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古代西亚各国(文本)

上传人:shi****gbu 文档编号:156587933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1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_古代西亚各国(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第三章_古代西亚各国(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三章_古代西亚各国(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章古代西亚各国地理环境:古代西亚,又称西南亚, 包括伊朗高原、两河流域、叙利亚、 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半岛。课程的重点:b古代西亚是最早的古代文明发 样地之一。古代两河流域南部,是 西亚最早进入奴隶制社会的地区。 公元前三千年前后,在这里相继出 现几十个个城市国家(城邦)(苏美 尔阿卡德城邦)。2,公元前2371年建立的阿卡德王 国是两河流域南部历史上出现的第 一个统一的集权制国家。3, 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时代(公 元前17921750年),两河流域 内部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已趋于完 备,奴隶制社会已经达到了兴盛时 期。4, 古巴比伦王国衰落后,小亚的 赫梯、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各商业 城邦以及以色列和犹太王国,在历 史上产生过相当的影响。5, 至公元前八世纪,亚述帝国形 成。6, 新巴比伦王国统治时期(公元前 626538年),两河流域的奴隶制 经济达到了较高的水平。7, 波斯帝国(公元前550330 年)兴起,征服了整个西亚、埃及以 及其他地区,形成为横跨亚、非、 欧的大帝国。考古:十九世纪中叶,两河流域的考古发 掘,主要在两河流域的古亚述地区 进行。在这里发现了亚述国王萨羽 贡(公元前八世纪)的王宫废墟。特 别重要的是在尼尼微城的遗址中发 现了亚述巴尼拨国王(约公元前668 625)的王宫图书馆。该馆藏有 约二万块泥版文书,包括条约、法 律、书信、命令等文献以及各种宗 教铭文、文学作品、科学著作、王 宫经济报表等等。还有全部藏书的 目录。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两河流 域南部进行了系统的大规模的发掘 工作。一些最古老的城市如拉格什、 尼普尔、乌尔、巴比伦以及近邻地 区的古埃兰首都苏撒等遗址。第一节苏美尔阿卡德各城邦的 建立及其统一古代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和民族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发源于今土耳其亚美尼亚高原的托 鲁斯山脉,注入波斯湾。两河流域的中下游平原地区,古代 希腊人称它为“美索不达米亚”,意 即河间之地。(伊拉克)北部约以摩 苏尔为中心,古代称亚述;南部约 从巴格达至波斯湾,叫巴比伦尼亚。 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叫 苏美尔。两河每年泛滥(从三月至七月间), 为了调节水的供应,古代农业居民 必须排涝蓄水,进行人工灌溉。两河流域最早的居民是谁?尚无定 论。旧石器时代,北部就有人居住。公元前五、四千年代,南部地区的 主要居民是苏美尔人。公元前三千年代初,游牧的塞姆族 人(即闪族)从叙利亚进入巴比伦尼 亚,被称为阿卡德人,和苏美尔人 融合。公元前三千年代至二千年代在巴 比伦尼亚四周,有亚述人(塞姆族)、 苏巴里人、胡里特人;东面:库提 人、加喜特人;伊朗西南河谷地带 住着的埃兰人;西边阿摩利人、阿 拉米亚人、迦南人、希伯来人等。苏美尔城市国家的产生(第三阶段 最重要)1, 约在公元前七千年,在今伊拉 克北部伊尔库斯坦山地出现了原始 的农业和畜牧业2, 到公元前五至四千年代,南部 苏美尔地区的发展逐渐超过了北 部,在这里产生了最早的苏美尔文 明。3, 公元前五千年代后期,苏美尔 人进入了铜石并用时代。到公元前 三千年代初期,是苏美尔氏族制度 解体、国家形成时期。在第三阶段中大体可分为三个文 化期:埃利都欧贝特文化期(约公元前43003500 年)乌鲁克文化期(公元前35003100年)和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公元前31002700 年)。埃利都欧贝特时期: b开始使用铜器工具2, 并兴建了最原始的城市和最早 的塔庙。3, 居民的住房:泥砖建筑和芦苇 建筑,(贫富分化)。4, 父系家长(或军事首领)的权势 已经出现(埃利都发掘出的陶制男 像,右手执一棍棒,上附泥丸)。乌鲁克文化期b大批的铜器和轮制陶器2,出现了一千五百多个象形文字 符号 3,还出现了巨大的石造的塔庙建 筑物,面积达二千四百平方米。乌 鲁克石膏瓶上描绘生动的献祭场面。捷姆迭特那色文化期b 农作物有大麦和小麦;家畜有 山羊、绵羊、牛和驴等;手工业以 冶金和制陶。2,商业发达,许多粮、油、酒等 平面和圆柱形的图章。容器的盖上,有标记私人财产的3,这时期开始使用轮车、木船等 运输工具4, 应用十进位与六十进位的计 算制度。5, 这个时期出土的经济文献中, 奴隶已经出现,女奴称“姆鲁斯库 尔”,(外邦女人),男奴称“尼塔 库尔”,(外邦的男人)。6, 苏美尔楔形文字产生。乌鲁克文化和捷姆迭特那色文化 时期是城市国家形成时期,反映在 这一时期所建造的宏伟的神庙遗址。