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研汇报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136918591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研汇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研汇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研汇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调研汇报 公务用车,通常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企机关组织和个人用于工作、业务、接待等公务活动的各类汽车。作为职务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公车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规范行为和现象时有发生,领导挪用公款甚至扶贫款购置车辆、公车私用等现象和案件在媒体上常常遭到曝光,人民称这是“车轮上的”,而且反应强烈,“公车不公”引发的呼声已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且已经引发中央的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代表提出的议案资料表明:“八五”期间,全国购置公车耗资720亿元,年递增27%,大大超出同期GDP的增加速度。20世纪90年代后期,中国约有350万辆公车,包含司勤人员在内,耗用约3000亿元人民币,已经成为财政不堪重负的大包袱。正如全国政协委员们的大声呼吁,公车改革势在必行。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的弊端愈来愈显著。全国各级各地方对改革公务用车制度,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全部未能从根本上处理问题。为加紧本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步伐,我们对全市多年来公车购置、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并深入分析了现行公务用车制度存在的弊端,在认真借鉴我国城市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市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详细措施和政策提议,供领导完善决议和部门实施公车改革时参考。一、本市公务用车的基础情况本市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基础上沿用了供给制,它以行政配置为手段,靠计划指示来控制,从买车、管车、养车到用车各个步骤,一切费用全部由国家或集体用公款来支付。据市纪委统计,本市现在公务用车共有870辆:其中,市级机关部门455辆,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265辆,乡镇一级政府150辆;按市编委统计,本市现有在编司机142名,暂时司机255名;市财政局2021年总的财政支出为10亿元,公务用车消费为6960万元,占总财政支出的6.9%。近几年来,本市对公务用车配置和使用加强了管理:制订了部分政策,对党政机关的公务用车的编制、标准配置、购置更新等进行规范化管理、阳光操作;同时也加大了对违纪使用公车案件的处理力度;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作了部分探索,在规范公车使用、降低财政支出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现有公务用车制度的弊端依然十分突出。公车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仍然存在,尤其是本市近期发生的几件公车私用的案件,群众反响很大,人民群众对于公车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二、现在公务用车制度存在的关键问题因为制度的不规范,所造成现在公务用车问题,全国各地域各部门也大同小异,就我们瑞安市而言,关键存在以下四方面的突出问题:1、公务用车的费用过高,财政负担沉重。公车理应用于实施公务,但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不计成本,不论办事的距离远近,能用公车的一律用公车。再加上用公车办私事个人无须付任何费用,不用白不用,用了也白用,何乐而不用?