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四单元课课练复习题

上传人:xuex****hao 文档编号:130827114 上传时间:2022-08-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第四单元课课练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第四单元课课练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第四单元课课练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第四单元试题一 、散文家谈散文1、给加点字注音。长喙( ) 铿锵( )( ) 镶嵌( )嗜( )好 赦( )免 为难( )2、对白鹭一文的内容和形式的理解有下列四种表述,不正确的一种是( )。A.作者通过对白鹭形、神细致生动的描写和情感的倾注,赞美了白鹭这一乡居常见的物象被人忘却了的平凡朴素的美。 B.作者借对白鹭平凡朴素美的讴歌,委婉地表达了对平凡、质朴的劳苦大众赞美的真情。 C.作者开篇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是因为作者本身是诗人,所以对富有诗意的白鹭情有独钟。 D.文章运用了对照、排比句、排比段等多种艺术手段,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白鹭,表达了作者对白鹭这一平凡物象的独特发现与感受,从平凡中提炼出不平凡的意义。3、如何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_ _ _4、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篇散文的主要内容。_ _ 5、文章第段所写的内容可分别用第段和第段中的一个词语来概括。这两个词语是:_ _、_ _。6、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中有言:“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敷朱则太赤”。请从文章中摘录与之内容相近的语句。_7、甲同学把第段的内容概括为 “白鹭望哨图” ,但乙同学不同意,认为这样概括不对。请根据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_ _ _ 8、写点评也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仿照下面句子写的点评,给其它两句作点评。句子: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 黛之一忽则嫌黑。点评:用排比手法表现出了白鹭外表很适宜、结构匀称的特点。句子: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琉璃框里的画。点评:_ _ 句子: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在小树的绝预,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点评:_ _ 关于散文 我喜欢散文,就在于它的随意性和多样性,就在于它是一种没有固定格式的最自由自在的文体。因此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 郭沫若的散文像他的诗一样,有的写得豪放激越、气势磅礴,也有的写得柔婉清丽、秀美含蓄。比较起来,我更喜欢他的后一种散文。这篇五百字的白鹭,就是后一类散文的典型例子。这篇散文,用非常精彩、极其简练的文字,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认识,绝妙地描绘出白鹭“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我想起古人的描述,“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 莱辛说:“不要让人一看了事,应让人品味,反复地品味。” 白鹭就是一篇能让人“反复地品味”的好散文。它“是一首精巧的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言有尽而意无穷。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隽永( ) lio廓( ) 绮丽( )睿( )智 冷jn( ) 恬淡( )2、请你仿照下列语段的表达形式再写两个短语,本文中提到的作家除外。 因此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深沉冷峻、巴金的自然真挚、茅盾的淳厚质朴、冰心的婉约清秀,也喜欢林语堂的幽默隽永、徐志摩的浓艳绮丽、汪曾祺的恬淡纯净、秦牧的博识睿智、 、 。 3、第段引用名言的作用是什么。_ _ _ 4、“我”喜欢散文的原因是什么?(原文回答)_ _ _ _ 5、你知道第二段中的这些作家的作品吗?请列举一到两例并讲述你的阅读感受。