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信息卷十05290163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49025879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信息卷十05290163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信息卷十05290163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考语文信息卷十05290163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最新高考信息卷语 文(十)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清初遗民诗人的心态清初遗民诗人的心路历程和心态呈现,大体可以归纳为四种取向,即烈士心态、孤臣心态、隐士心态和游子心态。这些心态皆与明清易代的巨变紧密联系。明清易代之时,士人必须做出自己的抉择。在此情形之下,腆颜事敌、投降变节者有之,杀身成仁者亦有之。清初,部分士人虽生活在新朝,却耻为新朝所用,其人其节与杀身成仁者同。像顾炎武、阎尔梅、屈大均、王夫之、冒襄等人,鼎革之际都曾参加过实际的抗清斗争,志在恢复。当清王朝统治逐步稳定后,他们坚决不仕新朝,且时时系念故国,表现出凛然气节。我们以冒襄为例,作为“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冒襄,在明清之际政坛、文坛均有着深广的影响。他参加抗清运动失败后,又支持过郑成功等人的复明运动,屡拒征召后,隐居在水绘园。中国传统士人对于自身进退出处非常看重,认为它是事关品行名声的大节,不可稍有差池。明清易代之祸,尤其又是外族入主中原,使素重“夷夏之辨”的士人们认为是亘古未有之“大变”。在此等“大变”面前,何去何从,不单事关政治立场的去取,更是人伦道德的抉择。此时,许多士人选择了坚守,他们成为我们这个民族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故国既已不复存在,恢复的希望也极为渺茫,然而人格的坚守还在继续。故国之思是他们的普遍心态,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黄周星等遗民诗人都具有代表性。他们“悲歌当哭”,以悲怆感怀的笔调,悼念故国,令人不忍卒读。清初遗民诗人大多参加过抗清的军事斗争。新朝政权稳定之后,恢复日渐无望,他们心念故国,踟蹰无聊,壮心消退,转归隐逸。因此,浓厚的隐逸情调乃是最为突出、普遍的心态表现。清军大体上自北向南入侵,许多世家大族被创尤剧。徐夜的家庭在明清之际惨遭横祸,其伯父、叔兄、叔嫂及子侄多人被杀,他的母亲也被逼投井自尽。徐夜从此即弃诸生,国仇家恨集于一身,立誓隐居,做故明的遗民。隐士心态是清初遗民诗人中最为普遍的心态表现,张光启、董樵、王夫之、孙枝蔚等人诗中也时时有所流露。明清之际的战乱,造成了社会的大动荡,包括明遗民在内的广大民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因此,渗透在遗民诗歌创作中浓厚的牵念故乡、故土的心态有其必然性。游子心态在旅居江南的秦地遗民诗人孙枝蔚身上体现最为充分。作为寄居他乡的客子,孙枝蔚的诗歌创作中洋溢着浓厚的思乡之情。孙枝蔚居扬州,筑室曰“溉堂”,取诗经桧风“谁能烹鱼,溉之釜鬵”,即寓居不忘故乡、常怀西归之意。清代初年,寓居江南的秦地诗人仅据溉堂张戒庵诗集序可知,即有张晋、李楷、张恂、雷士俊等数人。清初遗民诗人创作心态的表现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又不是孤立存在的。当然,他们呈现出多种多样、复杂莫名的创作心态,绝非上述四种心态所能囊括。(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明清易代之时,清初遗民诗人大体拥有四种心态,作者更看重悼念故国心系大明的孤臣心态。B. 清初诗人在鼎革之际大多都曾参加过实际的抗清斗争,志在恢复,其气节与杀身成仁者同。C. 新朝稳定,复明无望,背负国仇家恨的遗民士人心有不甘,但无奈之余,多是消退壮心,立誓隐居。D. 浓厚的牵念故乡、故土的心态渗透在遗民诗歌创作中,这是因为他们怀有不仕新朝、时念故国的情感。【答案】C【解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A选项,“作者更看重悼念故国心系大明的孤臣心态”理解有误,属于无中生有。B选项,根据原文“部分士人虽生活在新朝,却耻为新朝所用,其人其节与杀身成仁者同”,所以选项中说“大多都曾参加过实际的抗清斗争,志在恢复,其气节与杀身成仁者同”理解有误。D选项“浓厚的牵念故乡、故土的心态渗透在遗民诗歌创作中”的原因是“寓居不忘故乡、常怀西归之意”。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了清初遗民诗人的四种心态,结尾又作了进一步说明绝非只有四种心态。B. 文章主体部分是采用并列式结构展开的,从四个角度对清初遗民诗人的心态加以阐释,条理较为清晰。C. 文章第四段作者运用徐夜家庭惨遭横祸一例,旨在论证入关后的清军对许多世家大族杀戮的残暴性。D. 