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20课兴贤,第五单元唐宋议论文,文本导学,学后自评,内容索引,文本导学,1.通假字 践五帝、三皇之涂同 , 。 2.古今异义 (1)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 古义:_ 今义: (2)魏、晋而下,至于李唐。 古义:_ 今义:_,基础整合,“途”,治世的境界,俗人,世俗之人。,一般的风俗习惯(含贬义)。,直到。,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3.一词多义,(1)适,不迩小人: 举类迩而见义远:,(2)轶,轶三代: 轶我河县: 至其书,世多有之,是以不论,论其轶事:,(3)践,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 马,蹄可以践霜雪,毛可以御风寒: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动词,亲近、偏信,形容词,近,动词,超过、超越,动词,袭击,散失,动词,实行、实践、履行,动词,踩、踏,动词,践踏、登上,(4)以,国以任贤使能而兴: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皆以美于徐公:,介词,因为,介词,拿、用,介词,凭借,依靠,连词,表并列,连词,表结果,介词,表时间的界限,动词,以为、认为,4.文言句式 (1)有贤而用,国之福也: (2)不责人以细过: (3)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判断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整体感知,一、结构图解,兴贤,一、提出问题: (是什么),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二、分析问题 (为什么),正反对比论证,兴贤则昌 反之则亡,举例证明:治乱之世,均有贤才。 得出结论: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 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三、解决问题 (怎么样),今太平之世,人才济济 任贤的具体做法五“则” 展望美好前景,呼应前文观点,鉴古 知今,二、中心主旨,本文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分析,论证了中心论点国家的兴盛、衰亡,能否任用贤能之人是一个决定性因素。,重点突破,得贤才者得天下,非知之难,而行之难矣。结合文章,畅谈千古英雄怀才不遇的原因。,答案千古英雄怀才不遇,原因诸多,结合本文,从统治者方面来看,有以下几点:统治者闭目塞听,甚至刚愎自用,不能广开言路,虚心接纳意见; 统治者求全责备; 统治者忠奸不分,亲小人,远贤臣; 统治者墨守成规,挤压了人才发挥的空间。,答案,学后自评,基础达标,1.对下列加颜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徒:一类人 B.博询众庶 庶:平民,百姓 C.不迩小人 迩:远离 D.跨两汉、轶三代 轶:超过,超越,答案,解析,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解析迩:亲近,偏信。,2.下列各项中,加颜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以任贤使能而兴以:介词,因为 B.以母忧去职 以:介词,因为 C.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以:介词,拿、用 D.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以:介词,表时间的界限,解析以:凭借,依靠。,解析,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答案,3.下列各项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有贤而用,国之福也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C.犹有贤能若是之众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答案,解析A项为判断句,B、C、D三项为倒装句。,解析,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4.下列对加颜色字的解释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魏、晋而下,至于李唐被创流血,至难也犹有贤能若是之众觉今是而昨非 A.相同,相同 B.相同,不同 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答案,解析,解析至:到达。至:极。 是:代词,代指前文提到的贤能之士。 是:与“非”相对,正确的、对的。,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8题。 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古今之通义,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有贤而用,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周之兴也同心者十人,其衰也亦有祭公谋父、内史过。