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实践活动方案

上传人:时间****91 文档编号:142386048 上传时间:2022-08-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阳节实践活动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重阳节实践活动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重阳节实践活动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阳节实践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1、让儿童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2、激励儿童自己动手,做礼品送给老人,提升动手能力;3、培养儿童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活动准备(1)布署活动场地,营造尊敬老人的浓烈气氛。(2)录音机、投影仪、录像机等音响设备。(3)学生准备自备的多个材料,用于制作风筝及给老人的礼品。(4)活动时间一天。活动过程一、介绍重阳节的来历及意义:同学们,你们知道重阳节吗?重阳节在哪一天?重阳节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登高辟邪,祈福免祸)你知道重阳节有什么新的意义?(尊敬老人)在重阳节立即来临之际,我们利用这次活动,来体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风俗,增加我们的见识,加深我们对自己亲人尤其是老大家的感情。这是很有意义的。播放投影仪(活动课件):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 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 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古人认为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而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庆贺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通常包含出游赏景、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九九重阳,因为和“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大家对此节一向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能够避难消灾;或佩戴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戴,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戴,有些地方,男子也佩戴。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戴茱萸,大家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戴的。现在的重阳节,被给了新的含义。1989年,中国把每十二个月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和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全国各机关、团体、街道,往往全部在此时组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大家秋游赏景,或临水玩乐,或登山健体,让身心全部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大家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着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或为老人准备部分可口的饮食。二、亲身体验相关习俗:早晨:1、赏菊花。老师相机介绍: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和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靠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初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关键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2、登山或登高。老师相机介绍: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要求,通常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3、做风筝、赛风筝:(1)、材料:竹子、棉花、胶水、棉线、钓鱼线(2)、做法:、将竹子削薄,用棉线绑成喜爱的形状;、将棉线用胶水贴好,画上图案,绑上钓鱼线;、能够不用棉纸贴,而用薄塑料胶布贴上。做完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放风筝比赛。下午:1、诗歌朗诵。首先介绍重阳节和诗歌的渊源: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词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全部”。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和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认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约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经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然后以重阳节和尊敬老人为专题,分组进行诗歌朗诵比赛:参考诗歌: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九月九日忆山东弟兄(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弟兄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和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须独沾衣。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望积风烟。她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她席她乡送客杯。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九日作(唐)王缙莫将边地比京全部,八月严霜草已枯。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醉花荫(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午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九 日(明)文森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2、做礼品。各人拿出准备的材料,动手制作给老大家的礼品。3、造访老人。将亲手制作的礼品送给老大家,并演出事先准备好的文艺节目,给老大家送去欢乐。三、活动总结:今天的重阳节实践活动,内容丰富,不仅了解了重阳节的来历,还亲身体验了重阳节的相关习俗,既增加了见识,又培养了我们对老人的尊敬之情。在这里,老师要送给你们一句话:不管你们未来做什么工作,在什么地方工作,我期望你们永远不要忘记时刻惦念着你们的老人,你们要真诚地关心、尊敬老人,多给老大家送去温暖,多让她们享受天伦之乐,让她们度过幸福的晚年。附录:重阳节的传说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些人病倒,天天有些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她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以后,她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最终探询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导下,最终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她的精神所感动,最终收留了恒景。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事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而且密授避邪使用方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周围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伴随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不过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多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以后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她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以后大家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另外,在中原人的传统观念中,双九还是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意思,所以以后重阳节才被立为才老人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