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答案

上传人:d**** 文档编号:121823645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03.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际关系心理学试题答案【篇一:人际关系心理学教程_论述题和答案】txt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关系。2、“人际关系”作这专用名词是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最先提出来的。3、人际关系作为早期行为科学理论之一,也 称(人群关系论),1933年由哈佛大学教授(梅奥)创立。4、从 心理学角度考察,人际关系包含三种成分,即认知成分、(情感成 分)和(行为成分)。5、在人际关系心理学各理论流派中,提出 群体动力学的心理学家是(勒温),提出人际特质理论的心理学家 是(修茨)。6、弗罗姆提出的理论流派是(期望理论),海德和凯利提出的理论是(归因理论)。7、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就测量法而言,目前应用最普遍的是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8、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人 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9、在心理学 的各分支学科中,(社会心理学)与人际关系心理学联系尤其密切。10、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 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11、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12、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三个阶段是:(注意)阶段、接触阶段和 (融合)阶段。13、人际关系恶化的过程包括:冷漠阶段、(疏远)阶段和终止阶段。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一、填空题1、人际关系的心理学实验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2、 (莱维特)为了探索正式群体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提出 了四种有代表性的人际关系沟通模式。3、人际沟通四种模式包括:圆形传递、(轮式传递)链式传递和(y式传递)。4、对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交往进行研究的心理 学家是(戴维斯)。5、在非正式群体中存在的四种人际关系交往 模式分别是:(单线型)、集中型、偶然型和(流言型)。6、对 人际关系的结构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纽科姆)。7、人际 关系从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五类:生活型、(劳动型)、休息 型、(学习型)和活动型。8、人际关系中交往积极性的经典实验 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家(梅奥)和他的学生一起进行的。9、霍桑实验包括四个分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 (态度调查)。10、人际关系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修茨)。11、修茨认为,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中,不同的人际关系需要会构成 不同的人际关系。这里的人际需要包括:包容的需要、控制的需要 和(感情的需要)。12、在需要理论中,较为著名的三个理论是: (需要层次理论)、eRG理论和(成就激励理论).13、马 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 要、(友爱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14、E.R.G理论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压缩为三个需要,包括:生存需要、相互关系的需要和(成员发展需要)。15、归因理论主要包括两种:(海德)提出的通俗心理学和韦纳提 出的(成就动机归因)。16、韦纳认为成就动机的归因必须包括 两个步骤:一是控制源,二是(稳定性)。17、社会测量法的结 果都可以通过图表方式出来,常用的方法有(矩阵表示法)、图示 法和(数学公式法)第三章态度及其转变 一、填空题1、心理学中最早使用态度这一概念的心理学家是(斯宾塞)。2、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 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3、态度由三部分组成,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 分,其中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4、态度的功能包括:顺应功能、(认识功能)防御功能和(调节 功能)。5、态度的特性包括:态度的社会性、态度的(具体性) 和态度的协调性。6、心理学家伯恩.克劳雷和(斯台茨)首先把 学习理论应用在态度的研究中。7、态度形成与发展中的平衡理论 是由(海德)提出的。8、态度一致性理论认为,(态度的一致性) 是导致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9、态度的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条 件包括:个体的需要、个体的(经验)、交往的对象和性质以及个 体的(自我意识)10、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通过两步实现:首先是(内化), 第二是(同化)。11、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 提出来的。12、人们可以通过参加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这种态度改变的方 法称为(参与活动法)。13、态度转变中的沟通包括下列三个因素: 沟通者、(沟通内容)和(沟通对象)。14、私下保留的态度要 比公开表达过的态度更(容易)改变。第四章行动与态度 一、填空题1、认知失调理论首先是由(费斯汀格)提出来的。2、认知之间 的关系可以分为三类:认知无关、(认知协调)和(认知失调)。3、“纽约到巴黎有4800多公里”与“北京今天下雨”之间的认知关系 属于(认知无关)。4、认知失调程度与不一致认知数和(不一致认知的重要性)成正 比,与(协调性认知数)和协调性认知的重要性成反比。5、减少失调的方法包括:改变认知、(增加认知)和(改变重要 性)。9、诱导服从实验的结论认为,为完成行为而提供的诱因与将要发生 的态度改变的程度之间存在着一个(相反)的关系。10一般来说,如果我们对公众作出违反自己态度的表白,与我们自己私下思考这些违反自己态度的表白相比,我们会体会到更多的失 调。这是(承诺)因素在起作用。