文章第五段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论述了游子心态产生的原因、背景及主要代表人物。【答案】C【解析】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C.文章第四段作者运用徐夜家庭惨遭横祸一例,旨在论证文人立誓隐居,做故明的遗民的原因。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如果入主中原的大清不是因为“外族”的身份,明末士人们可能对“新朝”的反感与仇恨要弱化得多。B. 顾炎武、王夫之等诗人出现在不同心态的名单中,可见同一诗人可以同时杂糅多种复杂的遗民心态。C. 腆颜事敌、投降变节的清初士人面对“品行大节”的传统,内心理应有“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后悔。D. 清军大体上自北向南入侵,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动荡,可见持有游子心态的遗民诗人多是来自中原的士人。【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推断类试题,考生要注意将选项与原文进行仔细的比对。D. 清军大体上自北向南入侵,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动荡,可见持有游子心态的遗民诗人多是来自中原的士人。选项中“可见持有游子心态的遗民诗人多是来自中原的士人”的推断不合理。(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唐家寺的雨伞从前,有个商人在外苦心经营多年,终于攒下了大宗财富,准备告老还乡,结束半生的漂泊辛劳,回家与妻子团聚,置田购房,安度晚年。当时时局动荡,路途遥远,路上常有劫匪。商人不敢露富,只穿一袭灰布长衫,一双布底鞋,扮作一个风餐露宿的行路人。商人特地购了一把弯头竹柄油纸雨伞,如此这般,貌似贫寒之士,肩挎一条褡裢,手提这把雨伞,轻轻松松地上路了。这天中午,商人来到了成都近郊的唐家寺,见是一个平常的小镇,鸡安犬宁人面善,商人便走到一家面馆,叫煮一碗面条来,吃了好赶路。成都担担面闻名遐迩,一碗面条七红八绿,作料丰足,商人香喷喷地吃了起来。没想到肚子吃饱了,一阵倦意却涌了上来。小店生意一般,只有三五食客,倒也不吵闹。于是,商人在桌旁打了一个盹。一阵清凉的风吹醒了商人,他抬头一看,小店内已空无一人,门外却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商人揉揉脸颊,突然暗叫不好,自己的那把油纸伞已不见踪影!一阵冷汗霎时冒了出来。就想,定是在他打盹的时候,老天偏偏下起了雨,而那些食客急于出门,其中的哪个见他睡着了,就顺手牵羊把他的伞取走了。商人将随身零钱清点了一番,沉吟片刻后,决定自己该做什么和怎么做了。他叫来面馆掌柜的,说自己看中了这个平静安宁的镇子,决定就在这里住下,开个小铺维生,请帮忙找一间房子。掌柜的也是个和善之人,说你开什么样的铺子,要多大的房子,我帮你找就是。商人说:“身无长技,只会修伞补帽。小小手艺人,租不起大房子,只是最好能够在交通要道上。”掌柜的笑道:“当然,修伞补帽应该在路边。”于是很快帮他找了一处房子,商人便用仅有的钱在唐家寺开起了修伞铺。商人待人客气,心灵手巧,天亮开门,天黑关门,很是个规矩人的样子。没过多久,他小小的修伞铺子便受到当地人的好评,人们都愿意把伞给他修理,哪怕多走两三里路。商人的伞铺算是立住了,可谁也不知道这个小手艺人是腰缠万贯的富商,更不知道他每天谦和的笑脸下,掩藏着紧张焦灼的心。他每天每时每刻都在等待着一把熟悉的油纸雨伞的出现,但都失望了。经过手上各式各样的伞成百上千,唯独没有他那一把。时间一天天在流逝,商人耐心地等待着,但是他的伞还是没有出现。一天,他接手了一把破旧的伞,主人漫不经心道:“能不能修?太费事就算了。不然一把破旧的伞值不了几个钱,我反倒花一大笔工钱!”听了这话,商人心里一动,想到自己的那把雨伞,丢时便只有三成新,用到现在怕也是破破烂烂了,他现在的主人怕也不愿意拿来修了。商人就又动起了脑筋。第二天,过往行人看到这家修伞铺子打出了一条好新鲜的广告:油纸雨伞以旧换新。人们纷纷上前询问这事是不是真的,得到商人肯定的回答以后,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据说这是商人扩展生意、广招客人的让利活动,还说下一次就轮到补伞以旧换新了;又说商人对收集旧雨伞有兴趣总而言之,广告效果好极了。时隔不久,在一个和风丽日的下午,修伞铺子来了一个中年农民,商人一眼就看见他腋下夹着一把油纸雨伞,那正是他日思夜想、心系魂绕的伞呀。商人不动声色地收下雨伞,犀利的眼神一瞥,就查看到伞柄完好如初,并无半点被动过的痕迹。他知道完璧归赵的故事在自己的身上发生了。他转身挑了铺子里最好的一把伞给了来客,在来客的感谢声中,徐徐关上了店门。商人看到了他当初装塞在里头的全部珠宝玉器,他一下瘫坐在地上,长长松了口气,半日无语。这天,唐家寺的居民们觉得有点奇怪:自打修伞铺开张以来,没见过这么早关门的。第二天天大亮了却还没有开门,一问,才知道人去屋空,这个在此处开店好长时间的外地商人突然走了。商人是轻轻地来,又轻轻地去,的确有点奇怪,但谁也没去多想。后来,这件事成了一个故事流传开来,当地那些换过伞的人才恍然大悟。于是“唐家寺的雨伞换一把”就成了当地的一句歇后语。