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说课稿 (2)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152433371 上传时间:2022-09-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河颂》说课稿 (2)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黄河颂》说课稿 (2)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黄河颂》说课稿 (2)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河颂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黄河颂,它是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初二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首诗歌。 下面我将从六大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与设计理念。一、说教材、说地位和作用:黄河颂歌颂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顽强精神和不屈的意志,表达热爱黄河、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的主题。而第二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表现爱国主义主题的文学作品。一样的感情,不一样的表达,都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本课是一首现代诗歌,感情强烈,气势磅礴,是一首爱国主义的颂歌,能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说学情:七年级学生对于黄河的地貌特征和汹涌气势没有感性的认识,对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的认知也比较浅显;但同时,学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在课堂上又乐于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只要加以恰当引导和激发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基于学情分析,我把本课的教学难点定为: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调动并强化学生的爱国热情 。3、说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能整体把握诗歌内容,理解各部分意思。能力目标:在反复朗读中提高朗诵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德育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4、说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教学难点: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意志。5、说课时安排:1课时二、说教法和学法: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学生对这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大多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可以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直接诉诸听觉的音乐打动学生的心灵,并且在音乐的背景下,通过配乐朗诵反复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然后对第二节文字做一思路分析即可。本课教学应以诵读为主,不宜过多讲解。因此,我在本课采用的教法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采用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方式去学习,同时,为了让学生进入情境,接受美的熏陶,在授课之中,我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播放音乐图片黄河大合唱一、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而我在学习过程中充当的角色是:一个组织者;一个引导者,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具体的教法有:1、朗读法。借助录音媒体,通过语音、声色、节奏,使诗歌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情境化。引导学生准确安排停顿、处理好重音、调控好速度、把握好语调,美读诗歌。通过美读,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入情、入境、会心,感受诗歌的意蕴、情感。2、讨论点拨法。引导学生抓住全诗的关键性语句,理解诗意,体味诗情。3、美点寻踪法。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赏读,探究诗歌的美点,激活学生的赏析品味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鉴赏的主体。4、延伸拓展法。沟通课堂内外,收获多多。本课的特点和教法指导思想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在本课中,学生将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交流合作,勤动手、勤动口、勤动脑,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三、说课前准备:教师深入认识关于黄河、黄河大合唱的知识,做好相关课件。学生收集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并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影视听资料,聆听黄河大合唱中的豪迈。四、说教学过程第一板块:朗读、感知 1、激情导入,营造氛围(采用问题式导入)。师:大家知道“中华儿女”又被称为什么吗?(华夏儿女、炎黄子孙)师:那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最早起源于哪儿呢?(黄河两岸)师:你说得非常正确,(多媒体播放黄河照片和录像)早在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黄河以其粗犷、勇敢、坚强的风骨,纯朴、踏实、热情而真挚的风度,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魂。今天我们要体会吟诵的就是一篇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歌黄河颂。板书:黄河颂。2、欣赏黄河颂,感受激情、师:黄河颂,是黄河的颂歌,是时代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忍不拔、永往直前的颂歌。