11、在认知失调理论的一些研究 中,(不足障碍)研究对于儿童教育的应用,尤其对于我们理解儿 童内化态度等有着重要意义。12、一般来说,一个决策过程往往会在作出决定后产生(失调)。13、认知失调理论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应用于(心理治疗)、儿童教育、消费行为和(决策)等方面。14、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当实行 了这个方案后,虽然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往往会坚持自 己作出的决定。这种现象称为(承诺升级)。第五章印象形成一、填空题1、所谓人际印象形成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信息综合 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2、印象形成过程包括三个成分:(行动者)、知觉者和(交往情 景)。3、印象形成的特点包括:一致性、(评估性)、中心特质 的作用和(隐含的个性理论)。4、普通人都有着关于个性中哪些特质互相联系在一起,哪些特质互 相没有关系的假设,这些假设称为(隐含的个性理论)。第1页共7页5、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包括:累加模式、平均模式和(加权 平均模式)。6、知觉者在形成一个对他人的整体印象中是把所有单个特质的评估 的值简单相加而得到的,这种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是(累加模 式)。7、在印象形成中,对他人知觉的顺序效应包括(优先效应)和(新近效应)。8、(新近效应)又称为近因效应,是指我们获得 的最新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9、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成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 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 轮效应)。10、“北方人身材魁梧,豪爽率直;南方人身材矮小,灵活精明”。 这种人际印象的偏见称为(定型)。11、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 人们对这些人的期望来行动,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实现预言)。12、 所谓印象管理就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13、自我表现论主要是心理学家(戈夫曼)提出来的。14、亚 历山大提出了(情景认同论)来解释印象管理。15、(自我表现) 是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向他人显示自己,以达到印 象管理目的的技术。16、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包括:(情感因素)、参照群体的认同和 (其他人的影响)。第六章人际知觉一、填空题1、(人际知觉)是个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2、人际的非言语沟通包括三种:脸部表情、(目光接触)和(身体语言)。3、人们对于辨认表示(危险)的表情应该特别容易。4、归因的理论化是从(海德)开始的,他提出了(通俗心理学) 的理论来解释归因。5、相应推论理论主要是由心理学家琼斯和(戴维斯)提出的。6、相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的归因是通过(非共同效果)和社会赞 许这两个因素来完成的。7、(凯利)提出的归因理论称为因果归 因模型。8、韦纳提出了(成功和失败)的归因模型。9、成功和失败的归因理论认为归因包括两个步骤的过程,一是决定 (控制源),二是决定(稳定性)。10、控制源理论是由(罗特)提出来的,他把人分为(内控者)和(外控者)。11、控制源理 论认为,(内控者一外控者)是因果归因的一个基本维度。12、 对人的归因偏见主要有三种:行为中心偏见、(显著性偏见)和(一致性反应信息利用不足偏见)。13、我们对他人的知觉常常根据他的行为,而忽略行为发生的环境 的前后关系,这种现象称为(行为中心)偏见。14、从归因理论来看,在冲突中,对冲突行为的(归因)可能要比 引起冲突的行动本身更为重要。第七章自我知觉一、填空题1、凯利的自我归因理论有三条线索,即实体的特异性、(一致性反 应)和(一贯性)。2、詹姆士认为情绪能分成两个部分:(情感 的)和(认知的)5、我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的因素, 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的原因。6、习得无助形成的原因主要包括(学习)和(归因)两个方面。7、习得无助者的心理问题常常表现在(动机)、情绪和(认知) 三个方面,其中情绪上容易产生轻微或严重的(忧郁)症。8、个人对缺乏控制所作的归因中的归因维度主要表现在(内在性一 外在性)、(普遍性)和(稳定性)等三个方面上。9、自我障碍是个体为(保护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 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一种(归因)策略。10、习得无助使人们在心理上产生三个问题,表现为(动机)、 (认知)和(情第八章自我导向一、填空题1、控制行为变量的两种方式是那些突然产生的(行为线索)和紧随 其后而来的(行为结果)。2、卡罗利区分了自我调节变化的四个 阶段:(1)问题识别,(2)(承担义务),(3)扩展自我管理,(4)(习惯形成)。3、自我控制是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 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4、个体的活动对象主要包括(主观世界) 和(客观世界)两个方面。5、当个体觉得无法成为环境改变的动 因的时候,经常会产生(无助感)。6、自我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它是以(人们之间)相互作用为基础的。在人际交往中任何一方都必须学会(自我控制)。7、自我控制能力是由提高(自我意识)、把握自我控制、形成(习惯性行为)等因素构成的。8、控制行为变量的方式主要包括(行为 的线索)和(行为的结果)。绪)几个方面。11、时尚的形成经历了(模仿)、(感染)和(从众)等连锁反应,成为社会上一时的普遍行为。12、时尚根据发展的过程,分 为(阵热)、(流行)和(时狂)。13、时尚现象的表现形式有(文化态度)、(装饰)、(风度礼仪)和(生活行为)等几个 和(意见的归纳与综合)三个阶 第十章利他行为 一、填空题方面。14、舆论的形成过程经历了(问题的发生)、(引起议论)1、影响利他行为的情景因素:旁观者效应、(情景的模糊性)及 (榜样人物的作用)。2、利他行为理论主要有:生物学理论、 (社会规范理论)和(学习和模仿理论)。3、利他行为中求助者 的特点经常表现为(依赖性)、(亲密关系和吸引力)、(类似 性)、(责任)。4、利他行为的产生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例如,人们的价值观念、 社会规范和个人信仰等等,都会影响人们的利他行为。单就社会规 范来说,就有(社会责任规范)、(互惠规范)和(平等规范) 等会促进人们去帮助他人。