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检查督导工作方案

上传人:dus****log 文档编号:124887309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4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检查督导工作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检查督导工作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检查督导工作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附件12008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检查督导工作方案2008年11月目 录一、检查目的4二、检查依据4三、检查对象4四、检查方式及范围4(一)检查方式4(二)检查范围5五、检查内容6(一)卫生行政部门6(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6(三)医疗机构8六、组织与实施12(一)检查日程安排12(二)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查13(三)医疗机构检查13(四)医疗机构现场检查注意事项14附件1 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工作检查表15附表1-1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检查表15附表1-2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检查表16附表1-3 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检查表20附表1-4 医院/卫生院法定传染病检查登记表23附表1-5 医院信息系统运行情况调查24附表1-6 全国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工作检查评价现场反馈表25附表1-7 知识问卷调查表26附件2 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工作评估标准31附表2-1 卫生行政部门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工作评估标准31附表2-2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工作评估标准32附表2-3 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评估标准33附件3 本次抽样检查地区及单位名单342004年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上线运行,中国传染病监测管理工作进入崭新阶段。2007年底,100%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96%的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80%的乡镇卫生院,共6.8万余家网络直报机构实现网络直报。全国传染病监测敏感性逐年提高,2007全年共监测发现甲乙丙法定报告传染病个案信息5,146,808例,较2006年增加3.19%,传染病监测报告质量也不断提高。定期对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工作督导检查,是保障传染病监测工作长效运转的基础。为此,组织全国范围内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工作督导检查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过程中了解发现我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在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中尚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以提出更好的改进措施,使全国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科学、及时有效,以进一步提升我国法定传染病的监测及早期预警能力。特拟定本检查督导工作方案,方案编制过程重点参考传染病监测应对系统监控与评价指导手册 (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相关理念与评价指标,突出工作痕迹管理的重要性。 