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制三年级科学下册3单元

上传人:za****8 文档编号:14483824 上传时间:2020-07-2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六年制三年级科学下册3单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六年制三年级科学下册3单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六年制三年级科学下册3单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 元 备 课课题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教学总目标1、能够正确区分固体和液体。2、知道不同的固体或液体能混合,固体混合后还能分离;混合前后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不变、体积改变。3、知道固体的共同性质,液体的共同性质。4、知道使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5、用感官和工具判断固体或液体的性质,如大小、轻重、形状、颜色、沉浮等,并加以描述。6、什对某一问题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7、通过探究找出使沉在水下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8、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9、愿意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材解读一般情况下,物质是以三种形式存在的(固态、气态、液态),各种形态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特征。本单元的设计意图是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方法认识固体和液体,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本单元只是引领学生粗浅地认识固体和液体,如轻重、软硬、形状、颜色、沉浮、溶解等方面的一些特点。这种认识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上,不能挖掘得太深,实际教学中要注意把握概念的深浅度。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不要讲密度的概念,沉浮的原因等,要引导学生通过一个个活动来认识固体和液体的性质、用途及相互作用。本单元偏重对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引导学生用语言、文字、图画等形式描述观察结果;指导学生科学观察,通过观察获得证据。在这一过程中还要注意渗透科学精神,科学品质的培养。重点难点1、 能够正确区分固体和液体。2、知道不同的固体或液体能混合,固体混合后还能分离;3、混合前后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不变、体积改变。4、通过探究找出使沉在水下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课时安排认识固体-1课时把固体放到水中-1课时认识液体-1课时 共计5课时把液体倒进水里-1课时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1课时课 型新授课题1、认识固体教学时间共 1 课时 第 1课时备课山口整理赵晓红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样的物体是固体,什么样的物体是液体。知道固体在颜色、形状、软硬、透明度、轻重等方面的性质。知道不同的固体能混合也能分离,混合前后固体重量不变、体积改变。2、运用多种感官、借助工具观察比较固体,并加以描述。会将不同的固体分离。3、愿意合作交流,体验工具的判断比感官更有效。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观察固体,知道固体的性质。教学难点固体混合前后重量、体积的变化情况。教学准备水糟,放大镜,铁钉,天平,量杯,报纸,面粉,黄豆,大米等。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导入新课1、谈话: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带些常见的物体,现在请你拿出这些物体,说说它们的名称。2、如果让你把这些物体按照固体、液体分为两类,你能做到吗?试试看。3、交流分类的结果。对有争议的物体,引导学生讨论。二、研究固体的性质。1、每个小组选择四种固体进行研究。提问: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来观察它们?需要使用哪些工具?2、交流后分小组研究。提醒学生及时记录观察结果。3、交流研究结果。表扬研究项目多的小组。4、引导学生总结固体的共同性质:固体有这么多的性质,你觉得它们的共同性质有哪些?三、研究固体的混合与分离(一)认识固体的混合与分离1、认识固体的混合2、认识固体的分离。教 学 过 程复 备(二)研究固体混合前后的重量和体积变化情况。 1、研究固体混合前后的重量变化。(1)提问:(黄豆,大米,面粉)如果我们把这三种固体混合在一起,它们的重量会发生变化吗?(2)引导:科学研究不能只靠猜测,要利用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2、研究固体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这三种固体混合前后的重没有变化,它们的体积会发生变化吗?(三)固体分离活动。如果让我们把刚才三种混合的固体再分离出来,你有办法吗?四、总结拓展。1、一节课很快就要结束了,请你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吧?2、关于固体你还有哪些想研究的问题?