两汉之兴也有萧、曹、寇、邓之徒,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魏、晋而下,至于李唐,不可遍举,然其间兴衰之世,亦皆同也。由此观之,有贤而用之者,国之福也,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阅读达标,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今犹古也,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今之士民犹古之士民。古虽扰攘之际,犹有贤能若是之众,况今太宁,岂曰无之,在君上用之而已。博询众庶,则才能者进矣;不有忌讳,则谠直之路开矣;不迩小人,则谗谀者自远矣;不拘文牵俗,则守职者辨治矣;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苟行此道,则何虑不跨两汉、轶三代,然后践五帝、三皇之涂哉!,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5.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弃贤专己而衰 专己:自负专断 B.古虽扰攘之际 扰攘:纷扰 C.博询众庶 询:咨询 D.则谠直之路开矣 直:正直,答案,解析,解析直:直言进谏。,6.下列句中加颜色的“之”字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 B.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 C.其衰也亦有王嘉、傅喜、陈蕃、李固之众 D.在君上用之而已,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答案,解析,解析B项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C、D三项均为代词。,7.下列对“商之兴也有仲虺、伊尹,其衰也亦有三仁”一句中的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仲虺、伊尹、“三仁”都是贤者 B.仲虺、伊尹是贤者,“三仁”是奸人 C.仲虺、伊尹是奸人,“三仁”是贤者 D.仲虺、伊尹、“三仁”都是奸人,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答案,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之而不用,犹无有也,可不慎欤? 译文: (2)不责人以细过,则能吏之志得以尽其效矣。 译文:,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答案,有人才却不能任用,就和没有一样,能够不慎重对待吗?,不求全责备,那么官吏就能放开手脚,大展宏图了。,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文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读江南录 王安石 故散骑常侍徐公铉奉太宗命撰江南录,至李氏亡国之际,不言其君之过,但以历数存亡论之。虽有愧于实录,其于春秋之义,箕子之说,徐氏录为得焉。,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然吾闻国之将亡必有大恶,恶者无大于杀忠臣。国君无道,不杀忠臣,虽不至于治,亦不至于亡。纣为君,至暴矣,武王观兵于孟津,诸侯请伐纣,武王曰:“未可。”及闻其杀王子比干,然后知其将亡也,一举而胜焉。季梁在随,随人虽乱,楚人不敢加兵。虞以不用宫之奇之言,晋人始有纳璧假道之谋。然则忠臣国之与也,存与之存,亡与之亡。 予自为儿童时,已闻金陵臣潘佑以直言见杀,当时京师因举兵来伐,数以杀忠臣之罪。及得佑所上谏李氏表现之,词意质直,忠臣之言。予诸父中旧多为江南官者,其言金陵事颇详,闻佑所以死则信。然则李氏之亡,不徒然也。,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今观徐氏录言佑死,颇以妖妄,与予旧所闻者甚不类。不止于佑,其它所诛者,皆以罪戾,何也?予甚怪焉。若以商纣及随、虞二君论之,则李氏亡国之君,必有滥诛,吾知佑之死信为无罪,是乃徐氏匿之耳。 何以知其然?吾以情得之。大凡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此人之情也。吾闻铉与佑皆李氏臣,而俱称有文学,十余年争名于朝廷间。当李氏之危也,佑能切谏,铉独无一说,以佑见诛,铉又不能力诤,卒使其君有杀忠臣之名,践亡国之祸,皆铉之由也。铉惧此过而又耻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以佑观之其它所诛者又可知矣噫若果有此吾谓铉不惟厚诬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 选自新选新注唐宋八大家书系(王安石卷),有删改,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注历数:指帝王继承的次序。古代迷信说法,认为帝位相承和天象运行次序相应。春秋之义:臣子为君亲讳,礼也。箕子之说:周武王灭商后,问商纣王的叔叔箕子商灭亡的原因,箕子不讲商的恶,只讲存亡之理。晋国向虞国借道讨伐虢国,宫之奇劝谏,虞君不听,为晋回军时所灭。