一、检查目的检查评估全国各级医疗卫生部门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及管理现状,了解尚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以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二、检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年8月28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年5月9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2003年11月7日卫生部第37号部长令)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2006年6月2日)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2006年1月1日)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卫生部第41号部长令)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2005试行版)三、检查对象全国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四、检查方式及范围(一)检查方式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分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定检查样本地区和单位,并统一组织国家级检查队伍进行集中培训后开展现场检查与评估。卫生部将抽取部分地区及单位进行督查。(二)检查范围本次检查单位包括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各级医疗机构。首先在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各抽取2个省份。每省抽取1个经济水平较高(省会城市除外)和1个经济水平低的地市,每个地市抽取1个城市区和1个农村县,每个县抽取2个乡镇。抽样框架详见图1。若抽中省份为直辖市,则取消地市级抽样单位,并按照区级抽样单位的要求抽取2个区,进而抽取检查单位。各省检查单位包括:省卫生厅(1家)、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家)、省级综合医院(1家)、传染病专科医院(1家);地市卫生局(2家)、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家)、地市综合医院(2家);区卫生局(2家)、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家)、区级综合医院(2家)、区卫生服务中心(2家);县卫生局(2家)、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家)、县级综合医院(2家)、乡镇卫生院(4家)。抽样地区和单位详见附件。图1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检查单位抽样框架五、检查内容(一)卫生行政部门1.本辖区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建设和完善情况。2.是否为网络直报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经费保障条件。2007、2008年是否下拨了用于传染病网络直报、培训、督导检查等相关工作经费(要求有拨付手续或正式文件)。3. 2007年、2008年是否组织开展了对辖区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有无表彰奖励及处罚(要求有方案、记录及总结)。4. 是否制定辖区内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各级年度工作重点(要求有相关正式文件)。5. 是否建立辖区传染病疫情定期发布制度。6. 了解内容:根据省内传染病实际疫情水平,是否规定省内重点监测并要求统一网络直报的病种(法定传染病之外,要求相关正式文件)。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检查结果均记录于附表1-1上。(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1)组织、人员及工作开展情况a) 检查了解是否有主要领导分管传染病报告工作,该领导是否建有直报系统专用登陆帐户。b) 检查了解是否有1-2名专职人员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传染病报告及管理工作,岗位职责明确。负责本项工作的人员须具有预防医学相关学历或传染病信息管理工作经历,掌握与传染病报告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能够熟练使用网络直报系统,具备指导医疗机构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能力和素质,人员相对稳定(在本岗位工作2年以上)。(2)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建设检查了解本单位是否具有传染病报告和管理的制度或规范,至少要包括以下内容:a) 对本辖区报告的传染病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制度;b) 对网络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录入(代录)、查重、订正制度;c) 对传染病报告信息进行定期分析利用制度;d) 对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部门间信息沟通交流反馈机制; e) 开展辖区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督导检查制度;f) 对本辖区的传染病相关数据备份,确保报告数据安全制度;g) 对同级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传染病网络直报及管理、网络系统的维护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制度;h) 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值班制度(包括值班或加班补助制度)。