苏美尔各城邦从苏美尔城邦的开始产生到公元前2371年统一的 阿卡德王国的兴起,在巴比伦尼亚 地区先后出现了几十个城市国家 (城邦),其中主要有埃利都、乌尔、 乌鲁克、温玛、拉格什、尼普尔和 基什等。苏美尔城邦的特征:1, 由几个农村公社围绕一个中 心城市所组成,地不过百里,人不 过数万。2, 城市的中心建筑物是神庙。3, 城邦首脑(称帕达西、恩西、 恩、卢伽尔(霸主?),最高行政长官、最高祭司、军事统帅。4,民众会这两个民主机构。5,各城邦的政体不完全一样,如乌鲁克民众会的作用较大,而拉格 什长老会则拥有较大权。6,神庙经济(土地占有量为三分 之一或一半)。三类:(1)神庙公用 地(教材:祭田),由神庙所属人员(奴隶或者丧失公民权、神庙依附 者)为神庙公用而共同耕种的土地;(2)神庙份地(教材:口粮田、职田、 服役份地),以服务为条件,分配给 神庙服役人员的份地;(3)神庙出租 地,即出租给佃户(大都是神庙的服 役人员)耕种,收取地租(约占收成 的三分之一至六分之一)的土地。谷 物或者货币。神庙土地不能买卖。7, 其余均为农村公社的土地,分 配给各个家族,可以买卖。村社农 民必须向国家纳税、服徭役(修建寺 庙、宫殿和水利工程)。由于神庙、 王室和贵族的剥削和侵占,村社土 地日渐缩小。失地和无地的农民, 不得不投身神庙,成为神庙的依附 者一一“古鲁什”。8, 苏美尔各城邦奴隶(包括神庙 奴隶和私人权隶)的数量较大。如拉 格什人口约十二、三万,其中四分 之一是奴隶。乌鲁卡吉那的改革原因:在苏美尔城邦发展过程中, 拉格什平民与贵族的斗争特别尖 锐。拉格什的卢伽尔逊约公元前 23842378年)独断专行,欺压平 民,同时也侵犯了神庙的经济利益, 迫使拉格什郊外神庙向国家纳税。 平民和下层祭司推翻了卢伽尔安达 的统治,拥立乌鲁卡吉那为王。内容:乌鲁卡吉那在位的七年(前 23782371年),在平民的支持下 进行改革:(特点:减轻对平民的压 迫,废止国家对社会下层的税收)撤销遍布全国的监督和税吏;减轻 死者家属所付的丧葬费;保护普通士兵的财物;恢复神庙财产并废除 神庙的纳税义务;禁止以人身保证 作为借贷条件;禁止官员用低价强 买平民的房屋、牲畜;禁止侵犯别 人的住宅;禁止劫掠、残杀和欺凌 孤寡等。结果:乌鲁卡吉那的改革打击了贵 族寡头势力,满足了平民的某些要 求,恢复并扩大了一些公民权力, 使全国公民人数增加十倍。神庙依 附农民“古鲁什”的境遇得到明显 的改善。但这些改革并没有使得拉 格什兴盛起来,在乌鲁卡吉那在位 的第八年,拉格什被温玛和乌鲁克 的联军所灭。温玛称霸苏美尔的时候,北部一个 新兴的奴隶制城邦一一阿卡德。阿卡德王国之兴亡阿卡德城位于巴比伦尼亚北部(约 今巴格达以北)。发展过程:1, 公元前2371年,萨尔贡一 澈约公元前23712316年)征服 阿卡德地区,建立了统一的阿卡德 国家。后来征服了苏美尔诸城邦, 第一次统一了巴比伦尼亚地区。2, 萨尔贡还征服了埃兰(今 伊朗库齐斯坦地方),并用兵于小亚 东部、叙利亚、阿拉伯半岛东岸一 些地方。自称为“天下四方之王” 或“大地之王”。3, 纳拉姆辛统治时期(约前 22912255年),再度扩张势力, 并自称为“天下四方之王”、“神圣 的纳拉姆辛、阿卡德的强大的神”。 开始神化王权。4, 纳拉姆辛死后,王位三 年内更迭四次,阿卡德王国迅速走 向衰落:公元前2230年,东北部山 区的库提人侵入两河流域,灭亡阿 卡德王国,统治南部两河流域近一 个世纪。萨尔贡对国家建设:b 萨尔贡建立了两河流域历史 上第一支常备军;2,统一了度量衡制,有利于经济 的发展。在乌尔、埃什努那发现有 印度河文明的印章,证明这时对外 贸易远达印度河流域。3,萨尔贡不断出兵镇压苏美尔 各邦的反抗,打击了地方旧贵族的 势力,逐渐形成了依附于国王的新 的军事官僚贵族集团。但是也引起 苏美尔各邦的不满。也因连年征战, 加重了阿卡德人的负担。萨尔贡统 治时期,国内爆发了有众多平民参 加的大规模起义。乌尔第三王朝 建立过程b库提人在苏美尔地区的统治较弱,苏美尔各邦乘机逐渐复兴。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初,拉格什的帕达西用大量贡物贿取独立,建立 了稳定了社会秩序,发展了经济和 文化。2,于此同时,乌鲁克和乌尔等城 邦也在积蓄力量。约在前2120年, 乌鲁克人起来赶走了库提人。3,乌尔城邦兴起,取代乌鲁克 人,统一了南部两河流域,史称乌 尔第三王朝。王初的开创者为乌尔 纳姆、共传五代(约前21132006 年)。乌尔时期,南部两河流域社会经济 的进展:1, 政治:中央集权制近一步强化。 国王的权力高于一切(权力包括: 任命官吏,统帅军队,控制法庭, 集军、政和司法权力了一身,并且 被神化)。原先具有相当独立性的地 方统治者(帕达西),须听从国王调 遣。地方贵族势力受到严重削。2, 乌尔第三王朝的创立者乌尔纳姆制定了成文法典一一乌尔纳姆 法典(现只有几条残片)。对奴隶 制和私有制予以保护。在法典序言中,提到禁止欺凌孤儿寡妇,不许富者虐待贫者。从一个侧面说明当 时社会贫富分化情况。3, 经济方面,国家规定了粮、油、 羊毛、盐和铜等重要商品的价格, 这也说明当时中央集权的强化程度。4,奴隶劳动者有两种,战俘奴隶和(由过去的公社成员演变为半自 由民身份(近似奴隶)的依附者)古 鲁什。古鲁什的境遇较前者略好一 些,但也和战俘奴隶一样被编成劳 动队,在监督下进行生产。乌尔王 室庄园的战俘奴隶可达一千人,而 古鲁什大约二千多人。5, 奴隶制经济主要体现在王室奴 隶制经济发展方面。特点:a,王室 庄园规模大,占有全国五分之三的 土地。包括农庄、牧场、种植园和Ill各种作坊。全国各地的神庙经济多 为王室经济所吞并。b,王室庄园从 中央到地方有严密的经济管理机 构,拥有众多的行政管理人、监督 和书吏,据温玛的档案材料,单是 监管古鲁什劳动队的监督就有七十 多人。C,除了奴隶之外,王室农庄 雇用大批的雇工。据统计,全国十 个城市的王室和寺庙经济大约需要 二万一千个雇工。