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I)卷(考试)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529665 上传时间:2020-06-2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I)卷(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I)卷(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I)卷(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下列句子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件事是你去做好呢?还是我去做好呢?B . 安排工作了吗?这些新来的同志。C . 我到了太湖,在江南,我才理解了“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两句的好处。D . 这部作品到底应该怎么写?这是我们文艺工作者应该反复思考的重要问题。2. (2分)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我国文学史上向来“风骚”并称,“风”指以“国风”为代表的诗经,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骚”是指楚辞,它是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的源头。B . “志”即“记”,是古代一种叙事、抒情的文体,项脊轩志便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名篇。C . 唐宋两代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峰期,以“唐宋八大家”为代表的唐宋散文家,既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六朝文学抒情写景、语言修辞方面的艺术经验,出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D . 五柳先生、樊川先生、临川先生、震川先生分别指的是东晋大诗人陶潜、唐代诗人杜牧、北宋文豪欧阳修、明代古文家归有光。3. (2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新事物脱颖而出 , 语言作为日常交际的工具,也会相应地产生新词语来表达这些新事物。B . “两县”期间,就百姓关注的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热点问题,记者们辛勤采访,及时报道,心劳日拙 , 受到广泛好评。C . 一位老科学家指出,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人太急于求成,沉不下心来坐冷板凳 , 这样很难取得有重大影响力的科研成果。D . 贝多芬晚年听力衰退,对外界的一切充耳不闻 , 但是,他能扼住命运的咽喉,忍受住强烈的苦痛,给世界创造了经典之作。4.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金陵十三钗的制片人张伟平坦言,好莱坞一线明星出演的电影关注度本来就很高,更何况克里斯蒂安贝尔是当届奥斯卡小金人的得主。B . 过期馒头被重新加工出售,防腐剂和添加剂的随意使用,大量流入各大超市,当公众为审美疲劳纠结时,频繁出现的问题食品带来的“审丑”疲劳更让人痛苦。C . 像中国好声音这类“零门槛”的节目,让拥有音乐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一展歌喉享受舞台,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勇于追求,敢于创造奇迹。D . 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收录了当下最流行的词汇,“潮”味十足,加之电视网络宣传造势猛烈,刚一上架就有不少市民慕名而来。5. (2分)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 满庭鸟迹印苍苔。A . 只道林间无人至B . 小院地偏人不到C . 门巷深深过客稀D . 寒气偏归我一家。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6. (6分) (2018高一上惠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史上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对南方地区的影响及其意义刘铮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人民为避战乱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人口南迁的历程,北方人民的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他们同南方的汉族人民及山越等少数族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开垦出大片良田,水稻栽培技术有所提高,小麦开始推广,牛耕得到普及。隋唐五代这一时期,南方经济继续发展,“安史之乱”后伴随着第二次人口南迁,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史称“天下大计,仰于东南”。