以上制度要有文字资料,并结合相关记录了解制度执行落实情况。2辖区传染病监测管理相关工作2.1 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监控(1)动态监视本辖区的传染病报告信息,完成报告卡的审核、查重等各项工作;并对疫情变化态势进行分析;及时分析报告、检查核实异常情况或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疫情,以书面监控记录及相关的检查核实报告为准。(2)甲类传染病不及时报告、审核情况:以2007-2008年传染病直报系统数据为准。2.2 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情况(1)定期或不定期对辖区医疗机构的传染病零缺报情况、报告及时性、审核及时性、重复报告等质量进行检查核实与综合评价,查找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文字资料为准)。(2)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综合指数率:以2008年1-10月传染病直报系统数据为准。2.3 传染病监测资料分析利用与反馈(1)2007年-2008年是否开展传染病监测资料日、周、月、年周期分析;当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或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是否开展相关的流行病学分析或其他专题分析报告。(2)是否及时将常规各项分析报告向辖区报告单位进行反馈(以实际可查的反馈形式为准)。(3)是否召开辖区专业技术人员的传染病疫情分析工作会议,以会议通知、签到表以及会议纪要为准。(4)了解内容:正在开展的传染病监测资料分析利用的其它工作(以文字资料为准)。2.4 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与评估工作开展情况(1)2006-2008年是否开展医疗卫生机构的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检查与评估,对医院传染病漏报率进行相应检查:要求有方案、检查原始记录、总结等,均以文字资料为准。(2)2007-2008年10月份是否开展与传染病报告管理有关的专题调研。要求有调研方案及总结等文档记录。(3)2007-2008年10月份是否对同级、下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对下级在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时给予解决或答复,对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整改。要求以电话或其它书面记录为准。2.5 培训下一级专业技术人员情况(1)培训下一级专业技术人员情况:2007-2008年10月,对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报告业务管理技术培训工作开展情况,包括对下一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属地医疗机构相关人员。要求有相关资料和培训会议文档记录。(2)传染病网络报告相关规定知晓情况:对疫情管理人员传染病报告相关规定的知晓情况,进行问卷测试,了解培训效果。填写知识调查问卷!3. 传染病相关资料备份定期对本辖区的传染病信息分析相关数据备份,以确保报告数据安全。要求有备份记录及数据备份件。4. 网络直报设备配置包括:网络直报专用台式电脑及笔记本电脑(带无线上网卡)各一台、激光打印机、疫情24小时专用电话、UPS稳压电源设备。对各级疾控中心的检查结果均记录于附表1-2上。(三)医疗机构1. 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1)组织、人员及工作开展情况有领导分管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有具体责任部门和1-2名专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网络直报及管理的日常工作。报告管理组织能定期召开会议,研究报告工作的实施。检查方法:查阅文字性资料,比如会议、检查、培训和考核记录等。(2)规章制度检查了解本单位传染病报告管理的规章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 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制度;b) 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包括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录入人员职责、登陆密码账号管理规定、录入时间和保证工作正常运转等方面的规定。c) 自查与奖惩制度:包括对门诊日志、住院登记、检验科和放射科登记等奖惩制度;d) 门诊日志、检验科和放射科登记的管理制度;e) 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及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的规定。