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解读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152551489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1震害及其分析震害及其分析(1)房屋倒塌房屋倒塌 (2)墙体开裂墙体开裂(图(图5.2)、破坏、破坏 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3)墙角破坏墙角破坏 (4)纵横墙连接破坏纵横墙连接破坏 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楼梯间破坏楼梯间破坏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6)楼盖与屋盖破坏楼盖与屋盖破坏 (7)附属构件的破坏附属构件的破坏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2 抗震设计一般规定抗震设计一般规定5.2.1 建筑平面及结构布置建筑平面及结构布置 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多层砌体房屋的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u (1)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u (2)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均匀。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宽度均匀。u (3)7、8度和度和9度时设置震缝的原则见第度时设置震缝的原则见第2.2节。节。u (4)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u (5)烟道、风道、垃圾道等不应削弱墙体。烟道、风道、垃圾道等不应削弱墙体。u (6)不宜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不宜采用无锚固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挑檐。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飒飒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水飒飒I 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底部框架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抗震墙房屋的结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底部框架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个方向对称布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底部框架房屋的底部,应沿纵横两个方向对称布置一定数量的抗震墙。(2)底层框架底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与底层侧移刚度的比值抗震墙房屋的纵横两个方向,第二层与底层侧移刚度的比值,6、7底时不应大于底时不应大于2.5,、,、8、9度时不应大于度时不应大于2.0,且均不得小于,且均不得小于1.0。(3)底部两层框架底部两层框架-抗震墙房屋纵横两个方向,底层与底部第二层侧移刚度应抗震墙房屋纵横两个方向,底层与底部第二层侧移刚度应接近,第三层与底部第二层侧移刚度的比值:在接近,第三层与底部第二层侧移刚度的比值:在6、7时不应大于时不应大于2.0,8、9度时度时不应大于不应大于1.5,且均不宜小于,且均不宜小于1.0。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2.2 多层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限值多层房屋的总高度和层数限值u (1)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一般情况下,房屋的层数和总高度不应超过表5.1的规定。的规定。u (2)对医院、教学楼等及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应比表对医院、教学楼等及横墙较少的多层砌体房屋总高度,应比表5.1的规的规定降低定降低3。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还应根据具。层数相应减少一层;各层横墙很少的多层砌体房屋,还应根据具体情况再适当降低总高度和减少层数。体情况再适当降低总高度和减少层数。u(3)横墙较少横墙较少(横墙较少指同一层内开间大于横墙较少指同一层内开间大于4.2 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的房间占该层总面积的40%以以上上)的多层住宅楼,当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并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时,其高的多层住宅楼,当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并满足抗震承载力要求时,其高度和层数可仍按表度和层数可仍按表5.1的规定采用。的规定采用。u (4)砖和砌块承重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砖和砌块承重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3.6;底部框架;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底部和抗震墙房屋的底部和内框架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内框架房屋的层高,不应超过4。