5、利他行为发生后,个体会感觉到愉快、自豪、骄傲、感到满足, 这种现象称为(自我奖赏)。6、助人行为的认知决策过程的最后 一个步骤称为(执行助人行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可能的(代 价)所影响。7、利他行为不只是发生在(紧急事态)时,也表现在长期地承担 (社会责任)的行动中。8、利他行为理论中的生物理论认为利他行为受先天决定是(本能) 的表现,同时还指出利他行为的目的是(保存基因)。9、利他行 为理论中的生物学理论中在解释基因判断的观点认为,个体是依据(熟悉性)和(邻近性)来推论基因的类似性。10、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理论认为影响利他行为的社会规范主要包 括(社会责任规范)和(回报规范)两种。第十一章人际吸引一、填空题1、人际吸引的个人特质因素包括个体的外表和容貌、(才华和能 力)以及(个性品质)等成分。2、人际吸引的理论可归为两类, 一类是(强化的),另一类是(认知的)。3、影响人际吸引的主 要因素有三类:情景因素、(个人特质因素)和(类似和互补)。4、强化过程是通过(奖励)、(惩罚)等强化形式来完成。5、人际关系中的强化理论主要揭示(情感强化)和(人际吸引) 之间的关系。6、人际吸引中的相互作用论着重探讨交往双方间(相 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人际吸引的影响。是西方社会心理学 动)理论的一种,是一种(真相倚)情形。7、影响人际吸引的因 素主要包括(情景因素)、(个体特质因素)和(类似和互补因 素)等几大类。8、个性品质具有的吸引力,经常表现为(持久)、 (稳定)、(深刻)的特点。9、在所有个性品质中,最具有吸引 力的是(真诚),最富排斥力的是(虚伪)。第十二章人际合作与冲突1、冲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个人内部冲突),一类是(人际 冲突)。2、人际冲突的形式有(“零一总和”)冲突和(“非零一 总和”)冲突。3、社会交换理论用(比较水平)来说明个体对于 交往结果的满意程度。4、社会两难情况是指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 的(得益),但可能导致集体的(损失)的一种情景。5、社会交 换情景中混合型行为方式表现为(个人主义者一竞争者类型)和(个人主义者一平衡者类型)两面三刀种形式。名词解释第一章:1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2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 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 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本质上,人际关系心理学是一门正在形成的 社会心理学分支或应用心理学分支学科。3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 关系的总称。第二章:1人际特质:心理学家认为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个体 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 之为人际反应特质。2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 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符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 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 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来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3自我呈现论:是人们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外在印象的理 论。自我呈现也可称为印象管理。是在戈夫曼以及其他人广泛研究 基础上形成的观点。它属于社会相互作用理论中的一种,主要阐述 人际交往中的自我暴露问题。4公平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这种理论旨在社会 比较中探讨个人所作的贡献与他所得到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 理论。它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因此,这个理论也 称为社会比较理论,是社会交换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5归因:是一个观察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的内 部状态的推论过程。6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他人与自己行为的一组理论。它侧 重于对人的活动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人们通过这种理论来理解、预 测和控制他们的环境,以及随这些环境而出现的行动,从而达到有 效地控制人际关系的目的。7通俗心理学:是海德提出来的,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 学家,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些理论是由 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就叫作通俗心理学。8社会测量法:又称为社交测量法。这是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 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其目的是从群 体的角度,定量地提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 感、冷漠等情感关系。第三章:1态度:是人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 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2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该理论主要 研究认知各元素之间的关系。费斯汀格认为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 三种:认知无关、认知协调、认知失调。该理论认为人们会由于认 知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各个认知元素之间的失调 程序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不一致的认知数、协调的认知数、重要 性。3参与活动法:参与活动要求人们通过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人 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 育,从而改变。4登门拜访:是一种转变的方法。