6, 私人奴隶制经济也有了发展, 在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国王、神庙 和大庄园中的奴隶和私人奴隶各占 全体居民的百分之十五左右,全国 奴隶的总数约占全体居民的三分之 一至四分之一左右。灭亡:自公正前二十一世纪下半期 开始,乌尔第三王朝的实力下降了。前2006年,在埃兰人和阿摩利人的 夹击下,乌尔第三王朝灭亡,末帝 伊比新为埃兰人所俘。第二节古巴比伦王国古巴比伦王国的兴起1, 乌尔第三王朝灭亡后,埃 兰人不久退回故地,而阿摩利人居 留下来。他们接受了当地文化,并 在苏美尔地区建立伊溺和幼萨两 个国家。在伊新的北部兴起一个塞 姆语人的国家一一埃什努那。此外 还有西北方幼发拉底河岸上的马 里。2, 约公元前1894年,另一支 阿摩利人以序缎阿比为首领占据巴 比伦城,建立古巴比伦王国第一王 朝(约公元前18941595年)。与 此同时,两河流域北部的亚述,亦 日益强盛起来。3, 到公元前十八世纪,玛里 和埃什努那已屈服于亚述,伊新也 日益衰落,拉尔萨又为东方的埃兰人所征服。这时巴比伦王国第六代 国王汉谟拉比(公元前17921750年)乘机,赶走了埃兰人,征服 了伊新、拉尔萨,重新统一了苏美 尔阿卡德地区,最后又攻克了玛 里,并一度占领过埃什努那和亚述 城。汉谟拉比的统治政治:汉谟拉比在统一巴比伦尼 亚的过程中,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 权的国家机器。总揽立法、司法、 行政、军事和宗教大权,称自己为 天神的后裔。他任命中央各部大臣, 委派地方各级官吏。经济:汉谟拉比发展农业,大力兴 修水利。按汉谟拉比的年代记,在 他统治的第八、九、二十四和三十 三年,都是开凿河渠和运河,兴修 水利之年。军队:士兵被称为列杜(里都)、 帕以鲁(巴以鲁)。他们从国家领得 服役份地(包括田园、房屋和牲畜)。 列杜、帕以鲁被俘或死后,只要他 的儿子接替他服役就可以继承这种 份地,但不得买卖。如果被俘者的 儿子还小,保留三分之一土地,让 被俘者的妻子抚养孩子。如果被俘 者返回,仍可领回原来的份地。军 官不得侵占士兵财产,犯者处以死 刑。一般人如买了战土的田园、房 屋和牲畜不仅如数归还,并且不得 索取买时花去的银子。汉谟拉比实 行份地与军事义务相关连的兵役制 度并保护士兵的份地,保证国家的 兵源。法典:在各邦原有奴隶制法典的基 础上,结合阿摩利人的氏族部落习 惯法,制定了一部新的成文法典一 -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目前所知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 是汉谟拉比即位后的第三十年刻石 公布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后来被 移到埃兰的首都苏撒。1901年为法 国考古队发现,现存于巴黎卢浮宫 博物馆。共282条条文,发现时有35条条 来根据苏撒以及亚述图书馆等处所 存的法典副本(泥版断片)将缺文补 足。文(第66100条)己被磨损,后法典分序文、正文、结语三个部分。 序文:宣扬王权神授,立法宗旨是 为“发扬正义于世”(神人关系法色 彩)。正文的内容包括诉讼手续、盗 窃处理、军人份地、租佃雇佣关系、 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 产继承、奴隶买卖和处罚等等。法 典旨在保护贵族、僧侣、大商人和 高利贷者的利益,调整自由民内部 的关系,维护奴隶制度。社会与经济根据汉谟拉比法典以及古巴比伦时代其他一些文 献,可以较清楚地了解古巴比伦王 国各方面。汉漠拉比时代农业显然具有重要 意义。重视灌溉系统。手工业:除农业外,手工业也有所 业,如制陶、织布、冶金、木器、 皮革、造船、制砖、建筑等等,实 际上当时手工业已有二、三十种之 多。手工业作坊主要国王作坊和神 庙作坊,也有私营作坊。发展。法典商业:对商业活动比较重视。神庙 甚至国王本人亲自洽谈大规模的交 易。他们的命令由代理人“达木卡” 和“达木卡”的助手“沙马鲁”(零 售商)去执行。输出谷物、油类、枣、 织物、皮革以及陶罐等,进口金、 银、铜、石头、木料、盐、奴隶、 香料、染料以及奢侈品。银和铜越 来越成为一般交换的媒介,但铸币 仍末出现。土地:古代巴比伦王国时期,国王 拥有大量的土地(一半),王室土地 主要是由各种穆什根努分散经营 的。1, “纳贡人”,(无权自由民) 他们依附王室,领取土地耕种,交 纳租税;2,负担兵役的士兵列杜、 帕以鲁,他们从国王那里领取份地 作为服兵役的报酬。以上两种人从 王室所领取的土地,按法典规定“不 得出卖”。3,祭司、“神妻”(女巫 之一种)、达木卡或负有其他义务之 人(例如手工业者及公务人员等)。 他们领取份地也是作为服役的报 酬。这种土地按法典规定可以出卖, 但买者须服与此相应的义务。在这 些人中很多是富人或奴隶主。以上 这几种人“自行买得”的土地是可 以自行处理的。阶层:按汉谟拉比法典,巴比 伦尼亚的居民分为两大类,即自由 民和奴隶。自由民按其社会法律地 位的不同,又可分为两个等级(1)全 权自由民(阿维鲁),包括僧侣、贵 族、高级官吏和高利贷者,也包括 自耕农、佃农、独立的手工业者以 及各行各业的雇工等等。他们之中 有贫富贵贱之分。(2)非全权自由民 (穆什根努,无权自由民),他们在 经济上是依附于王家的。有的是投 靠王室分得田园房屋的“纳贡人” 及其后代,有的是分得田园房屋充 当常备军士兵的人(帕以鲁和列 杜)。穆什根努中富有者亦拥有土 地、房屋和奴隶,如达木卡。可见, 按经济地位来论自由民不论是全权 或非全权的都有富人与穷人,奴主 与非奴主之分;但按社会法律地位 来说,穆什根努则较为低下。(如人 身损害的惩罚)J奴隶:除了战俘奴隶外,奴隶来源 是买来的奴隶或债奴,特别是后者, 在这一时期达到了空前的发展。奴 隶的应用广泛。奴隶是可以买卖的 财产(约等于一头牛的价格)。(凡 盗窃奴隶.帮助奴隶逃跑或窝藏逃 奴者,都要处以死刑)。古巴比伦王国的衰落:汉谟拉比死后不久,统一的两河 流域又重斯出现各邦互相争夺的局 面,而四周的游牧部族,又纷纷侵 入两河流域。