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林海》的教学设计及课后自评

上传人:细水****9 文档编号:154061741 上传时间:2022-09-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林海》的教学设计及课后自评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林海》的教学设计及课后自评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林海》的教学设计及课后自评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林海的教学设计及课后自评林海是小学语文十一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它细致描写了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由此展开联想,赞美它对祖国的建设的巨大作用和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按照新的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实践的学习方式,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合作探究和实践中获得启迪,我采用了问题导向型的教学模式进行林海一课的教学:一、出示问题首先出示学生预习中经过我筛选学生所提的问题。(、课文描写大兴安岭,为何以林海为题、作者进入兴安岭,为何就觉得亲切、舒服、怎样理解兴安岭地确有兴国安邦的意义)解决这三个问题就基本可以使学生了解大兴安岭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出示问题后,由该问题的提出者来读。这样可以鼓励这些问题的提出者今后在学习中继续认真思考,养成动脑的习惯;同时促进其他同学也能像他们一样在预习中能提高自学效果,提出有意义、有深度的问题,让同学们根据他们的问题学习课文。二、解决问题首先进入第一个问题。(为何以林海为题)。问题提出后,全班只有两个同学举手要解答,说明多数学生并不能解答此问题。这完全在我意料之中,因为还没有学习课文所以不可能进行解答。这时我引导学生进入后面两个问题,只有解决后两个问题,学生把握住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后,才能感悟作者以林海为题的意图。解决第二个问题(为何兴安岭给作者以亲切舒服的感觉)。学生通过自读课文找到作者抓住岭、林、花三方面来描写兴安岭的景色的。在处理这三个内容的时候我采用了教、扶、放的教学层次,使学生把握住岭、林、花的特点,以此来体会作者为何会有亲切、舒服之感。在学习林这部分的时候,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把握林的特点。这部分学完以后,给学生放兴安岭的录像,同时鼓励学生为录像作解说,在这一实践活动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课堂气氛活跃。解决第三个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兴安岭由兴国安邦的意义。第二、三个问题解决了,学生再回到第一个问题就不难回答了。三、提出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过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又提出了新的问题。例如:这里是落叶松的海洋,和海边上不是还有些别的浪花吗海洋为什么没有引号而海边上的海要加上引号。此问题我在备课时并没有考虑到,学生能提出这个问题说明学生进行过认真思考,同时解决这个问题对体会作者的情感很有帮助,问题提得有价值,我鼓励提问题的同学。整个学习过程就是解决学生所提问题。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实现。另外,对于此课教学自认为有几处处理的较恰当:一、教学时我比较注意学生的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有所思有所悟。二、教学时抓住本课语言文字的魅力。例:学习岭这部分时,让学生体会岭温柔的特点时,让学生品读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学生在读中体会出点在这里所起的作用。三、充分利用电教媒体。真实的录像给学生直观的感知;岭、林、花的图片烘托了教学气氛;优美的旋律激发了学生的情感。此课教学的不足之处:一、不充分在学生体会岭林花的特点时体会的不够充分。二、不清楚在我让学生给录像配音时,我的用意表达的不清楚,造成学生言不对图的现象。三、不细致给学生准备的录像事先没有编辑筛选,录像有些画面重复,耽误教学的时间。在今后的教学中会克服这些毛病,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好的服务于学生。课后感想:这是一次校内公开课,自己千方百计想把它上好。但又有所顾虑,因为一贯采问题导向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经常会有学生提出问题,有些问题真的是自己在备课中没有考虑的,甚至当时不能给学生解答。如果作课时也出现这种问题我该如何应付我把自己的顾虑告诉了教学主任,征求她的意见,没想到王主任对我的教学模式很支持,即使出现解决不了的问题也要敢于面对。此时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反正有领导在后面撑腰还怕什么。不过通过这件事却使我在教学中悟出点什么,不论是教还是学都应该纯粹的,不应左右于形势,应求之于真谛。课后我征求了主任与听课老师们的意见,令我深受感动,她们在给我鼓励的同时都给我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对我今后的教学有很大帮助。所以由衷地感谢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这样的锻炼机会,感谢众多老师给我的支持与鼓励。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