这种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 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开始,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 改变态度的目的。5团体规定论:是一种态度转变的方法。它认为群体所具有的公约、 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改变人们的态度。这样,我们可以利用群体 的纪委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6全面宣传法:一般来说,要改变个体的态度,既要进行积极方面 的宣传,又要进行消极方面的宣传。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 有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这就是全面宣传法。7睡眠者效应:一则沟通的说明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就称 为“睡眠者效应”。“睡眠者效应”的本质在于人们往往把信息本身和 沟通者分离开来,而且人们遗忘沟通者要比忘记沟通内容更快一些。 第四章:1认知:是人对于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认知是态度的一 部分,是关于态度对象的任何思想、信念和知识等。2认知失调:如果一个人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即从一个认知 能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是认知失调。人 们会因为认知失调而体坐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3、承诺升级: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 当衽这个方案之后,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仍会坚持自己 作出的决定,把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导致失败的行动过 程中去。这种现象称为“承诺升级”第五章名词解释:1人际印象(人际印象形成):是指认知的主体把有关他人的各种 信息综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的过程。这种整体印象 实际上就是我们在与人的交往中形成的对他人外表、特质、情绪特 点和行为方式的整体印象。2平均模式:是安德森提出的,该模式认为,知觉者是通过把所有 单个特质评估的值平均起来形成一个总的印象的。在平均模式中, 所追加的新信息其效用要取决于它比已有的印象更好一些还是更坏 一些。3优先效应:也称为首因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 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有更大的权重。4新近效应:也称为近因效应,即我们所获得的最新的信息会对于形成的印象有强烈的影响。5晕轮效应是指一旦我们对另一个人形 成了一个大体的印象后,我们往往会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 估价他所有的特征或特点,这就叫做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效应。6定型:是认为某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所有成员拥有同样的某些特质或特点的信念。它能强烈影响个体加工输入的社会信息的认知架构。定型发生在各个不同的种族、民族、性别、职业、年龄、地域、心 理疾病、癖好、毕业的学校等方面。7自我实现预言:是指人们能够使得其他人按照人们对这些人的期 望来行动。8印象管理:是试图控制他人对我们所形成的印象的过 程。9自我表现:是有意或无意地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向他人显示自 己,以达到印象管理目的的技术。自我表现的目的是在他人心目中 建立起良好的印象。第六章:1人际知觉:是人体试图了解周围人们的认知过程。2身体语言:我们的心境和情绪常常反映在身体的姿势,位置和动 作中。来自于它们的非言语线索,称为身体语言,它为我们提供了 有关他人的多种有用信息。3通俗心理学: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都有一些关 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通俗心理学。第2页共7页4归因:是指一个观察者根据外在的行为作出有关行动者或他本人 的内部状态的推论过程。5行为中心偏见:对他人的知觉常常太多地根据行为,而不大根据 行为发生的环境的前后关系来作出。这种现象称为行为中心偏见。 海德把这种现象称为“行为”吞没“场”,也有人把这种偏见称为“基本 的归因错误气6显著性偏见:人们常常利用他们最容易获得的刺激来解决纷繁复 杂的问题或任务。一个刺激越容易被某个人获得,这个刺激越有可 能被他用来影响答案,即被他加工而影响反应。同样,在知觉他人 的过程中,一个人或情景的易利用性会成为因果归因的关键。这种 现象称为显著性偏见。第七章:1行动者和观察者偏见:行动者和观察者在归进存在着区别,这种 区别主要在于我们往往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外在的或情景的因素, 而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内在原因。2自我服务偏见:指人们常常从好的方面来看待自己,当取得一些 成功时,常常容易归因于自己,而做了错事后,怨天尤人,把它归 因于外在因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功劳归于自己,把错误推给 人家”。这显然是一种主观主义的表现。3自我障碍:是人体为保护 自尊而欲使他人注意存在着可能导致行动失败的外在原因所采取的 一种归因策略。4习得无助:人们经受了极端严重或持续的紧张后,我们就会发现 一种不寻常的心理现象,即当事件完全在人们自己控制之下时,他 们并不努力去控制,而是觉得希望渺茫无所作为,从而产生“习得无 助” 5习得无助的归因含义:当人们感到他们不能控制事件的发生时, 他们想知道为什么。第八章:1自我控制:是个人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它是人所特有 的,以自我意识的发展为基础,以自身为对象的人的高级心理活动。2自我实现:指的是使个人潜能获得最充分的发挥。3强化:指的是能加强或减弱我们行为效果的任何东西。4情景认同:指的是每种社会环境都有一种它所认可的具体社会行 为方式。第九章:1去个性化:是指处在群体中的人体不是以个人的方式来行动而是 溶化于群体中,丧失个体可辨别的一种状态。群体中的去个性化程 度将会极大地影响群体中遵从的程度。2遵从:是由于群体成员行为或信念上的改变,这种改变是真实的 或想象的群体压力的结果。3社会助长作用:是指他人在场与他人 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动效率的提高。4感染:由榜样解除内心约束 就是行为的感染。5模仿:就是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人体仿效他人行为举止而 引起与之相类似的行为活动。