王朝更替:约公元前1595年。赫 梯对巴比伦进行了掠夺性的袭击, 灭古巴比伦第一王朝,但不久便退 回去了。嶷方伊新城建海国王 朝,即巴比伦第二王朝。这个王朝 可能曾经占据巴比伦城。约于公元 前1530年,底格里斯河以东山区的 半农半牧的沏喜特人,灭海国王朝,统治两河流域近四百年之久,这就 是加喜特王朝,即巴比伦第三王朝 (约前15301157年)。后在亚述、埃兰的不断打击下,加 喜特王朝灭亡了。代之而起的是已 比伦第四王朝,第四王朝曾一度战 胜亚述、埃兰,但未能抵御阿拉米 亚人的入侵,公元前729年终了为 亚述所吞。第三节 亚述帝国与新巴比伦王国亚述国家的发展亚述国家的历 史,一般分为古亚述(前三千年代末 至十六世纪),中亚述(前十五世纪 至九世纪)和新亚述(前八世纪至七世纪)三个阶段。至新亚述时期,亚 述建立起强大的军事帝国。城市:亚述城位于底格里斯河西岸,是西亚重要的商业中心之一, 也是战略要地。资源丰富:牧场、 木、石、铜等原料,并邻接小亚东 北部的铜铁产地。亚述商人很早就在小亚东部、叙利 亚东北部等地建立商业殖民据点。殖民地是自治组织,不是独立国家, 政治组织与母邦相似,实权操在贵 族手里。民族:亚述最早的居民是胡里特 人。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当操塞姆 语的阿卡德人定居于两河流域的中 部后不久,另外一支塞姆人迁徙到 两河流域的北部居住,同胡里特人 融合。亚述曾附属于阿卡德王国和 乌尔第三王朝。古亚述:1, 公元的三千年代末、二千年代 初,在南部两河流域走向统一的奴 隶制专制王国时代,两河流域北部 以亚述城为小心,逐渐形成了以塞 姆人为主的奴隶制城邦。亚述城邦 至国王沙細必送禱(沙马什阿达 德)一世时(约公元前1813至1783 年)开始向外扩张,势力曾达地中 海东岸,自称“天下之王”。2, 但在其死后,古巴比伦王国强 大起来,亚述遭到严重的打击。至 公元前十六世纪,濒里私在两河 流域北部建立起初(纫尼王国, 控制了亚述。从此,亚述处于半独 立状态,古亚述时期至此宣告结束。最初亚述城邦是费旋幷祠圜国家 大权在长老会议手里(没有民众 会)。首领称“伊沙库”(相当于苏 美尔的帕达西),掌管宗教、公共建 筑,召集长老会议。另外还有一名“名年官”,号为“里木(模)”,管 理财政,一年一任,抽签选出。中 亚述时期,亚述王权加强,长老会 议失去作用,其政体由贵族寡头共 和制过渡到君主专制。中亚述:b公元前1400年左右米丹尼遭到 赫梯沉重打击后趋于衰落,亚述乘 机独立,开始了中亚述时期。亚述 再起,引起赫梯人的严重不安,赫 梯人力图挑拨亚述与巴比伦加喜特 王朝的关系,但没有成功。前十三 世纪前半期,正当赫梯人与埃及人 斗争激烈的时,亚述灭掉了米丹尼。2,中亚迷狂提格拉比利萨(提 格拉特帕拉沙尔、一世时期(前 1115至1077年)曾强大一时,向南 征服了巴比伦,向西达地中海东岸。3, 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亚述在 遇到磁米亚人(属塞姆族)的进攻 后,陷于四分五裂。阿拉米亚人成 批移居到两河流域,但亚述人所建 立的许多孤立居住地仍保留下来。 这是他们以后重新征服这块土地的 基础。4, 阿拉米亚人定居两河流域后, 逐渐与当地居民同化。到前十世纪 末,恢复了元气的亚述才开始转入 反攻。到公元前九世纪前半期,在 亚述禽西拨(那西尔豹)二世(前883 859年)的领导下,亚述打败了 阿拉米亚人的城邦,并击败北面的 乌拉尔图王国。从此拿西拔二世奠 定了未来亚述帝国的基础。作为中亚述时期的一个重要遗产 是中亚述法典。法典泥版保存主 要有三表。其中规定有关地产、债 务、抵押、买卖、婚姻、家庭等方 面的权利与义务。从法典来看当时 土地已属于私有可以进行买卖。从 法典对债务抵押的一些规定来看, 这一时期债务奴隶制盛行。法典对 奴隶的惩罚非常严厉。亚述帝国(新亚述)1,至前八世纪后期,提格拉比 利萨三世(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 世)(公元前745727)(改革) 加强了中央集权制,改组了军队, 开始实行募兵制。他把常备军分为 战车兵、骑兵、重装步兵、轻装步 兵、攻城兵、辎重兵以及工兵等专 门兵种。军队装备改由国家供应, 配备有铁制的刀枪、弓箭、盔甲、 战马以及攻城用的冲城器和投石 机;还利用充气皮囊做渡河用具。亚述的战车兵和骑兵由贵族充任, 步兵则由农民充任。公元前八世纪后期,是亚述军事强 国最盛的时期。提格拉比利萨三 世拥有当时世界上最优良的军事体 制,境内拥有比较众多的自由牧人 和农民可供驱使,所以兵源充足。2,提格拉比利萨三世及后来的 萨尔贡二世(前722705年),利 用当时两河流域及西亚其他地区许 多国家衰落或灭亡的有利条件,先 后征服了小亚细亚东部、叙利亚、 腓尼基、以色列和巴比伦,并摧毁 了乌拉尔图强国。萨尔页二世征服 以色列首都撒马利亚(掳回二万七 千二百九十人和无数财富)。辛那赫 塵布(前704681年)攻占巴比伦 尼亚,毁灭巴比伦城。(带回二十万 零八千俘虏和无数牲畜)。到公元前 七纪,亚述国王又侵入阿拉伯半岛, 后征服埃及,毁灭埃兰,建立地跨 西亚和北非奴隶制帝国。亚述帝国社会:亚述帝国上层基本上分为两个集Ho一是军事贵族集团,是国家的支 柱,主张国家应服从于军队的利益, 要不断地发动掠夺性战争。此外, 他们认为应当取消神庙、城市的特 权和自治权。另一个集团是祭司贵族和工商业、 高利贷贵族。他们关心工商业的发 展,认为过于频繁的军事掠夺和专 制王权,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主 张国家应给神庙和城市以各种特权 和自治权。这两个集团之间进行了剧烈的斗 争。由于两河流域祭司集团势力雄 厚,亚述统治者不得不跟他们妥协。军事统治为特征的帝国:亚述帝国军事统治和武力掠夺特 征明显。为建立新征服的地区统治, 在战略要地上建立堡垒,控制军事、 商业通道。