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文言文内容理解全新全面归纳整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129624625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中石兽》文言文内容理解全新全面归纳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河中石兽》文言文内容理解全新全面归纳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河中石兽》文言文内容理解全新全面归纳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水中”、“顺流下矣”;讲学家判断其在_,理由是_;老水兵则判断其在_,是因为“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3分)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3、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4.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答:_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答:_6、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 ,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4分)7、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4分)8文章中写到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2分) 答:9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用文中原句回答)(1分)答: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包含的道理。(2分)答:11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2分)答:12. 联系原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中“其一” “其二”的具体内容。(3分)答:13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寺僧判断石兽在下游,“顺流下矣”,但到下游寻找了“十余里,无迹”。B讲学家判断石兽应在原处,理由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C老水兵则判断石兽在 “上流”,是因为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D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懂得用书本知识分析问题有时比实际经验更可靠。14. 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3分)15.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哪一句?这篇文章讲了什么道理?(4分)16.结合文本,谈谈你读了本文后得到的启示。(4分)17. 寻找河中石兽时,老河兵能作出正确的判断,从中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4分)1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叙述以时间为序。先写寺僧寻找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B.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等动词领起三个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C.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D. 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 熟虑而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19、初三复习时,老师请小红翻译“凡河中失石”一句,小红将“凡”译为“凡是”,老师指出了小红的错误,小红不解。老师提示说:“课文告诉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哦。”小红恍然大悟,并从河流的特点出发举出了不能于上流求石的两种情况:(1);(2)1、“湮于沙下,渐沉渐深”“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求之于上流”2、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就根据常情作出主观的判断。3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则根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问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判断。4.三种:一是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二是就在原地找,理由是石兽会渐沉渐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5.事物的变化是很多的,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言之成理即可)6、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7、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8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写老河兵的“笑”,则是因为他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9“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0.本文记叙了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其令人悚讶的结局,而且从悟出了天下事 “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不可“据理臆断”的道理。评分说明:(2分)主要内容1分,道理1分,言之成理即可。11. 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則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评分说明:(2分)笫一问1分,笫二问1分,意思对即可。12. (3分)“其一”是指只考虑到石头和沙子的性质(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子的性质疏松漂浮)(1分)“其二”指还需考虑到水的冲击会掏空石头下面的沙子, 从而让石头翻转,离开原来的位置,朝水流相反的方向移动到上游去。(2分)(照抄 原文,理解正确,可酌情给1分)13. (3分) D(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14. 一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理由是石兽被大水冲走。二是在原地找,理由是石兽会渐沉渐深。三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15.主旨句子是:“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说明做任何事情不可主观臆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更不可做空头的理论家。16.(写出启示1分,结合文本分析1分,言之有理即可。4分。)甲文示例:(1)我们考虑问题要全面,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1分)计学家知其一,不知其二,所以作出了错误的判断。(1分)(2)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1分),老河兵熟悉河流,富有实际经验,所以能作出正确的判断。(1分)17说明做任何事情不可主观臆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联系实际做出正确判断。18.D19要点:从河床角度,如河床太陡、淤泥或卵石河床等;从水流角度,如水流常年很浅、很缓等。(一点1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