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王出世》教学设计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31557721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猴王出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根据文前“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石猴是从哪儿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2用精读、略读、跳读、浏览等多种学习方法,品位语言文字,感受石猴形象,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3激发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教材及教法分析】本组课文以“中国古典名著”为专题,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是本组文章的教学重点。而猴王出世一文是一篇略读课文,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勇敢顽皮的特点,感受其形象,激发对古典文学得幸趣,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课文是古代白话文,有些词语与现代语言有区别,因此,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是教学的难点。根据本文的语言表达特点,教学时,我以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首先,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中了解课文的大体内容。然后围绕“石猴 是怎样出世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等问题读读议议。【教学准备】(1)学情分析:学生都是附近农村的,父母虽然都在身边,但是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几乎没有家庭辅导。本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比较高,从上课情况看有三分之一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强,一少半回答问题积极。还有三分之一字词基础较差,作业出错率高,但不影响听课。尤其猴王出世更是孩子们喜欢的故事。所以,应激发其兴趣,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熟读课文基础上试着解决问题。 (2)学生学习准备:这是一篇近代白话文,语言风格与现代白话文有较大差异,一些字词的用法与意思也和现在不一样,也为学习带来一些障碍。所以,课前,学生要根据“阅读提示”熟读课文,并能在课文中做做预习记录。(3)教师教学准备:作为略读课文的近代白话文小说,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抓住文前的“阅读提示”,自主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不理解的词句,可以结合注释,或略作讲解,但不逐字逐句地解释。准备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曲,以激发学生兴趣。【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师:同学们,听到你们背诗,我感到特别的亲近,因为我和你们一样,也特别地喜欢诗。无聊的时候,我读读诗;烦恼的时候,我要读读诗;高兴起来,也要朗诵两句诗。在我们中国,传统文化浩瀚如海,诗只是其中的一朵浪花,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大家熟悉吗?师:看过西游记的请举手?看过西游记原著的请举手。作者是谁?你说(点名回答)。师:三百多年前的人你都知道。看过改编版的请举手?看过电视连续剧的请举手?动画片?电影?(生举手)师:看样子你们非常熟悉,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了,喜欢的不能再喜欢了。下面,老师就和大家来回味一下其中的精彩片段,好不好?(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曲)师:会唱吗?会唱就唱出来。(生观看动画片)师:喜欢吗?师:知道你们喜欢。我想问问,你们最喜欢西游记里的谁?师:有不喜欢的吗?这个作品里不喜欢谁?(生没有)师:都喜欢,是吧?看样子孙悟空真把您们迷倒了。好,那同学们,我们都喜欢孙悟空,孙悟空是从哪来的?又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呢?今天老师就大家一起学习西游记当中的第一个故事,好不好?一、指导学生读阅读提示1、师: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课题。)2、师:齐读课题。3、师:课题后面有个小1,表示这篇文章下面配有注解,这篇文章有很多注释,帮我们更好的读懂它。你们预习了吗?4、师:谁能说说你所预习的?5、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篇文章前面有一个阅读提示,阅读提示里有这样两个问题,你注意了吗?快速浏览课文。出示:阅读提示a.石猴是从哪儿来的?b.他是怎样成为猴王的?二、学习石猴是从哪来的1、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在关键地方画出记号。师:好,同学们我们来交流一下,石猴是从哪儿来的?谁能用文章中的话来告诉大家?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su)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2、师:简单的说这个石猴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了解了石猴的出生,你想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3、师:它是怎样成为猴王的,用自己的话来说。4、师:说的非常完整。石猴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又能安然无恙的出来,成就了他当王。读完这里,这石猴又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5、师:一蹦,蹦出一个石猴;一跳,跳出一位猴王。这猴王的形象已经活灵活现的留在了我们的脑海里。那么,吴承恩先生是用怎样语言把他写下来的呢?请同学们自由的、放声地读读第一自然段,感受感受。6、师:同学们读书的声音很好听,哪一句写石猴写得特别生动?7、师:你有同感的举手,请举手。一起来读读。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8、师:读这样的句子,你仿佛看到石猴在干什么?9、师:这山中正是石猴的快乐老家,自由天堂。谁再来读一读,读出他的快乐来,读出他的自由来。10、师:同学们,请你把目光聚焦在语言文字上,从怎么写的角度你发现了什么秘密?