此外用高压手段统治臣 民,扶持地方傀儡势力(如在埃 及)。在公元前八世纪中期以前,亚述征 服者对被征服地区(尤其是重要的 商业和手工业中心),往往釆取抢 掠、烧杀、民族灭绝政策。提格拉比利萨三世上台后,开始 采取一种新的政策,强制迁移即 将被征服地区的居民,除少数被认 为没有多大危险的编入亚述军队或居原地外,其余绝大部分部强制迁走,以一个或几个家族为单位, 分散安插到其他被征服的地区,然 后将空余的土地分配给亚述人屯 垦,或者将其他被征服地区的居民 迁来耕作。并尽可能将各种不同语 言和不同出身的人们结合在一个地 方这些移民分得小块耕地,有权签订 契约和到法庭去作证,有自己的家 室,也可以在亚述军队中服役,但 必须交纳沉重的租税而且没有人身 自由。他们本身和耕地一起直接归 王室所有,或由国王赐给寺庙、大 臣,或卖给奴隶主个人。(卖地文书) 所以这种移民实际上是农业奴隶。这是在亚述帝国的特定条件下对奴 隶釆取的一种新的剥削方式。(军事 移民)亚述统治者在帝国境内开辟了宽 阔的石砌驰道,设立了 “驿站”制 度。客观上对沟通商业贸易也具有重要意义奴隶制度军事掠夺,大量的奴隶流入,促使 亚述的奴隶制经济和商业贸易(包 括奴隶贸易)繁盛一时。奴隶大量地 充斥于王室、寺庙和私人经济中, 也广泛应用于建筑运河、铺设道路、 扩建新都尼尼微等巨大工程中。由 于商业贸易的发展,致使首都(尼尼 微)商人之多“多过天上之星”。亚述帝国的灭亡 原因:1, 亚述霸权的建立是由于大量的自由民战士阶层的存在,但是亚述帝国的建立、大土地所有 制的形成和奴隶的大量使用,使自 由民破产,人数大减。自由民负担 沉重的贡赋和徭役。自由劳动者的 减少,使兵员短缺,国家不得不从 被征服居民中扩招新兵,因而削弱 了亚述军队的战斗力。2, 被征服地区民族与亚述统治者的矛盾也日益激化。叙利亚、 腓尼基、巴比伦尼亚和埃及等地区 不时爆发起义。帝国最后一个强有 力的国王亚述巴尼拔(前668 627年)曾九次出抵镇压各地的起 义,但终未能阻止埃及的独立(前 655 年)o3, 帝国后期,随着奴隶创经 济的发展,祭司和高利贷者阶层的 势力逐渐壮大,他们同军事贵族奴 隶主集团的矛盾日益加深。削弱了 中央统治政权。亚述帝国迅速地衰 落下去了。4, 埃及独立后进入自己的“复兴时期”,小亚兴起了吕底亚, 伊朗高原西部兴起了米底,约在公 元前一千年代初进入两河流域南端 的迦勒底人(塞姆族)的势力也日益 强大。约在公元前630年,迦勒底 人的苣鬆那波帕拉萨(沙)东称王。公元前626年他们占领巴比伦,建 立新巴比伦王国,与米底结成了反 亚述同盟。前612年,同盟军队一 举攻陷了亚述首都尼尼微,最后在 卡尔赫米什一役(前605年),彻底 摧毁了亚述军队,帝国灭亡。新巴比伦王国扩张新巴比伦王国又称边勒廉 王園:公元前626538年)。亚述 帝国灭亡后,新巴比伦王国和米底 王国成为西亚两大强国。势力范围: 米底占领了亚述北部和东北部领 土,新巴比伦王国则占领了两河流 域南部、叙利亚、以色列以及腓尼 基的大部分。在摧毁亚述帝国后不久,那波帕拉 萨尔的)1子尼布甲尼撒二世触605562年)继位。政绩:尼布甲尼撒二世是新巴比伦王国历代帝王中最强大的一位国 王。1,他即位前已与米底的公主 结婚,从而巩固了与米底的联盟和 帝国东部边疆。2, 他西征埃及,夺叙利亚和巴 勒斯坦。他在位的头十一年,除了 第五、第九两年外,连年向叙利亚、 巴勒斯坦进攻。公元前586年,他 又出兵巴勒斯坦,攻陷耶路撒冷, 灭犹太王国。将犹太王国大部分人 口迁徒到巴比伦。这些俘虏大部分 变为奴隶,这在犹太历史上称为“巴 比伦之囚”。接着,他又派兵长期围 困腓尼基的海岛城市 罗顽强抵抗,基本上保住独立。公 元前567年,尼布甲尼撒又领兵侵 入埃及,大掠而返。推罗。推3, 尼布甲尼撒为了防范米底 的突然袭击,在巴比伦尼亚北部兴 修越两河平原的长城。又扩建巴比 伦京城,建筑起非常坚固的防御设施。为了取悦于他的米底皇后,在 皇宫中筑起一座高达二十五米的“空中花园”。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社会经济新巴比伦的手工业和商业一度呈 现出繁荣的景象,京城内聚集了来 自亚非各地的商人,人口多达十万 余众。经过尼布甲尼撒二世扩建的 巴比伦城不仅美丽壮观而且成了整 个西亚贸易和文化的中心。在巴比伦城内建造了一座高九十 米,底层四边各长九十一米的庞大 的七级大寺塔。在顶端的小庙里供 奉着马都克神的金像。国王必须按 照惯例在马都克大神庙中举行登位 典礼,从马都克大神的高级祭司手 里接受象征王权的宝器。说明王权 对于祭司们的依赖。高级祭司们不仅享有种种特权,而且把持着巴比伦尼亚各大城市的长 老会议。他们除了从世袭的寺庙职 务中获得收入外,还从事工商业活 动,如开设店铺和高利贷代办所, 组织商队贸易,买卖土地和奴隶等 等。奴隶:新巴比伦时期不仅神庙拥有 大量奴隶,奴隶劳动应用在各个领 域。在城市手工业奴隶中出现了新 的剥削形式。由于工商业的发展, 祭司、商人高利贷奴隶主往往让有 技能的奴隶独立经营手工业作坊或 小店铺。这类奴隶有自己的家庭。 能够单独同自由民订立契约,虽然是较为自由的,但他们的奴隶身份 般为奴隶身价五分之一的年贡(曼 达图)。另外还要缴纳一部分收入, 作为主人贷款的利息。(析产奴隶制 度)不变,他们每年必须向主人缴纳一在法律上奴隶是被主人完全占有 的,奴隶主有权随时收回奴隶经营 的全部产业。(奴隶虽可赎身,但机 会很少,人数有限)衰亡b 奴隶制经济的高速发展,导 致新巴比伦王国时期贫富分化的过 程较前加速了。城市小生产者在奴 隶制商品经济的冲击下,纷纷破产。 城市附近的农民负担日益沉重,处 境日趋恶化,不少自由民因负债累 累而沦为奴隶。债奴的奴役期限长 达十年。2, 在叙利亚和巴勒斯坦都有 起义发生。被俘的犹太人,但幻想 有一天能奇迹般地摆脱厄运。他们 当中的祭司贵族宣扬犹太人是上帝 耶和华的选民,救世主最后必拯救他们重返祖国。3,随着祭司地位的加强,国王与祭司集团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后,政局不 稳,祭司集团屡次发动政变,在六 年中废了三个国王,其中两个被杀。