同时监督管理制度有漏洞,公车消费中存在行为。公车维修的“猫腻”最多,吃回扣已是公开的秘密。有的汽车修理厂为了留住用户,以不正当手段吸引公车司机常常上门修车,按修理费用的一定百分比返还司机,有的司机需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则按司机的要求开发票,单位能报多少,发票就开多少,反正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由公家负担,其结果是公车修理费用大大增加。公车加油也有不小的“黑洞”。偶然会出现,多开、虚开发票现象。这么一来,公车的运行成本远远高于其它车辆也就不足为怪了。据不完全统计,每十二个月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最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出10万元,再加上车辆的价钱,一辆公车一年的费用大约在20万元以上,人民群众形象地比方是“屁股底下一层楼”。地方公车消费占财政支出的百分比在6%12%之间,有些地方甚至更高。2、公车私用现象严重,公车成为权力象征。因为制度缺乏约束力,造成公车私用现象屡禁不止。公务车早已成为主人身份、地位、权力的象征,不少领导干部全部是一人包一辆车,到了无车不出门的地步,严重脱离了群众。单位或部门的公车使用虽有对应的制度,不过这些制度形同虚设,因为公车费用不但全部由财政采负担,而且个人有时还享受出车费、加班费等。正因为如此,政府即使三令五申,公车不公、公车私用等不正之风愈演愈烈,公车迎亲、公车旅游、公车扫墓、公车钓鱼、公车接送儿女上学等现象早已是司空见惯。市纪委纠风办每十二个月在节假日进行的突击检验中,查证违规使用的公车达30辆。少数人更是凭借手中的权利或职务上的便利,使得公务车几乎成了她们的“私家车”,上下班哪怕几分钟的路要坐车、下班后赴宴要车、节假日走亲访友要车,甚至家眷儿女、七姑八姨办私事也要车。据调查,在一些地方公务车公用占三分之一、干部私用占三分之一、司机私用占三分之一,公车不“公”日益严重。有的领导干部上班时间由司机驾车,下班后和节假日自己开车,更有部分领导干部干脆自己驾车,让在编司机“休息”。3、公车使用效率低下,浪费惊人。资料表明,社会其它运行车辆每万公里运行成本为8215元左右,党政机关则的公务用车运行成本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使用效率最少为公车的5倍以上,而运行成本仅为公车的13%左右。效率的低下,造成自然资源的极大浪费。其次,因为现任领导全部有相对固定用车,有的则成了专车。因为是领导的专车,其它需要用车的业务处室却极难用到车,造成了公车的闲置浪费。4、超编制超标准配置使用轿车问题屡禁不止。本市现在车辆配置的标准是依据市委发1997121号有关市级党政机关小汽车配置数量实施编制管理的要求,乡镇参考实施。不过在现实中,超标准配置车辆依然存在。据市机关事务管理局调查:2021年,全市61个市级单位238辆的公务用车中按现有标准衡量,达标的单位19个,未达标的单位1个,超标的单位37个,超标率达61%。三、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关键做法改革公务用车制度不但是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也是各级机关一直在努力处理的现实问题。从1998年起,中国公车改革进入“快车道”,很多城市全部在主动探索改革现行公车制度弊端的有效方法。从先行改革的地方情况分析,改革的思绪和举措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模式:公车服务市场化:一是实施“公车租用”,即部门、单位相对集中的区域将车辆集中管理,成立车辆管理服务中心,将党政机关现有公车整建制转为经营性实体,模拟市场经营实施有偿服务。按市场租车计价方法,向部门、单位和个人提供有偿用车服务。公务人员根据等级、岗位发放交通补助或实施费用包干,需用公车时按里程、车型交纳费用。这种改革方法的最大好处是主动稳妥,既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原有公车制度的弊端,又照料到现在驾驶、后勤人员无法安置的现实状况。山东省泰安市于2021年下半年成立了市直机关管理局车辆管理中心,要求各部门和单位除保留一辆工作用车外,其他车辆和驾驶员全部由车辆管理中心集中管理,统一调度,计价使用。部门按每车每十二个月8000元的标准领取用车代币券,超支不补,节余归己。当年11月,泰安市53个党政机关搬到新大楼,1700多名从部门领导到通常干部,上下班全部持市财政局统一办理的乘车证,搭乘由公交企业开通的专线公共汽车。同时,泰安市把GP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引入车辆管理,指挥中心依据每一辆车的行驶路线和所处位置,在全国范围内立即就近调度用车,从要车、派车、行程、耗油、计费到问题处理等全过程实现了智能化管理。