对新入院的医生和实习生、进修生进行传染病报告知识技术培训以及对全院医生定期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应纳入培训计划中。f) 传染病报告卡的使用和保存制度等。检查方法:查阅有关文字性资料。2. 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开展情况(1)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和传染病登记本设置及使用情况根据卫生部1996年印发的全国法定传染病医院报告管理检查与居民回顾性调查方案相关要求以及医疗机构诊疗登记的有关规定,门诊日志至少要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9项基本内容。门诊日志应由临床医生填写,病名项目应填写诊断的病名,不能填写症状。出入院登记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10项基本内容。传染病登记本应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现住址、病名或诊断、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报告人、报告时间、订正时间10项基本内容。检查方法:现场查看感染性疾病科、急诊、内科、儿科、皮肤科、住院部等与诊疗传染病有关科室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病人登记本和传染病登记本各20份,检查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和传染病登记本项目是否齐全、填写有无漏登和缺项,计算登记完整率及门诊日志使用符合率。注: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和传染病登记本的项目设置和登记应包括上述各项内容,缺一项则为不完整。使用符合率计算方法:(1)县级以上医院:随机抽查2008年任意一个工作日(最好是当日),上述内、儿、感染科各一位医生的门诊日志登记数,由挂号处提供该三位医生相同时段的挂号数或处方签数,计算登记数与挂号数或处方签数的符合率。(2)乡镇卫生院:根据门诊量大小,以及现有资料,可按日、月、年,查阅挂号数或处方签数与医生的门诊日志登记数的符合情况。(2)检验部门、影像部门登记及反馈机制检验部门登记项目应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病人姓名、年龄、检验结果、检验日期。影像部门(含放射科、B超室等)检查登记应包括开单科室、检查日期、病人姓名、年龄、检查结果。检验部门、影像部门是否建立了异常化验结果必须返回送检医生处的反馈机制(包括门诊和住院)。检查方法:查阅检验部门、影像部门登记(包括检验室、放射科、B超室电子登记系统)各10份,检查项目是否齐全、登记是否完整,并计算完整率;反馈机制以反馈记录或医生签字为准。(3)医院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部门该部门有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卡收集、登记、审核、录入、订正和报告工作,每月开展全院传染病报告、登记情况的自查,并根据自查情况给予奖惩,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妥善保管传染病报告卡(三年)及相关资料,并按月备份本单位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及统计表。医院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部门应拥有网络直报设备(包括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上网设备、报告专用电话或传真机),操作系统齐全(有防病毒软件),并有专人负责管理网络直报密码。检查方法:现场查看、查阅相关记录、直报人员进行现场操作。(4)法定传染病诊断报告知识及相关规定知晓情况现场随机抽查4位临床医生和1-2名疫情报告专职医生,进行传染病诊断报告管理相关知识问卷测试,填写知识问卷A/B。(5)具备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的单位请完成附表5。3.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检查方法:查阅2008年1-10月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记录,核实传染病报告情况。(1)报告率从2008年1-10月年接诊传染病的相关科室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中查阅医生诊断的法定传染病病例,并进行登记。 法定传染病病例抽查具体要求:抽查病例数: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从内、儿、感染等科的门诊日志中抽取随机抽查30例(人数不够者以实际人数计)、乡镇级医疗机构抽取10例,不足病例的单位检查其全部登记。若该单位2008年1-10月相关记录中,未查到1例法定传染病,请注明门诊量,并注意查明相关原因。病例分布时间:应注意包括不同月份的病例。病种:应注意抽查呼吸道、肠道、虫媒及自然疫源性、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等不同传播途径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脑、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副伤寒、疟疾、乙脑、梅毒、AIDS/HIV等。