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理综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37721222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理综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理综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理综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理综( 作者: 日期:2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2011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调研测试理综(物理)学科分析报告一、试题编制背景及指导思想分析针对2010年广东省首次实行“3+文/理综”的高考考试模式,当初我们高三的物理教学提出了:降低难度,注重梯度的基本教学思路。从2010年广东高考物理的结果来看,无论是考查的方向还是试题的难度,“降低难度,注重梯度”的教学思路都是正确的,而且非常适合广州考生人数多的教学特点。伴随着2010年高考的结束,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对“3+文/理综”高考模式存在的各种担心和忧虑都随时间逐渐消退.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高考,教师的教是否有了新的变化、学生的学是否有了改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如何?为此,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在这个学期末组织这样一次调研测试,目的是了解情况,更有针对性地指导下一阶段的高考备考工作。(一)对2010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的简析对2010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进行分析将会发现,这一年的高考物理试题有如下四大特点:特点一:贴近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实际,从中学教学实际出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科学事件,前沿科学的动态和发展,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学以致用的基本理念,一直是广东高考物理命题的指导思想之一,今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在这方面很有特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例,即非常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特点二:考查基础到位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基础知识为主,常见的物理现象,简单物理知识的应用。重点考查学生对物理应该掌握的那些知识,即应知应会的东西,也即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讲明白了的,而学生上课时又认真听讲了就会掌握的那些知识。一方面是体现“知识与技能”这维课程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取材于教材、取材于课堂教学来体现“过程与方法这维课程目标.试题不一定很难,但涉及内容多,覆盖面广,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基本情况,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基本功和综合素质。今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在考查基础方面可谓非常到位。特点三:实验能力考查-全面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重视实验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以做实验练习来代替动手实验,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数据测量与记录、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仪器的使用及操作的注意事项等各项实验能力都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掌握的,必须亲手动手做过,在做的过程中才能掌握以及悟到其中的道理.所以我们提倡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让学生动手实验,实验课一定要开齐开足,通过实验学生可获得意想不到的喜悦,无形当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今年广东高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在实验能力考查方面可谓非常全面.特点四:计算组合-新颖由于“3+文/理综合模式的高考使得“文/理综合”的题量、分值减少,为覆盖知识点,学科内的综合将是必然的,所以最后两道计算题以组合题的形式出现的可能性较大。