_ _ _6、仿写句子:白鹭是一首诗,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关于散文白鹭是:_ _u 相关链接:1、关于“白鹭”的诗歌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杜牧鹭鸶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渔歌子2、写一般文学评论的方法:A、能写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B、就语言、风格、艺术手法、立意等方面做出具体的分析评论;C、可以适当引用古今中外的名人名言评论文章;D、可以巧妙运用原文来评论。一、散文家谈散文【参考答案】1、略。 2、C 3、说白鹭是一首诗,是因为白鹭的美丽、精巧,如诗如画;说白鹭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是因为白鹭的美寻常、朴素、自然天成,这种美需要人们去寻求,在寻求中理解这种美。4、本文抒写了作者对白鹭的独特感受和独到的认识,讴歌了那些因为常见而被人忘却的美。5、精巧 适宜6、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7、没有标准答案。参考:乙同学有道理,因为作者并不认为白鹭是望哨。理由:(1)文中说:“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是反问,否定了“望哨”之说;(2)文中还有“看来像不是安稳,而它却很悠然”放哨的哨兵是不可能悠然的。8、(1)用拟人和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写出白鹭与水田的配合适宜、和谐,给人以美感;(2)用拟人和对比手法刻画出在小树绝顶,白鹭悠然而立,给人一种清新高洁之感,超凡脱俗之美。关于散文【参考答案】1、略。 2、略。 3、作者引述这段话是为了说明白鹭是一篇境界和品位很高的散文,体现了郭沫若“柔婉清丽、秀美含蓄”的一种散文风格,意在告诉读者要感受白鹭的魅力和艺术价值,必须用心品味,否则无法发现水面的涟漪和珠玉的光辉,是无法听出寥廓天际的鸿鹄的鸣叫的。 4、略。 5、略。 6、略。二 小说家谈小说一、按拼音写汉字。lio( )下 口n( ) shng( )午 b b( )作响 ni( )怩 hn( )态 gn( )尬 shn( )笑 d( )哝 qin( )诚 跌dng( )二、按要求简要回答写作就要写出自己的个性,就像拜年一样。下列文段有些毛病,请你看看这个文段的问题是什么。 有一天,我去外婆家做客。当车开到茶亭站时,上来一位约摸六七十岁的农村老奶奶。她驼着背,拄着拐杖,颤巍巍的,手里提着半篮子鸡蛋,好像要去农贸市场出售。一位佩戴红领巾的少年忙上前扶着老奶奶,坐到自己的座位上。老奶奶激动地对旁边的乘客说:“现在的形势真是一片大好,学习雷锋蔚然成风,社会上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你看,这位红领巾就是一个活雷锋” 问题: 要了解人物内心要看人物言行,请看下列两个文段中爸爸和五岁的孩子磊磊的对话,想一想,哪个好,为什么?将你的理解写在横线上。对话一“磊磊,告诉爸爸,香烟藏在什么地方?”“爸爸,抽烟是有害的,香烟里有尼古丁,你要有毅力,就把烟戒了。”对话二“磊磊,好磊磊,快告诉爸爸,香烟藏在什么地方?”“不,妈妈不让。”“磊磊,你不知道吧,写文章抽支烟,一写一大篇。”“不对,阿姨从来没有这样说过!”“磊磊,爸爸明天带你去公园看猴子翻跟斗好不好,快告诉我。”“不嘛,我才不做叛徒呢,就不告诉你。” 三、阅读下文,按要求答题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A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B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C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文段中画横线的ABC三处使用了什么刻画人物的方法?这样描写对表现新媳妇有什么作用?答: 句子“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中的“瞟”的含义是什么? 请写出它的四个同义近义词。 句中划线的三字短语在句中的作用是什么?“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中的“平展展”表现了,突出了 “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中的“气汹汹”的作用是: 文中的划波浪线的句子“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是一个排比句,排比的顺序是 ,通过联想展开。 句中描写的“两个干硬的馒头”这里从 突出小通讯员周到细致热情待人的品质。二、小说家谈小说【参考答案】一、撂 讷 晌 哔哔 忸 憨 尴 讪 嘟 虔 宕二、人物老奶奶说的话就没有自己的个性,显然不符合自己的身份。作为一个农村老奶奶,不会说出那么多大道理,更不会用上“蔚然成风”、“层出不穷”等成语。她可能会说:“这孩子真乖。” 对话一,既不符合孩子的年龄、身份,也没有表现出父子的不同特点、情态,不如对话二。三、细节描写、三次写到新媳妇为牺牲了的小通讯员缝补衣服是为了刻画她对人民子弟兵的热爱之情,从而表现人物内心纯真的美丽。看、瞧、瞥、瞪等等“平展展”表现了新媳妇铺被动作的细致,让人想到她是希望牺牲了的小通讯员躺在棺材里也能舒服才这样做,突出了她的为人真纯善良以及同小通讯员的手足之情。