6时尚:又称时髦,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或一个群体中普遍流行 的,并被大多数所仿效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模式。7社会舆论: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众人对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和 社会问题公开表达的一致意见,或者说是信息沟通后的一种共鸣。8社会风气:是指社会上或者某个群体内,在一定时期和一定范围 内相仿效和传播流行的观念、爱好、习惯、传统和行为。9反模仿:是指个体观察了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后,采取了一种与 他们对立的行为,或者相反而极端的行为。10独立:是指个体对如何行动作出自己的决定,而不是简单地对群 体压力作出反应。11简单的服从:是指人体保留他的个人观念而仅 仅改变其公开行为。12内心接受:是指既在公开行为上又在私下态度上与群体相一致的 行为。13群众规范:是指群体所确立的行为标准。14社会助长作用:指他人在场或与他人一起活动可以促进行动效率的提高。第十章:1旁观者效应:是指人体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个体单独时以及 有他人在一起时是不同的。由于他人在场,个体会抑制利他行为。2利他行为:是指一处不期望任何形式报答的,自觉自愿的、有益 于他人的行为。3回报规范:也称互惠规范,是指人们应该帮助那些曾经帮助过他 们的人,不应该伤害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4责任扩散:给对于困境中的人提供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 任采取行动,但当有许多人同时在场的时候,就造成了责任扩散, 即个体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5社会责任规范:是指我们对于需要帮助的人负有社会责任,我们 应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6自我奖赏:是指利他行为发生后,个体 会感觉到愉快、自豪、骄傲,感到满足的现象。第十一章:7自我暴露:就是向别人讲心里话,坦率地表达自己、陈述自己、 推销自己。8人际吸引:又称人际魅力,是指个人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和亲 和的现象,即一个人对其他人所抱的积极态度。9犯错误效应:能力非凡可以使一个人富有吸引力,犯错误使他同i=i普通人更接近,使其吸引力又增加一层。这称为犯错误效应。10强化:是指行为与影响行为的环境(包括行为产生之前的前因和行为产生后的结果)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通过不断的改变环境刺激 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产生频率的过程。11人际交往的 互补性:是双方在交往过程中获得互相满足的心理状态。 第十二章: 1人际冲突:是个体或群体彼此知觉到对方阴挠或将来阻挠自身利 益的实现所引起的直接对立的行为。2比较水平:指的是个体从一 定的交往关系中所感觉到的应该获得的结果,这种结果的值受到该 个体所了解的所有交往结果的影响。这里所有的结果指的是个体直 接体验到的或者是象征性(符号性)体验到的结果。3社会两难情景:是指自私的行为产生个体的得益,但可能导致集 体的损失这样的一种情景。4合作:是指相对软弱的个体或群体能通过与其他个体和群体组成 联盟,从而达到共同的目标的现象。5报复:指人们对他人的恶意 伤害和侵犯的行为,往往采取同样的方式进行回报。6建设性冲突: 凡是利于人际关系、群体和组织目标实现的冲突称为建设性冲突。7 互动:是指一方或多方的反应取决于或依赖于另一方所说所做的程 度。简答题第一章:绪论1简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答:(1)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 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 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 体系中的动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 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术语、范畴体系,进一步完善 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2)人际关系心理学的 另一理论任务是要使人际关系心理学尽快中国化,即适合中国国情, 经过“选择-提取-中国化”的途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改革开放 实际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体系。2简述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实践任务 答:l=i(1)正确处理人际关系(2)有效调整人际关系(3)不断改善人际 关系(4)建立和发展新型人际关系,这是人际关系的根本任务(5 纠正畸形人际关系,减少人际冲突、人际内耗,增强群体凝聚力3 为什么说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答:(1)一定的人际关系总 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2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 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3)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 关系的变化决定的。(4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决定的4简述人际关系研究的必要性答:(1)有利于促理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建设(2)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3)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 际关系环境(4)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第一章:1简述莱维特的人际沟通网络模式答:莱维特为了探讨人际关系中个体的相互作用的交往模式,对正 式群体中各个成员的沟通网络进行了实验研究,他提出了四种有代 表性的沟通网络模式:1、形传递:这个模式没有核心,信息传递过程成员间处于平等距 离2轮式传递:这种沟通模式是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3、链式传递:在这个模式中信息一个接着一个地传递。4、y式传递:这个沟通模式的特点是先进链式传递,然后发生变化。一般来说,要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正确性,应采取轮式传递的交 往模式;要发挥个体的创造性、提高积极性,应采用圆式传递。