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小说以“油纸伞”为线索,依次写了商人携伞、丢伞、寻伞、得伞的过程,注重细针密线,情节丝丝入扣,一波三折。B. 小说善用含义丰富的暗示性语言,“鸡安犬宁人面善”一句既精当表现了小镇太平,又暗示雨伞不是被人抢夺而去。C. 小说在塑造商人形象时,不仅使用了语言、动作、心理和细节描写,同时还借助唐家寺的居民等次要人物加以衬托。D. 小说巧借生活的偶发事件,塑造了一个沉着冷静而又睿智的商人形象,诠释了面对人生变数应有的态度,寓意深远。【答案】C【解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这属于综合题,既考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塑造形象的技巧,也考查故事的情节、主旨和环境。C.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小说中没有唐家寺的居民等次要人物加以衬托。5请简要分析文中两处画线句子各有何作用。(5分)【参考答案】交代险恶的社会环境,营造紧张的气氛,为故事的展开铺设背景,交代商人藏宝于伞的原因。点明商人重得雨伞时的天气状况,暗示商人雨伞即将失而复得。【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画线句子作用分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抓住画线句子的特点进行分析,例如第一句中是社会环境描写,交代险恶的社会环境,营造紧张的气氛,为故事的展开铺设背景,交代商人藏宝于伞的原因。第二句点明商人重得雨伞时的天气状况,暗示商人雨伞即将失而复得。6作家莫言在瑞典演讲时曾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高明的作家往往善于在小说中用高超的叙事技巧来引人入胜。请概括这篇小说使用了哪些叙事技巧来“抓”住读者,并结合小说相关内容加以分析。(6分)【参考答案】情节突转法。商人制伞藏宝,身藏万贯家财,却貌似贫寒之士,本万无一失,孰料百密一疏,打了一个盹,油纸伞不见踪影。悬念设计法。商人在唐家寺开起修伞铺,悬念由此产生。商人能否等回自己藏宝的雨伞?时间一天天流逝,读者急切的究底之心与商人焦灼的期待一起跳动。峰回路转法。正在商人苦等无望时,顾客的一席话一语惊醒梦中人,商人又动起脑筋打出广告,这一创意使故事出现转机,商人终于等来日思夜想的雨伞。用第三人称全知叙事的角度,从多方面展开情节,让读者为商人的命运起伏而紧张或释然。【解析】本题是对小说的创作技巧综合赏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从情节、悬念、人称等小说常见的手法进行考虑作答。情节突转法。商人制伞藏宝,身藏万贯家财,却貌似贫寒之士,本万无一失,孰料百密一疏,打了一个盹,油纸伞不见踪影。悬念设计法。商人在唐家寺开起修伞铺,悬念由此产生。商人能否等回自己藏宝的雨伞?时间一天天流逝,读者急切的究底之心与商人焦灼的期待一起跳动。峰回路转法。正在商人苦等无望时,顾客的一席话一语惊醒梦中人,商人又动起脑筋打出广告,这一创意使故事出现转机,商人终于等来日思夜想的雨伞。用第三人称全知叙事的角度,从多方面展开情节,让读者为商人的命运起伏而紧张或释然。(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党的十九大对脱贫攻坚进行了新的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扶贫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创新,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必须以此为根本遵循。自2013年年底作出“精准扶贫”重要指示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不断丰富与完善,系统回答了扶贫中“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核心问题。目前,我国扶贫必须在实践中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材料二:我国实现到2020年让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既定目标,时间紧,任务重。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精准扶贫的核心是扶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实现农村地区脱贫奔富最核心是要充分利用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优势,找准路子,因地制宜开展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项目。