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2.3 多层砌体房屋高宽比限值多层砌体房屋高宽比限值5.2.4 房屋抗震横墙的间距房屋抗震横墙的间距烈烈 度度6度度7度度8度度9度度最大高宽比2.52.52.01.5房屋类型房屋类型烈烈 度度6 67 78 89 9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现浇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混凝土楼、屋盖1515151511117 7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屋盖111111119 94 4木屋盖木屋盖9 99 94 4底部框架底部框架-抗震墙房抗震墙房屋屋上部各层上部各层同多层砌体房屋同多层砌体房屋底层或底部两层底层或底部两层181815151111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2.5 房屋局部尺寸限值房屋局部尺寸限值部位部位6 6度度7 7度度8 8度度9 9度度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承重窗间墙最小宽度1.01.01.01.01.21.21.51.5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边的最小距离1.01.01.01.01.21.21.51.5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非承重外墙尽端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洞边的最小距离1.01.01.01.01.01.01.01.0内墙阳角至门窗洞边的内墙阳角至门窗洞边的最小距离最小距离1.01.01.01.01.51.52.02.0无锚固女儿墙(非出入无锚固女儿墙(非出入口处)的最大高度口处)的最大高度0.50.50.50.50.50.50.00.0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3 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5.3.1 计算简图计算简图 在确定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计算简图时,有以下假定在确定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计算简图时,有以下假定:(1)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为剪切型;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变形为剪切型;(2)房屋各层楼盖水平刚度无限大,各抗侧力构件在同一楼层标高处侧移相同。房屋各层楼盖水平刚度无限大,各抗侧力构件在同一楼层标高处侧移相同。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3.2 地震作用地震作用 抗震规范规定:确定多层砌体房屋水平作用时,抗震规范规定:确定多层砌体房屋水平作用时,采用采用 为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为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Ek1eqFaG1maxmax,aaa0n取1iiiEKnjjjG HFFG H1niiiVF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3.3 楼层地震剪力的分配楼层地震剪力的分配5.3.3.1 墙体侧移刚度墙体侧移刚度32112bhhhEIEtbb 13shhAGEtbbs 2113hhhbEt bEt b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高宽比小于高宽比小于1时时高宽比不大于高宽比不大于4且不小于且不小于1时时高宽比大于高宽比大于4时,时,K=013/ssEtKh b21/3/bsEtKh bh b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3.3.2 楼层地震剪力楼层地震剪力 的分配原则的分配原则 地震作用沿房屋横向作用时,因横墙平面内刚度很大,而纵墙平地震作用沿房屋横向作用时,因横墙平面内刚度很大,而纵墙平面内刚度很小,所以,地震作用的绝大部分由横墙承担。反之,当地面内刚度很小,所以,地震作用的绝大部分由横墙承担。反之,当地震作用沿房屋纵向作用时,则地震作用的绝大部分由纵墙承担。震作用沿房屋纵向作用时,则地震作用的绝大部分由纵墙承担。5.3.3.3 横向楼层地震剪力横向楼层地震剪力 的分配的分配 1、刚性楼盖房屋、刚性楼盖房屋1 1,2,simimVVinimimVK 1simimKV1isimmVK 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2、柔性楼盖房屋、柔性楼盖房屋1imimisimmKVVK imimimimA GKh1imimisimmAVVAimimiiGVVGimimiiFVVF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3、中等刚性楼盖房屋、中等刚性楼盖房屋 当墙高当墙高 相同时相同时5.3.3.5 同一道墙上各墙段间地震剪力的分配同一道墙上各墙段间地震剪力的分配若各墙段高宽若各墙段高宽h/b均小于均小于1时时 112imimimisiimmKGVVGKimh112imimimisiimmAFVVFAimrimrimrimrA GKh1imrimrimnimrrKVVK1imrimrimnimrrAVVA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当各墙段高宽比相差较大当各墙段高宽比相差较大5.3.4 墙体抗震承载力验算墙体抗震承载力验算bsimbimbssKVVKKsimsimbssKVVKKVENVff砌体类别砌体类别0 0/f/fV V0.00.01.01.03.03.05.05.07.07.010.010.012.012.016.016.0普通砖,普通砖,多孔砖多孔砖0.800.800.990.991.251.251.471.471.651.651.901.902.052.05小砌块小砌块1.231.231.691.692.152.152.572.573.023.023.323.323.923.92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3.4.1 粘土砖、多孔砖墙体的截面抗震承载力粘土砖、多孔砖墙体的截面抗震承载力,一般情况下一般情况下验算不满足要求时验算不满足要求时5.3.4.2 