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在“靖康之乱”后,随着第三次的人口南迁的高峰出现,南方的粮食产量、农业技术、手工业技术与规模、商业贸易、城镇数量都超过了北方,江浙一带已经成为全国粮仓地带和最大的纺织中心和商业中心,同时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进程也终于完成。北方人口南迁者绝大多数为劳动人民,他们来自封建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黄河流域,拥有比较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丰富的劳动经验。从吕氏春秋、四民月令等文献资料中可以清楚看到,自战国秦汉至两宋时期,黄河流域的生产技术水平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相比之下,同一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以南地区则要落后得多,北方人口南迁将黄河流域的先进生产技术与工具带到长江流域,必然推动这一地区的农业与手工业生产。有些南方地区开始实行区种法,并开始采取轮作复种制。这些进步虽不能完全归功于北方移民,但是北方移民所起的突出作用,是应该得到充分肯定的。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给南方地区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在南迁过程中,能够顺利到达南方地区并且能生存下来的,多为一些青壮年,他们能够承受一路南迁的颠簸与艰辛,同时他们也是廉价的劳动力。当时南方的士族地主阶级具有从事土地开发的强烈冲动,他们迫切要求开发江南,建立强大的经济基础,以增强南方的军事力量。北方南迁人民来到南方地区后,两手空空,一无所有,而政府无法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所以士族有需要劳动力来开发山川泽林的积极性,南迁人民有需要解决生计问题的积极性,在这两个积极性的推动下,终于使南方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史上的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和其所带来的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过程,是南方地区逐步开发、发展的历程,它改变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历史现象,使南方摆脱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得到飞跃发展,进而后来居上,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对中国经济的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向南传播,进而向边疆地区渗透,使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并且南方经济的发展也拉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全国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且,人口的南迁促进了我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使各族人民交错杂居,接触频繁,甚至互通婚姻,大大促进了民族融合。(选自中国国学)(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不是人们的主动行为,而是由于战争、动乱等原因被迫进行的。B . 从北方迁到南方,路途遥远,需要承受一路南迁的颠簸与艰辛,因此,老人和小孩子能顺利到达南方的很少。C . 从北方迁往南方的人员都是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因此每次大规模人口南迁的结果都伴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降低。D . 原先,北方地区的经济要比南方地区的经济更发达,但随着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南方地区的经济超过了北方地区。(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随着南方地区的开发、发展,南方逐渐改变了“荆榛遍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经济后来居上,打破了黄河流域“一枝独秀”的经济格局。B . 面对一无所有的大量南迁人员,南方当地政府无力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此时,南方士族地主阶级刚好迫切需要劳动力。C . 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随着人口南迁而向南传播,再向边疆地区渗透,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各地经济的发展趋于平衡作了贡献。D . 一直以来,黄河流域的生产技术水平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及以南地区要发达得多,这一点,吕氏春秋等文献资料中有明确的记载。(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虽然在经济重心南移前南方地区的劳动经验等与北方劳动人民的相比要逊色很多,但是小麦种植和牛耕技术比后者先进。B .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南迁后,南方的农业生产有所发展;隋唐五代时期人口南迁后,南方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都有了较大发展。