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轮轴温度监控系统工程设计实践.ppt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15544917 上传时间:2020-08-20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中轮轴温度监控系统工程设计实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集中轮轴温度监控系统工程设计实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集中轮轴温度监控系统工程设计实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集中轮轴温度监控系统工程项目设计实践,说课,计算机工程系 柴惠民 2010年6月5日,课称名称:计算机接口技术,学生上课要求,课上认真完成工作笔记 收集必须的IC器件和处理技术的资料。 学习指导教师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计算机接口技术职业技能测试 班级: 姓名: 测试日期:,资料阅读能力:,工作表现情况:,工作笔记:,实训要求,考核方式,本项目考核成绩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工作笔记(20%) 资料阅读能力(20%) 程序编制能力(20%) 工作表现情况(20%) 项目完成情况(20%),开课的目的,提供一个工程设计体验,为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习构建一个工程师经历背景 培养基本的工程能力,包括分析问题、构思解决方案、软硬件设计、激励源实验测试、硬件制作、软件实现、运行与调试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书面表达能力。,项目在本课程中的地位,本项目(电子应用产品)是课程中又一个综合性的案例,涉及到多种接口技术,与计算机联接有并行、串行,信号传送有直接、查询、中断,数据有电量和非电量,电子元器件也较多,系统繁简程度适中,特别是研究开发每一个任务,都可体现出完整的工作过程。 本项目涉及前边所学技术,但未学过的知识点有: 1、键盘处理:按住键再加电运行,符合实际情况,拓宽思维。 2、LCD液晶显示技术:定位显示。 3、RS232串行通讯:与上位机通讯,配合发光二极管实现。 学习利用I2C串行通讯新技术,完成温度数据的采集和非易失性数据的存储。 总之,就是将已掌握的技术如何嵌入到新的控制系统中,实施过程中,进一步加深理解软硬件的接口设计、数据结构的设计,提高综合设计的能力。,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项目: 设计制作一个列车集中轮轴温度监控系统,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列车集中轮轴温度监控系统的基本功能 实现利用传感器定时采集车厢8个轮轴的实时温度。 通过键盘能修改车厢号、温度的上下限数据。非易失。 能将现行数据传输给上位机。相当于黑匣子的作用。 当温度超过设定域值时自动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利用蜂鸣器声音报警,发光二极管点亮。 利用LCD进行温度实时显示。,工程项目的主要内容,集中轮轴温度监控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监测温度:55125。 2、监测分辨率:0.5。 3、采样周期:10秒 4、相对湿度35% 5、工作电压:温度测控仪、通讯转换器DC12V。 6、输出信号类型:RS485,距离1000米 7、报警音量:100分贝。 8、功率: 9、体积:,教学安排,第一阶段 工程项目(内容)现场调查和任务分解 实训内容:键盘(按钮)电路设计、按钮动作测试,主要是能改变数据。 第二阶段 I2C总线技术支持的讲解和编程 实训内容:LCD设计制作、调试,主要是定位显示出数据 第三阶段 温度传感器器件资料的讲解和编程 实训内容:温度传感器DS1621设计制作、调试,主要是得到温度数据,温度的上、下限数据的读(输入) /写(输出) 。 第四阶段 铁晶电存储器器件资料的讲解和编程 实训内容:PCF8563设计制作、调试,主要是得到当前的时间,车厢号数据读(输入) /写(输出) 第五阶段 测试、评比、总结 工程项目完成情况汇总(效果如何)。每个组分别派1、2个组员参加评比、总结,并给出成绩,研发工作过程,本项目的工作过程如下: 一、现场调查与现场工作人员探讨问题,明确产品的功能。(做什么?) 1.与现场工作人员探讨问题,明确为什么要对车轮进行温度监控。 2.现场调研,确定项目功能,性能指标。 3.画出总状态图。 注意:无论从模块上,还是细化到具体操作步骤,都要始终贯穿状 态的变化时序性,无论采用何种程序设计语言,根据有向状态图(计算机 也称状态机),依据状态的不同书写的程序,在工程中肯定可用。 学会状态图的设计,可以把握大局,掌握系统的工艺流程,为更高一级职 位 (如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的进升打下基础。,研发工作过程,研发工作过程,4. 查找相关资料,(图书馆,书店,阅览室,上网),记下笔记。 1)、根据性能指标,选择适应的电子元器件。 2)、阅读元器件的资料。 