4, 波斯人崛起于伊朗高原,他 们征服米底和小亚细亚,向巴比伦 进军。巴比伦的祭司们指望波斯人 的武力能为他们打开更大的市场、 保持自己的特权地位。因此,当波 斯人兵临巴比伦城下时,国王无援。公元前538年被波斯人征服。第四节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古代两河流域的文化,包括苏美尔人、阿卡德人、巴比伦人和亚述人 等所创造出来的科学文化。楔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最大的文化成就之一是楔形文字的发明。早在乌鲁克文化期(前3500 3100年),苏美尔人就创造了图画式 文字。苏美尔人用粘土制成的半干的泥板作为书写材料,用削成三角形尖to头的卢苇杆、骨棒或木棒当笔。书Mi:写好后,用火烘干。但图形文字在 泥板上书写不便,因而使用笔在软 泥板上压出竖的、横的和斜的各种 符号。由于落笔处印痕较为深宽, 提笔处较为细狭,形状很象木楔, 放称之为楔形文字。楔形的象形宇 大概形成于公元前三千年。后来,楔形文字发生了变化。一是 图形简化了,即用部分的图形来代 表整体,如用“牛头”的符号代表 “牛”;二是同一图形表示几个有关联的意思(多义),如犁的符号除表 意思。三是同声的词往往合用一个 字符(谐声),例如“箭”和“生命” 同声,就都用箭的符号表示。这种 字符叫做谐声文字。示犁外,还有“耕耘、“耕作者”的随着表意文字和谐声文字的发展,原有的字符减少了 (减少到五百多 个),但一个字符往往包含很多意 义。为了避免字符意义的混淆。一 是使用指意符号,例如犁的符号意 义很多,在犁的符号上加上指意符 号“木”为词首,就是指犁本义, 如加上指意符号“人”,就是指“耕 作者”。另一种是使用音节符号作词 尾补音,例如足的字符分别附以“一 NAJ或“一一BA”就可以分 别表示“去”或“立”。经过这些变 化,苏美尔的文字体系便逐渐完备 起来。苏美尔文字体系已有字母文字的 因素(其中有几百个音节符号,还有 和母音相符合的几种字母符号),但 尚未演进到拼音文字阶段。楔形文字后来为阿卡德人、巴比伦 人、亚述人所接受,并作了一些增 补,使之能够记录所有复杂的语言, 以后埃兰人、赫梯人、胡里特人、 米丹尼人、乌拉尔图人都结合各自 语言的需要,对这种文字进行改变 而加以使用。公元前二千年代中期, 楔形文字成了国际外交上使用的文 字体系。腓尼基人在创造他们的字母文字 时也曾采用了楔形文字的一部分因 素。楔形文字的符号数目虽不到六 百个,但每个符号最少也有一两个 字义,平均代表四、五个音节,加 以语法规则复杂,学习起来,困难 很大,楔形文字逐渐被人遗忘了。 十九世纪初,德国学者开始解读楔 形文字,取得一定成就。十九世纪 中叶,有四名学者同年分别地解读 了楔形文字,从此诞生了亚述学。小亚、叙利亚、乌拉尔图、古波斯 等各族人民除了接受楔形文字以 外,还吸取了古代两河流域人民的 科学艺术知识和一些典章制度。例111如,希伯来人釆用了古代两河流域 的神话故事,后来影响到基督教文 学的发展。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曾报道说:希腊人从巴比伦人那里 袭用了日钟、日畧和分一日为十二 部分的办法。希腊哲学家和数学家 毕达哥拉斯在巴比伦住过十二年, 并在那里研究天文学、数学和音乐。 古代两河流域在筑路筑城技术、攻 城器具、拱门、圆顶穹窿建筑结构 等方面的成就,后来传到罗马及阿 拉伯国家。第五节 赫梯、腓尼基和巴勒斯坦赫梯地理环境:赫梯王国最初的领土仅限于小亚细亚东部的昭璧禺河中上游一带。因地处高原,雨量稀少,故不太适于农耕。最初的居民为原始赫梯语人(哈梯人),主要从事于园艺和畜牧。历史发展过程:b当公元前三千年代后期,赫梯人还处于氏族部落制解体阶 段。公元前十九世纪,亚述人已在 赫梯境内地立许多商业殖民地。2, 约在公元前二千年代初,if A属于印欧语系的赫梯人进入小亚地 区。这时赫梯人已开始向奴隶制社 会过渡,逐渐形成一些小的城邦, 当地的原始赫梯语人与新来的赫梯 人J涅西特人)逐渐融合,并改用 新来者的语言一一涅西特语(教材: 哈梯人和涅西特人)。政治:赫梯人 的城邦除首领(自称为“王”)外, 还有两个会议“彭库斯”(战士会议) 和“图里亚斯”(贵族会议)。城邦 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库晚尔城邦占 上风。公元前十六世纪哈图舒尔一 世时,建立赫梯国家。他的后继者 于公元前1595灭古巴比伦王国。Ill3, 公元前十六世纪前期,赫 梯还残存有氏族制时期母系传袭和 兄终弟及的遗风。到公元前十六世 纪后期铁列平统治时进行了改革, 确立了长子继承王位的制度(如无 长子,则由次子或长女婿递补),并 规定彭库斯、图里亚斯有权监督、 制止王室内部的纷争,彭库斯还有 权逮捕和处理犯罪的王族成员和各 级官员。4, 公元前十五世纪初,赫梯 曾败于吐特摩斯三世。直至公元前 十五世纪中叶起,赫梯的势力才开 始强盛起来。而其鼎盛时期是在公 元前十五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赫 梯新王国)。在此期间,赫梯由青铜 器逐渐向铁器过渡。在国内生产发 展的基础上,国王苏比鲁流姆(苏 庇努里乌马什)乘米丹尼王国趋于 衰弱、埃及国内因宗教改革而陷于 混乱之机,联合小亚各部族,消灭 米丹尼,占领叙利亚大部分地区, 甚至突入巴勒斯坦,给埃及人以极 大的威胁。在西亚形成赫梯、埃及 与亚述三国争霸的局面。至公元前 十三世纪初哈吐舒尔二世执政时 期,赫梯国内矛盾重重,又因亚述 军队压境,哈吐舒尔恐受埃及和亚 述的夹攻,遂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 二世媾和。于公元前1283年,双方 签订了和约。公元前十三世纪后半 叶,赫梯帝国不断受到亚述的侵犯, 国力削弱。