这种公务用车形式,改变了“家庭式”、“小而全”的公务资源配置方法,实施资源共享。二是实施“私车公用”。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私有车辆越来越多,其中不乏机关工作人员,私车公用就是指当公务需要时,由单位指派干部驾驶自备车招待公务,补助标准以二人乘坐公交车及三轮车计算。其优点就是能有效处理派车难、节省经费开支、提升工作效率等问题。也能达成降低公车数量、方便工作的要求,针对现在的公务用车制度也能处理部分实际问题。乐清市教育局自从2021年3月试行私车公用制度以来,达成比很好的效果。据该局的资料显示2021年3月、4月该局平均每次下乡的费用分别是108。57元和133。54元,而试行私车公用后,2021年3月、4月的平均每次下乡费用分别为80。74元和94.65元,同期相比,平均每次下乡费用节省27.83元和38.89元;私车公用和乘坐公交车下乡进行比较,2021年3月、4月私车公用下乡每次费用分别为64.33元和54.37元,乘公交车下乡费用分别为110.28元和123.95元,平均每次节省45.95元和69.58元,从数字上能够看出私车公用后,经费得到了很大的节省,同时,和同期相比,下乡的次数显著增加,干部的下乡主动性显著提升。公车分配货币化:取消或保留少许公务用车,发给一定交通补助。公车分配货币化,即实施“岗位补助”,就是公务人员根本取消公车待遇,按等级、岗位发放交通补助,从而变过去的“暗补”为“明补”。和“公车租用”相比,“岗位补助”更符合职务消费货币化的市场经济法则,也和国际通例相接轨,是一项从根本上杜绝公车弊端的改革举措。从现在情况看,已进行车改和将要进行车改的城市,大多数采取了这类方法。交通补助的发放又分为按月发放、一次性发放、包干使用等形式。1、按月发放交通补助。将对全市公务用车实施货币化改革,即以货币形式发给交通补助。其详细的做法是:车辆向社会公开拍卖。领导干部、司机均可参与竞拍,领导干部、司机可享受拍卖价一定的优惠。行政、事业编制的司机进行转岗,年纪大的提前退休,拍得汽车的司机,两年内发给每个月70的基础工资。干部发给交通补助,根据职务、岗位发放交通补助。补助标准由各地域核定。湖北省老河口市是中纪委职务消费综合改革试点市,其公车改革的做法是:车辆向社会公开拍卖。领导干部、司机均可参与竞拍,司机可享受拍卖价20的优惠。行政、事业编制的司机进行转岗,年纪大的提前退休,拍得汽车的司机,两年内发给每个月70的基础工资。干部发给交通补助,标准为:最远的乡镇党政正职800元/月,较远的700元/月,较近的600元/月,部门一把手最高的600元/月,中间的500元/月,最低的400元/月。副职减半。无锡市乡镇机关公车改革的做法是:全市全部乡镇将公车拍卖,根据职务、岗位发放交通补助。补助标准由各区县核定,但总体上镇党委书记、镇长每个月补助额度通常不得超出2500元,其它职务依次递减。2、一次性发放交通补助。一次性发放即给车改对象一定数额的购车补助,并由公家负责车辆保险、养路、年审等固定性费用,其它如汽油、维护、路桥、停车等日常费用均由个人支付,单位不再发给其交通补助。采取这一改革方法的通常多经济较发达地域。详细做法是:一次性给车改对象每人发购车补助,明确个人享受使用权期限,产权仍然归单位全部,期限满后产权归个人,公家不再负担任何费用。东莞市沙田镇的做法是:将现有的14辆公车保留4辆,其他10辆据车况定价后,七折卖给车改对象,可分期付款。购车者每十二个月发5000元补助及负责汽油费用报销,其它费用均由个人负担,此项做法实施后,每十二个月节省经费约46万元。3、包干使用交通经费。包干使用即对用车费用限额包干,超支自负,节余按百分比给奖励。这种费用补助方法整个过程不出现货币,避免了部分矛盾,也被称为“准货币化模式”。江苏省东台市的做法是:在拍卖公车全部权或使用权的基础上,对公务交通费实施“总额控制,分档包干”。乡镇领导干部公务用车费用包干到人,其包干标准确实定关键考虑三个原因:一是乡镇经济总量、经济实力;二是距市区旅程远近;三是领导干部的职务、分管工作任务等。市直机关依据车辆数和公务人员数核定交通费,即在每辆车核定年费用1万元的基础上,区分单位类型确定人均交通费定额,公、检、法、纪等执法执纪机关800元/人,其它机关部门509元/人,中小学校89元/人。公务交通费用以包干券形式发放,超支自负,节余按29%奖励给个人,其他转到下年使用。对特殊情况用车,费用买报买销,但要经过严格的审批手续加以控制。公车管理规范化:完善现有的公务用车制度,控制车辆的购置、使用和维修,堵塞公车管理中的漏洞。在完全取消公车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部分地域经过严格控制公车购置,规范公车使用、维修制度等,加强对公务用车的监督和管理,为下一步公车改革做好准备。1、规范车辆更新程序严格实施有关市级党政机关小汽车配置实施编制管理的要求和xx2021年第307号令提出的详细审核意见,制订公务车购置审批规程,负责审批车辆配置、更新计划的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严格根据要求要求,认真实施车辆报废标准;利用职能部门的权限,对车辆进行调剂使用,严格控制公务车的增加。