所谓组合题就是将课本中难度不大、要求不高,但属于重点内容的不同知识块的知识点、例题或习题进行拼接、组合成新的题型,从而针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重组能力、创新能力来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这种题型有别于难度较大、过程复杂、综合性强的试题,其特点是面貌全新,似曾相识又未见过,无法从“题海”中找到原样,而且比往年从课本例题或习题中改造而成的题又更高了一个层次,是一种非常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题型.广东今年高考物理试题就是两道新颖的组合题.从上面分析的四大特点可以看到,无论高考是“3+X”模式还是“3+文/理综合”模式,高考物理考试的实质没有改变,仍然考查中学物理的最基础知识与最核心知识;考试方式也没有改变,仍然是纸笔考试,变化的只是分值和题量减少。所以,高三的物理教学必须:立足中学物理的基础知识、重视学生的思维层次、强调综合与应用;坚持:讲最通识的、教最基础的、做最经典的。高考备考复习要做到:对高考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在知识点上疏而不漏,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增强高考的应试能力。(二)试题编制的依据:课程标准、教材(以粤教版教材为主)、考试大纲(国家)和考试说明(省)。(三)试题编制的指导思想:体现新课程理念,有利于新课程三维目标的落实;暴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指导下一阶段的高三物理教学;突出基础,有利于学科教学的正常进行。调研测试没有选拔与甄别功能,主要是从有利于指导教学的角度来考虑.(四)考试的内容:根据广州市的教学实际情况,这次调研测试以“物理必修1、2、选修31、选修35中的第一章”所涉及的内容为考试内容。二、试卷分析(一)试题特点:(1)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基础不一定就是简单,中学物理中的基础是指那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所必备知识,包括常见的物理现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规律、物理学的思和研究方法、实验方法和技能、探究意识和习惯。基础是学习物理的本,是高楼大厦的基石,是参天大树的根.本试卷中的9道选择题,全是中学物理中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物理内容,涉及到力的基本概念、摩擦力、力与物体的平衡、库仑定律、胡克定律、典线运动的条件、力与物体的运动、牛顿的三定律、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和角速度、洛仑兹力与左手定则、磁通量的概念、超重与失重、功的概念、简单电路、平行板电容器等等。(2)重视实验的考查。物理实验是高考试题重要的组成部分,物理实验能力是物理科要考查的五种能力之一。2010年广东高考物理实验题所占分值从过去的约16%增加到今年的18%,所以要引起我们对物理实验教学与复习的高度重视。这次调三测试所选的实验题,是两道非常基础的实验题,如刻度尺的使用及读数、多用表的使用及读数,这些都是非常基础的实验,而且考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这样选编的目的是希望引导学生回归课本重视基本的实验并要求平时能真正亲手动手实验,而不是一味的做实验练习题.(3)试题编排的层次性,一方面是整个试卷有易到难,另一方面是同一道试题中,通过多几个设问来降低难度,使试题的层次性非常突出。由于是理化生三科合卷,所以重视层次性,对消除位置难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4)加大了学科内的组合,考虑到“3+文/理综”模式,由于题量减少而兼顾知识点覆盖面的需要,只有采用学科内的组合才比较可行,如本试卷中两道计算题都是学科内的组合题,从知识点、物理过程、物理方法等各个侧面进行组合。(5)试题的难度明显下降。与往年“3+X”模式相比,试题难度明显下降了,这主要是考虑生源结构发生了变化,要选物理的学生约占整体学生的60%(实际选报理科的今年广州不过50,从其它渠道了解到全省也大概是这样一个局面,从招生的情况来看,这对理科考生有利),所以降低难度是有必要的,也是合理的;从2010年广东高考物理试题来看,适当降低物理试题的难度应该是一个趋势.(二)数据分析(1)各题均分及难度题号131415161718192021343536(1)(2)均分3.313。153.43。445。65。243。525。24。766。475。9712。87.7870.7难度0。830。790.850。860。930.870.590.860。790。810。60.710.430。710.8350.8130.690.572说明:以上统计20625人,占广州报理科考生人数的80%以上,统计数据有一定的代表性。选择题难度约为0。82、非选择题的难度约为0。61;总卷难度约为0.70这与开始设计的0。65难度有一点差距,不符合我们的设计要求。单选题与双选题的难度没有梯度。(2)学生得分分布得分的分布曲线不是很理想,6070这个档次的人数不够多,30分以下以人数分布尚可,80分以上的人数偏多(由于2010年高考试题面世,无论是学生或老师对这种考试模式都心中有数,所以答题比较有把握,不会在非智力因素上造成太大的丢分,某中种程度上可以肯定的们教学的方向是正确的)。从现在的题型结构以及这次调研测试的结果来看,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中等难度的试题,选择题可以适当增加一两道有一定梯度的试题,实验题或计算题设计一两个较难的小问。