C . 古代历史上的三次人口南迁带来的不仅是南方经济的崛起,也使我国古代各民族之间频繁互通,从而促进了民族大融合。D . 南方士族地主阶级具有开发土地的积极性和北方南迁人民有需要解决生计问题的积极性,促进了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7. (18分) (2016高一上鄂尔多斯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完美计划姜钦峰他站在门外,深呼吸,然后敲门。这是一栋老式居民楼的顶层,夏日宁静的午后,敲门声显得格外清脆。防盗门打开,探出一个小脑袋,是个梳着羊角辫的小女孩,七八岁的样子,长得眉清目秀。“您好,请问是你们家打电话要修洗衣机吗?”他的普通话并不标准,夹杂着浓重的外地口音,脸上带着职业的微笑 , 显得彬彬有礼。小女孩扑闪着大眼睛,打量眼前的陌生人,小平头,浅蓝色马甲,胸前印着“专业维修”四个字,右手提着黑色的工具箱,看上去训练有素。她疑惑地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得问我的爸爸妈妈才行。”“请问你家还有大人在家吗?”他脸带微笑 , 语气更加柔和了。“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6点钟下班,要不你明天再来吧?”小女孩如实回答,口齿伶俐,条理清晰。“哎呀,真是不凑巧。”他喃喃自语,脸上露出失望的表情,顺手把工具箱放在地上,右手插进了裤兜,开始考虑下一步该怎么处理。“呀!叔叔,你手上在流血!”小女孩忽然尖叫一声,把他吓了一大跳,刚插进裤兜的右手像触电般猛地弹了回来。他下意识地伸出右手,仔细看了看,没事,再看左手,果然手背上有一块殷红的血迹。肯定是刚才上楼时太匆忙,不小心在扶梯上擦破了,自己居然浑然不知。“真该死!”他在心里狠狠地骂了自己一句。“叔叔,你一定很疼吧,我家里有创可贴。”小女孩说完,不等他有所回应,就转身跑回了房间。他站在门外,不知道该不该进屋,又看了看手上的伤口,忽然觉得有点疼。小女孩从房间里出来时,手里拿着一张创可贴,还有一根蘸了紫药水的棉签。他接过棉签,低头仔细擦拭手上的伤口,觉得很凉爽。“咱们不认识,你为什么要帮助我?”话一出口,连他自己都觉得好笑,干吗跟一个孩子说这些。小女孩骄傲地笑了,嘴角上扬,露出一对甜甜的小酒窝,“妈妈告诉我,每个人都应该互相帮助,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说话间,伤口已经处理完毕,他看了看手背上的创可贴,很舒服。他蹲下来,摸了摸小女孩的脸蛋,“小朋友,你真乖!叔叔明天再来。”说完,他拎起工具箱,转身下楼。刚走出几步,马上又折了回来,“小朋友,以后你一个人在家时,千万不能给陌生人开门,记住了吗?”交代清楚,他心里卸下一块石头,步履轻松地下楼。走到一个垃圾筒旁,他忽然收住脚步,看看四处无人,迅速脱下浅蓝色马甲,又从右边裤兜掏出一把尖刀,塞进垃圾筒。他是个心狠手辣的流窜犯,精心选择顶层住户作为目标。为了实施今天的计划,他在院内连续蹲守了两天,摸清了小女孩父母的作息时间,然后伺机动手。一旦作案成功,对凡是看清他相貌的人,绝不留活口。即使小女孩不开门,那普通的防盗门也挡不住他。这是个完美的计划,简直无懈可击,没想到最后还是落空了。两手空空,漫无目的地走在大街上,他有点沮丧。天色渐晚,他必须找个安全的地方过夜,经验告诉他,住旅馆危险。抬腕看表,忽然看到手背上的创可贴,他乐了,今天运气其实不错,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半年后,他落网了,主动交代了这个失败的计划。警察觉得意外,如此穷凶极恶的人,怎么可能自动放弃?他说:“我在外逃了三年,捡过垃圾,睡过桥洞,从来没有人跟我说过一句关心的话。”警察沉默了。“知道吗?那张创可贴其实应该贴在这儿。”他用手指了指心窝。(节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 )( )A . 其实小女孩知道这个电器维修工是冒牌的,但故意不漏声色,给他一个自省改过的机会。B . 小说两次写歹徒的微笑,“微笑”是一种伪装,为下文他的转变作铺垫。C . 小说通过心理描写,把小女孩和罪犯两人的内心的挣扎和变化细致入微表现出来。D . 第段中“今天运气其实不错,居然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意思是尽管计划虽未实现,罪犯却收获了别人对他的关心和帮助。E . 这篇小说的情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创可贴”无疑成了贯穿故事始终的线索。(2) 小说标题为“完美计划”,“完美”在文中有什么样的含义?请作简要分析。(3) 第自然段中,他“又看了看手上的伤口,忽然觉得有点疼”,他为什么会“忽然觉得有点疼”?请简要分析。(4) 小说结尾处“那张创可贴其实应该贴在这儿”有引人深思之效,请从意蕴和艺术手法的层面进行探究。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8. (1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平昌送何东白诗序汤显祖何翁晓,江山人。壮拳勇,任侠,常手杀劫贼数人。以他故为乡官所侮,愤恨去,道逢奇客,口授禁方。晓不甚识字,重听,而视脉傅药辄效。乃更为县上客,褒衣危冠,侍药平昌。与予朝夕者五年,成美规阙,都无一语及私,敦然长者也。予听狱,或笞囚过当,辄意授晓视之,无恙,而后即安。民或斗殴,相杀伤,赴庭下,辄先付晓谨护之,而徐听其讼。亭中有系人,常与钱晓,贷其药。以故五年中,县无斗伤笞系而死者。县中人莫知也。县无城,尝夜半虎伤童子,急呼予。予起燎逐虎。召晓,取巨胜膏渍墙茨中蠕虫杂药 , 灌童子愈。时有“十全”之名。予问之,曰:“晓何能尽?然不全者不治耳。”数语予:“公廉而倨,宽而疏,某富人、某势人当为乱。”已而果然。晓常用为介介 , 叹曰:“县人何薄福相耶!”晓初无子,故不治生产,岁焚药券者过半。