阅读主要器件DS1621后,得出一个结论,所有传感器检测都以工程对象为背景,每一个传感器在系统中都是为了测量工程对象的物理参数而设计。 阅读资料,提高自学能力,工作中当出现新器件后,能迅速掌握其技术,增强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 3)、初步确定项目的 硬件结构(接口):口线及芯片地址分配表(图)。 软件结构(接口):数据结构的设计表(图)。原则便于数据的处理。 二、技术资料分析项目可行性分析(实用、技术、经济、法律、生命周期等),得出一个用户满意的可行性方案。(做成什么?) 分析后,如有不妥的话,进行 一、4,研发工作过程,三、总体设计绘出控制结构图,系统分为若干个模块,形成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分析初始要求,权衡硬件与软件之间的关系,在系统灵活性、速度、成本、计划和可用工具之间作出权衡。(想想、看看,如何做?) 四、模块设计按模块的功能说明书,详细编制系统程序、硬件接口和软件接口参数。(做!好不好?) 在做的过程中,遇到新技术时,首先寻求技术支持,可问厂商、再问老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并写出底层函数(一定要会看时序图,不懂时序编不出正确的程序,编制的程序肯定不能用)。 编制程序时,书写程序要规范化,程序代码的说明文件要书写。程序不出现具体数据,要虚拟化,即:通用性。 编制程序时,从简单到复杂,从核心到外围,逐步积累完善,精益求精。符合程序设计的原则(从时间、长度、修改、阅读、可移植、重定位这几个方面考虑)。 编制程序时,注意堆栈区的操作。函数模块中要有现场的保护和恢复,特别是中断程序。中断程序要尽量短,符合时间片。否则程序易跑飞。 “外师物化,内得心源”,将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的一些习惯、动作,以及其他事物中,作为我们工程设计的准则;找出一些灵感,作为我们工程设计的手段,使做出来的产品尽量符合人的习惯,便于人操作,增加可卖点,使得工程项目得以顺利的进展。,研发工作过程,编制程序时,要会调试,遵循工程设计的经验原则来进行,即: 九字方针:看得见,摸的着,抓的住 。 具体手段有: 1、单步跟踪 2、连续运行时,必要处设置断点(即陷阱)。(抓的住) 3、软仿真 4、硬仿真 5、示波器的使用 6、特别是逻辑分析仪的使用,能观测到时序、系统的整个运行状态。 7、必要时,附加一组发光二极管,成功后撤掉。 8、在线调试。(摸的着) 注意,一定要会调试,这很重要。不会调试,肯定学不会编程。 学会调试,才能发现问题,知道故障现象,进行维护,进行纠错 水平才能步步高。,研发工作过程,误差处理:可采用平均值法、拉格朗日插值公式、二次乘方法,补偿法等进行完善。 五、临界值测试许多系统研发时并不工作在受控的环境中,它们能不能经受住苛刻环境(数据超范围如:过热、振动、冲击、电源波动和其它恶劣的物理环境条件)的考验。有时可虚拟激励器进行仿真。(能用么?) 六、安全性和可靠性由于系统复杂度和运算量的不断增长,需要更多地考虑系统安全因素。(可靠么?有无人身安全保障?) 七、小型化、重量轻和成本敏感性为了达到便携目的,系统的重量必须设计得较合理,便于安装。批量生产对成本有很大的敏感性。(用户好用么?买么?挣钱么?) 八、知识产权的保护-对程序加密,防止盗卖。,工程项目完成过程中,举一反三,请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领域,直接或稍加修改可采用这个系统。 如大棚养殖、空调、冷库储存、医院病房、人无法靠近或现场无需人力来监控的场合等,如不是温度,比如说要采集湿度,速度,流体,压力、电流、物品所含化工元素、检索集装箱物品数量等数据。,本项目可适用的场合,传统的教学,均是以单片机的结构为主线,介绍和学习外围接口芯片电路。先讲单片机的硬件结构,然后是指令,然后是软件编程,然后是系统的扩展和各种外围器件的单独应用,最后再讲一些实例。按照此种教学结构,学生普遍感到难学,学好实在不是个容易的事。很多教材一开始就提出总线、地址、并行、串行等概念,初学者难以理解的不管用什么巧妙的比方都不容易理解。于是糊里糊涂地学完了第一部份,第二部份一开始就是寻址方式,更抽象,好多人直到学完计算机还不能理解寻址方式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需要这么多寻址方式,刚开始学当然更不懂了。然后是指令,几百多条指令,又不分个重点,反正全是要记住的,等到指令全部学完,大部份人已对计算机望望而生畏,开始打退堂鼓了。第三部份是编程,如果说前面的东西不能理解,还能靠记忆来获得知识的话,这部份就纯是理解和掌握了,如果以前没学过编程,短时间内很难掌握编程的有关知识,更不必说编程技巧了。可是教材上明明规定,要编出这样、那样的程序,学的人编不出来,当然只会认为,教材的要求当然是合理的,应该做到的,我做不到就是我没学好,于是很多人长叹一声:单片机和接口技术太难学了!放弃吧。可是到这里还根本不知道一个单片机开发的完整过程是什么,什么是编程器还不知道。后面的就不说了,总之,现在教材,基本都是以单片机为蓝本来学习计算机原理,而不纯为学习单片机技术,在教材、教学过程的安排上又没有考虑人的接受能力,使得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不断挫折的过程,于是很多人认为这两门课入门难。,教学感言,谢谢大家惠顾, 不足之处,恳 请雅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