐储油,油罐外壁为玻璃钢纤维增强材料,油罐内壁为钢制结构;罐池采用混泥土结构,池壁涂有玻璃钢纤维耐油防渗涂层。项目在正常工况下不会发生漏油事故,对地下水不会造成影响。事故状态下,当有油品泄漏时,本项目建立的液位报警装置会提示预警型号,使建设单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本项目建立跟踪监测机制,定期对地下水进行跟踪监测,保证及时掌握地下水水质的变化情况。在认真落实评价提出的各种污染防治措施的基础上,本项目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在可控制范围内,从地下水保护环境角度分析可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