这需要紧紧抓实“三个覆盖”:产业发展覆盖到村,强化致富门路,加大回引创业力度,把产业发展作为打好扶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道路硬化覆盖到社,夯实基础设施,“要想富、先修路”“人心齐、泰山移”;技能培训覆盖到户,提升造血功能,细化技能培训规划,加大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转移的培训力度。(选自“搜狐网”,有删改)材料三:在短短数十年里,中国已经使得近7亿人口脱离绝对贫困,是世界反贫困史上的奇迹。不过,新的反贫困运动仍有必要,因为全球化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导致收入分化和社会不公平,社会矛盾激化,出现不稳定。从这个角度来看,精准扶贫是中国政府保护社会的最基本手段。也就是说,扶贫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基本社会公平和正义。但是,现实中的精准扶贫往往产生着新的问题,影响社会公平的实现。因为精准扶贫基本上是一种财富再分配,就存在着一个分配给谁的问题。因为是通过分配方式进行,经常会导致村民“阶级”的再分化,产生新一类型的社会“不公平”,一般表现在不同宗族之间、家族之间、村民群体之间。一旦涉及利益分配,这些传统的因素和新产生的因素都会卷入进来。这样很容易产生新的“认同”政治。在很多地方,社会对基层官员的信任度本来就不高,“精准扶贫”是一种新的政治,搞不好容易造成新的隔离和新的对立。(选自“和讯网”,有删改)材料四:精准扶贫是一项惠民工程,目的之一是能够让农村地区改变贫困面貌,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小康社会。一个地区的文化程度往往决定着这个地区的经济状况,村民的文化程度不高,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贫困由此而生。农村人口数量庞大,诸多访问对象的文化程度只停留在小学低年级水平。六十岁以上的村民接受教育的人极少,中年人中大多女性没有接受过教育。文化水平过低使得村民对大多事物的理解存在偏差,不愿接受新鲜的东西。他们对于国家政策的理解上也就产生了困难,一般不太关注国家的政策导向,所以出现了对精准扶贫参与度不高的现象。发展教育,提高村民认知水平和文化程度对解决贫困问题尤为重要。(选自科学与财富期刊,有删改)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我国如果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脱贫”的目标,就必须在“扶贫”的实践中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B.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技术指导,可见“扶技”是当前精准扶贫的核心。C. 精准扶贫基本上是一种财富再分配,一旦涉及利益分配,就容易产生新一类型的社会“不公平”。D. 作为一项惠民工程的“精准扶贫”,却常被一些文化水平低的农民误解,有些村民不愿意接受。【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类试题,考生根据对原文的理解“实现农村地区脱贫奔富最核心是要充分利用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优势,找准路子,因地制宜开展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项目”。所以选项B中说“扶技是当前精准扶贫的核心”理解有误。8下列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 四则材料都关注到精准扶贫所产生的困惑与难题,但对实现扶贫目标并没有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B. 四则材料都没有注重对新闻事实的“点”上的详细报道,而重在“面”上对精准扶贫进行了深入思考。C. 四则材料具有新闻客观性之外,还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如材料二引用俗语,则增强了新闻的感染力。D. 四则材料虽然来源不尽相同,有报纸,有网站,有杂志,但都捕捉到社会热点,体现了新闻的时效性。E. 对于“精准扶贫”的新闻报道,材料一重在理论支撑,材料二重在“扶技”问题,后两则重在产生的难题。【答案】AC【解析】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A.材料一中没有提到精准扶贫的困惑和难题。C.引用俗语不能是文学色彩的原因。9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精准扶贫”?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概括。(4分)【参考答案】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在实践中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充分利用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优势,找准路子,因地制宜开展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项目。