,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9.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氏录为得焉得:感恩 B.然则忠臣国之与也 与:同盟 C.数以杀忠臣之罪 数:列举 D.然则李氏之亡,不徒然也 徒:仅仅,解析得:中意,适合。,答案,解析,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铉惧此过而又耻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以佑观之其/它 所诛者又可知矣/噫/若果有此/吾谓铉不惟厚诬/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 B.铉惧此过/而又耻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以佑观之其它/所 诛者又可知矣/噫/若果有此/吾谓铉不惟厚/诬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 C.铉惧此过/而又耻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以佑观之/其它所 诛者又可知矣/噫/若果有此/吾谓铉不惟厚诬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 D.铉惧此过而又耻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以佑观之/其它所 诛者又可知矣/噫/若果有/此吾谓铉不惟厚诬/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答案,解析,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解析铉惧此过,而又耻其善不及于佑,故匿其忠而污以它罪。以佑观之,其它所诛者又可知矣。噫!若果有此,吾谓铉不惟厚诬忠臣,其欺吾君不亦甚乎!,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徐铉的江南录在评论李煜亡国这件事时,并没有言及李 煜的过错,这有悖于历史创作的“实录”原则。 B.作者直言国君的最大恶行是杀害忠臣,有此恶行必然会导致国破家亡, 作者列举历史上的事例证明这一观点,很有说服力。 C.作者以小时候听到过的潘佑直言被杀的相关事实,来说明李氏亡国与 杀害忠臣不无关系。 D.作者摆事实、讲道理,指出徐铉的江南录歪曲史实,诬陷忠良, 欺瞒君主,是为了达到弹劾同僚的目的。,答案,解析,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解析“是为了达到弹劾同僚的目的”表述有误,原文是“铉惧此过,而又耻其善不及于佑”。,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知佑之死信为无罪,是乃徐氏匿之耳。 译文: (2)大凡毁生于嫉,嫉生于不胜,此人之情也。 译文:,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答案,参考译文,我确信潘佑是无罪而被杀的,这一定是徐铉隐瞒了事实的真相。,一般说来诋毁是由嫉妒产生的,嫉妒是由己不如人产生的,这是人之常情啊。,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参考译文 已故的散骑常侍徐铉奉(宋)太宗的命令撰写江南录,当写到李煜亡国的时候,他不谈君主的过错,只按历代存亡的旧例来谈论这件事。这虽然愧于实录,但在(遵守)春秋臣不言君过之大义上,徐氏的写法算是恰当的。,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但我听说国家将要灭亡时,(国君)一定有大的恶行,恶行没有比杀害忠臣更大的。国君即使无道,但如果不杀害忠臣,(那么)虽然不会得到大治,但也不至于亡国。商纣王做国君,残暴到了极点。周武王在孟津巡视军队时,诸侯都请他去讨伐纣王,武王说:“还不行。”等到听说纣王杀了王子比干,然后知道商纣王要灭亡了,所以一发兵就取得了胜利。季梁在随国当政的时候,随国虽然十分混乱,但楚国却不敢攻打它。虞侯因为没有采纳宫之奇的意见,晋国才有了要得到璧玉而假装借路的计策。这样说来,忠臣和国家命运是联系在一起的,忠臣在则国在,忠臣被杀则国家也跟着灭亡。,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我从小时起,就听说过南唐的臣子潘佑因为直言进谏而被杀,当时大宋趁机派兵前来征讨,历数南唐后主残杀忠臣的罪过。等得到潘佑上谏李后主的表章,拿来看,言辞和用意都十分正直坦率,这是忠臣的言论呀。我的诸位伯父叔父以前有很多做过南唐的官员,他们说到南朝的事情十分详细,我(从他们那儿)听到的关于潘佑的死因应该是可信的。既然这样,那么李煜的灭亡,就不是平白无故的。,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现在看徐铉的江南录中写潘佑的死,极像是胡编乱说,与我过去听说的很不相同。不止是对潘佑的死,其他被杀的人,(江南录认为)都是因为犯罪而被处死,为什么呢?我感到很奇怪。如果用商纣王和随国国君的旧事来衡量这件事,那么李煜作为亡国之君,一定有滥杀忠臣之事,由此我确信潘佑是无罪而被杀的,这一定是徐铉隐瞒了事实的真相。,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凭什么知道它一定是这样的呢?我是根据人之常情推知的。一般说来诋毁是由嫉妒产生的,嫉妒是由己不如人产生的,这是人之常情啊。