2简述戴维斯所发现的非正式群体的人际交往模式答:戴维斯对非正式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交往模式进行了实验研究,他发现在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中存在着四种交往模式:1、单线型:单线型的传递方式是通过一连串的人,把信息传播给最 终的接受者。2、集中型:集中型的传播方式是把信息有选择地告诉自己的朋友或 有关的人,这是一种藤工的沟通传递。3、偶然型:偶然型的传播方式是按偶然的机会来传播信息,有些人 未接受到信息,与人体的交际面有关。5、流言型:流言型的传播方式是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 接触交往的人。3简述人际关系的结构答:一般说来,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来说可以分为下列几类:1 生活型:以共同生活的标准来组成人际关系。2劳动型:以共同工 作的标准来组成人际关系。3休息型:以共同休息的标准来组成人 际关系。4学习型:以共同学习的标准来组成人际关系。5活动型: 以共同生活动的标准来组成人际关系。4简述米德的符号相互作用 论。答: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为象征性交往理论。是心理学家米德创立 的。符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 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 色来行事,并注重行为效果的反馈。具体地说,其主要理论观点如 下:1它把个体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分析单元,强调在人类意义上符 号和语言的作用。2主要研究的是个体、群体、社会是如何发出信 息、传递信息以及对方对此的反应。3提出一个人际交往的公式:刺激一符号的意义一反应,并由此提 出其象征性交往的模式图。5如何理解修茨的人际特质理论?答:修茨的人际特质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 愿望和需要。这种需要是与别人建立心理相容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内在动力。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构 成了三种不同形式的人际关系。这三类需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如下:1包容的需要:这种需要表现为希望和他们交往、交际,有与别人 建立并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愿望。如果包容需要强烈,则行为主 动、积极、喜欢与别人交往。2控制的需求:这种需要表现为在权力上有要求控制别人的愿望。 如果只有控制需求,感情需求和包容需要,就必然争权夺利,使人 厌恶,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3感情的需求:这种需求表现为在爱情和友谊上同别人建立并维持 良好关系的愿望。如果包容和感情需求强烈,就会处处关心别人、 爱护别人、尊重别人,在人际关系中得心应手,左右逢源。6简述 弗罗姆的期望理论。答:期望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 书中提出来的,这是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程度,及其所获得的最终 报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激励过程中人们通过选择合适的行为, 从而达到最终的奖酬目标的理论。其理论要点如下:(1)激励水平取决于行为的期望与行为的效价的乘积。用公式表示 如下:激励水平=期望值*效价(2)这个理论认为影响激励的因素除期望值与效价外,还有关联性 (指工作绩效和所得报酬之间的关系),报酬、能力和个人选择的特定行为方式等因素。7简述亚当斯的公平理论。答: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旨在社会比较中探讨个人所作的贡献与他所 得的报酬之间如何平衡的一种理论。它侧重于研究公平性对人际关 系的影响。亚当斯把人的社会活动看作是以自己的潜能同社会交换 的过程。这一过程以个人期待公平结果为前提。期待公平是个人内 部愿望,他人的情况常是个人确定公平标准的依据之一。当个体发 现自己付出多获得少,或者获得多付出少时,就会体验到心理上的 紧张感,就会对自己的努力与由此工作而得到的报酬之比。同其他 人的投入与结果之比相等时,就显得公平,否则就不公平。8简述轮式传递沟通模式及其优缺点。答:这种沟通模式以一个成员或作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优点是解决问题的速度快,领导得能发挥作用,沟通中其成员判断 的正确性高。缺点是各个成员的积极性很难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到 限制。因此整个群体士气低。9简述链式传递沟通模式及其优缺点。 答:这种模式中信息一个接着一个地传递。优点:解决问题的速度快,领导者效能显著,正确性高缺点:成员 士气低,成员的反应是被动做出的。10霍妮划分的人际关系类型 答:霍妮根据个体与他人的关系,氢人们相五作用形成的人际关系 分为三种类型:1逊顺型。特征是“朝向他人”。这种人在交往中往 往被动的。2进取型:特征是“对抗他人”。这是一种自人中心主义 的表现。3分离型:特征是“疏离他人”。这种人往往自命清高,易 造空虚、孤独的心境。第三章态度及其转变1态度的功能答:态度的功能:1顺应功能:社会态度能促使个体把活动指向有助于达到自己目的 的事物上去,以保持与环境的平衡关系。人能有意识地改变自己的 态度去达到自己的目的。匹1=12认识功能:一般人容根据现成的态度去判断他人与自己的人际关 系。3防御功能:态度是决定行为的潜在动机能促使个体增强对挫 折的忍受力。4调节功能:态度能帮助个体摆脱自己内部的紧张状态,并作为个 性的一部分而存在,调节着自己的行为,同时也调节着与他人的交 往。2述学习理论关于态度形成和发展过程的主要观点2由奖励、赞赏或社会承认所促进的心理倾向多半能持续下去,对 个体的态度或行为是一种积极强化。3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来模仿其 他人行为。4一种态度的发展可能间接来自其他态度的情绪联系。第3页共7页3述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条件答: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与下列几个心理因素密切相关。1个体的需要。态度是在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 展的。2个体的经验。态度是在社会生活经验逐步积累中形成的,直接经 验以及与之相关的观念是其重要的源泉。3交往的对象、性质。态度是在与交往对象的交互作用中形成和发 展的。交往的性质也影响态度的形成和发展。4个体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个体的活动 倾向和态度倾向。4述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答: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个体而言, 可以把态度形成和发展的心理过程看成是个体社会变化的过程,即 个体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两步来实现的。1内化。 