(三)试题及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3本题考查对曲线运动及其特点的掌握,由线运动是比直线运动复杂的一种运动,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受力与初速度有一定的夹角,其最大物点就是速度方向时刻在发生改变,所以速度是一定发生变化的,而加速度和机械能是不一定发生变化的,如平抛物体的运动,机械能不变,加速度不变恒为重力加速度;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速度时刻在发生改变,但动能不变。要准确判断该题,熟练掌握几种常见的、典型的运动是比较方便的。14力与物体的运动是高中物理的一个重点内容。题中给出了一个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形,要求从图形中获取有关的信息,即物体从静止开始受到一个大小不变,而方向每隔相动时间改变一次的力作用,由此可以知道,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加速度直线运动,达到一定速度后做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速为零,接下来又做初速度为零的加速直线运动,如此重复,物体一直向右运动。要求学生利用最基本的物理知识对最基本的物体情境进行分析,解决最基本的物理问题。15本题以一个最常见的物理情境考查胡克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匀速直线运动(平衡状态)以及力的基本概念。涉及到有关力的问题时,首先要学会确定研究对象,如:研究弹簧的弹力应以什么为研究对象;研究摩擦力应以什么为研究对象,只有分清了研究对象,才能清楚哪个是受力物体、哪个是施力物体、哪个是作用力、哪个是反作用力。16本题涉及到库仑定律、力与物体的平衡两个知识点。试题没有要求定量的计算,而是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即可判断,也即从某个电荷受力的方向是否平衡就可确定.如:若C带正电放在A的左侧,A有可能平衡,但B不能平衡;放在A、B间,A、B均不能平衡;放在B的右铡,A不能平衡;由此可以排除C带正电的可能.若C带负电,同样的分析方法,如下图中各种情况,只有一种情况,三个带电小球受力都是左右方向的。当然学生在具体分析时不会那么麻烦、费时.CABACBABCC带正电的情况:+BAC-BC带负电的情况:+B-CA+-AA17带电粒子在垂直磁场方向进入磁场后,在洛仑兹力的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利用左手定则可以判断洛仑兹力的方向。本题考查的是最基本、最基础的洛仑兹力的知识,本题唯一要考虑的是磁场有可能垂直纸面向里、也有可能向外;或离子可能带正电、也可能带负电.分析时应该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外理,即:当离子带正电时,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若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或者:当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时,若离子带正电若离子带负电18皮带与传动轮不打滑时的特点:两轮边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本题考查对描述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几个物理量的掌握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19这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涉及到简单电路、滑动变阻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平行板电容器、带电粒子的平衡、电容器的特点:通交流阻直流,等多个知识点,但试题的难度并不大,只要明白滑动变阻器的移动触头移动时电阻如何变化,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确定各支路的电流、电压如何变化。本题中滑动触头向下移动,电阻减小,根据:知I增大,根据:知U减小,所以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小,即变暗;平行板电容器两板间的电压也减小,所以带电粒子的电场力也减小,即带电粒子向下运动。 20这是一道涉及磁通量概念的试题。穿过闭合线圈的磁感线条数叫做该线圈的磁通量。磁感线是有方向的,所以磁通量的概念涉及到矢量的合成问题,当一条磁感线穿进某面,另一条磁感线穿出某面时,该线圈的磁通量减弱且有可能为零.根据通电直导线周围磁场的分布,可以判断A、B两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21功是高中物理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谈到功必须明确是什么力做功,所以涉及到功的问题时,也是要确研究对象,然后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并要与具体的情境结合起来,如本题,是货物减速上升的过程,货物共受重力和拉力两个力的作用。拉力与运动方向相同做正功,重力与运动方向相反做负功,货物动能减少,合外力对货物做负功。说明: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以基础知识为主,常见的物理现象,简单物理知识的应用.重点考查学生对物理应该掌握的那些知识,即应知应会的东西,也即只要教师在课堂上讲明白了的,而学生上课时又认真听讲了就会掌握的那些知识。一方面是体现“知识与技能”这维课程目标,另一方面,通过取材于教材、取材于课堂教学来体现“过程与方法”这维课程目标.试题不一定很难,但涉及内容多,覆盖面广,能比较全面地反映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基本情况,能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基本功和综合素质。