全力避免产生新一类型的社会“不公平”,尽量实现社会的真正“公平”。发展农村教育,扩大相关宣传,让村民更好地理解国家政策,提高精准扶贫参与度。【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内容的理解和筛选类试题,考生要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如何开展精准扶贫”的主要信息,根据理解从材料概括总结。材料一: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在实践中将精准扶贫落到实处。材料二:充分利用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优势,找准路子,因地制宜开展脱贫攻坚产业发展项目。材料三:全力避免产生新一类型的社会“不公平”,尽量实现社会的真正“公平”。材料四:发展农村教育,扩大相关宣传,让村民更好地理解国家政策,提高精准扶贫参与度。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刘甲,字师文,元祐宰相挚之后也。淳熙二年进士。使金,伴宴完颜者,名犯仁庙嫌讳,甲力辞。擢工部侍郎。除湖北安抚使。甲谓:“荆州为吴、蜀脊,高保融分江流,潴之以为北海,太祖常令决去之,盖保江陵之要害也。”即因遗址浚筑,亘四十里。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吴曦副之,以甲知兴元府。先是,曦已献四州于金,金铸印立曦为蜀王。金人破大散关。甲告急于朝,乞下两宣抚司协力捍御。松谋遁,甲固留不可,松遽檄甲兼沿边制置。曦遗王钺以书致甲,甲援大义拒之,因卧疾。曦又遗其弟吴旼邀甲相见,甲叱而去之。乃援颜真卿河北故事,欲自拔归朝,先募二兵持帛书遣参知政事李壁告变,且曰:“若遣吴总以右职入川,即日可瓦解矣。”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召甲赴行在,赐告身,使招谕诸军为入蜀计。复以帛书赐甲曰:“所乞致仕,实难允从。”甲舟行至重庆,闻安丙等诛曦,复还汉中,上奏待罪。诏趣还任。甲奏叛臣子孙族属及附伪罪状,公论快之。金进屯八里山,甲分兵进守诸关,金人知有备,引去。和议成,朝廷闻彭辂与丙不协,以书问甲,又俾谕丙减汰诸军勿过甚,及访蜀人才之可用者。西边诸事,朝论多于甲取决。命甲权四川制置司事。先是,大臣抚蜀者,诸将事之,有所谓互送礼,实贿赂也。甲下令罢之。又乞以皂郊博易铺场还隶沔戎司,复通吴氏庄,岁收租四万解有奇,钱十三万,以裨总计。从之。丙增多田税,甲命属吏讨论,由一府言之,岁减凡百六十万缗、米麦万七千石,边民感泣。卒于官。(选自宋史刘甲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B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C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D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答案】C【解析】原文标点:曦僭王位,甲遂去官。朝廷久乃微闻曦反状,韩侂胄犹不之信,甲奏至,举朝震骇。壁袖帛书进,上览之,称“忠臣”者再。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宰相,文中指我国古代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与“丞相”并非同一概念。B科举时代,通过最高一级考试者称为进士。进士为三甲,一甲三个人全部称为状元。C讳,文中指对君主或尊长的名字避开不直接称呼,“犯讳”意思是违犯了这个规定。D致仕,本义是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答案】B【解析】“一甲三个人全部称为状元”错,一甲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甲恪尽职守。他在湖北任职,对水利建设提出合理建议,被采纳;他在四川任职,提出一些意见得到朝廷同意,又进行减税。B刘甲忠于国家。刘甲到四川任职,吴曦已经和金国勾结,两次派人拉拢刘甲,都被刘甲拒绝,刘甲回朝廷后告诉李壁破敌之道。C刘甲深受信任。有官员不和,朝廷写信问他,又让他转告一些事,让他探访蜀地人才;西部边境的很多事都让他决定。D刘甲廉洁自律。在他之前,对于来四川安抚的大臣,将领们纷纷以互相送礼的名目行贿,他代理四川制置司事时,下令取消了此项名目。【答案】B【解析】“刘甲回朝廷后告诉李壁破敌之道”与原文不符,应是刘甲打算脱身回朝廷时告诉李壁破敌之道。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松谋遁,甲固留不可,松遽檄甲兼沿边制置。(5分)(2)甲奏叛臣子孙族属及附伪罪状,公论快之。(5分)【参考答案】(1)程松策划逃跑,刘甲坚决挽留他没有成功,程松马上发文命令刘甲兼任沿边制置。(得分点:遁、固、遽,各1分,句意2分)(2)刘甲上奏叛变大臣子孙族人亲属以及附和叛变的罪行,公众舆论认为大快人心。(得分点:奏、伪、快,各1分,句意2分)【参考译文】刘甲,字师文,是元祐宰相刘挚的后代。