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文化知识要点

上传人:细水****9 文档编号:152666019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素质文化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综合素质文化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综合素质文化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素质文化知识要点 1.常见借代词语 桑梓:家乡 社稷、轩辕:国家 同窗:同学 巾帼:妇女 须眉:男子 手足:兄弟 伉俪:夫妻 桃李:学生 南冠:囚犯 烽烟:战争 丝竹:音乐 婵娟、嫦娥:月亮 汗青:史册 白丁、布衣:百姓 桑麻:农事 膝下:父母 函、简、笺、鸿雁、札:信 三尺:法律 华盖:运气 庙堂:朝廷 桂冠、鳌头、榜首、问鼎、 夺魁:第一 杏林:医界 杏坛:教育界 梨园 :戏曲界 2. 合称 岁寒三友:松、竹、梅 三皇:伏羲、燧人、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 五常:仁、义、礼、智、信 五礼:吉、凶、军、宾、嘉,古代汉族礼仪总称。以祭祀之事为吉礼,丧葬之事为凶礼,军旅之事为军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合称五礼。 三教:儒、道、释 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 、纵横、杂、农 三山:瀛洲、蓬莱、方丈 文房四宝:湖笔、徽墨、宣纸、端砚(产自广东肇庆市,肇庆古称端州) 戏曲四行当:生、旦、净、丑 。 生即男子,生行分为须生(老生)、红生、小生、武生、娃娃生等,须生(老生):即中年以上的剧中人,口戴胡子(髯口),因性格与身份的不同,可分为安工老生或称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将;衰派老生(如扮演穷困潦倒之人等。红生:为勾红脸的须生,如扮演关羽、赵匡胤等。小生指演剧中的翎子生(带雉翎的大将,王侯等),纱帽生(官生)、扇子生(书生)、穷生(穷酸文人)等。 武生为戏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长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称短打(撇子)武生。 旦角全为女性。分青衣、花旦、武旦、刀马旦、老旦、贴旦、闺旦等角色。青衣:以唱为主,扮演贤妻良母型角色。 花旦:亦叫花衫,以服装花艳为特色,以演皇后、公主、贵夫人、女将、小贩、村姑等角色为主。 武旦、刀马旦:为演武功见长的女性。 老旦:用本噪子演唱,多为中老年妇女。 净角指脸画彩图的花脸角色,分如下几种角色:以唱为主的铜锤花脸与黑头花脸;以工架为主的架子花脸,如大将、和尚、绿林好汉及武花脸与摔打花脸等。 丑行但大都须在鼻梁上抹一块白粉,丑又分文丑、武丑。文丑中又分为方巾丑(文人、儒生) ;武丑,专演跌、打、翻、扑等武技角色。根据动物属相,丑属牛,牛性笨,丑为笨的代名词。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国画四君子:梅、兰、竹、菊 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花中四君子:梅、竹、兰、菊 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磁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和福建的德化窑。 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五彩:青、黄、白、红、黑。这五种颜色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分别代表金、木、火、水、土。 五味:酸、咸、甜(甘)、苦、辣(辛)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行:金、木 、水、火、土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五更:一更(1921)、 二更(2123)、 三更(231)、 四更(13)、五更(35)。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户部、吏部、礼部、兵部 、刑部、工部(唐代形成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吏、 户、礼、兵、刑、工等六部。三省长官为宰相,相互牵制,三省分工明 确,各司其职,相互合作与牵制,提 高了行政效率。尚书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构。 ) 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古代的学校有校、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四大书院 :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 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共分四级,即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童生试 :也叫“童试” ,每年考一次,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乡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元。 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各省的举人及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3、年龄称谓 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孩提:指 23 岁的儿童; 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束发:男子十五岁 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期颐之年:一百岁 4.二十四节气 : 正月: 立春、雨水 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芒种、夏至 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 八月:白露、秋分 九月: 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 十二月:小寒、大寒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5.古代地理 中国的古称:中华 、九州(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土、赤县 、神州、华夏 江河 :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江左 :即江东。古人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山水阴阳 :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山东:古代以崤山为标准的“山东” 。 关东:古代指函谷关或潼关以东地区,近代指山海关以东的东北地区。 6.古今地名 大都:北京 东京、汴京:开封 京口:镇江 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南京 临安:杭州 姑苏:苏州 会稽:绍兴 长安:西安 奉天:沈阳 直沽:天津 锦官城:成都 7.古代称呼 阁下:是对具有显赫的地位、尊严或价值的人的尊称。 足下:是旧时汉族交际用语,下称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词。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古代计时(天干地支) 天干:甲 4、乙 5、丙 6、丁 7、戊 8、己 9、庚 10、辛 1、壬 2、癸 3 地支:子 4、丑 5、寅 6、卯 7、辰 8、巳 9、午 10、未 11、申 12、酉 1、戌 2、亥 3 计算方法:用公历年代除以 10,余数为天干顺序。用公历年代除以 12,余数为地支顺序。例如:1919 年,农历年号,天干计算时,用 1919 年除以 10,余数为 1,对表“1”为“辛”;地支计算时,用 1919 年除以 12,余数为 3,对表“3”为“亥”,那么 1919 年为“辛亥”年,故“辛亥革命”发生在 1919 年 中国古代从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纪年。第一个年号为建元(前 140前 135)。 在中国历史上,清代用康熙的年号纪年时间最长,为 16621722 年,历 61 年;其次是乾隆,为 17361795 年,历 60 年。 四象: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 六合:上、下、左、右、前、后 七星:天枢、天旋、天机、天权、玉衡、开阳、摇光 八卦: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五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 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四大佛教名山: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五胡:匈奴 、鲜卑 、羯、氐 、羌 五脏:心、 肝、 脾、 肺、肾 四大名楼: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蓬莱阁 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 四大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敦煌莫高窟 8.风俗礼仪 元宵: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猜灯谜等 清明:“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端午:又称端阳、重午、重五。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乞巧 :又称少女节或七夕 。 中秋 :中秋节的主要习俗有赏月、祭月、观潮、吃月饼等。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9.古代名字的称法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 20 岁、女 15 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10.少数民族服饰 图片1 藏族 2 苗族 3 回族 4 蒙古族 5 壮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