水平配筋粘土砖、多孔砖墙体的截面抗震承载力水平配筋粘土砖、多孔砖墙体的截面抗震承载力时时/VEREVfA0.08/cVEcccysREVfAAf Af A1VEsyvREVff墙体高宽比墙体高宽比0.250.40.50.60.70.80.90.070.100.110.120.140.150.15ss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3.4.3混凝土小砌块墙体的截面抗震承载力混凝土小砌块墙体的截面抗震承载力 抗震承载力验算抗震承载力验算10.030.05VEccyscREVfAf Af A填孔率填孔率 01.01.101.1515.025.015.05.025.05.0cc0.150.150.250.250.50.5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4 构造要求构造要求5.4.1 多层砖房构造措施多层砖房构造措施5.4.1.1 构造柱设置构造柱设置作用为:作用为:u(1)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一般可可提高提高砌体的抗剪强度,一般可可提高10%30%左右;左右;u(2)对砌体起约束作用,设置构造柱的砌体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对砌体起约束作用,设置构造柱的砌体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其开裂荷载和极限强度均有显著提高其开裂荷载和极限强度均有显著提高,变形能力有所提高。变形能力有所提高。u(3)位于连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产生应力集中部位的构造柱可起位于连接构造比较薄弱和易于产生应力集中部位的构造柱可起到减轻震害的作用。到减轻震害的作用。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房屋层数房屋层数设置部位设置部位 6 6度度7 7度度8 8度度9 9度度4 4、5 53 3、4 42 2、3 3 楼、电梯间四楼、电梯间四角、楼梯斜梯段角、楼梯斜梯段上下端对应的墙上下端对应的墙体处;体处;外墙四角和对外墙四角和对应转角;应转角;错层部位横墙错层部位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与外纵墙交接处;较大洞口两侧较大洞口两侧 隔或单元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隔或单元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楼梯间对应的另一侧内横墙与楼梯间对应的另一侧内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外纵墙交接处 6 65 54 42 2 隔开间横墙(轴线)与外墙交隔开间横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接处;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 7 76 65 53 3 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内墙(轴线)与外墙交接处;内横墙的局部较小墙垛处;内横墙的局部较小墙垛处;内纵墙与横墙(轴线)交接处内纵墙与横墙(轴线)交接处 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4.1.2 圈梁设置圈梁设置主要功能:主要功能:u 1)加强房屋的整体性;加强房屋的整体性;u 2)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提高了楼盖的水平刚度;作为楼盖的边缘构件,提高了楼盖的水平刚度;u 3)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限制墙体斜裂缝的开展和延伸;u 4)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陷对房屋的影响;减轻地震时地基不均匀沉陷对房屋的影响;u 5)减轻和防止地震时的地表裂隙将房屋撕裂。减轻和防止地震时的地表裂隙将房屋撕裂。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2、多层粘土砖、多孔砖房的现浇混凝土圈梁、多层粘土砖、多孔砖房的现浇混凝土圈梁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墙类墙类烈烈 度度6 6、7 78 89 9外墙和内纵墙外墙和内纵墙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 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屋盖处及每层楼盖处内横墙内横墙同上;同上;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屋盖处间距不应大于;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楼盖处间距不应大于;构造柱对应部位构造柱对应部位同上;同上;各层所有横墙,且各层所有横墙,且间距不应大于;间距不应大于;构造柱对应部位构造柱对应部位同上;同上;各层所有横墙各层所有横墙配配 筋筋烈烈 度度6、7度度8度度9度度最小纵筋最小纵筋48410412最大箍筋间距最大箍筋间距(m)250200150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4.1.3 楼楼(屋屋)盖结构及其连接盖结构及其连接u 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不宜小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伸进纵、横墙内的长度,不宜小于120mm。u 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当圈梁未设在板的同一标高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或屋面板,当圈梁未设在板的同一标高时,板端伸进外墙的长度不应小于,板端伸进外墙的长度不应小于120mm,伸进内墙的长度不宜小于,伸进内墙的长度不宜小于100mm,且不应小于,且不应小于80mm,在梁上不应小于,在梁上不应小于80mm。