抽查的相同病种不同超过50%,乙肝、肺结核、血吸虫病等慢性传染病仅抽查初诊病例。将查出病例与网络直报系统进行核对,系统内有记录,视为报告,否则为漏报,并查明漏报原因或漏报环节。(2)诊断-报告的及时率计算报告卡生成时间与诊断时间之间的差值。报告及时卡片数:甲类及甲类管理的传染病两者差值在2小时内,乙、丙类传染病差值在24小时内即判定为及时。(3)卡片填写完整率、准确率查看报告卡中所有必填项目是否填写完全,缺、漏一项即为不完整;如果卡片填写字迹不清,或有明显逻辑错误,或与门诊及住院登记信息明显不符,则认为卡片填写不准确(填写不完整的卡片均为填写不准确卡片)。(4)医生填写报告卡片与网上录入报告卡片内容的一致性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与网上录入的报告卡内容进行一致性比较(必填项目),有一项不同即可视为不一致。对医疗机构的检查结果分别记录于附表1-3、附表1-4上。六、组织与实施(一)检查日程安排本次正式检查于11月24日-28日在抽取的样本省份开展。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抽调全国部分省份专家共同组成国家级检查组,经过统一培训,分6个小组,每个小组4人,分赴东、中、西部6个省份开展检查。期间卫生部组织人员进行督导检查。在每个省的行程安排如下表(可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工作日检查单位工作内容第1天调查省到达省会城市,简要介绍检查方案,明确检查任务及日程安排检查省卫生厅,完成附表1-1检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附表1-2与知识问卷A/B检查省级综合医院,完成附表1-3,附表1-4及知识问卷A/B检查传染病专科医院,完成附表1-3,附表1-4及知识问卷A/B第23天调查地市及县区(分组检查)分别到达地市。检查地市卫生局,完成附表1-2检查地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完成附表1-2,知识问卷A检查地市级综合医院,完成附表1-3,附表1-4及知识问卷A/B再次分组到所要调查的区、县。相应完成附表1-1、2、3、4及知识问卷A/B第4天据实际情况安排地点本组成员对该省检查意见与建议集中反馈,由组长负责(二)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查进入到每一家卫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后,填写附表1-1、附表1-2及知识问卷1-7(传染病报告管理专业人员填写)。1.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供资料清单1)2007年、2008年用于传染病网络直报、培训、督导检查等相关工作经费的拨付手续或正式文件2)2007年、2008年组织开展的辖区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方案、记录及总结文档、表彰奖励及处罚记录3)2007年、2008年制定的关于辖区内传染病监测报告工作年度工作计划的正式文件4)有关建立辖区传染病疫情定期发布制度的正式文件及部分疫情发布原稿5)有关省内重点监测并要求统一网络直报的病种的相关正式文件2.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供资料清单1) 各项传染病疫情监测与管理制度2) 辖区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实时监控记录3) 传染病疫情24小时值班工作记录4) 对辖区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报告监测督导检查工作记录、总结5) 对辖区医疗机构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相关培训的工作记录、总结6) 各类传染病监测数据质量评价及分析利用报告7) 随机抽查3位专业技术人员接受问卷测试(三)医疗机构检查1工作步骤进入到每一家医院后,检查人员按以下工作步骤进行检查。1) 了解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班子及相关规章制度,完成附表1-3的部分内容;2) 走访门诊各相关科室,完成附表1-3、附表1-4及知识问卷A/B;3) 走访住院病房相关各科室,完成附表1-3、附表1-4及知识问卷A/B;4) 走访化验室,完成附表1-4部分内容及知识问卷A/B;5) 走访防保科,完成附表1-4部分内容及知识问卷A/B。2需要提供的检查资料清单1) 2008年1-10月份门诊日志(内、儿、急诊、感染、呼吸、肠道、肝病科、皮肤性病等科);2) 2008年1-10月份出入院登记簿(内、儿、感染、外科、肿瘤科等);3) 2008年1-10月份传染病登记本;4) 2008年1-10月份检验科、放射科登记;5) 2008年1-10月份传染病报告卡;6) 传染病报告管理领导班子、制度及相关记录等;7) 随机抽查4位医生接受问卷测试;8) 提供内、儿、感染科各一位医生2008年调查当日的挂号量或处方签。9) 安排负责HIS系统的人员演示HIS系统的功能以及可能的资料收集。(四)医疗机构现场检查注意事项1) 为保证本次检查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及代表性,国家所抽中的地区及单位原则上不做调整。2) 检查组对于2008年1-10月份期间医疗机构发现及报告法定传染病质量的检查要严格按照方案来执行,满足所查病例在病例总数、时间分布、病种分布及相应科室等方面的要求。住院部呼吸内科为必查科。