我听说,徐铉和潘佑都是李煜的臣子,并且都以有文采学问被称道,十余年间在朝廷争夺名位。在李氏王朝危机之时,潘佑直言相谏,徐铉却不上一句谏言。在潘佑被杀时,徐铉又不能极力劝谏,最终使自己的国君落了个杀忠臣的罪名,遭到灭国之祸,这都是徐铉的缘故啊。徐铉害怕这个过失被人知道,又为贤能比不上潘佑而羞耻,所以隐瞒了潘佑的忠臣行为而用其他的罪名诬蔑他。从(对待)潘佑的事来看,其他被杀的人,也能够推知(其他原因)了。唉,如果真有这样的事的话,我认为徐铉不只是大大地诬蔑了忠臣,他对我们大宋君主的欺骗不也是很严重吗?,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2016山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 景公问晏子曰:“吾欲服圣王之服,居圣王之室,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晏子对曰:“法其节俭则可;法其服,居其室,无益也。三王不同服而王,非以服致诸侯也。诚于爱民,果于行善,天下怀其德而归其义,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不镂刻。古者常有处橧巢窟穴而不恶,予而不取,天下不朝其室,而共归其仁。及三代作服,为益敬也。服之轻重便于身,用财之费顺于民。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是故,真题回放,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明堂之制,下之湿润,不能及也;上之寒暑,不能入也。土事不文,木事不镂,示民知节也。及其衰也,衣服之侈过足以敬,宫室之美过避润湿,用力甚多,用财甚费,与民为仇。今君欲法圣王之服,不法其制,若法其节俭也,则虽未成治,庶其有益也。今君穷台榭之高,极污池之深而不止,务于刻镂之巧、文章之观而不厌,则亦与民而仇矣。若臣之虑,恐国之危,而公不平也。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景公禄晏子以平阴与藁邑。晏子辞曰:“吾君好治宫室,民之力敝矣;又好盘游玩好,以饬女子,民之财竭矣;又好兴师,民之死近矣。敝其力,竭其财,近其死,下之疾其上甚矣!此婴之所以不敢受也。”,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公曰:“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晏子曰:“婴闻为人臣者,先君后身,安国而度家,宗君而处身,曷为独不欲富与贵也!” 公曰:“然则曷以禄夫子?” 晏子对曰:“君商渔盐,关市讥而不征;耕者十取一焉;弛刑罚,若死者刑,若刑者罚,若罚者免。若此三言者,婴之禄,君之利也。” 公曰:“此三言者,寡人无事焉,请以从夫子。” 公既行若三言,使人问大国,大国之君曰:“齐安矣。”使人问小国,小国之君曰:“齐不加我矣。”(节选自晏子春秋,有删改),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注 三王:夏商周三代之明君,多指夏禹、商汤、周文王(或周武王)。橧(zn)巢:用柴薪搭建的巢形住所。关市:指集市。讥:稽查,盘问。,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13.对下列句子中加颜色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其衣服节俭而众说也说:同“悦”,高兴 B.土事不文,木事不镂 文:花纹 C.下之疾其上甚矣 疾:痛恨 D.宗君而处身 宗:尊崇,解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含义。B项“文”应为名词活用为动词,意思是“绘上纹饰”。,答案,解析,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颜色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服之轻重便于身 青,取之于蓝,C.,然则曷以禄夫子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D.,关市讥而不征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如此,则诸侯其至乎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解析本题考查“其、于、以、而”四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项副词,表推测,大概/代词,他们。 B项介词,对于/介词,从。 C项介词,拿,用/连词,表目的,来。 D项均为连词,表转折,却。,答案,解析,1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 不镂刻 B.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 不镂刻 C.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 不镂刻 D.夫冠足以修敬/不务其饰衣/足以掩形/御寒不务其美身/服不杂彩/首服 不镂刻,解析,答案,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解析本题考查给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可以根据标志词或句式等进行断句。