u 3、当板的跨度大于、当板的跨度大于4.8m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侧边应与并与外墙平行时,靠外墙的预制板侧边应与墙或圈梁拉结。墙或圈梁拉结。u 4、当圈梁设在板底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应相互拉结,并应与梁、当圈梁设在板底时,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应相互拉结,并应与梁、墙或圈梁拉结。墙或圈梁拉结。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u 5、楼、屋盖的钢筋混凝土梁或屋架应与墙、柱、楼、屋盖的钢筋混凝土梁或屋架应与墙、柱(包括构造柱包括构造柱)或圈梁可或圈梁可靠连接,梁与砖柱的连接不应削弱柱截面,各层独立砖柱顶部应在两个靠连接,梁与砖柱的连接不应削弱柱截面,各层独立砖柱顶部应在两个方向均有可靠连接。方向均有可靠连接。u6、横墙较少的多层粘土砖、多孔砖住宅楼的总高度和层数接近或达到表、横墙较少的多层粘土砖、多孔砖住宅楼的总高度和层数接近或达到表 位位 置置纵向钢筋纵向钢筋(Q345等级等级)箍箍 筋筋最大配筋率最小配筋率最小直径加密区范围加密区间距最小直径角柱1.8%0.8%14全高1006边柱14上端700下端500中柱1.4%0.6%12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4.1.4 对楼梯间的要求对楼梯间的要求u 1、8度和度和9度时,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宜沿高每隔度时,顶层楼梯间横墙和外墙宜沿高每隔500mm设设26通长钢筋,通长钢筋,9度时其他各层楼梯间可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度时其他各层楼梯间可在休息平台或楼层半高处设置60m厚的配筋砂浆带,砂厚的配筋砂浆带,砂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浆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5,钢筋不宜少于,钢筋不宜少于210。u 2、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承不应小于、楼梯间及门厅内墙阳角处的大梁支承不应小于500mm,并应与圈梁连接。,并应与圈梁连接。u 3、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装配式楼梯段应与平台板的梁可靠连接;不应采用墙中悬挑式踏步或踏步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拦板。竖肋插入墙体的楼梯,不应采用无筋砖砌拦板。u 26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1m。u 4、突出屋顶的楼、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内外墙、突出屋顶的楼、电梯间,构造柱应伸到顶部,并与顶部圈梁连接,内外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500mm设设26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拉结钢筋,且每边伸入墙内不应小于1m。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4.2 多层砌块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多层砌块结构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房房 屋屋 层层 数数设设 置置 部部 位位设设 置置 数数 量量6度度7度度8度度9度度4、53、42、3外墙转角,楼梯间四角,大房外墙转角,楼梯间四角,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隔或单元横墙间内外墙交接处;隔或单元横墙与外纵墙交接处与外纵墙交接处外墙转角,灌实外墙转角,灌实3个孔;个孔;内外墙交接处,灌实内外墙交接处,灌实4个个孔孔6542外墙转角,楼梯间四角,大房外墙转角,楼梯间四角,大房间内外墙交接处,山墙与内纵墙间内外墙交接处,山墙与内纵墙交接处,隔开横墙交接处,隔开横墙(轴线轴线)与外纵与外纵墙交接处墙交接处7653外墙转角,楼梯间四角,各内外墙转角,楼梯间四角,各内墙墙(轴线轴线)与外纵墙交接处,与外纵墙交接处,8、9度时,内纵墙与横墙度时,内纵墙与横墙(轴线轴线)交接交接处和洞口两侧处和洞口两侧外墙转角,灌实外墙转角,灌实5个孔;个孔;内外墙交接处,灌实内外墙交接处,灌实4个个孔;孔;内墙交接处,灌实内墙交接处,灌实4-5个孔;个孔;洞口两侧各灌实洞口两侧各灌实1个孔个孔764同上;同上;横墙内芯柱间距不宜大于横墙内芯柱间距不宜大于外墙转角,灌实外墙转角,灌实7个孔;个孔;内外墙交接处,灌实内外墙交接处,灌实5个个孔;孔;内墙交接处,灌实内墙交接处,灌实4-5个孔;个孔;洞口两侧各灌实洞口两侧各灌实1个孔个孔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5 底部框架砖房底部框架砖房5.5.1 结构方案与结构布置结构方案与结构布置 框架柱承担的地震剪力设计值框架柱承担的地震剪力设计值 cccwKVVKK310.31.2/3wKh GAhEI310.21.2/3wKh GAhEI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一片抗震墙承担的倾覆力矩一片抗震墙承担的倾覆力矩一榀框架承担的倾覆力矩一榀框架承担的倾覆力矩 wwlKMMKfflKMMKwfKKK2nliiiMFh1/1/wKh EIC I 2/ifi ii iNM AxAx221/1/fiiziiKh EAxCFx 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3、底部框架房屋的钢筋混凝土托墙梁在计算地震组合内力时,、底部框架房屋的钢筋混凝土托墙梁在计算地震组合内力时,由竖向荷载产生的剪力不折减由竖向荷载产生的剪力不折减。/fwfNV HlfwVV0011()/ulycycVEwREcREwVMMHfA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5.5.3 底部框架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抗震墙房屋的抗震构造措施 5.5.3.1 构造柱的设置构造柱的设置 1、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部位,应根据房屋的总层数按表、钢筋混凝土构造柱的设置部位,应根据房屋的总层数按表5.8的规定设置。