3) 检查组根据附表5填写数据,完成数据库建立及清理工作,并进一步汇总完成附表4中“传染病报告质量”部分内容。4) 医生对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知识问卷A/B):检查对象包括门诊和住院部的医生,每个医院不少于6人,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实际人数计。5) 网络直报人员对传染病防治法及网络直报知识的了解情况(知识问卷A):医院传染病管理科所有专业人员均需接受检查。6) 具备医院信息系统的医院,请填写信息系统运行基本情况检查调,见附表6。7) 现场反馈环节:检查组在完成现场检查工作后,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总结汇总在本省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向该省予以反馈,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书面记录填写见附表1-6,签字后被检查省份及检查组各留存一份。附件1 法定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工作检查表附表1-1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检查表单位名称: 省 地市 县/区卫生厅/局联系电话: 检 查 工 作 内 容得 分1. 传染病网络报告系统建设运行(截至2008年10月,以直报系统数据为准)1.1 县级以上医疗机构【 】个,已进行网络直报的【 】个,网络直报率【 】1.2 乡镇卫生院【 】个,已进行网络直报的【 】个,网络直报率【 】2. 2008年下拨用于传染病报告与管理的工作经费(单位,万元;要有拨付手续或正式文件,并取得复印件) 2.1网络直报系统更新维护经费 【 】 2.2专业技术培训经费 【 】 2.3工作督导检查经费 【 】 2.4其它与传染病报告有关的经费(简报印刷等) 【 】3. 2008年组织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的监督检查 3.1检查方案:无 有 【 】 3.2 参与检查:无 有 【 】 3.3检查总结:无 有 【 】 3.4表彰和奖励:无 有 【 】 3.5处罚:无 有 【 】4. 是否制定辖区传染病监测管理年度工作计划:是 否 【 】5. 是否制定传染病疫情定期发布制度:是 否, 【 】如是,请选择类型:周发布月发布季度发布年度发布【 】本 次 工 作 检 查 得 分 合 计调 查 了 解 内 容目前辖区是否规定重点监测并要求统一网络直报的病种(法定传染病之外,查看并复印相关要求文件):无 有,【 】,如有,请填写具体病种: -被检查单位领导 检查人 检查日期 -附表1-2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检查表单位名称: 省 地市 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联系电话: 检 查 工 作 内 容得 分1. 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 1.1有主要领导分管传染病报告工作:有 无 【 】 若有,该领导有传染病直报系统专用账号:有 无 【 】 1.2负责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的部门:信息中心/信息科 应急办 传防科/传防所 急传科 其他请填写 【 】- 1.3本单位目前从事传染病监测与管理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 姓名性别年龄(岁)职称文化程度专业岗位职责现岗工作年限(年)是否专职*2008年是否接受相关专业培训注:性别:男 女职称:初级;中级;高级;无职称;其他(请详填)文化程度:大学及以上;大专;高中及以下专业:公共卫生;临床医学;信息统计;计算机;其他(请详填)岗位职责:传染病疫情监测管理(数据实时监控、录入、审核与订正);传染病报告质量评价与资料分析反馈;直报网络系统维护管理;其他(请详填)是否专职:是 否* 如为兼职人员,请注明从事被检查工作占本人每年全部工作时间的比例()是否接受岗位职责相关培训:是 否1.4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建设(以文字资料为准) 传染病报告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制度:无 有 【 】 传染病报告卡审核、录入(代录)、查重、订正制度:无 有 【 】对传染病报告信息定期分析与利用制度:无 有 【 】对传染病监测结果进行部门间信息沟通交流反馈制度:无 有 【 】开展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督导检查制度:无 有 【 】对相关数据备份,确保报告数据安全制度:无 有 【 】对下级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及管理的维护提供技术指导制度:无 有 【 】双休日、法定节假日值班制度(包括值班或加班补助制度):无 有 【 】1.5本单位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经费(单位,万元)- 2007年预算 【 】 经费来源:卫生厅 省财政 其它 【 】 1.5.3 2007年实际开支 【 】,其中网络租用费【 】;工作督导检查费【 】;培训与会议费【 】;疫情人员节假日值班补助费【 】 2008年预算 【 】2. 