晚生子,数岁,思归江山。而予亦且上戊戌计去,不能留也。一县中闻晓去,无不遮泣,愿少留者。至吏卒囚伍,咸为怆然。予悲而饯以诗。晓后一过予家,老矣,犹从使琉球,治其王子妇女,应手效,国人神之。得其海药以归,市之吴,吴中士大夫多授其方焉。(汤显祖诗文集)注 江山:指浙江省江山县。平昌:在浙江省遂昌县内。杂药:混合成药。介介:心神不安的样子。计:考虑,谋划。(1)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褒衣危冠,侍药平昌危:高B . 亭中有系人系:捆绑C . 公廉而倨 , 宽而疏倨:正直D . 晓后一过予家 过:经过(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以他故为乡官所侮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乐B . 而视脉傅药辄效举世混浊而我独清C . 治其王子妇女其孰能讥之乎D . 得其海药以归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3) 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何晓医术过人的一组是( )道逢奇客,口授禁方而视脉傅药辄效县无斗伤笞系而死者取巨胜膏渍墙茨中蠕虫杂药,灌童子愈公廉而倨,宽而疏,某富人、某势人当为乱治其王子妇女,应手效A . B . C . D . (4) 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交代了赠诗给何晓的缘由与目的,表达了作者对何晓的敬重之情。B . 何晓原是个行侠仗义的武士,后做了遂昌县的法医和师爷,治病救人,惩恶扬善,深受百姓拥戴。C . 何晓不仅医术过人,而且医德高尚,每年都要烧毁半数以上的医药费欠条。D . 何晓虽然识字不多,又有耳疾,但他精研医术,药方齐全,而且药到病除,因而获得“十全”的美誉。(5) 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与予朝夕者五年,成美规阙,都无一语及私,敦然长者也。民或斗殴,相杀伤,赴庭下,辄先付晓谨护之,而徐听其讼。一县中闻晓去,无不遮泣,愿少留者。四、 默写 (共1题;共5分)9. (5分) (2017安庆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话,通过人行进艰难的夸张描写来表现青泥岭的高人险峻。李商隐善于运用象征手法,其锦瑟诗中“_”一句就是用鸟的传说隐喻内心怨恨,意境无比凄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两句话,生动概括了古代仁人无论身在何处,心中都常存忧民忧君之意。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 (10分) (2017高一上铜川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题目。上太行于谦西风落日草斑斑,云薄秋空鸟独还。两鬓霜华千里客,马蹄又上太行山。【注】此诗作于作者晚年巡抚山西、视察太行山时,“轻骑遍历部所,延访父老”。 而且年年出巡。(1) 前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2) 请结合诗的后两句简要分析“千里客”的形象。 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4分)11. (9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多年后回望自己的青葱岁月,殷鸿福院士也曾反思,“错走了一条死读书的路”。“中学时代是思维养成的关键时期”。中国多年来能在自然科学领域摘得诺贝尔奖桂冠的人很少,“最根本的就是批判性思维欠缺导致的原创力不够”。“现在被认为离经叛道的,不一定没有其合理的内核,就算你认为它是错的,但是里面也可能有一部分对的,将来把有益的剥离出来,也许就颠覆了现在的观念。”殷鸿福建议,在中学时代,老师应该多发起讨论,让学生能大胆的发表意见,“每个东西都启发他想一想为什么这样、是不是对、对在哪儿,养成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摘自殷鸿福院士:批判性思维要从中学抓起,中国青年报2019年7月3日)材料二:图1 高中类型与期望大学类型的学生HCT成绩比较注:HCT是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测量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标准化考试,最低分30分最高分50分。括号中数字分别为来自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选择相应期望高校类型的学生人数。(摘自凌光明 刘欧中国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测量及其影响因素初探)材料三:实际上,批判性思维是审慎地判断是非和正确决策的能力,是集知识、价值和思维方法于一体的综合能力与品格。其要素包括理性,即尊重事实、实事求是,以科学知识和逻辑规划为基础,同时还要排除情绪、利益、偏好的干扰,保持冷静客观的态度和立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社会性思维,是对社会的责任体现。就新课程需要革除的对象来看,应试的教育及其学校办学的危害不是表面上的师生压力大、任务繁重、学习乐趣的失去,而是大量的无思维含量和思维品质的机械性知识学习排挤了思维在场的高质量学习。学习的含义上要素“情境(现实的需要)、实践(方法)、思维发展与提升(品质)”构成了新课标突出强调的“让学习真正发生”,缺一不可,这也正成为新课标背景下学校课堂教学改革以及伴随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研制和高考改革的核心。