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陋室铭,作者 刘禹锡,作家及作品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贞元九年进士,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生活在安史之乱以后的中唐时期,关心社会现实,忧虑国计民生。因参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当朝的权贵,被贬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当时规定,他应住衙门里的三间屋子。可是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半年时间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间陋室。在此背景下,刘禹锡愤然提笔写了陋室铭一文。,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是用韵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原文欣赏,1、关于文体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文辞精炼,有韵,读来铿锵有力。,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 青ing, 丁ing,经ing,形ing,亭ing,基础知识,座右铭,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刘禹锡,今天修复的安徽和州刘禹锡陋室,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须大,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德馨,鸿儒,苔痕,案牍,xn,hng r,ti,d,调素琴,tio,3、字词句疏通,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朗读节奏与重点:,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 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出名,在于,灵异,这,只是,品德,高尚,博学的人,平民,不加装饰的琴,弹,佛经,奏乐的声音,官府的公文,使形劳,使身体劳累,反问句,倒装句,“有何陋?” 之:不译,解释下列字词,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鸿儒:,指知识渊博的学者。鸿,大。,白丁:,无官职的平民。这里指缺乏文化的人。,金经:,指用泥金(一种用金箔和胶水制成的金色颜料)书写的佛经。,丝竹:,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泛指乐器发出的声音。,案牍:,指官府的公文。,斯是陋室:,斯,这;,参考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文言知识:,1、词类活用:,有仙则名。 苔痕上阶绿。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名:名词作动词,出名,上:名词作动词,蔓延。,乱:形容词作动词,扰乱。,劳:形容词作使动词, 使劳累。,文言知识:,2、“之”的特殊作用:,无丝竹之乱耳。 何陋之有?,之:助词,无实义,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之:助词,无实义, 谓宾倒装的标志。,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第 一 层,运用类比、对偶以山水引出陋室。“仙、龙” 都是暗喻品德高尚的人。,“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一语 统领全篇,以下文字皆由此生 发出来。,?,?,作用 含义,点明全文主旨, 说明房屋虽然简陋, 但室主人品德高尚, 就不仅不觉其“陋” 反而能显出其高雅。,草色入帘青,苔痕上阶绿,上,入,清幽宁静,对偶,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生活情趣高雅,活动目标:,背景补入: 刘禹锡写作此文时,唐朝正一天天衰落下去。朝廷上,牛(牛僧儒、李宗闵)李(李德裕)两党互相排挤,妒贤害能,任人惟亲;官僚士大夫阶层大多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刘禹锡对此深感忧虑却又无力回天,只好独善其身,避而不与那些庸俗的官僚来往。,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正面实写,反面虚写,高雅脱俗,不慕富贵,在作者看来,陋室真的简陋吗?,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陋室不陋,景环境优美,人交友高雅,事生活闲适,作者通过几个方面来写陋室(完成下面表格),从容淡静、安贫乐道,对世俗生活的厌弃。,青、绿(清幽),陋室生活,陋室环境,交往人物,鸿儒、无白丁 (不俗),调、阅(安乐),陋室不陋,作者明明是称赞他自己的“陋室”,为什么要在文中提到“南阳诸葛庐”和“西蜀子云亭”?,诸葛庐,子云亭,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政治上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文学上万古流芳的高远志趣,远大抱负,运用类比,引古贤之“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贤自比,表明主人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对比:两种事物相对比较。,类比:一种推理方法,根据两种 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 做出它们在其他特征上也 可能相似的结论。,3.文章结尾引孔子的话“何陋之有”,有什么含义?,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运用引用和反问修辞,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致,托物: 言志:, 陋室,(对陋室的环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进行描写。), 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 贫乐道的情趣。(文章主题),托物言志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感情或说明道理。,4.这种表明作者志向或感情的写法是什么写法?,陋室铭,类比引题,山,仙,水,龙,陋室,德馨,陋室不陋,环境优美(清幽景),生活情趣(高雅事),引古贤以自况,反诘点题,交友高雅(不俗人),陪衬类比 托物言志,安贫乐道 高洁伟岸,(君子之德),小结:,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 以其立意鲜明、格调高雅、构 思巧妙,意境隽永、韵味深长、 文句精美而脍炙人口,久为传 诵。本文是作者用来自述其志 的。通过对室居情景的描绘, 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 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 道的情趣。,愿陋室铭一 文的铿锵音韵永 远萦绕在你耳际,愿陋室铭一 文的高尚情操永 远流淌在你心间,拓展练习:从下列 的物中你可以言何志? 蜜蜂 竹子 粉笔,课后作业:,蜜蜂代表默默无闻的奉献竹子代表正直、不屈不挠粉笔代表牺牲自己、造福他人,蜜蜂托的是默默奉献的人,如清洁工。竹子托的是有不屈不挠的精神的人,如被俘的共产党人员。粉笔托的是牺牲自己,丰富他人智慧,如老师。,粉笔 无谓的牺牲与奉献,与蜡炬相似竹子有竹节 意味有气结 坚强不屈立根破岩中蜜蜂当然是勤奋的象征 它们整天都在采蜜,托蜜蜂以言勤奋、奉献;托竹子以言孤傲、坚贞;托粉笔以言纯洁,奉献(通常用于老师)。,学生铭 天赋不高,有志则行。 成绩不佳,发奋则灵。 斯是求学,唯苦唯勤。 读书破万卷,求知凭悟性。 谈笑添学问,思辨助长进。 可以明事理,冶性情。 无世俗之乱耳,有墨香之赏心。 学海巧为舟,书山行捷径。 吾辈云:“何乐而不为?”,交友“铭”,友不在多,知心就行。貌不在美,心仁则灵。斯是好友,唯吾真情。遭难舍身救,遇福共分享。彼此存信任,处事有默契。可以同生死,共患难。无争吵之乱耳,无猜嫉之劳形。战国廉蔺交,盛唐李孟情。好友云:“君交如水。”,活动目标:,背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找出课文中对偶句,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2、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3、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4、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5、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考考你?,一、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A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B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二、把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文。,A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B 孔子云:何陋之有?,三、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之的哪种用法:,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助词无实义 E、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F、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1何陋之有?( )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F,C,D,作者以“山水”类比( ), “不在高”、“不在深”( ), “仙”和“龙”衬托( ), “名”和“灵”衬托( ),室,陋,德,馨,四、填空,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 , 。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 。 5、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四、填空,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2、写出“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 , 。 4、表明了主人不热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 。 5、文末提到三位古人,起什么作用?,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 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引古人自况,陪衬类比。,文章背景,刘禹锡因热心支持王叔文政治革新,得罪权贵,被贬到和州当通判。和州的策知府是个见利忘义、妒贤嫉能的小人。他看到刘禹锡得罪权臣,不得势,就有意给他小鞋穿。按照规定,通判应该住衙门里三室三厅的房子,可策知州只在城南门给了刘禹锡三间小屋。这三间小屋面临大江,推窗便可看到浩瀚的江面,刘禹锡不怒反喜,并欣然在自己的房门上题写:“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这举动气坏了策知府,他让书丞将刘禹锡的房子由三间减小到一间半。小屋位于德胜河边上,附近是一排排杨柳。刘禹锡看到这些景色,欣然提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依旧在小屋里读他的诗,写他的文。策知府见刘禹锡仍不买他的账,连肺都快要气炸了。于是他和书丞商量后逼刘禹锡搬到一间仅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光,搬家三次。刘禹锡想,这狗官实在太不像话了,想作弄我,我偏不买你的账,你要我愁,我偏偏要乐。于是,他就愤笔写下了这篇流传千古的陋室铭。,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