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双选题得分双单选题得分率高,说明学生做选择题时可能有一定的猜测性,因为四个选项里有两个正确,且选对一个就有一半的分,所以有50的可能拿到3分,而单项选择题只有25的可能拿到4分.从技术难度上来看,这是正常的。34实验题由两小道题组成,一道是力学实验,另一道是电学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知识点的覆盖面.试题从实验的基本要求出发,涉及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数据测量与记录、数据处理(计算与作图)、注意事项、误差分析、有效数字等。且这两道实验是中学可以开展的实验,学生可以亲手动手实验并能得到相关的结论,具有可操作性.我们一直提供要学生亲身经历实验,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做实验而不是做实验练习.34题的(1)小题.“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是以练习打点计时器使用为核心的一个非常基本的实验。打点计时器的原理:打点(计录了运动物体的距离)、记时(记下了每两点间所用时间为0。02s);该实验涉到刻度尺的使用与读数、纸带的处理,这些在以后的“验证牛顿第二定律”、“探究合外力做功与物体运动的变化关系”、“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实验都要涉及的,且基本的东西,如点与点之间所用时间、刻度尺的测量与读数、纸带的数据处理方法等都几乎一样。本试题考查了最基本的:打点计时器使用什么样的电压(交流)、打点计时器每打下两点间所用的时间(0.02s)、从记录的点与点间距离的变化判断物体做什么运动、计算运动速度,包括有效数字。从答题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有效数字的把仍不理想,很多学生对时间也考虑了有效数字(如写成0。020s),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是50Hz,所以每隔0.02s打一个点也是固定下来了的,是一个定值问题,而不是有效数字的问题。34题的(2)小题。多用表不仅是高考的一个出题素材,事实上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是使用比较频繁的一个仪器。所以要求中学生(包括选报文科的学生),掌握多用表的使用是完全必要的,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本试题仍然考查最基础的东西:用多用表测电阻的一些基本操作与要求,如读数、换挡、调零(为了检测学生是否真正做实验,对调零作了进一步的要求,即如何调零,否则很多学生只死记“换挡后调零”的步骤而不知道如何操作,这显然不符合中学物理实验的要求)、实验完毕的操作规范。本试题仍然没有考查多用表的“多用性”,只考查了用多用表测电阻。事实上,多用表还可以测电流、测电压、判断电路故障,这些都是现行教材要求掌握的基本要不求。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这个实验学生掌握得仍然不够理想,如:多用表测电阻读数时有学生既有估读又有精确值;“红黑表笔写成“正负表笔”、“短接”写成“试触、连接、对接、相碰”等等之类;这多半是没有亲手做过实验或没有认真阅读教材,没有真正练习过多用表的使用。近几年广东高考的物理试题特别重视实验的操作,这要引起我们参加理科高考学生的高度重视,花点时间到实验这里,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说明: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重视实验不能停留在口头上,也不能以做实验练习来代替动手实验,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数据测量与记录、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实验条件的控制、实验仪器的使用及操作的注意事项等都不是靠死记硬背就能掌握的,必须亲手动手做过,在做的过程中才能掌握以及悟到其中的道理.所以我们提供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让学生动手实验,实验课一定要开齐开足,通过实验学生可获得意想不到的喜悦,无形当中培养了学生的能力。35试题明显是组合型的.物理模型简捷(常见的子弹打木块模型)、物理过程清晰(子弹击中木块一起向前运动、子弹与木块一起沿光滑曲面向上做变速运动、子弹与木块做平抛运动)、物理规律很熟悉(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平抛运动的规律);试题最后设计一个求极值问题来考查“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这样设计完全是考查学生的基本功,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以及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一定要做难题,力求做到“思路要清晰、答题要规范,通过近半年时间的这种训练,高考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不是太大的问题.由于是这届高三的一次较大型考试,考虑到是调研题,所以对试题的难度做了调整,现把第一次设计的试题放这里,供大家参考:如图所示,光滑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弯曲轨道的顶部切线水平,与水平部分的高度为h;可视为质点的A、B两物体紧靠在一起静止在水平轨道上,其中A通过一根竖直绷紧的细线与A正上方的O点相连,细线长L=0。