5, 公元前十三世纪末十二世纪初“海上民族”自沿海入侵, 蛮族从西北来犯,都城哈图斯被焚, 帝国便瓦解了。残存的西里西亚和 叙利亚北部的赫梯人诸城邦,到公 元前八世纪全被亚述灭亡。赫梯帝国著名的赫梯法典 赫梯上层的主要构成者是王公、大 臣、祭司和城市商人、高利贷者。 当赫梯全盛时期,城市商人和高利 贷者在社会上占有显著的地位。他 们完全排挤了以前亚述商人的势 力,并与埃及、腓尼基、塞浦路斯 岛以及爱琴海上诸岛发生了商业关 系。他们把奴隶、木材以及银、铁 等金属运到上述各地,特别是运到 埃及以换取那里的奢侈品(金银饰 物、香油及衣服)。赫梯人与当时希 腊半岛上的迈锡尼人也有过商业往 来与文化交流。腓尼基地理和民族腓尼基地处地中海东岸北部的狭 长沿海地带,东起黎巴嫩山,南连 巴勒斯坦,北接小亚细亚,其疆域 稍大于今日的黎巴嫩。腓尼基位于 海上和陆上商队贸易路线的交叉点 上,有利于商业和航海的发展。居民初有胡里特人。公元前三千年代,属于塞姆语的迦南人进入其地 逐渐同当地居民混合。塞姆语文献 称此地为迦南,希腊人称之为腓尼 基。形成过程1, 公元前三千年代末、二千年代 初,在腓尼基地区先后出现一些城 市国家。每个国家都以某个港埠作 为经济和行政的中心。其中最有名 的有毕布勒、乌伽里特、西顿和推政治:这些小国除毕布勒(只有长 老会议)外都有国王,但国王的权力 受城邦长老会议的限制。长老会议 由富有的奴隶主把持,城邦的官吏 也从中选出,实行贵族政治。这些 城邦没有形成统一的局面。2, 腓尼基经常受到邻近诸强的侵 略。大约从公元前1500年起,腓尼 基诸城市处在埃及和赫梯的统治之 下,后来又遭到海上民族的入侵,直到公元前十世纪左右才重新独 立。独立后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推罗。推罗王私爾一程(前969936 年)大肆对外用兵,进军塞浦路斯, 几次远征非洲,并且将霸权扩张到 毕布勒和西顿。推罗成为一个重要 的政治和商业中心。3, 公元前九世纪,亚述帝国已成 为军事强国,逐渐向外扩张。至公 元前八世纪末叶,腓尼基被亚述帝 国征服。商业:用F尼基的主要作物是粮食和 葡萄。城镇居民多半从事工商业。葡萄酒、玻璃制品和紫红颜料是腓 尼基的特产,腓尼基意为“紫色”, 即由此地盛产的紫色颜料而得名。腓尼基的商业具有居间贸易的特 点。航海:腓尼基人享有勇敢的航海家 的盛名。早在公元前三千年代末, 他们就在东部地中海和爱琴海上航行。据说有一些腓尼基人受埃及法 老尼科的委托完成了历时三年的环 绕非洲的航行。殖民:腓尼基在公元前二千年代已 在东部地中海殖民,在小亚、塞浦 立了殖民据点。公元前一千年代前 期,希腊人也开始向东部地中海殖 民,并和腓尼基竞争,于是腓尼基 便向西地中海沿岸及海上一些岛屿 殖民,其中特别出名的是迦太基。路斯、爱琴海诸岛、黑海沿岸都建afi字母:腓尼基文化最大的成就是在 公元前十三世纪所创造的一套拼音字母。腓尼基航海和贸易的迅速发展,需要及时编制商业文件,需要 一套普遍易懂的简单方便的文字体 系。腓尼基人主要利用古埃及象形 文字中的音符字母,创造了世界上 第一套拼音字母。腓尼基字母的创 造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古代希腊字 母和阿拉米亚字母都来源于腓尼基 字母。希腊字母后来义发展为拉丁、 斯拉夫字母,阿拉米亚字母后来发 展为印度、阿拉伯、亚美尼亚、畏 吾尔等字母。腓尼基字母系统的形 成,是对世界文化的重要贡献。古代巴勒斯坦和以色列Ghetto Diaspora巴勒斯坦位于埃及和叙利亚沙漠 之间,西邻地中海。境内有约旦河、 死海。b巴勒斯坦从旧石器初期就有 了居民。至新石器时代,这里是最 早产生农业的地区之一。2,当公元前三千年代,这里居住 着说塞姆语的邈勅I,从事于农业 生产,开始使用铜器,并有了城市。公元前二千年代中叶,有一支被称 为希俗来人的游牧部落从东方进入巴勒斯坦,在与迦南人经长期冲突 后而逐渐融合。3,公元前二千年代末期,希伯来 人的氏族制度已处于解体时期,国 家开始产生,首先是北方各部落形 成以色列王国,继而南方各部落形 成犹太王国。4, 同时,腓力斯丁人(海上民族) 攻占巴勒斯坦沿海地区。以色列人 和犹太人间同腓力斯丁人进行了长期战争,以色列第一个国王扫罗(公 到公元前十世纪,犹太王大卫(公元 前1000960年)在统一了以色列 和犹太,建立以色列一犹太王国, 定都耶路撒冷。元前10201000年)战死于疆场。5, 大卫死后,他的儿子所罗门 (公元前960930年)即位。以色 列一犹太王国达到全盛。所罗门完 成了从大卫时代开始在耶路撒冷锡安山上建造的宫殿和耶和华的神 庙。6, 在以色列人中间首先爆发了 反抗所罗门统治的起义。领导这次 起义的耶罗波安,失败后逃亡埃及。所罗门死后,耶罗波安在埃及帮助下攻陷耶路撒冷,随之定都撒马利 亚,建立了以色列国家(前928年)。以色列一犹太王国从此分裂。以后 犹太王国仍以耶路撒冷为中心。7, 公元前721年,亚述国王萨尔 贡二世攻陷了以色列的首都撒马利 亚,并把其他地区的居民迁移到以 色列。以色列王国就不复存在。犹 太王国的统治者在向亚述献出大量 的金银后才得以维持统治。8, 公元前568年,新巴比伦王尼 布甲尼撒摧毁了耶路撒冷,灭犹太部分犹太人被掳到巴比伦, 成为“巴比伦之囚”。另一部分居民 则逃往埃及。公元前538年,波斯 帝国居鲁士在攻陷巴比伦城后释放 了被囚禁在巴比伦的犹太人,并允 许他们重返耶路撒冷。犹太人回到 耶路撒冷后恢复神庙,臣属于波斯9, 从公元前四世纪起,马其顿、 托勒密、塞琉古诸王国相继侵占巴 勒斯坦。公元前63年罗马攻占耶路 撒后,巴勒斯坦变成为罗马帝国的 一个行省。宗教:希伯来人原信奉多神教。大 卫统一后,耶和华(即犹太部落的主 神雅赫维)地位开始提高。约在公元 前六世纪“巴比伦之囚”期间,先 知以西结传播信奉唯一真神耶和 华,宣扬“救世主”将帮助犹太人 复国。前538年,犹太人回国后建 立起神权政体的半独立国家,犹太 教最后形成。犹太教尊奉耶和华为宇宙的主宰 和唯一真神,声称犹太人是上帝耶 和华的所谓“特选子民匕宣扬“救世主”的思想。