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生命化教育体系于语文学科教学课题结题报告

上传人:枕*** 文档编号:154737726 上传时间:2022-09-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融合生命化教育体系于语文学科教学课题结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融合生命化教育体系于语文学科教学课题结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融合生命化教育体系于语文学科教学课题结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文道统一”的理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课题结题报告泉州市洛江区罗溪中心小学 彭小鹏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1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 新的语文教学大纲以及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义都涉及到“人文性”一词:“语文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同时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存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标准在前言中指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我们认为,充分发掘和运用语文学科教学的人文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精神贯注和人格熏陶,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的课题。2.是为了发展学生健康的人格。未来世界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将由片面强调语文教学要传授语文知识、技能,而忽略儿童人格发展,转向既重视传授知识技能又发展学生健康的人格。现代小学人文教育上这样写着:人文精神教育是“振兴中华的必由之路,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还说:“人文精神的复归是世界性的课题。”语文人格教育是传统教育的精华,学习吸收传统人格教育的有益经验,赋予符合今天时代要求的崭新意义,谱写语文人格教育的新篇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想通过对古今中外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思考,重新审视自己的语文教学。3.体现语文教学的大语文观。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文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怀,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优秀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重,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作为人类文化的载体,语文不是孤立的,它在语言文字,文学之外还蕴藏着深厚的哲学,历史,民俗文化等内容,体现着人们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解开课堂的束缚,解开教材的束缚,能体现现代的大语文教学观。让学生在语文环境中掌握人文知识,形成人文观念,弘扬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二、研究的理论依据1如居里夫人理论。语文渗透人文精神正如居里夫人所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好书,以它的健康的思想育人,以感人的事迹鼓舞人,以高尚的情操陶冶人。2.论语理论。论语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宝贵文化遗产,它集中体现了人文精神。论语品味其中的“德”诚信、正直、宽厚、谦虚、勤敏,正是掸落心灵中时间尘土,重拾人性中淳朴善良品德最后的途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推崇的人才成长的必由之路。3.孔子理论。孔子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4.新课程标准理论。在“教学建议”一节中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地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正确把握教材中的人文理念,人文情操,人文精神,合理加以阐发,有效加以渗透,使学生的心智得以健全,灵魂得以净化,生命得以闪光,无疑是新世纪和课标赋予每一个语文教育者的神圣职责。5.邓小平“三个面向”的教育理论。1983年10月,邓小平在北京景山学校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理论,为教育发展,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方向。“三个面向”的教育理论提法要求是三个方面的,但归结到一点就是要求教育要完成提高人的素质及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任务。三、课题实施的总体目标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知道小学语文教学渗透人文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2.通过本课题研究,引导学习成为品德高尚,习惯良好,知识丰富,趣味高雅的人。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爱人民,爱集体,爱国家,爱社会主义”的人格。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在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渗透,培养人文素养。课标进行深入的阐发:语文担负着,传授着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用人类的优秀文化和民族精神哺育后代。2.在语文教学中,培养高尚的情操,崇高的思想。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语言文字流入孩子的心田,帮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领悟做人的道理。具体设想可分以下几个环节:(1)开发和利用好教材中的人文资源,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在认识中明理,在人物中感化,在人文中成长。(2)读中体会文本的人文意蕴。(3)悟中把握语言的人文理念。(4)关注课堂的人文交流。(5)语文实践是人文渗透的阵地。五、课题研究对象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以及语文学科教师六、课题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方法:借鉴已有的理论成果,支撑和构建本课题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转变教育思想,调整教学思路。2.调查研究方法:调查教师的心理状况、现有思想和学生学习的素质状况,发现问题,确定操作变量,为有效教学提供实例依据,并反馈、调整优质教学的实际操作。3.行动研究方法:通过操作变量的实施,观察变化,前后测定对比,分析因果关系,使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再用理性结论指导教学实践。