淳熙二年考中进士。出使金国,陪席姓完颜的,名字触犯仁宗的名讳,刘甲极力推辞。提拔为工部侍郎。授任湖北安抚使。刘甲认为:“荆州是吴地、蜀地的脊梁,高保融分截长江水流,蓄积成为北海,太祖曾命令挖开它,是为了保住江陵的要害。”就依遗留的旧址疏浚修筑,绵延四十里。程松任四川宣抚使,吴曦做他的副手,任用刘甲为兴元府知府。在此之前,吴曦已献四个州给金国,金国造了印信立吴曦为蜀王。金国人攻破大散关。刘甲向朝廷告急,请求下命令让两个宣抚司合力捍卫抵御。程松策划逃跑,刘甲坚决挽留他没有成功,程松马上发文命令刘甲兼任沿边制置。吴曦派王钺带给刘甲书信,刘甲引用大道理拒绝他,于是卧病在床。吴曦又派他的弟弟吴旼邀请刘甲见面,刘甲呵斥赶走吴旼。于是引用颜真卿在河北的旧例,打算自己脱身回朝廷,先找到两名士兵拿着帛书送交参知政事李壁报告事变,并且说:“如果派吴总凭着右职的身份进入四川,当天就可以瓦解敌人。”吴曦僭越登上王位,刘甲就辞去官职。朝廷很久才略微听到吴曦叛变的消息,韩侂胄还不相信,刘甲的奏章送到,满朝震惊。李壁袖中藏了刘甲的帛书献上,皇帝看了帛书,两次称“忠臣”。召刘甲前往皇帝所在之地,赐给他任官告身,让他招募、晓谕士兵,做好进入四川的准备。又用帛书赐给刘甲说:“所请求的退休的事,实在难以答应。”刘甲乘船到达重庆,听到安丙等人灭了吴曦,又回到汉中,上奏章等候治罪。皇帝下诏催促刘甲回到任上。刘甲上奏叛变大臣子孙族人亲属以及附和叛变的罪行,公众舆论认为大快人心。金国人进驻八里山,刘甲分派部队进驻守卫各个关口,金国人知道宋国有防备,退去。和议达成,朝廷听说彭辂和安丙不和,写信问刘甲,又让刘甲告诉安丙裁减淘汰士兵不要过分,以及访求四川可以使用的人才。西部的很多事情,朝廷的意见很多由刘甲决定。命令刘甲代理四川制置司事。在此之前,对于来安抚四川的大臣,各个将领都侍奉他,有叫作互相送礼的名目,实际就是贿赂。刘甲下令取消了这个名目。又请求把皂郊博易铺的地重新隶属沔戎司,又通知吴氏田庄,每年收租四万多解,钱十三万,交给总计。朝廷听从了他的意见。安丙增收田税,刘甲命下属官吏讨论,从一府情况看,每年一共少收钱一百六十万缗、米麦一万七千石,边境的百姓感动哭泣。在任上去世。(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5题。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周密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纵英游,叠鼓清笳,骏马名姬。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投老残年,江南谁念方回。东风渐绿西湖岸,雁已还、人未南归。最关情,折尽梅花,难寄相思。【注】陈君衡,作者友人,宋亡之后,被元朝征召至大都做官,临别之际,作者作此词为他送行。周密,南宋词人,宋亡后隐居不仕。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 上片前三句描写送别场景,作者用雄健的笔调勾画出一幅气象阔大、色彩鲜明、热烈而又整肃的郊野送行图。B. “宝带金章”表明人物身份,同时暗示此次大都之行的缘由。一个“欹”字极为传神地勾勒出人物潇洒的形象。C. “纵英游”等三句,实写友人一路之上,登山临水,笳鼓喧喧,车马阗阗,乘骏马,携名姬,何等风流旷达!D. 下片前三句,设想友人远去冰河之域的情景,这雄浑壮阔的景象与上片送别哀伤的情调形成鲜明的对照。E. 全词既写眼前实景,也有想象中虚景,虚实结合,深沉婉转地表达了作者复杂情感。题作“送”之,实即留之。【答案】CD【解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C.选项中说“实写”有误,本诗是作者在送别友人临行前写的,所以这一切描写都是作者的虚写想象。D.选项中对景物特点的概括理解有误,说是对比手法理解不当。1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6分)【参考答案】“折尽梅花,难寄相思”,表现对友人惜别相思之情,也含讥讽之意。“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暗含对友人屈身仕元的不满之意。“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设想友人到那边的景象,表现出关切之情。“投老残年”表现作者年华老去的伤感之情。“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委婉地透露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山河依旧、人事已非的感叹。【解析】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抓住的诗句有:折尽梅花,难寄相思”,表现对友人惜别相思之情,也含讥讽之意;“宝带金章,尊前茸帽风欹”暗含对友人屈身仕元的不满之意;“酒酣应对燕山雪,正冰河月冻,晓陇云飞”设想友人到那边的景象,表现出关切之情;“投老残年”表现作者年华老去的伤感之情;“秦关汴水经行地,想登临、都付新诗”委婉地透露出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山河依旧、人事已非的感叹。