板书设计1、认识固体观察方法:看、摸、划、敲性质:有固定的形状,一般比较硬混合前后重量一样、混合后体积变小教学反思课 型新授课题2、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时间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备课山口整理赵晓红教学目标1、知道把固体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知道固体在水中有沉有浮,有的还能溶解。2、通过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认识固体更多的性质。通过实验认识到固体在水中的沉浮不是由它的轻重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它排开水的重量。3、体会到固体与水的混合、分离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认识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教学难点正确区分溶解现象与混合现象。教学准备水糟,过滤装置,面粉,盐,烧杯,玻璃棒,彩色结晶树枝,苹果。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固体的性质,谁能说说固体有哪些不同的性质,又有哪些相同的性质?2、导入:如果我们把固体放入水中,就可以认识固体更多的性质。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二、研究固体的沉浮现象。1、谈话:每个小组都带来了不少固体,说说你们小组带来了哪些固体?2、预测:如果把这些固体放到水里,会发生什么现象?哪些会沉?哪些会浮?3、学生在实验记录表上填写预测的结果。4、引导:往水里放这些固体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5、学生实验,填写实验记录表。6、交流实验现象。7、预测:把一块苹果和一个苹果放入水里,谁沉谁浮?教师演示。8、讨论:(1)为什么一个小石子会下沉,而一艘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呢?教 学 过 程复 备(2)你觉得固体在水中沉浮的原因是什么?9、小结:固体在水中的沉浮不是由它的轻重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它排开水的重量。三、研究固体的溶解与分离。1、提问:如果把面粉和盐分别放到水里并进行搅拌,会发生什么现象?2、学生活动。3、交流观察到的实验现象。4、观察两个烧杯的底部,说说有什么不同?小结:盐能够溶解在水里,面粉不能够溶解在水里。我们经常利用面粉这类固体的性质,把固体从水中分离出来,这种分离的方法叫沉淀。5、教师演示用过滤分离面粉的方法。6、学生练习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面粉。7、提问:怎样才能把溶解在水里的盐分离出来?8、教师演示并讲解蒸发的方法。9、小结:要把固体从水里分离出来,常用的方法有三种:过滤,沉淀,蒸发。四、拓展活动。 (出示彩色结晶树枝)同学们好看吗?你们也能制作,想学吗?介绍制作方法。课后与家长合作完成。板书设计2、把固体放到水里有的沉有的浮溶解分离(沉淀,过滤,蒸发)教学反思课 型新授课题3、认识液体教学时间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备课山口整理赵晓红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的液体在透明度,颜色,形状,气味,轻重,黏稠度,表面张力等方面是不同的。知道液体的共同性质。2、运用多种方法比较液体的性质。3、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液体的性质,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教学重点知道液体的不同性质与相同性质。教学难点认识液体轻重,黏稠度等方面的性质。教学准备色拉油,水,醋,蜂蜜,烧杯,蜡光纸,天平,玻璃板,滴管等。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谈话导入1、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带来一些液体,能说说你们带来了哪些液体吗?你们还知道哪些液体的名称?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液体。(板书课题)二、多种方法认识液体的性质。1、运用感官观察液体的性质。(1)如果让你用感官观察这四种液体,你打算怎样观察?(2)小组分工观察,记录观察结果。(3)全班交流观察到的结果。(4)小结:不同的液体在透明度,颜色,气味,味道等方面是不一样的。2、借助其他物体观察液体的性质。(1)启发:我们除了运用感官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观察?(2)比较同体积液体的轻重。提问:要想知道两种液体谁轻谁重,你认为怎样比较更加科学?强调天平的用法,帮助有困难的小组。要求:把四种各30ML的液体与30ML的水相比较,比较时要轻拿轻放。教 学 过 程复 备学生利用天平进行比较。教师指导。交流比较的方法和结果。小结:相同体积的不同液体,轻重是不一样的。(3)比较液体的黏稠度。要求:把玻璃板平放在桌子上,用滴管分别滴6滴四种液体在玻璃板的一端,把玻璃板快速地斜立起来,观察四种液体流动的快慢。学生分组活动,记录实验结果。交流实验结果。小结:不同液体流动的快慢不一样,也就是它们的黏稠度不一样,液体流得越慢就越黏稠。(4)认识液体的表面张力。用滴管每次取一种液体滴在蜡光纸上,拿着纸左右摇晃,看能观察到什么现象。学生按要求活动。全班交流实验现象。总结:这是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说明液体都有表面张力。三、课堂总结。1、我们刚才用了哪些方法来研究液体的性质?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研究液体的性质?2、要想全面认识一个事物质,就需要用多种多样的方法。