让我们来欣赏一曲黄河的深情颂歌。展示多媒体课件黄河颂乐章。、师:同学们,欣赏了黄河颂,老师的胸中也激越澎湃呀!我也要高歌一曲,你们觉得老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呢?讨论交流分享:激昂、雄健、悲壮! 、教师配乐诗朗诵。3、生齐读,吟咏成诵师:同学们,面对母亲河,叫我怎能不歌唱?放声高歌吧!学生齐读课文。第二板块:朗读、品味 1、品味语言,感悟诗情 师:我们已被黄河所感染、所鼓舞,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诗篇,去聆听黄河的声音,去感悟中华民族的灵魂吧!、黄河颂由序曲、主体、尾声三部分组成,序曲展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主体歌颂了黄河的伟大精神,尾声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的精神。板书:序曲、主体、尾声、让我们聚焦于黄河的主体部分吧!主体部分是由绘黄河、颂黄河两部分组成,绘黄河,绘出了黄河的磅礴气势,绘出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师:男同学来读绘黄河部分,我相信,你们一定能读出气势。、那同学们,颂黄河部分又在颂扬黄河的什么精神呢?我们看,有一个句子反复出现了三次,那就是“啊!黄河!”,是从哪三个方面来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呢?板书:摇篮、屏障、臂膀。、诗人反复吟唱:“啊!黄河!”, 我们应该怎样来读出这三个小节的情感与气魄呢?分小组讨论,试读。抽读后明确:第一节,舒缓深沉;第二节,坚强有力;第三节,高亢激昂。、我们分三个小组分别读这三节,比一比,看哪组读得更好。(1、2、3小组的同学读,4组的同学评)师:黄河是摇篮,养育了炎黄子孙;黄河是屏障,护卫了神圣国土;黄河是臂膀,激励着中华民族!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象征着我们中华的民族魂!板书:民族魂2、角色朗读、体味诗情 (1)教师小结:黄河颂,以它充满斗争性的激昂旋律与黄河般桀骜不驯的血性激励中华儿女与日寇英勇搏击,今天它仍然以其气势磅礴的史诗般的英雄气概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2)师朗读朗诵词,女生、男生分读绘黄河、颂黄河部分,全班齐读尾声。3、品读诗歌,赏析诗歌的美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学生,要求学生以“我欣赏这首诗的_,因为_”的句式说话。学生畅谈学诗的感受、体会,交流分享:生1:我欣赏这首诗优美的旋律,因为它汩汩而下,让人读着读着,不觉低声吟唱,从心里流出音符,流出诗情,真可谓“黄河之水心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生2:我欣赏这首诗形象的语言,因为它勾勒了黄河的轮廓,形神兼备,让我这个从未见过黄河的人,也不觉怦然心动,想一睹黄河英雄的风采。生3:我欣赏这首诗的韵律,因为它有雄浑奔放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洪亮的音节、错落的句式,引人高歌,催人奋进。生4:我欣赏这首诗的画面,因为它为我们呈现了黄河立体的美,近远结合,纵横相接,全方位展现了黄河独特的美(雄浑的美、壮阔的美、蜿蜒的美),使我们真切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这足以激发每一位华夏儿女的民族精神和信念。生5:我欣赏这首诗的语言美,特别是修辞的运用。如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是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既写出了黄河天险在地理上的战略意义,也写出了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已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那“千万条铁的臂膀”就是黄河的无数支流。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好与差决定诗歌艺术成就的高低。修辞的运用,更好地表达了黄河的气势及其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生6:我欣赏这首诗雄浑豪迈的风格。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抒胸臆,充满了雄浑豪迈之美。师:说得如此丰富,美是多元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同学们以个性的眼光发现诗歌独特的美。美在旋律,美在语言,美在画面,美在风格,美在意象,美在情感让我领略了你们的精神和风采,黄河的精神在你们的心里扎下了深根,黄河的精神在你们的身上得到了延续,你们是希望的一代、发展的一代、成功的一代,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咏唱黄河歌曲。(多媒体播放黄河大合唱,师生齐唱)第三板块:朗读感受师: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儿女,维护了祖国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国歌唱。让我们以黄河为榜样,团结奋斗,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学生齐诵黄河颂,教师播放黄河颂音乐。第四板块:拓展延伸 师:可在我们今天呢?近世以来,黄河屡次泛滥,造成了若干破坏。这是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恶果,是不肖的炎黄子孙的“杰作”。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愈而愈形严重,黄河怎能不频繁泛滥? 请同学们下课后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来保护我们的黄河,我们的母亲河!第五板块:布置作业1、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2、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五、板书设计黄河颂光未然黄河伟大坚强望黄河、颂黄河学习黄河精神借歌颂黄河来歌颂中华民族的精神六、教学反思:本课教学,我的重点是:作者介绍、作品介绍、写作背景介绍、学习生字词、课文朗读指导以及课文的分析研究。因为听了两首音乐,保卫黄河和黄河颂,加上导入语,用的时间有点多(15分钟左右),课文朗读过多,时间紧张,导致“知识拓展”部分没有当堂完成,只好布置成课后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自己做。我认为要完成本课的情感教学目标: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意志,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还可以结合与抗日战争有关的电视剧来讲,因为多数学生都看过这类电视剧,教学效果将会更好。总之,由于我的诗歌教学,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望大家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