传染病报告质量(2008年1-10月份) 2.1不及时报告率:【 】% 2.2不及时审核率:【 】 2.3重卡率:【 】 2.4县区零缺报率:【 】- 2.5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综合指数(率):【 】- 2.6是否有甲类传染病报告:有 无, 【 】若有,是否有不及时报告或审核:有 无 【 】 2.7报告质量评价开展周期(以文字资料为准):月 季 半年 年无 【 】-3. 网络直报信息实时监控 3.1审核报告卡:否 是,审核的频次: 次/天现场检查,检查当日已报告【 】 张报告卡,已审核【 】张(未审核的报告卡中,报告卡日期最早的是 月 日) 3.2是否进行报告卡的查重:否 是现场检查,2008年截止检查当日累计共有【 】张重卡,主要病种【 】4. 传染病监测资料分析利用与反馈 4.1 2007年传染病疫情监测资料按照日周月年进行分析:【 】;是否开展专题疫情分析:否 是 【 】如“是”,本年度共完成【 】期(每种分析方式复印一份带回)4.2 2008年传染病疫情监测资料按照日周月年进行分析:【 】;是否开展专题疫情分析:否 是 【 】如“是”,本年度共完成【 】期(每种分析方式复印一份带回)4.3 是否及时将常规各项分析报告向辖区报告单位进行反馈:否 是 【 】4.4是否召开辖区专业技术人员的传染病疫情分析工作会议 会议通知:无 有 【 】 会议签到表:无 有 【 】 会议纪要:无 有 【 】4.5 是否对年度传染病疫情监测资料进行汇编:否 是 【 】5. 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工作督导检查(如果时间关系2008年尚未完成的,评分则以2007年计) 5.1 2008年是否开展督导检查:否 是 【 】 如是,检查方案:无 有 【 】 检查工作原始记录:无 有 【 】 检查工作总结报告:无 有 【 】2007年是否开展督导检查:否 是 【 】 如是,检查方案:无 有 【 】 检查工作原始记录:无 有 【 】 检查工作总结报告:无 有 【 】根据检查结果完成下表:年份医院漏报是否开展:是 否漏报率2006200720085.2 2008年是否开展专题调研:否 是 【 】 如是,调研方案:无 有 【 】 调研工作总结报告:无 有 【 】2007年是否开展专题调研:否 是 【 】 如是,调研方案:无 有 【 】 调研工作总结报告:无 有 【 】5.3 2008年是否对下级进行技术指导:否 是 【 】 如是,指导记录:无 有 【 】 2007年是否对下级进行技术指导:否 是 【 】 如是,指导记录:无 有 【 】6. 传染病监测报告管理专业技术培训(如果时间关系2008年尚未完成的,评分则以2007年计) 6.1 2008年接受传染病网络直报、监测资料分析利用等专业培训:否 是, 【 】如是,培训次数:【 】 次;接收培训的人次数为:【 】2007年接受传染病网络直报、监测资料分析利用等专业培训:否 是,【 】如是,培训次数:【 】 次;接收培训的人次数为:【 】6.2 2008年针对传染病网络直报、监测资料分析利用等技术所举办的培训:否 是,【 】如是,培训次数:【 】次;接收培训的人次数为:【 】2007年针对传染病网络直报、监测资料分析利用等技术所举办的培训:否 是,【 】如是,培训次数:【 】次;接收培训的人次数为:【 】6.3 本次检查知识问卷平均得分数:【 】7. 传染病疫情资料备份 7.1 2004-2007年本辖区法定传染病数据备份法定传染病统计表(可多选):2004年2005年2006年 2007年 【 】法定传染病报告卡(可多选):2004年2005年2006年 2007年 【 】 7.2 备份方式:本机备份 非本机备份 【 】如为“非本机备份”,请写明具体方式【 】8. 网络直报设备配置 8.1 专用台式计算机:无 有 8.2 专用笔记本电脑:无 有 8.3 笔记本电脑配置无线上网卡:无 有 8.4 疫情24小时值班电话:无 有 8.5 UPS稳压电源:无 有本 次 工 作 检 查 得 分 合 计调查了解内容本单位正在开展的传染病监测资料分析利用的其它工作(以文字资料为准):无 有 【 】如有,请进一步简要填写【 】被检查单位领导 检查人 检查日期 -附表1-3 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与管理工作检查表单位名称: 省 地市 县/区联系电话: 检 查 工 作 内 容得 分1. 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 1.1有院主要领导分管传染病报告相关工作:有 无 【 】 1.2 具体部门负责传染病报告相关工作:有 无 【 】 1.3有专职人员负责传染病网络直报及管理的日常工作:有 无 【 】 1.4与传染病报告有关的规章制度建设(以文字资料为准) 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制度:有 无 【 】传染病网络直报制度,包括计算机网络管理维护、录入人员职责、登陆密码账号管理规定、录入时间和保证工作正常运转等方面的规定:有 无 【 】自查与奖惩制度:有 无 【 】门诊日志、检验科和放射科登记的管理制度:有 无 【 】传染病报告培训制度,包括培训计划、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及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的规定:有 无 【 】 传染病报告卡的使用和保存制度:有 无 【 】2. 传染病报告工作开展情况 2.1 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及传染病登记本设置及使用情况门诊日志:有 无 【 】项目: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 随机抽查内、儿、感染科各一位医生的门诊日志,计算门诊日志使用符合率和登记完整率(见下表,病名项目应填写诊断的病名,不能填写症状,否则视为登记不完整)。