七、课题研究过程1.准备起步阶段(2013.122014.2)主要工作包括对学校学生目前的德育现状进行调查,认真学习和熟悉新课程标准,建立课题研究的设想并撰写课题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2.深入研究阶段(2014.32014.9)主要工作根据计划开展工作,以课例的方式开展课题研究的研讨活动,定期组织评课选优,观摩研究课、实验课、示范课。进行德育渗透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的交流,撰写经验总结和相关论文,不断修改和完善课题研究计划。4.总结验收阶段(2014.102014.12)主要工作为汇总整合资料、效果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并报请有关领导和专家及同行验收,着手进行成果推广和新一轮研究。八、课题研究成果我们开展的农村基于“文道统一”的理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在探索与实验中,由设想到实践,由实践再到总结反思,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学生方面1.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教材的内容极为广泛,有极强的人文意识,有许多故事性极强,情感表达也极丰富的内容。对学生渗透人文精神教育,不仅有利于有些学生的参与和语文素质的发展,更使学生掌握了人文知识,形成人文观念,弘扬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又适应于潜能生的参与和能力的提高,使他(她)们看到自己所获得的知识与取到的成功,而乐意参与语文的学习。因为极大地提高了他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情趣。学生也已不再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而全身心的参与、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2.提高了学生思想素质。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是人的文化素养、情感、人格和教养的综合体现。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探索,大大提高了学生思想素质。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3.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本课题的研究与实施,创造了学生自由和发展的平台,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习的兴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可喜的进步。4写作水平有了提高。由于语文教学渗透人文精神,促进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二)教师方面:1.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教师的语文教学观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从纵向方面看,教师对学生的母语教育渗透教学中,看任何挖掘人文因素;从横向方面看,以人为本的思想意识已牢固树立。他们的教学观念已从单纯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转变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上来,把有关内容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除此之外,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交流、平等的关系等也是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2.转变了教师的学生观。以前,教师总认为,学生有好差之分,对优秀生关爱有加,对差生却是听之任之。随着学段的升高,优劣两极分化越来明显,优秀生产生骄奢心理,差生却自暴自弃,其结果是失去了人文关怀。随着课题的研究,这种观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转变。教师不再把学生这个群体当成是被动者,而是活动的主体,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渗透人文精神教育,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健康发展有了更大的促进。3.加深了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研究。教师为了对学生语文学习做到在教学中渗透、融合人文精神,提升人文品位,就得加强自己对语文的学习研究,做了许许多多方面的努力。语文教师了担当传播真善美的使命,像重视德育一样重视人格的培养,促使学生在真善美的追求中形成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语文教材有着人格培养的最佳素材,对语文教材的处理也应成为教师对学生品格激励的最佳契机。教师做出进一步地对学生学习语文情感和动机的探索。这不仅 要求教师本身加强对理论上的学习,改变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加深对语文新课标要求的理解,而且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研究方法,把研究工作做得更细更实。同时还要关注学生们学习的动态,及时做出引导,使本项的研究工作持续下去,推广其成果,扩大研究面。4.教育科研能力得到提高。本课题的研究与实施,教师教育科研能力得到提高,提升了教学的人文精神品位。许多教师学习,研究有关专著,把自己对人文教育的理解以及实施人文精神的经验体会写下来,发表在罗溪中心小学教育信息网上。 语文教学渗透人文精神的研究与实施,不断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人文精神理念指导下,黄琼珠老师写的让蓓蕾在赏识中绽放获市级一等奖;赖旋珠老师写的诚信教育 任道远获市级三等奖;黄月珠老师写的因为有爱,所以精彩获市级一等奖;彭小鹏老师写的阳光属于每一个孩子、以微笑迎接每一位孩子分别获区级二、三等奖;黄立忠写的用爱浇灌小苗获区级三等奖;黄永泉老师写的当回有“心眼”的老师获区级三等奖。 总之,我们通过课堂教学渗透人文精神的研究与实践,使我们的观念彻底转变,教育方法多起来了,头脑也灵活了,课堂应变能力有了提高,自身的素质得到应有的提高。教师的榜样力量开始奇迹般地出现了,在课堂上表现出愉快、乐观、进取、自信、自强、民主、平等、宽容大度的良好品质,用自己积极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感意志、健全的个性去影响学生,塑造学生。这是我们课题组的可喜收获。同时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驾驭课堂、创造乐堂的能力得到应有的提高。我们养成了勤思考、常反思、重探究、创思路、多交流、再提高的教育科研的好习惯,我们决心向研究型的教师迈进。七、存在问题。 实验要深入开展下去,要取得更大的影响和成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下一步,我们将在这些方面做进一步地思考探究。1.人文精神的复归是世界性的问题,随着理论的不断深化,教师已越来越感觉到知识的贫乏,同时在实践中,由于没有专家的指导,操作时常常感到无所适从。2.现实生活中,屡屡发生学生自杀,伤人或伤害动物,反映了学生人格不健全,心理不健康,这到底为什么?3.学生的道德教育是靠外力来灌输呢,还是靠启发学生内在的需求?4.如何进行各学科渗透人文精神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是我们继续研究的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