板书设计3、认识液体不同:透明度,颜色,气味,味道,轻重,黏稠度相同:没有固定的形状,表面张力教学反思课 型新授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教学时间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备课山口整理赵晓红教学目标1、知道液体在水中也存在沉浮和溶解现象,知道混合液体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2、意识到把液体倒进水里,可以认识液体更多的性质。解释热水在冷水中的流动现象。3、在活动中认识不同液体混合后重量没有变化,体积有变化。教学重点把液体倒进水里,认识液体的性质。教学难点能解释热水在冷水中的流动现象和液体混合后体积变小的现象。教学准备烧杯,色拉油,染色的热水,蜂蜜,水槽,酒精,天平,量筒等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液体有哪些性质?2、你还想知道关于液体的更多性质吗?今天我们通过把液体倒进水里来认识液体更多的性质。(板书课题)二、研究液体的沉浮现象1、教师演示把色拉油和蜂蜜倒进水里的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交流。2、分组实验。(1)思考:按什么顺序把色拉油和蜂蜜倒入水中?(2)学生按自己设计的顺序把油和蜂蜜倒入水中,观察现象并交流。(3)小结:无论按什么顺序倒,油总是浮在水面上,蜂蜜总是沉入水底。(4)你觉得出现这样的现象可能是什么原因?介绍鸡尾酒的调制方法。三、“水底火山”实验1、关于热水你了解多少?如果把热水倒进冷水里会发生什么现象?你认为应该怎样做这个实验?教 学 过 程复 备2、实验操作方法:把系好线的小玻璃瓶装满红色热水,把小玻璃瓶轻轻放入冷水中,观察实验现象。3、学生操作,全班交流实验现象。4、小结:由于热水比冷水轻,所以热水就会往上浮,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火山现象。四、研究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情况。(一)研究液体混合前后重量的变化情况1、根据固体混合的情况,你认为液体混合后重量会发生变化吗?学生预测。怎样验证我们的猜想呢?2、学生用天平测量洒精和水混合前后的重量情况。3、交流实验情况。4、小结:我们测量的结果说明液体混合前后的重量没有变化。(二)研究液体混合前后体积的变化情况。1、你认为液体混合前后的体积会发生变化吗?怎样验证猜想?2、学生用量筒测量酒精和水混合前后的体积变化情况。3、交流实验现象。4、小结:液体混合后体积会变小。五、总结全课1、请谈谈这节课的收获。2、课后用本节课的研究方法研究其他液体。与同学交流发现。板书设计4、把液体倒进水里有的沉,有的浮有的溶解(混合):重量不变,体积变小。教学反思课 型新授课题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教学时间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备课山口整理赵晓红教学目标1、知道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具体方法,如改变物体的形状,利用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往水里加盐等。2、在活动中体会制作什么样的船浮力比较大。3、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愿意与别人交流。教学重点知道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的方法。教学难点想办法使沉在水里的土豆浮上来。教学准备小潜艇,土豆,橡皮泥,水糟,烧杯,泡沫塑料等。教 学 过 程复 备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猜一猜,如果老师把这块橡皮泥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现象?(教师演示)你们有没有办法使沉在水里的橡皮泥浮上来呢?2、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1、学生思考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的方法。2、交流可能的方法,学生任选出一种,制订实验方案。3、根据制定的方案进行活动。4、交流实验的过程与现象,教师进行评价。5、了解橡皮泥小船的载重能力。(1)学生往小船上放一元的硬币,记录放上去的数量。(2)分析装载量大的小船的特点。6、小结:改变物体的形状或借助漂浮物,能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三、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生活中有很多物体也是沉在水里的,只要我们开动脑筋,总能想出办法让这些沉的物体浮起来。(出示小艇和土豆)教 学 过 程复 备它们也是沉在水里的,你们有办法让它们浮起来吗?2、学生分组讨论让小潜艇和土豆浮起来的方法。3、全班交流实验的方法,师生提出修改建议。4、学生尝试让小潜艇和土豆浮起来的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研究情况。5、交流实验现象。6、小结:通过改变自身重量、往水里加盐,均可以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7、介绍死海的知识。(1)谈话:同学们知道死海吗?谁来说说关于死海的知识。(2)教师根据情况补充介绍死海的知识。四、课堂总结,拓展研究。1、总结:这节课我们有了哪些收获?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应用了物体沉浮的性质?2、拓展:渔民们想让渔网在水中围成一堵墙,将鱼群包围住,我们用什么办法能使渔网在水中立起来呢?引导学生明白:在渔网上面拴较轻的漂浮物,下面拴重的物体,这样渔网就可以立在水里了。板书设计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改变物体的形状 借助漂浮物改变自身重量 往水里加盐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