犹太教徒崇奉的宗 教经典是圣经,包括“律法”(摩 西五经: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 记、民数记、申命记),“先知书” 以及“圣志”(“诗篇”、“雅歌”等 十一部)。这是犹太祭司贵族根据希 伯来人自古遗留下来的各种文献, 并按照犹太教教义的要求剔除其不 符合独尊耶和华的原始材料,逐渐 编纂出来,大约形成于公元前五世 纪至公元后一世纪。基督教兴起后, 开始接受这部圣经入并称之为 旧约全书,同时将基督教的新经 典称为新约全书。第六节波斯帝国亚述帝国灭亡后,米底王国与新巴 比伦王国成为西亚两大强国。但这 两个强国先后被伊朗高原兴起的波 斯帝国所征服。地理:伊朗高原东起兴都库什山, 西至札格罗斯山,北倚高加索山脉, 南临波斯湾。全境除里海、波斯湾 沿岸一带有狭长的平原外,其他地 区多为山地和沙漠。波斯帝国之前的历史:b伊朗高原很早就有了人类文化。 旧石器时代,伊朗南部就有人类居 住。公元前三千年代中期,埃兰(位 于伊朗西南的库齐斯坦平原)建立 了最早的国家。(埃兰人创造伊朗历 史上最早的文字,初为象形,后来 演变为线形。至今埃兰文字的解读 尚未完全成功。)2,古代埃兰和两河流域南部的联 系较早。埃兰国王曾与阿卡德王结 盟,对乌尔第三王朝给与毁灭性打 击。后占领过拉尔萨。在古巴比伦 王国时期,他们曾多次侵入两河流 域南部。在亚述时期,他们又是亚述的劲敌,直至公元前639年才被 亚述帝国征服。3,亚述灭亡埃兰之前,在伊朗高 原西北部已兴起了另一个奴隶制国 家一一米底王国。米底人和波斯人 的祖先同是公元前二千年代出现在 北伊朗的操伊朗语(属于印欧话系) 的部落。从公元前九世纪起,米底 就屡遭亚述的侵略,后来臣服了亚 述。到公元前七世纪中期,米底王国兴起,征服了伊朗高原西南部的 又与新巴比伦王国联合灭掉了亚 述。波斯各部落,脱离亚述独立。不久波斯帝国的建立米底王国统治时期,波斯共有六个 农业部落和四个游牧部落。其中最 有势力贵族氏族叫做阿黑/7尼氛 在同米底的斗争中,波斯各部落组 成了强大的部落联盟。b 公元前553年,波斯人在 阿黑门尼德族人居鲁丈公元前558 529年)领导下,起兵反抗米底。 经过三年的战争终于灭掉米底,建立波斯王国(阿黑门尼德王朝)。2,居鲁士避开设防坚固巴比伦直接向小亚细亚进军。前546年, 灭小亚的吕底亚,夺取了克罗萨斯 王的大量财宝,接着又侵略小亚沿 海地区的希腊城邦。3, 进攻巴比伦,公元前538 年,在巴比伦祭司集团的支持下, 波斯灭新巴比伦王国。(宽容政策) 保留当地的管理形式,保护神庙,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并优待臣服 贵族得到当地上层的支持。4,居鲁士征服了整个西亚地区,建立起波斯帝国。对犹太人和 腓尼基人比较宽容,允许犹太人以 自治神庙城市的形式在耶路撒冷重 建犹太国;同时也给予腓尼基人以广泛的自治权。前529年,居鲁士 远征中亚,占领了巴克特利亚(大 夏)、粟特和花拉子模,控制了阿姆 河和锡尔河之间地区。但在对北方 草原游牧部战斗中被杀身亡。5, 他的儿子网比西瓠公元前 529522年)继位后,完成了巩固 东北边境的任务,并且在腓尼基舰 队的支持下,于公元前525年征服埃及。6,高墨塔政权。冈比西斯在埃及时,波斯和米底各地发生了动乱。薦墨総司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冈比西斯在回波斯途中突然死去O高墨塔政变后,三1=1巴比伦、埃兰、亚述、埃及均脱离波斯,纷纷独立。 高墨达在半年中实施了有利于平民 的改革:没收波斯氏族贵族的牧场、 牲畜、土地和奴隶;豁免各省兵役、赋税三年。他企图通过给平民更多利益的方式,取得平民大众和各被征服民族的支持。7,前522年,阿黑门尼德的族人尢漩女前522485年)杀死高墨 塔,取得政权,平定暴动。后来, 大流士将平定这次大暴动的前后经 过情况,用波斯、埃兰、巴比伦三 种文字刻在爱克巴坦那(原米底首 府)以西的贝希斯敦大崖石上,这就 是“贝希斯敦铭文”。这个铭文是现 在所知道的阿黑门尼德王朝所有铭 刻中最重要的一个。(1835年,英国学者罗林森发现此铭文,并制成拓本。1847年,他释读出其中的古波斯文,接着又将古波斯文和巴比 的楔形文字)。伦文相对读通了亚述、巴比伦8, 大流士一世的改革:参照 西亚地区两千多年来政治的经验, 从公元前518年起对波斯的统治机 构和军事组织等进行改革。一,建立军、政分权的地方行政制度。大流士把整个帝国划分为23 个行省萨特拉皮亚每省设立总 督(萨特拉普)一人掌握本省的行 政、司法和税收大权。另设一个军 事首长统领驻军。军事首长与总督 多由国王从亲近的波斯贵族中委 派。为了防止叛变,国王特意在总 督身边设立“皇室秘书”,负责宣读 皇帝给总督的命令。此外,还派遣 亲信到全国各地秘密监视地方军政 人员的活动。二,包税。大流土明确规定各省(除 波斯外)的贡赋数额,并采用包税 制,即将各省赋税交给“包税人” 来征收。包税人多是富商或高利贷 集团,他们一次向国库缴付巨额的 税款,然后与地方官吏巧立税目, 大肆搜刮,获致巨富。大流士的包 税制度对非波斯居民来说是个沉重 负担。三,军事改革。大流士自任最高统帅,并参照亚述的兵队采取了一系 列的措施(1)建立一支由波斯人组 成的近卫军(包括一千名骑兵,一千 名枪兵和一万名号称“无敌”队士 兵)。近卫军人数保持不变,但如有 人死亡,就立即加以补充,因此希 腊人称之为“不死队”。(2)把全国 分为五个军区,每个军区长官统辖几个省的军事首长。军区长官直接对国王负责。(3)亲自规定每省驻防军的规模以及驻防军中每一兵种 的人数。(4)树立波斯贵族在军队中 的绝对领导地位。波斯本部的军队 是帝国军队的核心,而驻防备省军 队的军官亦多由波斯人担任。利 用腓尼基人、巴勒斯坦人兴建一支 拥有数百艘战船的舰队,与希腊人 争夺地中海东部的海上霸权。每 年检阅军队。国王驻地周围的军队 由国王亲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