人们接受社会的行为规范而作为衡量自己行为的内在尺度,用这个 标准来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尽量与社会保持一致, 与大多数人形成共同的态度和价值观。内化多属态度的认知部分, 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内部心理基础。2同化。在交往中人们总是以其他社会角色的态度、意见、观点、 行为作为参照系来指导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同化多属于态度的 情感成分,它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直接推动力。5述认知失调理 论的主要观点。答:认知失调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来的,其主要理论 观点如下:1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认知无关、认知协调、 认知不协调。2这个理论认为,各个认知元素之间的失调程度可用 下列公式表示:失调程度=(不一致的认知数*重要性)/ (协调的认 知数*重要性)3人们会由于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个体一般采取自我辩护的过程以减少或消除这种不协调。具体方法是:改变认知、增加认知、改变重要性。匹1=14当人们面临多种可能选择时,会产生认知不协调的情况。要减少这种不协调,可以采取重新评价选择对象的方法。(如减少未中选匹1=1对象的吸引力,增加中选对象的吸引力,于是可以得到一种心理平 衡)6述态度转变的强化理论主要观点。答:强化理论是心理学家霍夫兰德和凯莱在1953年根据行为主义 观点提出的态度转变理论。该理论的主要观点如下:1度就是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态度更趋向于接近或回避一个确定的人、物、群体或观点等。在一定条件下,劝导性沟通可以诱使 一个人改变自己的态度,这种改变就像改变行驶习惯一样,其中必 定有某种强化因素参与其中,通常采取报酬、奖赏形式和对于不愉 快刺激的回避方式来强化。2个体面对的强化物所要求的态度和其本人的态度不同时,就会产 生心理矛盾。这种态度的改变程度依赖于强化物提供的诱因。当诱 因的强化大于原有态度的强化时,就会产生态度的转变。在这一方 面,大多数人都把社会赞同当作一种强化物来使用。7何理解态度 的概念?答: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 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对态度的概念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1 态度只是一种心理倾向,并非指行为本身2态度具有对象性3态度 具有一致性和稳定性4态度具有组织性和结构性5态度具有经验性 第四章:行动和态度1述认知之间的关系答:认知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类:认知无关、认知间协调和认知失 调。1认知无关:认知无关描了一个个认知之间的大部分关系。人知无 关简单地说就是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没有关系。2认知间协调:如果一个认知能推另一个认知,这两个认知就是协 调的。3认知失调:如果一个认知与另一个认知相对立,即从一个认知能 推断出另一个对立的认知,这两个认知的关系就是认知失调。2述 认知失调程度的影响因素 答:影响认知失调程度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1认知失调程度随着认知之间差异程度的加大而增加。如你发现自己排队去买一张武打片的票,比你的同学帮你买,上你陪他一起去 看失调的程度要大。2失调程序随着差异性认知数目的增加而增加。如,你买的电影票 所在的影院设备很差,而且你买的座位排号也差的时候,失调程度会增加。因此,失调直接与差异性认知数目成正比,认知数目增加,失调程度也增加。凹 1=3失调程度与个体所有的协调性认知数目成反比。如,和你一起去 看的是你的好朋友,或者这个武打片是很流行的一个大片,那么你 的失调程度会减少。这些协调性认知数目越多,失调程度越小。4失调程序还必须考虑各个认知的重要性。有一些认知很重要,如,明天如果要考试,还有好几章内容安排在晚上复习,那么认知失调i=i会增加。因此,失调程度必须由个体根据它们的重要性来加权。3 述减少认知失调可以采用的方法答:费斯汀格认为,人们会由于失调而体会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 态。这样便产生了想要减少或消除这种压力的动机。根据影响认知 失调程度的因素,通常人们减少失调的办法有以下三种:1=/最1改变认知:如两个认知互相矛盾,我们便简单地改变其中一个认 知,使它和其他一个相一致。如,该同学认为,票买了就算了,最 多晚上开个夜车复习,这样心理就会好受一些。2增加认知:如果两个不一致的认知导致了失调,那么失调程度可 由增加一个或多个协调性认知减少。如,该同学认为反正寝室里好 向个同学也买了一起去看,那么认知失调就会减少一些。3改变重要性:因为一致和不一致的认知对失调的影响必须根据它 们的重要笥来加权,因此可以通过改变认知的重要性来减少失调。 如,该同学可以认为,明天的考试只是小考试,不计入成绩,并不 重要,这样也能减少失调。4述诱导服从实验得出的结论答:诱导服从实验是由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和卡尔史密斯做的。实验 结果是:为一块钱而进行反态度行为的被试比为20元线而进行反态 度行为的被试产生了更大的态度转度。这个实验的结论如下:1行 为可以改变态度,与一个人的态度相矛盾的行为可以改变态度。2为完成行为而提供的诱因与将要发生的态度转变的程度之间存在 着一个相反的关系。5述诱导服从的前提因素答:(1)自愿选择。 产生诱导服从的一个主要因素是人们对自愿选择从事与态度相矛盾 的行为的知觉。如果你是自愿选择从事与自己态度相矛盾的行为, 则你可能改变自己对这个任务的态度。(2)承诺:如果我们对公众作出公开违反自己态度的表白,与我们 自己私下思考这些违反自己态度的表白对比,前者会体会到更多的 失调。(3)责任感:把改变态度作为减少失调的一种机制,其关键还在于 个人是否对先前决定有着责任感,只要这个人感到不能改变对行为 结果的责任,失调就会促使态度转变。(4)预期的消极后果:并不是每一种与态度相反的行为都会产生失 调。一般来说,只有当与本人态度相反的行为产生了预期的不希望 的或消极结果时,这种行为才会产生失调。第五章印象形成1述印象形成过程的三个成分答:印象形成过程中包含着三个成分,它们是认知的对象即行 动者,认知的主体知觉者,以及交往的情景。1行动者:行动者是被形成印象的人。在人际交往中,行动者的非 言语线索,谈吐、举止方式,表现出来的兴趣、爱好、态度、反映 着个性特征的行为等,都为知觉者提供了形成印象的一定信息。2知觉者:由于人际印象是在知觉者头脑中形成的,因此不可避免 地会受到知觉者的心理状态和信息加工过程的影响。知觉者对人的 本性的看法、定势,过去与他人交往的实践经验,对行动者所具有 的知 识,自己的兴趣、态度、动机和个性,交往时的心境等都会在印象 形成过程中发挥种种不同的作用。3交往情景:交往的情景会对印 象形成产生影响。由于行动者的行为线索发生在不同的情景中,因 而它们会被赋予不同的权重。2述印象形成的特点 答:印象形成有许多特点,主要表现为印象形成的一致性、评估性、 中心物质的作用和隐含的个性理论。1一致性。对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与客观物体形成印象的过程有一个明显的区别,这就是我们会形成有关他人的协调致的印象。2评估性。在人际印象形成过程中,我们常根据有效的信息对他人 作出判断。