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6.13 种群、群落课件.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14421315 上传时间:2020-07-20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6.13 种群、群落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课标)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6.13 种群、群落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课标)2019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专题六 生物与环境 6.13 种群、群落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六生物与环境,第13讲种群、群落,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命题点一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 1.种群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图解,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两种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分析及生产应用 (1)曲线分析,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在生产中的应用 对于濒危动植物,环境污染、人类破坏等可能会造成某种生物的K值变小,可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提高环境容纳量。 在“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的一半(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资源再生能力最强。因此,在野生生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方面,要保证捕捞或利用后的生物种群数量不低于K/2(可持续发展),这样既可获得最大利用量,又可保持种群的高速增长,不影响资源的再生。但在有害生物防治中,应使种群数量位于K/2以下,这样种群数量少,而且增长速率小。,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思维拓展 1.鉴别“J”型增长和“S”型增长 (1)若题干中明确告知“无环境阻力状况”“理想条件下”“外来物种入侵的早期阶段”“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和没有敌害等几个条件同时满足”等信息,则表明此时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2)若题干中出现“有环境阻力”“自然界中”“自然条件下”“资源和空间有限”等信息,则表明此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解读K值变动的示意图 同一种生物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当环境遭受破坏时,K值会下降;当生物生存的环境改善时,K值会上升。,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准确识图,解答有关K值和K/2的题 科研工作者对某草原上一种黄鼠种群进行研究,得出与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曲线,如图1;并依此画出了该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如图2。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死亡率增加是食物、空间和天敌等因素导致的 B.图1中种群密度为b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相当于图2中B点 C.图1中种群密度为d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但此时种群数量达到图2的K值 D.图2中B点到C点时,种群数量逐渐增大,年龄组成由增长型逐渐转为衰退型,答案,解析,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解题模板 K值的几种表示方法 图中A、B、C、D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值,A、C、D点所对应的种群数量为K/2。,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1.(2018全国理综)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答案,解析,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下图表示在一个10 mL封闭培养体系中酵母细胞数量的动态变化,下列关于酵母细胞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内竞争导致初始阶段增长缓慢 B.可用数学模型Nt=N0t表示 C.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计数 D.K值约为120 000个,答案,解析,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3.(2017全国理综)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答案,解析,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4.下图表示处于平衡状态的某个生物种群因某些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若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羊群,则A点后的变化原因不可能是过度放牧 B.若图所示为某发酵罐中酵母菌的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一定是产生了变异 C.图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 D.图曲线可用于指导灭鼠,如果仅杀死一半老鼠,就很难达到效果,答案,解析,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命题点二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1.群落的垂直分布不等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首先对海拔、纬度、海水深度、高度等环境因素是怎样影响生态因素的进行分析(如下页左上图所示)。,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1)海拔和纬度都影响环境温度,使不同植物分布在不同的“地段”上。植物在高山上的垂直分布和地球表面的带状分布,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群落)。因此,由海拔的不同引起的“植物的垂直分布”不等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2)海水中不同藻类植物的分层现象和森林中不同植物的分层现象都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区分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1)起点 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的环境中发生的演替是初生演替。 在原有植被虽不存在,但保留了原有土壤、植物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2)时间和速度 经历的时间长,速度缓慢的是初生演替。 经历的时间短,速度较快的是次生演替。,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思维拓展 (1)影响群落演替的主要因素有三类,群落内部因素(如群落中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外界环境因素(如气候的变化和大规模的地壳运动)和人类活动。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要超过其他所有的生态因子。 (2)植物的入侵和定居是群落形成的首要条件,也是群落演替的基础。 (3)群落演替是一个漫长但并非永无休止的过程,当群落演替到与环境处于平衡状态时,就以相对稳定的群落为发展的顶点。 (4)群落的演替中存在着环境与生物的共同进化。 (5)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起点不同,因而速度不同。演替的最高阶段受无机环境的限制。恶劣的条件下,群落的演替不一定能达到最高的森林阶段。,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把握本质,解答有关群落演替过程的题 在群落的自然演替过程中,不同物种的取代顺序是可以预测的,如弃耕地上可预测的演替顺序为: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灌木早期演替树木晚期演替树木顶极群落。这可以利用“资源比假说”来解释:该假说认为物种优势是由光和营养物质这两种资源的相对利用的有效性决定的。下图显示了一块弃耕地上物种从A到E的取代顺序,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A.在演替期间,营养物的有效性随枯枝落叶的积累而增加,光的水平因遮阴而减弱 B.最先进入的物种多为一年生杂草,它们对土壤营养物的要求低但对光有最高需求 C.后来替代物种相对前面被替代的物种较为高大,且耐阴的能力也较强 D.演替到顶极群落后若发生火灾,可预测其后的次生演替时间和过程与初生演替基本相同,答案,解析,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后,物种组成不再发生变化 B.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中,昆虫首先出现在灌木阶段 C.火灾后,自然恢复林的形成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D.在群落演替过程中,若一种新的优势种出现,则原有优势种就会消失,答案,解析,命题点一,命题点二,整合提升,题型突破,题组训练,2.下图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山地、森林、海洋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是造成这三个区域内植物分布存在巨大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 B.甲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丙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是因为光照的影响 D.影响乙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答案,解析,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防范策略 (1)种群数量变化与种群数量增长 种群数量变化包括增长、波动和下降等,“S”型曲线主要研究的是种群数量的增长阶段。 (2)对“”的理解 Nt=N0t,表示某种群数量是一年前该种群数量的倍数,不是增长率。1时,种群密度增大(此种情况即为教科书中所讲的“J”型增长);=1时,种群密度保持稳定;1时,种群密度减小。 (3)K值不是一成不变的 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当环境遭到破坏时,K值会下降;当环境条件改善时,K值会上升。,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4)增长率增长速率 种群增长率是指种群中增加的个体数占原来个体数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增长速率是指某一段时间内增加的个体数与时间的比值。在坐标图上可用某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斜率表示,斜率大则增长速率大。 在“J”型曲线中,种群增长率基本不变,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在“S”型曲线中,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防范演练1 右图表示某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两种群的增长曲线均为“S”型曲线 B.t2t3时间段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t5时种群密度对乙种群的制约作用大于t4 D.甲种群数量最大的时刻为t2,乙种群为t4,答案,解析,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对群落演替的类型及过程界定不清 防范策略 (1)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一种“优势取代”而非“取而代之”,如形成森林后,乔木占据优势地位,但森林中仍有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 (2)任何环境下的演替都要最终达到一个成熟阶段,这时候群落和周围环境处于相对平衡的稳定状态。此时物种与环境之间高度协调,能量和物质的利用率高,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也高。 (3)决定群落演替类型的根本因素存在于群落内部。群落之外的环境条件,诸如气候、地貌、土壤和火等,常成为引起演替的重要条件。,失分误区1,失分误区2,防范演练2 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群落自然演替是一个种群替代另一个种群的过程 B.人类活动往往能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C.群落的次生演替速度通常比初生演替快 D.在演替过程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答案,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