(文字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11、师:能读给大家听吗?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12、师:同学们,刚才这位同学发现了两个排比句。13、师:看看,作者吴承恩在写石猴遣词造句上非常讲究,里边有很多秘密。你发现了一个。读一读,你还能发现什么?(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每句话都是三个字,前边的字是动词,后两个字是名词。)14、师:是不是一个大发现?如果把句子读出来,应该是什么样的节奏呢?15、师:很活跃,要读得有激情。谁能让石猴在你的声音里跳起来,动起来?16、师:刚才的短句,三个字,跳跃的节奏让我们的石猴在字里行间跳起来,动起来了。继续读,你还有什么发现?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17、师:你有什么发现吗?这是第二个发现了。是随便排列的吗?(前两个字是动物,后面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18、师:这些动物是猴子的伙伴、朋友。19、师:有一个“虫”,这个虫不是咱们玩的毛毛虫,是昆虫吗?是长蛇。谁是石猴的朋友?(狼虫、虎豹、獐鹿、猕猿。)20、师:这是一只怎样的石猴呀?请你把它读出来?谁来试试?17、师:同学们,往下读,更有意思了,试试看,你又发现了什么?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21、师:就像一幅对联,我们来对对。夜对生:朝师:宿对生:游师:石崖之下。生:峰洞之中。22、师:谁能读出这样的石猴?23、师:连起来成长句子,你还能读好吗?师:读得特别好,我们一起读,我起头,你们下接。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24、师:读到这,你读到一只怎样的石猴呢?在这个句子旁边写下你的理解。把你认为关键的词语记下来。自己写自己的,我来了解一下。25、师:自己写自己的,老师也写了一个,(板书:顽皮可爱),同学们,写的是活泼跳跃的石猴,用的语言也很有节奏,活泼跳跃,就是这样的语言,让我们读到一只顽皮可爱、活泼跳跃的石猴,内容与语言高度融合,就叫做经典。三、学习他是怎样成为猴王的1、师:下面,就请大家看第二个问题,课文是怎样写“石猴成为猴王的”。2、师:请你抓住一二个关键的地方进行研读。用心体会语言的一体,并做上记号。待会儿我们交流。(我找到这一句:“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他瞑(mng)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首先,我感觉到吴承恩在写这里的时候,是用了拟人的手法,猴子不会说人语的,但是他把这种手法用到了猴子的身上,猴子活灵活现。再加上“他瞑(mng)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中,“纵”,把石猴的动作写得十分生动。)3、师:你和我找的是一样的,真不错。谁也读了这句话举手?我们一起来读读,也来感受感受。连呼了三声4、师:刚才他说的非常好。我建议大家读读猴子的语言,猴子的话,谁再来读5、师:你们发现了什么了吗?6、师:从文字上看,他写的非常的简洁生动?7、师;换一种写法,能有这样的感觉吗?变成“我进去吧”,读读。8、师:再读课文里面的句子。9、师:难怪有一位大师说:一流的作品和二流的作品,往往只相差几个字。10、师:同学们像这样的描写石猴的语言,还有很多。再读读。谁读到了?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11、师:同学们,什么是“大造化”?你能用另外的词语代替它吗?12、师:好运气,怎么读它呢?(高兴、激动)13、师:石猴的语言描写还有吗?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14、建议同学们读的时候加上动作,像个猴王的样子。15、师:同学们,读到这里,你又读到了怎样的石猴呢?请你把你的理解再写到相应的句子边上。四、总结并揭示如何读经典 我们回顾一下,石猴怎样出世的?它又是如何当上猴王的?师:“一百个人读西游记,就有一百个孙悟空的形象,一百个人读西游记,就能演出一百个孙悟空的形象,这就是名著的魅力,经典的魅力,文字的魅力”。希望大家去读一读西游记原著。文字的魅力是动画、电视剧无法承载的。 在这篇经典中,语言的珍珠随处可见,请同学们再读一读,挑选自己认为最经典的段落句子背一背。【板书设计】27、猴王出世出世神奇 勇敢仙石迸裂 自由快乐 无私 寻源称王身手不凡 聪明【作业布置】基础题一、照样子,写词语。日精月华:日( )月( ) 日( )月( ) 日( )月( )天造地设:天( )地( ) 天( )地( ) 天( )地(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1本文选自我国古代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 ,作者是()代的( )。小说主要讲述了( )的故事,主要人物有( )等。你最喜欢的人物是( ),原因是他( )。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 )草木,( )涧泉,( )山花,( )树果;与狼虫为( ),虎豹为( ),獐鹿为( ),猕猿为( );( )石崖之下,( )峰洞之中。提高题四、 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注释。1、喜不自胜:胜利;优美的;比另一个优越;能够承担或承受2、神机妙算:机器;机会,时机;迅速适应事物变化,灵活;重要事务3、负荆请罪:背;失败;小于零的;担负4、聚精会神:聚合;见面,会见;理解,懂得;表示擅长五、将下面的句子换成现在的说法。1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2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3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教学反思】在整个教学中,我认为有三处亮点: 一、注意引导学生体味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方法。 如:“这句话是什么描写?”“通过抓住动作、语言的描写,读出你心中猴王的形象,这是阅读的好方法。” 二、听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 .动画版的西游记主题曲,能调动学生亲近文本的兴趣。 三、巧设结语,感受文字的魅力。 “一百个人读西游记,就有一百个孙悟空的形象,一百个人读西游记,就能演出一百个孙悟空的形象,这就是名著的魅力,经典的魅力,文字的魅力”作结语,使学生领悟的文字的魅力是动画、电视剧无法承载的内涵。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在解决理解词语的意思进而读懂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的难点时,指导还不够充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读悟文本时,显得力不从心。 另外,应该“让名著中的人物走上舞台”组织学生演演猴王出世的故事,进一步感受人物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