门诊日志使用符合率和登记完整率科别当日挂号数当日登记数符合率(%)登记完整数完整率(%)内科儿科感染科合计注:符合率=登记数/挂号数(或处方签数)100%;完整率=登记完整数/登记数100%2.2 出入院登记:有 无 【 】项目: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随机抽查20份,登记完整 份,完整率 2.3 传染病登记本:有 无 【 】如有,是否分科室管理:是 否项目:姓名、性别、年龄、现住址、发病日期、诊断日期、诊断、报告日期、订正时间、报告人随机抽查20份,登记完整 份,完整率 。2.4 检验部门登记及反馈机制 检验部门登记(包括电子登记系统):有 无 【 】项目:送检科室、病人姓名、检验结果、检验日期随机抽查20份,记录完整 份,完整率 。异常检验结果的反馈机制(以反馈记录或医生签字为准):有 无 【 】2.5 影像部门登记及反馈机制影像部门登记(包括电子登记系统):有 无 【 】项目:开单科室、病人姓名、检查结果、检查日期随机抽查10份,记录完整 份,完整率 。异常检验结果的反馈机制(以反馈记录或医生签字为准):有 无 【 】 2.6 医院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部门(以相关记录及实物为准) 每日有专人负责收集、审核、录入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报告卡片收发登记 自查记录 妥善保管传染病报告卡(能提供近3年的卡片) 按月备份本单位报告卡 网络直报设备: 专用计算机:有 无 【 】杀毒软件:有 无 【 】宽带上网:有 无 【 】疫情专用电话:有 无 【 】UPS电源:有 无 【 】2.7 新进人员、全员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 培训通知:有 无 【 】 参加培训人员名册:有 无 【 】 培训课件:有 无 【 】 培训测试成绩:有 无 【 】 培训总结:有 无 【 】2.8 问卷测试 四位医生成绩: + + + ,平均分值【 】3. 传染病报告质量(要求检查组在检查过程中完成)查阅2008年1-10月内、儿、感染等科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门诊查出数20例,住院查出数10例,不足则查阅全部登记;乡镇卫生院查阅10例即可)3.1报告率查出传染病 例,进行网络直报 例,报告率 门诊:查出传染病 例,进行网络直报 例,报告率 住院部:查出传染病 例,进行网络直报 例,报告率 3.2 诊断至报告的及时率(从中抽取10例):及时报告数 ,及时报告率 3.3 卡片填写完整率、准确率(找出上述10个病人的纸质报告卡)报告卡填写完整数 ,完整率 ;填写准确数 ,准确率 3.4 医生填写报告卡片与网上录入卡片内容的一致情况(从中抽取10例):一致数 ,一致率 3.5 传染病漏报、迟报以及零报原因分析漏报原因:医生未报 直报人员未录入 其它 迟报原因: 零报原因: 3.6 2008年1-10月门诊总量 本 次 工 作 检 查 得 分 合 计被检查单位领导 检查人 检查日期 - of rural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tection of drinking water sources in rural areas by the end of the delimitation of the scope of protection, complete with warning signs, isolating network protection facilities附表1-4 省 地市 县/区 乡镇 医院/卫生院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登记表序号科室类型(1)患者姓名(2)性别(3)年龄(4)职业(5)疾病名称(6)病例分类(7)发病日期/入院日期(8)诊断日期/出院日期(9)填卡日期(10)卡片完整性(11)卡片准确性(12)是否录入(13)录入时间(14) 是否及时报告(15)与直报系统录入内容是否一致(16)备 注(17)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注:1.科室类型包括:内科门诊 儿科门诊 感染科门诊 急诊 腹泻病门诊 肝炎门诊 住院部内科 住院部儿科 住院部传染科 其它,请注明(如呼内、消化内科) 2.卡片完整性:由检查人员根据必填项目判断; 卡片准确性:在填写完整的基础上判定,卡片字迹清晰度和逻辑性,由检查员判断。 3.与直报系统录入内容是否一致:将报告卡与系统内的个案信息一一核对,完全相符即为一致。 被检查单位负责人 检查员签名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附表1-5 医院信息系统运行情况检查(仅用于具备医院信息系统的医疗机构填写)单位名称: 省 地市 县/区 乡镇 医院/卫生院1. 医院信息系统建立时间 。2. 医院信息系统是否覆盖医院所有科室:是 否;如否,请填写目前所覆盖的科室:门诊工作站 住院工作站 检验科室 影像科室 药房 其他 3. 医院信息系统对住院病历的管理中涉及的项目: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联系电话、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其他 4. 医院信息系统对门诊病历的管理中涉及的项目: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联系电话、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其他 5. 医院信息系统是否具备自动产生传染病报告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