(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1)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形成对比,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_”。(2)荀子在劝学中用“,”与蚯蚓的用心专一形成对比,从反面强调了专心学习的重要性。【答案】(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莲而不妖 (2)蟹六跪而二螯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解析】这是一道考核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的题目,此类题目一般有理解性默写和根据上下文填空两种类型。答题时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理解性默写还要注意给出的提示,填准句子。此题属于理解性默写,注意根据提示选准句子,同时注意“淤”“濯”“蟹”“螯”“鳝”“躁”的写法。第II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梅墨生的书法,筑基于魏碑,吸气于鼎铭,参证于帖牍,力求融化,而且能师心自用,相信以其天资学力定能成大器。中国的文化推崇慎言敏行,讲究三缄其口;担心祸从口出,鄙夷夸夸其谈。再加上我们对长幼尊卑根深蒂固的观念,让我们在许多场合成了沉默的人。问题广告屡禁不止、层出不穷,炮制者固然可憎,一些贬损自身公信力为虚假违法广告“站台”的平台也难辞其咎。韩国平昌冬奥会北京8分钟的表演里,张艺谋又一次刷新了中国印象,精彩酷炫的表演引发了场内振聋发聩的欢呼声。被誉为“考研神嘴”的张雪峰老师,上学时就展现出了超越常人的天赋,后来他进入了考研辅导界,讲课的风格依然独树一帜。在水稻研究上永不止步的袁隆平,最近又实现了“吨半稻”的心愿,在许多事情上都显示出他是个年富力强的人。A. B. C. D. 【答案】C【解析】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题中师心自用:形容自以为是,不肯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褒贬误用。根深蒂固: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难辞其咎:难以推脱其过失。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对象错配。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年富力强: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对象错配。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排名靠前的几所“双一流”高校,每年的经费非常高,同时他们还有非常强大的“化缘”和“吸金”能力,这会让“富的更富、穷的更穷”。B. 全国政协委员刘林提出:要把民办教师与公办教师同等待遇落到实处,同时要民办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建立适合民办学校的师资条件评审机制。C. 个税改革对于很多人比较关注提高起征点,而根据税收法定原则,调整起征点必须进入立法程序,需要科学论证。D. 哪一家通信运营商能够率先在网络“提速降费”方面迈出更大步伐,谁就能够首先赢得消费者的口碑,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答案】A【解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题中B项,谓语残缺,应为“赋予民办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C项,不合逻辑,主客颠倒,应为“对于个税改革,很多人”;D项,搭配不当,应为“更多的发展机遇”。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 令爱这次在“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中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B. 1620年,在清教领袖威廉姆布雷德福的带领下,102名清教徒斗胆地在普利茅斯定居下来寻找宗教生活的自由。C. 乐山大佛入口处的提示语写道:“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D. 开学之际,学生会经过调査研究,提出了不少改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并责成学校领导研究落实。【答案】C【解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主要有文体得体和语体得体,文体得体注意一般应用的格式的规定,语体得体注意说话者的身份,对象的身份,重点注意谦敬词语的运用。题中A项,“令爱”为敬称,是尊称对方的女儿,在此句中是称自己的女儿,应改为“小女”; B项,“斗胆”多用作谦辞,应改为“大胆”;D项,“责成”用词过重,应改为“希望”。