“冠足以修敬”与“衣足以掩形御寒”结构相似,“不务其饰”与“不务其美”结构相同,“身服不杂彩”与“首服不镂刻”结构相同,由此可知应选A。,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认为,古代圣王诚心诚意地爱护百姓,实实在在地对百姓行善, 因此天下的人都感念其徳义而归附他们。 B.晏子认为要想治理好国家,使天下归附,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 的古圣王制度,而是效法他们的节俭风尚。 C.面对景公的封赏,晏子并不领情,他毅然决然地予以拒绝,并且指 出了景公穷奢极欲与穷兵黩武的危害性。 D.本文采用对话的方式,批评了景公治理国家的错误观点和做法,表 达了晏子减少赋税、减轻刑罚等政治主张。,解析,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答案,解析本题从曲解文意的角度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最重要的不是取法已过时的古圣王制度”理解错误。原文中“不法其制”的意思是“不效法他们服饰宫室的形制”,而非“制度”。故选B。,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11,1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不为橧巢者,以避风也;其不为窟穴者,以避湿也。 译文: (2)公乃愿致诸侯,不亦难乎?公之言过矣。 译文: (3)是则可矣。虽然,君子独不欲富与贵乎? 译文:,解析,答案,1,2,3,4,5,6,7,8,9,10,12,13,14,15,16,17,参考译文,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为了避潮湿。,您却还想让诸侯来归附,不是很难吗?您的话错了。,这样做是可以的。虽然这样,难道您就不想要富有和尊贵吗?,11,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其”,代词,他们;“为”,搭建,建造;“以”,连词,为了。 (2)“乃”,副词,却;“致”,使动用法,使到来,这里应翻译为“使归附”;“过”,错误。 (3)“是”,这样;“虽然”,虽然这样;“独”,难道。,1,2,3,4,5,6,7,8,9,10,12,13,14,15,16,17,参考译文 景公询问晏子说:“我想穿上古代圣贤之王的衣服,居住在圣贤之王的宫室,这样,那么诸侯们大概会来归附吗?” 晏子回答说:“效法古代圣贤之王的节俭就可以;效法穿圣贤之王的衣服,居住在圣贤之王的宫室,没有益处。夏商周三代的明君穿不同的衣服而都能统一天下,不是凭借衣服招致诸侯。诚心地爱护人民,坚决地推行善政,天下百姓都感念他们的德行而归向他们的道义,如果他们的衣服节俭人民大众也会喜欢他们。帽子足够用来培养恭敬,不必致力于装饰;衣服足够用来遮蔽身体抵御寒冷,不必致力于华美。身上穿的衣服不色彩杂陈,头上戴的帽子不镂刻花纹。古代曾有居住在用柴薪,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11,搭建巢穴(的君王)而不厌恶的人,只施惠而不向百姓索取,天下人不朝拜他们的宫室,而是共同归附于他们的仁爱。到了三代制作衣服,是为了增加庄重恭敬。衣服的轻重便于身体,使用钱财的多少顺于民意。他们不再造柴薪搭成的巢居住,是为了避风寒;不再造土穴居住,是为了避潮湿。因此明堂的形制是,(只求)地下的潮湿,不能上来;天降的寒暑,不能侵入。土建筑物不绘上纹饰,木建筑物不加镂刻,这是向百姓显示懂得节俭。等到他们衰败的时候,衣服的奢侈已超过足以培养恭敬的限度,宫室的华美已超过避开潮湿的限度,使用人力太多,使用钱财非常浪费,这是与民结为仇敌。如今君主想要效法古代圣王的服饰,不效法,1,2,3,4,5,6,7,8,9,10,12,13,14,15,16,17,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他们服饰宫室的形制,如果效法他们的节俭,那么虽然未必能治理好,或许还是有益的。如今君主穷尽所能使楼台亭榭高耸,竭尽水池的深度而没有止境,致力于刻镂雕花的技巧、花纹的美观而不满足,那么也是与民结为仇敌了。如果按照我的想法,恐怕国家危险,而您也不得安宁呀。您却还想让诸侯来归附,不是很难吗?您的话错了。” 景公赐给晏子平阴和藁邑作为食邑。晏子谢绝说:“我的国君喜欢修筑宫室,百姓的力量已经疲困了;又喜欢游乐玩赏器物,刻意打扮宫中女子,百姓的钱财都用光了;又喜欢发动战争,百姓的死亡很近了。使民力疲困,使民财用尽,使民身临死境,下面的人非常痛恨上面的统治者了!这就是我不敢接受的原因。”,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景公说:“这样做是可以的。虽然这样,难道您就不想要富有和尊贵吗?” 晏子说:“我听说做人的臣子的人,先国君而后自身,安定国家后才安居自己的家,尊重国君而后安处自身,为什么说偏偏不想要富有和尊贵呢!” 景公说:“这样那么我用什么封赏你呢?” 晏子回答说:“君王让渔业盐业进入商品市场,对集市只盘查而不征税;对耕地的人收取十分之一的赋税;减轻刑罚,犯死罪的改为判刑,该判刑的改为罚款,该罚款的就免了。如果这三条(实行了),就是对我的赏赐,也是君王的利益所在。”,11,1,2,3,4,5,6,7,8,9,10,12,13,14,15,16,17,景公说:“这三条,我没有什么说的,就听从先生的吧。” 景公按照这三条去做了以后,派人去问大国,大国的君主说:“齐国安定了。”派人去问小国,小国的君主说:“齐国不会欺凌我们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