5m,A的质量是B的2倍。两物体在足够大的内力作用下突然分离,A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且恰能通过最高点,B沿轨道向右运动,并从轨道顶部水平飞出。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1)A、B刚分离瞬间B的速度(2)B从轨道顶部飞出的水平距离x(3)当h多高时,x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ABOhLx 试题仅增加了一个圆周及其能通过最高点的条件纳入进去,由于情境稍稍复杂,运算也相对复杂,可能比现在呈现给调研的试题会难些。从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还是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如:(1)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或辅助字母,评卷老师不知道你要表达的物理含意.我们要告诉学生,考试当中的答题是给别人看的,不是个人欣赏的,否则既使会做的题目,也会出现“得势不得分的结果。(2)物理规律混淆不清,如“动量守恒定律”写成“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又写成“动能定理等等。从应试的角度,不主张写得那么清楚,如子弹击中木块的过程,可以这样写:设子弹击中木块后的共同速度为V,有:(写出碰撞前后的动量守恒表达式即可,不用管它遵循什么规律)。(3)数学及其运算能力普遍较差,一方面是表达式写得不够规范,找不到规律,另一方面是数学本身较差,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求极值问题。学生出错集中在:不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对一元二次方程求极值不熟练,有部分学生甚至不会,(4)小错误丢分不值得,有一部分同学最后结果的数字都解对了,就是没有写单位,这样的分丢得可惜。这是一个物理学常识问题,在初中就已做了要求,物理量是有单位的,否则数字没有意义。用字母表达结果可以不用单位,因为各位字母已代有单位,通过量纲换算可以确定最后单位。36。本题以带电粒子在平行板电容器(有边界限定)中的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和偏转)为背景,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分析具体问题的能力,如:(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是否要考虑重力的问题,有些同学是死记: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重力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把物理知识学死了,只有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才是千真万确的。(2)带电粒子从同一个位置,以相同的速度射入,但所加电压不同,带电粒子的偏转也是不一样的,这些都必须通过对具体问题的认真分析才能弄清楚的。(3)带电粒子要穿出平行板,由于的条件不同,穿出的位置也不同,这里思维要求有一定开放性,即既可上板穿出也可从下板穿出。学生还要顺着思路,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本试题的设计能很好体现突出能力的考查。说明:由于“3+文/理综”模式的高考使得“文/理综”的题量、分值减少,为覆盖知识点,学科内的综合将是必然的,所以最后两道计算题以组合题的形式出现的可能性较大。所谓组合题就是将课本中难度不大、要求不高,但属于重点内容的不同知识块的知识点、例题或习题进行拼接、组合成新的题型,从而针对知识的迁移能力、重组能力、创新能力来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综合素质.这种题型有别于难度较大、过程复杂、综合性强的试题,其特点是面貌全新,似曾相识又未见过,无法从“题海”中找到原样,而且比往年从课本例题或习题中改造而成的题又更高了一个层次,是一种非常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题型。广东高考近几年的试题中,也明显出现了一些组合题。三、试题的不足之处1实验题虽然很基础,但稍简单了一些2第35题的情境设置可以适当难一点,就如开始设计的那样3第36题多了已知量,使试题的严谨度不够。三、复习教学的建议以下几点要求,是对教师提出来的,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的引导,对复习的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 降低难度、重视梯度;坚持:教最通识的、讲最基础的、做最经典的。2(1)复习目的,方向明确 把握复习课与新授课的区别。新授课经历过程获取知识,而复习课是巩固提高加深理解。(2)复习什么,心中有数 认真研究广东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尤其是2010年的试题,准确把握考什么。(3)怎样复习,思路清楚 梳理各个考点,构建知识网络。善用考试,考试的目的在于暴露与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暴露与发现问题的目的在于高考前帮助学生尽可能多地解决定些问题,从而使学生在高考中少犯错,多得分。3要求学生答题规范,教师要做到: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肯定;少一些指责,多一些示范.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