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很少有人喜欢疼痛,_,因为疼痛可以向身体发出警告,使其及时规避进一步的伤害。比如抿一小口开水,就会引起舌头剧痛,身体随即做出一系列反应,_,造成大面积烫伤。无论是受伤还是患病,我们最先得到的警报往往就是疼痛。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对疼痛的感受能力不同。研究显示老年人和女人更容易感受到疼痛。_,对疼痛的感觉也不是一定的。人们在疲劳和压力的时候就更容易感到疼痛。【参考答案】但是每个人都需要疼痛 从而避免喝下更多开水 即便对于同一个人来说【解析】此题考核学生运用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以情境补写的方式出现,答题时注意语意和结构上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如第空根据后文“因为疼痛可以向身体发出警告,使其及时规避进一步的伤害”可知应该填写“但是每个人都需要疼痛”;第空根据后面的“造成大面积烫伤”可知应该填写“从而避免喝下更多开水”;第空根据后文“人们在疲劳和压力的时候就更容易感到疼痛”可知应该填写“即便对于同一个人来说”。21. 用简明的话概括下面漫画的寓意,不超过50字。(5分)【参考答案】讽刺教育存在的一刀切、模式化、同质化现象和缺乏个性与自由思想的不良倾向。【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图文转换,题干要求“概括下面漫画的寓意”,正确解读漫画的寓意是解答好此题的关键所在,首先“析画意”,注意图画中的文字“教育之门”,图中不同的人经过“教育之门”之后变成了一样的人,漫画反映的是教育存在的模式化、同质化现象和缺乏个性与自由思想的不良倾向。要注意表述的格式:“讽刺现象”。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著名作家龙应台在给儿子安德烈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李嘉诚也这样说:“读书虽然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财富,但它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多机会。有的人可能会说,读书有什么用,现在好多没读大学的也混得非常好。要求:综合理解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本题作文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都提到了对读书的看法,龙应台主要是说读书使人拥有选择的权利;李嘉诚说读书与机会的关系,有的人认为读书没有用。针对这些材料,可写读书带给自己别样人生的经历的记叙文,也可以针对龙应台和李嘉诚的看法表达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就读书一事阐述自己的独特看法。【参考例文】书香伴我成长我最喜欢看那端端正正的方块字,喜欢听翻书时纸张相触的清脆声响,喜欢在那淡淡的书香里,感受阅读的快乐书香承载着我的记忆,一路伴我成长。在还不能识字的时候,幼小的我就喜欢映着窗外静谧的夜晚,在台灯昏黄的灯光下,听妈妈读一个个童话故事。渐渐地,我的世界里出现了蔷薇城堡、南瓜马车、月光下清唱的美人鱼,还有午夜时分被遗落在宫殿门口的水晶鞋一个个简单美好的童话,泡沫般易碎的幻想,拼凑起了幼小的我心底的梦。书本,是我心灵的启蒙老师,用一抹靓丽的糖果色勾勒出了我心中最初的美好,让我明白了善良和爱。时光流逝,褐色的书架上,渐渐出现了一些文学名著,或谈哲理,或论人生我常常在书的世界里流连忘返,沉浸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在细细体会主人公的酸甜苦辣中,或悟人生道理,或叹世界苍凉。书香引领着我书海中畅游。它带着我走过了浓雾弥漫的英伦街头,看着孤儿奥利佛挣扎着逃出伦敦底层肮脏、污秽的小巷口;它陪我站在巴黎圣母院的顶楼,侧耳聆听卡西莫多的钟声;它陪我一起在远海漆黑的夜中,看着桑提亚哥老人孤身一人与群鲨抗争的坚强身影,还有船后那混着海水、汗水与血水的硕大鱼骨架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体验。奥利佛不甘被污浊侵染的单纯本质,卡西莫多隐藏在丑陋外表下温暖善良的内心,还有桑提亚哥老人永远不会被打倒的顽强精神,都是那一页页散发着油墨清香的白纸黑字给予我的教诲。书香,唤起了我对世界更深层次的思考,教我分辨人生善恶、看清世事美丑,教我在面对人生的坎坷时,能够用坚强无畏的意志撑起一片天书香,成为了我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于我来说,书本,充实了我的生活,开阔了我的眼界。每每读书时,感觉就好像是在会晤老朋友:无所不谈,又不用顾忌太多,可以是那么的坦然,可以是那么的朴实,可以是那么的清雅。一路有书相伴,悠哉乐哉!- 1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