“气汹汹”刻画了新媳妇当时的神态,这既流露出她对人们不解她的行为的不满,更流露出对小通讯员牺牲刻骨伤痛。由实到虚 侧面描写【励志故事】 疯子不是呆子 一个心理学教授到疯人院参观,了解疯子的生活状态。一天下来,觉得这些人疯疯癫癫,行事出人意料,可算大开眼界。想不到准备返回时,发现自己的车胎被人卸掉拿走了。“一定是哪个疯子干的!”教授这样愤愤地想道,动手拿备胎准备装上。事情严重了。下车胎的人居然将螺丝也都拿走了。没有螺丝有备胎也上不去啊!教授一筹莫展。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疯子蹦蹦跳跳地过来了,嘴里唱着不知名的欢乐歌曲。他发现了困境中的教授,停下来问发生了什么事。 教授懒得理他,但出于礼貌还是告诉了他。 疯子哈哈大笑说:“我有办法!”他从每个轮胎上面下了一个螺丝,这样就拿到三个螺丝将备胎装了上去。 教授惊奇感激之余,大为好奇:“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这个办法的?”疯子嘻嘻哈哈地笑道:“我是疯子,可我不是呆子啊!”其实,世上有许多的人,由于他们发现了工作中的乐趣,总会表现出与常人不一样的狂热,让人难以理解。许多人在笑话他们是疯子的时候,别人说不定还在笑他呆子呢。做人呆呆,处事聪明,在中国尤其不失为一种上佳做人姿态。三 、诗人谈诗巩固提高:一、新课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曙光( )(2)乍然( )(3)弓弦( ) (4)山峦( )(5)旷野( )(6)笼罩( )(7)门槛( ) (8)眺望( )2、填空。宁静而深沉的意境的作者是当代诗人 。本文是他以诗人的身份写下的对 的 的评论。代表作有 。二、阅读提升:3、阅读一个深夜的记忆,回答问题。月光流进门槛我以为是阳光开门,还是深夜不久,有风从北边来仿佛吹动了月亮的弓弦于是我听见了黎明的音响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我感觉到,万物还在沉睡只有我是最初醒来的人(1)诗歌善用虚实并用的手法,从诗中找出一处虚写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诗歌的语言具有侧面暗示的特点,你认为诗中哪些语句暗示了诗歌的主旨? (3)说说下面形象的深刻含义。深夜: 黎明: (4)指出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月光流进门槛 ( )有星流过旷野去 ( )河岸被山影压着 ( )4、下面这首泥土也是鲁藜的作品,试揣摩该诗欲借泥土告诉人们什么道理。泥 土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就时时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5、文章开头写道:“人们谈论鲁藜的诗,一般都没有提到这一首。而我对它却很有偏爱。”对这句话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 )A、说明一般人不很了解这一首诗。 B、说明这一首诗的表现手法比较特别。C、说明这一首诗的主题思想比较深沉。 D、说明我对这一首诗有独特的感受。6、下面一段话描述了诗歌中的一些诗句的意境,说说加横线的句子,描述的是哪一句诗。他不再返回屋中,而是眺望着月光下的旷野:起伏的山峦,河岸的山峦的巨大暗影大地笼罩在沉静中。划破夜空的流星,被风吹响的月亮的弓弦,既反对了夜的沉静,又使夜有了动态感:夜在沉静中行进,黎明即将到来。 7、阅读下面这段话,回答问题: 从门槛流进的月光,诗人却误以为是曙光。从梦中乍然醒来,是容易有这样的错觉的,李白就曾将床前的月光误认为是霜。他起来了,推开门看看,原来还是深夜。可以想见,他是习惯于黎明即起的。使他惊醒的是对黎明的期待。(1)作者说“李白就曾将床前的月光误认为是霜”,这里指的是哪一首诗?请默写在下面。 (2)宁静而深沉的意境一文中提到李白和鲁藜都对月光产生了错觉,但又有些不同,你能说说不同在哪里吗? 8、你能说说评论者曾卓为什么会偏爱鲁藜的一个深夜的记忆吗? 三、诗人谈诗【参考答案】1、略。 2、曾卓 鲁藜 一个深夜的记忆3、(1)略。(2)略。(3)深夜:既指自然界的深夜,却又颇含深意,指的是当时中国还处于抗日战争的艰苦阶段,整个中国大地还处在黑暗之中。黎明:指的是诗人内心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4)“流”字以动写静,表现了月光的柔美。“流”就是“划”的意思,以动写出了夜的宁静,也写出了星星的美,告诉我们,夜虽深,但在行进,黎明终将到来。 “压”有一种沉重感和压抑感,表现出山峦黑影的巨大和夜的宁静,体现诗人对黎明的渴望。 4、这首诗是告诫人们要甘于做普普通通的人,做实实在在的事,不要孤芳自赏,不要自视太高。 5、D 6、河岸被山影压着/有星流过旷野去 7、(1)略。 (2)李白误以为月光是霜,鲁藜误以为月光是阳光;李白在诗中表达的是对家乡的思念,鲁藜表达的是他对光明的渴求;李白在诗歌中抒情主体是他自己,而鲁藜诗歌中的抒情主体是那一群对现实有清醒认识、渴望光明的人。8、可能原因有三:一是可能是个人兴趣爱好所致,二是可能包含了这首好诗,却被人忽略的意味,三是曾卓特别喜欢这首小诗宁静而深沉的意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