逐步降低公车的数量。2、建立车辆管理档案对全市公务车辆进行扎口统一管理,对全部的公车进行统一着色,或统一喷涂显目标标志,便于公车的管理和监督。要设定车辆管理的职能单位,明确管理的职能范围,引进当代化的管理模式,建立公务车的车辆档案,正确掌握各单位的车辆的应配数量、实有数量、购置年限、车辆使用情况等,加强对现有车辆的管理。3、使用和维修规范化公车使用的不规范性,是目前公务用车的一个突出问题。各单位部门要建立严格的公车使用制度,规范公车的使用程序;建立全市公务用车的车辆维修服务站,要求全市公务用车统一进站维修,采取严格规范的车辆维修,确保质量、低价位,收费采取签单的方法,由市会计核实中心进行核实;对于车辆用油,也可建立定点加油站,和定点维修一样,统一由核实中心结算。这么既可确保修理的质量,亦可节约经费,便于管理,更能够杜绝车辆维修方面的之风。4、加大车辆监管力度在加强对车辆管理的同时,要加大对公务用车的监督力度,人大、政协、审计等部门要充足发挥审查、监督力度,加强对政府部门的公务用车经费使用、公车消费进行监督;开设举报专线,扩大监督群体;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督查职能,加大违规使用公车的处理力度。四、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中应注意的多个方面公车改革已是势在必行,详细采取什么样的改革方法,应依据当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我们能够在对上述多种改革方案的综合分析和比较中,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并结合我们的实际,提出一个既切实可行又有所创新的车改方案。但在改革中,要注意:1、公车货币化改革,标准制订要科学。公务交通补助标准以工作岗位所负担的任务、性质和公务活动量为依据确定。补助标准制订一定要合理、科学,要切合当地实际,禁止借改革之名滥发奖金、津贴。假如不顾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平、不顾财政的承受能力,将补助标准定得很高,那么改革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公务交通费补助的发放范围要合适。它属于职务消费范围,不是职员福利,既不能搞平均主义,又不能过于悬殊。通常来说,分为领导干部、中层干部和通常干部三大类。一个地域一线领导和一个部门的一线领导,即使等级不一样,也基础属于同一补助档次。同时,操作程序要规范,需要在阳光下进行。2、公车改革要预防“一刀切”。公车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决不是简单的“取消公车,代之补助”的“根本革命”。各地方各单位各部门要区分对待。一些特殊公务的用车要有保障。车改后,可视情况建立机关出租车队或保留少许公车,保障实施机要交通、接待、老干生活等方面的特殊公务的需要。对保留的公车要建立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预防出现“公车照用,补助照拿”的现象。在市政府出台的车改制度下,许可各地方各部门有不一样的相关政策。3、谨防特权现象,避免“虚改实捞”。因为“不搞一刀切”,给公务用车改革留下了很多自我掌控的空间。对于没有费用列支审批权的通常来说,落实起来不但没什么可难的,而且也肯定“虚”不到哪里去。可是对于大权在握的领导来说,大家最担心的,正是这些人能够利用职权,让自己或小集团既享受诸如“交通费用补助”这么的实惠,又能够经过虚列开支等手段,不花自己一分钱地继续享受公费用车,而变为“虚改实捞”。4、公务用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注意均衡推进。假如不从行政体制上进行改革,包含公车改革在内的职务消费改革,就不能根本成功。首先实施财政法制化。财政预算立法后,必需严格实施,违反预算,就是违法。职务消费的各个要素的改革要同时进行,平衡开展,不能把公车改革单独拿出来。改革必需在全市范围和整个行业内同时进行。改革必需从上级开始,最少也是上下级同时。公车制度的改革,其基础方向应是尽可能降低公车使用的总量,提升公车使用的有效性,用发放交通补助的方法逐步替代现在公车私人专用的现象,使公共交通工具也成为领导干部、行政管理机关关键的交通工具。其关键思想就是限制领导干部和政府机构利用职权,超越工作需要在公车使用上的特权,是“执政为民”的详细表现,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当各级领导干部抛弃特权思想包袱之时,就是公车制度根本改革成功之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