的规定设置。过渡层尚应在底部框架柱对应位置处设置构造柱;过渡层尚应在底部框架柱对应位置处设置构造柱;2、构造柱的截面不宜小于、构造柱的截面不宜小于240mm240mm;3、构造柱的纵向钢筋不宜少于、构造柱的纵向钢筋不宜少于414,箍筋间距不宜大于,箍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4、过渡层构造柱的纵向钢筋,、过渡层构造柱的纵向钢筋,7度时不宜少于度时不宜少于416,8度度 和和9度时不宜少于度时不宜少于616,一般情况下,纵向钢筋应锚入下部的框架柱内,当纵向钢筋锚固在框,一般情况下,纵向钢筋应锚入下部的框架柱内,当纵向钢筋锚固在框架梁内时,框架梁的相应位置应加强;架梁内时,框架梁的相应位置应加强;5、构造柱应与每层圈梁连接,或与现浇楼板可靠拉结。、构造柱应与每层圈梁连接,或与现浇楼板可靠拉结。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5.3.2 楼盖的构造要求楼盖的构造要求 1、过渡层的楼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板厚不宜小于、过渡层的楼板应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板厚不宜小于120mm,并应少,并应少开洞、开小洞,当洞口尺寸大于开洞、开小洞,当洞口尺寸大于800mm时,应设洞边梁。时,应设洞边梁。2、其他楼层,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时均应设现浇圈梁;采用现浇钢、其他楼层,采用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板时均应设现浇圈梁;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时可不另设圈梁,但楼板沿外墙周边应加强配筋并应与相应筋混凝土楼板时可不另设圈梁,但楼板沿外墙周边应加强配筋并应与相应的构造柱可靠连接。的构造柱可靠连接。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5.3.3 托墙梁的构造要求托墙梁的构造要求 1、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300mm,梁截面高度不宜小于跨度的,梁截面高度不宜小于跨度的1/10。2、箍筋的直径不应小于、箍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间距不应大于200mm;梁端在;梁端在1.5倍梁高且不小倍梁高且不小于于1/6梁净跨范围内,以及上部墙体的洞口处和洞口两侧各梁净跨范围内,以及上部墙体的洞口处和洞口两侧各500mm的范围内,的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应大于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3、沿梁高应设腰筋,数量不应少于、沿梁高应设腰筋,数量不应少于214,间距不应大于,间距不应大于250mm;4、梁的主筋和腰筋应按受拉钢筋的要求锚固在柱内,且支座上部的主筋至少、梁的主筋和腰筋应按受拉钢筋的要求锚固在柱内,且支座上部的主筋至少应有两根伸入柱内,长度在托墙梁底面以下不少于应有两根伸入柱内,长度在托墙梁底面以下不少于35倍钢筋直径。倍钢筋直径。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5.5.3.4 抗震墙的构造要求抗震墙的构造要求 1、抗震墙墙板周边宜有梁和框架柱组成边框,边框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抗震墙墙板周边宜有梁和框架柱组成边框,边框梁的截面宽度不宜小于墙板厚度的于墙板厚度的1.5倍,截面高度不宜小于墙板厚度的倍,截面高度不宜小于墙板厚度的2.5倍;边框柱的截倍;边框柱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墙板厚度的面高度不宜小于墙板厚度的2倍;倍;2、抗震墙墙板的厚度不应小于、抗震墙墙板的厚度不应小于140mm,且不应小于墙板净高的,且不应小于墙板净高的1/20。3、无边框的抗震墙应设置暗梁和暗柱,且其截面高度不宜小于、无边框的抗震墙应设置暗梁和暗柱,且其截面高度不宜小于2倍墙板倍墙板厚度。厚度。5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 4、底层框架房屋的底层采用粘土砖抗震墙时,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底层框架房屋的底层采用粘土砖抗震墙时,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1)墙厚不应小于墙厚不应小于240mm,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应先砌墙后浇,应先砌墙后浇框架;框架;(2)沿框架柱每隔沿框架柱每隔500mm配置配置26拉结钢筋,并沿砖墙全长设置;在墙体半拉结钢筋,并沿砖墙全长设置;在墙体半高处尚应设置与框架柱相连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高处尚应设置与框架柱相连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3)墙长大于墙长大于5m时,应在墙内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时,应在墙内增设钢筋混凝土构造柱。5.5.3.5 材料要求材料要求 1、框架柱、抗震墙和托墙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框架柱、抗震墙和托墙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2、过渡层墙体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过渡层墙体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7.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