这种评估性是印象形成中最重要的,最有影响力的方面, 因为评估会影响对有关知觉对象的其他判断。3中心特质的作用。在印象形成过程中某些特质起着中心作用,另一些特质只起着边缘的作用。前者称为中心特质。后者称为边缘特 质。4隐含的个性理论。普通人都有着关于个性中哪些特质互相联 系在一起,哪些特质互相没有关系的假设,5罗特的控制源理论:认 为知觉者之间存在着一些稳定的个别差异,这些个别差异影响了因 果推论。7简述归因理论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答:归因理论可以 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健康。在韦纳的成功和失败归因理论中了解到,人们具有很多问题明显取决于他们对消极事件的解释,而不在于消极事件本身。因此,如何解释消极事件与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在个体的问题出 于归因的情况下,归因训练对心理健康是有帮助的。2绩效评价。绩效评价是评定员工过去成绩的过程。归因在员工绩 效评价上起着关键作用,归因的研究对于如何改进绩效评价,消除评价中的偏见,增进人际关系具有现实意义。凹1=13冲突。许多研究证明了在影响冲突的多种因素中,归因起着重要 作用。在影响行为方面,归因比引起冲突的行动本身更为重要。8述凯利归因模型中的三个维度。答:凯利的因果归因模型认为,人们在对一个行为进行推论时必须 考虑三个基本维度。1实体的特异性。某个人对不同的刺激或不同 的事件作出相同反应的程度。这些假设称为隐含的个性理论。3述印象形成的信息整合模式 答印象形成的整合模式主要有三种:1累加模式:累加模式认为,知觉者形成一个对他人的整体印象是 把所有单个特质的评估值相加而得到的。2平均模式:平均模式认为,知觉者是通过把所有单个物质评估的 值平均起来形成一个总的印象的。3加权平均模式:这个模式认为, 每个特质对整体印象的影响是不同的,因而其权重也是不同的,因 此应该对每一特质乘上它的权重,再加以平均4述印象管理的主要 理论观点答:印象管理的理论观点包括:1符号相互作用论认为,人从出生到成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相 交往,由语言、姿态等抽象符号沟通之后,渐渐能够意识到自己的 外观以及别人对他的评价,从而逐步学会了印象管理。2自我表现论认为,在人际交往中,每个人都希望维持一种和当前 社会情景相适应的形象,并确保从他人那里获得彼此都感到愉快和 维护自我的评价。戈夫曼的自我表现论认为人际交往要求参与者约 束自己的表现,使之能被他人恰当地知觉,和从他那进里获得恰当 的评价。3亚历山大提出的情景认同论认为,对于每一个社会背景,每一个 人际交往的场合,都存在着一种社会行为形式,这种行为形式传递 着对这个场合来说是恰当的认同。这种行为形式就叫做情景认同。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都努力创造着对他们自己最恰当最满意的情景 认同。5述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答:影响自我表现的因素很多,但主要的因素是情景因素、参照群 体的认同和其他人的影响。1情景因素:人际交往环境的性质影响 了个体决定建立何种形象。2参照群体的认同:自我表现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是参照群体的认 同。研究发现,为表现出宗教群体的形象,人们会忍受生理上的更 多的痛苦。3其他人的影响。自我表现会受到同伴特特质的影响, 人们总是试图扩大自己与自己喜欢的人的类似性。6述印象管理的 作用答:印象管理使得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对不同的人作出不同的自 我表现。印象管理在人际关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1印象管理是社会交往的一个基本事实。任何人都在有意识或无意 识地进行着印象管理。印象管理显示了人们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2印象管理有助于维护我们的真面目,使他人了解我们的真实意图、 心理特点和个性。尤其是当别人对我们有所误解的时候,我们凭借 印象管理,可以纠正这种误解。3印象管理能使我们在现代社会里更快、更富有弹性地适应不同人 们的角色要求,使我们针对形形色色的环境中作恰如其分的自我表 现和社会行为。第六章人际知觉1人际的非言语沟通的方式答:人类的非言语沟通很多,也很复杂。人际非言语沟通包括:1脸部表情。人的脸部表情在人际交往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 能反映出一个人具有的情感,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以及传达着一 个人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2目光接触。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 户”,眼睛对于传递人际交往的信息具有重要作用。人的心理特征的 表达与接受往往是与眼睛分不开的。3身体语言。我们的心境和情绪常常反映在身体的姿势、位置和动 作中,来自于它们的非言语线索,称为身体语言,它为我们提供了 有关他人的多种有用信息。2述海德的通俗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答:海德的通俗心理学认为,人们有两种强烈的需要:一种是形成 对周围环境的一般性理解的需要,另一种是控制环境的需要。为了 满足这两种需要,就要预测人们将怎样行动。就一般人而言,都或 多或少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海德认为每一个正常人都是心理学家, 都有一些关于人类行为因果解释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就叫做通俗 心理学。那么,我们怎样作出因果关系的归因呢?海德认为我们利用一条“不 变原则”。如果把原因归因于内在状态,如行动者的人格、品质、动 机、情绪、心境和态度能力等,这种称为内在归因;如果把原因归 因于外在状态,如运气、任务难度等,这种称为外在归因。3述相 应推论理论的主要观点答:相应推论理论由琼斯和戴维斯提出。一般来说,我们根据行为 等特殊信息来推论出相应的个人的内在心理倾向性。相应推论指的 是,推论出的行动者的内在心理倾向性同这个人外在行为相符合相 一致的程度。两者相一致、相适应的程度越大,我们作出归因的信 心就越大。决定相应推论程度的因素有:非共同效果和社会赞许性。4述韦纳的成功与失败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答:韦纳的成功和失败的归因理论认为,归因类别中,有一种特殊 形式的归因就是在成功或失败体验中的归因。韦纳提出归因可以包 括两个步骤:一是决定控制源,包括内在和外在的;二是决定稳定 性,包括稳定的和不稳定的。如把这个理论应用于考试成败的归因,我们判断那位同学考得好的 同原因:因为他确实好,能力好(稳定的内在归因);因为考试容 易(稳定的外在归因);因为他做了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归因); 因为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归因)。因此,归因的类型有四种类型: 即能力、任务难度、努力和运气。5述控制源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控制源理论是罗特对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