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尝试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126620444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尝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尝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尝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尝试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尝试 社会调查报告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尝试 地理科学专业 学号:0811128 姓名:王 敏 (吉林师范大学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地理科学08级 王敏) 摘要: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教学新方法。本文尝试从教学内容生活化,课堂教学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注重探究, 并实践与课堂教学中。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地理教学、研究性学习 地理新课标中指出: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等等。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应用性、能力型试题在文科综合试卷中逐年增加。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试题一大亮点。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标理念,使地理教学独具魅力,让地理课堂焕发异彩,让平时的课堂教学有趣,同时让学生应试有效,让地理教学这一门遗憾的艺术不再有遗憾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改变: 一、教学内容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到“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生活即教育”。的确如此,以前,很多教学现状照本宣科,缺乏生活味,学生总感觉到学习地理的过程是枯燥无味的。如果能将实际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知识的同时,增加地理学习的兴趣。 情景 1:2011年10月12日,我在实习学校上过的一节课,至今记忆犹新。这节课,是高中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本来这节课是一节十分枯燥的,尤其是关于地震波的介绍,只能通过讲授法,可是当我说到关于地震的知识时,学生却问地震的场景是什么样的,突然觉的和同学们一起探讨一下地震的相关知识也未必不可。学生兴趣盎然,我及时分析地震的形成机制,地震的分布规律,地震中如何逃生的相关知识。不知不觉中,下课的铃声响了,原先准备的教学内容并没有落实。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却是那样的兴奋,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神,总是令人难以忘怀。以前被动学习的痛苦感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出乎意料的没有备课的一节课,学生在极大兴趣的情况下,获得了地震的相关知识,也增强了独立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反思:课后,我也特别兴奋,学生为什么兴趣十足关注地震知识?也许,这就是社会生活,这就是生活中的地理。当然,如果这节课老师不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勉强要上自己准备好的习题课,那么学生即使听课也可能会心不在焉。这样的话,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肯定得不到发挥。 总结了这次的经验,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在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并与地理教学有联系的重大地理事件。我就应该事先作好准备,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学生的表现也会像这节课一样。比如,分析天气变化时,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最近几天的资料。这些知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他们肯定感兴趣。 启示:教材再新,并不能及时将刚发生的地理事件写进来。可作为在新课标理念倡导下的地理教师,完全可以将社会生活中发生的重大地理事件,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作为教学内容及时补充到课堂中来。这样的话,学生学习将更有乐趣,我们的地理课堂将更具魅力。 二、课堂教学情景化,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探究法是一种良好的措施。美国当代教育家布鲁纳指出:“知识乃是一个过程,不是结果。”这话极深刻地揭示了教学观的一个重大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变“结果学习”为“过程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合作的过程。 情景 2:2011年10月20日,我实习时在上热力环流这一节课的课堂中,向学生提出问题:歌曲军港之夜这首歌红遍大江南北,但是有一句歌词写错了,同学们感到很迷惑,都瞪大眼睛,好象正在等待老师给出答案。 这时候,我及时给学生布置一个作业:要求学生自己独立找到歌词中的错误,下课之后同学们都找音乐老师把这首歌放给他们听,然后从歌词中寻找与这节课有关的语句一句句分析,第二节地理课时,学生们就把歌词中的海风找出来,改为陆风。我想这种独立研究的印象自然要比我自己教他们海陆风的原理要更深刻。 反思:让他们改歌词是让他们把地理知识应用在实际生活中,我在这儿提到的是教师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实际上,在探究教学中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让学生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 启示: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完全可以鼓励学生独立探究,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不要急于得到圆满的答案;给学生以思考性的指导,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学的宗旨。“施教之功,贵在诱导;妙在转化,要在开窍”是教的宗旨。 其实,不论是学还是教,都应注重探究。学生自我发现知识并独立地掌握知识,正是当前新课标理念下的地理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迫切要求,也是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三、知识学习研究性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实践探究能力;能够独立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与评价。要实现这一目标,培养学生地理学科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开展研究性学习。如何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的实践能力呢? 情景3:2011年10月20日,在热力环流时,给同学们提出了一个课题:让同学们利用放假期间实地考察伊通镇周边的工厂及城镇的绿化带的分布情况。通过得到的数据分析分布的特点。最后讨论得出研究结果:有污染的工厂要建在城市风距离之外,绿化带应建在城市风距离之内,即城市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城市热导效应所产生的城市风。反思:高中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从开始选题-方案制定-开展研究-实践数据及分析-研究结果等。教师要对学生研究的整个过程进行全程指导,包括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研究成果的质量和研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体验感受及其他方面的得失,进行全方位的指导。特别是对学生开展研究的过程,要求学生一定要作比较详细的记录,随时记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同时小组成员之间还要经常互相讨论、交流和研究,进一步完善研究计划。研究结果的表达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数据的处理,要引导学生学会怎样整理资料、加工、处理信息,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研究结果。最后,通过交流研讨分享成果,进行思维碰撞,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再让学生通过总结反思,学生就可能会获得更深一步的理性认识。 总之,在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地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习对终身有用的地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感受地理学科的魅力。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我深信只要我们大胆实践,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必定会不断地渗透到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来。高中地理教学将独具魅力,高中地理课堂也将会焕发异彩,地理教学这一门遗憾的艺术将不再有遗憾。 参考文献:1.B.A.苏 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2.章玲.站在半山腰.福建出版社3.任蔚.新课标理念下的乡土地理课堂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