(摘自周晓阳批判性思维是学习品质的保障,中国教育报2018年11月8日)材料四:现阶段,批判性思维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但还不够。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康宁总结了改革难的原因,包括利益的冲突;有良好愿望,但目标脱离实际;旧的文化和习惯的阻碍,导致执行中的推诿拖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等等。这些原因确实存在,不过在我看来,原因中还漏掉了重要的一点,即在教育教学改革理念方面,大家缺乏正确的和明确的共识。比如,减少知识性传授的目的到底为什么?2005年,国家提出“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重大战略”,要求在15年内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核心位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从2005年起有更多学校开展批判性思维教育,培养学生求真、开放的精神和探究实证的技能,那么我们对未来的底气和希望是完全不一样的。时不我待,如果现在开始这样做,下一个15年到来时会怎样呢?(摘自董毓批判性思维教育:时不我待,中国教师报2019年6月12日)(1) 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期望大学类型不同的学生在HCT成绩上存在差异,其中期望进入国内其他高校的学生均分最低。B . 普通高中时期望进入985高校的学生HCT成绩显著高于期望进入211类高校的学生,但与期望进入国外大学的学生成绩差异不显著。C . 不论是来自重点高中还是普通高中的学生,期望过进入985高校、211高校、其他国内高校、国外学校的学生的HCT成绩依次降低。D . 来自重点和普通高中的学生HCT成绩有明显区别,说明HCT成绩所反映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与学生的学习环境因素有关。(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殷院士认为培养批判性思维要从中学抓起,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思考,从而培养原始创新能力。B . 批判性思维即批判与否定,是集知识、价值和思维方法于一体的综合能力与品格,是对社会的责任体现。C . 通过多年的实践和改革,批判性思维教育在基础教育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但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方面还没有达到预期效果。D . 基础教育阶段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让学习真正发生”的必备要素,进行批判性思维教育是不能等待、不能观望的大事。(3) 请结合材料,分析如何进一步在基础教育领域推进批判性思维教育改革。 12. (5分) (2015高一上双流期中) 请从下面一段文字中找出有关“青海弧菌”的五个关键词或短语。发光细菌是能发出绿色可见光的细菌,主要栖息地在海洋,绝大多数发光细菌是海洋性的。青海弧菌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种非致病性淡水型发光细菌。一旦接触到有毒物质,其发光强度就会受到影响,它们的发光强度和水样中有毒物质的类型、浓度密切相关,这些生物学特性使得青海弧菌成为难得的水质检测材料,这在上海苏州河治理、汶川水质安全快速检测中已经得到验证。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 (2018高一上铁山港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家农场主,为了方便栓牛,在庄园一颗榆树的树干上箍了一个铁圈。随着榆树的长大,铁圈慢慢地长进了树身里,榆树的表皮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痕。一年,当地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榆树病,方圆几十里开外的榆树全部死亡,唯独那颗箍了铁圈、留下伤痕的榆树存活下来。为什么这棵榆树能幸存呢?植物学家对它产生了兴趣,于是组织人员对它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正是那个给它带来伤害的铁圈救了它,是它从锈蚀的铁圈里吸收了大量铁,所以才对真菌产生了免疫力。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他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一个农场里。这棵树至今仍郁郁葱葱地生长在美国密歇跟州比犹拉县附近的那个农场里,充满生机和活力。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6-1、6-2、6-3、7-1、7-2、7-3、7-4、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3分)8-1、8-2、8-3、8-4、8-5、四、 默写 (共1题;共5分)9-1、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1、10-2、六、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4分)11-1、11-2、11-3、12-1、七、 作文 (共1题;共5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